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根据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市场可以分为(BCD)。A.商品市场B.买方市场C.卖方市场D.相对均衡市场2、美国通过的联邦第一部反托拉斯法是(C)。A.《克莱顿法》B.《英里尔法》C.《谢尔曼法》D.《联邦委员会法》3、在国外,竞争法一般由(A)两部分构成。A.反不合法竞争法和反垄断法B.经济协议法和反不合法竞争法C.商标法和专利法D.产品质量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竞争法的功能有(ABD)。A.威慑功能B.矫正功能C.逐利功能D.协调与促进功能5.竞争法的原则重要有(ACD)。A.自由原则B.等价有偿原则C.平等原则D.公正原则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市场是指由人们的需要及为满足需要所构成的交易机会和场合。2、竞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调整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及相关的市场竞争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反垄断实体法是指通过规范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来调整公司和公司联合组织互相间竞争关系的实体法律规范的总和。4、《谢尔曼法》19世纪60年代末,美国相继出现了垄断性的普尔、托拉斯等形式的公司联合。这些垄断组织通过掠夺性手段垄断市场,操纵价格,排挤兼并中小公司,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为此,1890年,美国第五十一届国会通过了《谢尔曼法》,以消除托拉斯对社会带来的悲观影响。5、竞争法体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所有竞争法律规范进行分类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竞争法律责任的特点。(1)综合运用多种法律责任形式,维护竞争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2)处罚形式既有单罚制又有双罚制,以满足社会现实对竞争法的盼望和规定;(3)对受害人损失的补偿,既保存填平原则又实行溢出原则。2、简述竞争法所规制的基本内容。(1)严禁垄断行为(2)严禁限制竞争行为(3)严禁不合法竞争行为(4)拟定竞争管理制度(5)拟定竞争规制程序制度等3、各国竞争立法的共同点重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对垄断与不合法竞争均持反对态度(2)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3)专门立法与相关立法相结合(4)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并用(5)普遍严禁、限制与合用中的除外规定相结合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何理解美国竞争法中的“自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美国法院在合用《谢尔曼法》时,逐渐通过判例拟定的两项判断一行为是否为反竞争行为的重要原则,即“自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自身违法原则”是指某些反竞争的行为其自身就是违法的,不需要再通过对其他因素加以考虑和判断。例如,固定价格、限制产量或划分市场的行为,其自身就是违法行为,公司只要实行了这样的行为,就必然回遭到反员的严禁,触犯了反竞争法。“合理原则”是指某些对竞争的限制比较模糊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必须在慎重考察公司行为的意图、行为方式以及行为后果等因素之后,才干作出判断;只有在公司存在谋求垄断意图,并通过不属于“工业发展的正常方法”实现了目的,导致对竞争的实质性限制的情况下,其行为才构成违法行为,否则就是合理的行为。如何对有关因素加以判断,则是法官的责任。折中情况下,回导致行政执法部门和法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获得各种证据,以证明公司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从而有也许减少法律合用的效率。2、如何理解欧盟竞争法中反竞争行为的共同构成要件?(1)反竞争行为的主体是公司。公司重要涉及以下几种:个体商人、私营公司、由个人所有并控制的多家公司、国营公司、从事经济活动的政府机构、“聚合型”的合资公司、代理商与其被代理商、分包商等。(2)公司实行了具有扭曲竞争性质的行为。公司实行的行为是否构成对竞争的扭曲,应当考虑以下三个因素:A.正常的竞争条件是否发生显著的变化;B.公司的商业独立性与经营自主权是否受到损害,即公司的贸易自由是否受到公司之间的各种协议的限制,从而在公司之间消除竞争;C.共同市场的统一完整是否受到破坏。(3)在共同市场中具有影响力。对于公司之间共同实行的反竞争行为或公司单独实行的反竞争行为来说,都规定折中公司行为必须导致影响成员国贸易的后果,并且这种后果的限度是显著的;对于“聚合”行为来说,规定聚合行为所引起的公司规模的变化和市场销售额的变化在共同市场内部具有相称大的影响填空题:1、假冒或仿冒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和装潢。2、我国法律对于商誉的规定重要是局限于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两点。3、《商标法》第38条第1项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4、我国《反不合法竞争法》严禁商业贿赂行为,但允许有折扣和佣金的合法行为。5、有奖销售重要涉及附赠式和抽奖式两种。6、商业贿赂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是或的经营者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7、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商业秘密的两大特性是(A)。A.新奇性和保密性B.商业性和秘密性C.发明性和专有性D.实用性和专有性2、在《反不合法竞争法》中商业贿赂重要指(A)。A.回扣B.让利C.折扣D.佣金3、擅自使用别人的公司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别人的商品的行为属于(A)。A.假冒或仿冒行为B.虚假宣传行为C.侵犯商业秘密行为D.诋毁商誉行为4、下列有奖销售行为中属于不合法有奖销售行为的有(ABCE)。A.谎称有奖进行有奖销售B.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进行有奖销售C.运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D.抽奖式有奖销售的奖品为5000元的实物E.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最高金额超过5000元5、经营者给(AD)的,必须如实入帐,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帐。A.对方折扣B.对方佣金C.中间人折扣D.中间人佣金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4、认证标志:即指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是指经国际或国内权威的质量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后对符合认证规定的公司颁发认证书,并允许其按规定使用的标志。5、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运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6、商业诋毁行为: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为了占领市场,针对同类竞争对手,故意捏造和散布有损其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虚假信息,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使其无法正常参与市场交易活动,从而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行为。4、商业行贿:是指经营者为了销售、购买商品或取得其他交易机会而向交易对象或有关个人给付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不合法行为。5、佣金: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给予为其提供服务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的劳务报酬。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4、简述不合法有奖销售行为的概念及种类。答:指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运用物质、金钱或者其他经济利益引诱购买者与之交易,排挤竞争对手的不合法竞争行为。2分(1)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2分是指经营者虚构有奖事实或隐瞒有关事实真相,使设“奖励”无法被购买者所得的不合法有奖销售行为。