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费希纳1、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费希纳定律。2、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的方法,即:最小变化法、平均差误法、恒定刺激法。3、巨著:《心理物理学纲要》。实验心理学的先驱:冯特1、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培养了一批世界范围内的心理学家。3、《生理心理学原理》为“独立宣言书”。4、冯特是心理学脱离哲学母体的助产士。5、研究范畴局限于感知觉、联想、反应时等。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艾宾浩斯1、开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2、解决了高级心理过程的量化问题。3、建立了第一个高级心理过程函数关系——遗忘曲线。4、引发了研究记忆的热潮,大大促进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5、巨著:《论记忆》。实验信度1、指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的程度,即实验的可重复性程度。2、实验信度是这样的一个指标,实验者使用该指标来衡量实验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是否可以反复获得。3、影响因素:样本容量。心理实验的内部效度1、内部效度指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2、一项实验的内部效度高,意味着因变量的变化确系由特定的自变量引起。3、要使实验具有较高内部效度,必须控制各种额外变量。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1、生长和成熟2、前测的影响3、被试者的选择偏性4、被试者的缺失5、实验程序的不一致6、统计回归生长和成熟1、单组前测后测实验通常是在实验处理前对被试的某种行为做一次测量,实验处理后以同样方法对被试者的行为再测量一次,两次测量之差即表示自变量的效果。2、这种设计忽略了前、后测之间被试的生长和成熟因素的混淆,从而降低了实验的内部效度。3、解决办法:增设同样条件的控制组。前测的影响1、一般情况下,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会有一定差异,后测分高于前测。2、这中间包括练习因素、临场经验、以及对实验目的的敏感程度。3、特别是前后两次测量时间较近,这一因素的影响更明显。被试的选择偏性对被试进行分组时若没有使用随机分配方法,则在实验处理前,各组被试不是“等组”,这样会造成实验结果的混淆,降低实验内部效度。被试的缺失如果一项长期的实验,要保持原实验被试者的人数不变,是相当困难的。即使开始参加实验的被试者样本是经过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的,但由于被试者的中途缺失,常常使缺失后的被试样本难以代表原来的样本。这就降低了内部效度。实验程序的不一致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仪器、控制方式的不一致、测量程度的变化、实验处理的扩散和交流等都可能混淆自变量的效果。统计回归1、第一次测量平均值偏高者,第二次测量平均值有趋低的倾向;第一次测量平均值偏低者,第二次测量平均值有趋高的倾向。2、第二次测量虽在实验处理之后,其升高或降低只是受统计回归的影响,可能并非是实验变量产生的效果。外部效度1、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2、影响因素:实验环境的人为性。3、影响因素: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4、影响因素:测量工具的局限性。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的关系1、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提高实验内部效度的措施可能会降低外部效度,提高实验外部效度的措施可能会降低内部效度。2、两种效度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取决于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3、可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实验的外部效度。自变量及其种类1、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者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2、主要种类有:作业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3、作业变量又称任务变量、刺激变量。4、环境变量指被试进行实验时的环境特性。如:照明情况、噪音强度等。5、被试变量指被试的各种特点,如性别、年龄等。因变量及其特性1、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2、因变量的有效性,又称因变量的效度,指因变量指标能充分代表所研究的现象或过程的程度。3、因变量的敏感性:若自变量的变化引起因变量相应变化,则因变量是敏感的;若自变量的变化不能引起相应因变量变化,或者自变量很大的变化引起因变量很小的变化,则因变量不敏感。4、因变量的客观性:因变量应是客观存在的,可通过一定方法观察、测量。量程效应1、由于因变量的测量量程不够大,造成被试的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和最底端,导致指标的有效性降低,这种效应称为量程效应。2、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且无甚差别,此为“天花板效应”。3、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且无甚差别,此为“地板效应”。4、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均阻碍了因变量对自变量效果的准确反映;应尽量避免。额外变量1、凡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称为相关变量,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用于研究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变量称为额外相关变量,简称额外变量。2、额外变量必须加以控制,故又称控制变量。3、若不对额外变量加以控制,就弄不清因变量的变化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导致的还是由于额外变量引起的。排除法与恒定法1、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若外界噪音和光线影响实验,则最好的办法是进入隔音室和暗室,这样就可将之“排除”。2、排除法所得的研究结果却缺乏推论的普遍性。3、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如:同一实验室、同一实验者、同一时间对实验组和控制组使用同样的实验程序进行实验。匹配法、随机化法1、匹配法:将两组被试(实验组、控制组)在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特性匹配相等。2、匹配法的缺点:若需匹配的被试特性很多,实验者常常顾此失彼,很难甚至无法匹配。