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虫的御敌武器与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00-05-091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研究各种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催化剂,溶剂,光照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经历哪些具体步骤,即所谓反应机理.化学动力学与化学热力学的关系:化学热力学研究有关平衡的规律,化学动力学研究有关速率的规律.但平衡常数与速率常数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热力学与动力学相辅相成,化学研究中两方面都不可或缺.应用领域: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化学反应一般都是在反应器中进行,反应速率直接决定了一定时间内所能达到的得率或产量;生物界的反应是在器官乃至细胞中进行,反应速率影响着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吸收以及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对于大气和地壳,反应在更大规模的空间进行,反应速率决定着臭氧层的破坏、酸雨产生、废物降解、矿物形成等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重大问题.第五章化学动力学00-05-092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对于定容下的任意反应:aA+dD=gG+hH习惯上反应速率为:反应进度ξ的定义:如用反应进度的变化表示反应速率:对于体积一定的封闭体系,单位体积的反应速率r:00-05-093反应机理:反应物变为产物所经历的途径,又称为反应历程。基元反应:由反应物分子(离子、原子、自由基等)直接作用生成新产物的反应。简单反应:仅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反应。复杂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元反应组成的反应。对于基元反应,直接作用所必需的反应物微观粒子数称为反应分子数。根据反应物分子数的不同,基元反应可分为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和三分子反应;基元反应多数是单分子反应和双分子反应,三分子反应不多见,尚未发现三分子以上的基元反应.二、反应机理的含义00-05-094反应机理的含义
反应分子数是针对基元反应而言的,表示微观过程;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是针对宏观总反应而言的。绝大多数化学反应是复杂反应.过去一直认为反应
H2+I2
2HI是基元反应,现在已知道它是由下列基元反应组合而成的复杂反应,I2
2I,2I+H2
2HI原则上,如果知道基元反应的速率,又知道反应机理,应能预测复杂反应的速率.反应机理通常要由动力学实验、非动力学实验例如分离或检测中间产物、再结合理论分析来综合判断.目前,多数反应机理还只是合理的假设.00-05-095三、质量作用定律速率方程(动力学方程):表示反应速率和浓度等参数间的关系,或表示浓度与时间等参数间关系的方程式.锌与硫酸的反应.右边烧杯里硫酸浓度比左边烧杯的高,反应速率较快.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指数次方的乘积成正比,各浓度的方次为基元反应方程中相应组分的系数.
单分子反应
A→P,A=kcA
双分子反应
2A→P,A
=kcA2A+B→P,A
=kcAcB
三分子反应
3A→P,A
=kcA3
2A+B→P,A
=kcA2cB
A+B+C→P,A
=kcAcBcC00-05-096
第二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一、反应级数1.反应级数的概念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是由实验来确定的.许多反应的速率方程也可写成相类似的幂乘积形式:式中指数α、β等,分别称为参加反应的各组分A、B等的级数,反映浓度对速率的影响程度;各指数之和n称为总反应的级数。反应级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负数.
