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资料(高考真题与史料)精讲_第1页
中国现代史资料(高考真题与史料)精讲_第2页
中国现代史资料(高考真题与史料)精讲_第3页
中国现代史资料(高考真题与史料)精讲_第4页
中国现代史资料(高考真题与史料)精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49年12月,中心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心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方法》,规定全部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扬网络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C.便于刚好通报国内国际形势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扬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扬和探讨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热忱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国两制”的共识D:港澳回来为海峡两岸民间沟通奠定基础“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退了最终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睬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运用一切必要手段……复原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平安”。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行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睬决议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反了大国一样原则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平安1971-1978年,我国共救济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救济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这反映了A:中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D:经济救济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务包括①中国复原联合国席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④邓小平访问美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对于即将参与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次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更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苦痛。……从解除殖民主义苦痛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简洁相互了解和敬重,相互怜悯和支持……”这段话的主旨是A:反对美苏争霸B:开展全方位外交C:提倡求同存异D:重组大国关系20世纪50年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A:消退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推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放弃“一边倒”政策C.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假如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状况下常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限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A: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复原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下示材料说明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袤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限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限制的问题。——毛泽东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主动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从社会背景、哲学背景、思想文化背景三个层面粗线条地勾画“心学”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一)社会背景朱元璋开国之初,在政治上强化君主独裁,大兴党狱,杀戮功臣,至成祖永乐和宣宗宣德年间,又建立内阁制度,削夺诸王权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心集权制度。明代中期,政治极度黑暗,宦官专权,党派倾轧,以至“公道沦亡,人心败坏,凶气参会,群邪翕谋”。[1]狭隘的政治空间,以及志向和现实的差距使明代士人书家对纲常名教产生了质疑,以天下为己任,维护大一统政权,不再是明代士人的基本人生志向和最终追求,他们的心态起先内转,起先走向自我和追求生命本真。王阳明在不背离儒家传统和理学精神的前提下,对儒学和理学进行了自我式的发挥,提出“心即理”、“致良知”之说。王阳明“心学”的本意,是要把伦理纲常灌输到人们的内心深处,使之成为人们内在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像程朱理学那样,把伦理纲常说成是外在于人们心灵的道德约束,像绳索一样束缚着人们。这一理论标记着士大夫的追求由外部世界进一步地转向内心世界,成为催生明中期以后学术文化思想的媒介。明人焦竑曾说:“王学一出,闻者豁然如披云雾而睹青天也。”[2](二)哲学背景明代统治阶层利用儒、释、道宗教道德伦理各自所具有的宗教规范及各自的社会功能,来做为其统治服务的工具。由于佛道两教的发展由前代至此时期处于冷落期,两股宗教力气为了自身发展而主动向儒学理论靠拢,学习儒学的伦理价值观,并与其忠孝道德伦理观念相融合,向世俗化人群简洁接受的层面发展。儒学完成了由程朱理学理气论向王氏心学心性论的转变,宋元时期的儒学程朱理气论渐渐褪色。儒、释、道思想学说的世俗化倾向是它们共同的显著特点。他们的思想学说以通俗化的方式在社会广泛传播,并影响渗透到平民百姓的文化思想的各个层面。(三)思想文化背景明代大力实行八股取士制度,实行极为严厉的高压政策。把程朱理学作为明王朝的政治思想,明确地提倡尊经,奉程朱理学为正宗。从今以后,程朱理学成为文化领域的无上权威,时时禁锢着人们的言行和思想。