3、随机化法:把被试随机地分到各处理组中;根据概率理论,各组被试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和机会均等,不会导致系统偏差。4、随机化法的优点:能克服匹配法顾此失彼的缺点,也能控制难以观察的中介变量(如动机、情感)。抵消平衡法1、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式使额外变量的效果互相抵消以达到控制额外变量目的方法。2、该法主要作用是控制序列效应。具体包括ABBA设计与拉丁方设计。3、ABBA设计:对同一组被试先给以A处理,再给以B处理,然后倒过来,先给以B处理,再给以A处理。4、拉丁方设计:对多组被试给以两种以上的处理,为了抵消序列效应,应采用拉丁方设计。统计控制法1、由于条件限制,明知有因素影响实验结果,却无法在实验中加以排除和控制。2、只有做完实验后采用协方差分析把影响结果的因素分析出来,以达到对额外变量的控制。3、这种事后用统计技术来达到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称为统计控制。统计控制法举例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好坏,虽实验者事先知道两班学生智力不等,但限于条件无法对智力因素加以控制以使两班学生智力水平相当。实验后用协方差分析将智力的影响排除后,就可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实验者效应1、实验者在实验中有意无意地以某种方式如动作、表情、语言等影响被试,如在被试出现正确反应时点头以示肯定,在被试出现错误反应时皱眉以示否定,被试容易附和主试的期望,做出不真实的反应。2、消除方法:双盲实验程序(研究者不让主试知道实验条件。对于主试不知道的东西,他无法与被试交流)。霍桑效应1924年,美国霍桑电力公司进行一项实验,目的是确定最佳照明条件以提高工效。结果不论照明增加还是减少,工人的工作效率都在提高。后来发现这是由于工人觉得参加实验是厂里在关心他们,从而提高工效。被试者的态度与照明条件的效应发生了混淆。安慰剂效应有时,医生开给病人的并非药物,(如可能是维生素片),当病人相信那是药物,服用后也产生疗效,这是病人心理作用的结果。安慰剂效应中,被试的心理作用混淆了自变量。要求特征1、被试很可能会自发地对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测,然后用自认为能满足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2、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被试间设计1、要求每位被试只接受多个实验处理中的一个处理。不同的实验处理所用的被试不同。2、在被试间设计中,实验者须保证各被试组在实验开始时为“等组”。被试间设计的优、缺点1、优点:每个被试接受一种处理方式,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影响或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2、缺点:(1)所需被试量大。当实验的自变量增加时,实验所需被试数量会迅速增加。(2)无法从根本上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混淆,即便是用匹配法、随机化法也很难做到绝对“等组”。被试间设计形成“等组”的方法1、随机化法:每个被试被分到各实验处理的概率相等。可克服匹配法顾此失彼的缺点,还能控制难以观察的中介变量(如动机、情感等)。2、匹配法:按某个或多个特征水平的相同或相似加以匹配,n个为一区组,再把每一区组中的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实验处理组。被试内设计被试在自变量发生变化的所有情况下接受实验。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所有水平的处理。每个被试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然后比较相同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a1a2a3a4S1S1
S1
S1S2S2
S2
S2S3S3
S3
S3S4S4
S4
S4被试内设计的优缺点1、优点:(1)节省被试。(2)组间个体差异得到了最好控制,因为只有一组被试。2、缺点:必须面对实验处理间相互污染的问题。应注意克服位置效应和延续效应。位置效应、延续效应1、位置效应:被试内设计中,每个被试要接受多种不同的处理,实验处理所处的序列位置会影响被试的反应,造成序列位置产生的效应与处理本身的效应混淆。2、延续效应:在实验的进展过程中,先接受的实验处理对后接受的实验处理会产生影响,例如: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平衡设计的逻辑既然实验处理的顺序所产生的效应会与实验处理本身的效应相混淆,那么只要在实验中安排被试在所有顺序下接受处理,即可将不同实验处理结果的差异归因于自变量而非处理顺序。混合实验设计实验中既有被试间自变量,又有被试内自变量。如:被试接受甲自变量的每种水平,但只接受乙自变量的一个水平的处理。b1b2b3a1S1S1
S1S2S2
S2S3S3
S3S4S4
S4a2S5S5
S5S6S6
S6S7S7
S7S8S8
S8混合实验设计1、兼具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的优点。2、可考查两因素的交互作用。3、能表现被试间变量不同水平在被试内变量上的效应。b1b2b3a1S1S1
S1S2S2
S2S3S3
S3S4S4
S4a2S5S5
S5S6S6
S6S7S7
S7S8S8
S8心理物理学1、心理物理学是研究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科学。2、心理量指各种感觉或主观印象;物理量指对身体各感官的刺激。3、心理物理学的核心问题:探寻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及制定正确测量心理量的方法。4、心理物理学包括传统心理物理学和现代心理物理学。现代心理物理学主要指信号检测论。费希纳的对数定律1、2、刺激量按几何级数增加,而感觉量则按算术级数增加。3、费希纳认为基于对数定律,可以测量阈上感觉。4、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5、费希纳对数定律的重要假设: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现代心理物理法1、费希纳最早提出的三种心理物理法称为传统心理物理法。2、史蒂文斯的幂定律是现代心理物理学的开端。3、信号检测论也可用来测量心物关系,这是现代心理物理学的核心内容。4、信号检测论在心理学上主要用于测量感知、记忆等。感觉阈限1、绝对感觉阈限抽象定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2、感受性具有随机波动性,依据抽象定义无法测量感觉阈限。3、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50%实验次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值。4、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50%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强度之差,也称最小可觉差。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阈限1、概念:将刺激按照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2、实验范例:测量纯音响度的绝对感觉阈限。(1)递增系列,开始呈现很小声音,再以小等间距逐渐加大,直到被试报告“听见了”。