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收学余显财Email:yxc@办公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515室电话:5566531020101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参考教材
1、胡怡建主编:《税收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杨斌主编:《税收学》,科学出版社3、B.盖伊.彼得斯:《税收政治学》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网站法规库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推荐读物:1、尼尔-布鲁斯,《公共财政与美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2、Wallace-E-Oates,《财产税与地方政府财政》,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3、美国联邦税制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3引子现实中的税收问题1、你交了税吗?2、月饼税、“妻税”、馒头税3、营改增?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4一、我国政府收入基本情况(2013)一、税收收入110530.70
车船税473.960.43%
国内增值税28810.1326.07%
车辆购置税2596.342.35%
国内消费税8231.327.45%
关税2630.612.38%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4004.5612.67%
耕地占用税1808.231.64%
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10518.85-9.52%
契税3844.023.48%
营业税17233.0215.59%二、非税收入18678.94
企业所得税22427.2020.29%
专项收入3528.61
个人所得税6531.535.91%
行政事业性收费4775.83
资源税1005.650.91%
罚没收入1658.77
城市维护建设税3419.903.09%
其他收入8715.73
房产税1581.501.43%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9209.64
印花税1244.361.13%
城镇土地使用税1718.771.56%以上不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
土地增值税3293.912.98%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6公布的政府收入总体情况2012年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加10862亿元,增长12.1%。另,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8517亿元。2013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41250亿元2014年上半年税收收入情况分析2014年1-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64268.74亿元,完成预算53.5%,同比增长8.5%国内增值税实现收入15196.8亿元,同比增长6.1%国内消费税实现收入4561.64亿元,同比增长4.8%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实现收入6933.01亿元,同比增长8.6%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5847.37亿元,同比增长10.3%营业税实现收入9199.75亿元,同比增长4%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7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8企业所得税实现收入16253.01亿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4069.47亿元,同比增长12.1%元,同比增长8.6%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061.71亿元,同比增长16.6%车辆购置税完成1444.3亿元,同比增长16.8%关税完成1398.15亿元,同比增长15.3%契税完成2174.18亿元,同比上升11.7%,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了28.1个百分点中国政府收入来源(1)税收(2)非税+基金(卖地)(3)城投平台政府行为与政府收入的规范性?其他收入:国有企业超额垄断利润?通货膨胀税?201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1-12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52239亿元,比上年增加14704亿元,增长39.2%。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4232亿元,增长27.5%。主要是为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近年依法新设立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增加。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本级)48007亿元,增长40.3%。主要是土地出让合同成交价款增加较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250亿元,比上年增加12732亿元,增长44.6%。来源:财政部网站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10地方债务数额到底有多少?10万亿?18万亿?公共债务占GDP比例:IMF→46%,渣打银行→78%原因:①分税制②税源结构单一致债务放大
---山西吕梁市方山县2012年财政总收入8.4亿元,其中6亿元收入来自一两家煤企,属于“一煤独大”式财政---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自身的稳定税源只有3个小企业③政绩考核、债务不做离任审计影子金融---30万亿?化债手段只有融资和土地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12税负痛苦指数---中国大陆的税收痛苦指数为159,仅次于法国的167.9,名列全球第二(2009)宏观税负水平---财政部:2009年→25.4%;社科院财贸所:2009年→32.2%;中央财经大学:2010年→30.7%估计:不低于40%二、税负问题探讨对比:OECD国家税收占GDP比重(2009)三、支出问题:
中国2010年财政支出结构20082010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农林水利、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粮油物资储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合计达到59601.82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2/3。其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方面的支出合计29256.19亿元,比2009年增长21.1%,占全国财政支出的32.6%。地方债的支出方向??人民日报2011年09月30日美国2010年财政支出结构2008HealthExpenditureasPercentageofGDPandperCapitaHealthExpenditure(2007)18公共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9注:中国为2009年数据(社会保障与就业),其他国家为2007年资料来源:经合组织OLIS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2010利:短期内爆发式增长,后续堪忧*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公报四、财税政策推动型增长的正面作用评价:财政投资效率的前提—短缺经济?政府推动型增长的历史必然性和阶段性?投资依赖症---新4万亿的合理性?人民日报海外版:新一轮投资与当年“4万亿”不同不会浪费,2013年08月14日危机房地产泡沫破灭地方债危机银行钱荒外资撤离民间高利贷崩盘民营经济倒闭五、财税政策推动型增长的负面作用经济危机隐现?收入分配差距、环境破坏、企业和社会道德滑坡?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3收入分配差距、环境破坏、企业和社会道德滑坡?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4伴生问题--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支出结构失衡,民生支出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建设支出依然过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逐年递减→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实质旧有增长模式的实质是资源无效堆积、强制增长前景未来的增长和就业均不具有可持续性,且潜伏更大危机比较Vs印度的自由增长,Vs俄罗斯的休克改革评价:六、希望--李克强经济学—减税?垄断行业国退民进?紧货币、松市场;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国家税务总局:“营改增”已减税逾900亿元,2013年08月16日)背景:里根经济学、撒切尔经济学、供给学派
