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办公楼工程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1页
某高层办公楼工程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2页
某高层办公楼工程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3页
某高层办公楼工程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4页
某高层办公楼工程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施工设计、构造与工作原理--------------------------13.1脚手架附着点的施工设计-----------------------------------------13.2脚手架架体----------------------------------------------------33.3附着装置-------------------------------------------------------43.4电动环链葫芦---------------------------------------------------53.5电气控制系统---------------------------------------------------53.6安全保护装置---------------------------------------------------54.材料与设备-------------------------------------------------------104.1材料----------------------------------------------------------104.2设备---------------------------------------------------------105.施工操作步骤------------------------------------------------------115.1预埋-------------------------------------------------------------115.2搭设-------------------------------------------------------------115.3安装--------------------------------------------------------------125.4上升-------------------------------------------------------------125.5下降-------------------------------------------------------------135.6拆除--------------------------------------------------------------146.施工机具使用注意事项----------------------------------------------146.1DDH50A微速电动环链葫芦------------------------------------------146.2电气控制系统-----------------------------------------------------157.安全操作规程------------------------------------------------------157.1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157.2机械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167.3脚手架使用人员安全规程-----------------------------------------17****1.编制依据编制本施工方案时依据以下现行法规、行业规范、企业标准:国务院[2003]393号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建[2000]230号文《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工程概况****工程为22层高层框剪结构办公楼,该楼7~22层为标准层,标准层层高为3.2m,建筑物总高96.10m,标准层标高从28.1m~78.2m。如图1,该楼标准层建筑面积约1100m2,外周总长约150m。因该建筑标准层各立面均无很大的结构伸缩变化,宜用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本附着升降脚手架从6层东面和南面以及第7层北面和西面开始沿建筑物四周连续搭设7步整体脚手架体,逐层上升配合主体施工到22层。因该楼6层东边和南边部分结构与标准层相同,因此该局部可从第六层开始搭设,待架体上升1层至7层时再与整个架体合拢;又该楼从14层开始东面出现外悬挑1m的剪力墙结构,在架体搭设时该结构处应留有断口,脚手架即可上升或下降。本工程采用的******型附着升降脚手架经建设部科技司技术鉴定,并取得建设部颁发的附着升降脚手架一级施工资质,本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3.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施工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3.1升降脚手架附着点的施工设计3.1.1附着点设计原则(1)与塔机、施工电梯等大型垂直运输施工机械的构件不相碰;架体断口距施工电梯梯笼外侧至少300mm,以保证脚手架升降时不碰撞梯笼。(2)与建筑物内墙砌筑及外墙装璜不相互影响;(3)间距大致均匀;标准层层高3.2m,施工进度预计为3~5天/层,脚手架架体总高18.6m,在立面上可覆盖5层楼,最高附着点处砼已浇筑3~5天,抗压、抗剪强度可达C10以上,能承受脚手架的附着力。机位最大间距为连Lomax=6.95m,符合现行规范中机位跨距Lo≤8m、机位间架体侧面积LoHo≤110m2的规定。表1******工程******型附着升降脚手架总体技术参数表测试项目标准规定设计计参数备注架体结构几何尺寸机位数/26步数n/7最大机位跨距L≤8m6.95m悬挑长度k≤1/3L1.5m架体宽度B≤1.2m0.9m步距h/1.9m架体总高H≤5倍层高13.3m架体垂直度5/10005/1000电动葫芦额定起重量GG0/50kN最大行程S/6m提升速度V/0..145m//min坠落距离k≤80mmm40mm坠落冲击系数≤21.32机位预警系统预警上限N150kN±5%50kN载荷渐减时作用预警下限N210kN±8%%10kN载荷渐减时作用升降不同步量Δm10mmm15mm(4)各拐角至少有一个机位,以免脚手架拐角悬挑太大而产生局部下沉。(5)尽量不分布在悬挂板、阳台等外挑或退层构造上。(6)螺栓中心距板底至少80mm,距梁底至少180mm,与拐角墙体至少80~100mm,使附着点受力时砼不产生裂纹,并便于拆模。3.1.2脚手架架体附着点平面设计方案如图1(略),本工程附着升降脚手架在建筑结构平面外围设置26个提升机位,机位最大间距6.95m,小于规范“机位最大跨距≤8m”的规定。架体在塔式起重机附着杆连墙点处搭设为可接拆断口,升降时拆除可能碰到塔机附着杆的架体杆件,升降后连接复原。架体在施工电梯位置预留断口,避免架体升降时与施工电梯擦碰。当架体顶部上升超过屋顶2~3m时,将架体拉结固定在建筑结构上。3.1.3脚手架架体立面设计方案如图2(略),此楼从6层东面和南面以及第7层北面和西面开始沿建筑物四周连续搭设7步整体脚手架体,步宽0.9m,步高1.9m,架顶围护栏杆1.8m,架体总高15.1m。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时,架体在立面上可围护4层,最高一层踏步高于施工楼面0.5m,架顶围护栏杆超出2.3m,可保障施工安全。3.2附着升降脚手架架体3.2.1脚手架架体的构造及尺寸(见图2a略)(1)步距h:为使工人穿劳保鞋、戴安全帽后在架内能自如施工、方便行走,取h=1.9m。