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湖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二)(八)教师1.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教师的任务和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的任务教师的主线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2)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复杂性、发明性:教师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复杂性表现在第一,教育目的的全面性;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第三,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发明性重要表现在教师发明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具体表现在: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教学上的不断更新;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②连续性、广延性: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③长期性、间接性: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间接性是指教师劳动不直接发明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④主体性、示范性:主体性是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干、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3.教师的素养(1)职业道德素养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师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师爱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如何爱学生?爱与严结合;爱与尊重、信任结合;全面关怀学生;关爱全体学生;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③集体协作的精神;④严格规定自己,为人师表。(2)知识素养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3)能力素养①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的语言表达的规定重要有: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清楚、流畅,具有逻辑性;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巧妙结合。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调控能力。(九)学生1.学生的特点(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①依据:第一,从教师方面看,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领导者。第二,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②表现:学生成为教育的对象表现在,学生明确自己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具有乐意接受教育的心理倾向,服从教师的指导,接受教师的帮助,期待从教师那里汲取营养,促进自身的身心发展。(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①依据:一方面,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另一方面,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了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②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也称积极性)、独立性(也称自主性)、发明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都是片面的。(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这说明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发展的巨大潜在也许性;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2.发展阶段(1)学生年龄特性的概念学生的年龄特性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性。(2)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①婴儿期(又称先学前期,相称于托儿所阶段)――出生至三岁;②幼儿期(又称学前期,相称于幼儿园阶段)――三岁至五六岁;③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称于小学阶段)――五六岁至十一二岁;④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相称于初中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⑤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称于高中阶段)――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十)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十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教学和智育是不同的概念。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的作用重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三是教学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十二)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当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当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应当学习的一门学科或应当从事的一种活动的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之间的关系。课程的意义: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课程是教育目的、培养目的的具体化,同时,课程又是教与学的根据。在我国,课程重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十三)我国当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的2023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同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告知。教育部决定,大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规定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①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的是:改变课程任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对的价值观的过程②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的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少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立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立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的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爱好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课程实行方面的改革目的是:改变课程实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解决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⑤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的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度强调甄别与选拨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善教学实践的功能。⑥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的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立的特点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②初中阶段设立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③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立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重要涉及: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十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只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一是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2)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要注意两个问题: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又不能只重视学生的作用。(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两者是互相统一和互相促进的: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结识主体的结识活动之中;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知识为智力活动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有了某一方面的知识,才有也许去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可以说,智力既是接受人类已有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是开发新知识的工具。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一定的智力。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结识,智力是人们结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从传授知识的内容上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在一定期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采用启发式教学。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形式教育论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传授的倾向。二是实质教育论只向学生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结识能力的训练。(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一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2023年湖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基础知识(一)
一、心理活动ﻫ
(一)心理活动及其结构ﻫ
心理现象涉及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心理过程涉及个体的结识过程、情感和意志;个性心理涉及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性。
1.心理过程
(1)结识过程:涉及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ﻫ
(2)情感过程:爱慕、快乐、满意、哀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ﻫ
2.个性心理ﻫ
(1)个性心理倾向性,涉及爱好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抱负、世界观等。ﻫ
(2)个性心理特性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ﻫ(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称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ﻫ心理内容是指每个人对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映象自身,而心理形式是指这种映象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结构,如结识过程中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形式,情感、意志、需要与动机形式,个性特性中的能力、气质、性格形式等。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ﻫ二、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研究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心理的对的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
(一)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ﻫ
(二)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新生一代的培养者ﻫ
(三)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完毕教学任务
(四)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
三、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ﻫ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ﻫ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ﻫ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克制。ﻫ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涉及:
(1)兴奋和克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克制的互相诱导。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ﻫ
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ﻫ四、西方重要心理学流派ﻫ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当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连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以及其他不也许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ﻫ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一种连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意识当作是若干有限元素的集合。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运用意识作用与功能的原理提高人类的活动效能,他们不赞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的目的与方法。
(三)格式塔心理学
其创始人有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心理学派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朴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格式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ﻫ质和意义。ﻫ(四)行为主义心理学ﻫ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可观测、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映之间的联结关系。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所创建的,这种理论重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重组与并购贷款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农产品订购合同模板参考2篇
- 年度广告制作与发布合同2024
- 二零二四年度电子商品销售内部承包合同
- 《桔梗的质量研究》
- 二零二四年度广告设计发布合同
- 《东北三省单鼓音乐比较研究》
- 《基于机器视觉的回转体类零件外尺寸无损检测研究》
- 仓库货架二手购买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电商企业广告投放合同2篇
- 办公家具投标方案
- 第六章 1弯曲变形课件
- 先进生产(工作者)申-报-表
- 《师生情谊》的主题班会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课件(共39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 小学几何解题全套43大定理
-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案例与训练》教案 第8课 市场调查与分析目标市场
- 二级学院就业实施方案
- 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台账
- 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 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