第一章税收概论09.18
第一节税收概念一、税收的产生与发展(一)税收的产生
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阶级对抗→国家→税收结论:国家的产生是税收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条件:1、国家公共权力的建立
2、私有制的出现动态:国家性质的变化是税收性质变化基本原因(二)税收在我国产生的历史过程夏代:贡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征收的税收。随后有商、周的助彻。鲁国:以亩计征的初税亩制度标致着税收进入成熟期。税收的产生发展过程祥见后续内容
201028版权所有,禁止传播
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税收法制的发展无法→依附其他法律→税收法制的规范化
2、税收结构体系的发展(主体税种的发展)古老的直接税→间接税→所得税→现代直接税或现代间接税
3、税收征收形式的发展三个基本形式:实物形式、力役形式、货币形式
4、税收地位和作用的发展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经济效果
(三)税收的发展201029版权所有,禁止传播美国财政学家塞里格曼对税收演进的分类捐赠时期资助时期征课时期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30二、税收的基本概念(一)定义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强制性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二)税收的本质
1、税收是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2、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
认识税收的本质,应当把握的几个要点:
1、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
2、税收的价值实体是剩余产品
3、税收体现特定的分配关系201031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塞里格曼对国家收入形态的分类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32收入奉献性契约性强制性捐赠公共财产及事业收入国家权力之行使刑罚权税收权没收罚金、罚款手续费特别课征租税
第二节税收特征一、税收的法律特征:税收制度是以法律的形式存在的。税收法律制度的三个层次:(一)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或其授权国务院批准颁布的税收法律、条例(二)由财政部或税总制订的各种税法的实施细则及具体补充规定和办法(三)由地方各级政府或地税机关制订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201033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二、税收形式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规范性(一)强制性: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强制性分配。(二)无偿性:税收是国家向纳税人进行的无需偿还的征收。(三)规范性:
指政府通过法律形式,按事先确定的标准实施征税。201034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三、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的比较1、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2、非税收入专项收入(排污费、教育费附加)行政事业性收费(公安、法院、工商、税务、教育)罚没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利润、股利股息、产权转让、清算)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场矿使用费、利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出租车经营权有偿出让和转让收入)201035版权所有,禁止传播3、政府性基金(土地出让金等)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5、债务收入6、转移性收入(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201036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四、普通税与专项税普通税:税收来源与税收用途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的税,支出取决于国会的裁量权。普通税之下,政策制定者有可能操纵政府机构以增加某些具体项目的开支,如将更多的钱用于市政大楼的建设而非增加警察专项税:税收收入用于指定用途的税(如社会保障税)。支出虽未必与收入紧密相连,但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征收的税。专项税的不足:可能会造成某一领域开支过大专项税的好处:纳税人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为政府的某项开支所做的贡献有多大,相对比较透明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37税收学第三节税收基本要素税收基本要素(taxrevenueelement)税基纳税人税率201038版权所有,禁止传播税收学一、税基(taxbase)1广义税基:从宏观角度考察。如,国民收入型(所得税)、国民消费型(商品服务税)、国民财富型(财产税)等。3狭义税基:是计算税额时的课税基础,也称计税依据。是中义税基中的应税部分。2中义税基:从微观角度考察,一般指具体税种的课税基础,也称征税对象。如,消费税以特定商品为税基、营业税以特定劳务为税基等。201039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一)定义税额与税基的比率。(二)税率的基本形式
1、累进税率:随着税基的扩大,税率也相应上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2、比例税率: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
3、定额税率:按实物量计税二、税率20104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的计算差异201041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三)税率分析方法
1、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2、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
3、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201042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一)定义:是享有法定权利,负有纳税义务,直接缴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二)相关概念:1、负税人
2、代扣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税)3、代收代缴义务人(车船税)三、纳税人201043版权所有,禁止传播
第四节税收职能一、税收职能的含义内在于税收分配过程中的,在筹集收入、提供公共品、影响经济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可分为财政收入、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二、税收职能的基本内容(一)税收的财政收入职能(亚当斯密、尤斯蒂、李嘉图)
1、税收收入的基本特征来源的广泛性、形成的稳定性、获得的持续性201044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税收收入规模的决定
1)提供公共品的需要提供纯公共品、提供准公共品
2)取得收入的可能收入来源的可能、征税能力的可能3、在征收中需要做到
1)足额、稳定;2)适度、合理201045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二)资源配置职能(穆斯格雷夫)
1、通过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来影响消费
2、通过税收政策来引导资源流向、进出口等(或是财政奖励措施)
201046版权所有,禁止传播E1EDQ1Q2P2P1P3CB
