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第二章 (3)维新运动_第1页
ly第二章 (3)维新运动_第2页
ly第二章 (3)维新运动_第3页
ly第二章 (3)维新运动_第4页
ly第二章 (3)维新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一)维新运动的历史背景

1.帝国主义掀起划分中国狂潮“‘局形势图’,以警国人。图中以熊代俄国,犬代英国,蛙代“戊戌六月缵泰感慨时事,特绘制‘东亚时法国,鹰代美国,日代日本,肠代德国。其旁题词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列强在中国瓜分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国别时间条约租借地及租期势力范围德国1898/3胶澳租界条约胶州湾(99年)山东俄国1898/3旅大租地条约旅顺和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25年)东北、新疆和长城以北1898/5续订旅大租地条约英国1898/6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99年)长江流域、云南、广东1898/7订租威海卫专条威海卫和刘公岛以及威海卫沿海10英里以内的陆地(25年)法国1899/11广州湾租界条约广州湾(99年)广东、广西和云南日本福建俄国的扩张1896.6年《中俄御敌互助条约》(《中俄密约》)要点:(1)如日本入侵俄国远东或中国、朝鲜土地,中俄两国应以陆海军及军火、粮食互相援助;(2)战时中国向俄舰队开放口岸;(3)允许俄国通过黑龙江、吉林修建铁路到海参崴;(4)无论战时、平时,俄国有权用此铁路运送军队;(5)有效期15年。由华俄道胜银行承建铁路

《合办东三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1898年迫租旅大《旅大租地条约》《续订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月27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张荫桓与沙俄驻华代办巴甫洛夫在北京签订《中俄会订条约》,共9款。主要内容是:(1)清政府允将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水面租与俄国,租期25年,期满前可由两国相商是否展限延长;(2)租借地内地方行政由俄国主掌,中国不得在此驻军;(3)租借地以北设立“中立区”,其行政由中国官员管理,中国军队经俄国同意后始得入内;(4)沙俄可由中东路某站(后选定哈尔滨)修一支线至旅顺、大连;(5)旅顺口仅由中俄两国船只使用,他国军舰与商船不得入内。同年5月7日,清政府代表许景澄同沙俄代表莫拉维诺夫在彼得堡签订《续订旅大租地条约》。共6款。主要内容是:(1)清政府不得将中东铁路支线所经地区的铁路权让与他国;(2)不经俄国同意,清政府不得将“中立区”及沿海口岸让与他国,亦不得将“中立区”内的铁路、开矿及其他工商利益让与他国。

德国与山东

1898.3《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开启列强在华强租海港之先例。法国与西南1899.11《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英国在华势力的发展

长江流域利益的确定1989.6《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99年有效期“新界”与“九龙城寨”1898.7《订租威海卫专条》25年有效期1930年废除(《中英交收威海卫专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

条约原文:

一八九八年六月九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北京。

溯查多年以来,素悉香港一处非展拓界址不足以资保卫,今中、英两国政府议定大略,按照粘附地图,展扩英界,作为新租之地。其所定详细界线,应俟两国派员勘明后,再行画定。以九十九年为限期。又议定,所有现在九龙城内驻扎之中国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惟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其余新租之地,专归英国管辖。至九龙向通新安陆路,中国官民照常行走。又议定,仍留附近九龙城原旧码头一区,以便中国兵、商各船、渡艇任便往来停泊,且便城内官民任便行走。将来中国建造铁路至九龙英国管辖之界,临时商办。又议定,在所展界内,不可将居民迫令迁移,产业入官,若因修建衙署、筑造炮台等,官工需用地段,皆应从公给价。自开办后,遇有两国交犯之事,仍照中、英原约、香港章程办理。查按照粘附地图所租与英国之地内有大鹏湾、深圳湾水面,惟议定,该两湾中国兵船,无论在局内、局外,仍可享用。