2分(2)运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2分(3)巨奖销售行为。2分5、简述商誉与名誉的区别。答:(1)商誉属于名誉的一种,所谓名誉是指由社会一般人对特定人作出的有关其品行、功绩、职业、资历和身份等方面评价的总和,是对一个人的精神价值的评价,它关涉社会特定人的人格与尊严。(2分)(2)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公民、法人的名誉权,“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严禁用欺侮、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3分)(3)法人的名誉是社会对法人的所有经营活动、信用、生产或销售商品的质量、服务态度以及对社会的奉献等诸多方面的总体评价。(2分)(4)但商誉与法人的名誉权有所区别,它是从事工商业活动的法人,以及从事各种商业经营活动的公民、个人合作的经营活动、信用、资信、商品或服务质量、价格等诸方面的社会性评价。(3分)6、简述商业受贿的构成条件。(1)商业受贿的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2分)(2)主观上具有故意(2分)(3)客观上实行了非法索取或接受行贿者给付的财物或其他利益的行为,但不规定已为别人谋取了经济利益。(4分)(4)行为具有违法性。(2分)五、论述题(15分)据你所知,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合法有奖销售行为有哪些新动向,如何进一步完善对不合法有奖销售行为的规范与管理?本题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1)目前不合法有奖销售行为从一般性商品上设立有奖销售发展到在特殊商品上,如房地产上进行不合法有奖销售;(2分)(2)从小额商品上的不合法有奖销售到大额贵重商品上的不合法有奖销售;(2分)(3)从商品销售过程中的不合法有奖销售发展到售后服务中也产生了不合法有奖销售行为;(2分)(4)从直接金钱或物品作为奖品的不合法有奖销售发展到规避法律,以其他多样化方式进行不合法有奖销售,规避法律有关最高奖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的规定,进行各种方式的巨奖销售;(2分)(5)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普遍存在;(1分)(6)附赠式有奖销售行为越来越成为变相的“搭售”行为;(2分)(7)应加强对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立法取消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以杜绝在商品销售或提供服务过程中的不合法竞争行为的发生。加强对有奖销售行为的监管力度,提高有奖销售的透明度和可信性。严格限制有奖销售的金额,将附赠式有奖销售与抽奖式有奖销售控制在合法的限度之内,这样既有助于活跃市场,也不至于发生不合法竞争行为,危害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4分)六、案例分析(15分)参考答案:株洲厂为保护其技术秘密,订立了严格的保密措施;这些技术秘密可以应用于生产并产生了实际效益,株洲厂的上述技术秘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合法竞争法》规定的保护条件,应当依法受到保护。罗定厂明知株洲厂是生产黄药的专业厂家。为取得该厂生产设备的技术,私下找到该厂掌握此项技术的人员刘大华,规定其提供有关技术,并在取得株洲厂的技术图纸后,进行了复制和抄袭,用于制造设备生产并销售黄药,其行为构成侵犯别人商业秘密;刘大华为获得酬金,将株洲厂严格保密的技术图纸提供应罗定厂,披露了株洲厂的技术秘密,与罗定厂共同构成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罗定厂与刘大华应当承担共同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第三编限制竞争行为第十一章----第十六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滥用独占地位限制竞争的行为的主体是公用公司或者具有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侵害的客体是市场交易关系,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安排别人之间的交易”,行为的目的是从被指定的经营者处获得利益。2、在国外,最早的搭售行为是从专利权人在专利许可协议或专利产品出租、销售中逼迫被许可人同时购买其他非专利产品而发展起来的。3、欧美发达国家反垄断法的实体内容重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严禁限制竞争行为、严禁滥用市场优势、控制公司合并。4、不属于不合法竞争行为的降价销售行为有销售鲜活商品、解决有效期即将到期的商品或其他积压商品、季节性降价和因清偿债务、转产及歇业而降价销售商品的。5、我国反不合法竞争法所严禁的行为有:一是串通投标的限制竞争行为;二是滥用经济优势地位限制竞争行为;三是行政性垄断行为。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实行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的主体是(D)。A.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B.公用公司C.专卖公司D.政府及其所属部门2、我国《反不合法竞争法》严加严禁的不合法竞争行为有(BD)。A.以格式协议对消费者作出不合法律规定的行为B.通谋投标行为C.侵犯消费者的人身权行为D.降价排挤行为3、下列属于合法的市场竞争行为的有(BCD)。A.因转产而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B.投标者串通抬高标价C.甲公司在广告中暗示乙公司的产品质量有问题,未达成国家质量标准。经查情况不属实。D.某自治县政府规定,由于市场假冒伪劣商品过多,致使最近发生多起煤气中毒事件,因此各单位及居民必须安装本县“光明”煤气设备厂生产的减压阀。4、根据反不合法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属于查处不合法竞争行为的主管机关是(D)。A.各级司法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C.各级政府机构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5、搭售行为的主体是(A)。A.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B.某些经济组织C.公民个人D.各种法人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7、限制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滥用经济优势或两个以上经营者通过协议等联合方式损害竞争对手利益的行为。8、行政性垄断:指地方政府、政府经济主管部门或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凭借行政权利排斥、限制或妨碍市场竞争的行为。9、公用公司:指城乡中为适应公众生活需要而设立的公司组织。4、搭售:是指经营者在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违反交易相对方的意愿,强行搭配其他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5、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7、简述行政性垄断的特性。答:(1)行为的实行主体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3分(2)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行政权力。3分(3)行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2分(4)行为具有鲜明的强制性。2分8、如何认定搭售行为?答:(1)主体必须是经营者2分(2)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经济优势滥用3分(3)主产品和搭售产品互不相干2分(4)搭售行为足以给别人导致损害3分9、简述串通投标行为的特性。答:(1)主体是多个,且有直接的竞争关系2分(2)行为人互相通气,恶意串通,形成一致意见3分(3)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明确的意思联络,希望达成串通的目的,即存在明显的故意。5分五、论述题(15分)试述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答:(1)行政强制交易(5分)(2)地区封锁(5分)(3)危害性:破坏了市场的统一性;侵犯市场主体合法经营权;助长不合法竞争(5分)五、案例分析(15分)参考答案:本案的案情设涉及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问题。(2分)在本案中,南京市防疫站无视“娃哈哈”果奶应合用公司标准的事实,误套标准,做法欠妥。(3分)并在不合行政程序的情况下,就决定向媒体宣传,导致“娃哈哈”公司的巨大损失。(3分)从防疫站的行为来看,其行为明显违反了《反不合法竞争法》的有关规定,(3分)具有排挤的性质,(2分)属于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2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从本质和特性上讲,反垄断实体法是以公法的方法调整原属私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经济自由与经济民主的法律,是国家克制垄断、促进竞争的竞争政策法。