成化、弘治年间,天下有识之士抛却了程朱理学对文人的桎梏,起先重新谛视自身的价值,整个思想文化界酝酿着一场深刻的变更。明代“心学”与禅宗相结合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促使士人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发生了变革,起先用批判的精神去对待传统、人生和自我,为明代掀起复苏人性、张扬特性的思潮创建了一种气氛,启发了一条新的思路,供应了一种理论武器。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莫非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留意疼惜平民权益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A项,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辩护人的说法打动了陪审团,获得了多数陪审员的支持,而后陪审团投票、陪审法庭最终宣判无罪,这个司法审判过程是民主的,可以反映出雅典“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故A项正确。B项,该项主要涉及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对于妇女、外邦人和广袤奴隶而言,民主是遥不行及的。故B项错误。C项,任何法律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对于彼时的雅典而言法律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工具,是留意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留意疼惜平民的利益。故C项错误。D项,由材料可以知道雅典的司法审判严格遵循民主程序(辩护人辩护—陪审团投票—陪审法庭宣判)。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著名学者阮炜教授认为,苏格拉底跟民主政权的关系甚为惊惶,民主派有充分的理由惩处他,甚至处死他。但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民众最初并非确定要置他于死地,仅判他有罪;只是在他讲了一些挑衅性甚至羞辱性的话以后,才在其次轮投票中判他死刑。材料反映出雅典A.形式上干脆民主的弊端B.以法律维护民主派利益C.司法程序特殊严格缜密D.法律的权威性受到挑战雅典民主政治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材料反映出在审判苏格拉底过程中因为民主派企图严厉惩处他以及苏格拉底个人的挑衅性、羞辱性言语激怒民众和陪审人员,故在其次轮投票中苏格拉底被判死刑,这说明雅典司法审判表决中具有很多人为因素,不是理性客观的判决,故反映出雅典干脆民主的弊端,选A项。我国有大量海外移民,他们向国内亲属汇回职业所得,成为数目惊人的侨汇。在侨乡大省福建,旅居海外者约1100万人。他们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和东南亚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每年他们汇回国内的外汇数目巨大。在实行的“改善金融生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研讨会”上,曾有与会人士透露,每年福建省的侨汇至少有200亿元。汤显祖的“情至说”,是晚明思想解放的代表学说之一,深受李贽“童心说”和罗汝芳“生生之仁”学说的影响。汤显祖认为,“情”是宇宙间极为重要的一种力气,可以达到教化世人目的。“情”之所以具备如此强大的社会功能,是汤显祖认为“情”是一种“生生之仁”。因此,不须要人为地节制“情”,相反,可以发挥至善之“情”的强大力气,最终实现上下和谐、人人相亲的“有情之世界”。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令》,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快速拨往各州,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后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这一变更A、维护了失业群体的独立精神B、缓解了政府财政赤字压力C、忽视了州政府及救济者的责任D、奠定了美国福利制度的基础从近代东南沿海居民异乡创业起,侨汇便起先输入国内。当时侨乡经济发展水平低,侨汇主要用于侨眷养家糊口。以往关于侨汇的相识主要也是“旅居海外的华侨从事各种职业所得,主要用于赡养国内眷属的生活用款”。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侨乡地区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以往“雪中送炭”的侨汇更多扮演着“锦上添花”的角色。侨汇的用途也渐渐扩展为投资实业和捐建慈善公益事业。在侨眷集中地区,侨汇对于旺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公益事业更发挥了突出作用。世界银行专家认为,正是由于大量侨汇回流,输出移民的发展中国家有效改善了居民教化卫生设施。他还认为,侨汇带来稳定的外汇流入,可以改善一个国家借外债的资信度。范文澜先生把中国的士阶层分了四种。第一种是学士,他们著书立说,创建文化。其次种是策士,就是政治家、说客,如苏秦、张仪以三寸不烂之舌谋生。第三种是术士,是指拥有各种特地技能者,中国古代对这些特地技能认为是第一等的,如相面、阴阳、五行等。第四是食客,他们流品最杂,人数最多,甚至包括鸡鸣狗盗之徒。战国秦汉,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重大变更。文明的发展,使文化事业特地化了,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兴的文化角色,即士人,他们主要担当文化;同时,国家行政组织的进化使国家行政也特地化了,由此出现了特地的行政人员——新式吏员群体。由此,战国秦汉之际,出现了儒、吏分途这样的历史性事务。儒生与文吏汉尊儒之后,士阶层重新登上历史舞台,但帝国实际又是儒生文吏兼收并用的。王充在《论衡中》比较儒生与文吏之间的区分,“取儒生者,必轨德立化者也;取文吏者,必优事理乱者也。”儒生能伸张道德,教化百姓,文吏有超群的行政实力,能够称职地处理各种行政纠葛。汉帝国的选官制度也体现这样一种区分,汉帝国的选官是以儒生和文吏为两大来源。汉有举孝廉,这个科目是标榜以孝治天下,实际是儒生文吏兼收并用。周代贵族士大夫既担当文化又担当行政,战国士人和文吏分化,秦只用文吏,汉儒生和文吏渐渐融合,到了东汉学者兼为官僚的士大夫政治基本奠基定型。1、1961年,中共中心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夫对集体生产信念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复原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全部制发生变更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2、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头,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究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动3、“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