此约应于画押后,自中国五月十三日,即西历七月初一号开办施行。其批准文据应在英国京城速行互换。为此,两国大臣将此专条画押盖印,以昭信守。此专条在中国京城缮立汉文四份、英文四份,共八份。

大清国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

毅伯李,经筵讲官礼部尚书许

大英国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大臣窦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西历一千八百九十八年六月初九日

附注

本专条见《光绪条约》,卷53,页4。英文本见《海关中外条约》,卷1,页539―540。

本专条于一八九八年八月六日在伦敦交换批准。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订租威海卫专条》一八九八年七月一日,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北京。

今议定中国政府将山东省之威海卫及附近之海面租与英国政府,以为英国在华北得有水师合宜之处,并为多能保护英商在北洋之贸易;租期应按照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所租之地系刘公岛,并在威海湾之群岛,及威海全湾沿岸以内之十英里地方。以上所租之地,专归英国管辖。以外,在格林尼址东经一百二十一度四十分之东沿海暨附近沿海地方,均可择地建筑炮台、驻扎兵丁,或另设应行防护之法;又在该界内,均可以公平价值择用地段,凿井开泉、修筑道路、建设医院,以期适用。以上界内,所有中国管辖治理此地,英国并不干预,惟除中、英两国兵丁之外,不准他国兵丁擅入。又议定,现在威海城内驻扎之中国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惟不得与保卫租地之武备有所妨碍。又议定,所租与英国之水面,中国兵船无论在局内局外,仍可享用。又议定,在以上所提地方内,不可将居民迫令迁移、产业入官,若应修建衙署、筑造炮台等,官工须用地段,皆应从公给价。此约应由画押之日起开办施行。其批准文据,应在英国京城速行互换。为此,两国大臣将此专条画押盖印,以昭信守。

此专条在中国京城,缮立汉文四份、英文四份,共八份。

大清国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硕庆亲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刑部尚书廖

大英国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大臣窦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

西历一千八百九十八年七月初一日

附注

本专条见《光绪条约》,卷54,页4-5。英文本见《海关中外条约》,卷1,页541-542。

本专条于一八九八年十月五日在伦敦交换批准。

《订租威海卫专条》日本:台湾、澎湖列岛;福建美国与门户开放政策

1899年9月到12月美国务卿海·约翰向各国发出了第一次门户开放照会(1)对于在中国的所谓利益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一概不加干涉。

(2)中国现行条约税则适用于所有势力范围内一切口岸(自由港除外)所装卸的货物,不论其属何国籍。此种税款由中国政府征收。

(3)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任何口岸,对他国入港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不得高于对本国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修筑、管理或经营的铁路,对他国臣民运输的货物,应与对本国臣民运输同样货物、经过同等距离所征收的铁路运费相等。1900年7月3日向各国发出了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美国政府致力于寻求这样一种解决办法,以“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保护由条约及国际法所保证于各友好国家的一切权利,保障全世界与中华帝国各部分进行同等的公平贸易的原则”。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的新阶段,有了它独立的对华政策,而不再追随和附和其他国家,充当次要的角色,它在列强侵华活动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从此,美国更积极、更活跃地参加帝国主义大国在中国的角逐。列强在华经济利益的扩张

1.市场开放与贸易增加

37处通商口岸海关行政内河航行洋行的增加(1893年580家,到1903年1292家)贸易量的增加(1894约1.7亿海关两,到1903年约3.5亿)2.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贷款甲午战前的外债《马关条约》赔款7次借债1895年“俄法洋款”1896年“英德洋款”1898年“英德续借款”3.铁路贷款与政治、经济权利

清廷铁路修筑的起源芦汉铁路借款粤汉铁路借款津镇铁路借款中国近代对外关系的状况:

总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华特权:治外法权(又称为领事裁判权):A.领事法庭;B.租界会审公廨;C.外国在华特别法庭。租界:

包括上海2块、天津8块、广州2块、汉口5块、厦门、镇江、杭州、苏州、重庆、九江、鼓浪屿各1块,总共在13个城市占有租界24块。租借地:

