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高考复习)_第1页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高考复习)_第2页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高考复习)_第3页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高考复习)_第4页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高考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

开创外交新局面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基础知识梳理清单1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背景:国际上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2).国内:新中国的诞生2.内容①“另起炉灶”:不承认

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国民政府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

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建立

的外交关系。③“一边倒”:新中国坚定地站在

阵营一边。(3)成就:同

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基础知识梳理帝国主义平等互利社会主义苏联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的特点:革命性: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思想理论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上“不学他们”突出表现在A.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2、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这一论断()A.说明中共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C.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D.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3、1950年,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占到当年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7.3%,此后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1951年—1956年的六年间分别是49%、28.4%、35.4%、25.8%、25.7%、34.2%。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纷纷撤离B.中国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模式C.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D.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政策

D1950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经过①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②1954年,中、印、缅一致同意将

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基础知识梳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主要是因为它

A.适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利于世界和平

B.是新中国成熟的外交政策

C.指导处理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

D.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在外交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外交原则,下列属于后来有所修改的措辞是(

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日内瓦会议(1954年)①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②结果: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

》。③影响: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2)万隆会议(1955年)①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②影响: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基础知识梳理日内瓦公约求同存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印度支那三国是法国殖民地,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日本投降后,法国为恢复对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统治,于1945年9月派兵侵入越、老、柬,三国人民被迫进行了长达9年的抗法救国战争。1954年5月7日,越南人民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印度支那战场形势,对迫使法国签订停战协定起了决定性作用。

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

C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A基础知识梳理(1)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时和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3)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基础知识梳理特别提示开创外交新局面基础知识梳理清单2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的霸权地位衰弱,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1)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2)影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础知识梳理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D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新中国成立初建交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结盟运动是二战后亚、非、拉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发起的;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主要是中国俄罗斯和中亚部分国家。故选A。2.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1)中美关系

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需要利用中国牵制苏联。中国:中苏关系恶化,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应对苏联的威胁,并且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基础知识梳理

经过: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1、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2、中,美,苏三国形成相互牵制的关系,有利于中国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同时也平衡了世界力量,有利于世界和平3、处境了中日关系的改善4、打破了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所面临的外交困境,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中日关系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美国谋求与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在日本国内产生了动荡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3)影响: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外交僵局被打破。中美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内容有

①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②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③美国确认最终从台湾撤出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④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答案

A

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答案

A

3.新时期的外交建树(1)背景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

,维护世界和平。(2)建树①积极开展以

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积极参与

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基础知识梳理经济建设霸权主义联合国地区性(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重大成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周边和平环境,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基础知识梳理特别提示要点1.[归纳综合]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核心要点突破(1)一个政策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两大杰出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形成“万隆精神”。(3)三个时期和特点:①奠基时期(建国初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边倒”,步入国际舞台。②拓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改善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③创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全面走向世界。(4)四个具体表现:三大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善同美国等国家的关系;不结盟政策。(5)五大成就:①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②参加日内瓦、万隆会议。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⑤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还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核心要点突破要点2.[分析说明]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核心要点突破(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认为,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中国从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反对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国及其他国家。核心要点突破(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认为,新秩序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核心要点突破(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核心要点突破要点3.[理解掌握]20世纪7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1)打开外交新局面图示核心要点突破(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①中美关系正常化。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继续敌视中国:一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二是发动越南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中美关系在整个60年代仍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1971年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1972年尼克松访华,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签订,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核心要点突破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随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终于打破了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我国外交新局面出现。核心要点突破(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核心要点突破(1)一个政策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两大杰出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形成“万隆精神”。(3)三个时期和特点:①奠基时期(建国初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边倒”,步入国际舞台。②拓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改善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③创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全面走向世界。核心要点突破【命题视角一】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热点考向聚焦热点考向聚焦(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例【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的三大政策中“另起炉灶”的含义是指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新审查处理,据此知识判断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

B【反思归纳】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热点考向聚焦1.(2010年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结合下图,回顾历史,最值得中俄两国人民珍惜和弘扬的历史阶段是(

)A.19世纪末期

B.20世纪初期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热点考向聚焦活学巧用解析:选C。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苏关系友好,最值得中俄两国人民珍惜和弘扬的历史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热点考向聚焦2.“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主要着眼点是(

)A.与各国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外交关系B.废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反动势力D.团结世界和平民主力量解析:选B。“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在清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热点考向聚焦【命题视角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热点考向聚焦热点考向聚焦(2009年高考广东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例热点考向聚焦问题:(1)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2)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级制订了哪些纲领和政策?(3)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解析】本题从民族独立、对外关系、农民地位的变迁三个角度考查中国近现代发展史,意在考查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理解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第(1)问实际上是对中国人民抗争史的归纳,解答过程中不要忽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大事件;第(2)问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归纳近现代史上不同阶级处理农民问题的不同政策;第(3)问注意落脚点是“国际组织”,不能罗列所有的重大外交成就。热点考向聚焦【答案】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2)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资产阶级:平均地权;无产阶级: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