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第二课时_第1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第二课时_第2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第二课时_第3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第二课时_第4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执着,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任何环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知其不可而为之

明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实现德政,实现礼治)行不通却偏偏要去做这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1.为什么不可为(做)2.为什么要为(做)3.为(做)了什么释题(1)在文章中找到并划出描写当时社会的语句,理解当时是一个怎样的时代。(2)划出文中他人对孔子的评价和劝告。(3)划出文中孔子及其学生的相应看法和做法。(注意:抓住每个对话语段中最关键的词语或句子。)为什么孔子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1)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请在文中找到你的依据。文本研习①陈成子弑简公

弑: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叫弑。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说明社会秩序混乱。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司马迁《史记》②今之从政者殆而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建功于世),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全生于世)。方今之世,仅免刑焉(不受刑就算好)。——庄子《人世间》③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此时是个以强凌弱、兼并攻伐极频繁的年代,也是“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的年代。统治者各阶层欲望的膨胀和利益的追求导致无视宗法,颠倒伦理,奢侈腐化的行为;整个社会上行下效,道德混乱。④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周文王在岐山,有凤凰在附近的山上栖息。”——《封神演义》

“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凰、圣人皆来至矣。”——《吕氏春秋》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乱世。没有秩序可言,没有制度可依,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什么孔子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2)在这样的乱世中,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怎样的?他们是怎么看待孔子的?文本研习“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凤兮”——在人格和学识上对孔子的尊重“德行衰微”——对孔子的选择不认同

“歌而过”——关心,劝阻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言下之意是世道如此黑暗,明哲保身,洁身自好才是上策。这是对孔子的怀疑。②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二人一讥孔子为知津,一以天下滔滔莫非津也,语意妙极。其不告津者,正所以告之也。——方存之《论文章本原》津:实义虚化,指人生之路津。

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同时也含蓄地劝诫孔子停止无谓的奔走。

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是贤人隐于晨门,知道世事不可为,因此拿“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来揶揄孔子。(揶揄:耍笑、嘲弄、戏弄、侮辱之意;是对人的一种戏弄、嘲笑时的用语)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水深比喻社会非常黑暗,只得听之任之;水浅比喻黑暗的程度不深,还可以使自己不至弄湿。荷蒉者以涉水为喻,谓涉水当视其深浅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君子处事也要审时度势,道可行则行,不可则止,做事不要太固执,要通达权变,洁身自好。实际上也是讽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⑤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时代不容世人不解面对这些劝告、担忧、质疑、嘲讽,孔子和他的弟子有什么反应?①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昏浊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享之也。故治世去之,乱世救之,特入地狱而救众生。斯所以为大圣大仁与!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至今如见之也。——康有为《论语注》——天下无道,吾得与易。天下将亡,力挽狂澜乃士之职责。②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成就了君臣大义明虽知道不行,犹不敢忘仕也。——刘宝楠《论语正义》仕非为富贵,人之于群,义当尽职,故仕也。——钱穆《论语新解》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是一种社会责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盖天生圣贤本为世道计,故古之圣人,民饥则曰己饥,民溺则曰己溺,其忧时悯世,非但其心之不容己,亦其责之不可辞耳,使如沮、溺之言,则安危理乱邈不相关,生民将何所托命乎?有世道之责者,宜加意焉。——张居正《论语别裁》明知行不通也要去做,明知四处碰壁也要尽人事。这种精神最明显的是体现在文章的哪一则上?文本研习研读第一章是时孔子致仕居鲁,沐浴齐戒以告君,重其事而不敢忽也。臣弒其君,人伦之大变,天理所不容,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故夫子虽已告老,而犹请哀公讨之。孔子出而自言如此。意谓弒君之贼,法所必讨。大夫谋国,义所当告。君乃不能自命三子,而使我告之邪?以君命往告,而三子鲁之强臣,素有无君之心,实与陈氏声势相倚,故沮其谋。而夫子复以此应之,其所以警之者深矣。——朱熹《论语集注》研读第一章看一句话: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这是强调自己曾做过鲁国的司寇,仍属于士大夫阶层,身上肩负着一定的政治责任。“不敢不告”强调的正是这种责任。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孔子现在却是“不在其位,仍谋其政”,可见孔子身上对社会、对苍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同时,在“不敢”中也包含了一种悲凉与无奈。他对残酷的现实看得很清楚,对事情的成败实际上不抱太大希望,但作为士大夫阶层,只是尽到一点责任而已,表现了孔子的一种无奈与悲凉。

这就是孔子,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我们从文章中看到了孔子的孤独,也看到了他的坚定,看到了他内心的悲凉,也看到了他追求政治理想的执着。纵观历史,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历朝历代多少仁人志士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谱写了一首首浩然正气之歌。“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他们无一不是使自己成为垫脚石,成为铺路的石子,没有他们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后人的为而使之可,就没有历史的前进与科学的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积累与辉煌,就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与未来。——王蒙【探究】作为现代人,你如何看待“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对于“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精神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和批判地继承。“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精神。但对于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

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于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就斗争策略而言,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在那样一个群雄争霸、礼崩乐坏的乱世之中,儒家仁政与礼治的政治思想是难以行得通的,他们其实早就知道,但孔子师徒依然锲而不舍,百折不饶,不管别人如何讽刺与嘲笑,他们只是一如既往地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