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侦查课件第七章-侦查措施概述_第1页
刑事侦查课件第七章-侦查措施概述_第2页
刑事侦查课件第七章-侦查措施概述_第3页
刑事侦查课件第七章-侦查措施概述_第4页
刑事侦查课件第七章-侦查措施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事侦查学》多媒体课件刑事侦查学制作:蔡宏图1998年3月6日下午5时许,某市运输公司退休工人毕某的女儿下班回家时,发现其父亲被杀死在家里。现场三居室一片儿狼藉,死者双手双脚被捆绑,嘴里被塞了一条半湿的白色毛巾。现场门窗均无撬压痕迹,死者屋内翻动杂乱,留下了大量指纹和足迹。3500元现金及金项链被抢走,本市超市的2000元代金券没有被抢走。调查发现:死者生活有规律,独自在家时,也是将房门锁上,不是熟人不轻易开门。死者的弟弟在台湾,近几年常寄钱物回来,因此家境比较富裕,此事不少亲戚和邻居知道。发案当天,周围邻居没有听到有人以各种借口敲门的情况。死者口中的毛巾本市没有销售。死者家的经济情况较好,犯罪行为人选择毕家进行抢劫有针对性,根据邻居在当天没听到有人以各种借口敲门的情况判断,是知情人。从现场遗留的一条半湿毛巾判断,可能为长途旅行的洗漱用品,而且这种毛巾本市没有销售,犯罪行为人极可能为外地人。犯罪行为人毫不避讳地留下大量指纹足迹。抢走的财物是现金和金项链,对代金券不感兴趣,也可判断为流窜作案。简要案情

2002年12月5日,镇江市丹阳皇塘镇发生了1起特大投毒案件,作案人利用“毒鼠强”在吴塘初级中学食堂厨房内投毒,致100余名学生中毒。(一)现场情况

该校食堂位于该校北侧一幢教室楼房的东部一楼,由西往东依次是制作点心间、食品贮蓄室、教师餐厅、厨房、学生第一餐厅、第二餐厅。

教学楼东面情况

进入厨房要经过两道门,先要打开西侧的双扇木门,该门内侧有插销,经访问得知:该门晚上关好。后要打开进入厨房的单扇木门,该门为司百灵锁,门锁及木门完好,经访问得知:该门晚上锁好。厨房门口情况

厨房内的灶台上有3只大铁锅,经访问得知:当天粥是在边上两只锅内煮的。室内的台板上放有桶和盆,早餐完成后,工作人员已将厨房打扫过,卫生部门也先勘取了部分检材。食堂内还有白纱布、蒸笼等物。厨房情况刑事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勘验,不仅提取了学生的呕吐物,还多部位、多点处提取了剩余的早点、贮蓄室里加工食品用的食油、食盐、面粉、大米等检材26件。5日下午6时30分许,经省厅刑事技术部门检验,在呕吐物、剩余的稀饭、灶台提取物里检出含有“毒鼠强”成份。现场图中心现场图(二)案情分析当天晚上,指挥部召开了案件分析会,对事件的性质,作案的动机,作案的时间,犯罪嫌疑人的刻画,侦查范围进行了分析研究。

这是一起特大投毒案件。投毒地点就在厨房。其理由:一是现场多处原材料中含有“毒鼠强”;二是可以排除原料意外污染的可能;三是案发前食堂内没有使用过“毒鼠强”。1、确定事件的性质2、

分析作案的动机

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分析,作案动机是因生意竞争或矛盾纠纷引发的可能性较大,其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因该食堂三个月前对社会进行了招标,学校规定三个月的试用期后将正式签定合同;二是镇上其他学校的食堂都没有被投毒,唯独这所学校的食堂被投毒,符合同行生意竞争或矛盾激化进行报复的犯罪特征。3、确定作案时间和进出口作案时间应当是在12月4日晚11时至次日凌晨5时30分之间理由:4日晚食堂承包人易新华先在食堂内整理到11点才休息,5日凌晨3时食堂内工作人员起床开始烧早饭。在这段时间,厨房间无人看管。3时至5时30分,厨房内仅有1人在烧稀饭,犯罪分子有作案空隙,加上分析投毒于稀饭中,所以也不排除3时至5时30分作案的可能性。厨房灶膛外墙情况对进出口的分析,当天虽未发现门锁无异常,厨房窗户虽有陈旧性松动,但不明显,加上分析投毒于正在煮的稀饭中,不排除犯罪分子乘隙进入,所以一时不能确认。直到第二天早晨,技术人员在外围勘查时发现厨房灶间朝东的一扇木窗的洋园有扳动痕迹,里面已经复原并发现有灰尘擦痕,进而推断进出口可能就是这扇窗户,因而确定作案时间在12月4日晚11时至次日凌晨3时无人看管的时间段内可能性极大。