“税收楔子”:P2与P3之间的差额。由图可知,增税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减税则相反。由此,影响纳税人的消费决策价格数量S1S0对生产者征收从量税的情形9.26AB税前预算线税后预算线税后纳税人决策的变化201047版权所有,禁止传播思考题:通过减税刺激消费,应该如何设计政策?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48差异化税收政策影响经济的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税收影响外部成本P3P2P1Q3Q2Q1QS3S2S1DPS1、S2、S3分别为在考虑私人、国内社会、国际社会成本的时候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很显然,税收的作用能使得产品的适宜供给规模回到均衡点E2、E3所对应的产量Q2、Q3。
201049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三)收入分配职能(社会目标)(穆斯格雷夫、瓦格纳)
帕累托规律---20/80规律,“小部分的要素几乎总是产生了大部分的结果”1、收入分配不平衡的度量: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收入贫困线比率贫困线的确定:最低营养性食品成本的3倍。不足:①忽视了消费者消费结构的变化②忽视了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成本,如住房、医疗,衣物③按税前现金收入测定还忽视了贫困者支付的税收、获得的实物补贴及资产等。20105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美国四口之家在2009年的年收入低于21954美元或个人年收入低于10956美元,那么这个家庭就处于贫困线以下。当局在计算上只考虑扣税前现金收入,不考虑资产增值,也不考虑非现金性的政府津贴来源:/a/20100919/000559.htm
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51香港首条贫穷线公布:月人均3600港币贫穷率为15.2%据新华社电香港特区政府昨天公布,香港首条贫穷线以住户平均月收入中位数的50%划线。按住户人数制定的2012年贫穷线,1人住户为3600港元、2人为7700港元、3人为11500港元、4人为14300港元、5人为14800港元、6人或以上为15800港元。按上述数据推算,在政府政策介入前,2012年香港贫穷住户为54.1万户,涉及131.2万人,贫穷率19.6%;政府各项恒常现金政策介入后,主要包括综援、高龄津贴和学生资助等措施,贫穷住户降至40.3万户,涉及101.8万人,贫穷率15.2%。来源:京华时报,
2013年09月29日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522、收入不平衡的替代性测定方法①税前税后收入占比收入测定方法收入五等分档次12345最高1%基尼系数税前现金收入3.69.214.923.349/0.446宽口径税后收入(1998)4.910.716.023.045.4/0.399CBO采用的联邦税后收入(1999)4.29.714.721.350.112.90.41201053版权所有,禁止传播②用消费与财富份额测定收入测定方法收入五等分分档12345基尼系数消费份额(1998)8.912.716.923.542.80.28消费份额(1984)9.613.117.323.237.20.26资产净值份额(1995)2/4.511.483.90.72资产净值份额(1983)9/5.212.681.30.70资料来源:尼尔-布鲁斯,《公共财政与美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p223201054版权所有,禁止传播3、政府参与再分配的原因①提高经济效率公共物品观点、社会保险观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②促进社会公平税收原则③政治寻租201055版权所有,禁止传播ⅰ、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职能实现形式:税率、免征额、免税收入、扣除额、抵免额
---免征额:应税收入中免予征税的数额---起征点:收入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全部收入征税的金额---扣除额:应从应税收入扣减的数额---抵免额:应从应纳税额中扣减的金额201056版权所有,禁止传播ⅱ、消费税的收入分配职能实现形式:特定商品、不同税率ⅲ、财产税的收入分配职能针对存量财富,所得税是针对流量财富ⅳ、社会保险税的收入分配职能实现形式:缴税与回报不完全成比例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57(四)宏观调控职能(凯恩斯、萨缪尔逊)1、税收对总需求的影响(凯恩斯的税收理论)减少或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改变税后收益率来影响投资、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来影响出口。2、税收对总供给的影响普遍性的税收政策影响供给总量、对行业企业的差异化的税收政策影响供给结构201058版权所有,禁止传播3、税收宏观调控的方式:
A、自动稳定(内在稳定器)——是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稳定经济的方式,是税收制度对经济的一种自动反应能力。与税制结构的关系?
B、相机抉择——指政府根据经济景气状况,有选择地交替采取减税和增税措施,以“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调控政策。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的政策:扩张性税收政策、紧缩性税收政策。201059版权所有,禁止传播
第五节税收原则第一节税收原则理论的发展演变
人民抵制赋税的原因,大概可归为征收数量方面、税负分配方面、税款使用方面和税种设置方面---配第,《赋税论》
税收原则---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制的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制优劣的标准。20106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中国古代治税思想:1、轻税富民。“理财之道,以生财之道为本”2、适度征收。“取之有度,用之有止”3、公平税负。“相地而征”4、依法治税。“聚财在人,理财在法,守法在吏”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61西方近现代治税原则理论(一)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理论1、平等原则
“一国国民,都须在可能范围内,按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享得的收入的比例,缴纳国赋,维持政府。…所谓赋税的平等或不平等,就看对于这种原则是尊重还是忽视”
《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P3
“任何赋税,如果结果仅由地租、利润、工资三者之一负担,其他二者不受影响,那必然是不平等的”--税收应保持中性,超额负担要小(包括微观个人和宏观经济)。
《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P384201062版权所有,禁止传播超额负担的一个现实案例:1990年美国的豪华游艇税游艇销量大减游艇制造业工人失业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63税收取消2、确实原则“各国民应当完纳的赋税,必须是确定的,不得随意变更。…赋税虽再不平等,其害民尚小,赋税稍不确定,其害民实大。确定人民应纳的税额,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国富论》,P3853、便利原则“各种赋税完税的日期及完纳的方法,须予纳税者以最大便利”《国富论》,P385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644、最少征收费用原则
“一切赋税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
如人民所付出多于国家所收入的,那是由于以下四种弊端:一,征税使用的官吏耗去了大部分税收作为薪俸;二,存在超额负担,使本来可用以举办事业的基金因纳税而缩减;三,对于逃税未遂者的惩罚侵蚀了资本。四,税吏的稽查使纳税者遭受不必要的麻烦,困恼与压迫。
《国富论》,P385中国的吃饭财政?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65各原则是否可兼容?征税时并不总是完全遵守上述四原则:如地租税就违反了第一原则,但符合其他三原则;什一税表面看似乎十分公平,其实极不公平;人头税如企图按照各纳税者的财富或收入比例征收,那就要完全成为任意的了。如按照每个纳税人的身份征收,那就完全成为不公平的。“因此,这类税,如企图使其公平,就要求完全成为任意的,不确定的;如企图使其确定而不流于任意,就要完全成为不公平的。不论税率为重为轻,不确定总是不满的大原因。”
《国富论》,P402“在轻税,人们或可容忍很大的不公平;在重税,一点的不公平,都是难堪的”
《国富论》,P402---借鉴:效率和公平的权衡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66(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理论
1、财政收入原则税收收入要充分,税收要有弹性.
