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寄生虫碧蛔虫鞭蛲钩_第1页
二合寄生虫碧蛔虫鞭蛲钩_第2页
二合寄生虫碧蛔虫鞭蛲钩_第3页
二合寄生虫碧蛔虫鞭蛲钩_第4页
二合寄生虫碧蛔虫鞭蛲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线虫(nematode)

教学要求:1、掌握线虫的成虫和虫卵的共同形态、生活史特点。2、了解肠道线虫的流行与防治。一、形态(一)成虫:

1、圆柱形,不分节,两侧对称,雄虫多较雌虫小,尾端多向腹面卷曲

2、原体腔(protocoele)或假体腔:无上皮细胞

线虫概论体壁横切面

3、体壁:由角皮层、皮下层、纵肌层组成4、消化系统:

消化道完整,组成:口孔、口腔、咽管、肠、肛门消化腺5、生殖系统:雌雄异体雄虫:单管型雌虫:多为双管型

雄虫雌虫

卵圆形,无卵盖

卵壳:由外向内为卵黄膜(受精膜)

壳质(chitin)层

脂层或蛔甙(ascaroside)层卵内容物各异(二)虫卵:二、生活史1、基本发育阶段:卵、幼虫、成虫幼虫发育需4次蜕皮(molting)、移行2、生活史类型:(1)生物源性线虫(间接型):需中间宿主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以组织线虫为主,如:丝虫(2)土源性线虫(直接型):不需中间宿主以肠道线虫为主:卵产生后不久即具感染力,如蛲虫卵在外界发育至感染期虫卵,如蛔虫、鞭虫卵在外界孵出幼虫并发育至感染期幼虫,如钩虫教学要求:1、掌握土源性线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

2、了解土源性线虫的流行与防治

似蚓蛔线虫(蛔虫)

(Ascarislumbricoides)

一、形态(一)成虫:1、形似蚯蚓长15~35cm直径0.2~0.6cm

蛔虫成虫2、特征性结构:体表:横纹、侧线唇瓣:“品”字形;细齿蛔虫唇瓣蛔虫成虫3、雌虫:双管型,开口于腹面中部之前4、雄虫:单管型;尾端向腹面弯曲,交合刺一对雌虫雄虫(二)虫卵1、受精蛔虫卵(fertilizedegg)

棕黄色,宽椭圆形(45~75)×(35~

50)um由外向内:

蛋白质膜卵壳卵内容物

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新月形间隙受精卵细胞蛋白质膜2、感染期卵(含蚴卵)蛋白质膜:有或无卵壳(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

卵内:

蚴虫

蛔蚴3、未受精蛔虫卵(unfertilizedegg):

棕黄色,长椭圆形,(88~

94)×(39~

44)um;组成:

卵壳(受精膜,壳质层)卵内容物:折光颗粒

4、脱蛋白膜卵

卵壳厚而透明

二、生活史

受精卵

感染期卵

成虫

幼虫

小肠

咽喉

小肠

蜕皮1次

蜕皮2次

(经口)(静脉)卵内蜕皮1次(土壤3周)(人体内60-75天)生活史要点:1、人:唯一终宿主2、受精蛔虫卵在外界适宜环境发育3周为感染期卵3、感染途径:经口;感染期:感染期卵4、幼虫移行途径:

幼虫侵入肠壁V

经肝肺,支气管,会厌

胃、小肠

右心5、钻孔习性6、雌虫产卵量大,24万个/天/雌虫三、致病(一)成虫1、成虫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夺取营养:消瘦,贫血等

机械损伤:毒素作用、变态反应成虫并发症:胆道蛔虫病肠梗阻肠穿孔蛔虫性胰腺炎蛔虫性阑尾炎等蛔虫成虫肠梗阻胆道蛔虫胆道蛔虫肠穿孔蛔虫钻入胆道肠梗阻驱蛔虫(二)幼虫1、蛔虫性哮喘

2、蛔蚴性肺炎EOS↑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4、异位寄生蛔蚴性肺炎蛔虫异位寄生四、诊断蛔虫病诊断