犯罪嫌疑人在夜间实施投毒,而且投放的部位准确,分析应当熟悉现场情况;从作案的时间段看,分析犯罪嫌疑人应当对食堂的操作时间和工作人员活动规律比较了解,可能是附近的同行或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从投毒案件的规律特点看,犯罪嫌疑人往往心胸狭窄,文化程度不高。4、

刻画了犯罪嫌疑人的脸谱5、

确定了侦查范围通过上述情况综合分析。这起案件的侦查工作立足于皇塘镇,重点立足于本校范围,全面排查内外矛盾关系和毒源的来历。(三)侦查措施1、查找毒源2、固定人头3、摸排关系4、深挖线索5、确定投毒地点1、查找毒源以学校食堂、餐厅为中心现场,对当天凌晨2时至6时20分期间内食堂及餐厅内所有人员活动情况进行了侦查定位。对学生、教师食用的稀饭、包子、麻饼、咸菜的残留物品,逐一提取样品,送上级刑事技术部门进行毒化检验,弄清毒物来源及投放地点。对食堂所有门窗、门锁等逐一进行技术检查,查找一切痕迹物证,确定作案手段。5日下午6:30当认定为投毒案件后,立即以皇塘镇为中心,在全市以及金坛、武进等邻近乡镇全面开展“毒鼠强”的排查工作。收缴上来的各类鼠药2、固定人头 对该校1600余名师生、职工、校办工厂职工,采取“拉网式”过堂检查,逐人谈话询问,形成笔录,确保一个不漏。针对中毒者访问中出现吃了不同食物都有中毒反应,以及在不同的餐厅就餐中毒程度不一的现象对217名就餐学生反复提醒,多方查证,确定每个人的就餐时间、就餐座位和食用物品。将14名食堂员工以及曾经在食堂工作过的人员,全部传唤至派出所,强化审查,并对衣物、指甲等有关物证进行检验固定,并逐人收集照片,逐一建立档案。3、摸排关系

针对投毒案件的特点,从查找因果关系入手,将今年同时参加承包该学校食堂竞标的5名人员和食堂员工、对食堂有意见的人员以及曾被学校处分的学生全部纳入视线,分别赴丹阳市里庄镇、常州市等地对本人活动、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取证,深入查找与事件的内在联系。、深挖线索

对在工作中发现的一批重要线索,明确专人,采取公秘结合的方式,努力深挖查证,逐条见底,确定嫌疑。

同时,根据指挥部对作案对象必须具备作案动机、作案时间、熟悉食堂环境及操作过程、购买或存有“毒鼠强”、案发前后有反常表现等五个要素的刻画,全面甄别已经掌握的嫌疑人头,进一步提升作案疑点。5、确定投毒地点

为了确定毒物的投放准确地点,经过对提取的检材逐一检验,排除在食品原料、包子、麻饼、水、咸菜投放毒物,唯一与投放有关系的就是稀饭,因而确定厨房就是投放毒物的地点。同时,检验发现,外口的铁锅中剩余的稀饭比里口铁锅剩余的稀饭毒鼠强含量高。经访问:烧稀饭职工反映,在早上烧稀饭时,外口锅稀饭先烧开,准备打稀饭时,发现外口锅稀饭干,里口锅的稀饭稀,就把外口锅里的稀饭打了几勺到里口锅里,又从里口锅里打了几勺稀饭到外口锅中,这样就出现了在第一餐厅吃外口锅稀饭的学生中毒较重,在第二餐厅吃里口锅稀饭的学生中毒较轻的情况。因而确定投放毒物的地点很可能就是外口锅。外口锅里口锅现场提取遗留物位置

四、发现嫌疑

经过对内部、外部、社会上等各方面排查,很快突出了6对矛盾关系,确定了4名重点嫌疑对象。其中:嫌疑对象之一:邹丹平,初二(4)班学生开饭前一人先吃早饭后离开,表现反常。嫌疑对象之二:门卫江建华,系邹丹平干爸,平时对食堂饭菜有意见,具备作案时间,案发后过分“热情”。

嫌疑对象之三:门卫杨洪水,有食堂员工反映,原在食堂做过司务长的该校传达室门卫杨洪水,自易新华竞标承包食堂后,因没被聘用,吃饭又要花钱,一直有想法,最近曾以饭菜不好为由,与食堂员工吵过架。嫌疑对象之四:曹叶飞,2001年毕业生,案发后,有人发现他从学校食堂附近骑自行车离开学校。

五、案件突破

12月6日,查证组在对毒源深入排查过程中,了解到樊洪坤(男,47岁,金坛河头镇人)、苏贺标(男,36岁,安徽阜阳人,暂住武进市卜弋镇)两人以前曾在皇塘集会摆摊卖过“毒鼠强”,立即分赴金坛及武进开展工作。经当地公安机关配合,迅速找到樊洪坤、苏贺标两人。经调查,其中樊洪坤反映,案发前,皇塘曾有人找他买过药。指挥部立即将先期排摸出的一批人员照片提供给查证组,经樊辨认,其确认半个月前向他买过药的人即是该校的门卫杨洪水。指挥部经交叉综合分析,确定杨洪水有重大作案嫌疑。当即组织精干力量,组成强有力的审讯班子对杨洪水进行突审。