德国胶州湾99年;俄国旅大港25年;法国广州湾99年;英国九龙99年;英国威海卫25年,共计5块。势力范围:

A.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地区、日本在南满铁路沿线地区均建立行政管理机关,驻军设警。

B.中国向英国承诺永远不以舟山等岛及扬子江流域给予他国;向法国承诺不将海南岛、两广、云南与安南边界地区割让或租与他国;向日本承诺不将福建及其沿海让予他国;

C.允许法国对两广及云南的矿产有优先开采权;允许日本在福建有建造铁路的优先权;允许德国对山东全境有经济上的优先权,等。驻军权:A.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驻泊军舰;B.允许列强各国在北京常留军队保护使馆和在北京-天津-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守卫;C.俄、日在东北设护路军警,俄军曾达到7万多人。协定关税权:《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关税税率值百抽五,《望厦条约》规定中国倘有变更须与美国等议定。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权:规定外轮在海关注册即可任意航行中国内河。片面最惠国待遇:一国获得特权,其他列强一体均沾。(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绪言。)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而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的,正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最早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出现于中国的外资工厂,主要是英国、美国资本的船厂,它们一般是从事船舶的修理,各厂雇用的中国工人有几百至千余人。继之,外国资本又在各地开办了磨粉厂、制药厂、制酒厂、砖茶厂、肥皂厂、榨油厂、缫丝厂、造纸厂、香烟厂、铁锅厂等等,直至“把生鸦片制成烟膏”的鸦片制造厂。一般的都是些小厂,其中较大的是英国、美国、德国资本的几家缫丝厂,最大的有工人一千多人。(选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比较有影响的企业,有广东南海的继昌隆机器缫丝厂。这个厂是由华侨商人陈启沅在1872年创办的。十年以后,广州一带兴起了十多个缫丝厂。

继昌隆缫丝厂创办时,不依靠洋人和封建官僚,没有现成的机器,陈启沅购买了一座轮船上使用的蒸汽锅炉,改装试用。全厂占地约40余亩,有男工、女工三四百人。

陈启沅是近代中国早期著名的华侨民族资本家。他大约生于1825年,死于1905年。早年,陈启沅在南洋经商;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他于1872年从国外回到祖国,在广东南海创办了采用机器进行缫丝的继昌隆缫丝厂。这是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它拉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序幕。华侨商人陈启沅的画像

由华侨商人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是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采用机器进行缫丝的工厂。该厂有一座高4米,周长2米的蒸汽锅炉,炉上装有水喉,能将开水送到各个缫丝工作位,供冲茧使用,并以蒸汽作动力带动机械操作,从而以蒸汽煮茧缫线代替了原来的碳火煮茧和手工缫丝。这个图片就是反映继昌隆缫丝厂采用的蒸汽锅炉和缫丝机的一幅示意简图。

机器缫丝厂的出现,在因循守旧的封建社会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封建的手工缫丝业行会,扬言要捣毁机器,以保护手工缫丝者的利益。社会上出现了种种流言蜚语:什么“男女同厂做工,有伤风化”,什么“烟囱高耸,破坏风水”等等。甚至出现了捣毁机器缫丝厂事件。陈启沅迫不得已一度将丝厂迁往澳门。以后,这个厂终因外国资本的排挤而倒闭。1896年陆润痒创办的苏纶纱厂

外资的大量侵入,不能不在一时期内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后,清政府既允许外人投资,也就不能禁止人民设厂。洋务派对工业垄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官办企业不能维持,“官督商办”的信用也已丧失干净。因此,在一部分官僚(如胡燏棻)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如康有为)的呼吁下,清政府谕令各省“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于是国内商办工业的兴起,就成为不可遏阻的事情。1895-1898年间,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新创办的厂、矿五十余家,资本约1200万元。在纺织业方面,上海外国纱厂林立,华厂易受倾轧。于是无锡业勤纱厂(1896年)、苏州苏纶纺织厂(1897年)、杭州通益公纺织厂(1897年)和南通大生纱厂(1898年)先后兴办。缫丝工厂在上海、苏、杭等地迅速增加,1898年仅上海一处就达二十所左右。面粉、火柴等公司在国内各地纷纷开设。

