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童)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78fcb4e34721800ab8eec216dab453/2a78fcb4e34721800ab8eec216dab4531.gif)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童)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78fcb4e34721800ab8eec216dab453/2a78fcb4e34721800ab8eec216dab4532.gif)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童)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78fcb4e34721800ab8eec216dab453/2a78fcb4e34721800ab8eec216dab4533.gif)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童)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78fcb4e34721800ab8eec216dab453/2a78fcb4e34721800ab8eec216dab4534.gif)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童)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78fcb4e34721800ab8eec216dab453/2a78fcb4e34721800ab8eec216dab45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世界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追求民主资本主义民主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法制社会主义民主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外交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一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政治民主化进程【专题概览】奴隶制民主第一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概览】奴隶社会:分封制、宗法制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夏商周(前2070年-----前221年)
秦朝---清朝(前221年----------1840年)以秦为界第一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时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点解读】考试内容高考回顾备考策略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虽是近三年的冷点,但也要引起重视一般将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相比较;宗法制与传统文化相联系关注选择题,一般为文字史料或图片。重点在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及历史作用。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背诵提示】目的、对象、内容、受封者的义务、权利、社会结构、作用㈠分封制(狭义:西周实行,春秋战国遭到破坏)目的:对象:内容:受封者的义务:
权利:分封制的结构:作用:巩固统治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积极:消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军队、收税..土地和人口巩固统治扩大疆域诸侯享有较大独立性,导致春秋战国的割据混战。广义的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后来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存在诸侯王,例如溥仪的父亲载沣就是醇亲王,但诸侯王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C(2008年高考,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真题体验【背诵提示】宗法制的目的、特点、当时的作用、当今的影响㈡宗法制
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地位的制度。
维护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继承问题上的矛盾。(1)核心内容(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2)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3)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互为表里。积极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有利于发扬尊敬祖先的传统2.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3.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祖国统一,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二)宗法制消极性: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1.传宗接代方面容易出现重男轻女的思想
2.任人唯亲,违背平等、法制意识概念目的特点影响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C真题体验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难点)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宗法制是早期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二者共同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属于贵族政治);2.有专制色彩,但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具有独立性)3.等级森严,贵贱有序。元汉秦明清察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国并行制及解决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中央:君主专制地方:中央集权选官用官郡县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公正公平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
发展完善顶峰
君权和相权的博弈第2课时从秦朝至清朝君主专制的演进第2课时从秦朝至清朝君主专制的演进君主专制:一种决策方式,体现的是君臣关系,指君主的个人专断独裁,常与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相对应。考试内容高考回顾备考策略皇帝制度;秦朝官僚机构;三省六部制;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1.皇帝制度;秦朝官僚机构
近三年江苏省未考过2.三省六部制
13年:江苏··选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2年:江苏··选
10年:江苏··选4.军机处
13年:江苏.选
思考1::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至秦朝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宰相制度处于创立期。春秋时期,相逐渐成为一个固定官名。到了战国,世卿制度被打破,相职在诸侯国内普遍设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职。请回答:(1)据材料一回答,春秋至秦朝中国政治体制有何历史性变化(2分)宰相制度赋予了宰相何种权力和地位?(2分)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变化:世卿世禄体系被官僚体制冲击;血缘关系被地域关系所冲击;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权力:辅佐皇帝,参谋决策地位:百官之首,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
材料二:汉承秦制...宰相制度在汉初至武帝时为鼎盛期。西汉时期宰相的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几乎参与国家所有重大事务的决策。但宰相制度的鼎盛时期很短暂,不足百年。百余年间,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在宰相制度走向鼎盛的汉朝,宰相已从一相发展为三公。西汉丞相府属员多达300多人。由于两汉选官途径广泛,宰相出生也杂,从布衣到宗室,各种出身都有。请回答:(2)据材料二谈谈汉朝宰相制度的历史特点(3分)“鼎盛时期很短暂,不足百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特点:职责权限大;权力逐渐被削弱;办事机构庞大;出身复杂。原因:汉初宰相权力膨胀,相权和皇权间矛盾暴露;专制皇权加强的需要。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
材料三:魏晋至宋为调整期。两汉时期,由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路,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请回答:(3)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宰相制度调整的核心是什么?以唐朝为例加以说明。(3分)特点:职责权限大;权力逐渐被削弱;办事机构庞大;出身复杂。原因:汉初宰相权力膨胀,相权和皇权间矛盾暴露;专制皇权加强的需要。图一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图二请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图一、图二的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的共性和本质区别。(3分)本质区别:中国的三省六部制维护的是地主阶级封建君主专制政体,(1分)美国的三权分立维护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1分)共性:分权与制约。(1分)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延伸拓展1: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2)依据材料二,回答明太祖对丞相的设置有何看法?其理由是什么?为此明太祖采取了什么对策。(4分)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对策: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2分)看法:反对设置丞相。(1分)理由:丞相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1分)地位: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升降和权力大小由皇帝决定。(2分)材料三: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者。──摘自《皇明大政记》(3)据材料三,说明明朝内阁大臣的职权和地位。(3分)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职权:内阁大臣协助皇帝草拟政令;(1分)分项明朝内阁英国责任内阁产生方式设置目的负责对象权力范围历史地位皇帝直接任命加强封建君主专制仅对皇帝负责仅拥有议政权(草拟)内侍机构(非法定)首相提名,国王任命限制君权,维护(资)民主制度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拥有行政权最高行政机关小农经济,落后世界资本主义,顺应潮流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材料四: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4)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军机处的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机构设置的影响?(4分)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2分)影响: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2分)消极方面:政治上:皇帝个人独断,易导致暴政。(1分)