00-05-097反应级数特别提醒:反应的级数必须通过实验来确定,不能简单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写出.如反应H2+Cl22HCl,速率方程为还有一些非幂函数型的速率方程,这时谈论级数已经没有意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反应H2+Br22HBr,速率方程为00-05-098反应级数2.反应速率常数
速率常数k:速率方程中的比例系数。一定温度下有定值,与浓度无关,在数值上相当于参加反应的物质都处于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k的量纲与反应级数有关。3.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的区别00-05-099二、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其特征一级反应AP,速率方程积分形式:一级反应的特征:tlnc一级反应的特征直线m=-k(2)速率常数量纲为(时间)-1.(3)半衰期与初浓度无关:00-05-0910一级反应N2O5(g)2NO2(g)+(1/2)O2(g)的几种动力学关系(25℃)
=k[N2O5]1.0105Rate/moll-1s-13212.0[N2O5]/moll-1
Slope=k=1.7210-5s-1
Slope=-k=-1.7210-5s-1
ln[N2O5]0-1-2-3-4-5-6123Time10-5/sIntercept=ln[N2O5]0Time10-5/s123t1/22t1/23t1/21.00.90.80.70.60.50.40.30.20.10.0[N2O5]/moll-1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其特征00-05-0911一级反应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一级反应在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中的应用许多药物注射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因此可利用一级反应公式推出经过n次注射后血药浓度在体内的最高含量和最低含量。t为定值时,exp(-kt)=常数(r),因此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注射相同剂量,c1/a1=r在第一次注射经t小时后,c1=ar,第二次注射完毕后,a2=a+c1=a+ar第二次注射经t小时后,c2=a2r=(a+ar)r
00-05-0912一级反应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第三次注射完毕后,a3=a+c2=a+(a+ar)r=a+ar+ar2第三次注射经t小时后,c3=a3r=(a+ar+ar2)r第n次注射后,an=a+ar+ar2+···+arn-1=a(1+r2+r3+···+rn-1)第n次注射经t小时后,
cn=anr=a(r+r2+r3+···+rn)上两式相减得an-anr=a-arn或当r<1,n次注射后00-05-0913三、二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其特征二级反应aA+bBP的速率方程有两种情况.A.速率方程形式为速率方程积分后得:
二级反应A的特征:t1/cA二级反应的特征直线m={kA}(2)速率常数量纲为(浓度)-1(时间)-1.(3)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成反比:00-05-091402004006008001000Time/s[NO2]1/lmol1200150100500二级反应2NO2(g)2NO(g)+O2(g)的动力学直线关系二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其特征00-05-0915二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其特征B.速率方程形式为为积分上式,需找出cA与cB的关系:A+B
P用分步积分法,得00-05-0916四、零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其特征零级反应AP,速率方程积分形式:零级反应的特征:(1)具有x~t直线关系.(2)k的量纲(浓度)(时间)-1.(3)半衰期t1/2与初浓度成正比.00-05-0917第三节反应级数的测定动力学实验的基本内容是测定恒温下反应物或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方法分两大类:化学法:定时从反应器取样进行化学分析,得到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取样后要立即采取聚冷、冲稀、加入阻化剂或分离催化剂等措施来中止反应.物理法:测定反应系统的某些物理性质随时间的变化数据.这些物理性质应与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有较简单的关系,且在反应前后有明显的改变.如气体的体积和压力,折射率,电导率,旋光度,吸光度等.这类方法简便迅速,在动力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一种简易的物理法——测定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动力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速率方程.00-05-0918动力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将实测的某组分的浓度c对时间t作图,从曲线斜率可得到任一时刻的反应速率.
c
–t曲线tcZcAt403020100c(NO)/(mmol/L)Time/s050100150200反应NO2(g)+CO(g)NO(g)+CO2(g)中N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00s28.816.032.624.900-05-0919动力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建立速率方程,就是根据在一定温度下测得的动力学数据,来获得速率方程中的k
和
n等特征常数,其中反应级数是关键.为求取其中一种反应物的分级数
,实验中可只取少量这种物质而其它反应物都大量过剩.如要求取nA,00-05-0920一、积分法1.尝试法(试差法):将一组cA~t数据代入速率方程积分式中,看用哪个级数的方程算出的k相同,或将cA~t数据按各种级数反应的直线关系作图,看用哪个级数的特征关系能得到直线.几种简单的速率方程积分式及相应的直线关系:00-05-0921作图试差法确定反应2C2F4C4F8的级数(450K)0400800Time/sln[C2F4]012340400800Time/s[C2F4]1/lmol1100806040200积分法-尝试法00-05-0922积分法-图解法2.图解法图解法:利用各级反应特有的线性关系来确定反应级数。一级反应,以lnc对t作图得直线;二级反应,以1/c对t作图得直线;零级反应,以x对t作图应得直线。00-05-0923积分法-半衰期法3.半衰期法:利用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关系与反应级数有关,来确定反应级数.若反应速率方程符合,则有设两个初浓度cA,0和
cA,.0对应的半衰期为t1/2和
t1/2,得利用两组实测数据,就可求n.若测得两组以上的一系列数据,用下面的直线关系来作图求n更可靠.00-05-0924积分法-半衰期法不同cA,0下的t1/2可从cA~t图上读取,按上式作直线求出n.