(2)递减系列,开始呈现很大声音,再以小等间距逐渐减小,直到被试报告“听不见”。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阈限(3)绝对阈限的确定:先确定每个刺激系列的阈限,再确定所有系列的平均阈限。(4)注意:递增、减系列的次数相等;递增、减系列交替进行;递增、减系列起点不要固定不变以防形成定势。名词解释:最小变化法将刺激按照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最小变化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直接方法。最小变化法实验中的习惯误差1、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种判断的倾向,如在下降序列中继续说“有”,在上升序列中继续说“无”,这种由于习惯了前面几次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导致不准确报告所产生的误差叫做习惯误差。2、递增系列中,即使刺激强度早已超出阈限,被试仍报告“无”,这使测得的阈值偏高;递减系列中,刺激强度早已低于阈限,被试仍报告“有”,这使测得的阈值偏低。最小变化法实验中的期望误差1、期望误差表现为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的倾向,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2、由于期望误差,递增系列中,测得的阈值偏低,递减系列中,测得的阈值偏高。习惯、期望误差的控制及鉴别方法1、为使习惯误差与期望误差彼此抵消,应交替使用递增、递减系列。2、若递增系列中求得的阈值T上大于递减系列中求得的阈值T下且差异显著,表明有习惯误差;若在递增系列中求得的阈值T上小于递减系列中求得的阈值T下且差异显著,表明有期望误差。最小变化法实验中的练习、疲劳误差1、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2、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的鉴别方法1、若前一半实验测得的阈限值大于后一半实验测得的阈值且差别显著,表明有练习因素的作用。2、若前一半实验测得的阈值小于后一半实验测得的阈值且差别显著,表明有疲劳因素的作用。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的控制1、按照“↑↓↓↑”或“↓↑↑↓”的方式安排递增、递减系列。2、递增、递减所用的总次数要相等,整个实验中,递增在前与递减在前的次数要相等。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实验1、被试:本科生,无颜色知觉障碍,矫正视觉正常。2、程序:(1)电脑同时呈现两黄色方块。标准刺激每次都出现,明度固定(150mL),比较刺激(介于115-185mL)。(2)递增系列中,比较刺激明度以5mL的小等间距渐增,递减系列中,比较刺激明度以5mL的小等间距渐小。(3)若被试认为比较刺激更亮就报告“明”,主试记录“+”;反之主试记录“-”;被试没有把握时,主试记录“?”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实验2、程序:(4)在每个系列中,当被试的反应有一次转折时,即开始下一系列的测定。(5)为控制常误,一半标准刺激在左,一半标准刺激在右。并使比较刺激的递增、递减系列各占一半。(6)每个系列的起点不要固定不变。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实验3、差别阈限的确定(1)差别阈限的上限(Lu):指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强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2)差别阈限的下限(Ll):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和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弱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3)上差别阈限(DLu):上限减去标准刺激。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实验3、差别阈限的确定(4)下差别阈限(DLl):标准刺激减去下限。(5)差别阈限(DL):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的平均值。(6)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距离为不肯定间距(Iu);不肯定间距的中点为主观相等点(PSE)。(7)理论上主观相等点应与标准刺激St相等,但实际上有一定的差距,该差距称为常误(CE)。相关公式最小变化法测差别阈限的误差及其控制1、比较刺激的递增、递减序列的数量一致。2、比较刺激的递增、递减序列交替呈现。3、每一序列的起始位置要随机变化。4、若ST与SV同时呈现,要平衡呈现位置(ABBA)。5、若ST与SV相继呈现,要平衡呈现顺序(ABBA)。重量差别阈限的测定程序1、ST:200g;Sv:7个等距刺激(185~215g)。2、Sv随机呈现,每个Sv与ST至少比较100次。3、反应变量:被试报告Sv与ST关系;主试记录:“+”或“-”或“=”。4、统计每个SV大于、等于、小于ST的次数及百分比。实验数据比较刺激(单位:克)比较的结果(次数的%)+
=-
+=185190195200205210215512153055708541825423518991706028101269304072908894差别阈限的确定1、差别阈限的上限Lu:50%次判断为比St重的刺激。(200-x):(x-205)=(30-50):(50-55)2、差别阈限的下限LL:50%次判断为比St轻的刺激。(195-x):(x-200)=(60-50):(50-28)SV(g)比较的结果(次数的%)+
=-
+=185190195200205210215512153055708541825423518991706028101269304072908894差别阈限的确定3、DLu
=Lu-St=4.5g4、DLL=St-LL=3.4g5、DL=(4.5+3.4)/2=3.95gSV(g)比较的结果(次数的%)+
=-
+=185190195200205210215512153055708541825423518991706028101269304072908894恒定刺激法的特点1、只用少数恒定刺激。2、SV随机呈现,每个SV呈现50到200次。3、阈限值用直线内插法求得。实验:平均差误法测定长度差别阈限1、器材:高尔顿长度分辨尺(长尺中央有一分界线,分界线两侧各有一游标,尺子的背面有刻度,可向主试显示被试所调整的SV与ST的差异。)2、程序:被试调节SV使之与ST相等。3、实验结果及差别阈限的确定平均差误法实验中的误差控制1、ST设置的位置和SV的初始状态不同会产生动作和空间误差;ST与SV相继呈现,会产生时间误差。2、使用ABBA法克服:ST一半在左边,一半在右边;ST一半先呈现,一半后呈现。三种心理物理法比较1、就阈限定义吻合程度而言。最小变化法最符合阈限的抽象定义;恒定刺激法最符合阈限的操作定义;平均差误法将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的平均差误作为差别阈限,不符合阈限的定义。2、就误差大小而言。最小变化法,刺激按递增、递减顺序呈现,易产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恒定刺激法,刺激随机呈现,无一定方向,被试回答时猜测成分较多,误差较大。三种心理物理法比较3、就实验效率而言。平均差误法,被试自己调节刺激,回答和记录的次数较少,能很快得到测量结果,效率较高;恒定刺激法,记录下的每个数据都可以用上,效率较高;最小变化法,回答和记录的数据较多,效率较低。