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测试 第5单元第1课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测试 第5单元第1课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测试 第5单元第1课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测试 第5单元第1课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测试 第5单元第1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学习目标:1.了解马克思的主要革命活动。2.掌握《新莱茵报》、第一国际的成立、《资本论》的出版,理解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3.体会马克思“为人类工作”的伟大人格魅力。1.重点:马克思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活动。2.难点:马克思思想几次飞跃的原因。教材整理1“为人类工作”1.树立理想:中学时代,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2.思想转变(1)大学期间被黑格尔哲学所吸引,加入“博士俱乐部”。后汲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2)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发表,给马克思以巨大影响,使他摆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3)1844年主编《德法年鉴》,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77[学思之窗],思考:马克思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人生追求的?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提示】马克思认为,只有为全人类劳动的人生追求,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才能够成为伟大的人物和达到光辉的顶点。我们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一定要和国家、民族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选择最能为民族复兴作出贡献的职业,并能够坚定不移地奋斗终生。教材整理2伟大合作1.合作原因: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早期相似的理论研究。2.友谊开始:1844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在巴黎见面。3.理论合作:创建理论(制定科学世界观)(1)两人合作的第一个作品是《神圣家族》,这是一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著作。(2)1845年两人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部巨著中,他们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他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3)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4.实践合作(1)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1847年,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3)积极参加1848年革命,创办“民主派机关报”——《新莱茵报》,参加德国革命。教材整理3流亡中的贫困生活1.原因:由于从事革命活动引起欧洲各国政府的恐惧,马克思多次遭到迫害和驱逐。2.态度:恪守崇高的革命信念,始终以革命事业为第一生命。[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80[学思之窗],结合中国历史,请思考:马克思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提示】英国殖民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中华民族犯下了滔天罪行:劫掠并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规定十口通商,使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传教;《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增开天津为商埠,强割中国领土九龙司地方一区,强迫清政府同意华工出国,变相进行“奴隶”贸易。这一切都严重地侵犯了中国主权和践踏了中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因此马克思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教材整理4第一国际的灵魂1.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1)背景:19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2)贡献: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领导了工人协会的活动,亲自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3)评价:马克思始终是协会的领袖、灵魂。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政治活动的又一个高峰。2.关心和支持巴黎公社: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有力地回击了阶级敌人对公社事业的造谣诽谤。[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81[资料回放],想一想:马克思从哪个角度分析巴黎公社的弱点?了解这些弱点对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有什么启示?【提示】马克思主要从指导思想失误的角度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弱点,由于缺乏科学而正确的思想的指导,巴黎公社没有彻底消灭反动军队并过早地放弃了权力,从而导致革命失败。这一弱点说明,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教材整理5《资本论》与晚年1.《资本论》(1)内容: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2)评价:是一部不朽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的一次革命。2.马克思逝世: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但他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将永放光芒。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方法论上的指导和基本规律的指导,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生动的现实相结合,而不照搬照抄。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社会实际生活基本规律的总结,在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探究点马克思的贡献史料解读史料一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马克思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英国《焦点》月刊史料一指出了马克思艰难的生活历程和杰出贡献。史料二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关键词“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史料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关键词“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分析马克思一生中始终不渝遵循的思想准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马克思经历了哪两次思想转变?【提示】思想准则: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而致力于人类最大多数的幸福事业。转变: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2)马克思为何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提示】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的必然性,同时,他还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所以成为资产阶级政府最大的敌人。(3)史料三中马克思发现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指的是什么?马克思详细论述这一观点的著作是什么?【提示】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史论拓展】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和实践活动理论贡献深入研究与思考哲学问题,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撰写《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研究,在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晚年的马克思致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867年秋,《资本论》出版,这部不朽的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实践活动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第二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与恩格斯回国创办《新莱茵报》;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19世纪中叶诞生的一门伟大科学。但和当代大学生真正探讨这一主题时,他们中有人就会流露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无知,甚至误解和偏见。——《社会纵横》(2023年6月)材料二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做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正当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节选)材料三柏林卡尔—迪茨出版社社长尤尔根·施特隆普说:“现在,马克思又成为时尚。我们看得非常清楚,现在马克思的书非常热销,我们预计到了今年年底,销量还会增加很多。因为很多人都会选择这本书作圣诞节的礼物。”