(2)步数n:n=7。(3)排距b:架体内外排立杆中心距为0.9m,施工人员可在架内携物自如行走。(4)距墙净空c:在主体施工阶段,临边柱、墙模板总厚约100~150mm,另需200~250mm装拆模板操作空间,故取C=500mm。第①步小横杆内端距墙50mm,可在该处小横杆内端安装纵向杆及脚手板,作为架底防护。(5)水平梁架:本脚手架架体第①步为水平梁架。水平梁架由φ48×2.5、16Mn低合金钢管桁架组装成,梁高h0=1.9m、排距B0=0.9m、立杆柱距L1=1.5m,可承受整个脚手架的自重荷载、施工荷载、移动荷载等垂直方向上的荷载,该梁架为各承重底盘承托,并由下拉杆拉结附着在建筑结构上。(6)竖向主框架:本脚手架的竖向主框架由φ48×2.5低合金钢管桁架组装成,步距h1=1.9m、排距B0=0.9m,可承受防倾覆装置的水平载荷、水平风载荷。(7)架体构架:施工中可施工架体为②~⑨步。在上升施工阶段,⑦~⑧步可供搭模扎筋施工,余各步供养护、拆除外模及防护用。在下降施工阶段,架体①~⑨可供装饰外墙施工用。架体在各附着点悬挑梁处架体构架③、④步内排纵向杆切出断口,以免该杆在脚手架升降时与悬挑梁相碰。架体外侧全高搭设水平间距6~7m的45o~60o交叉剪刀撑,以增加架体刚度,见图2。(8)司机室:司机室设置在架体第③步上,视野良好,送电方便,其构造见图3。(9)出料平台:如图4(略),在架体第①步安装出料平台。使用前出料平台两侧各用一根直径19mm的钢丝绳拉结在建筑物上,并用花篮螺栓调紧。升降时拆除钢丝绳,吊离出料平台,到位后重新安装并拉结钢丝绳。3.2.2脚手架的防护(1)各踏步平面防护:脚手架各步纵向中线上安装一根搁栅,并在各步上铺设长宽1.8m×0.9m、厚δ≥20mm的横编竹笆片,供施工人员行走并堆放适量施工材料及工具。各步外排杆安装高0.6m、1.2m的扶手杆、立扎竹笆片,并在钢管与竹笆片之间张拉密度大于20目/cm2的阻燃型密目安全网封闭外立面,以防人员与材料坠落,其安装方法如图5。(2)脚手架底部防护:第①步用20mm木板严密铺设,内边距离建筑物100mm;从外侧用大眼安全网与密目安全网两层重叠兜底并扎牢,用于防止物料坠落伤人,其扎挂方法见图5(略)。(3)脚手架内侧防护:脚手架底部用模板或竹笆片严密封闭,并用大眼网、小眼网兜底防护,见图5;在第④、⑥步内排架体与墙面之间扎马槽安全网,并可随施工需要张拉或翻起。脚手架上升前仔细清除建筑物墙面上的障碍物,松开下拉杆,架底封板内边与建筑物之间形成100mm间隙,该间隙能保证架体底部升降时不会擦碰建筑物外墙。3.2.3脚手架的拉结:脚手架在立面上有下、中、上三点拉结与支撑,以保证脚手架在升降过程或施工过程中均保持规定的距墙尺寸及稳定性。(1)如图2,在脚手架第③、⑦步安装两道防倾覆导轨,在墙面上安装导座,升降中可保持脚手架的运行稳定性。(2)施工时,脚手架在每两个机位跨中第⑦步内排杆上安装一根固定拉结杆,与楼层上的预埋钢管相拉结,升降时拆除,升降到位后重新拉结。固定拉结杆楼面拉结点的预埋方法如图5。3.3附着装置附着装置由拉杆副,穿墙螺栓副、悬挑梁、底盘等组成,见图6(略)。(1)拉杆副:由上拉杆、花篮螺栓、下拉杆组成。上拉杆上端直拉板上的孔用销轴安装在支座上,支座用穿墙螺栓安装在外墙上,杆下端为左旋螺纹;下拉杆下端直拉板上的孔用销轴安装悬挂梁,杆上端为右旋螺纹;花篮螺母两端分别为左旋螺纹与右旋螺纹,连接上、下拉杆后旋转花篮螺母可调节拉杆副总长。(2)穿墙螺栓副:由螺栓、垫板、螺母等组成。螺栓用45#材料制成,一端为焊接固定端,一端为螺纹,安装时固定端压住悬挂梁座板或上拉杆支座,螺纹端由外墙穿入,由内墙穿出,垫入方垫板后紧固螺母。(3)悬挑梁:梁身用工字钢制成,其根部焊有带孔座板,可用穿墙螺栓副安装在建筑物上。悬挑梁外端上方焊有带孔拉板,可用销轴与拉杆副连接,下方吊环上可安装电动环链葫芦。(4)底盘:由悬挂板、小拉杆、底盘框架焊接成。底盘框架由角钢组焊成,其左右两侧各焊有一块孔板,可用销轴与拉杆副连接;框架前后侧与小拉杆焊接;悬挂板由吊环与拉板焊接成;小拉杆两头分别与底盘框架、悬挂板以螺栓联接。底盘框架四个角上表面各焊有一根钢管,可与水平梁架的冲天杆相扣接。在脚手架升降时,下拉杆脱离墙体不承力,由电动葫芦吊钩挂住底盘悬挂板的吊环带动脚手架升降;脚手架升降到位时,用下拉杆与撑杆将底盘拉结并支撑在墙体上,此时电动葫芦略为承力,起“双保险”作用。