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第一次课 PPT_第1页
物理八年级第一次课 PPT_第2页
物理八年级第一次课 PPT_第3页
物理八年级第一次课 PPT_第4页
物理八年级第一次课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音的世界听一下青蛙和蚊子的声音1.纸张

2.直尺

3.自己

抖动伸出桌面少许,拨动说话发声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一、声音的产生固体液体气体分析讨论

哪部分发声体在振动?

(空气)(水)固体液体气体介质快慢传播速度传播速度与温度,压强有关340m/s(15℃)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三.声音的传播有多快1、声速: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2、不同介质,声速一般不同.3、同种介质,声速跟温度有关4、一般情况下,v固体>v液体>v气体5、15oC空气中声速是340m/s二、声音的传播声波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

声源在振动时,在介质中就形成了密疏相间的波动,以声源为中心,向远处扩展,向四周传播。它与水波类似。它是以疏密相间的波动形态向远处传播,传入人耳。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四.回声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耳,就形成回声。2、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思考:人站离障碍物至少多少米才能听到回声?3、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1)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2)测出从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的时间(3)利用公式计算。S=V声*t/2

五、听到声音的条件发声体介质人耳声音产生及传播的条件:①振动物体(声源)②有传声物质(介质)知识辨析:

例2,一根充满水的长钢管的一端被敲击后,站在钢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几次敲击声?答: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钢最快,空气最慢,三种介质,钢、水、空气先后把声音传播到另一端,就会使人听到三次敲击声。乐音的特征1、响度2、音调3、音色探究一: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装置:如图K1-3所示。实验现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____幅度____有关,___振幅__越大,响度越____大____。探究二: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装置:如图K1-2所示实验现象: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使其振动幅度大致相同,观察到钢尺伸出越短,振动越__快___,音调越___高___。得出结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_频率__决定,__频率越高,音调__越高_____。(三)音色

(1)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2)不同发音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音色也就不同。用音色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如: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说没见这人,听声音就知道是谁;B.声纹锁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认识噪声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来源(1)交通运输噪声:如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机械运转声等;(2)工业噪声:如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3)施工噪声:如盖楼、打桩的声音等;(4)社会生活噪声:如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3.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以__分贝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其符号是__dB___。__30~40dB___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长期生活在__90dB__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4.噪声减弱的途径在__声源____处防止噪声产生,如排气管上加的消声器;在_传播__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如加隔音设备以及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在_人耳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塞。1.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如图K1-7所示,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装置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3.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想一想:为何地震前夕家畜四处乱蹿?它们听到了震动的声音。为何人类听不到这些声音呢?人的耳朵有一定听力范围人耳的听声能力频率(f):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人的听声频率范围:20Hz~20000Hz次声:低于20Hz的声。超声:高于20000Hz的声。超声次生都统称为不可听声波,因为人耳都听不见。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波;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波。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

广

3.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利用(1)超声波:通常把高于________的声音称为超声波,B超和声呐利用超声波传递________,超声波还能够传递能量,可以用来去污垢、打碎结石等。(2)次声波:低于________的声音称为次声波,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如预报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台风等;另外地震、海啸、爆炸时产生的次声波携带的能量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动手动脑学物理]

判断正误,若错误,请将原因写下来1.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错。人听到声音的条件(1).要产生20-20000Hz的声音(2).要有能传播声音的介质1.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范围的声音家庭作业A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B.

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

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C3.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4.下列实验活动,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雨天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D.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5.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家庭作业6.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7.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讲话,必须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______.

8.有四个实验现象: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吹响笛子,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象;D、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_________

9.

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而产生的。家庭作业10.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的_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_传到人的耳朵.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11.手机是一种不用电线的电话﹣﹣﹣﹣﹣移动电话,其原理是将接受到的电磁波信号转化为声音,为验证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空气,某同学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