现在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是青年学者,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大爆发告诉青年一代,新自由主义的幸福诺言并没有兑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2)材料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原理?试举一例加以说明。(3)联系材料三并结合当今现实,说明马克思主义重新成为“时尚”的原因。对此你有何认识?【规范解答】考查角度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材料解读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材料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原理;材料三: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解答思路第(1)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基础(工业革命的发展)、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兴起)、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及空想社会主义等)几个角度组织概括答案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正当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可以分析出是发展的原理;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现在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是青年学者,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大爆发告诉青年一代,新自由主义的幸福诺言并没有兑现”和欧洲的现实状况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内容,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作用的持久性这个角度总结【答案】(1)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时代呼唤科学的革命理论;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科学研究的突破,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来源。(2)发展的原理。举例:列宁主义(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3)原因:当今世界经济危机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当前欧洲经济不景气引发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追怀。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武器。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财富,但工人阶级却相对的日益贫困。马克思揭示这一现象的原因的著作是()A.《神圣家族》 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解析】直接根据材料信息“巨大财富”“日益贫困”即可判断得出正确答案,即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答案】D2.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马克思的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A.法国启蒙思想——树立“为人类工作”的理想B.《基督教的本质》——转向唯物主义思想C.宣传革命理论——多次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巴黎D.生活习惯相同——与恩格斯结下毕生友谊【解析】马克思与恩格斯结下毕生友谊是因为他们志同道合,患难与共,共同写作,共同考察和研究,故选D项。【答案】D3.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B.领导了十月革命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D.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解析】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年,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领导十月革命的是列宁,并非马克思,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故D项正确。【答案】D4.(2023·杭州高二检测)1859年,马克思在一部著作的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下列对这一著作的重大价值论述正确的是()A.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B.阐明了唯物主义史观C.揭示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D.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解析】根据材料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可知,该著作侧重于经济领域的研究,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答案】C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后,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材料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国际歌》歌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在为人类服务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特点。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的贡献要从马克思的活动进行分析,马克思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提出了科学的社会主义,同时领导工人运动,推动了巴黎公社的建立。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国际歌》的歌词可以看出当时的工人运动已经走向了国际联合,主要是进行无产阶级的暴力斗争,要实现人类的解放。第二小问要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发表《共产党宣言》;领导国际工人运动;推动巴黎公社建立。(2)特点:无产阶级领导的暴力革命;进行政治斗争;走向国际联合。原因: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社会矛盾激化;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传播;世界市场形成。学业分层测评(十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马克思在中学时代为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是()A.为人类谋幸福 B.以科学促发展C.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D.实现普选权【解析】在中学时代,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答案】A2.马克思曾这样说道:“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段话主要反映出马克思的精神品质是()A.敢于政治斗争 B.善于思考问题C.敢于否定自我 D.敢于批判他人【解析】要注意题干中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这一关键句。【答案】C3.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库格曼的信中曾说道:“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因巴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A.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B.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C.无产阶级建立政权阶段D.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解析】巴黎公社是世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这里的“新的阶段”即无产阶级夺取并建立政权阶段。【答案】C4.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做了精辟的总结,“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你认为下面能体现“最重要的”表述是()A.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提出唯物史观C.创建并领导第一国际D.提出剩余价值理论【解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答案】A5.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样两个发现”是指()①生物进化规律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③剩余价值规律④万有引力定律A.②③ B.①③C.①② D.②④【解析】马克思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被称为马克思的两个发现。故选A项。【答案】A6.2008年12月10日,庆祝“马克思纪念图书馆”成立75周年的场面令众多媒体大为惊叹。舆论认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实体经济危机初露端倪的情况下,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的激情耐人寻味。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金融危机的发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这种现象说明金融危机下的西方社会普遍向往社会主义C.这种现象说明西方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阻止金融危机的出现D.这种现象说明马克思主义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引起了人们的进一步关注【解析】金融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产物,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