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投资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投资与经济增长第二节投资与通货膨胀第三节投资与就业第四节投资与可持续发展讨论题目1: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讨论题目2:中国经济周期第一节投资与经济增长一、投资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二、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三、投资效应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投资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一)哈罗德—多马模型英国经济学家罗伊·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埃西·多马分别在1948和1946年各自独立地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由于两人所提模型含义相同,一般将他们的模型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1、基本公式(方程)G=s/vG:经济增长率(收入或产量的增长率)s:储蓄率v:资本产出比公式表明:经济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比成反比。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必须等于储蓄率与资本产出比二者之比。2、应用既然储蓄率与资本产出比共同决定经济增长率,这样既可以在资本产出比为既定的条件下,用改变储蓄率或投资比例的方式改变经济增长率;也可以在储蓄率不变的前提下,用改变资本产出比的方法来使经济增长率发生变动。例如:在G=s/v中,如果v=4,即增加1单位产量需要4单位资本。s=0.2,即储蓄占收入的20%,那么,G=0.2/4=0.05,经济可以按5%的年增长率增长。例1:假定计划把年经济增长率由5%提高到8%。(1)改变储蓄率(v=4)(2)改变资本产出比(s=0.2)(3)二者按比例提高(二)投资乘数乘数的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卡恩于1931年提出来的,后来凯恩斯加以利用。乘数又译作倍数,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它被用来分析经济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大小。投资乘数论把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看做因变量,把投资变动看做自变量,阐明投资的变动在多大程度上带动收入的变动。用公式表示: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动/投资的变动用K表示投资乘数,⊿Y表示收入的增加,⊿I表示投资的增加,则有:K=⊿Y/⊿I=1/MPS=1/(1-MPC)由于投资需求对国民收入的变动有乘数作用,而投资乘数的大小又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所以凯恩斯认为,扩大消费是提高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储蓄增加则会导致需求不足抑制经济增长。(三)加速原理加速原理所要说明的问题与投资乘数所要说明的问题不同,投资乘数原理说明投资的变动将会如何引起收入的变动;加速原理说明收入的变动将会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动。加速原理说明:收入的增加将引起消费的增加,但要增加消费品的数量,资本品的数量必须相应地增加,因此,收入的增加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1、资本产量比率资本产量比率也称作资本系数或投资系数,是资本与产量之比:资本产量比率=资本/产量=K/Y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2、加速系数加速系数又称作加速数(Accelerator)。加速系数为资本增量与产量增量之比。加速系数=资本增量/产量增量在这里,资本增量就是投资。因此,加速系数=投资/产量增量用V表示加速系数,⊿Y表示产量增量,则可表示为V=I/⊿Y例2:假定某企业有100台机器,每台机器生产产品10件。假定每年有10台机器被磨损,需要重置。假定企业年产量等于年销售量,开始时所有机器都被充分利用,则历年投资变动情况见下表。年度序号年产量/件增长率/%所需全部机器/台重置投资机器/台净投资机器/台总投资机器/台总投资增长率/%1100001001001002100001001001003110010110101020100412009.11201010200512504.212510515-2561250012510010-33.3(1)投资的波动大于产量的波动。(2)要使投资水平不至于下降,产量(收入)必须继续增长。如果产量的增长率放慢了,投资也会大幅度下降。这意味着,即使产量并未绝对地下降,而只是相对地放慢了增长速度,也可能引起经济衰退。(3)“加速”一词的含义:当产量(或收入)增长时,投资是加速增长的;当产量(或收入)停止增长或下降时,投资是加速减少的。(四)新古典增长模型1、基本公式GY=aGK+(1-a)GL2、结论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必须使GK=GY=GL(五)新剑桥增长模型(六)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肯德里克、丹尼森、库兹涅茨,罗斯托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二、投资与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一)经济周期的概念及分类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又被称为称商业周期、经济循环、商业循环或景气循环,是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或经济紧缩(两阶段法)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周期的特点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为标志。经济衰退的普遍特征:消费者需求、投资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价格和利率一般也会下降。