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下)第一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第二节里昂惕夫反论及其解释第三节技术要素与技术差距论第四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产业内贸易理论第一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1、资源禀赋理论的提出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文,提出了资源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1933年,赫克歇尔的学生俄林秉承师意,在其《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创立了资源禀赋论。因此,资源禀赋论又称为“H—O理论”,或“H—O定理”。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本思想由斯密和李嘉图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古典贸易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只用单一要素的生产率差异来说明国与国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行为,以及生产率不同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增加各自的收入与福利。但是为什么要素生产率会有不同?最初回答是自然条件不同。后来有人认为是技术水平的差异。俄林和赫克歇尔的解释是,生产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各国不同生产要素的相对存量。这些不同的要素供给会影响到特定商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奠定了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石。所谓生产要素禀赋,是指生产要素在一个国家中的天然供给情况,及各国生产要素的拥有情况,包括要素丰富与要素稀缺两种情况。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将贸易中各国竞争力的差异归于生产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故人们又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成为要素禀赋理论(TheoryofFactorEndowment),又由于该理论强调不同国家的产品生产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配置,故人们又将其称为要素比例理论(theoryoffactorproportions)所谓产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配置是指需要不同的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根据H-O模型,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种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要素的禀赋和使用比例上的相对差别。“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即该产品含有该地区拥有丰裕而便宜的相当大量的生产要素。”“毫无疑问,各种生产要素不同的供应情况是导致贸易的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不相等的主要原因。”
——【瑞典】伯蒂尔·俄林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比例,与拥有的绝对量无关。要素禀赋重要概念丰裕稀缺
指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存量的比率之间的相互对比关系。
(K/L)A
<(K/L)B
(式中L和K分别代表A、B两国的劳动存量和资本存量)
则A国劳动要素相对丰裕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
B国与之相反。<商品要素密集度的判断假定F商品的生产函数为1F=8K+4L,
C商品的生产函数为1C=6K+2L,则表明,相互比较而言,F是劳动密集型商品。C是资本密集型商品。(K/L)F
<(K/L)CH–O原理的主要内容内容:一是假定前提条件二是分析过程三是结论要素禀赋理论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两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例不同和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国家产品要素比例要素价格成本比较成本劳动土地劳动土地澳大利亚小麦152177:21=1/3棉布101212121:7=3/1日本小麦15142121:14=3/2棉布101141414:21=2/3
表2-1两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和产品成本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生产小麦的比较成本低,具有生产小麦的的相对优势。而日本生产棉布的比较成本低,具有生产棉布的相对优势。这就决定了在两国的生产和贸易中,澳大利亚应大量生产小麦并向日本出口,日本则应大量生产并出口棉布换取澳大利亚的小麦。M1M2p1p2YXO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P1=Px1/Py1P2=Px2/Py2P1>P2说明在国家1密集使用劳动要素的X产品的价格贵,密集使用资本要素的Y产品比较便宜。国家2的情况相反。国家1国家2H-O模型不仅解释了比较成本优势产生的原因,而且说明了国际贸易的流向:一个国家的比较利益就在于出口那些在生产中密集的使用该国最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在生产中密集的使用了该国最为短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下面在H-O模型下,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对两国的生产和交换做简要的分析。所谓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以两种产品的产量为坐标所描绘的一条曲线,其上每一点,均表示在给定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和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可能生产出来的两种产品各种最大产量的组合。社会无差异曲线是用来反映消费者对商品的不同偏好的一种数学描述方式,亦即在坐标系下表现消费者需求的一簇曲线。