由cA~t曲线求半衰期cAtlg(cA,0
/[c])m=1-n也可用其它任意分数如t1/3,t1/4等,按上述方法求n.00-05-0925二、微分法微分法:应用速率方程的微分式来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对于一个简单反应:lg(-dc/dt)=lgk+nlgc以lg(-dc/dt)对lgc作图,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求n和k值.为此,先作c-t图,求得不同t时的斜率,再作上述直线图.t=0a
0t=t
c
a-c00-05-0926微分法cAcA,1cA,2
由cA~t曲线的微商求瞬时速率t1t2t
由cA~t曲线的微商求初始速率cAt采用初始速率的作用是排除产物的干扰.lgcAslope=nIntercept=lgk00-05-0927第四节复杂反应复杂反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的组合.典型的组合方式有三类: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一、可逆反应(对峙反应):正向和逆向都能进行的反应.以一级可逆反应为例导出其速率方程:ABt=0a 0t=t
a-x
x平衡a-xexe00-05-0928可逆反应00-05-0929可逆反应cAcBcB,ecA,eccA,0t一级对行反应的c~t关系00-05-0930平行反应二、平行反应:相同的反应物能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反应.以两个一级反应组成的平行反应为例: BA
Ck1k2故反应物A的消耗速率也为一级反应.积分上式,得以此线性关系作图,由直线斜率可求得(k1+k2
).00-05-0931平行反应cAcBcCccA,0t一级平行反应的c~t关系(k1=2k2)级数相同的平行反应,其产物浓度之比等于速率常数之比,而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和时间无关.生产上常通过选择最适宜温度或适当催化剂来选择性地加速所需要的反应.高温有利于活化能高的反应,低温有利于活化能低的反应.催化剂常只能选择性地增大某一反应的速度常数.00-05-0932连续反应三、连续反应(连串反应):反应所产生的物质,再起反应变为其它物质的反应.以两个一级反应所组成的连串反应为例:00-05-0933连续反应cccttt(a)k1k2(b)k1>>k2(c)k1<<k2cAcBcCcAcBcCcAcBcC连串反应的c-t关系连串反应中间产物B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呈现最大值.若B为目的产物,必须掌握最佳反应时间tm以获得最大浓度cB,m:00-05-0934第五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范托夫规则Co(III)绿色化合物的水解.两个Co-Cl键之一被Co-H2O键取代而转变成红色化合物.在室温下该反应较慢,升温能加速反应进行.照片中右边锥形瓶内处于室温的反应液仍显黄绿色时,置于热水浴中的反应液已转变成绛色.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体现在速率常数
k
与温度的关系上.范托夫经验规则:00-05-0935以上几种k-T关系中,第I种能适合阿氏方程,后几种则更为复杂.ⅠⅡⅢⅣⅤkTk~
T关系的5种情况常见反应爆炸反应酶催化反应有副反应2NO+O2
2NO200-05-0936二、阿累尼乌斯公式阿累尼乌斯(Arrhenius)公式:式中为E
阿伦尼乌斯活化能,上式亦为其定义式.可见,升温对活化能高的反应更有利.低温时升温,提高反应速率的效果更明显.若视E与温度无关,对上式分别作定积分和不定积分,得:式中A
称为指前因子或表观频率因子.00-05-0937阿伦尼乌斯公式lnk1817162.22.63.03.4T-1103
/K-1AnArrheniusplotoflnkagainst1/Tforthereactionofbenzenevaporwithoxygenatoms.Anextropolationof1/T=0givestheconstantlnk0fromtheinterceptofthisline.00-05-0938三、活化能1.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概念阿氏方程表明,活化能的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自然界中的许多过程,需要先供给它一定能量才能进行.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有足够高能量的分子发生碰撞,才能引起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IHHIIIH2两个HI分子的碰撞过程普通分子必须吸收足够的能量先变成活化分子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每摩尔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的能量即为活化能.分子的活化方式包括热活化,光活化和电活化等.00-05-0939活化能
