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要突出亮点_第1页
高考作文要突出亮点_第2页
高考作文要突出亮点_第3页
高考作文要突出亮点_第4页
高考作文要突出亮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要突出亮点

华南师大附中邹寿元一、“平庸”作文的主要特征(一)思想肤浅。主要表现为观点没深度,或堆聚材料,缺少分析,或虽有分析,但未及本质,不够到位。1、选材一般化。(主要指记叙文,所选的材料不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不典型)2、观点一般化。如标杆卷8号文中所设的三个分论点:放下,是一种满足;放下,是一种智慧;放下,是一种成就。除了第二个稍好外(这一点也是从材料中抄写下来的),其他两个都不理想;一方面,分论点作为判断句,前后两个概念是不对应的:“放下”是行为,而“满足”是心理状态;“放下”与“成就”之间也缺少内在的联系。另一方面,这样的分论点不像是经过深入思考得出的,而像是很随意地提出来的,它太普通了,太没有个性了,因而显得很平庸。3、结构平面化。如标杆卷7号文设了三个分论点,分别是“放下自卑,活出自己的精彩”,“放下虚名假利,实现个人价值”,“放下所谓的面子,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篇文章除了分论点本身较浅,表述欠严谨,表意上有交叉,并且缺乏一个有机的统辖之外,其主体部分结构是三段并列,是平面化的,每一段的论述不深入,段与段之间也没有逐层深入的关系,其思想深度从头到尾都是停留在一个平面上的,是比较典型的“三段式”,自然给人肤浅的感觉。“三段式”的文章,如果设置得好,论述深刻,本来也是可以的,它有利于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作有困难的考生可以考虑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因为它总比写得毫无章法要好。但它是有利有弊的,如果没有处理好,其效果就会适得其反。4、叙而不议。只是简单的观点加事例,不懂得去分析,去揭示论据的意义,去说明这个论据是如何地证明了论点。这样的文章还只是停留在初中的水平。5、议而不深。有的文章虽然在列举论据之后有分析,但这个分析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涉及到问题的本质,很不到位。(二)缺少创意。主要表现是:1、论点陈旧化,让评卷老师感到很熟悉。比如:“诚信”“坚持”“勇气”等,看得多了,听得腻了,就会感到很陈旧。不是说这些观点不能论述,问题在于怎么论述出新意。如果无法讲出新意,倒不如不讲为好。2、论据陈旧化。一模作文中,有一些通篇使用陈旧论据,不能给人新鲜感。考生平时一定要关心天下大事,关注身边的生活,有了源头活水,写作时才会有鲜活的材料。3、构思俗套化。例如,有一篇文章,开头一段用一句话总说:“人生不能放下的东西很多,如自信、希望、追求。”第二段提出第一个分论点:“不放下自信”,举了李四光、德摩斯尼(从口吃到演说家)的例子;第三段提出第二个分论点:“不放下希望”,举了海伦·凯勒和贝多芬的例子;第四段提出第三个分论点:“不放下追求”,举了刘伟的例子。第五段呼应开头:“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不能放下自信、希望、追求。”这样的文章虽然符合题意,材料丰富、运用并列结构,首尾呼应,看上去条理清楚,但确实太平庸了。4、语言表达一般化。有的显得生硬、呆板、枯燥,有的不够通顺,有的虽然还算通顺,但谈不上流畅,谈不上有文采。这样的文章,随便可以找出许多。关于“套作”:套作的文章主要有三大特征:1、观点套用。比如不管以什么为标题,都套上“诚信”“坚持”“勇气”“真善美”等等。以“常识”为话题,则论述“坚持”“勇气”“诚信”“真善美”的所谓“常识”;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则论述要与“坚持”“勇气”“诚信”“真善美”为邻;以“回到原点”为标题,则论述要回到“坚持”“勇气”“诚信”“真善美”的原点。有些甚至属于离题作文。同样,以“不放下”为标题,也论述“坚持”“勇气”“诚信”“真善美”等之所以“不放下”的理由。考生没有自己的看法,没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只是一味地把这些观点往文章里套。2、材料套用。3、结构套用。比如开头、结尾点题,中间套作,设三个分论点并列论证。作文要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备考过程中:一是要鼓励和指导考生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力求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看法,不要套用观点。