衰退指实际GD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萧条指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四阶段法将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1、按照周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及发生的时间长短分类(1)基钦周期(小周期,3~4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J·Kitchen)于1923年提出了存在着一种40个月(3~4年)左右的小周期,而一个大周期则包括两个或三个小周期,故称为“基钦周期”。基钦提到,这种小周期是心理原因所引起的有节奏的运动的结果,而这种心理原因又是受农业丰歉影响食物价格所造成的。(2)朱格拉周期(大周期,9~1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C·Juglar)于1862年出版了《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周期》一书中,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一般称为“朱格拉周期”。(3)库兹涅茨周期(中长周期,20年)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提出了存在一种与房屋建筑相关的经济周期,这种周期平均长度为20年。该周期又被称为“库兹涅茨”周期,也称建筑业周期。(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50~60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N·D·Codrulieff)于1925年提出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50~60年一个的周期,故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也称长周期。2、按经济波动的性质分类按此标准,周期有两种类型:(1)古典周期是指经济总量的上升或下降;萧条、复苏、高涨、危机四个阶段。(2)增长周期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或下降。
(二)经济周期的成因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1883~1950),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社会科学家,是20世纪最受推崇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经济学史上的卓越地位与亚当•斯密、马歇尔、凯恩斯等宗师同列。
(2)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用以说明企业家职能的一种理论,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一书中提出的,后在其他著作中加以应用和发挥。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包括引进新产品,应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等。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经济发展就是整个社会不断实现这种“新组合”的过程;资本主义就是这种“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发”,即所谓“不断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3)“创新”与投资、经济周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正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一种创新通过扩散,刺激大规模的投资,引起经济的高涨,而一旦投资机会消失,经济就会转入衰退。2、夏皮罗的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原理(1)自发投资(自主投资)自发投资(AutonomousInvestment),是指总投资中由外生变量决定的投资部分。自发投资并不取决于收入变动或消费水平的变动,它是由心理因素(预期)、财政原因或技术进步等经济以外的诸因素改变所引起的投资。自发投资主要通过投资乘数直接地和间接地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K=⊿Y/⊿I=1/MPS=1/(1-MPC)(2)引致投资引致投资(InducedInvestment),是指总投资中由内生变量决定的投资部分,引致投资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增加。经济增长或者说国民收入的增长会产生引致投资。加速数来表示收入增加引起投资增加的倍数。V=I/⊿y可得:I=V⊿y=V(Yt-Yt-1)V:加速数I:引致投资
(3)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原理It=Ia+I=Ia+V(Yt-Yt-1)式中:It:总投资Ia:自发投资I或者V(Yt-Yt-1):引致投资假设当自主投资发生变动后,仅考虑Ct-Ct-1的变动,则有:It=Ia+V(Ct-Ct-1)另外假设消费函数Ct=Ca+cYt-1式中:Ca:自发消费c:边际消费倾向由于:Yt=Ct+It所以可得:Yt=Ca+
cYt-1+Ia+V(Ct
-Ct-1)假定自发消费为10,自发投资为30,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追加消费为0.6,加速数为1.5,那么,用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模型描述出若干时期内收入(产量)变化与投资变化的情况。乘数—加速数模型的运行时期CacYt-1IaV(Ct-Ct-1)YYt-Yt-11106030010021060300100031060400110104100.6×110=66401.5×6=9125155100.6×125=75401.5×9=13.5138.513.56100.6×138.5=83.1401.5×8.1=12.1145.26.77100.6×145.2=87.1401.5×4=6.1143.2-2.08100.6×143.2=85.9401.5×-1.2=-1.8134.1-9.19100.6×134.1=80.5401.5×-5.4=-8.2122.3-11.8时期CacYt-1IaV(Ct-Ct-1)YYt-Yt-1101073.44010.7112.7-9.6111067.640-8.6109.0-3.7121065.440-3.3112.13.1131067.2402.8120.07.9141072.0407.2129.29.2151077.5408.2135.76.5161081.4405.9137.31.6乘数—加速数模型的运行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原理:投资的变化会通过投资乘数使国内生产总值成倍变化,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又会通过加速数对投资产生加速效应,乘数和加速数的这种交织作用便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周而复始的上下波动。3、科尔内的体制理论科尔内·亚诺什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布达佩斯高级研究所的终身研究员,世界经济学会现任会长。匈牙利经济学家,短缺经济学的创始人。
