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不温不火的智能穿戴设备如何突破_第1页
实战:不温不火的智能穿戴设备如何突破_第2页
实战:不温不火的智能穿戴设备如何突破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战:不温不火的智能穿戴设备如何突破?

可穿戴设备的概念是谷歌带给大众的,1992年谷歌眼镜的诞生向世人展示了这样一种智能装备,让科技和用户之间离得更近,可惜的是,谷歌眼镜诞生的太早,没有遇到一个足够成熟的可以接纳它的互联网环境。随着移动互联网和芯片技术的发展,智能穿戴设备逐渐从概念走向了商业化,涵盖了眼镜、手套、手表、手环、服饰及鞋等方方面面。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6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2017年将售出7000万台可穿戴设备,这个数字是2013年1500万台的4.6倍。在国内,智能穿戴设备于2013年开始大热,成为下一个风口的说法不绝于耳。2014年,国内的智能手环开始大量涌现,这也是普通用户接触最多的智能穿戴设备,但是真正的明星产品并未出现。仅仅依靠人们尝鲜式的关注力度,并不足以真正催熟国内的可穿戴市场。国内智能穿戴市场的问题为什么国内的智能穿戴设备市场一直处于泡沫化,而且这些设备离我们的生活还是有些远呢?首先,不够“可穿戴”。智能穿戴设备是物联网技术下的成果,它想要通过技术与人的身体相连,更应该是我们身体延伸的一部分,应该是我们自己的个性和性别的展示,是年龄、风格、背景的体现,是所有能够成为我们自己的一个符号,用户才会去佩戴它,而市面上大多的智能穿戴设备,以手环来说,基本上千篇一律,难谈个性化,更难体现用户气质。再者,想让一件东西真正具有可穿戴性,它需要可搭配性和美感,让用户愿意去穿戴,比如可以驾驭不同场合,但不要为了个性化而变得奇怪。其次,不够“必须”。除了美感和个性化,智能穿戴设备更要是个“有用”的东西,人们对新奇玩物有猎奇心理,在价位合理的情况下会选择一试,如果没有可以留存用户的功能,被抛弃的几率很大。仍以出货量最大的手环为例,人们对计步功能没几天就会腻,而且微信和很多其他APP也在做,手环不是必需品;睡眠监测功能可能会让人的大脑产生莫名的紧张,担心深度睡眠时间减少,不如不用;最主要的,即便准确检测到了一些健康数据,用户可能也无法自己解读,就算意识到身体状况存在问题,产品仍旧无法直接影响到用户健康,实在不是必须品。第三,运动社交牌快被玩儿烂了。近来国内的体育健身产业有了新的发展,社交是很多运动健身企业瞄准的方向,也是智能硬件爱打的牌,前面说的计步分享功能就是运动社交的一个方面,此外一些健身O2O企业也会打造交流社区,朋友圈和微博的特点是热点集中但不持久,大量的此类数据难免让人头疼,且风过不留痕。这其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居民的健身习惯不比国外,雾霾也阻碍了很多人的室外活动,运动本身已经不够刚需,靠运动社交来增加用户粘性的可穿戴设备有些力不从心了。那么,怎样切入的智能穿戴设备更有市场呢?不妨看看以下这种思路。把时尚珠宝和智能穿戴相结合2015年2月,美国RINGLIY公司凭借一款具备提醒功能的智能戒指获得一群顶级VC的A轮投资。英特尔更是在去年就携手时尚公司openceremony做出了其第一款可穿戴设备:一个概念性的时尚手镯MICA。在美国,不少智能珠宝初创公司都开始纷纷众筹。在国内,这个领域也开始有试水者,比如Totwoo品牌,将时尚珠宝与智能穿戴相结合,这在国内还是头一家。智能珠宝往往配合有计步、星座运势、久坐提醒等环节,另外还有发光和振动功能,在网络畅通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给远距离用户振动沟通的可能。将时尚融入到智能设备中,解决了设备的“不可穿戴性”,尤其是十分女性化的珠宝产品,其实瞄准的更多是女性用户,让这部分人有更多佩戴的动力。但是,智能珠宝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时尚程度,既然是解决没有美感的问题,又把角度直接切向了最注重时尚功底的珠宝产品,用户当然不会因为产品的智能性而放弃严格的审美目光,所以这对设计师的要求就更高,需要在保证芯片可植入的同时,不能对美感有所损减;2.处在珠宝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会不会尴尬?可能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珠宝并不能和智能设备联系在一起,比起珠宝,智能设备更不是她们的喜好,可能一些来电提醒、手机充电的小功能更让她们喜欢,但这是在是委屈了“智能”二字吧。iwatch的诞生把技术和时尚结合在一起,虽然过于昂贵的价格让不少人止步,但巨头的行动往往预示着某一个时代的来临,时尚绝对是一条突破之路。与此同时,我们不妨看看另外一种思路——儿童智能手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儿童拐卖事件,让家长放心省心的同时,更能让家长愿意掏腰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