ActivatedcomplexReactantsProductsReactioncoordinatePotentialenergyEa,1=132kJmol-1
Ea,2=358kJmol-1
Q=-226kJmol-1
O—N…O…CONO+CO2NO2+CO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热活化能峰越高,表明形成新键需克服的斥力越大,或破坏旧键需克服的引力越大,即反应的阻力越大,反应速率就越慢.下面将证明,正逆反应活化能之差等于定压反应热:E1-E2=Qp=Hm00-05-0940理论上求E的步骤:理论上求E的步骤:
从中可以知道,理论上求E,必须要先知道物质的势能面,而要知道势能面又必须要知道物质的结构,∴这是动力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00-05-09412.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对一个正、逆反应都能进行的反应,如与化学反应的范托夫等压式对比,可以得出E1-
E2
=Hm00-05-0942第五章:化学动力学习题解答举例一:基本公式:1.零级反应:x=ktt1/2=a/2k2.一级反应:lna/c=klnc=lna-ktt1/2=0.693/k3.二级反应:(a=b)x/a(-x)=ktt1/2=1/ka4阿仑尼乌斯公式:k=A·e-E/RTlnk2/k1=E/R(1/T1-1/T2)00-05-0943反应活化能及反应较适宜温度的确定00-05-0944应用举例例1:在318k下测得N2O5分解反应的t1/2=34.5min此值与N2O5的浓度无关.求(1)该反应的速率常数(2)反应进行到90min后N2O5还剩多少?解:(1)由题意可知该反应为一级反应∵t1/2=0.693/k∴k=0.693/34.5=0.02min-1(2)∵kt=lna/a-x=0.02·90=1.8解得X=83%∴N2O5还剩100%-83%=17%00-05-0945应用举例例2:溴乙烷的分解为一级反应,该反应的E=229.3KJ·mol-1已知在650K时的K=2.14·10-4S-1.现在要此反应的转化率在10min-1达到90%,试问此反应的温度应控制在多少度?00-05-0946应用举例解:C2H5Br→C2H4+HBr先求A:已知E=229300J·mol-1K=2.14·10-4S-1.根据阿式有:2.14·10-4=A·e-E/RT=A·e-229300/8.314·650解得:A=3.8·1014∴K=3.8·1014·e-229300/8.314·T由1/n-1[1/Cn-1-1/Cºn-1]=A·e-E/RTt对一级反应上式为:ln1/1-x=A·e-E/RTt将题目给的t=600sx=0.9代入解得T=700K(427℃)00-05-0947第六节反应速率理论在反应速率理论中,将对阿伦尼乌斯方程中的指前因子A和活化能Ea以定量的解释.本节简要介绍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一、碰撞理论1.碰撞频率以双分子基元反应A+B产物为例,碰撞理论认为:气体分子A和B必须通过碰撞,而且只有碰撞能量大于或等于某临界能(或阈能)ε0的活化碰撞才能发生反应.因此,求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A,B分子间的碰撞频率,以及其中活化碰撞所占分数,即可导出速率方程.碰撞频率ZAB: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分子A和B的碰撞次数.00-05-0948碰撞理论按图示硬球模型,A,B分子半径各为rA,rB,设B不动,A以相对速度uAB运动,只要B分子的质心落在图中圆柱体内,A就能碰上B,故把面积为(rA+rB)2的圆称为碰撞截面.碰撞截面在空间扫过的体积(圆柱体)rA+rBrArB碰撞截面面积(rA+rB)2uABBA碰撞截面在单位时间扫过的体积为(rA+rB)2uAB,1个A分子单位时间能碰到B分子的次数,即碰撞频率ZAB为00-05-0949碰撞理论单位体积内有nA个A分子,则碰撞数ZAB为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论,A,B分子的平均相对速率得如果是同一种物质分子,00-05-0950碰撞理论2.