案发前半个月,杨洪水在皇塘集贸市场樊洪坤摊位处事先买好2瓶鼠药,12月2日下午拿到门卫室伺机作案。4日下午6:30杨洪水接班后,把鼠药放在门卫室旁的配电房旁地面上,5日凌晨1:30许,起床携带鼠药和手电筒,从校食堂后窗翻窗入室,将鼠药投入准备煮稀饭的剩饭中作案的犯罪事实。厨房情况剩饭摆放位置厨房灶膛情况此时还应继续做哪些工作?全力提取痕迹物证根据犯罪嫌疑人杨洪水的交待,对其家中、配电房、门卫房仔细搜查。并携带存放“毒鼠强”的瓶子和方便袋样品,围绕从学校到皇塘4号路这段线路全面走访,全方位搜索,重点甄别垃圾堆内的每件物品。组织法医对中毒的127名学生进行鉴定。

经对配电房内地面提取的灰迹、手电筒及厨房内盖剩饭的纱布、垃圾场的空瓶进行检验,均检出毒鼠强成份。并在杨洪水作案时所穿的外衣肩部上检出了铁锈成分,符合进入现场时附着锈洋园上铁锈。杨洪水作案时所穿外衣藏毒现场投毒后抛药瓶地点刑事侦查措施第一节强制措施侦查措施是指侦查机关在侦查破案和预防犯罪的过程中,依据法律所采取的各种侦查活动与方法。

分类公开性措施秘密性措施措施运用的时机及功能分常规措施紧急措施强制措施侦查措施运用的方式分分类措施运用的时机及功能分侦查措施运用的方式分第一节强制措施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自杀、毁灭和隐匿犯罪证据,或者继续犯罪,保证侦查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依法采取的临时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一、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二、强制措施的种类侦查强制性措施(刑诉法)

第一节拘传

一、拘传的概念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专门机关依法强制未被拘留或者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二、拘传的适用条件通常情况下,适用拘传是为了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讯问获得有关案件信息。拘传适用的对象都是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关于拘传适用的条件和情形,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对需要拘传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拘传;或者对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拘传。

三、公安机关适用拘传的程序(一)承办单位需要拘传的,应当填写《呈请拘传报告书》,并附有关材料,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批准后,即可填发《拘传证》,对犯罪嫌疑人执行拘传。(二)拘传应当由两人以上的侦查员执行。拘传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出示《拘传证》,并责令其在《拘传证》上签名(盖章)、捺指印。对抗拒拘传的,可以使用械具,强制到案。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讯问结束后,应当由其在《拘传证》上填写讯问结束时间。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侦查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三)对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地点,应在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市、县以内。如果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单位、户籍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市、县的,拘传应当在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市、县进行;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犯罪嫌疑人户籍地或者居任地所在的市、县内进行。(四)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立即对其进行讯问。讯问结束要应根据案件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需要对被拘传人变更为其他强制措施的,应当在拘传期间内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对于不批准的,应当立即结束拘传,立即释放,不得变相扣押。(五)拘传的特别程序。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采取拘传的,应当书面报请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执行中发现被执行人是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应当暂缓执行,并报告原决定或者批准机关。如果在执行后发现被执行人是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应当立即解除,并报告原决定或者批准机关。公安机关依法对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采取拘传的,应当在执行后立即报告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公安机关依法对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执行拘传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报给该委员所属政协组织。(六)执行拘传、押解过程中,可以依法使用约束性警械。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得使用警械,但确有行凶、逃跑、自杀、自伤、自残等现实危险的除外。第二节取保候审

一、取保候审的概念取保候审是指公、检、法等专门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且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取保候审适用的条件(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四)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五)提请逮捕后,检院不批捕,需要复议、复核的(六)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七)移送起诉后,检院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三、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一)保证人保证(二)保证金担保四、取保候审适用的程序(一)取保候审的决定(二)取保候审的执行(三)取保候审的解除和变更

(四)取保候审的期限(五)取保候审的特别程序第三节监视居住一、监视居住的概念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等专门机关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或者审判等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责令其不得擅自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二、监视居住适用的条件

三、监视居住适用的程序(一)监视居住的决定(二)监视居住的执行(三)监视居住的解除和变更(四)监视居住的期限(五)监视居住的特别程序第四节刑事拘留

一、刑事拘留的概念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侦查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重大犯罪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性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二、刑事拘留适用的条件(一)适用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重大犯罪嫌疑分子。(二)适用的情况必须是紧急情况。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三、刑事拘留适用的程序