2、国民经济原则
选择税种不能妨害经济,对所得课税要不侵蚀资本.
3、社会正义原则包括社会政策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征税要普遍,征税要考虑到不同支付能力.
4、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便利和节省三原则。201067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其他:隐蔽---休谟(Hume)
“捐税以加在消费品,尤其是奢侈品上最为适宜,因为这种捐税最不易为人们所察觉。捐税就在无形中一点一滴地被交纳了,根本不为消费者所觉察”
《休谟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1984年,P73对消费征税可以刺激工作积极性,条件是---“要是赋税适中,负担均衡,不影响生活必需品,上述后果必然出现”
《休谟经济论文选》,P75特定优惠及免征---西斯蒙第(Sismondi)9.25
“如果赋税接触到生活需要,以致使纳税人无法生活时,则应对这部分收入免税。根据人道的原则,应该说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能使赋税触及纳税人生活所需的收入”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P365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68最新观点:税收及转移支付体系的选择还依赖于:1、政府应在何种程度上干涉个人生活---因税收管理可能涉及到获取私人信息,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又会被关于自由、权利等观点的影响。应让哪一级政府管理也与此有关。中国房产税?2、“家长作风”
也会决定采用何种本质的税收及转移支付。一般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3、“文化传统”,如家族式保障部分替代社会保障也会影响税收和转移支付。遗产税?John.Creedy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69
(三)税收原则的现代解释1、法治
包括政府征税权、纳税义务、课税要素、征税程序及解决税收争议与税收处罚等方面的法定。2、适度
包括总量、结构、增长等方面的适度。
中国的税收增长适度吗?
20107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3、公平(1)公平税负的标准(最被认同的两个原则)①能力原则(问题:能力的定义?不同能力的税负差异该是多少?能力强的人多纳税就合理?)②受益原则(收益的衡量?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的税收区别—林德尔)---当对实际使用收费时,超额税负会被最小化,除非对该公共品的消费本来就不拥堵---受益原则的应用—燃油税,与收费站作用的区别?
讨论:我国现行税制对这两种能力的贯彻?201071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税收公平的形式(能力原则的从属概念)①横向公平---具有相同能力的人缴纳相同的税收。---问题:同等收入的人家庭负担不同?(美国,对已婚者征税低于未婚者。养小孩?旅游)医疗支出不同?②纵向公平---具有不同能力的人缴纳不同的税收。---问题:除了所得税,还要考虑整体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如回报基于市场机制,直接按收入征是公平的;累进程度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考虑人生的某一阶段还是整个生命周期?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724、效率(1)税收行政效率
税收成本率=税收的行政成本/税收收入
狭义(税收征收费用):税务机关为征税而花费的行政管理费用.
广义:行政管理费用+税收遵从费用(纳税人支付的费用)201073版权所有,禁止传播税收成本(2)税收经济效率
①要求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主张“税收中性”。
②要求通过税收分配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公平和效率是否冲突?效率问题没有争议,公平问题呢?财产税是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的妥协---以教育需求为例(公共经济学,林德尔,p216)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74关于税收原则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针对具体税种提出相应的原则
②指导税收征管改革的原则日益重要(中国:抓大放小?)
③税收原则与税收要素相结合(如税收原则与纳税人相关?)