2、一般意义上商业秘密应具有的特性涉及:新奇性、实用性、价值性、可保密性。3、搭售,是指经营者在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违反交易相对方的意愿,强行搭配其他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4、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形式重要有两种:强制交易和地区封锁。5、滥用独占地位限制竞争的行为的主体是公用公司或者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侵害的客体是市场交易关系,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安排别人之间的交易”。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美国通过的联邦第一部反托拉斯法是(C)。A.《克莱顿法》B.《英里尔法》C.《谢尔曼法》D.《联邦委员会法》2、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B)论处。A.贪污B.受贿C.行贿D.贿赂3、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ABCD),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达,是不合法竞争行为。A.认证标志B.名优标志C.产地D.别人注册商标4、下列(AB)行为不属于不合法竞争行为。A.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鲜活商品B.以低于成本价格解决积压商品C.有奖销售最高奖为6000元D.发布虚假广告5、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ABCD)。A.限定别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B.限制其他经营者合法的经营活动C.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D.限制本地商品流入外地市场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0、不合法竞争行为:指商业活动中与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的商业规则和商业道德相背离的各种行为。11、自身违法原则:美国法院在合用《谢尔曼法》时,逐渐通过判例拟定的一项判断一行为是否为反竞争行为的重要原则,即某些反竞争的行为其自身就是违法的,可以不需要再通过对其他因素加以考虑和判断,而直接认定其为反竞争行为。12、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用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4、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5、串通招标、投标行为:是指在招标活动中,两个以上行为人以协议形式或共同行动限制竞争的共谋行为。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0、竞争法体系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答:(1)反垄断实体法3分(2)反不合法竞争实体法3分(3)竞争管理实体法2分(4)竞争规制程序法2分11、假冒别人注册商标有哪些表现形式?答:(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别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3分)(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别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3分)(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别人的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2分)(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别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2分)12、简述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答:(1)责任形式:单独责任2分连带责任2分(2)责任内容:民事责任2分行政责任2分刑事责任2分五、论述题(15分)试述回扣与折扣、佣金的区别。答:回扣与折扣的区别。答:(1)回扣是帐外暗中退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而折扣是明示给予对方的一定比例商品价款。明示并如实入帐构成折扣,而帐外暗中就构成回扣,为法律所严禁。是否明示并如实入帐,是两者的主线区别。2分(2)折扣只能给予交易对方,而回扣则也许不给予作为交易对方的单位,而是从帐外暗中给予单位中的个人。2分(3)折扣只表现为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即以一定数额的金钱表现出来;而回扣,则可以是财物、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金钱、实物或其他方式。2分(4)折扣是表现为协议之中的条款,具有合法性;回扣则体现了行贿者与受贿者之间的主观恶意,具有违法性。2分回扣与佣金的区别(1)佣金具有合法性,而回扣是为我国法律所严禁的一种不合法竞争行为。2分(2)支付佣金,给予者与接受者均应如实入帐,不如实入帐是回扣的重要特性。3分(3)佣金是一种劳务报酬,只能给予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而回扣给予作为交易对方的单位或个人。2分五、案例分析(15分)某百货商场经济效益平平,为打开销路,改变营销方式,进行有奖销售,有奖销售的办法是购买商品达成一定数额后即可抽奖,最高奖品金额达人民币40000元。实行该方法后,营业额大增,百货商场趁机将一批质次价高的商品销售出去,在抽奖活动中,商场又擅自将中大奖的奖号泄漏给本商场职工,并暗中安排由本店职工获奖。试问:1、该商场的有奖销售活动有哪些做法构成不合法竞争?2、执法部门对此应进行如何的解决?参考答案:1、违法之处有:(1)最高奖金额超过5000元;(2)借有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3)暗中安排本店职工中奖2、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万元------10万元的罚款。简答题1.P5市场竞争的本质和特点有哪些?市场竞争的本质是逐利性。逐利性是市场竞争与非市场竞争的主线区别,是竞争的起点和终点,并贯穿竞争的全过程。假如说非市场竞争是有其他目的,那么,市场竞争则是赤裸裸地表现为对经济利益的关注和爱好。市场竞争的特点:竞争具有对抗性、非理性和双重性等特点。竞争的对抗性是指进驻参与者之间的敌对状态,竞争方式的针锋相对,竞争过程的剧烈限度等综合内容,它使竞争呈现出你死我活的不可调和性。竞争的对抗性是竞争的魅力所在,它孕育创新势力的同时也孕育破坏势力,他是竞争双重作用产生的根源。竞争的非理性,是指竞争使竞争主体超越法律、道德和理智,使竞争法的过程和结果远离合理、有效的正常轨道的趋势。这种趋势既来自于竞争的参与者自身,也来自于他不可控的外部因素。竞争的双重性是指竞争作用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倾向,竞争结果呈现出利弊均在的矛盾状态。他是我们不仅不能再一般意义上作出肯定或者否认竞争的结论,更不能在具体的情势下贸然断定竞争各方面谁是谁非。2.P.19\202.简述竞争法律责任的特点?1、采用综合法律手段,既保存和合用传统法律责任形式,又创设出独特的责任形式,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反映竞争行为。2、处罚形式既有单罚制又有双罚制,单罚制中既有也许只罚负责人员,也也许只单罚单位。3、对受害人损失是补偿,既保存填平原则又实行溢出原则。3.P353.各国竞争立法的差异点有哪些?一是主张我国竞争立法采用分立式模式,即分别制定反垄断法和反不合法竞争法。重要理由为:垄断与不合法竞争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应分别予以调整,垄断与不合法竞争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垄断受经济法调整,不合法竞争受民法调整;中国的垄断特殊而又复杂,需要进行专门的特殊调整等。二、是主张采用统一模式,像匈牙利的《反不合法竞争法》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平交易法”那样,把同属竞争范畴中三大类行为进行统一调整。重要理由是有助于竞争法各部分的协调、统一和平衡发展。三是主张在竞争法之初采用一种综合的调整模式,既不采用分立式,也不采用统一式,而是从当时的经济状况出发,以一部《反不合法竞争法》把当时经济条件下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限制竞争行为及大量的不合法竞争行为均纳入其中加以综合调整。这种观点形成于20世界90年代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全国统一的竞争立法开始之时。