从1895年到1898年,据统计新创办的规模较大商办厂矿企业,就有五十余家,资本总额四百余万元。地主、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的为数不少。据张之洞在一份奏折中说:“数年以来,江、浙、湖北等省陆续添设纺纱、缫丝、烘茧各厂约三十家。此外机造之货,沪、苏、江宁等处有购机制造洋酒、洋蜡、火柴、碾米、自来水者。江西亦有用西法养蚕、缫丝之请。陕西现已集股开设机器纺织局,已遣人来鄂考求工作之法。四川已购机创设煤油并议立洋蜡公司。山西亦集股兴办煤铁、开设商务公司。至于广东海邦,十年以前即有土丝、洋纸等机器制造之货,近年新增必更不少。天津、烟台更可类推。湖南、湖北两省已均有购机制造火柴及榨棉油者。……湖南诸绅现已设立宝善公司,筹议各种机器制造土货之法,规模颇盛。似此各省气象日新,必且愈推愈广。”这说明,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重重困难的中,确实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1897年周廷弼创办的苏经缫丝厂

仅根据私人资本企业的数量看,作为形成民族资产阶级集团的经济基础,似显微弱和不足。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那末,十九世纪末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足够为民族资产阶级社会集团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因为(1)工业部门的私人资本中尚有相当数量资本在万元以下的企业;(2)手工业也呈现有相当数量的资本主义工场和作坊。上述两者相加,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近代企业和手工工场,估计当在万家左右。(3)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商业、金融等部门也逐步产生和发展了。原来某些传统的封建性商业也逐渐开始向资本主义性质过渡,钱庄也开始转化为民族资本主义性质。(4)那些投资于官督商办企业中的商股,以及挂着洋商旗号实际是中国人经营的企业,也不应忽视。因此,无论从资本主义关系在企业中达到的程度,或者从它的数量以及它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看,十九世纪末民族资本家集团和阶级已经形成。1898年孔多森创办的阜丰面粉厂

早期主要商办企业一览表企业名称时间地点创办人资本雇工发昌机器厂1869上海方举赞200人继昌隆缫丝厂1872南海陈启源1万元700人贻来牟机器磨坊1878天津朱其昂7万元10人公和永缫丝厂1881上海黄佐卿10万两同文书局1882上海徐润1.5万元500人平度、招远金矿1883山东李宗岱80万元通久源轧花厂1887宁波严信厚5万两400人宏远堂机器造纸公司1889广州钟星溪15万两燮昌火柴公司1890上海叶澄衷5万两800人1895张振勋烟台张裕酿酒厂严信厚宁波通久源纱厂陆润庠苏州苏纶纱厂、苏经丝厂1897夏粹芳上海商务印书馆1899张謇南通

大生纱厂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895—1900年,新办资本万元以上的商办企业100多家,资本总额2300余万元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江苏苏州人《弢园文录外编》薛福成江苏无锡人《筹洋刍议》马建忠江苏丹徒人《适可斋记言记行》郑观应广东香山人《盛世危言》宋恕浙江平阳人《六斋卑议》陈虬浙江乐清人《治平通议》“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图其本”。“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郑观应“士有商则行其所学而学益精,农有商则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有商则售其所作而作益勤。”

——薛福成“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以为不可者不必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郑观应“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宋恕

在“师夷”问题上,早期维新思想家不仅主张在器物层面上学习西方,且已开始向往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较之鸦片战争时期的林、魏和洋务派,又前进了一步。但他们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其思想还比较零散,未能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而且在总体上没能突破“中体西用”的樊篱。3.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强国