4、对有一定后作用的刺激,不宜使用最小变化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那些不易随时改变强度的刺激比较方便,因为该法所使用的刺激数目较少,且不需随时调整刺激的强度。三类心理量表1、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说,心理量表可以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三类。2、顺序量表既没有相等单位又没有绝对零点,它只是把事物按照某种标志排出一个顺序。3、等距量表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4、比例量表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可用各种数学手段处理数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量表。差别阈限法1、差别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间接方法。2、基本原理:根据韦伯定律,标准刺激按韦伯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主观感觉增量相等,都等于一个最小可觉差(jnd.)。3、实施程序:(1)测定绝对感觉阈限,以之作为等距量表的起点。(2)以绝对感觉阈限为标准刺激,确定第1个差别阈限。差别阈限法(3)以绝对阈限加上第1个差别阈限的刺激强度为基准,测量第2个,第3、4…个差别阈限。(4)每个差别阈限对应一个jnd,各jnd主观上相等。(5)以物理刺激值为横坐标、绝对阈限以上的jnd为纵坐标,绘制函数曲线图。数量估计法1、呈现一ST,并赋予其一个主观值。2、被试以该主观值为标准,用数据表示其他SV的主观强度。3、计算被试对各SV主观强度估计的几何平均数。4、以刺激值为横坐标,以感觉值(几何平均数)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图即为感觉比例量表。心理物理函数1、回答“刺激量为X的时候,心理感觉量Y的值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最著名的例子是对数定律和幂定律。2、费希纳定律是基于差别阈限法制作的等距量表。3、史蒂文斯定律是基于数量估计法制作的比例量表。传统心理物理法测量阈限的弊端1、传统心理物理法测量阈限,没有考虑一些非感觉变量的影响。2、在传统的阈限测定实验中,被试的反应过程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对物理刺激进行感受的过程。3、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得的阈限不完全是被试的感受性,其中夹杂了被试的态度、动机等主观因素的影响。4、传统心理物理法无法把感受性的测量和由于主观因素所造成的被试的反应偏向分开。典型的信号检测实验1、被试戴上耳机坐在隔音室内。实验开始前闪光灯亮一下,被试做好准备,然后听到一阵白噪音,其中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微弱声音信号。被试若认为有信号就回答“有”,若认为仅是噪音就回答“无”。试验共几百次。2、检测的4种结果:①击中(Y/SN)②虚惊(Y/N)③漏报(n/SN)④正确拒斥(n/N)心理学实验中的“信号”与“噪音”心理学实验中,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背景叫噪音,“噪音”不仅指纯音信号出现时其他的噪音而言;在视觉实验中,伴随着亮点信号出现时的照度均匀的背景也叫噪音。总之对信号起干扰作用的因素都可当作“噪音”。心理物理学上的辨别实验范式1、实验包含两个刺激,将刺激A视为信号,刺激B视为噪音。2、刺激呈现前约2秒给被试一个预备信号。3、刺激呈现前告知P(SN)及判定结果的奖惩办法。4、随机呈现刺激,让被试判断是信号(SN)还是噪音(N)。5、信号检测判断有4种可能结果。6、H和CR为正确反应,M和FA是错误反应。7、P(H)+P(M)=1;P(FA)+P(CR)=1。信号检测论对阈限实验的理解1、阈限实验是在信号和背景不易分清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时呈现N有时呈现SN,让被试做检测判断。2、主观感觉强度受各种随机因素影响,不论呈现N还是SN,被试的反应都不唯一,而是在感觉强度上形成两个分布:P1(X)和P0(X)。信号检测论对阈限实验的理解3、两条曲线叠加部分意味着同样的心理感受既可能由N引起,也可能由SN引起。两个分布重叠程度越高,被试越难分辨一个心理感受是由噪音引起还是由信号引起。4、信检论把对刺激的判断看成是对信号的侦察并做出抉择的过程,其中包括感觉过程和决策过程。信号检测包括两个独立的过程1、感觉过程:神经系统对信号或噪音的客观反应,它取决于外在刺激的性质,即信号与噪音之间的客观区别。信号检测论用辨别力指标d’作为反映客观感受性的指标。2、决策过程:受反应偏向是严格还是宽松的影响。信号检测论用似然比值和报告标准作为反应偏向的指标。反应标准1、反应标准越严,被试越倾向于判断“无”,反应标准越宽松,被试越倾向于判断“有”。2、反应标准的选择称为检测者的反应偏向。3、反应标准的影响因素:先定概率、反应代价。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1、在信检论的实验中,改变信号刺激出现的先定概率,可引起被试的判断标准发生变化,击中率和虚报率也随之变化。2、以虚报率为横坐标,击中率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条曲线,称为ROC曲线。ROC曲线的含义1、ROC曲线实际上将P(H)作为P(FA)的函数;它既能反映感觉过程,又能反映决策过程。2、曲线的曲率反映敏感性指标d’。ROC曲线上有一条对角线,代表P(H)=P(FA)
,即d’=0。ROC曲线距离这条线越远,表明被试的辨别力越强。ROC曲线的含义3、曲线的坡度反映决策标准。平缓的坡度显示大胆的决策标准,P(H)、P(FA)都较大;陡峭的坡度显示保守的决策标准,P(H)、P(FA)都较低。从左下到右上,P(H)、P(FA)越来越大,决策标准越来越宽松。4、d’的变化使ROC曲线形成一个曲线族,而β的变化体现在这一曲线族中的某一条曲线上不同点的变化。名词解释:ROC曲线又称感受性曲线。指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的结果所画成的曲线。绘制方法是针对不同的先定刺激概率,以虚惊概率为横轴,以击中概率为纵轴,在平面坐标系内确定出一些点,然后将各点连成平滑曲线。ROC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但判定标准不同。何谓反应时?1、反应时指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距。2、反应时又称“反应的潜伏期”:刺激的呈现引发一种过程的开始,该过程在机体内部的进行是潜伏的,直至到达肌肉效应器,才产生一种外显的、对环境的效应。3、在反应的潜伏期中包含感官加工、大脑加工、神经传入传出、肌肉效应器反应等过程;其中大脑加工耗时最多。速度-准确性权衡1、在反应时实验中,被试有时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换准确率。2、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条件,被试会建立一个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其反应。3、反应时实验应同时考虑这两个指标;选择某个指标作因变量,应对另一指标有所交代,说明其忽略不计的原因。影响反应时的因素:刺激变量1、不同感觉道的反应时存在差异;反应时因刺激的不同类型而异。2、反应时因刺激的强度不同而异;刺激强度中等或较高时,反应时较短。3、反应时因刺激的复杂程度而异;刺激越复杂,反应时越长。