重要理由是对于市场机制刚刚确立的中国,那些典型的被西方国家所认可的垄断行为在现实中表现尚不充足,无论是采用分立式还是即分别单独制定《反垄断法》和《反不合法竞争法》,还是采用统一式即制定发垄断、反限制竞争、反不合法竞争法三位一体的竞争法,均缺少现实的客观条件,而当时经济生活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性垄断、一定限度的限制竞争行为及大量的不合法竞争行为的危害则极为严重、亟待调整,中国的竞争立法不宜完全拘泥于国外意义上的分立式或统一式,而应有一部适应中国这一具体国情的竞争法对之进行综合调整。4.P72.欧盟竞争法的法律渊源有哪些?1、《欧盟条约》及后来对其进行修改补充的有关条约中包含的竞争法的规范,即重要指《单一欧洲条约》和《欧洲联盟条约》中对《欧共体条约》修改补充后所形成竞争法规范。2、由欧盟部长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根据《欧盟条约》的原则制定的关于竞争政策的法规、指令和决定。由欧盟部长理事会制定的法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而由欧盟委员会制定的解决决定,则只对涉及的当事人具有约束力。3、有欧盟各有关机构根据《欧盟条约》的规定代表欧盟对外签署的国际公约中涉及的竞争规范。4、欧盟两级法院对涉及竞争争议案件的审理所作的判决,以及欧洲法院为解释《欧盟条约》中涉及竞争法规范所作出的预裁。事实上,欧盟两级法院成为欧盟竞争法规范体系具有最终解释权力的机构。思考题1.P40/411.为什么说竞争法属于经济法范畴?1、现代经济法起源于国家对竞争的规则,竞争法从一开始便作为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和发展。他的产生和发展正是以竞争立法为契机的,他是以竞争法为基本内容之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竞争法具有经济的典型特性。我们可以从多维的角度来考察经济法在不同方面所具有的特性,如,从调整对象来看,竞争法即调整平等关系有调整管理关系;从性质上来看,竞争法以保护公共利益、经营者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为己任,具有公私兼容的性质;从调整方法上看,竞争法既注重市场调解,又进行市场管制,强调两者的有机结合;从基本原则上看竞争法及规定公平,又注重效率,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等,竞争法的这些突出特性,同时也是经济法的特性,因此,我们说竞争法属于经济范畴。3、竞争法从主旨和整体上看,不应归于传统民法或商法,而应归于经济法。按照资本主义国家公法和私法划分理论,民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其奉行权利本位,意思自治等原则;而竞争法的主旨在于为保障和促进公平竞争而由国家对竞争主体意思自治的限制,具有很强的公法性,不应属于民法和商法。虽然竞争法给予规制竞争的需要而综合运用了多种法律规范,即不仅有经济法律规范,并且尚有民商法律规范,行政法规范及刑事法规范等,但我们不能由于竞争法中有某种部门法属性飞法律规范,即将其划归该法域,而应从竞争法的主旨和整体上去考察、分析其法律属性。事实上,竞争法这种多种属性规范的综合并用恰恰体现在经济法的综合调整特点;民事、行政、刑事三种责任并用的制度,正表白竞争法应归于经济法。简答题1.p133认定知名商品的要素有哪些?1、商标的知名度,判断商品是否知名,需要在相关公众中予以考察,结合商品销售地区、时间、信誉、广告宣传量的多少等因素认定2、地区范围的界定。在认定知名商品时,必须接受知名商品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区别,认可商品知名度的地区限制,才干有效保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利益。3、相关公众范围的拟定。对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可以根据重要部分和整体印象相近,一般购买者施以普通注意力会发生误认等综合分析认定。2.p21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哪些?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如下: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合法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别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规定,披露、使用或者允许别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4、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别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3.p174.简述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特性。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特性如下:1、宣传所提供的信息是虚假信息,在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宣传是最普通的营销战略。2、虚假宣传的性质是不合法竞争,竞争是市场的有效运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市场主体命运的重要因素3、虚假宣传的直接受害者是消费者或同业竞争者,因消费者充足相信虚假广告的内容并按照广告实行购买行为4、虚假宣传是通过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实现的,广告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同时广告传递的信息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信息,它带有劝诱性,诱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接近其推销的目的4.p220221简述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的概念和种类。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是指经营者隐瞒事实真相或者发布有奖的虚假信息,引诱消费者与其交易,但无法得到所称“奖励”的活动。我国法律规定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涉及以下几种:1、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设奖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品种、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的表达。2、采用不合法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3、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者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4、被限制处分权或不也许实现其价值的奖品。5、其他欺骗性有奖享受行为。思考题1.p2241.查处不合法有奖销售行为时,会发生哪些法律规范的竞合问题?一、不合法有奖销售的民事责任《反不合法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导致损害的,应承担损害补偿责任,被侵害者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补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利的不合法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因有奖销售行为而受到侵害的购买者,可以根据《关于严禁有奖销售活动中不合法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请求损害补偿。现实中,特别损害责任的界定比较复杂,受害消费者通常无法通过诉讼途径活动救济。因此,规定受害者的停止侵害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有助于消费者在不同阶段及时得到救济。二、不合法有奖销售的行政责任和形式责任《反不合法竞争法》第26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13条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监督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是对经营者承担的行政责任的规定。同时《产品质量法》第50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形式一般是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反不合法竞争法对不合法有奖销售行为的实行者规定了刑事责任:1谎称有奖,情节严重的,可以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2运用有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假如该商品因质量问题致人损害,情节严重的可依据新产品质量法追究刑事责任。简答题1.p2371.简述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1、信息的公开性,非公开的信息即使是捏造的,也不构成商业诋毁;2、信息所言事实的虚假性。真实的事实描述或性能对比得出的结论也不属于商业诋毁。2.p136-1412.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特性有哪些?