在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了不同的商品组合,但在这同一曲线上的任何组合都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满足程度及享受水平。而在同意坐标系下,不同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了消费者不同的满足程度及享受水平。Y小麦棉布X日本EEPPESEU2U1GTRY小麦棉布X澳大利亚V1P1P1E1E1V2WG1QV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律: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以致两国所有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单位都能获得同样的地租报酬,而不管两国的生产要素供应量或需求模式如何。对进口竞争品的保护会提高该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收入。这一结论实际上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反证。萨缪尔逊在推导这一定律时指出政府的政策可能会阻止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现,但是如果能够证明保护贸易政策阻止了本国较稀缺的生产要素价格的降低,那实际上就从反面证明了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尔帕——萨缪逊定理实际上是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最完整的表达形式。第二节里昂惕夫反论及其解释里昂惕夫发现美国作为资本要素禀赋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进口替代)资本密集型产品,与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相矛
里昂惕夫之谜的含义盾。国际经济学家们对这一矛盾现象提出了很多种解释,但都没有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理论界就把里昂惕夫的这一发现称为里昂惕夫之谜。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贸易理论,形成了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主题。教材主要介绍了贸易壁垒解释、要素密集逆转解释,人力资本解释、自然资源因素等观点。(3)贸易壁垒论
该观点认为之所以产生“里昂惕夫悖论”是美国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的结果。因为他鼓励劳动密集产品的出口,而限制其进口;相反确鼓励资本密集产品的进口。(4)竞争和垄断论
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不同,会导致有利于出口的产品没有出口,或应该进口的产品没有进口,从而造成结果与优势分工不符。也就是说,此时的国际分工不是按照比较成本优势或要素禀赋优势进行,而是以垄断利益决定的一种有利于垄断利益的国际分工。要素密集度逆转也是里昂惕夫之谜的一种代表性解释。要素密集度逆转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一旦要素密集度颠倒发生,则要素均等化定理不再成立,因此,赫—俄理论不再成立。里昂惕夫之谜的理论价值
1.在国际贸易纯理论的研究中首次引进了实证的数量分析方法。2.里昂惕夫之谜拓宽了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问题研究的视野,丰富和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3.里昂惕夫之谜揭开了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由里昂惕夫引起的对H-O贸易模型的检验是非常有启发性的。要说明现实中的贸易模式,仅仅依靠各国的要素储备不同或只有两种生产要素的观点是不够的。H-O模型强调一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仍然是正确的,但如果把生产要素仅仅归并为劳动或者劳动和土地的做法,则很可能会产生误解。第三节技术要素与技术差距理论技术差距理论(TheoryofTechnologicalGap)又称技术间隔理论或创新与模仿理论,是指各国技术发展水平不一致,科学技术领先的国家发明出一种新产品或新的生产工艺流程时,由于其他国家尚未掌握这项技术,因而就产生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但是,随着新技术向国外的扩散,其他国家逐渐会掌握这种技术,从而使国际间的技术差距逐步缩小,直至消失。代表人物: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ichaelV.Posner)在1959年为了修正赫——俄理论而提出来的。格鲁伯(W.Gruber)等人又进行了补充论证。一、技术差距理论基本内容技术差距是指一个国家以技术创新和控制技术外流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的技术领先格局。各国的技术水平一致,是赫克歇尔和俄林在建立要素禀赋理论时所作的一项重要的理论假定。实际上是不同的。格鲁伯等人对1962年美国19个产业的有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得出其中5个具有高度技术水平的产业(运输、电器、工具、化学、机器制造)的科研和发展经费占19个产业全部科研和发展经费总额的89.4%,技术人员占19个产业总数的85.3%,销售额占19个产业总销售额的39.1%,出口量占19个产业总出口量的72%。这表明美国在这5个技术密集型商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处于比较优势。因此,从要素角度上说,技术差距理论可以与H—O模型相衔接。O时间创新国生产/出口模仿国生产/出口创新国生产创新国出口仿制国进口TOT1需求滞后T2T3模仿国生产模仿国出口创新国进口反应滞后掌握滞后模仿滞后图5-1技术差距理论图形分析二、技术差距理论图形分析
三、时滞(一)消费者需求时滞(Consumers’DemandLag)
从技术创新国出现新商品后,其他国家消费者从对它尚无需求到需要消费该商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一般说来,由于进口国的消费者对新商品有一个逐渐了解熟悉的过程,加之受到进口国消费者的支付能力、需求弹性和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的时期内,进口的新商品还不能取代进口国生产的同类老商品。
(二)生产者反应时滞(Producers’ResponseLag)
从技术创新国新商品问世到进口国的生产者决定自行生产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生产者反应时滞,也称为反应滞后。反应时滞取决于进口国的企业家精神、冒险精神,以及规模经济、价格、市场、关税等因素。(三)生产者掌握时滞(Producers’MasteryLag)
