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_第1页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_第2页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_第3页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_第4页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吴文刚前言: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蒸汽机蒸汽机火车前言: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DNA重组实验开始了人类控制遗传和生命的过程双螺旋结构前言: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计算机开创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第一代计算机前言: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互联网技术推进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变革前言: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进一步显著提高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前言: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专题一时代需要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

一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

1创新的基本概念:(1)创新的概念:创新的经济学概念:创新是指企业家对于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从而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创新的管理学概念:创新是指从新思想产生,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直至首次商业化的全过程。(2)创新的类型和模式类型:1、技术创新

2、市场创新

3、管理创新4、制度创新市场经济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创新的模式---A.线性模型13创新的模式---B.同步耦合模型14创新的模式---C.相互作用模型15企业主体研发-生产-销售科技进步上游供应思想观念下游分销社会需求(3)创新的过程:三个阶段:发明、实施、市场渗透四大职能:战略定位、营销、研究与发展、生产与组织计划为什么要创新?创新对获得竞争优势的贡献:(1)创新可以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获取市场竞争优势(2)创新可以提升工艺能力,打造先进的制造优势(3)创新可以提升服务能力,赢得持续竞争优势(4)创新可以提升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构筑战略发展优势。

我国为何创新?

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资源匮乏、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疾病。

2、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人口压力、经济压力、安全压力、资源压力、技术压力、分配压力、创新压力、文化教育压力、国民素质压力、民主与法制的压力。

3、以创新为特征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从生产率看,日本是中国的40倍,美国是中国的50倍,中等发达国家是中国的10倍;从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国的25倍,美国是中国的50倍;从人均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国的250倍,美国是中国的300倍。98年全国专利35960件,外国人占61.3%。

我国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表现之一,我国技术发明能力过低。发明专利为韩国的1/4,美国、日本的1/30。每年专利授权量数量不少,发明专利仅仅占1/3,其中半数知识产权属于外国发明者。

表现之二是,外资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对我国已占据“主导”地位。2003年,外企占我国进出口的54%,占机电出口的68%,占高技术产品出口的85%。如不重视创新,似有成为“躯干国家”的势头。表现之三是,大多数行业都缺少核心技术。主要机械产品技术来源的57%依赖引进,多数电子信息设备的核心技术依靠国外。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了中国经济的软肋,这也是中国经济实质性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闯过的一个关口。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威胁着中国的持续发展。现在,中国是资源消耗大国,但是我们的单位资源平均产出不足发达国家的1/10;中国是世界贸易第三大国,但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只占10%;中国是制造大国,但重要技术装备主要靠引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但是不仅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而且每年要为软件技术标准向外企支付高额的费用。中国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国,但是,2004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4.07%,而微软是28%,英特尔是21.9%,三星是18.8%,诺基亚是14.7%。因此,不突破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企业的竞争力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国外技术依赖率美国80%1.6%日本60%6.6%中国31%50%

一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二什么是创新能力?为什么要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

1创新能力的概念:

从产生新思想到产生新事物再到新事物推向社会使社会受益的系列变革活动中,创新主体所具备的本领或技能

2创新能力的构成:四个阶段(1)确认机会阶段(2)思想形成阶段(3)解决问题阶段(4)从试制生产到技术应用扩散过程

3创新在全球变革中的新趋势:基础:智力资本平台:管理实践主体:创新人员关键:创新能力4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1)原则:战略、理论联系实际、全员开发和重点提高相结合、注重投入。(2)模式:激励、配置、培养、综合作用。(3)方法:在职、模拟式、学校培训式、项目锻炼新人。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界定

及评价

1什么是专业技术人员?在1983年以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或在1984年以后考取了国家执行资格并具有专业技术执业证书的人员。

2什么是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

3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胜任力胜任岗位的能力

表象潜在4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评价指标体系:(1)创新素质创新人格、战略思维、市场意识、创造思维、知识结构(2)创新技能:信息、学习、工程化、知识产权运用、团队协作(3)创新氛围:创新文化、组织、任务特征

(4)创新成果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创新,应该创新。

专题二创新型教学设计一、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一)教学设计的含义及特点

1.什么叫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一)教学设计的含义及特点(续)2.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的方法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出发点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出发点

第一,对学生不同特征进行分析,并据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

第二,充分挖掘学习者的内部潜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促进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发生和有效进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注重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指导,不以学习者的平均水平来设定教学起点。