3.4电动环链葫芦(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5241160.9)DHH50A型微速电动环链葫芦是一种简易的起重机械,其具有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耗能小等优点,其机械传动路线图见图7(略),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表2DHH50A型电动环链葫芦主要技术参数型号号DHH50A额定载荷(kN))50额定起升速度度((m/minn)0.14额定行程(m)6额定输入功率率((kw)0.37最小钩距(m)0.6单机重量(kg))90电源源三相交流500Hz3.5电气控制系统本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电气控制系统为三相四线制交流控制系统,每座楼使用一台总控制台,每个电动葫芦的电动机各用一条电缆线接至总控制台,每台总控制台共能控制30台电动葫芦同步升降或单独升降。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图见图8(略)。3.6安全保护装置本脚架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电气预警安全保护系统与防坠落安全锁,前者为一套微机自动控监的电气系统,可对整体升降脚手架在各工况中各机位所受载荷进行自动监视,当载荷异常时能报警断电,并指示异常位置,供操作人员前往排除,确保整体升降脚手架使用安全;后者为一套由机位载荷控制的机械装置,当脚手架发生坠落时,可将脚手架架体锁定在建筑物的墙体上。3.6.1机位载荷预警安全保护系统(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8226393.7)机位载荷预警安全保护系统的主要参数见表3。表3机位载荷预警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表可检测机位位数40配用传感器器开关型型无电源传感感器每机位可检检测机位数2预警载荷上限≤50kN下限≥10kN载荷传感器器的极限载荷荷1000kN预警方式1总预警灯显示黄色色或红色并闪闪烁2异常机位预警灯显显示黄色或红红色3蜂鸣器鸣叫4输出继电器一对触触点通电或断断电系统工作电电压≤±20V输入功率≤60VA输出继电器器触点容量2250V,0.2A使用环境温温度0℃~40℃本机位载荷预警安全保护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在每个电动葫芦机位上串联安装一个载荷传感器,当任意一个机位的载荷超出10~50kN范围时,该机位上的载荷传感器立即向总电气控制台发出预警信号指示异常机位位置与异常情况类型,切断总电源,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该系统由载荷传感器、中继站、自动检测显示仪三部分组成,其布线原理图见图9(略),每四只载荷传感器为一组并联至中继站,各中继站用一根电源线与信号线合一的多芯电缆线串联连接至自动检测显示仪。总电气控制台的主控接触器线路串联在自动检测显示仪内部的一个继电器触点上,当机位超载时,自动检测显示仪内的继电器切断总电气控制台主接触器C电路,使整体脚手架停止升降。3.6.1.1载荷传感器:载荷传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安装方法见图10(a)、(b)。载荷传感器受轴向拉力10<P<50kN时,在P方向上产生变形0,两块主弓形板向内收缩,间距B0减小为B,产生横向总变形1,带动两块副弓形板向外张开,间距C0增大为C,产生纵向总变形21<2<22,此时K1、K2两只行程开关均不会被顶触。当拉力P≤10kN或P≥50kN时,触发顶杆M2与超重行程开关K2的间距22=0,M2推动行程开关K2动作,可就地或异地发出声、光报警及断电信号。同理P≤P1时,触发顶杆M1与欠重行程开关K1的间距21=0,M1推动行程开关K1动作,可就地或异地发出声、光报警信号。