“短缺经济”理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短缺”是社会主义国家常见的现象。第二,“短缺”根源来自国家与企业存在着“父子”关系。第三,“短缺”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第四,只有经济体制改革才有可能消除“短缺”现象。(三)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成因的相关性根据对我国经济的实证分析,发现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具有极大的相关性:1、周期的时间起止和跨度相同。2、同方向性。3、投资波动幅度大于经济波动幅度。三、投资效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从根本上讲是由投资的两大效应决定的,即投资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一)投资的需求效应(二)投资的供给效应(一)投资的需求效应1、投资的需求效应投资的需求效应,是指因投资活动引起的对生产资料和劳务商品的需求(即时效应)。在投资的实现过程中,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大量需求,引起国民经济中需求总量的增加。2、投资需求效应的特点(1)即时性只要投资活动一开始,就立即会对社会产生相应的需求。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投资规模与可支配的资源相适应(总量和结构)。(2)无条件性投资对社会产生相应的需求是不需要任何条件的。只要有投资就必然有需求。(3)乘数性投资的需求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二)投资的供给效应1、投资的供给效应在投资实现后,引起的国民经济中供给总量的增加(未来效应)。投资的供给效应是指投资能向社会再生产过程注入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资本,具体表现为增加生产资料(如机器、厂房)的供给。2、投资供给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投资的供给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投资是保持社会资本存量的主要手段。重置投资。(2)投资是实现社会资本增量的重要途径。净投资。3、投资供给效应的特点(1)滞后性供给时滞的长短,取决于建设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2)有条件性投资不会自然而然形成供给,建设条件、生产条件不具备——无效投资。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指标通常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定义为△I/△y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定义为△I/△y·△y/Y2、注意的问题(1)考虑价格因素。(2)投资贡献率的正值和负值。(3)国际比较。(4)仅指投资本身作为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不包括因间接投资引起的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5)投资贡献率的负面性。(6)投资贡献率不是投资效益指标。第二节投资与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类型二、投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三、投资与通货紧缩的关系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类型1、含义通货膨胀:流通中货币过多,造成物价全面上涨的一种现象。2、类型(1)按物价上升幅度分类(5)潜行的、温和的、高、飞奔的和恶性的通货膨胀。(2)按形成原因或发生机制分类需求拉动型(实际需求大于供给——物价上升)成本推动型(商品和劳务的成本上升——物价上升)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社会经济结构:瓶颈<价格>、需求<成本;价格、工资>、劳动生产率<价格、工资>)(3)按表现形式分类通货膨胀测试的两种方法通货膨胀测试的两种方法:一种是从货币数量的角度进行测度,要求知道现实的货币数量与自然货币量而将两者进行比较,这里的货币自然量是指货币的需求量,但是对货币需要量的预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另一种方法即从物价指数的角度来测度,我国现行的物价指数主要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建筑业产值价格指数。其中零售价格指数中零售价格调查范围是指各种经济类的工业、商业、餐饮其他行业的零售商品以及非农业居民出售的商品的价格,有食品、书报杂志、文化体育用品,燃料、机电产品等14类产品的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是居民支付所购买生活消费品和获得服务项目的价格,是社会产品的最终价格和服务项目的收费价格;统计8大日常生活消费的商品和服务,分别是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是指固定资产经济活动中涉及的各种商品和收费项目的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反映不同时期或不同年份全国或地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在我国工业统计中,通常用总产值指数除以总产量指数的办法,匡算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除包括工业企业售给商业、外贸、物资部门的产品外,还包括售给工业和其他部门的生产资料,以及直接售给居民的生活消费品。据此计算的指数,以分析出厂价格的变动对工业总产值的影响。目前工业总产值是按现价和不变价格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工业总产值总指数/工业总产量总指数×100%1980年-2012年历年CPI数据
