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奢侈浪费 厉行勤俭节约(群众路线教育讲座)_第1页
杜绝奢侈浪费 厉行勤俭节约(群众路线教育讲座)_第2页
杜绝奢侈浪费 厉行勤俭节约(群众路线教育讲座)_第3页
杜绝奢侈浪费 厉行勤俭节约(群众路线教育讲座)_第4页
杜绝奢侈浪费 厉行勤俭节约(群众路线教育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前言:

党的群教活动的重要内容一二杜绝浪费厉行节约的重大意义三关于奢侈浪费的认识误区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作风五我国传统文化与我党一脉相承六在工作生活中杜绝浪费厉行节约

奢靡之风即奢侈浪费之风,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死敌大敌顽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

(一)奢侈浪费的危害巨大1.损害党群关系造成物质损耗,严重危害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使党员干部在思想感情、工作作风、生活方式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2.损害社会风气败坏了社会风气,对社会奢侈浪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3.滋生贪污腐败促使一些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走上贪腐之路,是衍生腐败的催化剂。

(二)党中央下定决心整治铺张浪费

1.八项规定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出台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

第八项:“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2.15道禁令

2013年--“禁令之年”。其中6道禁令明确了反对铺张浪费的内容。禁令3:2013年7月,《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禁令6:2013年9月,《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禁令4:2013年8月,规范文艺晚会进的通知。禁令8:2013年11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禁令12:2013年12月,《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禁令13:2013年12月,《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我们六亿人口都要实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不但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义。””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朱德,《勤俭持家》,1957年12月17日:“我们应该在全国人民中造成一种崇尚节俭的风气,日常生活、一切婚丧嫁娶和人情往来,都要力求简朴和节约,同时提倡积粮防荒、积钱备用,提倡互助互济,发扬我国劳动人民的“乡邻相帮”的美德。这些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利益,都有重大的意义。““总之,在各个方面,都要注意精打细算、厉行节约。这样做,既可倡导节俭之风,又可把省下来的钱用到迫切需要的地方去;既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只要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下定决心,以身作则,坚持数年,我看党的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优良作风,就一定能够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发扬光大起来。”江泽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997年1月29日:“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我国基本国情,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勤俭办一切事业,带头执行中央有关精简经费开支的要求,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胡锦涛,《加强领导十部党性修养,大力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2009年1月13日:(二)杜绝浪费,厉行节约是反对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的根本举措,是转变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工作作风问题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三)杜绝浪费,厉行节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主流始终是好的。同进,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享乐主义、奢糜之风仍然时有发生,中纪委也通报了不少的典型案例。如果我们不常抓不懈,人民群众就会对我们党失去信心。这将成为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普通的党员干部,认为自己不存在奢侈浪费的现象,用不作勤俭节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物质极大地丰富了,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大小的权力和资金,寻求高端奢侈的生活。(一)奢侈浪费的主要体现1.公款吃喝浪费“搞好接待是人之常情,让客人吃工作餐不仅丢面子、还掉里子。”“只要不贪污,吃一点喝一点没关系”。网络调查,“公款吃喝”占了14.39%,占比第一。3.办公场所超标

安徽省望江县委、县政府办公楼=

美国白宫2.公款送礼浪费每到重要节日都要跑各自的上级部门,以“沟通感情”,感谢支持和帮助为由送礼。◆用“感情”投资淡化“办事”目的◆以节日“小意思”而图日后“钓大鱼◆走“迂回”路线,从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身上打开缺口4.公务车辆浪费超标准、超编制配车公车旅游、购物子女上学、送私人朋友私车出行却用公款报销不就近住宿每天公车接送5.节庆会议浪费办会办论坛开模式洽谈会等大腕明星助阵讲排场、比阔气6、政府投资浪费大建营堂管所豪华广场、会馆各类雕塑认识误区行为惯性需求漏洞监督缺失(二)造成奢侈浪费成风的主要原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点灯笼访贫农。”(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言行表率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毛泽东穿过的袜子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廉洁奉公,以正治国者

周恩来也。“

----陈毅

“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周恩来(二)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率先垂范2013年12月28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途中到北京市某包子铺吃午饭,亲力亲为、平易近人,一时传为佳话。

传说中的“主席套餐”:二两猪肉大葱馅的包子,共六个一碗炒肝一份芥菜=21元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与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担当意识和做法,正是取信于民,获得群众支持的重要举措。

崇尚俭朴、反对奢华、艰苦奋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战国时期,墨子:“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三国时期,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1.朱元璋大明太祖高皇帝,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6岁入皇觉寺为僧,25岁40岁,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在位30年,年70而终。凤阳民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当一生尚俭,善于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注意发展生产,严厉惩治各级官吏的贪腐,倡导在朝廷上下形成节俭的风气。凤阳民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2.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

执掌着鲁国朝政和财富,大权在握,一心安社稷。忠贞守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史记·鲁世家》记载:季文子当政时,“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立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革除浪费宣扬勤俭加大宣传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一)下决心推动财税改革

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彻底透明的力度,在公开的范围、内容、明细化程度上更细致、更彻底,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监督权等社会民主权利。(二)加大审计监察监督力度严格的审计监察监督把奢侈浪费事件曝光于公众面前将公款消费“晒”出来,接受群众监督摒弃任何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的现象把有限的财力和资源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三)加大制度执行和惩罚力度出重拳下猛药严打浪费(四)在反腐倡廉制度上,加强教育督查制定“三公”经费管理标准及公开办法,强化制度执行和审计监察监督,让节俭贯穿公务活动的始终,做到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刹住奢侈浪费之风。

(五)细节管理浪费环节

1资金审批关2办公用品使用关13公务车使用关4办公用品使用关5公务接待关7监督检查关6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