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明治政府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逐步成为东亚强国。(二)维新思潮1、康有为的学术和思想:康有为自幼从家庭中受到的是正统的儒学熏陶。稍长,师从广东名儒朱次琦(九江),专攻宋明理学,并对心学颇有兴趣。1879年,只身入西樵山,居白云洞,“专讲道佛之书”。曾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好奇西学。1888年12月,第一次上书光绪未达。1890年秋,在广州晤见今文学家廖平,受其影响,由古文经转向今文经。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讲学,1896年,移至万木草堂。康有为

以西学为营养哺育出来的思想又披上了中国古老学术的外衣“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中国的元典是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经过汉、唐、宋,增加为十三经:诗、书、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易、春秋三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西汉时流行的经书是用隶书写成的,称为今文经。西汉时又从民间发现篆书写成的经书,是古代经书,称为古文经。今文经和古文经的区别:最初仅是版本的不同,但后来发展为不同的学派,各有自己的研究理路。今文经学家喜欢对经书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和宣扬迷信的谶纬之学,思想比较活跃;古文经学家则强调读懂经典,真正理解儒学精髓,为此侧重名物训诂,比较简明质朴。常州学派与今文经学的复兴:创始人为庄存与,是乾隆时的进士,撰有《春秋正辞》。后继者包括其侄子庄述祖,以及庄述祖的外甥刘逢禄、宋翔凤等,再后来是龚自珍、魏源、廖平、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及其对传统政治的中心象征的挑战——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新学伪经考》的要点《孔子改制考》的要点六经中之尧舜文王,皆孔子民主君主之所寄托。所谓尽君道,尽臣道,事君治民,止孝止慈,以为轨则,不必其为尧、舜、文王之事实也。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春秋》始于据乱,立君主;中至升平,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为民主。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两“考”之于维新变法运动:我们可以把康有为的动机理解为,他力图通过对传统意识形态符号的改造,来为自己策划的变法寻找政治合法性的神圣性依据,以此种被改造后的中心象征符号作为共识,来形成对社会人心的凝聚力量,并以此来进行变法的动员。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两“考”大胆甚至有些惊世骇俗的观点,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震动,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但从学术角度衡量,两“考”并不成功。就维新变法的实践运作而言,两“考”的负面作用也许要超过正面作用。

梁启超将《新学伪经考》誉为“晚清思想界的飓风”。《孔子改制考》被梁启超成为“火山大喷火,大地震”,对守旧派“恪守祖训”的论调提出了挑战,在思想界引起更大的震撼。清廷先后将二书毁版。——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丁亥作《今古学考》,戊子分为两篇,述今学为知圣篇,述古学为辟刘篇。庚寅晤康长素于广州,议论相克。逾年,伪经考出,倚马成书,真绝伦也”。

——廖平:《经语甲篇》卷二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字又陵,又字几道。1877年,作为船政留学生赴欧,入格林尼次海军大学。1879年回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次年调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是以今日要政,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从1895年起,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原强》、《辟韩》、《救亡决论》、《论世变之亟》等重要文章。1897年,与夏曾佑等创办《国闻报》,与《时务报》并称南北两大喉舌。2、严复与《天演论》的译介西学的威力严译八大名著: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即《天演论》斯宾塞:《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群己权界论》、《名学》亚当·斯密:《原富》孟德斯鸠:《法意》甄克思:《社会通诠》耶方斯:《名学浅说》

译事三难:信、达、雅。……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天演论》的译介

《天演论》的基本思想:生物进化论在人类社会的运用。天演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敲响了中国救亡图存的警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严复影响了近代中国思想界,“中国西学第一”。介绍了西方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逻辑学、政治学)尤其是议会民主政治。提出“身贵自由,国贵自主”,“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突破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模式),“体”“用”浑为一体,不可分割。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提高一大步,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做了舆论准备。严复引进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不仅为维新派提供了理论武器,而且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思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传入中国之前,曾经起着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巨大作用,影响了几代先进的中国人。(当时)一有空闲,就照例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鲁迅:《朝花夕拾·琐记》(读严复的译著)像黄牛闯进菜园,初尝菜味,只顾着了吃! ——毛泽东《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竟做了中学生的读物了。……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一般爱国志士的口头语”。