有效碰撞分数碰撞动能ε:指A,B分子沿两者的连心线互相接近的平动能.碰撞动能ε≥ε0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为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与总碰撞次数之比称为有效碰撞分数,用q表示。00-05-0951碰撞理论3.碰撞理论基本公式对上述气相不同物质双分子反应,其反应速率该式为碰撞理论基本公式,和阿累尼乌斯公式相似。00-05-0952碰撞理论与阿累尼乌斯公式的比较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后,与阿累尼乌斯公式对照,得00-05-0953碰撞理论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比较式中临界能Ec与温度无关,故E
与温度有关.但大多数反应在温度不太高时Ec>>RT/2,上式化为E≈Ec.某些气相反应的活化能、指前因子、碰撞频率因子和概率因子00-05-0954碰撞理论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比较概率因子(或方位因子)P:P=A/zAB由表可知,多数反应P<1
,有的甚至到10-8.原因有:方位因素简单的硬球模型没有考虑分子复杂的内部结构.实际上并非在任何方位上的碰撞都会引起反应.例如NO2-C6H4-Br+OH-
NO2-C6H4-OH+Br-
OH-离子须碰撞到溴代硝基苯的Br原子端才可能发生反应.能量传递速率因素
分子碰撞时传递能量需要一定时间,如果相对速率过大,接触时间过短而来不及传递能量,会造成无效碰撞.另外,具有较高能量的真实分子还需要把能量传递到待断的键才起反应.如果能量未传到而又发生另一次碰撞,则能量可能又传走,也造成无效碰撞.屏蔽作用
复杂分子待断键附近存在的基团亦有可能起阻挡作用和排斥作用,这也会降低有效碰撞的概率.00-05-0955碰撞理论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比较+++NoreactionClClClClClClONNNNNNOOOOO反应2NOClCl2+2NO受反应分子碰撞方位的影响有个别特例的P>1,如反应K+Br2
KBr+Br,这是因为K原子与Br2分子尚未接近到(rA+rB)时,K原子中一个外层电子就能飞向Br2分子,而形成正、负离子K+和Br2-.由于静电力是长程力,使K+和Br2-的距离尚远时就能发生吸引作用,而使它们加速靠近以至发生反应.这就是所谓的鱼叉机理(harpoonmechanism).电子的转移相当于鱼叉,静电力又使鱼叉收回.看来,正是这种机理使得实际的反应截面大于硬球的碰撞截面,因而P>1.00-05-0956碰撞动能怎样转化为反应分子内部的势能?怎样达到新旧交替的活化状态,以及怎样翻越反应能峰?下面先介绍三原子体系的势能面.分析原子A与双原子分子B-C沿B-C联线方向碰撞生成分子A-B和原子C的过程:A+B-C[A…B…C]
A-B+C二、过渡状态理论00-05-09571.活化络合物活化络合物原子间距较正常化学键大,如反应D+H2
DH+H中,活化络合物[D…H…H]的两个核间距约为0.093nm,而正常H2的核间距约为0.074nm.但活化络合物仍象正常分子一样能进行平动,转动和有限制的振动.在势能面的马鞍点c上的振动方式如下图所示.rABrBCc0活化络合物的振动方式和特征ABC振动:在平分xy轴方向进行频率的振动,A-B键与B-C键同时拉长或同时缩短(对称伸缩).这种振动由于能量的限制是不会分解的.ABC振动:在反应途径方向进行频率的振动(不对称伸缩),则立即分解为产物AB+C或原始反应物A+BC.00-05-09582.势能面与过渡状态理论活化能上述过程实质是随A,B,C间距离的改变,碰撞动能逐渐变为原子间势能,反应后又逐渐变为动能的过程.对于由A,B,C三个原子组成的反应体系,其势能E可表示为三个原子间距离的函数:E=f(rAB,rBC,rAC)或者说E是rAB,rBC和AB、BC之间的夹角θ的函数:E=f(rAB,rBC,θ)将该函数作成立体图,即得到一个曲面,称为势能面.00-05-0959势能面左图等势能线上的数字大小代表势能的高低.d点rAB和rBC都较远,A,B,C都处于原子状态,势能较高;由d向a移动,rBC缩短而rAB保持较远,即原子B与C靠近,因未配对电子的吸引而势能降低;到a点时势能最低,此时的rBC即稳定的BC分子的键长;由a至e,BC间斥力迅速增大而势能激增.由d至f的过程与上类似.可知势能面上有ac和bc两条相连的山谷,其两侧是较陡的山坡;谷底也是斜坡式的,c点为谷底的最高点,叫做马鞍点.00-05-0960反应途径势能面上的谷底路线acb为势能最小和可能性最大的反应途径.假如沿adb路线,就要翻越高得多的能峰,一般情况下显然是不大可能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活化能总是小于各反应物键能之和.