3.6.1.2中继站:中继站为微处理器,其可将由自动检测显示仪发来的扫描脉冲信号中转至所属各机位传感器,并将各传感器载荷状态信息以时间先后顺序反馈至自动检测显示仪。实用时可从自动检测显示仪起至施工升降机左、右机位止,向顺、逆时针方向机位群各引出一根9芯电缆线将各中继站串联起来(两路机位数可相同或不同),然后由自动检测显示仪以1组/秒的频率发出扫描脉冲信号,然后由各中继站按时间先后顺序中转至所辖各传感器,并将各传感器的载荷状态信息按时间顺序反馈回去,供自动检测显示仪检索、判别并显示。3.6.1.3自动检测显示仪:自动检测显示仪为微型单板计算机,其可向中继站发出1组/秒的扫描脉冲信号,并接收各中继站的反馈信号,进行检测、显示。上述信号是在一股9芯线中往返传输的,完成发出、接收、判别、显示等一系列功能仅需0.2~0.4秒,然后间歇0.6~0.8秒。接收至40个机位的反馈信号后,仪器可判别并显示各机位载荷状态,具体机位数量与机位编号可使用“设置”按键组设定。自动检测显示仪面板图见图11,每个机位有一个红、黄、绿变光显示灯,其显示红色时表示机位载荷超重(P≥50kN),显示黄色时表示机位载荷欠重(P≤10kN),显示绿色时表示机位载荷正常(10<P<50kN)。当系统处于正常状态时,仪器面板上的“程序”绿灯以1次/秒闪烁,“预警”绿灯以2次/秒闪烁,“机位号”绿灯按机位数常亮。某机位如处在超重状态,仪器的蜂鸣器发出报警声响,总预警红灯闪烁,同时切断电动葫芦机群的动力电源,整体脚手架停止升降,此时可在显示群中据常亮红灯找到对应的异常机位。如该机位处在欠重状态,仪器的蜂鸣器发出报警声响,总预警黄灯闪烁,显示群中该机位黄灯亮,但此时仪器不切断电动葫芦机群的动力电源,而整体脚手架亦可在1~2秒后停止升降,这是因为某机位处在欠重状态时,原应由该机位承受的载荷转移至两侧相邻机位上,如相邻机位因此而超载,即能通过本预警安全保护系统完成显示、报警、切断电源等一系列安全保护动作。应用中不需切断脚手架动力电源时,可通过“自动切断”按键取消该功能,使仪器仅发出声、光信号报警而不切断电动葫芦机群的动力电源。仪器在自身安装状态时或需自检时,按下“自检”键,仪器可逐个机位检索系统中各分线路及各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各传感器、中继站、显示仪之间的导线均用多芯接插件连接,可据需要随时方便地装拆。脚手架升降时,显示仪放置在脚手架中央控制台旁的合适位置。本预警安全保护系统的优点为:①系统工作原理属“边界载荷监视”型,载荷一但超出设定边界数值,系统能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切断电动葫芦机群的动力电源,反应灵敏迅速;②可同时显示多个异常机位,工况考虑周全,监视范围广;③线路简单,故障率低,可靠性高;④操作、装拆方便。本机位载荷预警系统在施工现场的安装使用布线图见图12(略)。3.6.2防坠落安全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8227750.4):防坠落安全锁是一种机位载荷监视装置,当整体升降脚手架正常使用、升降时,安全锁处于“开启”状态,不阻碍脚手架的正常升降;当某段落整体升降脚手架即将发生坠落时,该段中各机位电动葫芦所受拉力骤减,与墙体相连的防坠落装置从“开启”状态瞬变为“制动”状态,立即锁紧与脚手架相连接的防坠杆,使脚手架不致坠落。如图13,防坠杆与脚手架连接,安全锁安装在悬挑梁上,防坠杆从安全锁钳口中穿过,杠杆利用电动葫芦所受重力载荷的大小控制安全锁中楔钳钳口的张开或闭合。如图13(a)略,脚手架正常拉结固定使用或升降时,电动葫芦承力P≥Po(触发拉力Po=1.3kN),经杠杆推动圆盘、楔钳并拉伸弹簧,楔钳沿锥面滑动至顶触限位块,钳口张开2Δ,防坠杆可从钳口中自由穿行,此时安全锁呈“开启”状态;如图13(b略),当脚手架产生坠落的瞬间,电动葫芦承力减至P<Po,弹簧拉力F拉动圆盘推动杠杆转动,并推动楔钳上滑咬合防坠杆,使脚手架的重力通过防坠杆、防坠落安全锁后传递到建筑结构上,避免架体发生坠落。防坠落安全锁的闭锁过程在0.1~0.2秒时间、40mm~60mm下落距离内即可完成。本安全锁具有的“载荷自锁”功能,使楔钳一但咬合防坠杆,即可利用脚手架自重带动楔钳愈咬愈紧。防坠杆为Q235A材料,d=25mm圆钢,能承受P≤90kN的额定拉力。