1、粪检虫卵

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

2、痰查幼虫

3、驱虫治疗性诊断并发症诊断:

胆道蛔虫病急性表现B超,X线,引流等肠梗阻脐周腹痛X线肠穿孔阑尾蛔虫转移性腹痛蛔虫性胰腺炎肝蛔虫病脓肿或破裂五、流行1、传染源:粪中含受精蛔虫卵的人2、产卵量大、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直接发育;人粪施肥;感染率高六、防治

(一)驱虫阿苯哒唑(丙硫咪唑):400mg顿服1

~2天甲苯哒唑:成人200mg/d,顿服3

~4天三苯双脒:成人300mg/d,顿服

伊维菌素:6mg/d,顿服疗效100﹪

苯并咪唑驱虫时间:秋冬季节,每隔3~6个月驱虫一次

(二)并发症:

手术镇痛抗生素等(三)加强粪便管理(四)加强卫生宣传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vermicularis)

(蛲虫pinworm)

一、形态(一)成虫

1、细小,乳白色,线头状,雄虫(♂):(2~5)×(0.1~0.2)mm雌虫(♀):(8~

13)×(0.3~

0.5)mm

蛲虫成虫蛲虫成虫

2、特征性结构:头翼(cephalicalae)

咽管球(pharyngeal)3

、雌虫:长纺缍形,尾尖直;双管型雄虫:后端卷曲“6”字形;单管型雄虫♂雌虫♀(二)虫卵:无色透明,”D“形;大小:(50~60)um×

(20~

30)um卵壳由外向内:蛋白质膜、壳质层、脂层卵内:含蝌蚪期胚胎蛲虫成虫体内虫卵蛲虫成虫及虫卵二、生活史

成虫(人回盲部)

受精卵(夜间肛周)感染期卵幼虫6~8小时(肛门—手—口)2~4周生活史要点:1、雌虫在交配后,夜间肛门括约肌松驰时爬至肛周产卵2、受精卵发育至感染期卵仅需6小时3、感染途径:肛门--手-口途径、接触或吸入、自身重复感染(逆行);感染期:感染期卵4、终末宿主:人5、成虫寿命短(2~4周)三、致病:

肛门、会阴部瘙痒消化紊乱神经精神症状

异位寄生:

蛲虫性阑尾炎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四、诊断

成虫

虫卵:清晨便前,洗澡前方法:棉签拭子法透明胶带法五、流行

1、人:唯一的传染源2、传播方式:A、肛门-手-口B、接触感染和吸入感染C、逆行感染六、防治

1、防止再感染2、驱虫(1)药物阿苯哒唑200mg顿服3天甲苯咪唑100~200mg顿服2天2、驱虫:三苯双脒200mg顿服噻嘧啶(2)生理盐水灌肠少用

3、局部用药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

(AncylostomaduodenaledDubiniand

NecatoramericanusStiles)

一、形态(一)成虫:

1、细长1cm左右,呈“C”形或“S”形

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2、雌虫:末端圆锥形,可有尾刺;双管型雄虫:末端膨大为交合伞;单管型3、特征性结构:口囊:钩齿、板齿咽管发达的肌肉

交合伞、交合刺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口囊:美洲钩虫口囊十二指肠钩虫口囊

交合伞

背辐肋是虫种鉴别的依据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交合伞(侧面)鉴别点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体形“C”形“S”形口囊两对钩齿一对板齿

交合伞圆形扁圆形

背辐肋远端分2支,基部分2支每支分3小支每支分2小交合刺两刺末端分开两刺合拢两种钩虫成虫鉴别4、腺体头腺1对(分泌抗凝素)

咽腺(分泌乙酰胆碱酶)

排泄腺

1对(分泌蛋白酶)

(二)虫卵:椭圆形,大小:(57~76)×(36~40)um;壳极薄,无色透明卵内含2~4个卵细胞卵壳与细胞间有间隙(二)幼虫:杆状蚴:前端钝圆后端尖细,有口孔丝状蚴(filariformlarva感染期蚴):