(一)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注明有关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和拘留的理由,呈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查批准,签发拘留证。(二)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应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拘留证》,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宣布对其实行拘留,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或盖章。被拘留人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应加以注明。(三)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四)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者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五)公安机关依法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采取拘留的,应当书面报请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六)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时,应当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七)公安机关对于已经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要及时做出处理。(八)对犯罪嫌疑人执行拘留、押解过程中,可以依法使用约束性警械。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得使用警械,但确有行凶、逃跑、自杀、自伤、自残等现实危险的除外。四、刑事拘留的期限1、三日以内,延长一日至四日。2、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第五节逮捕一、逮捕的概念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的进行,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依法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二、逮捕的适用条件(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是逮捕的事实要件(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具备,才能依法逮捕。三、逮捕的实施程序(一)提请、批准逮捕1、公安机关提请逮捕2、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二)决定逮捕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认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法定逮捕条件的,有权做出逮捕决定。(三)逮捕的执行1、公安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决定书》后,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逮捕证》,立即执行,并将执行回执及时送达做出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如果未能执行,也应当将回执送达人民检察院,并写明未能执行的原因。2、公安机关执行逮捕时,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并责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证》上签名(盖章)、捺指印,拒绝签名(盖章)、捺指印的,应当注明。执行逮捕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被逮捕人如果拒捕,执行人员必要时可以使用械具、武器。3、对被逮捕的人,必须在逮捕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逮捕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释放通知书》。看守所凭《释放通知书》发给被逮捕人《释放证明书》,将其立即释放,并将释放理由书面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后应当及时通知由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4、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不予通知的,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5、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逮捕时,应当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帅及其他辩护人对于逮捕超过法定羁押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逮捕。如果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备了解除或变更逮捕条件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应当解除或变更逮捕,以切实维护被逮捕人的合法权益。7、根据《代表法》的有关规定,逮捕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应当书面报经人大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许可;逮捕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执行后立即向该人大代表所属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对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执行逮捕前,应当向该委员所属的政协组织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可在执行的同时或者执行以后及时通报。8、对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押解过程中,可以依法使用约束性警械。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得使用警械,但确有行凶、逃跑、自杀、自伤、自残等现实危险的除外。

第六节继续盘问(留置)一、继续盘问的概念继续盘问是指人民警察在执行追捕逃犯、侦查案件、巡逻值勤、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现场调查等外勤警务活动中,对在现场发现的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过当场盘问和检查后,仍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将其带至当地就近的公安机关,并经该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继续盘问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二、继续盘问的适用对象(一)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因此,继续盘问的适用对象包括犯罪嫌疑人和违反治安管理的嫌疑人员。人民警察在适用继续盘问措施时,只能对上述“四种人”采用,否则,就是滥用继续盘问权。三、继续盘问的适用程序根据最新颁布的《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继续盘问的时限一般为十二小时;对在十二小时以内确实难以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二十四小时;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且在二十四小时以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可以适用继续盘问,但必须在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的四小时以内盘问完毕,且不得送入候问室:(一)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二)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三)已满七十周岁的老年人。公安机关在批准继续盘问和延长继续盘问后,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包括:(一)对继续盘问的情况,应当制作《继续盘问笔录》,并载明被盘问人被带至公安机关的具体时间,由被盘问人核对无误后签名或者捺指印。对被盘问人拒绝签名和捺指印的,应当在笔录上注明;(二)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批准继续盘问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填写《继续盘问通知书》,送达被盘问人,并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单位;未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对被盘问人身份不明或者没有家属和单位而无法通知的,应当在《继续盘问通知书》上注明,并由被盘问人签名或者捺指印。但是,对因身份不明而无法通知的,在继续盘问期间查明身份后,应当依照前款的规定通知其家属或者单位。(三)在继续盘问期限内,公安机关决定对违法犯罪嫌疑分子适用刑事强制措施的,应在继续盘问期限内办理相应手续。四、继续盘问适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羁押

一、羁押的概念和羁押场所羁押是指执法机关对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强行囚禁看管,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