1980年
6.0
%
1981年
2.4
%
1982年
1.9
%
1983年
1.5
%
1984年
2.8
%
1985年
9.3
%
1986年
6.5
%
1987年
7.3
%
1988年
18.8
%
1989年
18.0
%
2000年
0.4
%
2001年
0.7
%
2002年
-0.8
%
2003年
1.2
%
2004年
3.9
%
2005年
1.8
%
2006年
1.5
%
2007年
4.8%
2008年
5.9%
2009年
-0.7%
1990年
3.1
%1991年
3.4
%
1992年
6.4
%
1993年
14.7
%
1994年
24.1
%1995年
17.1
%
1996年
8.3
%
1997年
2.8
%
1998年
-0.8
%
1999年
-1.4
%
2010年3.3%2011年5.4%2012年2.6%8月CPI同比涨2.6%创3个月新低食品价涨4.7%
2013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6%。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9%;食品价格上涨4.7%,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2.5%,服务价格上涨2.7%。1-8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5%。中国存款利率连续7个月为负或诱房价疯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8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3.5%,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4%,农村上涨3.7%,创22个月来新高。
我国CPI同比涨幅自去年底以来持续走高,在今年2月份达到2.7%的高点,超过了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也由正转负。当前物价水平不但超过了2.25%、2.79%的一年期、两年期存款利率,而且首次超过3.33%的三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实际存款已连续7个月为负,负利率格局进一步形成。存款负利率给储户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7月份当CPI同比涨幅达到3.3%后,城镇居民一年期存款实际贬值首次超过1%,达到1.05%,8月份CPI同比涨幅再创新高,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贬值达到1.25%。这意味着长期下来,居民手中的一万元存款,一年后实际缩水超过125元。除了导致存款缩水外,如果存款负利率进一步扩大,则直接导致我国居民对自身财富的重新配置行为,助推社会通胀预期,并令投资行为发生扭曲。一方面,通胀预期会快速抬头,另一方面,鼓励居民财富进入楼市等资产价格市场的信号会得到强化,最终不利于当前经济调控。“2007年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从7月份超过5%的关键点,之后高点在8月份达到6.5%,与之相对,我国股市在这两个月间分别大涨17%和16.7%,房价也出现飙升。当时市场流行的一句口号是‘跑不过刘翔,但必须跑过CPI’”如果存款利率较低,将导致银行存贷息差过高,会进一步释放银行的放贷冲动,也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针对持续出现的负利率现象,市场诱发政策变化的传言,有关存款利率上浮的争议也变得炙热起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上周的一个论坛上建议,基于CPI上涨的压力,可乘机推出存款利率浮动机制。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经济未能完全复苏之际,贷款利率上调的可能性不大。此外,考虑到提高存款利率将显著压缩银行利润,减少税收,因此决策者对此顾虑重重。新近公布的银行半年报显示,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基本在75%以上。其中中国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76%。工商银行这一比例则达到79%。当前我国面临的负利率困局,其实是目前宏观调控诸多两难的具体体现。低利率虽然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由此出现的负利率却又强化着居民的通胀预期;高额利差虽然能为银行放贷带来积极性,但却又有投放失度、结构失调之虞。如何走出负利率困局,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着实考验着调控部门的智慧。数据上调时间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消息公布次日指数涨跌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
沪市深市2011年7月7日3.25%3.50%0.25%6.31%6.56%0.25%--2011年4月6日3.00%3.25%0.25%6.06%6.31%0.25%1.140.33%2011年2月9日2.75%3.00%0.25%5.81%6.06%0.25%-0.89%-1.53%2010年12月26日2.5%2.75%0.25%5.56%5.81%0.25%-1.9%-2.02%2010年10月20日2.25%2.5%0.25%5.31%5.56%0.25%-0.68%-0.14%2011上半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增长9.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国家统计局9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涨6.2%,环比上涨0.3%;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7.3%,环比涨0.1%。食品类价格上涨依然是CPI高企的最大推手。8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02个百分点。
2013年上半年中国GDP为248009亿同比增长7.6%