④税收原则与最优税制论相结合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75(四)现实政府征税的考量1、四套标准的选择:政治学的、经济学的、伦理学的、行政管理学的(Peters,2008)2、对OECD国家税制体系的评估
(1)基本原则---支付能力与受益原则
(2)经济标准---中性、弹性、对分配的影响
--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的冲突与解决
(3)政治标准---透明度、政治可接受性
--税收蕴含着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4)行政标准---成本低(分类分机构征收)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76(五)OECD国家税制模式分类1、英美民主国家及其盟友(英、美、加、澳、日、新)--财产税、公司和个人所得税为主2、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很高的个人所得税、低的雇员社会保障税3、宽税基国家(奥、比、卢、荷、西、德)--税种负担轻、总体负担重4、拉丁语系国家(法、希、意、葡、爱)--高度依赖间接税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77对差异的解释差异与各自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等特点有显著联系:政治:宽税基国家政治的集团化导致分配性税负;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左翼长久执政导致了再分配性税负;文化:拉丁语系国家公民责任感差经济与社会结构:英美国家个人财产相对高;爱尔兰农业部门比重较大讨论:儒家文化国家的税制?我国应该以什么税为主?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78第六节税式支出理论一、税式支出(taxexpenditure)概念1、不属于某税的基本结构的税收放弃2、对某些纳税人或特定经济行为实行区别对待,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而导致的政府减收3、美国:与现行税法的基本结构相背离而通过税收制度实现的支出计划。它的适用范围有限,因此对特定市场的不同影响可以鉴定和衡量。201079版权所有,禁止传播Largesttaxexpenditureitemsforindividual(inbillionsdollars)2007年Netexclusionofpensioncontributionsandearningsunderemployerplans;individualretirementplans;“Keoghplans”;andIRAs
133.8Reducedratesoftaxondividendsandlong-termcapitalgains
127.1Thedeductionformortgageinterestonowner-occupiedresidences;theexclusionofcapitalgainsonsalesofprincipalresidences;andthedeductionforpropertytaxesonowner-occupiedhousing
119.0Exclusionofemployercontributionsforhealthcare;healthinsurancepremiums;andlong-termcareinsurancepremiums(includingthosethroughcafeteriaplans)105.7Exclusionofcapitalgainsatdeath51.9Taxcreditforchildrenunderseventeen45.0Earnedincomecredit44.7Deductionforcharitablecontributions,includingthoseforeducationandhealth41.9Exclusionofmedicarebenefitsforhospitalinsurance,supplementarymedicalinsurance,andprescriptiondruginsurance39.9Deductionofnonbusinessstateandlocalgovernmentincometaxes,salestaxes,andpersonalpropertytaxes33.9Exclusionofinvestmentincomeonlifeinsuranceandannuitycontracts26.1Exclusionofuntaxedsocialsecuritybenefitsandrailroadretirement22.4Exclusionofinterestonpublicpurposestateandlocalbonds20.020108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二、税式支出的形式
1、税额减免2、税率优惠
3、免征额(taxexemption)
4、起征点(taxthreshold)
5、扣除额(taxdeduction)
6、加计扣除(additionaldeduction)
7、减计收入8、税收递延(taxdeferral)
9、抵扣应纳税所得额10、税收抵免(taxcredit)
11、亏损抵补(tax-losscompensation)
201081版权所有,禁止传播通货膨胀、税收指数化与纳税等级提升税收指数化是指实际税率随通货膨胀而调整如果纳税等级不随通货膨胀而调整,那么纳税税率依据的将是纳税人的名义收入,相关个体可能会被推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且免征额的实际价值将下降税制机构保持不变,但纳税人的实际税负因通货膨胀而增加的现象称为纳税等级提升。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82三、税式支出的估算方法1、收入放弃法即估算如果不存在税式支出项目,并且纳税人的行为也不发生变化时应纳税额的多少。美国即采用此法。2、等额支出额法即以等额的支出来替代税式支出所需的金额3、现值估算法估算涉及递延税式支出的一种备选方法,是计算每年与税式支出相对应的节税额的现值201083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四、税式支出的效应1、正效应发挥宏观微观调控作用、校正外部性、利益诱导性等2、负效应增加税制的复杂性、违背公平、滥用、减少税收、扭曲经济行为201084版权所有,禁止传播第七节税收成本定义(taxationcost)指国家在筹集税收收入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与征纳双方有关的一切费用支出及对经济影响的成本。包括征管成本、遵从成本和税收的经济成本。
1、征管成本:政府为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所耗费的所有费用。包括工薪、培训、宣传、稽查等,较易度量。该项成本占成本总额的95%左右,其数额一般不超过所收税款总额的6%。201085版权所有,禁止传播税收征管成本的衡量指标(1)征税总成本率=一定时期的征税成本总额/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总额。该指标可衡量一国或一地、某个机关、某一税种或税类的征税成本。(2)人均征税额=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一定时期税务人员的数量。201086版权所有,禁止传播(3)行政经费收入率=一定时期税务机关耗费的行政经费/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总额。(4)税收工资收入率=一定时期税务机关耗费的工资总额/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201087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国内外征税成本略览1994年之前,征税成本在税收收入中的占比约为3.12%,1996年已是4.73%,现在大约是5%至8%。其中,东部地区征税成本最低,中西部较高。而美国的征税成本约为0.58%,新加坡为0.95%,澳大利亚为1.07%,日本为1.13%,英国为1.76%。来源:中国青年报,2011.09.28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882、遵从成本:纳税人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所发生的一切除税款和经济成本之外的费用。包括申报费用、咨询费用、代理和诉讼费用、滞纳金和罚款,甚至还有时间成本等。该项成本因涉及到主观因素而很难计算,但国际上一般认为其占成本总额的2.5-4.5%左右比较合适。3、税收经济成本:即税收引起的超额负担总额。该项成本较难度量。(deadweightloss[无谓损失]orexcessburden)201089版权所有,禁止传播4、政治成本(国外):体现为纳税人试图影响税法制定的行为带来的成本。税法总是处于不断修订之中,纳税人也会不断游说。如,美国房地产经纪人花了很大的成本来游说政府支持按揭贷款利息的税前扣除1986年,美国通过的一项税法法案规定,除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息之外,其他任何个人利息支出均不得从联邦所得税收入中扣除。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90第二章税收体制第一节税收管理体制(taxadministrationsystem)一、定义:指在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税收管理权限、分配税收收入和设置税收管理机构的一种制度。其核心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税权的划分。二、税收分权的理论依据财权的划分依赖于事权的划分,划分财政支出范围是划分财权的先决条件。201091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划分事权的理论基础(1)公共产品提供理论。即根据公共产品受益范围来确定其提供主体。(2)政府作用理论。