——胡适:《四十自述》严复对西学的了解最全面,最深刻。“中国西学第一人”。3、谭嗣同与《仁学》

非正统思想的发掘“晚清思想界的彗星”谭嗣同的经历与《仁学》的写作《仁学》基本思想:“仁”为万物之源、最高法则;“仁”与“中外通”、“上下通”、“人我通”、“男女内外通”。“通之象为平等”。《仁学》政治思想:(1)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指出“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痛斥历代君主为独夫、民贼、禽兽,大盗窃国。社会契约论和民本思想特征。(2)对清朝统治亦进行了激烈攻击,指其残害、镇压人民。(3)批判中国封建伦理道德,否定三纲五伦,指其泯灭人性,使中国成为一个不仁的世界。(4)呼吁“冲决一切网罗”,包括君主、伦常、利禄、俗学、天命、佛法之网罗,进行彻底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谭嗣同谭嗣同激进的思想家中国近代激进主义的源头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1896年,汪康年、黄遵宪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由汪任总经理,聘请梁启超为主笔。梁在该报上先后发表《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说群》等文。1897年11月,因与汪康年的矛盾,梁启超辞职赴湘,任时务学堂中学总教习。4、宣传家梁启超梁启超与“时务文体”(“报章体”)“纵笔所至不检束”;“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梁启超的维新思想(1)变法之迫切性;(2)变法当知本原: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变官制;(3)民权思想。民权的对应——君权。民权与人权。民权——绅权——官权。(4)今文经学与大同学说。

“法行十年,或数十年,或百年而必敝”,“敝而必更求变,天之道也”。“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

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5、维新思潮内容总结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1860-1895年)第一类:直接受到西方文明的熏陶后开始形成早期维新思想的第二类:从传统转向“西学”的第三类:从洋务走向新法的强调民族危机,唤醒民族意识。宣扬社会变易与进化观念。鼓吹民权思想与政治改革主张。要求进行教育改革,批判科举制度,主张废除八股。倡导社会改良,提高民族素质。6、洋务派的主张——《劝学篇》张之洞及其《劝学篇》

张之洞的经历。从“清流党”到洋务重臣。对改革的支持。但反对民权思想,维护伦常观念。1898年《湘学报》连载《劝学篇》。《劝学篇》的思想: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认为“旧者因噎而废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制敌应变之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故须“务本”、“务通”。《劝学篇》内容:内篇有九,曰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鸦片)。反驳民权思想和维新派批评封建伦理纲常的言论。外篇十五,曰益智、游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会通、非弭兵、非攻教。主张进行一些改革,如对外开放。《劝学篇》还系统地阐发了“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成为洋务运动思想纲领的很好概括。宗旨:维持现有政治、文化以图变局。

思考题: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的差别要求独立自主抑或坚持和局?要求民办企业抑或坚持官办工商业?要求立宪改革抑或坚持君主专制政治?

《翼教丛编》与湖南保守派思想叶德辉、王先谦等人对维新思想的反对。对民权思想、开放主张的抨击,对纲常伦理的维护。(三)维新运动的开展及其高涨1、公车上书迄今史书所载的“公车上书”:《马关条约》的签订;5月2日上书;都察院拒收;但上书内容不胫而走。上书内容为:要求清政府:下罪己之诏以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主要资料依据:《我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册)近30年来对康有为作品的怀疑代表人物:黄彰健孔祥吉茅海建茅海建近期文章:《公车上书考证补》,《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4期茅氏观点:有两个不同概念的“公车上书”:一是由政治高层(翁同和、李鸿藻等)因阻止合约无效而发动、由京官组织公车进行的上书,达31件,签名1555人次,且达御前;一是由康有为组织的18行省举人联名上书,是一次流产的政治事件。上书未送都察院,且签名人数很少;康党在策划上书的同时,在上海刊行《公车上书记》,“决计登上政治舞台”。