二、看守所对犯罪嫌疑人的收押(一)根据《程序规定》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看守所应当凭公安机关签发的《拘留证》、《逮捕证》收押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二)根据《程序规定》第一百四十七和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看守所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并制作笔录,发现不应当羁押的,提请案件主管机关依法变更强制措施。有下列情形的不应收押:1、患有精神病或急性传染病的;2、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期间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行极其严重有极大社会危险性的除外,可在收押的同时进行必要治疗;3、怀孕或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三、对被羁押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一)对被羁押人患重病、逃跑、死亡的,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应立即报告案件主管机关;(二)对于被羁押人的申诉、上诉,看守所应当及时转达有关机关处理,不得拖延、扣押或者阻挠。对揭发、控告司法工作人员的,看守所应当立即报告所属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聘请的律师、辩护律师或者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辩护人,依法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查验其证件及有关证明文件,并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会见。四、换押的概念和意义(一)换押的概念换押,是指主管案件机关在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移交另一机关管辖时,通知看守所交换羁押手续的一种执法活动。(二)换押的意义1、从办案的角度上说,它有利于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依法办案,防止久押不决,及时惩治犯罪,使无罪的人不受非法关押,有效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2、从诉讼的角度上说,它有利于各司法机关明确各自职责,避免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出现意外情况时,大家互相推卸责任的不良现象,从而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3、从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上说,它有利于律师根据不同的诉讼阶段进行其法律帮助工作,便于律师寻求执法机关的协助。4、从看守工作的角度上说,便于看守所掌握诉讼进程,明确羁押期限,保证合法羁押。5、从保障安全的角度上说,有利于防止不同办案机关或不同的办案人员随便提讯犯罪嫌疑人,便于安全管理。五、换押手续的办理(一)需要办理换押手续的情形1、公安机关向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时;2、公安机关侦查终结案件,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检察院受理时;3、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时;4、检察院决定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时;5、公安机关、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重新移送审查或提起公诉时;6、法院一审后有上诉或抗诉,移送二审时;7、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时;8、案件改变管辖时。(二)换押手续的办理根据《程序规定》,在移送案件时,对被羁押人需要办理换押手续的,案件移送机关应当填写《换押证》并加盖公章随案移送,案件受理机关应当在《换押证》上加盖公章,注明承接时间后,及时送交看守所。看守所凭该《换押证》办理换押手续,并立即开具回执给移送机关。六、侦查羁押期限的一般规定公安机关一般应当在2个月内侦查终结,但是对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后可以延长1个月。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羁押期限自公安机关收到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决定书之日起开始,到案件侦查终结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结束。所谓案情复杂,是指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犯罪情况比较复杂,所需调查取证的工作量大,涉及面比较宽,很难在一定时间内侦查终结。对于这种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制作《呈请提请批准延长羁押期限报告书》,写明提请批准延长羁押期限的理由,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制作《提请批准延长羁押期限意见书》,在羁押期限届满7日前送请同级人民检察院转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批。具备下列四种情形之一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经过上述3个月侦查羁押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再延长2个月: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案件。对于具备上述四种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办案部门应当制作《呈请提请批准延长羁押期限报告书》,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制作《提请批准延长羁押期限意见书》,在期限届满7日前,送请同级人民检察院层报省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对犯罪嫌疑人再延长羁押期限2个月。对于可能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在逮捕后,经过5个月的侦查,期限届满仍不能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再延长2个月。七、重新计算和不予侦查羁押期限的情形(一)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情形1、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新的重要罪行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五日内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制作《重新计算羁押期限通知书》,送达看守所,并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备案。所谓“新的重要的罪行”,是指原来没有发现的而且性质比较严重,可能判处较重刑罚的罪行,不是指一般的罪行,法律虽然没有规定具体标准,但是一般应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罪行。所谓“发现”,包括侦查人员调查中发现,也包括犯罪嫌疑人自己的交待。2、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二)不予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情形根据有关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做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侦查羁押期限。逮捕一段时间后因病治疗或需强制戒毒的,一般应变更强制措施,待治疗或戒毒结束后重新收监,变更强制措施期间,不计羁押期限,重新收监后前后合并计算。第二节侦查紧急措施(一)、追缉堵截的概念追缉堵截,是指对逃跑的犯罪嫌疑人,根据其逃跑的方向和路线,组织力量进行跟踪追捕和设卡堵截的侦查措施。包括追缉和堵截两个方面的行动。追缉,是指组织力量沿着犯罪嫌疑人逃跑的方向和路线,在其后面跟踪追缉,以及时捕获之;堵截,是指组织力量在犯罪嫌疑人逃跑过程中可能经过的路口、关卡进行设卡堵截,以堵住犯罪嫌疑人的去路。追缉和堵截两项措施在实际运用中是一种紧密结合、相互配合的关系。作用:1、防止犯罪分子逃避侦查的措施;2、是查缉重大刑事犯罪分子和嫌疑人有效措施一、追缉堵截(二)、追缉堵截实施的条件

1特征条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或者是在逃跑过程中形成或暴露出来的特征,它具体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携带物品特征及其使用的交通工具特征。

特征条件;痕迹条件;方位条件;交通、人流量条件;交通工具条件;时间条件2时间条件是指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逃跑到侦查部门决定采取追缉堵截措施的时间间隔长短,有无采取紧急性措施的时机条件。

3环境条件是指现场及其周围的地理环境、地形、地物以及犯罪嫌疑人的逃跑方向、路线等条件。--方位条件

4痕迹条件痕迹条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在逃跑过程中遗留下的,能够反映出其逃跑方向和路线的各种痕迹、物品等条件。5交通工具条件

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和逃离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交通工具,从而暴露出来的作案特征等条件6交通、人流量条件

