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上复习题_第1页
语文八上复习题_第2页
语文八上复习题_第3页
语文八上复习题_第4页
语文八上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复习范围一、文学常识填空达标要求:课文作者国别家名字号选自二、文体常识●什么是新闻及特点六要素五结构及作用●什么是说明文及特点对象种类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结构●小说及三要素●什么叫“铭”●什么叫“说”●什么叫绝句、律诗及四联名、对偶、押韵●基本常识是哪些:写作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人物描写方法: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修辞方法:比借拟夸两对排三反设引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象征、烘托、正衬、反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物喻人三文言诗词填空达标要求:能准确的背出、能正确的默写出四、词语复习达标要求:会写、会解释、会造句五、课文内容复习达标要求:各篇文章内容能简明扼要地说出中心思想来。六、现代文阅读达标要求:出自、作者、注音、填空、解释、问答、关键性句子理解、谈启示七、文言文阅读达标要求:出自、作者、名、字、号、注音、通假字、词类活用、填空、解释、翻译、问答理解、关键性句子运用、谈启示八、作文达标:说明事物、记忆深处的一个人、我懂得了……一、文学常识复习1、汉朝有一部诗歌总集《汉乐府》中我们学过的诗有:2、东晋时期出现一个伟大田园诗人是:我们学过的代表作是:3、南北朝时期我们学过有两位作家,他们是:代表作是:《长歌行》陶渊明《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郦道元、陶弘景《三峡》、《答谢中书书》4、唐代诗人层出不穷,其中我们学过的有:他们的代表作是:5、宋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其中北宋作家有及代表作:

南宋作家有:李白、杜甫、刘禹锡、王维、孟浩然、崔颢《送友人》《渡荆门送别》,《望岳》《春望》《石壕吏》,《陋室铬》《秋词》,《使止塞上》,《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周敦颐《爱莲说》、梅尧臣《鲁山山行》周密《观潮》、陈与义《登岳阳楼》、陆游《十一月四日风大作》6、明朝作家我们学过的有:

,其代表作是7、明末清初我们学过的作家有:,其代表作是8、现代著名作家我们学过的有:代表作是10、外国著名作家我们学过的法国有,前苏联有。他们的代表作是魏学洢《核舟记》张岱《湖心亭看雪》鲁迅、朱自清、孙犁、余秋雨、叶圣陶、老舍《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荷花淀》、《信客》、《苏州园林》、《骆驼祥子》雨果奥斯特洛夫斯基《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学常识复习

第一单元战争与记忆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3.《蜡烛》选自《阅读和欣赏》。作者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友与敌》等。《我城一少年》《日日夜夜》《俄罗斯人》等均获斯大林奖金。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第二单元关爱生命6.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7.《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8.《台阶》选自小说集《台阶》。作者李森祥。9.《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作品《围城》10《信客》选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第三单元建筑古迹11、《中国石拱桥》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12、《桥之美》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作者吴冠中,江苏宜兴市人,当代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13、《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14、《故宫博物院》选自《地理知识》。作者黄传惕。15、《说“屏”》选自《陈从周散文》。作者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第四单元科学精神16、《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一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地理学家。17、《奇妙的克隆》选自《中学科技》。作者谈家桢。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孟庆任译。作者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19、《生物入侵者》作者梅涛。

20、《你一定会听见的》选自《少年文艺》。作者桂文亚。第五单元探索人生2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22.《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23《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25.《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第六单元山水诗文26、《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7、《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28《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的词首开豪放之先河。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29、《观潮》选自《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字公瑾,宋代湖州人。30、《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31、《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参考前第2130、《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作者王维,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是盛唐极负盛名的诗人,画家。32、《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其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33《登岳阳楼》选自《陈与义集》。作者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人,南宋之交著名诗人

二、文体常识复习1、什么是新闻?

又称消息,有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新闻、新闻评述四种。新闻就是了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一种文体。2、新闻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新闻结构分为几部份?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4、新闻的三大特征是?基本特征是?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用事实说话。5、什么是小说?小说三要素是什么?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样式,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的一种文体。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3、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说明对象有几种,说明文有哪两类?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有两种,一种是实物,一种是事物。说明文有两类一种是实物说明文,一种是事理说明文。4、说明文对象时,按一定的说明顺序进行说明,一般说明顺序有几种?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5、说明文常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仿,引用,画图表,摹状貌,作诠释6、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科学、简明、准确、形象、生动三、词语复习(会写、会解释)锐不可当负隅顽抗屏息凝视打牙跌嘴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名副其实永垂不朽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富丽堂皇灭绝人性响彻云霄片纸只字铸剑为犁面如土色深不可测莫名其妙聚族而居念念不忘不能自已祸不单行情郁于中

若有所失低眉顺眼微不足道大庭广众言外之意长途跋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世故人情生死祸福独一无二巧妙绝伦

惟妙惟肖前瞻后顾别具匠心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俯仰生姿重峦叠嶂独占鳌头雅俗之别销声匿迹周而复始草长莺飞草木荣枯花香鸟语风雪载途衰草连天拍案叫绝相安无事悲喜交加永无止境难能可贵天衣无缝在劫难逃束手无策物竞天择啸聚山林五彩斑斓无动于衷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世外桃源豁然开朗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天下为公讲信修睦四、文言、诗词名句背诵与运用(一)、理解性默写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4、《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5、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7、《爱莲说》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爱莲说》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8、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9、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以梦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统一诗句是10、通过《春望》中的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11、《石壕吏》中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12、、《归园田居》中透过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莲,花之君子者也。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香远益清