本防坠落安全锁的优点为:安全锁的重力—弹簧平衡机构属“载荷边界监视”型,工作反应灵敏;楔钳—斜面机构以“载荷自锁”的方式锁紧防坠杆,载荷愈大,锁紧力愈大,可靠性高;构造简单,使用方便。4.材料与设备4.1材料4.1.1φ48×3.5钢管(共约40t)6m:1200根,3m:1000根;1.2m:800根;4.1.2扣件(共约20t)直角扣件:8000只;对接扣件:1000只;转角扣件:1000只。4.1.3竹笆(规格:1.5m×0.9m,横编,水平+立面):1500块。4.1.4安全网:密度20目/cm2,阻燃型密目安全网:6m×1.8m,220张(立面、封底);网眼大于4cm2,阻燃型化纤安全网:6m×1.8,30张(封底);网眼大于4cm2,阻燃型化纤安全网:6m×0.9,50张(马槽)。4.1.5铁丝:φ0.5mm—150kg;φ2mm—80kg。4.1.6旧模板:厚20mm,150m2(封闭架体底部)。4.1.7出料平台2~3个。4.1.8主电缆,10mm2、4芯橡套电缆70m(2根)。4.2设备4.2.1附着装置26套,每套含悬挑梁1根、拉杆副5根、穿墙螺栓副8副、承重底盘1副、销轴3根。4.2.2DHH50A型电动葫芦27只:额定起重量5t,行程6m。4.2.3水平梁架12t,竖向主框架10t。4.2.4电气控制柜1台,30门/台。4.2.51.5mm2、4芯橡套电缆2000m。4.2.6机械式载荷传感器26只。4.2.7“附着升降脚手架预警安全保护系统”一套(含中央检测仪1台,中间站8台;9芯信号线7根(每根长25m)、3芯信号线26根(每根长12m)。4.2.8防坠落安全锁26套。4.2.9φ32×2mmPVC预埋管500m。4.2.100.5t手拉葫芦1台,6×19-170-14型钢索若干根。5.施工操作步骤5.1预埋5.1.1按图1所示位置及尺寸在建筑物梁上预埋PVC管(φ32×2)。预留孔定位精度为±50mm。5.1.2按图5在每层楼各拉结点预埋两根φ48×3.5焊管,脚手架提升及固定施工时,该钢管作为水平拉结点,升过后作为楼层防护栏栅的支点。5.2搭设5.2.1按图1所示位置安装承重底盘。底盘在平面内的定位误差为±50mm,各底盘表面标高高差不得超过±20mm。5.2.2将水平梁架桁架片冲天杆插入承重底盘立管,桁架片垂直度为1:500,直线度为1:1000,水平度为1:500。桁架片各冲天杆应高低间隔错落安装。6.2.3安装第①步小横杆,小横杆内端距边梁为100mm。在小横杆内端交圈搭接一根纵向连接管。各处扣件的预紧力矩不小于50N·m。5.2.4在水平梁架机位处安装竖向主框架,其直线度为1:1000,垂直度为1:500。按图1将架体在施工电梯处预留断口,在塔机附墙杆处预留可拆接断口。5.2.5安装各步纵向杆、单搁栅、双扶手。搁栅居中,两根扶手杆距本步外排纵向杆分别为300mm、1200mm。5.2.6安放平面竹笆并用直径不小于2mm的铅丝与纵向杆扎牢张拉安全网,扎立向防护竹笆。用木板封闭第①步,内边距离建筑物100mm。5.2.7按~6.2.6顺序安装其余各步脚手架。第③、④步搁栅与内排纵向杆在各机位处留出800mm的断口。搭设至第④、⑦步分别间隔6m~7m交圈安装固定拉结杆。5.2.8在第①~⑦步之间安装间隔6~6.5m、45o~60o剪刀撑,使其与每根交叉的冲天杆用旋转扣件连接,如图2。5.2.9在第④步距墙缝隙上安装马槽防护网。5.2.10在图1所示位置安装防倾覆导轨及导向框架。5.2.11按图3、4方法搭设司机室及出料平台。5.2.12按图5安装各种防护材料。5.2.13架体安装完毕,在每步上均匀抽300只扣件的预紧力矩是否达到50N·m,并检查各处防护是否严密,连墙拉结是否牢固。5.3安装5.3.1当脚手架架体搭设至第④步时可在各附着点处拆除楼层第二层边梁上的内、外模板,安装下拉杆副将底盘拉结在预留穿墙孔上。下拉杆副的直拉板用销轴与底盘上的拉板连接,锁紧螺母,并穿开口销防松。穿墙螺栓螺纹端由外墙穿入,固定端压住上拉杆弯板,螺纹端从内墙穿出,垫方垫板,锁紧螺母,旋转花篮螺母张紧拉杆,应注意使两根拉杆受力均匀。同时可在第③、⑦步上间隔6m左右交圈安装固定拉结杆,将脚手架架体拉结在建筑物上,以防倾覆。5.3.2在脚手架架体搭设至第③~④步时,可按图1指定的位置安装电气柜、布置电力电缆线,从控制台至施工升降机断口止,分顺时针、逆时针两路向各机位电动葫芦分布电缆线。