——不强求对一个问题有统一的答案第四,为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而设计。(二)创新教学设计的主要功能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强调目标、活动和评价的一致性三、创新教学设计的原则1.为学生服务原则要求创新教学设计要“心中有人”,“为学习而设计”。而不是为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与技巧而设计。使课堂教学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一切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2.适用性原则要求创新教学设计者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都了如指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学习进度。不能盲目地照搬他人看着好的教学设计,而在自己的课堂上不适用。3.系统性原则要求创新教学设计者着眼整体,统揽全局。教师在安排每一个教学活动时,胸中有全局,兼顾各方面,而不是片面强调突出某一点,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精细落实,教学的效果就来自于环环相扣,扎实有效,连贯一致。4.多样性原则要求创新教学设计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但要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做中学、想中学、读中学、聊中学、玩中学、演中学等等,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得以开发,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5.灵活性原则要求创新教学设计者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允许改变,允许不完成,允许适时调整,教学设计是构想而不是精致的施工蓝图。6.探究性原则要求创新教学设计者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重视他们的主动参与,强化他们的积极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四、创新型教学设计的主要类型创新型教学设计的主要类型1.情境体验式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的设计思路情境体验式的教学设计,大体上有三种思路:①基于案例的思路案例教学的目的不应是传授知识,也不应是进行理论诠释或政策解释,不应将教学目的简单地放在老师对学生的“教”上,而应该着眼于老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和学生相互之间彼此互动的“学”上。

②基于问题的思路问题引导——案例:事件、资料、故事等。 问题引导——批判性思维训练:经历过程、通过辨析、形成结论。借助智力工具:术语、概念、关键词等(引申学科知识的意义)。预期表现——运用:以回归案例的方式,体现观点、原理的运用。③基于情境的思路《经济生活》第二课第1节

“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情境导入——展示了四组镜头:镜头1——下雨了,降价抛售蔬菜,……

镜头2——秋冬换季时,皮衣……西瓜……

镜头3——羽绒服在东北……在海南……

镜头4——OPC减产,油价上涨……情境分析——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直接因素:供求关系——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情境回归——归纳出镜头中各种情况产生的原因2.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一)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可以界定为:学习者在为达到预期状态而陷入困境时,主动运用已有知识、技能的内部心理操作过程和支配外部行为操作过程。内部过程和外部过程是彼此依赖、相互作用的,缺一不可。(二)问题解决的阶段布朗斯福特与斯特恩的问题解决模式自1950年以来,计算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可用于各种领域的问题解决方式。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纽厄尔和西蒙在1956年设计的问题解决系统——“一般问题解决者”,布朗斯福特与斯特恩摸索包括:问题识别、问题表征、策略选择、策略应用、结果评价,共五个步骤。(三)问题解决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定义:简称为问题教学,无论作为一种教学现象,还是作为一种教学思想,都不是一种全新的东西,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问题教学的早期发展,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Socrates)的精神助产术。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提法,这种提法也带有一定的问题教学的性质。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内容化作不同的问题系列,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技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四)问题解决教学的目标1.知识在问题教学中,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设计、问题的解决、检验等都是建立在知识的准备和运用这一基础之上的。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作为问题教学之目标的知识,更多的是学生亲自发现、充分理解、易于灵活运用的知识。2.科学探究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问题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在这种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各个步骤。通过科学探究的实践,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地增强,尤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避免许多弯路、盲目性和错误,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往往比较快。3.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在这里主要指一个人对科学有着积极的追求、对事物具有科学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具有科学的思维习惯等品质。在问题教学中,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践行和强化着对科学、对真理的追求,为取得科学的研究结论而克服重重困难,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学习活动的每一步骤,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一切以科学事实为依据,并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分析、综合所观察到的种种科学事实,以得出科学的结论。4.独立性与合作性讲授式的教学往往是忽视学生的独立性的,而问题教学则不同:首先,问题教学是要求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探究、去发现,虽然有教师的指导,但是很强调学生的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其次,问题教学强调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生的个别活动,而反对那种整齐划一的学习。同时,问题教学又注重合作性的培养。在问题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活动,而大多数的研究活动都离不开不同范围和程度的合作,包括课题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及课题组成员与课题组外人士如指导教师、研究对象、社会人士合作,在这种合作中。学生的合作性逐渐地增强。5.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问题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因此,在问题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问题教学目标中,思维能力尤其重视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批评性和创造性。6.社会责任感在问题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将知识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或将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学习活动,其目的也在于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正是在这种抱负之下,通过问题教学过程中对社会生活存在的问题的观察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的实践和体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增强。3.对话教育的教学设计《论语·八佾篇第三》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实施对话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并提出探讨性问题;第二,师生之间直接对话,平等交流;第三,师生共同探讨、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孔子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甘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然后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能自强,知困能自反,……故曰教学相长。苏格拉底与学生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对话苏问:“虚伪”归于哪一行?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行?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反驳道:如果战争中打死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非正义的呢?学生得出结论:这些都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这样做才是非正义的。苏又提出:在战争中,将军为了鼓舞士气,以援军快到的谎言欺骗士兵,制止了士气的消沉;父亲以欺骗的手段哄自己的孩子吃药,使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个人因怕朋友自杀,而将朋友的剑偷去,这些行为又归于哪一行呢?学生得出结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最后,苏格拉底迫使学生收回了自己原来的主张,放弃了原来对正义与非正义进行的简单归类。对话过程的几个环节设疑与讽刺——针对疑点,设置相关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是“助产术”。对话教育的基本特征1.在主体上具有平等性和民主性。