1)在主观上是故意的,以争夺市场为目的。主观上无论是受贿还是行贿都具有故意,假如是出于无奈或者是勒索而进行了给付财物和其他利益的行为,则不够成商业贿赂行为。ﻫ2)商业贿赂行为采用隐蔽的形式进行。往往都是通过帐外暗中给付的方式进行的。
3)商业贿赂行为的对象,既涉及单位,也涉及个人,但是不涉及促成交易的中间人。ﻫ4)采用的不合法竞争手段涉及以财物行贿和以其他手段行贿两种方式。财物重要表现为能折算为金钱的各种费用,其他手段重要指国内外旅游、考察、提供居室等等。ﻫ5)商业贿赂行为具有违法性。不仅违反了《反法》,也违反了财物、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3.p2463.限制竞争行为有哪些危害型?1、阻碍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2、损害市场经营者的自由、竞争与合法利益。3、损害消费者的利益。4、兵贵神速行政机关的威信与执法效率;5、不利于我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4.p2544.行政垄断表现形式及危害有哪些?.行政垄断表现形式有五类:1、地区封锁;2、部门垄断;3、强制交易;4、强制经营者实行危害竞争的垄断行为;5、制定具有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行政垄断的危害:除具有经济性垄断所导致的诸如限制、破坏公平竞争、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经营管理低效率、动态技术低效率等损害后果外,还使市场自身的运营规则屈于行政干预,丧失其协调生产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调节功能,人为设立市场壁垒,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并助长行业不正之风,增长行政管理人员以权谋私的空间,诱发腐败,引起人们对政府信任度的减少,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隐患和政治危机。竞争法名词解释:市场:是指由人们的需要及为满足需要所构成的交易机会和场合。竞争: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为获取交易机会,占有市场优势,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其他竞争者为对手而从事的较量。竞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调整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及相关的市场竞争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竞争法体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所有竞争法律规范进行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谢尔曼法》:19世纪60年代末,美国相继出现了垄断性质的普尔、托拉斯等形式的公司联合。这些垄断组织通过掠夺性手段垄断市场,操纵价格,排挤兼并中小公司,严惩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为此,1890年,美国第五十一届国会通过了该法,以消除托拉斯对社会带来的悲观影响。不合法竞争行为:是指商业活动中与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的商业规则和商业道德相背离的各种行为。反垄断实体法:是指通过规范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来调整公司和公司联合组织互相间竞争关系的实体法律规范的总和。反不合法竞争实体法:是指通过控制不合法竞争行为来调整竞争关系的各种实体法律规范的总称。竞争管理实体法:是指规定国家管理机关与市场主体在竞争管理中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的实体法规范的总称。竞争规制程序法:是指为保证竞争实体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实现而制定的各种程序性规范的总和。竞争立法模式:是指一国在进行竞争立法时所采用的、与调整范围有关的法律类型。假冒:指因使用与别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而导致商品出处的混淆,以误导消费者的情形。知名商品:指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公司名称由四部分构成:行政区划名称、字号、待业和组织形式,在通常情况下,这四部分不可分割。认证标志:即指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是指经国际或国内权威的质量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后对符合认证规定的公司颁发认证书,并允许其近规定使用的标志。名优标志:是优质产品的荣誉标记,通常是由有关的组织或部门颁发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用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运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它涉及:奖励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和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两种形式。不合法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运用物质、金钱或其他经济利益引诱购买者与之交易,排挤竞争对手的不合法竞争行为。商誉:重要涉及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两种,但其内涵还要广泛一些。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对商业经营者的生产、销售、服务等经营质量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如资信状况、经营者个人名誉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商业诋毁行为: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为了占领市场,针对同类竞争对手,故意捏造和散布有损其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虚假信息,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使其无法正常参与市场交易活动,从而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行为。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商业贿赂涉及商业行贿和商业受贿两方面。商业行贿:是指经营者为了销售、购买商品或取得其他交易机会而向交易对象或有关个人给付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不合法行为。商业受贿:是指经营者或内部工作人员、代理人以及有关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或收受别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为别人谋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折扣:是指商品购销中的让利,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以明示并如实入账的方式给予对方的价格优惠。佣金: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给予为其提供服务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的劳务报酬。经营者在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时,可以明示方式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中间人接受佣金的,也必须如实入账。限制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滥用经济优势或两个以上经营者通过协议等联合方式损害竞争对手利益的行为。行政垄断:是指地方政府、政府经济主管部门或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凭借行政权力排斥、限制或妨碍市场竞争的行为。滥用独占地位限制竞争:是指公用公司或者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以排挤其他竞争者的公平竞争为目的,限定别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公用公司:是指涉及公用事业的经营者。涉及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送等行业的经营者。其他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是指除公用公司外,依法律、法规而享有独占经营权的其他经济实体。搭售:是指经营者在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违反交易相对方的意愿,强行搭配其他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也称附条件交易行为。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串通招标、投标行为:是指在招投标活动中,两个以上行为人以协议形式或共同行动限制竞争的共谋行为。简答:竞争的特点:A竞争的对抗性:是指竞争参与者之间的敌对状态,竞争方式的针锋相对,竞争过程的剧烈限度等综合内容。它是竞争双重性作用产生的根源。B竞争的非理性,是指使竞争主体超越法律、道德和理智,使竞争的过程和结果远离合理、有效的正常轨道的趋势。C竞争的双重性:是指竞争作用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倾向,竞争结果呈现出的利弊均在的矛盾状态。竞争的本质:市场竞争的本质是逐利性,由于它揭示了市场竞争与非市场竞争的主线区别,它是竞争的起点和终点,并贯穿于竞争的全过程。假如说非市场竞争有着其他目的,那么,市场竞争则赤裸裸表现为对经济利益的关注和爱好。市场竞争规则:A竞争必须公平;B竞争必须充足;C竞争必须有助于社会整体利益。竞争法的特点:A竞争法既规范影响市场结构的行为双规范具体竞争行为;B竞争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C竞争法是公法与私法的结合。竞争法的调整对象:A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B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其他社会团队涉与市场竞争活动引发的竞争法律关系;C竞争管理机关对经营者的管理形成的管理关系。竞争法的宗旨:是指该法的立法本意及其立场。从竞争法的起源和发展来看,竞争法的一部分源于侵权法,它针对市场交易中的种种不合法竞争行为,通过民事补偿甚至刑罚手段加以严禁;竞争法的另一部分源于制裁限制竞争的共谋及经济垄断的对策。这说明竞争法从其诞生之日起,即将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对付垄断产生的弊病时,又将保持市场活力,增进经济民主作为自己的天职。所以,竞争法的宗旨可以概括为:维护竞争秩序,保持与增进经济民主。竞争法的原则:A平等、自愿原则:经营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设立、变更或参与交易活动。