是指当时当地的道路交通状况、车流量及人员流动量的情况等要件。(三)、追缉堵截的方法1循迹追踪,迎面堵截。就是根据犯罪嫌疑人逃跑的路线和踪迹,一方面组织力量尾随其后进行追缉,另一方面在其逃跑的前方布置力量设卡堵截。采用这种方法实施追缉堵截,其前提是犯罪嫌疑人逃跑的方向和路线比较明确,变动的可能性较小。2迂回包抄。在只明确犯罪嫌疑人的逃跑方向,无法判断其具体逃跑路线,或者估计犯罪嫌疑人可能施展声东击西、拐弯兜圈的伎俩,而侦查部门又有快速迂回的条行动条件时,就应采取这种迂回包抄的方法。3合围包剿。在追缉堵截过程中,如果已经确认犯罪嫌疑人隐藏在一个明确的地点,或者被逼入一个较小的区域范围内,侦查人员应当迅速散开,抢占有利地形,堵住进出通道,将犯罪嫌疑人包围起来,然后逐步缩小包围圈,将其捕获或迫使其放弃反抗,停止逃跑。4立体追踪。立体追踪,就是使用现代化的海、陆、空交通运输工具,使地面、水面的追缉堵截和空中的观察、控制及指挥紧密结合起来,把犯罪嫌疑人控制在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内,或者始终把犯罪嫌疑人的行踪纳入侦查人员的视线范围内,并最终将其抓获。(四)、盘查的方法1盘查的语言(1)、公开自己的身份(2)、对盘查对象的问话(3)、盘查的结束语A、注意礼貌开口尊称B、先问身份再查事情C、抓住事实穷追不舍D、认真倾听发现破绽E、分而治之各个击破2盘查的站位关系两方面的内容:1)、警察能否保障自己生命安全2)、警察能否有效控制盘查对象2/4/2023(1)半包围形:

S:犯罪嫌疑对象A、B、C:警察ASBC1.5-2米1-2米2/4/2023(2)包围形:

S:犯罪嫌疑对象A、B、C:警察ASBC1.5-2米2/4/2023(3)一名警察盘查时的站位

S:犯罪嫌疑对象A:警察AS1.5米左右左前方侧身对着2/4/2023(4)带回审查时对象在前警察在后

S:犯罪嫌疑对象A、B、C:警察ASBC1-1.5米2/4/2023本站位的意义:1、在坏人的反扑打击距离之外2、使好人不受到紧逼造成反感3物品的检查1)、人包分离人物分离

A、防止对象袭击干警B、防止对象销赃毁证2)、检查要彻底细致2/4/20234盘查车辆1)盘查的目的A发现犯罪可疑人员B确定车辆是否为赃车2)对特定目标车辆的盘查方法A选点要得当B设置复式卡站C警力要充足D注意防止突袭E要熄火检查F设堵车拦截G射击轮胎H禁止围观I保护乘客2/4/2023复式卡站拦截哨卡隐蔽哨卡第二哨位1公里左右1公里左右2/4/2023(五)、追缉堵截的要求1闻警而动,以快制胜2落实措施,防止疏漏A责任心要强B积极盘查访问C搜集犯罪线索与证据D警惕罪犯行凶拒捕3上下联系,友邻配合4设计周密,指挥准确2/4/2023内蒙古通报呼和浩特第二监狱脱逃罪犯抓捕过程中新网10月20日电据法制网消息,20日中午12时许,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张有恩通报了“10.17”案件脱逃的4名重刑犯的抓捕情况。

2009年10月17日,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二监狱发生一起四名罪犯杀害一名监狱民警后集体逃脱案件。

案发后,公安部立即发出通缉令,在全国范围内通缉四名越狱在逃犯,自治区公安厅也向全区发出通缉令,并根据线索,请求公安部指令山西省公安机关协助查缉越狱逃犯。监狱机关、公安机关、武警部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追捕行动。

中央和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案件的侦破工作,10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批示,尽快将逃犯抓捕,并请北京周边接壤地区协同组织抓捕。18日,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等领导也作出批示。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打电话给自治区公安厅厅长赵黎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将罪犯缉拿归案。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也作出批示,要求速战速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呼和浩特周边地区公安机关按照自治区公安厅的统一部署,组织警力,全面布控,封堵所有出城口,并对所有出城车辆、人员进行严密盘查,对辖区内对逃犯可能途经的道路、村庄、集镇、大小旅馆、娱乐、洗浴等场所、城乡结合部等进行全面清查,并根据发现掌握的线索,抽调大批警力对在逃的四名罪犯可能藏匿的地区进行了拉网式搜捕。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锡盟、鄂尔多斯、赤峰、呼铁、民航等地公安机关均启动一级查控机制,特别加强进京检查站查控,坚决防止罪犯逃窜到北京和区外。

10月19日晚,邢云书记、连辑副主席到公安厅召开联席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下步抓捕工作。按照联席会议要求,颜炳强副厅长赶回呼市公安局连夜进行了安排部署。全市所有缉捕布控的警力不减、工作力度不减,并要求排查布控搜捕清查工作加大力度、加大密度,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10月20日上午8时10分,和林县舍必崖乡南窑子村村民举报发现越狱逃犯,公安机关迅速采取行动,围追堵截,在公路上将4名逃犯劫持的农用车撞翻,4名逃犯分头逃走。逃犯李洪斌被追捕民警迅速抓获。逃犯高博在逃跑过程中,持刀将追捕的和林县刑警大队民警郭延军刺伤,追捕警察将其击毙。逃犯乔海强逃入了舍必崖乡政府的办公大楼,民警武警紧追不放,乔海强在从三楼跳下逃跑时受伤被擒。逃犯董继斌在被追捕的民警和武警包围后,持械意欲反抗,经民警两轮喊话,最终缴械投降。