1、施蒂格勒---地方政府更接近公众,更适合让其管辖的选民来决定提供公共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中央政府则在收入分配、协调地方之间的摩擦和竞争方面有不可替代作用。201092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特里希---中央政府不了解居民偏好,提供公共品有随机性,由地方政府提供才能使社会福利极大化。3、蒂伯特---个人会在迁移成本与迁移收益相等时才会停止迁移。结果,偏好相同的人会聚集在一起。公共产品由偏好相同的人共同决定。201093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三、税收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1)中央集权型---税收管理权和税收收入集中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收入主要靠中央划拨。如法国、英国、瑞典等。法国政权分中央、大区、省、市四级,税收分国税和地税,但不分设两套机构。国税收入占总税收收入的80%以上。(2)地方分权型---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税收管理权和税收收入权。一般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不设共享税,各级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税收体系,各级政府具有独立的税收立法权和减免权。市场经济发达、法制健全的大国一般实行此种制度。201094版权所有,禁止传播美国、意大利、丹麦、挪威均属分权型。美国政权分联邦、州和地方三级,各级政府都有明确的事权和征税权。特点之一是重点税收多级同源分享征收、各成体系,如所得税;之二是三级政府各自行使税收的立法、司法、执行权,分设联邦、州、地方税收管理机构。中国土地财政的启示?201095版权所有,禁止传播(3)集权分权结合型---处于集权和分权之间。又可分为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型。德国属相对集中型。政权分联邦、州、地方三级。税收立法权相对集中于联邦,联邦具有单独立法权和优先立法权,征管权则分属多级政府。全国范围的事务由联邦负责、地区性事务由州和地方负责,一级事权对应一级财权。实行以共享税为主体、共享税与专享税并存的分税制模式。如个人所得税、薪给税、公司所得税和增值税均为共享税。201096版权所有,禁止传播日本则是相对分散型的代表。立法权相对集中,执法权分散。地方经中央批准可开征法定税种以外的税,地方政府也不能随意变更全国统一的法定税率。税种分国税和都道府县、市町村税。机构分设国税地税两大系统,国税由大藏省下设的国税厅及其分支机构负责征收,地方税由都道府县、市町村所属税务机关负责征收。201097版权所有,禁止传播第二节分税制管理体制分税制(tax-sharingsystem)---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金制度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为合理地在各级政府间分配财力、避免因收入不清的争斗、并有效地组织收入,各国一般都实行分税制体制。分税制包括分税、分权、分征、分管。201098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一、中央地方税收划分的依据(1)税收划分的难点
1、中央和地方两级税制体系结构的确定。完全分设易导致两级政府的矛盾。
2、如何根据税种的本身来恰当地确定其归属?
3、共享税的分成比例如何合理确定?(思考:我国的增值税分成比例应如何确定?)
4、各自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很难准确确定,因而所需的收入也就难以准确确定。201099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税收划分的原则
1、经济原则---以税收的调控能力为划分标准。税基流动性较强、地区间分布不均衡、收入变化具有周期性或波动性,以及税负易转嫁的税种划为中央收入。
2、便利原则---以税基广狭和征管的难易为划分标准。税基广、流动性强者宜划归中央,反之则宜划归地方。
3、协调原则---协调好两级税收体系之间的关系。
4、效率原则---以征税效率高低为划分标准201010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附: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收入划分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①增值税(不包括海关代征的部分):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基数部分);②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③企业所得税:铁路运输、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101④个人所得税:中央60%,地方40%;⑤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目前暂不征),其余归地方;⑥印花税:股票交易印花税97%归中央,其余3%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⑦城市维护建设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归地方;⑧在西藏,除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外,其它税收全部由自治区自留。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102二、税收收入的划分方式(1)划分税额---即先税后分(2)划分税种---即税种分别归属(3)划分税率---即同源课税、分率计征(4)划分税制---分设独立的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体系,或者征收附加税等2010103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三、我国的分税制改革(1)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中央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中央国家机关运转等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须的支出及由中央直接管辖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经费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2010104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
中央固定收入:关税、海关代征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等的营业税、中央企业上交利润等。
地方固定收入:除以上所述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及上交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国有土地出让金等。2010105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共享税:增值税、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等。(3)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为确保利益格局,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返还额在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平均增长率的1:0.3确定。(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事项的处理。暂保持原补助和上解方式不变。2010106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四、现行分税制体制的问题