二是要避免论据的陈旧化,要使用鲜活的论据(当然,旧论据也可以有新角度)平时要多点积累材料。三是要反对结构的模式化,尤其不要动不动就是并列几个分论点(并非否定并列结构)。二、高考作文如何突出亮点前提条件一:审清题意●话题作文的审题1、审材料2、审提示3、审话题4、审要求●命题作文的审题与话题作文有相通之处。1、内涵外延分析法这种方法指的是审清楚构成题目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如2004年的话题“语言与沟通”中的“语言”,就其内涵来说,应是指“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就其外延来说,“语言”一般包括它的书面形式,但在与“文字”并举时只指口语,还可以包括哑语,即手势语言,因为哑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2、结构分析法从结构的角度看,标题的类型不外乎词语型、短语(词组)型、句子型三种,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从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准确把握题意。●单个字。(适合运用内涵外延分析法)●并列式。并列式词语,无论是相对或相反,一般都是合成一个意思,不必拆开来分析。如“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的意思;如“规则”,指的是强制的或约定俗成的规矩。并列式短语则要注意讲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如03、04年的高考题。●偏正式。中心在于“正”的方面,但也要注意“偏”的部分,因为它往往起到修饰或限制的作用。如2002年全国卷的话题“心灵的选择”,“选择”指挑选,这是中心;但关键在于“心灵”,因为它有别于物质的选择,必须重点写出心理活动的具体经过。●动宾式。“动”和“宾”都要写到。如“回到原点”,“回到”和“原点”都必须出现在文中。只写“原点”不写“回到”,判题意残缺;只写“回到”不写“原点”,判偏离题意,内容均在四等评分。两者允许有所侧重。●主谓式。重心应该在“谓”的部分。如“生活多姿多彩”,就应该重点写出“生活”是如何的“多姿多彩”。●注意结构比较复杂的作文题。如08年的“不要轻易说‘不’”,“说‘不’”是动宾,但在“说”的前面有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不要轻易”,所以其重点是“不要轻易”。●句子型。一般说来,如果是主谓式或主谓宾式,重点应在谓语部分;如果是判断句,重点应在宾语部分。如2005年辽宁卷的“今年花胜去年红”(是命题作文),其重心就应落在谓语部分,即要写出是怎么样的“胜去年红”。3、修辞分析法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作文命题情况看,有的话题(命题)采用了修辞手法,其中最常见的是比喻修辞法。审准这一类话题,关键在于找出喻体的特征,然后联想到与之相似的有关人生、事业、社会中的事情,找到切入的角度,确定文章的观点(主题)。如“今年花胜去年红”就是比喻,喻指一种气象、一种生活状况或者个人的发展态势。要把自然界的“花”移植到社会生活中的“花”上来。可以写生活的今昔对比,可以写个人的茁壮成长,可以写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可以写对未来的乐观展望,等等。又如2005年浙江卷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联想到人生、事业和社会生活,可以写“一滴水可反映出太阳的光辉”,比如写一个人的风范与修养,可以从他的一言一行中看出来;可以写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可以写伟大是由于处处注意点滴的积累,一个关注细节的个体,一个关注细节的民族,是值得尊重和敬畏的;可以写宇宙的奥秘,需要从细部入手加以探索,等等。只要我们抓住特征联想开去,就可以选好角度,不致离题。●新材料作文的审题1、抓实质。如果作文材料(现实材料或寓言材料)讲的是生活中的故事,那么,不要被其表面的文字所迷惑,要深入进行分析,找出隐藏在现象里的实质,然后抓住实质来确定角度。2、抓关键。如果作文材料中出现提示性的词句或者总结性的语言,那么,这很可能成为我们准确理解题意的关键,抓住了关键,也就能够选准角度。(如2006年全国甲卷)3、抓因素。4、抓本义。如果作文材料是比喻性的,或其中关键语句是比喻性的,那么必须找出其本义,并抓住本义生发开去记叙或议论。(如2006年全国卷乙卷作文题)