据悉,此次抓捕行动,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已出动公安民警7300余名、武警官兵5000余名;出动车辆2000余台;呼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锡盟等公安机关共清查旅馆1647家、洗浴中心339家、娱乐场所等各类场所4092家、网吧401家,共清查人员47500余人,车辆24500余辆。呼和浩特越狱逃犯抓捕现场作业题:1、追缉堵截的条件是什么?2、盘查的方法有哪些?二、通缉、通报1通缉通缉,是指公安机关为了缉捕在逃的犯罪嫌疑人,以通缉令的形式,通告各有关地区的公安机关及其它有关部门予以协助的一项侦查措施。一般情况下只在公安机关内部发布,通过查控网络,向基层侦查、治安控制力量布置实施。同时可以视情节采用布告、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会议传达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发布。“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刑事诉讼法》第123条,《办案程序》第252—260条对通缉的有关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一)、通缉2通缉的条件(1)犯罪行为到达某种严重程度,依法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2)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已经基本查清。(3)犯罪嫌疑人在逃,包括已有证据证明其实施了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和已经判刑或在押的罪犯。3发布通缉令前的调查工作(1)、查明被通缉人的社会关系(2)、设法取得被通缉人的照片和指纹。(3)、确认被通缉人的体貌特征和衣着特征4通缉令的内容。1)、文书标题。写明通缉令的发布机关名称和发布编号。2、正文)正文第一段写明:案件基本情况。包括: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犯罪行为的内容、过程和结果;犯罪交通工具及逃跑方向;犯罪趋势等。第二段写明: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就业状况或工作单位、职业、体貌特征、逃跑时的衣着情况、携带的凶器和其他物品的特征。第三段写明:接到通缉令后落实查缉工作的要求,缉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与发布机关联系的途径和方法。3)、附件。具体内容包括被通缉人的照片、指纹、携带物品的照片等。4)、发布通缉令的日期,加盖发布单位的公章4通缉令的种类公安部发布通缉令实行分级制度公安部A级通缉令:通缉对象为公安部认为的重要在逃犯罪嫌疑人。公安部B级通缉令:是公安部应各省级公安机关的请求而发布的通缉令。1)、通缉令2)、悬赏通告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发布悬赏通告,其目的是发现重大犯罪线索、追缴赃款、赃物,获取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悬赏通告应当写明悬赏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悬赏的具体数额,并张贴在各处或者通过广播、电视、报刊、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发布。如果是犯罪嫌疑人有可能外逃的,需要在边境口岸采取边控措施,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上报省级公安机关批准,办理边控手续;如果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要逐级上报到公安部批准。如果需要边防检查站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需要同时在边控通知中附加有关法律手续,如果情况紧急,可以先由县级公安机关出具公函,向边防检查站交控,但应在七日内补办交控手续。3)、边控通知(二)、通报1通报通报是为了查缉犯罪嫌疑人和控制赃物,各地侦查部门之间互通情报,协同作战的一项侦查措施。通报是公安机关根据有关业务规章施用的一种行政性措施,它是公安机关内部往来的文书,不对外发布,是公安机关之间落实整体作战原则的具体手工作手段。2通报的种类。1)、无名尸体的通报和查找失踪人员通报在不知名尸体通报中应写名的事项有:案件发生、发现的时间地点。有时还需要写明案件简要经过;死者的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高、发型、身体外表特征、生前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受过某种创伤或做过某种外科手术;衣着特征。如式样、质地花色和新旧程度;死者随身携带的物品,包括种类、数量特征,还要注意附上死者的全身照片和衣物照片。2)、赃物协查通报。赃物协查通报的内容有:案情的简要介绍;赃物的种类、特征、数量。如果赃物的种类复杂,数量较大应在通报后面附上物品清单;如果赃物上有只有失主知道的某种暗记,应专门描述;如果赃物是不常见的物品,如文物,特殊样式的首饰等,还要附上照片。3)、案情协查通报案情协查通报的内容有: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侵害的对象和犯罪手段的特点;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上遗留有指纹、足迹或犯罪工具痕迹或其人身形象有所暴露的,这些情况都应在案情协查通报中写明。3通报的批准权限发布通报是侦查破案工作中的行政性措施,县级以上公安机关都有发布通报的权力。上级公安机关可以向下级公安机关发布通报,同级公安机关之间也可以相互发布通报,但是,涉及地区范围较大的、案情重大的通报,应该报请上级公安机关发布。(三)、通缉通报的要求1发布通缉、通报要及时,并进行动态化管理。2通缉、通报的发布范围要适当。3通缉通报的内容要简明扼要。4对通缉通报要认真协查,及时回复。三、控制赃物1、控制赃物的概念控制赃物是指侦查机关在侦破有财物损失的案件时,通过公开和秘密的工作,对有关行业、场所进行严密监视,以发现赃物下落和破案线索的一项侦查措施。2、犯罪嫌疑人的销赃方式〔1〕异地销赃〔2〕摊点销赃〔3〕场外销赃〔4〕利用寄卖、收购部门销赃〔5〕改装后销赃〔6〕用传销方式销赃〔7〕赌场销赃〔8〕预售销赃3、控制赃物的范围〔1〕赃物转移过程中的控制范围〔2〕赃物修理、销售过程中的控制范围〔3〕赃物使用的控制范围4、控制赃物的方法〔1〕加强控赃宣传,广泛发动群众〔2〕教育行业职工,做好日常控赃工作〔3〕布建秘密力量,做好重点控制〔4〕依靠公开管理,堵住销赃渠道〔5〕依靠基层组织和治安积极分子,严密场外销赃〔6〕加强区域协作,控制异地销赃四、查询、冻结--自学摸底排队(补充)概念摸底排队是侦查人员根据对案情的分析判断,在一定范围内对可疑人、事、物逐个进行核查,发现侦查线索、犯罪嫌疑人和排除与案件无关人员嫌疑的侦查措施。摸底排队的特点作为一种比较传统的侦查措施,使用率高、群众性强实践中存在一些负面效果意义摸底排队可以发现嫌疑对象摸底排队可以发现和收集犯罪证据摸底排队可以收集犯罪情报练习:1998年1月11日,宁夏吴忠市材机厂家属楼内哈某、张某夫妇被杀,4万元现金被抢。现场中室内地面上有大量血迹;茶几上放一空酒瓶和三个玻璃杯,均有酒味;地面上有摔坏的闹钟一个,指针停在9时23分。据调查发现:死者张某生前于1月10日从吴忠市东塔机械厂借款2万元,又从东塔信用社以给其弟弟买汽车为名贷款2万元。并将4万元况换成100和50元面值的现款拿回家中存放。据其弟反映:哈、张曾透露要和他人做一笔木材生意或石油生意,但未说具体人。据邻居反映:11日下午6时,看见张某回家,此后再未见张某与哈某。问题一:对于这起有预谋的图财杀人案,犯罪行为人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知情条件。即犯罪行为人知道被害人家中存放有4万元现金。张某之弟反映的与哈、张做生意的人具有作案嫌疑。作案时间条件。摔坏的闹钟指针停在9时23分,因此作案时间可能是当晚9时23分前。熟人作案。从现场发现有空酒瓶及三个带有酒味的玻璃杯分析,被害人是与犯罪行为人一起饮酒后被害,作案人可能是2人。犯罪行为人案后可能表现出经济反常。根据以上四个条件,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排查,共列出与张、哈夫妇有接触条件的重点对象164人,经过排除,将重点放到了东塔机械厂工人彭志平身上。经查:彭某与哈某在同一车间工作,关系甚密,可能知道哈有4万元现金的情况,案发后,彭花钱大放,购买了许多电器。侦查人员通过多种秘密侦查手段的运用,发现了其同伙,突破了这起案件。第三节常规侦查措施一辨认1什么是辩认辨认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清犯罪事实,组织具有相应条件的人员对案件涉及的有关人、未知名尸体、物品或场所进行识别和认证的一种侦查措施。《办案程序》246-251条2辨认的本质侦查学本质——同一认定(辨认是非鉴定型同一认定)心理学本质——记忆再认辨认的本质