(1)事权和财权不匹配。中央和省级政府将财权上移,同时却将事权下移,形成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最后造成基层财政的体制性困难,并引起了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地域不均衡。问题原因的分析:在1994年的改革文件里面,关于各级政府所承担的事权规定是不太清晰的,导致各级政府对于财权的争夺和事权的推诿。比如说社会保障职责,在实际运行里面,最后都要落实到最基层。107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010
(2)事权结构的相似性和收入结构差异性的矛盾。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基本事权实际上是有共性的,但显然各地的经济结构不同会导致收入结构的不同,从而使得分税制事实上难以在微观层面推开。现在省以下实际上大多数确实没有进入真正的分税制状态,而是演变成了各种形式的、讨价还价因素非常浓厚的分成制和包干制。如河北省县乡财政体制就以统收统支体制和分级包干体制为主,实行分税制体制的乡镇不到10%。108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010
省、市一级政府向下一级政府进行转移支付时也有同样的问题。而且在转移支付结构方面,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较小,专项转移支付较多,如资源枯竭城市的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老区转移支付等等。另外,在转移支付的方式上,我国只补到省(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往往是一补到底),省以下如何补,目前没有统一的办法。
109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010(3)中央转移支付的规则不明确,政策制定主观性强,个人决策权力大,“跑部钱进”、“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现象严重。
(4)财政体制导致地方政府行为税收化。
分税制之后,由于采取的是基数加增量分成的体制,各地区为了增加体制内财力,经济发展的取向难免以税收增收为转移。于是,产业趋同、重复建设、地区间产品和要素壁垒的出现就不奇怪。因而,从本质上说,分权改革让中国实际上已经由一个中央计划的经济体转向了许多相互竞争的计划经济体。1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010
(5)公共产品和服务供需失衡。在事权界定模糊和政府行为税收化的双重作用下,基层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规模、结构及供给方式难以满足民众的愿望和要求,离公共财政的要求还很远。一些本应由市场来办的事情所消耗的支出较多,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公共需要方面的支出不足。财政缺位和越位并存,由此带来的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失衡。111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010
(6)财政自我膨胀太快。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加快,大部分年份都在20%上下,有的时候甚至大大超过20%。2007年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30%。这同样与以基数加增量进行管理的不彻底的分税制是有关系的。
112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010(7)央地主体税种不明确,过多采用共享税模式,有复归“比例分成”的倾向。1994年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种只有3个,即增值税、资源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而目前共享税种数量则扩大到12个;共享税收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也由1994年的55%增至2005年的70%左右。201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113五、近几年完善分税制体制的主要措施
(1)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截止2007年11月,全国有24个省(区、市)推行“省直管县”改革,省财政在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财政结算、专项补助、资金调度等方面直接核定并监管到县,提高了县级财力。114版权所有
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各地大致形成三种县对乡财政管理体制类型:其一,比较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即县财政在合理界定乡镇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基础上,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对乡镇实行比较规范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行这种体制的主要是经济较为发达、财政收支规模较大、财政保障能力较强的乡镇。其二,包干型财政体制,收支均由县财政核定。其三,统收统支加激励财政体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免征农业税后,为保障基层机构正常运转,实行这种管理体制。115版权所有(2)理顺县乡财政关系
(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2005年,为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中央财政开始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三奖一补”政策,引导省、市两级政府在财力分配上向财政困难的县乡倾斜。
116版权所有第三章税负转嫁与归宿
第一节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指纳税人或负税人因税收而承受的福利或经济利益的牺牲。一、税收负担衡量指标(一)宏观税负指标
1、宏观税负的定义:是指一国中所有的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总和。
2、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T/GNP)
2)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T/GDP)
3)国民收入税负率(T/NI)
3、宏观税负指标的计算口径问题2010117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二)微观税负指标
1、定义:指单个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它反映税收负担的结构分布和各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状况。。
2、指标
1)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2)企业综合税收税负率
3)个人所得税税负率2010118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二、税收负担指标的衡量效果
1、宏观税负指标更能真实反映整体税负。
2、微观税负指标不能完全反映纳税人的实际负担。
1)税负转嫁的存在
2)存在实际负担和名义负担的区别
2010119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三、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
1、拉弗曲线与经济增长
2、宏观税负水平合理与否的标准
1)是否满足国家合理财政支出的需要
2)是否与国家的职能范围相匹配税额税率201012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在达到17%之前,比重上升能够提升美国经济的生产率绩效,但超过17%后,比重上升将降低生产率的增长率(Peden,1991)联邦、州和地方税收占GDP比重(宏观税负)超过23%时经济增长率下降。平均来说,税收占GDP的比重不超过19.3%的国家,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最大化;在税收负担率大于45%时,经济增长率将趋向于0(Scully,1995)3、宏观税负的经验标准四、影响税负水平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2、政府职能的范围
3、宏观经济政策4、税负统计口径
5、财政收入结构6、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五、中国的税收负担水平分析