感觉道反应时间(毫秒)触觉117~182温觉180~240听觉120~182嗅觉210~300视觉150~225味觉308~1082冷觉150~230痛觉400~1000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机体变量1、机体的感觉适应水平影响反应时。2、机体的准备状态影响反应时。预备口令至鸣枪时距为1.5秒反应时最短。3、练习情况影响反应时。练习次数越多,反应时越短,最后接近一个极限稳定下来。4、动机影响反应时。约翰逊的实验发现主试所设计的一些附加动机能使听觉反应加快。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机体变量5、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自发育阶段至25岁前,反应时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起初减得快,以后较慢。6、酒精及药物作用影响反应时。酒精对大脑皮层的抑制导致驾驶员很难正确估算车速、距离及自己的能力。唐德斯反应时任务:A反应1、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2、A反应时称为基线时间;是复杂反应的成分。唐德斯反应时任务:B反应1、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3、刺激和反应一一对应。4、B反应既包括刺激的辨认又包括反应的选择。唐德斯反应时任务:C反应1、C反应又称辨别反应。2、与B反应的共同点: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3、与B反应的不同点:C反应只需对一个刺激作出反应;即只有刺激的辨别过程,没有反应的选择过程。唐德斯反应时三成分说1、三成分:基线时间、辨别时间、选择时间2、辨别时间=C反应时-A反应时3、选择时间=B反应时-C反应时名词解释:减数法1、又称唐德斯减数法,根据减法法则将反应时分解为各个成分,然后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2、减数法的逻辑思想:如果一个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之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减数法的应用:Cooper的经典实验1、实验材料:非对称性的字母或数字(J、G、2、5)。被试的任务是判断刺激材料的正反。减数法的应用:Cooper的经典实验2、实验结果:从0到180度,反应时随倾斜度增加渐长;从180到360度,反应时随倾斜度增加渐短。减数法的应用:Cooper的经典实验3、结果分析:倾斜度为0度和60度的R字符各种条件都一样,只是后者相对前者旋转了60°,反应时之差为从0度到60度的心理旋转时间。减数法的应用:Cooper的经典实验4、结果分析:从180到360度范围内,反应时随倾斜度增加而渐短。表明被试在做心理旋转时使用了一定策略。减数法的应用:Cooper的经典实验5、Cooper利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即人们头脑里有事物的表象,人可对表象进行旋转操作,如同操作实物。减数法的应用:Posner的经典实验1、实验程序:并排呈现字母对。字母对同时呈现或继时呈现(间隔0.5秒、1秒、2秒)。被试指出该对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做出反应,记下反应时。2、实验结果:(1)RTAA同时<RTAa同时(2)RTAA同时<RTAA继时;RTAa同时≈RTAa继时;RTAA继时→RTAa继时减数法的应用:Posner的经典实验3、结果解释:(1)RTAA同时<RTAa同时:AA对直接按写法比较,只有视觉编码,Aa对按读音比较,需从视觉编码过渡到听觉编码。Aa对加工包含AA对加工中所没有的心理过程。(2)RTAA同时<RTAA继时;RTAa同时≈RTAa继时;RTAA继时→RTAa继时。说明随时间延长,AA对与Aa对的加工过程趋于一致;即:视觉编码效应渐弱,听觉编码效应渐强。4、意义:该实验揭示某些短时记忆具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
实验:短时记忆信息提取(Sternberg,1969)1、相继呈现一列数字(识记项目;1.2s/个),全部呈现后过2s,再呈现一数字(测试项目),让被试判定该数字是否被识记过。2、每次试验的识记项目和测试项目都要更换;全部试验中,测试项目的一半是识记项目中的,即要求作出“是”反应。3、在要求作出“是”反应的试验中,测试项目均匀分布在识记项目的不同位置。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Sternberg,1969)4、自变量为识记项目的数量(记忆集),因变量为反应时;实验目的在于揭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内部机制。
5、结果:无论“是”反应还是“否”反应,反应时均随识记项目增多而增加,成一条上升直线。6、表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逐个进行比较的,即系列扫描。加因素法1、加因素法由认知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唐德斯减数法反应时的基础上提出;是减数法的发展和延伸。2、加因素法的基本内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由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阶段组成的;完成一个作业所需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时间的总和。3、加因素法实验致力于探索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是相互独立的还是相互制约的;方法是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观察完成作业的时间变化。加因素法4、加因素法的逻辑:若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改变另一因素的效应,则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若两个因素的效应相互独立,则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5、加因素法通过探索有相加效应的因素,来区分不同的加工阶段,从而尝试找出信息加工的所有阶段。6、加因素法实验侧重的不是区分每个阶段的加工时间,而在于揭示不同加工阶段及其前后顺序。加因素法7、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Sternberg,1969)是加因素法的经典实验。8、在加因素法的经典实验中,Sternberg探索出了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反应时的四个相互独立因素: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它们分别作用于四个信息加工阶段:测试项目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决策阶段、反应组织阶段。过滤器理论1、将注意理解为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瓶颈或阀门,来自外界的大量信息,只有少数通过瓶颈,注意像过滤器一样只允许部分信息通过。2、过滤器理论的关键问题:过滤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位置是在感觉阶段、分析阶段还是反应阶段?3、过滤器理论分为:早期选择模型、中期选择模型、晚期选择模型。