口孔封闭丝状蚴光盘kj3-19二、生活史

土壤中卵内发育成杆状蚴粪受精卵

丝状蚴

成虫

幼虫

小肠

咽喉

右心

皮肤

蜕皮2次(经皮肤等)(静脉、淋巴)脱壳蜕皮2次10天内4~6周人体内土壤中卵内发育成杆状蚴成虫受精卵丝状蚴(经皮肤等)幼虫人体内4~6周

皮肤(静脉、淋巴)右心肺咽喉小肠蜕皮2次10天内蜕皮2次丝状蚴的生物学特征:(1)向温性、向湿性、聚集性、借水膜爬行

(2)穿刺力强,咽管腺(3)接触皮肤,主动入侵

生活史要点:两种钩虫基本相同1、一个宿主:人2、感染途径:经皮肤,十二指肠钩虫可经口感染、经胎盘感染;感染期:丝状蚴(感染期幼虫)

3、经皮肤入血到右心,经肺,肺泡,支气管,咽,小肠发育为成虫

4、十二指肠钩虫幼虫有迁延移行现象5、成虫寿命:5~7年左右钩蚴的迁延移行(persistingmigrant)

人体经皮肤感染十二指肠钩虫后,部分幼虫在组织中,发育暂停或迟缓,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到达小肠发育为成虫(可达250多天)的现象。

三、致病(一)幼虫钩蚴性皮炎(粪毒、着土痒)钩蚴性皮炎钩蚴性皮炎钩蚴肺部移行:阵发性咳、血痰、哮喘(二)成虫致病

1、消化道症状异嗜症钩虫成虫咬附于肠壁内窥镜下肠壁钩虫成虫2、钩虫性贫血(缺铁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成虫寄生于小肠,咬附吸血,边吸边排分泌抗凝素,渗血更换吸血部位,漏血组织血管损伤,失血;消化道出血。3、婴儿钩虫病表现:急性血性腹泻,柏油样黑便,腹胀、呕吐后果:贫血严重,发育极差,合并症多,病死率高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5﹪

两种钩虫的致病作用相似不同点:十二指肠钩蚴引起皮炎者较多;十二指肠钩虫成虫导致的贫血亦较严重十二指肠钩虫是引起婴儿钩虫病的主要虫种四、诊断:

1、直接涂片法查虫卵

2、饱和盐水漂浮法查虫卵

3、改良加藤法定量

4、钩蚴培养法

5、痰查幼虫饱和盐水漂浮法钩蚴培养法五、流行1、传染源:患者、带虫者2、人粪施肥,旱地作物,手足接触土壤3、易感季节:夏、秋

清晨露水未干,久雨初晴,久晴初雨

2004年我国钩虫病的平均感染率为6.12%,钩虫感染的总人数为3930万四川省肠道线虫病2005年监测数据人数总702人蛔虫412钩虫291鞭虫178蛲虫23肝吸虫2人绦虫1人感染率%

35.0120.5514.518.8817.040.100.05%

结论:四川省肠道线虫感染仍很严重,钩虫、鞭虫和蛲虫仍是今后防治的重点六、防治:综合防治1、驱虫阿苯哒唑:400mgqd×3d甲苯哒唑:100mgbid×3d噻嘧啶(双羟萘酸嘧啶):

10mg

(基质)/kg/天,连服2天赛特斯(含阿苯哒唑、双羟萘酸嘧啶):

400~500mg×3d三苯双脒2、局部用药3、纠正贫血补充VitC、铁、蛋白铁剂硫酸亚铁:0.3/片,1~2片/次tid枸橼酸铁铵:10mltid连服1~

2个月

4、个人防护

5、管理好粪便复习思考题

钩虫贫血的机理和特点钩虫和蛔虫生活史比较临床病例1例王某,10岁,突起右上腹剧痛,呈阵发性钻顶样痛,疼痛放射至右侧肩背部,伴有恶心及呕吐1小时。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B超右上腹加压检查,GE—LOGIQ5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4MHz。声像图特征为:肝外胆管扩张,扩张的胆管内可见均匀性中等回声条索状影,与胆管壁分界清楚,由虫体、假腔形成的无回声带使虫体回声呈现为两条光滑的平行线“等号”状,横切面呈“同心圆”状,可见虫体蠕动。问题:

1、临床拟诊为什么病?依据是什么?

