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网媒国际传播力策略与路径分析_第1页
强化网媒国际传播力策略与路径分析_第2页
强化网媒国际传播力策略与路径分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化网媒国际传播力策略与路径分析

持续积累网络媒体公信力客观地说,目前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仍然较弱,至少与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大国地位不匹配。就国内新闻而言,总体上看,国内读者还是比较信任国内媒体的报道,但在全球范围内情况有所不同。欧美媒体比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等的报道常常主导着国际舆论。可以说,中国媒体在国际新闻的竞争中确实处于劣势。其实国家形象的塑造,从根本上看,并不取决于作为传播环节的媒体。各级政府官员廉洁奉公、爱国敬业,和公民的热情友善、文明自律,就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最好传播。媒体高唱赞歌的正面报道增多,并非必然带来国家形象的提升,有时明显的、被强加的遮遮掩掩的报道,甚至带来国家形象和媒体公信力的“双损失”。互联网的舆论氛围,总体上要宽松一些。这就为国际化、现代化的传媒公信力建设,预留了一定的空间。现代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就是要更加坚决地长期坚持一点:信息的传播不走样,忌讳对政府部门和公民行为过于溢美,而应给予客观、中立的评价,特别是在新闻实务中要抛弃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观念。不能以中性立场,进行客观、平衡的报道来确立的媒体公信力,终究是靠不住的。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网络传媒要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责任意识十分关键。以美国为首的不少西方国家,在网络已经实现全球的互联互通、电子商务比较发达的条件下,大都提倡在家上班的“绿色工作方式”。这对中国的网络媒体影响力、传播力的外向辐射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必须趁势强化中国网络媒体的“内功修炼”。网络传播十分便捷,且完全是不强制的、自愿的自然吸引。我们要创造各种便利,来保护和强化,而不是伤害这种具有巨大舆论制胜价值的传播特性。第一,在体制、机制上要创新,理顺科学用人和媒介联合的机制,以高度的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提升新闻品质,发挥网络媒体的外宣综合影响力。还要严格自律,做一个负责任的绿色媒体,如果一个网站充塞着各种不负责任、捕风捉影、断章取义,或者采访不到位、刻意遮掩的消息,无论它发展到多“大”,但一定算不上是“强”。第二,加强技术创新和多媒体整合,以及信息服务等绿色功能,创设一批传播便捷、适宜网民参与的品牌新闻栏目。只有把西方网民吸引进来,我们的品牌、责任等内在价值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播,也才能日益改变西方网民对转型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种层面的成就、问题上的偏颇认识。举个例子,南海网虽然是一个地区性的省级新闻网站,但由于有面向国际宣传的需求,所以我们也按照这样一些原则,作了在产品创新层面的部分尝试。今年一二月份,也就是国际旅游岛建设获得国务院批复后的最初两个月里,南海网的新闻访问量大幅提升,在全国近50家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名。其中,国际网民的新闻访问量占8.3%,增长率达到210%。这说明,海南有外宣的必要,而国际上的网民也有了解海南的需求,作为海南门户网站的南海网,就是最便捷的联系纽带和途径。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们及时加强了部分栏目和内容。第一个是“海网宽频”,这是一个视频栏目。视频的传播很直观,也不需要繁琐的卫星转播和接收环节,对于推介海南的人文、风光,国际网民了解海南的社会生活情况有比较大的帮助。而且相对于图片、文字等报道形式,视频更不易作假,利于形象化的可信传播,在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中作用很大。第二个是“海南岛国际旅游网”,是一个集外宣和商务一体化的网站,除中文外,已经开辟了英、日、韩、俄、法、德等6种外语频道,让那些不懂中文的网民可以直接访问,来了解海南。第三个是“网友写新闻”,是一档公民新闻栏目。主要是适当放开新闻的采编权,尽量发动网民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这样既可以节省采编力量,实现新闻报道队伍的网络化转型,又可以在“一旦有事”的时候,网民队伍“招之能来,来之能战”,为我所用。另外,我们刚刚完成了首页改版,清爽、疏朗的设计个性,与热带滨海休闲、度假为主的海南旅游特色十分吻合,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国际传播形象识别的整合。总之,一定要及早谋划,加强区域性网络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在尊重网民力量和形象化表达的同时,逐步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网络传媒。进一步寻求网络新闻的国际合作与认同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属于国家软实力的范畴。但鉴于目前国内媒体在国际舆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加强国际间的新闻合作,“师夷长技以制夷”,将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尊重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尽量消除先入为主的偏见,与有影响力的媒体结盟,进行传播信用的互相证明和授权。在2008年11月初,南海网有一个叫“黑青”的评论员发表了一篇时评《新加坡人很傻》,谈及文化差异的问题。文章次日被新加坡知名华文报纸(由金庸创办)《新明日报》整版援引,并配发对当地知名报人韩山元等的采访,随后在海南、新加坡两地引发激烈的讨论,网友论争不断,双方都对文化认识上的差异进行批判和重构,增进了两地的了解和互信,传播效果相当不错。新闻的国际合作,其实质上是要逐步去接触并影响有影响力的西方媒体,而网络新闻的合作更为便捷、可操作性更强。其实,西方网络媒体也需进入中国。如今,没有哪一个国家、那一家大的新闻机构可以忽略中国的影响力。比如英国《经济学人》这样严肃的经济类杂志,最近这些年几乎每一期都有关于中国的时政类报道,而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报道。他们认为,中国的时政事件更可能传递出非同一般的经济信号。而且从去年开始,已经向中国大陆的网民免费开放了它的英语官方网站。既然彼此都有需要,合作就是可能的,形式可以多样,比如互换链接、互派记者、新闻教育和培训、互相开展专题类的新闻项目合作等。举例来说,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新华网做了《奥巴马对话中国青年,新华网全球独家直播》的网络直播,影响很大,传播效果十分不错。但我觉得,还可以尝试与英美主要网站联合直播,借力打力,进一步扩大影响。如果中国领导人的重要活动、重要讲话须直播的,也可以进行联合网络直播,关注度、国际公信力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