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重点: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影响难点: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目录01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02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03.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04.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延时符19121916袁世凯统治时期军阀混战割据时期皖系统治时期(1916.6--1920.7)直系统治时期(1920.7-1924.10)奉系统治时期(1924.10--1928.10)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北洋军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是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1928【概念解析】北洋军阀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帝制与共和的斗争)可连选连任对内独裁对外卖国复辟帝制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1915年5月在日本胁迫下签订的“中日民四条约”,是袁世凯政府与日方因“二十一条”多次谈判最终确定的修正案。1912年12月开始举行的中华民国首次国会选举,国民党所得的议席最多,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由上海启程前往北京,在上海沪宁火车站被刺杀。

反帝制,卫共和——护国战争时间:1915年底主要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地点:云南背景:袁世凯妄图称帝经过: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不少省份积极响应,脱离袁世凯政府结果:护国军胜利,再造共和;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思考讨论:民国初年,出现了两次复辟——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辛亥革命后先后出现两次复辟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两次复辟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发生原因: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够彻底;资产阶级共和制未能在中国真正执行。启示: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恢复帝制违背民意,必将失败。失败原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恢复帝制违背民主共和的潮流;革命党人及全国人员的努力斗争;

帝国主义对其丧失信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帝制与共和的斗争)派系领导者列强支持控制地区直系冯国璋英美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皖系段祺瑞日本皖、浙、闽、鲁、陕奉系张作霖日本东北三省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916~1928)【自主学习梳理新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哪几大派系?领导人分别是谁?分别控制哪些地区?各军阀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1.军阀割据的形成↑1917年5月“府院之争”1920年7月

直皖战争直胜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奉胜段祺瑞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护法运动1917年6月张勋复辟1917年7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直胜1922年4月2、各派军阀混战实质:英美和日本在华利益之争1、时间:1917年8月—1924年1月2、目的:捍卫《临时约法》和国会3、结果:孙中山联合地方实力派发动两次护法战争,皆以失败告终。表明依靠军阀不可能达到护法救国的目的。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武力镇压张勋“辫子军”,复辟闹剧仅12天以失败结束。说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参加一战1917.8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916~1928)【归纳总结】北洋政府的政治统治特点

内政

外交北洋政府袁世凯统治时期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出卖主权军阀割据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投靠列强,参加“一战”革命党人捍卫共和最终失败对外政策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特点: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

对内专制独裁,

对外__投靠帝国主义_________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916~1928)2、原因:小农经济的根深蒂固及其分散性(封建色彩);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殖民地色彩)(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材料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材料2: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材料3: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全国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4:一战爆发后,英国对华输出减少了约1/2。法国减少到不足战前的1/3德国货则完全停止了出口。——《中国近代史教程》根据材料分析民国初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4)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①中华民国建立(为民资发展)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障碍1.民族工业的新发展(1)发展的原因旧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从上海市副市长到国家副主席。是建国后国内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荣智健中信泰富集团董事长。“福布斯2005中国富豪榜”排在第一位荣毅仁

荣德生、荣宗敬兄弟(2)、表现面粉业、纺织业发展迅速;重工业也有所发展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民族工业的新发展民族工业分布图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工业比重②(产)工业结构不合理(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①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4)、影响:(1)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掀起了新文化运动,(2)使无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基础。

(3、)特点③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经济相比,力量薄弱2、社会生活新气象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改阳历新气象:追求民主、平等、自由、文明、进步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袁世凯祭天称帝①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③政治基础:北洋政府腐朽黑暗,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④思想基础:国民思想愚昧落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⑤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一)原因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国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要改造国民的思想}“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概况时间兴起标志前期指导思想主要代表人物主要阵地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1915--1919民主科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新青年》北京大学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之文化

——新文化运动(1915-1919)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三).主张(1)拥护“德先生”(民主),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2)拥护“赛先生”(科学),反对旧艺术、旧宗即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反对愚昧(3)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即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口号:“打倒孔家店”作品:鲁迅《狂人日记》【历史趣闻】

胡适授课时,北大的学生抵触白话文,嫌其啰嗦。于是胡适出题目: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请替我用最少的字复电拒绝。结果:文言用字最少的是12个字“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胡适形式:白话文(胡适《文学改良刍议》)(5)传播马克思主义(后期)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材料1“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爸爸!你一定要强迫我,我便只有自杀了!”——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自觉的女子》)材料2《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材料3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根据材料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③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动摇传统礼教的正统地位)④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⑤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到来①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②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运动所涉及的内容比辛亥革命更广泛和深刻。⑥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材料六: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钱玄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材料七: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李时岳缺乏群众基础【课堂探究】北洋军阀的统治具有哪些特点?请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四个方面展开分析。(1)政治:①实行军阀官僚的对内专制统治,对外大肆出卖国家权益,军阀割据混战,社会黑暗,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祸害。②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2)经济: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上欧战期间西方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3)思想:①大力提倡“尊孔复古”思潮,攻击民主共和,宣传封建伦理纲常。②西方各种思潮被广泛介绍到国内,新式教育、新式学校开始出现、推广。(4)社会习俗:出现了一些变化,如剪辫、放足、废除跪拜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袁世凯复辟帝制:前期准备→正式称帝护国战争:背景、进程军阀割据的形成:概况、结果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原因、开始、结果参加一战:目的、概况、影响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原因、表现与影响民国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原因兴起:开始、主要阵地、代表人物主张:民主与科学、提倡白话文影响(意义、局限性)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课堂总结知识清单:1.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原因?影响?2.民国社会生活的出现了什么新气象?3.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内容与影响?4.北洋军阀统治的有什么特点?高考链接1、(2019·江苏单科,10)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2、(2017年全国Ⅱ卷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