《我史》中的记载多处有误,是一不可靠的史料;但通过这类并不可靠的历史记录,康有为、梁启超已经成功地书写了自己的历史,并被许多历史学家所接受。

其他文章:姜鸣:《被调整的的目光》之《莫谈时事论英雄-康有为“公车上书”的真相》。论点:“公车上书”是康有为对历史的一次成功的大欺骗。欧阳跃峰:《公车上书—康、梁编造的历史神话》,《历史教学》2002年第10期。关于上述观点的评论:关于“被建构的历史”或“历史神话”。对今日“重建历史”的思考。2、变法舆论与民间活动的兴起

《万国公报》1895年8月关于传教士的《万国公报》

强学会、强学书局与强学报北京官员与强学会张之洞与《强学报》对“孔子改制”说的拒绝《时务报》1896.8.9-1898.8.8

汪康年、黄遵宪与《时务报》的创办。

《时务报》主笔梁启超。《变法通议》系列文章。黄遵宪任湖南盐法道、署理按察使,与梁启超入湘。梁启超的离开与《时务报》减色。时务报在变法后的命运。其他报刊:《湘学报》(《湘学新报》改)、《湘报》、《国闻报》、《知新报》、《农学报》、《蒙学报》、《无锡白话报》、《求是报》、《实学报》

等。

各地学会组织学会(文会)的近代意义。西学东渐与近代学会的兴起。从“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到“广学会”。戊戌时期学会的蔚然兴起。数量说法不一。学会类型:政治类文化类教育类实业类纯学术类教育改革与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

湖南的维新运动湖南的维新力量:巡抚陈宝箴、学政江标、徐仁铸、按察使黄遵宪,为官吏中的维新派和开明人士;皮锡瑞、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为湖南本地之知识分子维新派;梁启超及其同学等,为外地入湘之维新派。

湖南时务学堂长沙1898

创办背景中文总教习梁启超西文总教习李维格。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人的维新宣传:民权平等之说;反清言论;康有为改制论、三世说;社会改革思想南学会总会:长沙1897-1898各地设有分会南学会活动内容:定期举办讲演活动,每月四次,由谭嗣同主讲天文,黄遵宪主讲政教,皮锡瑞主讲学术,邹代均主讲舆地,演说完毕,尚需回答听众提问。

叶德辉等地方绅士反对。皮锡瑞离湘。邵阳会长樊锥被逐。《湘学报》1897.4-1898.8共45册,唐才常主编。《湘报》1898.3.7-1898.10.15唐才常主编。湖南新政的其他建树:开矿山、办企业;整顿吏治;设立“保卫局”-近代警察机构的萌芽。

康有为与保国会

康有为三上清帝书1895年5月29日孔教会问题都察院代奏同乡京官印结康有为四上清帝书1895年6月30日要求“定国是”,“设议院以通下情”工部李文田拒绝代奏德占胶州与五上清帝书1897年12月建议:采法俄日以定国是;大集群才而谋变政;听任疆臣各自变法;关于“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定宪法公私之分”之建议。

警告:“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也,且孔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也。”工部尚书凇桂因“恐偏安不可得”等语,大怒,不肯代递。后该上书在坊间印行。翁同和之挽留与高燮曾之上书1月24日总理衙门之会上清帝第六书(《应诏统筹全局折》)1月29日强调“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亡”。建议: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发起保国会1898年4月17日各地学会的兴起,粤学会、蜀学会、闽学会、关学会等康有为与李盛铎发起3次集会演讲活动及其影响保国会被禁洪嘉舆《驳保国会章程》举人孙灏关于康有为“民主教皇”的言论御使潘庆澜、文悌疏攻刚毅、荣禄查究李盛铎反戈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变法前夕康有为在总理衙门驳斥荣禄等顽固派论战性质:是资产阶级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挑战(四)百日维新