Broadbent的过滤器模型(早期选择模型)1、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神经系统高级中枢加工能力有限,于是出现瓶颈。2、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即位于语义分析(知觉)之前。Broadbent的过滤器模型(早期选择模型)3、过滤器的选择作用不是随机的。新异、较强、具有生物意义、被期待的信息易于通过。4、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故又称为“单通道模型”。Treisman的衰减模型(中期选择模型)1、过滤器按衰减方式工作,它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2、若非追随耳的信号具有特别的意义或较低的阈值,则仍可得到高级加工而被最终识别。Treisman的衰减模型(中期选择模型)3、影响记忆中各项目阈限的因素包括上下文、个性倾向、项目意义、熟悉程度等。4、该模型重视中枢系统的二次选择功能。包括语义分析前的外周过滤器及语义分析后的中枢过滤器。5、该模型承认注意在通道间的分配,显得比过滤器模型更有弹性。两个模型的共同点1、出发点相同,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2、过滤器的作用相同,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知觉分析水平,注意的选择都是知觉性质的。Deutsch的选择反应模型(晚期选择模型)1、中枢分析结构可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重要性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做出反应,对不重要的刺激不做出反应。2、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3、该模型认为注意是对反应的选择,故称反应选择模型。早期、晚期选择模型的对立1、早期选择模型:过滤器位于觉察和识别之间;意味着不是所有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2、晚期选择模型:过滤器位于识别和反应之间,意味着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识别,但只有一部分可引起反应。早期、晚期选择模型的对立3、反应选择模型显得不经济:所有的输入都得到包括高级分析在内的全部加工,然后大多数经过分析的信息立即被忘记。多数心理学家倾向于支持知觉选择模型。资源限制理论1、将注意看做是心理资源;注意的有限性不是过滤器作用的结果,而是因为心理资源有限。2、注意的功能就是资源分配。如果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的资源,那么注意可以同时指向另外的任务。资源限制理论3、只要任务所需资源之和不超过注意的总资源,注意的协调和分配就能同时进行,否则就会发生阻碍。两类“过程”1、资源限制过程:作业因受分配资源的限制而不能有效完成;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就能顺利进行;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决定。2、材料限制过程:作业受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作业的操作水平。两类“加工”1、控制性加工:需应用注意的加工,容量有限,受人意识的控制,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2、自动加工:不需应用注意,无一定的容量限制,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一旦形成就难于改变。记忆扫描实验1、程序:视觉方式呈现1-4个项目让被试识记;再以视觉方式呈现1-4个项目让被试再认,即判定再认项目中是否有以前识记过的项目。2、结果:不同范畴条件的再认或搜索优于相同范畴条件,而且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数量对不同范畴条件下的反应没什么影响。3、解释:相同范畴条件下被试运用的是控制性加工:将每个再认项目与同一范畴的每个识记项目顺序比较,直到匹配为止。特征整合理论1、特征是某个维度的特定值,例如图形、颜色是“维度”,三角形、红色为维度的值。客体是诸特征的结合,如“红色三角形”为客体。2、特征整合论认为客体知觉过程包括两个加工阶段:前注意阶段、特征整合阶段。特征整合理论3、对特征的加工是在前注意阶段实现的,加工方式是自动化的;对客体的加工是在特征整合阶段实现的,加工方式是系列的。4、前注意阶段对特征的加工无需注意,特征整合阶段对客体的加工必须通过注意才能“捆绑”诸多特征。视觉搜索实验(Treisman)1、实验:呈现1-30个不同颜色字母,要求被试搜寻特定靶子(客体或为特征),记录反应时。2、结果:项目数量对客体靶子的觉察时间有很大影响;对特征靶子的觉察无甚影响。3、表明:搜索特征比搜索客体快,且不受项目数量的影响;对特征的加工是平行加工;对客体的加工是系列加工。非对称性搜索实验(Treisman)1、非对称性搜索:在甲类项目中搜索乙类项目较在乙类项目中搜索甲类项目的速度有显著差异,出现非对称现象。2、图A的搜索属于前注意阶段的快速加工,以平行方式实现;图B的搜索属于集中注意阶段的慢速加工,以系列方式实现。3、前注意阶段的加工原则是表征“特征有”,而不表征“特征无”。过滤范式1、范式:让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2、具体类型:双耳分听技术、整体-局部范式、双侧任务范式、Stroop范式、负启动范式。整体-局部范式:Navon的实验1、视觉刺激材料:整体特征、局部特征。2、自变量1:整体局部的一致性3、自变量2:注意指向(报告整体、局部字母)整体-局部范式:Navon的实验4、结果:(1)对大字母的识别明显快于对小字母的识别。(2)识别大字母的反应时不受“冲突、一致”的影响。(3)识别小字母的反应时明显受到“冲突、一致”的影响。整体-局部范式:Navon的实验5、结论:(1)整体特征先于局部特征被识别;整体特征可能干扰局部特征的加工,而反过来则不会。(2)知觉过程是从整体到部分的。先对整体进行组织,再对局部特征进行分析。双侧任务范式:Steven的实验1、实验:要求被试注意并报告中央的字母而忽略两侧字母;中央字母为T,左手反应,当中央字母为H,右手反应。2、自变量:中央、两侧字母的一致与否。3、因变量:被试报告中央字母的反应时。双侧任务范式:Steven的实验4、结果:若中央、两侧字母一致则反应时快;若不一致则反应时慢;若两侧字母距离目标足够远,干扰作用减少或排除。5、表明:干扰妨碍被试对目标的注意。Stroop范式:Stroop的实验1、自变量:单词颜色和单词意义的异同。2、因变量:被试报告刺激词书写颜色的反应时。3、结果:当颜色词的词义与书写颜色矛盾时,被试报告单词书写颜色的时间会因颜色词词义的干扰而延长。何谓Stroop效应?要求被试说出红墨水书写的颜色刺激词“绿”和非颜色刺激词“★”的书写颜色,前者需时较后者长得多。颜色词的词义对命名颜色词的书写颜色的干扰效应叫做stroop效应。Stroop效应的解释1、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念字是自动化的过程,即对颜色词词义的信息加工是快速而自动化的,而对颜色词书写颜色的加工过程较慢,自动化程度较低。念字是优势反应,报告颜色是非优势反应。Stroop效应的解释2、若实验条件为“念字”,被试可立即执行,反应时较短。此时对单词颜色的加工尚未完成,即使单词的书写颜色与词义不一致也不会对读念字任务产生影响。Stroop效应的解释3、若实验条件为命名单词颜色,则被试自动形成的准备状态会对执行该任务产生干扰,念字和命名颜色这两种加工过程会相互竞争心理资源,导致反应时较长。负启动范式:Tipper的实验1、实验:呈现红、绿墨水书写的两个部分重叠的英文字母,红字母为目标字母,要求被试又快又准的读出;绿色字母为分心字母,要求被试不理会。