电缆线成束捆扎高挂在第三步外排杆内侧下方,各分机电缆线两端均应标有机位序号,以便维修时查找。5.3.3安装电缆线的同时可开始拆除第三层楼边梁附着点处的立面内外模板,并安装悬挂梁。悬挂梁应在上下、左右两方向上垂直于墙面,并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用红漆编写机位序号。按下拉杆副的安装方法安装上拉杆副,调节花篮螺母使两根拉杆受力均匀。5.3.4按图13方法安装防坠落安全锁。5.3.5安装电动环链葫芦时应使电动机尾部朝墙,链条平顺,不得扭结;调试各电动葫芦吊钩的升降方向与电气柜面板上相应机位的指定方向一致。按图10方法安装传感器,适量收紧电动葫芦链条。5.3.6按图9的原理与图12布线走向及位置安装并调试预警安全保护系统。5.3.7在整体脚手架作首次提升前,用水准仪找平并在各机位旁的内排立杆第①步与第⑦步处用油漆各作一个同一标高的水平标记,备作纠偏找正基准。5.4上升5.4.1按土建施工需要安排升降时间,一般宜安排在午餐期间。5.4.2按表5要求检查脚手架架体、上拉杆、悬挑梁、防倾覆导轨安装质量。5.4.3登架施工的土建施工人员撤离脚手架。清除脚手架上的施工材料、施工工具,拆除各种临时拉结。5.4.4检查并排除墙面钢筋、模板、支模架及建筑构造形成障碍。5.4.5按顺序先后拆除固定拉结杆、下拉杆。5.4.6安排各种施施工人员定员员定岗。5.4.7复查电气控控制台上各开开关、按钮、指指示灯是否正正常;电缆线线各处接插件件连接是否可可靠;各电动动葫芦动作是是否灵敏,转转向是否一致致。5.4.8启动总开关关,使全部机机位运行,按按表5要求监视脚脚手架升或降降五分钟后,停停机检查各处处正常否,然然后连续运行行至防倾覆导导轨上端超出出楼面拉结点点,停止运行行,安装上防防倾覆框架后后连续运行到到位。5.4.9上升到位后后,在第⑦步安装各固固定拉结杆,在在第①步安装各撑撑墙杆。5.4.10翻下防护护盖板,封闭脚手手架第①、④步距墙缝隙隙。5.4.11安装下拉拉杆副,穿墙墙螺栓副,内内墙端垫方垫垫片后紧固螺螺母。5.4.12放松电动动葫芦,将其其与悬挑梁、上上拉杆副一起起位移至下一一升降周期的的相应机位上上并安装。两两根上拉杆应应调至受力均均匀,悬挑梁梁应与墙面保保持垂直。脚手架每次升、降降时,土建公公司应在架体体下方设警戒戒线并派人看看护。5.4.14脚脚手架每上升升5次,应以原原先在脚手架架冲天杆上所所作水平杆记记组为基准,用水准仪找平平并调节脚手手架一次,各各机位的标高高误差为±25mm。5.4.15脚手架架架体上升中遇遇到塔式起重重机附着杆时时,拆除预留留断口杆件,升升降后连接复复原。5.5下降5.5.1脚手架下降降前应全面检检查架体、机机具、安全装装置的状况。5.5.1.1脚手架体中中各杆件不得得缺少、弯曲曲、断裂,如如发现应补全全。各扣件应应在每步上抽抽检300只扣件件预紧力矩是是否小于500N·m,如发现每每步有30只以上扣扣件松动,则则应将该步扣扣件全部紧固固一遍。修补补竹笆与安全全网。5.5.1.2拆开电动葫葫芦,加注钙钙基润滑脂,,清除链条上上砂浆,涂刷机油。5.5.1.3复查载荷传传感器行程开开关及线路,修修复故障。如如传感器有影影响检测载荷荷精度的损伤伤应予以更换换,换下的传传感器应修复复并重新标定定后方可投入入使用。5.5.1.4在防坠落安安全锁的楔钳钳背部加注钙钙基润滑脂,并并检查安全锁锁动作是否灵灵敏、可靠。5.5.1.5检查电气控控制柜上的各各按钮、开关关、指示灯、电电表能否正常常工作。5.5.2下降前按表4内容容检查脚手架架上各处。5.5.3下降期间间应严格控制制脚手架上的的施工人员及及材料数量并并不得集中排排列堆放。脚脚手架上的面面载不得大于于3×2kN/mm2。脚手架下下方不得有人人施工。5.5.4因脚手架下降降阶段视野差差,故应增加加几个施工人人员,使人均均负责机位减减少,巡架人人员增加一个个,人员的排排列仍按上升升阶段位置排排列。下降期期间的观察内内容与工艺操操作顺序同上上升阶段,但但脚手架覆盖盖墙体大部分分已装潢成型型,应小心操操作,并注意观察察断口位置机机位及架体。5.5.5下降操作工工艺顺序与上上升相同,仅仅是脚手架的的运行方向相相反。每次下下降结束后,施施工双方共同同验收安装质质量,检查合合格后在表5、6中签字,交交接脚手架。