据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62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1703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12350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二、投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投资膨胀影响通货膨胀1、投资膨胀所谓投资膨胀是指投资规模超过合理规模的现象,或者说I-S大于零,即储蓄缺口为正值的现象。根据物质平衡体系的核算方法:P=(PcQc+PiQi)/Q(1)P:一般物价水平Q: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产品总量Pc:消费品价格水平Qc:消费品数量Pi:投资品价格水平Qi:投资品数量若:E:代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在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中得到的货币总收入C:代表货币总收入中的消费支出S:代表货币总收入中的储蓄额I:代表净投资额
由E=C+S,C=E-S=PcQc
I=PiQi把(1)式P=(PcQc+PiQi)/Q变为P=(E-S+I)/Q=E/Q+(I-S)/Q(2)P=E/Q+(I-S)/Q表明一般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总收入、投资、储蓄和产品总量。货币总收入和产品总量既定的情况下,一般物价水平直接取决于储蓄缺口。当储蓄缺口为正值(即投资膨胀)时,社会经济将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当储蓄缺口为负值时,社会经济将有通货紧缩的威胁。2、投资膨胀对通货膨胀的影响(1)投资作为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膨胀会直接引起社会总需求膨胀,从而直接导致投资品和投资性劳务价格的上升。(2)投资所引起的投资品和投资性劳务提供者的收入在转换为消费支出后将会拉动消费需求,从而引起消费品和消费性劳务价格水平的上涨。(3)投资膨胀会打破原有的经济均衡,从而导致“瓶颈”的产生与强化,引发结构性通货膨胀。3、投资膨胀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资金需求过旺银行贷款增加信用膨胀货币超经济发行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多引发和加剧通货膨胀新开工项目过多投资品需求过旺投资品价格上涨消费品成本增加
物价水平上涨引发和加剧通货膨胀注意:(1)在投资膨胀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中,投资膨胀不能产生任何的产出。(2)从投资膨胀到通货膨胀需要有一个传导的过程,时滞为一年左右。(3)投资膨胀并不是通货膨胀的充要条件。投资膨胀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但并不一定会引发通货膨胀。投资膨胀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与投资资金的来源、投资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通货膨涨
1978—1983年的首次通胀1978年建设规模比1977年增长了31%,经济增长速度上升到11.7%,国家财政开始出现赤字,1979年赤字猛增到206亿元,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2%,形成了很大的货币扩张压力。现金供应的年增长率由1978年的9.7%急剧上升到1979年的24.4%和1980年的25.5%。零售物价指数由1978年的0.7%上升到1979年的2.0%,进而上升到1980年的6.0%。在1978年到1981年的三年中,国家采取了以下一些紧缩措施: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和基建项目;压缩国防经费和行政管理费用;加强银行的信贷管理,冻结企业贷款,并向国有企业强行推销国库券48亿元。在这些政策措施的作用下,1981年通货膨胀率开始下降,并于1983年初达到谷底。1986—1988年的恶性通胀从1986年开始,1988年全面爆发了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该阶段主要有物资的匮乏和在高通货膨胀、高增长速度下实行“价格改革闯关”等表现。1987年第四季度,通货膨胀再次抬头。到1988年中期,M1和M2的年增长速度分别达到33%和29%。1988年6月,通货膨胀的预期迅速形成,物价飞速上涨,下半年对去年同期的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攀升到26%,城市普遍出现商品抢购风潮,倒买倒卖计划分配的调拨物资和外汇额度及其腐败的蔓延,加剧了群众的恐慌和不满,使经济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从而引发不稳定。1988年9月,国家开始实行“强行着陆”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的货币信贷政策。1992-1996年粮价先涨的严重通胀在1992年国民经济新一轮高涨和“大干快上”中,地方、部门和企业都表现了很高的积极性,但中央并没有采取积极措施来推进财政、金融、国有企业等关键部门的改革。同时,由于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增长,很快掀起了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债券热、股票热和期货热等,经济迅速达到过热状态。1992年M1和M2的增长率分别高达35.7%和31.3%。1992-1996年的这次通货膨胀以粮食价格的上涨为先行。1992年,粮食价格同比上涨24.3%,涨幅比1991年上升15.7个百分点,1993到1995年分别上涨27.7%、48.7%和34.4%,与此同时,1992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4%,1993年上涨14.7%,1994年上涨24.1%,1995年上涨17.1%,呈现逐年上升的明显的通货膨胀趋势。(二)通货膨胀影响投资1、抑制储蓄,导致投资下降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供给增加,货币贬值。人们的消费欲望强烈,而储蓄受到抑制,最终导致投资的下降。2、通货膨胀初期可能刺激投资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物价上涨企业利润增加投资扩大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是有条件的3、影响投资资金流向4、增加投资成本和风险三、投资与通货紧缩的关系(一)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1、通货紧缩所谓通货紧缩(Deflation),主流的观点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或货币价值不断上升的经济现象。2、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1)货币数量论(2)债务—通货紧缩理论(银行收款)(3)投资过度论(需求不足)(4)消费不足论(5)技术进步论(物价下降)(6)其他