负启动范式:Tipper的实验2、三种实验条件:(1)控制条件:每次实验中目标字母和分心字母都不同。(2)分心字母启动条件:启动显示中的分心字母作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字母。(3)重复分心字母条件:分心字母在各实验中保持不变。负启动范式:Tipper的实验3、结果:分心字母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最长且与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这种反应时的延长称为负启动效应。4、解释:字母B在前次试验中的激活受到抑制,在接下来的试验中,其抑制状态尚未完全解除,故影响了其反映速度。电生理学指标:脑电波1、β波,频率为14-30次,处于警觉或紧张状态时出现此波,当人从睡梦中惊醒时,原来的慢波节律可立即被该节律替代。2、α波,频率为8-13次,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该节律最为明显,睁开眼睛或接受其它刺激时,α波即刻消失。电生理学指标:脑电波3、θ波,频率为4-7次,成年人在意愿受到挫折和抑郁时以及精神病患者这种波极为显著。4、δ波,频率为1-3次,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状态下出现这种波。电生理学指标:ERP1、ERP:时间上和事件上相联系的电位;可以记录、显示特定脑部位的电位随时间变化的趋势。2、认知加工(如注意、记忆、思维)时,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大脑电位即为ERP。电生理学指标:ERP3、潜伏期常以刺激起始点到波峰顶点之间的时间段代表。4、波幅反映大脑的兴奋性高低,潜伏期反映神经活动与加工过程的速度。ERP有别于EEG1、EEG是脑组织自发的生物电,属于自发电位;ERP是刺激或心理活动诱发的脑电属于诱发电位。2、ERP只有2-10微伏,EEG为几微伏到75伏;前者掩埋在后者之中,需从后者中提取。3、ERP的潜伏期恒定、波形恒定;而EEG则随机变化。经典的ERP实验范式让被试完成一项注意任务,同时用仪器记录被试的ERP;然后将ERP的许多成分分离出来,并据峰值方向和潜伏期命名。特定的ERP成分与某种注意状态相联系,故可作为注意状态的指标。感官的特异性1、概念:感官只对其适宜刺激产生最大的感受性;感官对物理刺激的特殊要求称为感官的特异性。2、人眼(视觉)的适宜刺激是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波(380-780nm)。3、人耳(听觉)的适宜刺激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声波。(16-20000hz)。可见光谱1、引起人类视觉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谱,波长约介于380-780纳米之间。2、波长短于380纳米的电磁波为紫外线。3、波长长于780纳米的电磁波为红外线。光的三维特征1、光的三维物理特征:波长、振幅、纯度。2、光的三维心理特征:色调、明度、饱和度。单色光1、投射到人眼中的光由单一波长组成。2、实验室产生单色光的方法:三棱镜将白光折射分离。光照度与光亮度1、光照度指从光源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2、光亮度指一个表面的明亮程度,即从一个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3、光亮度=反射系数×光照度。椎体、棒体细胞1、椎体细胞位于网膜中央,为“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2、棒体细胞集中在网膜边缘,为“夜视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感受物体的明暗。明视觉、暗视觉、间视觉1、明视觉:刺激亮度值在10-107mL(椎体细胞)2、暗视觉:刺激亮度值在10-6-10-1mL(棒体细胞)3、间视觉:刺激亮度值在10-1~10mL,如对月光、星光下白纸的视觉。(棒、椎细胞相互作用)暗适应1、对低亮度环境的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叫做暗适应。2、椎体细胞的暗适应过程较快,但暗适应程度较低。3、棒体细胞的暗适应过程较慢,但暗适应程度很高。暗适应4、暗适应的机制(1)视紫红质曝光,分解为视黄质(视黄醛+视蛋白),再分解为视白质(维生素A+蛋白质)。(2)光线减弱的条件下,视黄醛和视蛋白又重新合成视紫红质而恢复活性,便能在昏暗条件下起作用感受物体的明暗。(3)眼睛受光刺激时间越长,视紫红质分解越彻底;反过来,视紫红质循原路线重新合成的时间越长,暗适应过程越慢。明适应1、概念:对高亮度环境感受性降低的过程。2、实验:极暗转入极亮环境,棒体细胞感受性下降100万倍。3、举例:白天走出影院,睁不开眼,过一会儿才能看清景物。4、机制:从暗处到亮处,椎体细胞立即投入工作,最初椎体细胞较少,对光刺激敏感度高,很快椎体细胞都投入工作,对光敏感度低,产生适应。明适应与暗适应1、明适应时,棒体细胞的感受性降低,椎体细胞的感受性提高;暗适应时,棒体细胞的感受性提高,椎体细胞的感受性降低。2、明适应主要指椎体细胞的明适应;暗适应主要指棒体细胞的暗适应。Purkinje效应1、概念:锥体视觉转换为棒体视觉时,眼睛对光谱短波部分的感受性提高,这种效应叫做Purkinje效应。2、举例:日光下明度相等的红花、蓝花,黄昏光度变弱时,色调都变淡,但蓝花显得比红花亮得多。视敏度(空间辨别能力)1、视敏度指觉察目标刺激存在及辨别物体细节准确性的能2、觉察:不要求区分各部分的细节,只要求发现对象的存在。3、定位:觉察两根线是否连续或彼此有些错位的能力。4、解像:知觉某一模式具体元素之间分离的能力。5、识别:确认物体及细节的能力。CFF(时间辨别能力)1、闪光融合现象:间歇频率较低的光刺激作用于眼睛,会产生一亮一暗的闪烁感觉;当每分钟闪光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眼不再感到是闪光而是完全稳定的或连续的光。2、闪光临界融合频率(criticalflickerfrequency)。3、CFF是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的光刺激间歇的频率。4、CFF是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CFF(时间辨别能力)5、CFF可作为视觉疲劳指标。6、CFF是电影放映的重要参数。7、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FF明显低于正常人。CFF的影响因素1、CFF随光相强度的增高而增高。2、CFF随闪光照射区域面积的增大而增大。3、网膜部位。中央凹处CFF最高。4、年龄、疲劳、缺氧。颜色视觉1、没有被物体吸收的光反射入人眼,形成颜色视觉。2、感受物体颜色是椎体细胞的功能。3、椎体细胞中存在三种视觉色素,分别对三种波长的光敏感。4、水银灯下,西红柿吸收几乎所有颜色,看上去是黑色的。颜色的三维属性1、明度:决定于光能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2、色调:决定于物体表面反射光线中何种波长占优势。3、饱和度:指颜色的纯杂程度。颜色的三维属性4、非彩色指从黑到白,由深浅不同的灰色组成的系列。5、色调和饱和度是彩色独有的特征。6、明度是彩色、非彩色共同的特征。7、非彩色的基本特征是明度,属于无色系列。颜色混合1、光谱两端的红色、蓝色和中部的绿色混合后成为白色。2、三架幻灯机同时投射红、蓝、绿光,重叠为白光。补色律1、光谱色光均有与之按比例混合得到白光之色光;互为补色。2、补色以适当比例加上相应的基色得到白色。3、将红、绿、蓝视为基色,青、紫、黄构成相应的补色。即:红光+青光=白光;绿光+紫光=白光;蓝光+黄光=白光居间律1、混合两种非互补色,产生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颜色。