在传统的灌输教育和园丁教育中,教学过程是变成了一种简单的师生授受关系,这种授受关系以不平等为前提,从一开始教师就以“施恩者”的面目出现,而学生只是“受恩者”,这种关系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突破功利造成的心理障碍,从而很难形成平等、民主的关系。2.在内容上具有拓展性和超越性。3.在形式上呈现出互动性和多边性。4.在本质上体现人本性和发展性。灌输教育、园丁教育、对话教育的主要区别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教学设计用感受性学习取代接受性学习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

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共同提高,体现“教学相长”的思想。

P58(二)哪种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将使学生终身受益?1.不是教给学生具体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学习方法与学习品质)(二)哪种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将使学生终身受益?(续)2.不是教给学生具体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生存本领。【案例】《列宁登山》教学设计【案例】西方国家的生存训练(让孩子在野外黑暗夜晚过夜)【案例】美国西部大二女生的故事【案例】颇有心计的将军(二)哪种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将使学生终身受益?(续)3.不是教给学生具体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国人很欣赏,译为:

GivemeafishandIwilleattoday,TeachmetofishandIwilleatalifetime.【案例】肖像在哪个盒子里?肖像在哪个盒子里?肖像不在这个盒子里肖像在这个盒子里肖像在不金盒子里金盒子银盒子铅盒子肖像确实在这儿,你成为了我的意中人肖像不在这个盒子里肖像在这个盒子里肖像在不金盒子里金盒子银盒子铅盒子专题三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一、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原因(一)两个基本概念1、传统课堂教学指的是由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的,后经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模式,在形式上,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所谓“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及其变式。传统课堂教学倡导“教师权威”、坚持“知识本位”和宣扬“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使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存在严重的弊端。2、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课堂教学活动。高效课堂的显著特征(1)民主课堂

即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使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在课堂上得到体现,更多地赋予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利,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课堂;(2)和谐课堂

即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课堂;(3)开放课堂

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开放学习过程。(4)活力课堂

即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课堂即成长,即成长知识能力,也成长精神创造。教师素质低下、观念陈旧、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课堂效率低的现象严重(二)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是教师创新的必然选择1、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回归其本质的必然要求。高效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把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唤起情感当成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掀起“生命的狂欢”。高效课堂的追求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能学、会学、乐学、创学”。2、打造高效课堂是解决课堂教学现实问题,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存在问题(1)教与学关系的错位、缺位、混乱。

(2)教师没有规范教学环节和规范教学操作行为的意识,显得茫然、盲目、随意。

(3)学习目标的制定泛化、虚化,不可操作、没有也无法检测,形同虚设;单元目标随意扣在课时上。

(4)学生的学习只有形式,没有学习行为的规范要求,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5)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没有内在的关系。

(6)课堂上学习目标达成与否没有有效的反馈检测机制。

(7)“教无启发,学无思考”、“探究无意义、互动少争鸣、合作无目的、过程与结果两股道”等伪科学的教学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时常出现。

(8)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多地停滞在教学设计中,而课堂上看不到踪影,感受不到存在等。上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瓶颈。高效课堂所秉持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定教”的理念,构架起“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基本模式,着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精细化的课堂教学设计高效课堂是课改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融合剂,高效课堂是解决目前课堂教学现实问题,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二、国内课堂教学改革经典案例1、“课改”代名词

——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2、领跑高中领着“改”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1、体现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上,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3、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3、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要展示的内容。导学案是“循环大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识记、理解、应用、拓展。4、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124”模式,“1”即整体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立人学校的课堂完成了“六个变身”,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变集中精力批改作业为集中精力备课;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教师下海精选习题,学生上岸探究创新。5、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15(分钟)+25(分钟)+5(分钟)。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预习课围绕的学习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由五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二是重点、难点;三是学习过程;四是当堂测评;五是拓展提升。6、岳阳君山区许市中学的“五环渐进式”课堂“五环渐进式”课堂体现在“练习回顾”、“自学讨论”、“交流提升”、“浏览巩固”、“达标测评”等五个课堂环节的循序渐进中。高效课堂的共性1、高效课堂的解释

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E、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2、高效课堂的途径A、核心:自主、合作、探究B、技术:掌握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C、技巧: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3、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有模式却不惟模式4、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

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必须当堂达标测评

5、高效课堂的评价

A、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 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B、学生“三看”: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1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2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3学生的预习笔记。

C、教师“四看”:就是一看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二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三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四看教师的备课情况。7、高效课堂的要求A、文本挖掘: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多媒体、录音、辩论等;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③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B、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④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⑤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C、课堂结构: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⑤串插巩固,全面掌握。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D、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专题四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反思是创新加速器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一个认识过程。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今后的启示。可以是对一堂课反思,也可以是对教学中的一个片断、一种方法、一项活动的反思。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2、教学反思的类型(1)按时间分:①课前思②课中思③课后思④周反思⑤学期思⑥学年思(2)按对象分:①反思自我②反思学生(3)按教师类型分:①新教师的反思②青年教师的反思③成熟教师的反思④专家型教师的反思二、反思性教学特征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具有较强的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