B公平原则:在经营中经营者都应受到公正合理的待遇。C维护充足有效竞争的原则。竞争法律责任的类型:A行政责任: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给予警告、记过、降职、开除等,对违法竞争者给予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停产停业、责令改正、警告、罚款、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B民事责任:形式有: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补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C刑事责任:重要有:有期徒刑、罚金及没收财产。竞争法律责任的特点:A采用综合法律手段,合用多种法律责任形式,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反竞争行为。B处罚形式既有单罚制又有双罚制,单罚制中既也许只罚负责人员,也也许只罚单位。C对受害人损失的补偿,既保存填平原则又实行溢出原则。填平原则:即侵权人给予肥害人的补偿不应超过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否则便有失公平。溢出原则:即侵权人给予受害人的补偿,应在实际损失的基础上加倍补偿。竞争法体系的结构:A反垄断实体法:是指通过规范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来调整公司和公司联合组织互相间竞争关系的实体法律规范的总和。B反不合法竞争实体法:是指通过控制不合法竞争行为来调整竞争关系的各种实体法律规范的总称。C竞争管理实体法:是指规定国家管理机关与市场主体在竞争管理中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的实体法规范的总称。D竞争规制程序法:是指为保证竞争实体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实现而制定的各种程序性规范的总和。竞争法所规制的基本内容:A严禁垄断行为:垄断是指经营者通过自身经济增长或公司合并形成对一定市场的独占与控制。B严禁限制竞争行为:限制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滥用经济优势排挤竞争对手或几个经营者之间以协议协议或其他方式共谋避免竞争或排斥竞争的行为。C严禁不合法竞争行为;D规定竞争管理制度;E拟定规制竞争活动的程序制度。世界各国重要竞争立法模式:A分立式立法模式:是将反垄断和反不合法竞争分别单独立法。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B统一式产法模式:是将反垄断和反不合法竞争合并统一立法。有匈牙利、澳大利亚及我国台湾地区。C综合式立法模式:是将反垄断法和反不合法竞争法分别纳入若干单行法律、法规之中进行综合调整。美国和英国是典型代表。竞争立法模式的共同点:A对垄断与不合法竞争均持反对态度;B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C专门立法与相关立法相结合;D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并用;E普遍严禁、限制与合用中的除外规定相结合,实行合用中的特别豁免制度。竞争立法模式的差异点:A竞争立法的形式灵活、各具特色;B竞争立法重心不同:发达国家以反垄断为重心,欠发达国家以反不合法竞争法为重心。C竞争立法内容不同。中国竞争立法模式的选择:我国采用列举式。我国法学理论界关于选择竞争立法模式的主张有三种:A主张我国竞争立法采用分立式模式;B主张采用统一调整模式;C主张在竞争立法之初采用一种综合的调整模式。(被采用)竞争法的地位:A竞争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的位置:竞争法属经济法的范畴,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之一。重要理由为:(1)现代经济法起源于国家对竞争的规制,竞争法从开始便作为经济法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和发展;(2)竞争法具有经济法的典型特性;(3)竞争法从主旨和整体上看,不应归于传统民法或商法,而应归于经济法。B竞争法在经济法的的地位:竞争法是经济法的核心构成部分,在整个经济法体系中占有基础性的、重要的地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市场结构,规制市场行为,促进和保护竞争的基本法。C竞争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竞争法与其相关的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重要表现为联系和区别两方面。这种联系也许是直接的,也也许是间接的;这种区别或多或少;这些相关的法律部门重要有宏观调控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公司法、价格法、协议法、侵权行为法等。竞争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关系:联系:A两法都保护消费者利益,竞争法立法宗旨之一就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特别是从竞争法的发展趋势上看,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法呈现出越来越强调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倾向。B两项法律在实体规范上有一些交叉,既受竞争法的调控,又作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而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严禁。C在立法形式上也存在着交叉,许多国家的反不合法竞争法中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内容,而有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又包容了制止反竞争行为的条款。区别:竞争只是通过对竞争的规制来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经营者是竞争关系的直接参与者,而消费者往往是竞争结果的接受者和评判者,竞争法在着重规制竞争关系的同时,对基于反竞争行为而遭受损害的消费者予以保护;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重在对消费者权益予以充足的揭示和全面的保护,其保护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手段等都较竞争法更为广泛和有力。竞争法与产品质量法的关系:产品质量法是调整产品质量管理关系和产品质量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涉及:一是拟定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对其生产或出售的产品所应承担的责任,假如他们提供的产品存在某种缺陷,致使消费者的人身遭受伤害或使其财产受到损失,则生产或出售这一产品的制造商、批发商乃至零售商都要对该消费者承担补偿损失的责任。二是规定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法的主旨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其大多数规定属强制性规范,当事人无权以协议方式排除,因此其属于经济法的范畴。两者联系:两者在调整假冒伪劣产品方面出现重合,产品质量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合格质量”与“真实信息”,与竞争法中的擅自使用别人公司名称、盗用别人竞争优势,假冒名优产品,伪造、销售伪劣商品等不合法竞争行为发生重合。两者区别:对产品质量问题规制的限度不同,产品质量法以产品质量管理与质量责任为重心,不仅全面系统的规定经营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和责任,同时还规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而竞争法则只就通过质量实行不合法竞争行为进行调整。竞争法与协议法:协议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协议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重要规定协议的订立,协议的效力,协议的履行,协议法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责任等。两者联系:竞争法和协议法都以交易行为和竞争行为作为规范对象;都以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作为规范市场行为的原则;都规定市场交易双方在协议运营的各个环节,涉及协议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过程中均不得实行不合法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两者区别:A竞争法的重要调整对象是同为供应方或需求方的不同市场主体之间互相争夺市场的关系,即规范市场交易当事人一方的行为;协议法的重要调整对象是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商品互换的关系,规范市场交易当事人双方的行为;B竞争法一般从反面规范市场交易和竞争行为,即对市场交易和竞争中某些行为予以限制或严禁;协议法一般从正面规范市场交易和竞争行为,即允许或规定在市场竞争中实行哪些行为。C竞争法基本上属于公法,协议法基本上属于私法。美国竞争法:1890年,美国第五十一届国会通过了《谢尔曼法》。192023美国国会在总结前法的基础上制定了《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和《克莱顿法》,从而基本形成了美国竞争法律制度。关于判断违法行为的两项重要原则:美国法院在合用《谢尔曼法》时,逐渐通过判例拟定了两项判断某种行为是否为反竞争行为的重要原则,即“自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自身违法原则”是指某些反竞争行为其自身就是违法的,不需要再通过对其他因素加以考虑和判断。“合理原则”是指某些对竞争的限制比较模糊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必须在慎重考察公司行为的意图、行为方式以及行为后果等因素之后,才干作出判断;只有在公司存在谋求垄断意图,并通过不属于“工业发展的正常方法“实现了目的,导致对竞争的实质性限制的情况下,其行为才构成违法行为;否则就是合理行为。德国竞争法律制度:确立于20世纪50年代,以《反限制竞争法》和《反不合法竞争法》为两大支柱。《反限制竞争法》制定于1957年。欧盟竞争法中反竞争行为的共同构成要件:欧盟竞争法规定了三类反竞争行为:(1)公司之间共同实行的反竞争行为;(2)公司单方实行的反竞争行为;(3)公司有计划的“聚合”行为。其共同的构成要件是:A反竞争行为的主体是公司。B公司实行了具有扭曲竞争性质的行为。C在共同市场中具有影响力。我国台湾地区的竞争法:1991年2月4日正式通过公布了“公平交易法”,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垄断、独占和不合法竞争行为加以调整和管理。1992年2月28日和1992年6月24日,“公平交易委员会”发布施行“多层次传销管理办法”和“公平交易法施行细则”,台湾地区的竞争法律制度才初步建立起来。其重要特点:(1)反垄断法与反不合法竞争法合并立法;(2)对垄断和不合法竞争行为采用不同的立法原则;(3)反垄断和反不合法竞争统一由一个行政主管机关负责;(4)规定了处罚性补偿原则。各国(地区)竞争法评述:A是以保护中小公司的利益,同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为其宗旨。