2、例:红色+绿色=黄色;红色+蓝色=紫色;蓝色+绿色=青色。替代律1、混合色既可由A+B得到,也可由C+D得到。2、不管混合前颜色的成分如何,只要混合后的外貌相同,即可相互替代。加色法与减色法1、色光混合符合加色法;加色法的三原色是红、绿、蓝。2、颜料、油漆混合符合减色法;其三原色是青、紫、黄。3、混合红、绿、蓝光得白光;混合青、紫、黄颜料得黑颜料。4、相加混色后的明度增加;相减混色后的明度减少。相减混色(颜料色的解释)1、红色=白色-蓝色-绿色2、绿色=白色-红色-蓝色3、蓝色=白色-红色-绿色4、黄色=白色-蓝色=红色+绿色5、紫色=白色-绿色=蓝色+红色相减混色(颜料色的解释)6、青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7、黄色+紫色=白色-蓝色-绿色=红色8、紫色+青色=白色-绿色-红色=蓝色9、黄色+青色=白色-蓝色-红色=绿色10、黄色+紫色+青色=白色-蓝色-绿色-红色=黑色颜色适应1、先看一种色光,再看另一种色光,色觉会发生逆转,这种现象叫做颜色适应。2、举例:被试观察红色强光视野,适应后注视屏幕上的黄色闪光(每秒一次);一开始闪光为“绿色”,一段时间后渐增黄色感觉,几分钟后完全恢复黄色闪光感觉。3、生活中的颜色适应:凝视红色一段时间,然后视线移向白色,会看到淡淡的蓝绿色。麦克洛效应1、交替适应蓝色背景上的水平栅条、橙色背景上的垂直栅条,再看无色背景上的黑白栅条;色觉会发生逆转,将水平栅条看成橙色、垂直栅条看成蓝色。2、麦克洛效应反映的是一种颜色适应现象。颜色适应的机制注视某种颜色一段时间后,眼睛神经末梢对该颜色的敏感减退、产生疲劳;倾向于从互补的颜色中寻求救援,将另外一种颜色知觉为第一种颜色的补色。声波的三维特征1、声波:弹性媒质中物体振动所激起的纵波,频率介于16-20000赫兹。2、三维物理特征:频率、振幅、波形。3、三维心理特征:音高、响度、音色。音高1、音高是人对声波频率的主观属性。2、频率越高,音高越高;但二者并非线性关系。3、主观音高还取决于声音刺激的强度。4、音高单位是美[1000赫兹(40db)纯音音高为1000美]。5、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可求出音高与频率间的关系。纯音与复合音1、纯音:波形成正弦曲线的音。2、复合音:不同频率和振幅的纯音相混合而成的音。3、实验室用音叉和音频信号发生器发出纯音。乐音和噪音1、噪音的波形不具周期性,各纯音频率间无整倍数关系。2、乐音的波形具有周期性,各纯音频率间具整倍数关系。3、倍音越多的乐音,听起来越丰富、圆润。乐音和噪音4、乐音包括基因(频率最低、振幅最大)和许多倍音。5、白噪音:将全部频率成分都结合在一起。6、乐音和噪音具有相对意义。音高量表1、音高量表可以显示音高随频率变化的函数关系。2、音高量表将声音强度这一额外变量恒定为40分贝。3、标准音高:1000赫(40分贝)的纯音音高为1000美。音高量表的制作(二分法)1、将纯音的强度固定为40分贝。2、规定标准音高:1000赫兹纯音的音高为1000美。3、被试调节纯音音高为标准音高之一半,求得相应频率。4、若558HZ的纯音音高为标准音高之半,则其音高为500美;5、若2100HZ纯音音高为标准音高的2倍,则其音高为2000美。6、以频率为横轴、音高为纵轴,绘制函数关系图即音高量表。音高量表的制作(多分法)1、将纯音的强度固定为40分贝。2、规定标准音高:1000赫兹纯音的音高为1000美。3、呈现两个纯音(高频、低频)。4、被试在该纯音段内调节出多个音,使相邻音音高之差相等。5、记录各纯音的频率值。6、频率为横轴、音高为纵轴,绘制函数关系图即为音高量表。音高和强度的关系1、对于低音,其音高随强度增加而降低。2、对于高音,其音高随强度增加而升高。音高和强度的关系3、中等频率的声音,其音高受声音强度影响不明显。4、音高受强度影响最小的声音,其频率为人耳最敏感。响度1、响度是声波振幅的主观属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于作用在声源上的力的大小。3、响度与声音强度的对数成正比。4、响度首先依声音强度为转移;也受频率的影响。5、响度的单位是宋[40分贝(1000hz)的纯音响度为1宋]。等响曲线1、1000赫兹(40db)比100赫兹(40db)响得多。2、增加低频音的声强级(分贝数),可提高响度。3、等响曲线图可反映不同频率、声强条件下纯音的响度。4、各等响曲线上各种频率声音的响度感觉相等。等响曲线5、以1000Hz为参照,作横轴的垂线并与各曲线相交,各交点对应的分贝数即为相应曲线的响度级。响度级的单位是“昉”。6、等响曲线图上,高强度时曲线趋于平化,低强度时曲线呈V型。表明:高强度音的响度受频率影响较小;低强度音的响度受频率影响较大。名词解释:等响曲线1、以赫兹数为横坐标、分贝数为纵坐标,将不同频率、强度条件下响度相同的声音连成曲线即为等响曲线。2、各等响曲线上各种频率声音的响度感觉相等。听觉定位1、听觉定位指利用双耳判断声源的空间方位。2、正常人的听觉定位不如视觉定位准确。3、听觉定位线索:双耳强度差、时间差、位相差。4、位相差:声音达到双耳时,声波波形位置不同。双耳强度差1、声源在头部一侧,双耳强度差可达20分贝。2、低频声源的传播较少受头部阻挠,双耳强度差较小。3、高频声源的传播易于受头部阻挠,双耳强度差较大。4、强度差与位相差等线索常常同时起作用。听觉掩蔽1、概念:两声音同时呈现,一个音(被掩蔽音)受到另一个音(掩蔽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2、为听到被掩蔽音,需提高其声音强度;声音强度(阈限)增加的量即为干扰音的掩蔽效应。3、纯音掩蔽的实验范式:以某定额频率纯音去掩蔽其他不同频率的纯音,再来观察后者听觉阈值提高的情况。纯音掩蔽实验1、高强度掩蔽音比低强度掩蔽音的掩蔽效应大。2、高强度掩蔽音比低强度掩蔽音的掩蔽频率范围越大。3、掩蔽音对与其频率相近的纯音掩蔽效应最明显。4、低频音对高频音掩蔽效应大于高频音对低频音的掩蔽效应。听觉疲劳与听觉损伤1、强度水平较大的声音长时间作用于听觉器官易致听觉疲劳。2、强度水平过大的声音短时间作用于听觉器官易致听觉疲劳。
3、强度水平过大的声音长时间作用于听觉器官易致听力损伤。
4、听觉疲劳:听力下降、可以恢复。5、听觉损伤:听力下降、难以恢复。6、许多国家将环境噪音的上限定为90分贝。实验室测定听觉疲劳1、先测定被试对某种频率声音的阈值。2、特定频率、强度的纯音作用被试一段时间。3、再测定被试对同种频率声音的阈值。4、阈值提高的量为被试的暂时阈移(TTS)。听觉适应1、声音刺激持续作用于听觉器官,导致响度知觉变化。2、高响度音持久作用于耳,感觉其响度下降。3、低响度音持久作用于耳,感觉其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持续学习和个人发展培训考核试卷
- 2024年度专利许可使用合同标的、许可范围及使用期限
- 2024年智能穿戴设备生产与销售合同
- 2024版高速公路收费权转让合同
- 2024至2030年中国脱金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度版权购买合同:某出版社与某作者就图书版权购买的具体规定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协议(新版)
- 2024年度委托代建合同协议
- 大量竹架板销售合同
- 投资合作互惠协议
- 中小学教育中项目式学习的实施与评价研究
- 小学一年级劳动课教案(全册)
- 胫骨高位截骨术课件
- 农作物种植与农业生产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教案网线制作教案
- 关于大型体育场馆钢结构工程造价控制的报告
- 血液运输物流服务投标方案
- 机电保安制度
- 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的产生原因及转化策略
- 华为5GNR初中级理论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涉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