5.6拆除5.6.1脚手架下降降至地面时,垫垫平垫实底盘盘底部以使各各底盘将重力力传至地面。5.6.2在脚手架第第③、⑦步间隔6~8m交圈安装装固定拉结杆杆。5.6.3施工完所覆覆盖楼层外墙墙后,可拆除除脚手架。5.6.3.1清除架上的的材料、工具具等杂物。5.6.3.2自上而下按按顺序拆除每每步拉结杆,竹竹笆、安全网网、扶手、剪剪刀撑、纵向向杆、小横杆杆、冲天杆。每每个零件拆除除时均应用绳绳索扎住,以以防坠落。5.6.3.3脚手架体拆拆除至第④步时,可拆拆除附着装置置的上拉杆、悬悬挑梁、防坠坠落杆、穿墙墙螺栓、电动动葫芦及电线线。5.6.3.4拆除司机室室、出料平台台等附属结构构。5.6.3.5在第②步安安装拉结杆,拆拆除第③~⑦步。5.6.3.6脚手架拆至至第③步时,拆除除下拉杆及穿穿墙螺栓。5.6.3.7拆除余下各各步脚手架及及底盘。5.6.4拆架安全注注意事项5.6.4.1在脚手架下下方设警戒区区,并用绳索索围护,挂牌牌示警,专人人守护。5.6.4.2拆除的顺序序为后搭先拆拆,先搭后拆拆,严禁推倒倒后拆除。5.6.4.3拆除各步时时应一步一清清,不得拆出出两步以上的的高差。5.6.4.4各杆件拆除除时先用绳索索扎住后,才才能由中向两两端拆除,不不得抛掷。6.施工机具使用注注意事项6.1DHHH50微速电电动环链葫芦芦6.1.1本本设备应由持持证专业起重重机械操作工工与维修工进进行操作、维维护。6.1.2应应按使用说明明书的规定配配置380VV、50Hz电源源,并按施工工安全规程的的要求接地并并配用用电安安全保护装置置。6.1.3应应在额定起升升高度范围内内起吊额定起起重量;严禁禁起吊拉结在在建筑物上或或地面上的物物体;严禁斜斜拉物体。6.1.4吊吊钩承力前应应将链条整理理平顺,不得得出现扭转、打打结、堆积现现象。6.1.5应应在载卸后才才能拆除葫芦芦扣件进行维维护修理。6.1.6运运行中应仔细细观察设备的的工作情况::a.上升时应应有棘轮、棘棘爪工作时发发出的连续“嗒嗒”声响,如无无此声响,则则表明葫芦不不能承力,如如承力即可能能产生下滑现现象,应立即即拆开壳体,更更换摩擦片。b.升降时起重重链轮非承力力端链条应与与承力端链条条同步运行,如如不同步,则则可能积链乃乃至损坏葫芦芦,应立即停停机反转予以以排除。c.如发现电动动机发热至660℃以上应停机机寻找原因,排排除异常后方方可重新运行行。d.如吊钩承力力后下滑量>2mm,则应应立即更换摩摩擦片。6.1.7升降后应使电电动葫芦钩住住承重底盘并并略为承力。6.2电气控控制系统6.2.1本本设备电气系系统应由持证证专业电工进进行操作、维维护。6.2.2使使用前应巡迥迥检查各电动动机应完好,其其电缆进线长长度应有4~5m的活动裕量量,并不得吊吊挂在脚手架架上;各电缆均均应捆扎成束束,悬挂在脚脚手架上,不不可散布在架架体上;在塔塔机附墙杆与与施工电梯附附墙杆处的防防水插接件接接触良好;各各对讲机应收收发良好,并并充电饱满。6.2.3每每次升降前检检查电气柜接接地是否良好好,测试接地地电阻<4,各电器及及电动机的对对地绝缘电阻阻>0.55M。6.2.4司司机应在接收收到指挥信号号后方可操作作,操作前应应通告各处施施工人员。6.2.5司司机接通电源源后检查电流流表、电压表表、指示灯、按按钮、开关是是否正常。6.2.6在在升降中如发发现非脚手架架施工人员登登架作业或各各电动葫芦、电电器、悬挂结结构件产生异异常声响或发发热现象,应应立即停机排排除,严禁设备备带病作业。6.2.7操作台应有有良好的防水水防尘措施,升升降结束后操操作台应覆盖盖塑料布并绑绑扎牢固,操作台与司司机室均应上上锁。7.安全操作规程7.1架子工安安全操作规程程7.1.1架架子工应持证证上岗操作。进进入现场时应应佩戴各种必必需的劳动保保护用品,并并遵守现场的的各种劳动安安全管理制度度。7.1.2架架子工上岗应应严格按《施施工方案》规规定的指标搭搭、拆、升降降脚手架,并服从项目目现场负责人人与机械操作作工的安排及及指挥,定员员定岗工作,不不得随意调换换人员。7.1.3在在搭设或拆卸卸脚手架期间间,架子工应应将脚手架拉拉结牢固、并并紧固扣件后后才能登架工工作,在高空空安装、拆卸卸的材料应使使用粗麻绳绑绑扎牢固,安装到位或或吊放着地后后才能松开扎扎绳,严禁乱抛材材料及工具。防防护竹笆与安安全网应及时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