材料五:中国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奉我一人之淫乐),而变得更为凶暴。……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六: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5)根据材料五、六以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评价。(6分)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积极方面:(扩大疆域)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分)实质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1分)经济上:阻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分)思想上:禁锢思想,摧残人性,阻碍科技进步。(1分)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1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1分)政治制度发展历程是要从专制走向民主法治。(1分)专制到民主法治是个长期、曲折、复杂的过程。(1分)结合君主专制的发展历程和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历程的认识。(3分)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秦:确立皇帝制度、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唐:完善三省六部制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建立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发展到顶峰材料: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选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秦朝至明清皇权强化的特点秦朝三公九卿制下三公虽分工上各有所侧重,但丞相权力相对过大西汉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用分割相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提高行政效率宋代元代中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明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清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探究一君主专制下中央机构的演变及特点图一:西汉长安城图二:北宋东京城图三:明朝北京城注:未央宫:是汉朝君臣朝会的地方。大内:指皇帝宫殿或宫内库房。
紫禁城:又称宫城,现在的故宫,为明清两朝的皇宫。材料一:(1)从图中三个朝代都城的城市布局图看,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中心位置的变迁有何趋势?这种趋势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趋势:政治中心趋向都城中心位置。本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央和地方的较量考试内容高考回顾备考策略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选官制度。首先要注意从宏观角度把握含义、发展历程、演变趋势及评价;其次要注意区分几个地方行政制度的异同;最后联系现实思考地方制度和选官制度变迁对当今国家管理和人才选拔的启示
第3课时从秦朝到清朝中央集权制的演进1.郡县制近三年江苏省未考过2.郡国并行制
10年:江苏··选3.行省制度
11年:江苏··选10年:江苏··选4.选官制度·
12年:江苏.科举制·材11年:江苏··选11年:江苏··选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探究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诸侯国封地中央直辖地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相同点不同点盛行时代与中央关系影响趋势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封建时代西汉初年元朝诸侯相对独立,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产生过积极作用,但后期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封国制不利于地方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文明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用。——摘自《凤凰网》(1)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双重影响。(2)中央集权制度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有何启发?拓展延伸作用:
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发展,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可有效组织大规模生产活动与经济建设,促进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民族融合,利于各地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消极;容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阻碍历史发展;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上独尊一家,摧残了思想自由,限制了文化的多元性和科技的发展。
启发:
坚持民主集中制;
充分发挥中央集体领导的政府效能,防止个人专断;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关注民生。(2010·江苏单科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
【解析】A此题考查的是对元朝中央机关的理解。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土番,时间是元朝,而且跟佛教有关,应该理解为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宣政院,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真题体验材料一清代官篡《续通典》则明确地说“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以降视为一种制度。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子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历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并分析其发展趋势。(4分)
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元朝实行行省制。趋势: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课堂演练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同的参议院。……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美国的历程》(2)材料二中“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指当时美国的什么制度?存在着什么弊端?后来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4分)制度:邦联制。
弊端:松散的邦联不能有效管理国家(2分)解决:实行联邦制,组建联邦制国家;
确立中央集权的原则,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2分)材料三为了团结内蒙古人民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政治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但对蒙汉杂居地区仍容纳汉人合作,并避免采取独立国形式。——《中共中央关于考虑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指示》(1946年11月26日)(3)简要分析材料三的直接影响和深远意义。(2分)(4)上述材料,对我国当代加强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直接影响:促成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促成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深远意义:促成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启示:地方行政制度应根据国情,并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和改革;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应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等等。(答出其中1点即可,2分)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4分)方式:世袭。原因: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任意3点即可得3分)探究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标准的演变。(3分)
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8章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教案新人教版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3 平行线的性质》听评课记录2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 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听评课记录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副本
- 2025年度股权质押贷款合同范本
- 天津市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42篇(截至2024年)
- 2025年度婚礼庆典酒席场地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砍树作业合同含生态补偿与公益林保护
- 2025年度健身房会员服务升级改造合同范本
- DB11T 1322.94-2024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94部分:救助管理机构
- 2024都市人群科学护肝白皮书-byhealthx庶正康讯x天猫-202409
- 2024至2030年中国天津市酒店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新教材-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教学课件(按单元排序-)
- 甘肃省临夏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
- 货场煤泥合同模板
- 肠道健康管理课件
- 房产中介公司薪酬制度
- 家具生产车间规章制度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标准解读-2
- 高一文理分科分班后第一次家长会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