13、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14、透过《望岳》中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16、《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17、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18、《使至塞上》中

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19、《望岳》中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20、《望岳》中两句

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21、《春望》中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22、《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

23、《石壕吏》中

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岱宗复如何,齐鲁青末了24、《长歌行》中表达惜时的诗句是:

25、时光一去不复返,用《长歌行》中的诗句说就是:

26、《野望》中写景对偶句是

27、《早寒江上有怀》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2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景色雄阔壮丽的一句诗是

2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自己报效国家无力而感到内疚的诗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0、人才需要有推荐,但是没人推荐会失去希望,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说就是

31、《黄鹤楼》中描写登楼思乡之情的句子是32、《送友人》中以比喻表达离别之情的诗句是33、《秋词》中表达诗人积极乐观,豪迈向上,不自悲的情绪诗句是34、《鲁山山行》秋霜降落,林中寂静,却又以动物表现动景的诗句是3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达自己年迈体衰但心系祖国统一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36、请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

37、《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38、《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39、《三峡》中引用诗句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

40、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沾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二)、

拓展性默写41、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42、请写出你所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43、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山的诗句。44、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花的诗句。

45、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异曲同工诗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五、课文内容复习1、《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消息),这篇新闻气势磅礴,记叙了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冒着炮火,奋勇前进,直取对岸的景象,让读者了解了整个渡江战役的概况。《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也是一则新闻(消息),这篇新闻写得儒雅广博,特别是背景的介绍,让读者了解了南阳为古今兵家的必争之地,是个战略要地。2、《芦花荡》这篇小说刻画了一位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他具有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爱憎分明、智勇双全,他还过于自信自尊。

3、《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作者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文章以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描写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的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这封信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愤怒地遣责了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的同情。

5、《亲爱的爸爸妈妈》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作,文章以“我”的行踪为线索,以地点转换为顺序,记叙以作者参加追悼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着重再现了被残杀者的心灵,控诉了法西斯的罪行,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6、《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的阿长是鲁迅儿时保姆,这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叙写了家中女工(保姆)长妈妈与自己儿时的一些往事、趣事,重点写了长妈妈为自己买到渴慕已久的绘图本《山海经》的事,表现了旧中国一位普通、不幸、粗憨,然而善良、渴望幸福、能体察孩子心理的劳动妇女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深深的怀念和对类似长妈妈的劳动妇女命运的关切之情。本文的语言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和庄重。

7、《背影》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这篇散文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本文的语言朴实而饱含感情。

8、《台阶》的作者李森祥,小说以“台阶”为线索,记叙了父亲为建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而拼命苦干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生存状态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也流露出对他们的同情和惋惜之情。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老实厚道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紧韧不拔的毅力;他有传统农民的谦卑。

9、《老王》的作者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他的丈夫是写小说《围城》的学者、作家钱仲书。这篇纪事散文以作者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通过写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及其善良厚道的品质,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问题,也体现了作者的平等观念和人人道主义精神。语言朴素简洁。

10、《信客》的作者余秋雨,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重要作品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本文选自《秋雨散文》。全文围绕一个“信”字展开,揭示了信客所要具备的特殊品质和素养,并通过两代信客的命运,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形象,赞美了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等优秀品格,说明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重和爱戴这个道理。文章的语言质朴而典雅,警僻而畅达。

11、《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著作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芦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从而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2、《桥之美》作者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桥之美”就是桥的美好。文章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哪里的景物,去感受这些景物焕发出的新的灵性与生命力。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13、《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课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情——谈苏州园林》,本文抓住苏州园林的总特征,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介绍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从而显示了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以及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

14、《故宫博物院》的作者黄传惕,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文章按照空间顺序,依照参观路线,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端,依次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

15、《说屏》的作者陈从周,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这篇文章介绍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着眼点在于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上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利用。

16、《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著名的气象学、地理学家。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以生动形象而又典雅的语言条理清晰地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同时,作者号召人们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丰收。全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的。

17、《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本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首先在结构安排上,用四个小标题把全文分成四部分,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其次,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把艰深的科学道理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的《恐龙无处不在》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被压扁的沙子》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它领域产生影响。

19、《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全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20、《落日的幻觉》是一篇介绍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的事理说明文,文章首先从人们喜爱欣赏日出而很少观赏、吟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推测人们的心理,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然后通过过渡,引出对幻觉产生的原理的说明。

2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本文是《桃花源诗》前边的一篇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相当于该诗的序。全文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花源后再寻找桃花源的情形贯串起来,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文中的陋室是作者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是一篇散文,以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文章以花的形象象征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品质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表示自己要在污浊的社会里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本文不是一篇借物咏志风世的散文。

23、《核舟记》的作者魏学洢,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运用说明和描写的方式,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载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文中的“大道”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里。本文描绘一幅“大同”社会的理想蓝图,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神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5、《杜甫诗三首》的作者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望岳》是一首古体诗,以“望”入题,赞叹泰山,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下,抒发了雄心斗志。

《春望》是一首七律,首联和颔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