同一认定原理:某物质分解或分离的部分、形成的痕迹和遗留的映像,一定时间内,在本质特征上与某物质保持一致的理论。辨认是一种同一认定?谁与谁“同一”?辨认中同一认定的过程原人记忆中的保持对象经记忆的主动加工而再现辨认是依靠人的什么能力所进行的识别和认证活动?感知记忆再现3辨认的规则辨认的同一认定以往客体当前客体同一同一同一同一主体识记记忆保持、回忆结果当前客体映像受主观感知能力及客观环境条件的影响受记忆的主动加工特点及辨认的时间间隔影响受辨认过程中是否遵循科学的原则从而成功避免暗示的影响受客观条件以及辨认方式、辨认客体的选择的影响辨认的基本条件〔1〕辨认人必须在过去某个时间见过辨认的客体。〔2〕辨认人必须对客体的反映形象有记忆。〔3〕辨认人必须能够识别客体。〔4〕辨认的客体必须具有特定性和稳定性。1混杂辨认(对人的辨认,被辨认人不得少于7人,对照片进行辨认,照片不得少于10张。)2分别辨认3客观辨认(1)、辨认前询问

查清:1、辨认人是否具有辨认的能力2、辨认人对辨认对象的了解程度3、辨认人当时的感知条件(2)、“辨前不见”(3)、辨认前告知(4)、特定主体4辨认的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