B竞争法律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C各国(地区)竞争法律制度大体可分为反限制竞争和反不合法竞争两个方面的内容。D在竞争法律制度中区分绝对严禁性行为与相对限制性行为。E各国(地区)竞争法,均规定了专门执法机关进行专门管理或执法。我国《反不合法竞争法》规定的假冒或仿冒行为:A假冒别人的注册商标;B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导致和别人的公司名称或者姓名,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C擅自使用别人的公司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别人的商品;D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达。假冒别人注册商标行为的界定:《反不合法竞争法》第5条第1项规定,以“假冒别人的注册商标”的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是不合法竞争行为;《商标法》第38条第1项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假冒别人注册商标的表现形式:A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别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B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别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C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别人的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D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别人注册商标挖的商标。假冒或仿冒行为所侵害的客体:A名称:有通用名称与特有名称之分。指知名商品独有的与通用名称有显著区别的商品名称。B包装:是指为辨认商品以及方便携带、储运而使用在商品上的辅助物和容器。C装潢:指“为辨认与美化商品而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附加的文字、图案、色彩及其排列组合。”在认定知名商品时,必须注意如下问题:A商品知名度的地区认定;B相关公从的界定。对近似使用的鉴定: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A客观方面:(1)就仿冒商品与被仿冒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的重要部分和整体设计、整体构图进行比较,只要重要部分和整体形象雷同,即使细枝末节有所所差异,也不影响对近似的认定;(2)对仿冒商品与被仿冒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作隔时、异地比较。B主观方面:消费者只要尽到一个普通购买者应有的注意义务即可。构成冒用别人公司名称或姓名的不合法竞争行为的要件:A被冒用的客体是公司的名称或者姓名;B冒用行为引起消费者的误认;C冒用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仿冒行为具有的条件:A仿冒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B足以给消费者导致混淆。认定知名商品的要素:A商标的知名度;B地区范围的界定;C相关公从范围的拟定。擅自对别人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作相同或近似使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擅自对别人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作相同或近似使用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擅自使用别人的公司名称或者姓名,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和原产地标志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41条的规定,生产、销售者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公开更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假冒或仿冒行为的法律责任:A《反不合法竞争法》21条;B假冒别人注册商标的法律责任:工商(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2)收缴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记;(3)消除现存商品上的侵权商标;(4)收缴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和其他作案工具;(5)采用前四项措施局限性以制止侵权行为的,或者侵权商标与商品难以分离的,责令并监督销毁侵权物品;(6)补偿损失,补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7)罚款。C擅自对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作相同或挖使用的法律责任: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惩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擅自使用别人的公司名称或姓名,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法律责任:《反不合法竞争法》第21条规定。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起源与发展:商业秘密保护作为专门的法律制度,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初期的商业秘密的保护发生在英国和美国。大陆法系国家商业秘密保护立法比较早的是德国。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基础是商业秘密的财产属性。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的进程:第一次将专有技术在法律上予以规定,是在1983年9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外合资经营公司法实行条例》,在1985年国务院发布的《技术引进协议管理条例》及其实行细则对专有技术作了进一步规定。商业秘密作为一个法律术语,最早出现在1991年4月9日修改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商业秘密的特性:A新奇性;B实用性与价值性;C管理性。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A“不为公众所知悉”:即某一种信息只为特定的少数人所知悉或使用。B“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C“经权利人采用保密措施”:只要权利人提出了保密规定,商业秘密权利人的职工或与商业秘密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别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存在商业秘密,即为权利人采用了合理的保密措施,职工或别人就对权利人承担保密义务。D商业秘密只涉及“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侵犯商业秘密的表现形式:我国《反不合法竞争法》规定:经营者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A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合法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B披露、使用或者允许别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C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规定,披露、使用或者允许别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D第三人明知或者说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别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A民事责任:(1)违约责任;使用技术秘密超越约定的范围的,违反约定擅自许可第三人使用该项技术秘密的,应当停止违约行为承担违约责任;违反约定的保密义务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人未导致权利人损失,但协议约定需支付违约金的,仍应支付。如已导致权利损失的,协议已约定了损失的补偿额应依协议约定;如无约定可根据实际损失补偿。(2)侵权责任:规定有损害的事实、因果关系、行为的违法性和过错。承担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等。B行政责任:(1)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2)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因此,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基本行政处罚的方法就是责令停止和罚款。C刑事责任。依据《刑法》第219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特性:A宣传所提供的信息是虚假的信息。B虚假宣传的性质是不合法竞争;C虚假宣传的直接受害者是消费者或者同业竞争者。D虚假宣传是通过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实现的。虚假宣传广告认定的条件:A虚假宣传广告必须有表达商业性质的广告说明;B广告说明必须与商业(或服务)的实际状况不符;C必须可以举证。虚假宣传的形式:我国《反不合法竞争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运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A经营者运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B经营者运用其他方法进行虚假宣传:(1)由合作人或雇佣的别人冒充顾客进行欺骗性诱导。(2)作引人误解的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3)在经营场合对商品作虚假的文字标注、说明或者解释。(4)张贴、散发、邮寄虚假的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5)运用大众传播媒体作虚假的宣传报道。“虚假标示行为”与“虚假宣传行为”的关系:A两者区别:(1)行为主体范围不同:前者主体是商品经营者和服务者;后者除商品经营者和服务者外,还涉及广告的经营者。(2)导致引人误解后果的载体不同:前者是直接表达在商品上或者商品的包装上;后者则是通过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实现的。B两者相同点:(1)法律性质相同,都是为了严禁对商品质量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达。(2)表达的内容相同:都是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方面。