进口国的消费者先于生产者对某项进口新商品作出反应,而且,消费者反应只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市场行为,而生产者反应却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研制并形成生产能力的行为。
新商品进口国从开始生产到达到技术创新国同一技术水平,国内生产扩大,进口变为零的时间间隔,称为生产者掌握时滞,也称为掌握滞后。
掌握滞后取决于进口国企业取得技术的渠道、消化技术的能力等。
(四)生产者模仿时滞(Producers’ImitationLag)
生产者模仿时滞也称模仿滞后,是指从技术创新国到其他国家接受该技术仿制该项新商品的时间间隔。模仿时滞由反应时滞和掌握时滞构成。波斯纳的结论:由于其他国家的消费者需求时滞短于生产者反应时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带规律性的经济现象,所以,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必然存在着对技术创新国新技术产品的现实需求,这就产生了建立在技术差距基础上的国际贸易。而且这种国际贸易的规模同非技术创新国的消费者需求时滞和生产者反应时滞在延续时间上的差距以及整个模仿时滞的延续时间成正比。四、对技术差距论的评价从整个技术差距看,两国之间的贸易区在T1T3的区域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两国之间存在的技术差距。其基础是技术差距、技术模仿与技术掌握。该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时已经从静态向动态过渡,富有独创性。同时,它又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先驱性成果。但是,技术差距理论也存在着缺陷。它没有解释技术差距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也没有探讨技术差距产生的原因以及技术差距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的,并且,该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假设的基础上的,即技术成果的国际传递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顺利进行。相关链接:国家间技术成就水平差距总体呈轻微收敛效应技术成就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技术创新的基础能力,其历史演进路径并非一个均衡过程,而是受制于技术创造与创新、技术扩散与吸收、人力技能积累与开发等多种力量。计算与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间的技术成就水平差距在总体上呈轻微的收敛效应。其原因可能是:1.高收入国家在技术创新达到一定水平后遭遇增长瓶颈,仅依靠本国研发投入已无法继续保持原有增速;2.从高收入国家向低等收入国家的技术转移与扩散是客观存在的,中低收入国家可以通过积极的科技政策及技术引进与模仿提高自己的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国家间技术成就水平差距总体呈轻微收敛效应与世界平均数、中位数及位于首位的芬兰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技术成就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90年代中期,中国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并保持至今。但与以芬兰为首的领先国家相比,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在90年代后期反而开始逐步拉大。表现在:①与巴西和印度相比,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总出口中所占比率和15岁以上人平均接受教育年限方面略高于巴西以外,中国在其他方面都逊于巴西。但各项指标均优于印度。②与发达国家群组相比,中国与第一群组的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特别是在技术创造方面有巨大的落差;在新技术扩散方面虽有所提高,但仍然处于劣势;在人力技能方面,人力技能培养的差距也制约着整体技术能力的提高。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技术成就水平经历了快速进步与平稳发展两个阶段。以Findly(1978)为代表的早期实证研究已回答了第一阶段的现象,即技术差距越大,当地企业模仿和学习的空间就越大,技术进步的速度就越快,正如UNDP在2001年报告所言,中国一直是一个以技术模仿为主的国家。实际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要素自由流动程度增加、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溢出已成为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Eatonandkortum,1996;Keller,2004)。Tanaka(2006)指出,非竞争的观念和廉价劳动力使发展中国家能够通过模仿弥补自身的技术能力欠缺。即使在初始技术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当技术成就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实现超越需要更加充分的政策激励、市场条件和企业主动。发展门槛(Developmentthreshold)理论认为,后发国家应该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基础设施水平,即技术学习能力,才能跨越发展门槛。基于这样一种判断,中国政府提出的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的战略决策是及时而可行的,符合中国制造的实践要求。在全球化加快发展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提高技术成就水平需要政府支出、技术引进与吸收、人力资本开发及重要科学技术发明。
资料来源:范黎波.郑建明.江琳.国家间技术成就水平的差距及效应分析[N].光明日报,2008-5-27.第四节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
学说的提出学说的基本内容学说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的提出
1、第一次国际产业大转移对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学说提出了挑战
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西方工业化国家向外转移,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不失时机地承接了这次国际产业大转移,借此实现了工业化过程。为什么曾经给一个国家带来极大福利的优势产业在若干年后会向外转移?为什么曾经在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过重要贡献的一种产业或产品,相当长时间后会在另外的国家或地区再一次显现辉煌?