1、戊戌新政

帝党与后党《马关条约》签订后的分歧国家利益与政治利益光绪帝“不欲为亡国之君”;奕訢之死与光绪变法契机《定国是诏》6月11日认为“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要求“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影响下,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了“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的具体步骤和措施。康有为详细地陈述了他的意见,深得光绪帝的赞许。之后,任命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下图为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康有为的简图。百日维新的内容康有为“专折奏事”之权新政建议关于《戊戌奏稿》、《杰士上书汇录》、《光绪朝筹办夷务始末》康有为的新政建议:(1)变科举,废八股,进行文化教育改革;(2)以西法振兴农工商业及军事工业;(3)官制改革分权制度开懋勤殿;(4)设立孔教会为“国家教化之基”;(5)要求光绪帝“御门誓众”,以变法为国策。进呈《孔子改制考》、《俄彼德变政记》、《日本变政考》、《日本书目志》、《波兰分灭记》

等;拟进呈《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法国变政记》等书。新政诏令。2、新旧之争慈禧之权欲人事权的紧握6月15日三道命令“礼部六堂官”事件王照与怀塔布、许应骙等的冲突

三道上谕:一、罢翁同龢。二、新授任的二品以上官员必须到慈禧太后前谢恩。三、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不久实授),统领北洋三军(董福祥甘军、聂士成武毅军、袁世凯新建陆军)。从6月16日至24日,任命崇礼为步军统领,怀塔布掌管圆明园八旗、包衣三旗及鸟枪营,刚毅掌管健锐营。

礼部的官员王照,上书提出慈禧和光绪帝一起出国考察,增加见识,也显示最高领导融洽无间。礼部尚书不同意代转,要皇帝到危险地方游历,王照心怀叵测;礼部公然违背皇帝的诏书拒绝上转,王坚持,与礼部的尚书、侍郎发生冲突,结果事情闹到了光绪那里。光绪觉得自己的政令无法贯彻下去,想杀鸡给猴看,想立威,决定把六个堂官全部罢免。赏敢于上书的王照三品顶戴,同时将阻挠上书的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侍郎堃岫等人革职。这一事件惹恼了慈禧,成为戊戌政变的导火线。礼部六堂官事件9月5日,赏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林旭四品卿衔,擢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9月7日,免李鸿章总理衙门大臣职。变法得到开明人士的热烈欢迎。罗振玉回忆:变法诏令发布,“如春雷之启蛰,海上志士,欢声雷动,虽谨厚者亦如饮狂药”。

3、戊戌政变后党的布置维新派争取支持的努力康有为的“围园”“杀后”计划:袁世凯带兵从天津到北京;毕永年抓捕和杀后。争取袁世凯光绪帝的破格任用谭嗣同夜访法华寺,劝袁除此老朽。联络英、日的努力:“固结”与“合邦”李提摩太的建议光绪帝拟召见伊藤博文与李提摩太

9月18日,御使杨崇伊上密折要求慈禧“训政”,慈禧回宫(维新派尽变旧法,斥逐老臣,任用洋人)

9月21日慈禧正式听政

这幅图片是北京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外景图。瀛台是一座四面环水的人工小岛,有跳板与陆岸相接。岛上有涵元殿、庆云殿、景星殿、翔鸾阁等建筑。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囚禁在南海瀛台,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颐和园玉澜堂是光绪帝的寝宫。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曾囚禁光绪帝于此。玉澜堂东西配殿都有过堂通外面。玉澜堂北面宜芸馆是皇后的寝宫,本与玉澜堂相通。为囚禁光绪帝,慈禧太后下令将玉澜堂配殿的过堂用砖堵死,并在玉澜堂与宜芸馆之间筑起一道墙隔绝。光绪皇帝被囚禁于中南海赢台谭嗣同殉难图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等六人杀害(罪名是“谋围颐和园,劫持皇太后”);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以戊戌政变宣告失败。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