假如虚假广告仅引诱消费者或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自由,而实际消费者并未上当被骗,那么该欺诈广告也得严禁。虚假广告经常涉及的内容:A商品的特性;B商品的原料;C商品的来源;D商品的价格;E公司的历史渊源及规模;F有关商品和服务的其他情况。虚假宣传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A广告主的责任:第24条1款:经营者运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B广告经营者的责任:第24条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37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运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反不合法竞争法》规定的不妥有奖销售行为有:A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B运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C巨奖销售行为: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商业诋毁行为的重要形式:A竞争者自己或唆使别人捏造或在公众中散布虚假事实,以贬低竞争对手的商誉。B运用广告形式捏造或者散布虚假事实,进行商业诋毁行为。C在经营、销售过程中,不是向社会,而是在特定范围内向客户或特定类型的消费者散布虚假事实,以贬低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D无限夸大自己商品的质量,吹嘘产品的质量上乘,同时贬低同类产品的质量,也构成一种商业诋毁行为。E组织或收买别人以顾客或消费者的名义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进行关于竞争对手产品或服务质量差,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虚假投诉,从而进行商业诋毁行为。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A必须是从事工商业活动的法人、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组织。B必须在主观上存在故意,并且侵权人与受害者之间应具有竞争关系,其目的必须是为了占领市场,排挤竞争对手。C已经或也许导致竞争对手的商誉受损。D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是进行商业诋毁行为的重要手段。商誉与名誉的区别:商誉属于名誉的一种,所谓名誉是指由社会一般人对特定人作出的有关其品行、功绩、资历和身份等方面评价的总和,是对一个人的精神评价,它关涉社会特定人的人格与尊严。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法人的名誉权,“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严禁用欺侮、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法人的名誉是社会对法人的所有经营活动、信用、生产或销售商品的质量、服务态度以及对社会的奉献等诸多方面的总体评价。但商誉又与法人的名誉权有所区别,它是从事工商业活动的法人,以及从事各种商业经营活动的公民、个人合作的经营活动、信用、资信、商品或服务质量、价格等诸方面的社会性评价。商誉与商标、商号的区别:一般来说,一个具有良好商誉的经营者的商标、商号甚至其营业场合的特色、地理位置,其商品的包装、外形、广告设计等都也许成为表现其商誉的因素,侵害商标、商号都会对商誉导致影响。对商标、商号的侵害常与对商誉的侵害相伴生,商誉是独立于商标、商号而受到保护的,商誉不等于商标或商号,而商标或商号则也许表现经营者的商誉。商业诋毁行为与商业混同行为、虚假标示行为的区别:商业混同行为是指经营者不正本地从事市场交易,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别人的商品或服务相混淆,导致或足以导致购买者误认误购买的不合法竞争行为。虚假标示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商品或其包装的标记上,对商品的质量标志、产地或其他反映商品质量状况的各种因素作不真实的标注,欺骗购买者的不合法竞争行为。此两种行为与商业诋毁行为的区别:商业诋毁行为是侵权人故意捏造或散布虚假事实贬低竞争对手的商誉,而商业混同行为与虚假标志行为只是客观上损害了经营者的商誉,对经营者商誉的侵害不是侵权人的直接目的。在这两种不合法竞争行为中发生的对经营者商誉的侵害,完全可以依据这两种不合法竞争行为的法律规范对侵权人加以处罚。《反不合法竞争法》第8条规定: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不合法有奖销售行为与商业贿赂的区别:A有奖销售涉及附赠式有奖销售与抽奖式有奖销售,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对所有或部分购买者的一种赠与行为;而在商业贿赂中,经营者对其购买者(受贿者)的贿赂数额,经常因购买者地位和实力的不同而不同。B前者是公开进行的,而后者是在隐蔽状态下进行的。C前者是面对所有或部分购买者进行的,而后者不仅向作为法人单位的购买者进行附赠,并且向法人单位中的某些有关人员进行赠与活动。D1996年11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0号《关于严禁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8条规定,经营者在商品交易中不得向对方单位或者其个人附赠钞票或物品,但依照商业惯例赠送小额广告礼品的除外。商业贿赂行为的特性:A在主观上是故意的,以争夺市场为目的。B商业贿赂行为采用隐蔽的形式进行。C商业贿赂行为的对象,既涉及单位,也涉及个人,但不涉及促成交易的中间人。D采用的不合法竞争手段涉及以财物行贿和以其他手段行贿两种方式。E商业贿赂行为具有违法性。商业行贿的构成要件:A其主体必须是经营者;B主观上是故意的;C行贿者客观上实行了贿赂行为,但不规定达成其贿赂的目的;D行为具有违法性。商业贿赂与刑法上的贿赂罪的区别:A主体不完全相同:后者主体重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公务人员及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公司、事业单位、人民团队,而前者的主体则广泛得多,重要是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B“为别人谋取利益”的目的不同。前者中受贿者为行贿者谋取的是市场优势,是特定的经济利益,以便使行贿者不正本地占领市场;而后者中受贿者为行贿者谋取的利益则要广泛得多。C是否“运用职务之便”不同。后者是运用职务上的便利,而前者不一定运用职务上的便利,也许只是运用其具有的特殊关系。回扣及其特点:回扣是商业贿赂的典型形态。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时在账外暗中以钞票、实物或者其他方式退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其特点:A回扣是卖方给买方返还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B账外暗中给付是回扣的法律要件;C回扣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D回扣是一种不合法竞争行为,具有违法性。回扣与折扣的区别:A回扣是账外暗中退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财物,而折扣是明示给予对方的一定比例商品价款。B折扣只能给予交易对方,而回扣则也许不给予作为交易对方的单位,而是从账外暗中给予单位中的个人。C折扣只表现为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即以一定数额的金钱表现出来;而回扣,则具有复杂多样的表现形态。D折扣是表现为协议之中的条款,具有合法性;回扣则体现了行贿者与受贿者之间的主观恶意,具有违法性。回扣与佣金的区别:A佣金具有合法性,我国法律允许经营者在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过程中,以明示并入账的方式给予中间人佣金;而回扣是为我国法律所严禁的一种不合法竞争行为。B佣金既可以由买主单独支付,也可以由卖方支付,还可以由双方分摊。但无论如何,给予者接受者均应如实入账。是否明示和如实入账是佣金与回扣的重要区别。C佣金是一种劳务报酬,只有给予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回扣给予作为交易对方的单位或个人,而不是中间人。我国反不合法竞争法所严禁的限制竞争行为的类型:A串通投标的限制竞争行为:第15条规定: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互相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B滥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行为:第6条规定:公用公司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别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第12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反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C行政性垄断行为:第7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别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合法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行政性垄断的特性:A行为的实行主体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B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行政权力。C行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D行为具有鲜明的强制性。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形式:A行政强制交易:第7条1款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别人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现实阅读应用-洞察分析
- 网络舆情监控研究-洞察分析
- 星系团物质循环与宇宙环境-洞察分析
- 信号控制对交通碳排放影响-洞察分析
- 脱位复发因素-洞察分析
- 云计算资源调度策略-洞察分析
- 创建文明校园启动仪式精彩讲话稿(12篇)
- 消防宣传教育效果评估-洞察分析
- 无人驾驶系统安全-洞察分析
- 《s启动大会》课件
- 养老院安全巡查记录制度
- 2024年度三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股权转让协议3篇
-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广东工业大学
- 恶性肿瘤中医中药治疗
- 2024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中国成人心肌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解读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高效脱磷河钢集团李建新
- 口腔常见疾病课件
-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复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