(二)通货紧缩对投资的影响(压制投资)(三)投资对通货紧缩的影响关于投资过热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3年下半年以来—2004年5月份投资热的评析投资过热表现(1)相对于汽车、房地产等新兴产业部门,投资更热的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少数几个基础原材料部门。(2)尽管投资增长被认为已经严重过热了,但消费物价指数并没有显著地加速增长。观点:并不能说出现了通胀。投资热引起通胀的原因观点:中国的投资过热之所以引起通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经济中存在着瓶颈部门。投资过热——瓶颈部门价格上涨——通胀局面20世纪80、90年代与进入21世纪以来投资过热的比较20世纪80、90年代:当其他部门(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制造业、90年代主要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过热时,通常会遭遇到那些在短时间内无法增加供给的重要基础产品数量的制约,因而价格上往往会从这些产品开始并层层推动上去,并迅速形成严重的通胀局面。那个时候,构成这些瓶颈的行业历来都是水泥、钢铁等这些基础原材料行业。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供给瓶颈推动通胀形成。进入21世纪以来:有意思的是,这些在过去是其他行业的投资过热并转化成通胀的瓶颈部门今天大部分反而自己成了投资过热的行业。这就表明,向这些行业的投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价格信号或市场引导而不是政府主导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些部门在当年的投资过热就可能很快变成供给能力的增加,从而释放通胀形成的瓶颈压力。(现在是产能过剩的行业)投资过热与通货紧缩只要能够容易地启动总需求,过剩的生产能力本身是可以由市场自身(如破产、兼并和重组)来消化的。因此,当前的投资增长加速会不会带来严重的通货紧缩,关键是看政府治理是否过了头,即是否会对总需求伤害太深。投资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2005)1980年代以来的历史数据:1980年代初,投资率水平相对较低,平均值为28.7%。1984年到1988年,1984年到1988年,投资率相对较高,接近或超过了30%,平均水平为30.9%。
这一时期的通胀率水平也相当高,居民消费价格在1985年到1988年分别上涨了9.3%、6.5%、7.3%和18.8%(88)(1984年2.8%)。GDP分别增长了15.2%(84)、13.5%、8.8%、11.6%和11.3%,平均达12%。很明显,与较高投资率对应的时期正好是我国经济过热时期。
进入1990年代后,国民经济很快又一次步入过热状态。1992年到1996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2.1%(92年达到14.2%)。同期物价指数也大幅度上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平均每年达到14%(94年达到24.1%)。也正是这一期间,投资率较大幅度上升,平均水平为35%。1997年,国民经济开始减速,当年GDP增长率比上年回落了0.8个百分点,这一年的投资率也有所回落,为33.6%。1997-2002,物价负增长,通货紧缩的局面。2002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中,投资充当了经济增长的头号引擎和第一驱动力,由于2004年4月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指标看,增速已由2003年的27.7%回落至2004年的26.8%,2005年为25.7%,同期GDP分别增长10%、10.1%和10.2%,二者增幅比例在2.6:1。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同方向变化,投资率水平确实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的冷热。当然,高投资率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给经济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能力利用率下降。增加投资意味着扩大生产能力。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当生产能力持续超过有效需求规模时,生产能力利用率必然下降。我国目前就遇到生产能力利用率过低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有效需求。第二、投资回报率低。生产能力利用率下降的直接后果就是投资回报率低,有些建设项目甚至资不抵债,根本没有回报,边生产,边亏损。从核算资料看,一些地方虽然经济增长快,但经济效益并不理想。第三、银行呆坏帐增多。由于投资中大部分资金最终来自银行,投资的低效益必然造成银行的呆坏帐。现实情况就是这样。一方面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只猴子活动教案
- 《APC与抗原提呈》课件
- 蚌埠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第二学期4月月考化学答案
- 家具销售技巧培训
- 社会工作参与扶贫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案例宝典
- 《天花工程量的计算》课件
- 智慧养老的发展智慧养老技术概论
- 发票管理系统
- 《练习题宏观答案》课件
- 《组课程设计》课件
- 引水隧洞专项施工方案
- 初中英语-Unit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UbuntuLinu操作系统上机实践实验题题库期末考试试卷24
-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年级上册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锂电池运输规范说明
- DBJ51∕T 081-2017 四川省城镇二次供水运行管理标准
- 《美丽中国是我家》 课件
- 110KV电缆敷设专项施工方案方案
- 《新时代劳动教育100问》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仪表“三查四定”检查清单
- GB/T 7284-2016框架木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