2、该怎样处理?钩虫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王乔章礼久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30601)

患者男,60岁,农民。因解暗红色血便3d,晕厥1次,于2012年l0月1日人院。入院前3d患者无诱因下解暗红色血便,每日>6OOmL;无呕血、腹痛,伴头晕、出汗。2d前晕厥1次,就诊于当地县医院予输血、止血等治疗,因效果不佳转入我院。否认既往有内外科疾患史,平素体力可,从事田问劳动。人院查体:T36.8℃,P104次/分钟,BP100/65mmHg神志清,重度贫血貌;无皮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活跃。血压:(90~140)/(60~90)mmHg;呼吸:16~18次/分钟;血糖:80~120毫克/每百毫升血;

脉搏:60~100次/分钟;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60次/分。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体检指标正常值血常规:RBC1.6×1012/L,Hb41g/L,WBC5.5×109/L,N0.76,L0.12,E0.03,患者血小板计数60×109/L。大便常规+,潜血:褐红色,RBC+/Hp,潜血4+。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凝血象正常。肝功能:白蛋白19.8g/L,余正常。

血象

RBC正常参考值: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男大于120g/L

女大于110g/L

WBC正常参考值:(4.0~10.0)×109/L

WBC分类

(1)嗜中性粒细胞(N):

成人:0.40到0.75儿童:0.30到0.65

(2)嗜酸性粒细胞(E):0.005到0.05

(3)嗜碱性粒细胞(B):0到0.01

(4)淋巴细胞(L):

成人:0.20到0.45儿童:0.30到0.56

(5)单核细胞(M):

成人:0.02到0.06儿童:0.02到0.08血小板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

凝血酶时间正常参考值:(16~18)秒

延长3秒以上异常,缩短无临床意义

肝功正常参考值:总蛋白(TP):60-80克/L;白蛋白(A):40-55g/L;球蛋白(G):20-30g/L;白蛋白(A)/球蛋白(G):1.5-2.5:1人院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予以输血、补液及垂体后叶素、血凝酶等药物止血治疗,患者虽出血量减少,但仍每天有暗红血便2~3次,约200ml/d。人院3d肠镜检查未见器质性疾患;4d后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见数条长约1cm大小的线样寄生虫,活检报告为美洲钩虫。胃镜检查后,多次粪便找虫卵、饱和盐水漂浮法找虫卵均阴性。修正诊断:钩虫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予以阿苯达唑片40Omg顿服,患者出血停止,大便转黄。出院后个1个月,复查血常规、大便及潜血均正常。1、十二指肠钩虫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蛋白(Ad-FAR-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彭礼飞[1]胡晶晶[1]邓莉[1]杨陈[1,2]甘伟琼[1,2]吴亚敏[1]付汉维[1][1]广东医学院寄生虫检验学教研室,湛江524023,[2]广东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湛江524023《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7卷8期:718-721钩虫相关研究2、十二指肠钩虫抗凝蛋白AduNAP7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凝活性鉴定彭礼飞[1]邓莉[1]杨陈[1,2]胡晶晶[1]甘伟琼[1,2]吴亚敏[1]付汉维[1][1]广东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湛江524023[2]广东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湛江524023《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年23卷10期:1021-10253、四川省钩虫等肠道线虫病2005—2006年监测数据分析谢红田洪春唐中玖刘常华郑德福李明惠张富南陈漪澜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0041《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8年6卷1期,起止页码:21-24肠道线虫病在四川省的4个监测县进行抽样调查:结果2005年全省检查2005人,肠道线虫感染702人,总感染率为35.01%,其中钩虫感染291人,感染率为14.51%;蛔虫感染412人,感染率20.55%;鞭虫感染178人,感染率8.88%。华支睾吸虫感染2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