acb反应途径中存在一个势能能峰.只有碰撞动能足够高的反应物才可能得到足够的势能登上马鞍点,翻越能峰生成产物.过渡状态(活化络合物)[A…B…C]
:在马鞍点c上,ABC三原子以较弱的键结合在一起的不稳定状态,原子间距比正常化学键大得多,很容易分解为为产物或反应物.00-05-09613.过渡状态理论基本公式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反应物分子要变成产物,总要经过足够能量的碰撞先形成高势能的活化络合物;活化络合物可能分解为原始反应物,并迅速达到平衡,也可能分解为产物;活化络合物以单位时间次的频率分解为产物,此速率即为该基元反应的速率”.以公式表示,即反应速率式中为X≠沿反应途径方向的振动频率.00-05-0962过渡状态理论基本公式这个方程为由过渡状态理论计算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的基本方程,原则上只要知道了有关分子的结构,就可以计算速率常数.所以,过渡状态理论有时称为绝对反应速率理论.活化络合物很不稳定(寿命<10-14s),目前还不能象稳定分子那样由光谱测定其结构参数,只能用与相似的稳定分子类比的方法,假设一个可能的结构.计算结果虽仍不能令人满意,但多数情况下,比简单碰撞理论的计算值更接近于实验数据.00-05-0963过渡状态理论基本公式将过渡态理论与碰撞理论加以比较:00-05-0964式中eΔS≠/R相当于几率因子P.如果A与B生成X
时S=0,则P=1.但实际上该过程往往要损失平动自由度和转动自由度,增加振动自由度,由于平动对熵的贡献较大,而振动的贡献较小,故S<0.而且反应分子结构愈复杂,X分子愈规整,则熵减少得越多,即P愈小于1.从另一角度看,X分子愈规整,则在形成时对碰撞方位的要求就愈苛刻,因而P愈小于1.可见S与P有相似的含意.有些复杂分子间的反应,由于活化熵的影响,其几率因子的数量级甚至可达10-9,这时尽管活化能很小,反应速率却很慢.简单碰撞理论对几率因子P的计算是无能为力的,而按过渡状态理论,在原则上可S由分子结构数据求得.由分子结构求S目前仍停留在简单分子水平.往往由实验测得k和E,反过来求算S,从而推测活化络合物的结构.过渡状态理论基本公式00-05-0965第七节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现为两方面:适当的溶剂能大大加快反应速率;适当的溶剂能选择性地加速平行反应中的某一个反应.
影响的原因比较复杂,下面是简略的定性介绍:一、溶剂的极性和溶剂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般是溶剂的极性越大,则越有利于产生离子的反应;有利于活化络合物或产物的极性比反应物大的反应.
若在某溶剂中,活化络合物的溶剂化比反应物强,则该溶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的进行.反之则不利于反应.00-05-0966溶剂的极性和溶剂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例如溶剂对反应(C2H5)3N+C2H5Br(C2H5)4N+Br-有显著影响.产物季铵盐有很强极性,可部分离解.溶剂极性愈强,k愈大.溶剂对三乙胺与溴乙烷反应速率的影响(100℃)溶剂
k·10-5/dm3mol-1
s-1lg(A/dm3mol-1
s-1)Ea/kJ·mol-1己烷0.54.066.9甲苯25.34.054.4苯39.83.347.7溴苯166.04.652.3丙酮265.04.449.8苯腈1125.05.049.8硝基苯1383.04.948.500-05-0967二、溶剂的介电常数对反应速率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包塑金属软管端接式管接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雪莲石瓷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康宝高效洁厕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LED小手电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重型窗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CFETR等离子体控制系统实时数据管理与异常调度研究设计
- 2025年度车库设备租赁与维护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农机作业租赁与农业产业链整合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项目询价合同3篇
- 2025年度电商运营兼职人员权益保障合同3篇
- 《健康体检知识》课件
- 2023年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计划表
- 生产计划主管述职报告
- GB/T 44769-2024能源互联网数据平台技术规范
- 2024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中西方校服文化差异研究
- 《子宫肉瘤》课件
- 《准妈妈衣食住行》课件
- 给男友的道歉信10000字(十二篇)
- 客人在酒店受伤免责承诺书范本
- 练字本方格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