名义负担轻,实际负担重;狭义负担轻,广义负担重2010122版权所有,禁止传播第二节税负转嫁一、税负转嫁的含义是指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是税负运动的一种方式。二、税负转嫁的三种主要形式(塞里格曼)
1、前转(顺转)2、后转(逆转)3、税负资本化(资本还原)其它:混转(散转)、消转(内部转嫁)2010123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三、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
(一)税种类型(二)价格决定方式(三)供求弹性(四)征税范围及反应期限思考题:请比较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各自税收转嫁结果不同的情况。2010124版权所有,禁止传播
税负归宿是税负运动的终点,是相对于税负转嫁而言的,它是从税负转嫁运动中来确定把握税负主体的。
A、分类:法定归宿(税法中的规定,纳税人),经济归宿(税负转嫁后的结果,负税人)
B、税收负担、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的关系
C、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分析方法: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第三节税负归宿2010125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一、局部均衡分析该模式只研究其中进行课税的那个市场,而不研究税收对其他市场的影响。当课税商品的市场与整个经济相比显得相当小时,这种分析是很合适的。2010126版权所有,禁止传播
(1)需求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从量税)1、当Ed=0,需求完全无弹性:
QESS+TPP1E1D数量
政府对需求弹性为零的商品或要素征税时,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供给曲线上移:SS+T,
税收全部向消费者转嫁。价格(一)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税负归宿分析2010127版权所有,禁止传播
2、Ed→∞,需求完全有弹性
Q1QEDSS+TE1PP1数量价格
当政府对需求弹性趋近于∞的商品或要素征税时,商品或要素的价格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供给曲线左移:SS+T
卖方不能通过提高价格的形式将税负转嫁给买方,卖方所获得的净价格下降到P1,即税收全部由卖方承担或向后转嫁。
2010128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供给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从量税)1、Es=0,供给完全无弹性:D+TDSEE1P1PQ数量价格
当政府对供给弹性为零的商品或要素征税时,供给数量不会因价格的变化而发生变动.需求曲线下移:DD+T,卖方的净价格下降到P1,税收不能向前转嫁,由卖方负担。2010129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Es→∞,供给完全有弹性价格数量QPP1SEE1S+TQ1D
此时,商品或要素的供给者对于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会作出极其强烈的反应.当政府对供给弹性为∞的商品或要素征税时,由先开始的供给量急剧减少到后来因生产剧减又驱使价格上涨,SS+T,生产者能够把税额向前完全转嫁,由买方全部负担.2010130版权所有,禁止传播(3)供给与需求均有弹性下税负的转嫁(从量税)E1EDQ1Q2P2P1P3C
税负由供需双方分摊,其最终归宿和转嫁程度将取决于供求弹性的力量对比。供求相对弹性系数:=需求弹性/供给弹性(Ed/Es)
=卖方负担份额/买方负担份额
1、Ed/Es>1,税负更多地趋向由卖方负担;
2、Ed/Es<1,税负更多地趋向由买方负担.“税收楔子”:P2与P3之间的差额
供求都有弹性,介于0和∞之间:价格数量S1S0对生产者征税的情形2010131B版权所有,禁止传播无谓损失对消费者征税的情形E1ED0Q1Q2P2P1P3C
供求都有弹性,介于0和∞之间:价格数量D1S税后均衡价格和数量,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承担的税负与向生产者征税是一样的。因此,税收对价格和产出的影响,以及税负归宿与对谁征税没有关系。即无关性定理。2010132B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征收从价税的情形E1ED0Q1Q2P2P1P3C
供求都有弹性,介于0和∞之间:价格数量D1S征收从价税和征收从量税在影响商品价格、政府税收和税负归宿等方面具有同等作用。但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两者对税负及税额的影响是不一样的。2010133B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对生产要素征税的税负归宿分析要素供给完全无弹性时,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承担全部税收。要素供给缺乏弹性时,或者其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承担大部分税收。要素供给富有弹性时,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将负担大部分税收。分析方法与对商品征税同2010134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二)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税负归宿分析D0Q1Q2P2P1P3CB价格数量D1MC税前边际收益曲线MR0和边际成本曲线MC相交决定均衡价格和产出P1和Q1。征从量税后,边际收益曲线移至MR1,与MC相交决定新的价格和产量P2和Q2,生产者的税后收益是P3。征税使得消费者价格从P1上升为P2,生产者收益从P1减为P3。税负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负担。MROMR11、完全垄断情形2010135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对垄断者征税的效应需求量下降了。Q2<Q1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增加了。P2>P1垄断者收到的价格下降了。P3<P12010136版权所有,禁止传播2、垄断竞争情形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税负的转嫁问题取决于垄断竞争各方的价格联盟情况。如果不存在价格联盟,税负转嫁规律类似于完全竞争情形;如果存在价格联盟,税负转嫁规律类似于完全垄断情形。2010137版权所有,禁止传播小结一、税收对价格和产出量的影响与名义上由谁纳税无关。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由税后的均衡价格决定,即所谓的“无关性定理”。二、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倾向于消费者负担;反之,倾向于生产者负担。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倾向生产者负担;反之,倾向于消费者负担。2010138版权所有,禁止传播三、局部均衡分析的缺陷:1、局部均衡分析只能告诉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现代企业如何依赖云平台优化数据审核流程
- 游戏类直播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 现代舞台背景屏技术革新与发展
- 环保材料在办公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 生产过程中的危机应对与风险化解
- 未来十年电动汽车市场预测与展望
- 生态系统服务在商业地产开发中的应用
- 现代网络技术企业管理的重要支撑
- 18《书湖阴先生壁》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
- 各种抽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幻灯片
- 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主题班会PPT雷锋精神我传承争当时代好少年PPT课件(带内容)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查房
- 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第八章体育赛事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课件
- 专题7阅读理解之文化艺术类-备战205高考英语6年真题分项版精解精析原卷
- 《生物资源评估》剩余产量模型
- 2022年广东省10月自考艺术概论00504试题及答案
- 隧道二衬承包合同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