比较优势理论、生产要素禀赋学说有一个共同的假定条件:
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的非流动性
比较优势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学说
没有回答:
(1)寻找到的比较优势会不会失去(2)贸易的状况会不会发生变化(一)弗农提出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
由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密集使用的要素不同,因而,在其不同的生产发展阶段,就会有国际分工生产与贸易流向的不同。这也说明比较利益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而不存在某种产品的生产在某个国家具有永久的优势。因此该理论的提出可以解释工业品部门内部的贸易发生的原因,并说明了比较利益学说的动态性,大大发展了传统的贸易理论。
(二)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
的主要内容注意五个问题
第一、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将同一产品的贸易过程中划分为不同阶段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贸易主体、贸易地理结构(贸易流向)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第三、产品贸易中优势转移的轨迹、条件是什么?第四、如何理解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的理论价值?第五、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对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哪些指导意义?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伴随着国际贸易,产品的生产技术也会不断向外传播。
第二,依据产品在不同阶段技术含量的差异,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期三个阶段。
第三,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度、贸易主体、贸易方向会发生变化。
净出口0t0t1t2t3t4t5净进口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创新国国内消费----创新期-----成熟期----标准化期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示意图
回顾与总结:
自己试着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列表概括一下:阶段比较优势产品特征贸易方向1.创新技术密集技术创新国家→发达国家2.成熟资本密集资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3.标准化劳动密集劳动发展国家→创新国家、发达国家回顾与总结思考
实现这种动态演变的条件是什么?客观条件:
技术在商品的贸易过程不断向外传播,产品的技术密集度不断降低。
主观条件:承接国在商品进口消费过程中能够吸收、消化产品的生产技术;具有与产品要素密集度相适应的要素禀赋优势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理论价值
第一、实现了比较优势观念由静态到动态演变的飞跃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小桥流水终有流到小户人家门前的那一刻”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静态)
H—O理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静态)
揭示:如何寻找比较优势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动态)
揭示:比较优势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转移
第二,对解释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现象都有一定的价值。2、实践价值—政策指导意义
一要开放市场——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近水楼台先得月)
二要强调引进中的吸收与创新——为迎接机遇的到来准备条件。
三要抓住机遇,实现超常规发展。
3、局限性
对优势的理解还有一点既已生成的思想痕迹——既定存在的差异。
难以说明当贸易双方各种要素禀赋(包括技术)不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贸易的问题。
讨论题
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动产抵押借款示范协议2024年版版B版
- 二零二四年度航油供应与物流服务全面合作协议
- 2024年规范:铁路货物运输劳务合同2篇
- 2024年高层管理岗位人才聘用协议
- 2024试用期劳动协议书模板:新材料产业专用版3篇
- 2024权买卖合同协议书:医疗设备使用权转让协议3篇
-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不可撤销风险担保书3篇
- 中国传媒大学《动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实验安全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证券从业知识技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FZ/T 81024-2022机织披风
- GB/T 24123-2009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
- 艾滋病梅毒乙肝实验室检测
- 国铁桥梁人行道支架制作及安装施工要点课件
- 领导科学全套精讲课件
-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2022新版)
- 萎缩性胃炎共识解读
- 《中外资产评估准则》课件第8章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资产评估准则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含新增和修订部分)
- 精品金属线管布线施工工程施工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