前提条件二:选好材料●记叙文选材1、围绕中心选材。中心是选材的依据。选材时不能孤立地考虑一个材料本身如何,它本身也许很生动,但如果与中心无关,或者关系并不密切,就应该坚决舍弃。要力求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这样才有利于突出中心。

2、选取典型材料。典型材料是指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尝试》《诚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3、选取新颖材料(以独特的视角选材)。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可以选出与众不同的材料。4、选取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切忌大而空,要学会“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给评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5、选取符合生活真实的材料。(《坚持》)●议论类文章事实论据的选用一般说来,要掌握如下几个原则:1、注意论据的典型性。事实论据包括各方面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只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论据才能有说服力。切忌只选取身边琐事作为论据,因为这样的事例,往往难以令人置信,缺乏说服力,论辩性不强。2、注意论据的准确性。事实论据要让人相信,其材料必须准确真实,切忌张冠李戴甚至胡编乱造。有的考生因为对材料记忆不准确,只是凭着“大概”去作文,结果把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说成是爱因斯坦,把北海牧羊的苏武说成是文天祥,等等。这些与事实不符的论据,自然会影响文章的论证效果。3、注意论据的针对性。

4、注意论据量的适度性。有些考生以为论据越多越好,于是在写作过程中把能想到的论据统统往文章里面塞,造成论据堆砌;而也有考生由于种种原因,在论证论点时论据过少,未能够把论点支撑起来。这是两个极端,都是不好的,要注意论据量的适度性。5、注意论据的新颖性。一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发生在不久之前的事情。二是指面对一些经常出现的、人人皆知的论据,要多角度思考分析,使旧材料焕发出新面貌。(避免论据的陈旧化)

(一)深刻1、从实到虚。2、探究背景。3、揭示原因。4、体现哲理5、逐层深入法。6、对比论证法。7、因果分析法。8、辨证分析法。9、提炼富有思想内涵的语言。(二)有文采如被评为58分(全市最高分)的《不放下》一文,就是一篇有文采的文章:当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见你,竟心生一丝敬畏。你唯一的眼睛里,射出的是无所畏惧的光芒,是永不放下的信念。玛丽·柯尔文,不知身在天堂的你,现在可否休息了?你是女记者中的异类。安逸的生活不要,却偏偏要往人间炼狱的战场中钻。有多少人劝阻过你,有多少人不理解你,你却依然故我。无需多言,我知道你不会放下的。这是你所钟爱的事业,是你一眼便选定的宿命,你所坚守的,是你对战地记者的爱,是一名新闻工作人员对真实、时效与冒险的毕生追求。然而无畏的你遇到了生命中的一道坎。你只身突破封锁线,用双眼、双耳、双手记录下战场中人性泯灭与光辉,见证了所有的罪恶与美好。或许是承载了太多,让上帝也心生嫉妒,一枚手榴弹夺去了你敏锐的左眼,捂住了你的左耳。回到祖国、伤痕累累的你赢来了无数的奖励、荣誉与赞扬,你却无所适从,你说每接一份奖就增添给你一份罪恶感——这荣誉是以无数人的鲜血换来的啊!当身体与心灵的伤口都痊愈后,你又义无反顾地奔往战场。无需多言,我知道你是不会放下的。战场上的鲜血与罪恶都在等着你为他们超度,无辜的居民,无助的眼神,都呼唤着你给他们保护。亲人的眼泪,友人的劝阻,旁人的冷眼,都阻挡不了你。荣誉、鲜花、名声、金钱,都绊不住你。当你再一次以如同海盗般的独眼出现于众人面前时,他们都震惊了。他们纳罕究竟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女人在挫折、在诱惑前始终不放下事业。是爱呀,是对事业,对人,对和平炽热的爱呀!是的,你的不放下中,凝聚着的是人类最珍贵美好的大爱。你愿意为了更多的人的幸福,将自己的生死抛于脑后。这般伟大的你,怎会轻易放下呢?你的不放下,带来的绝不仅是你个人的成就,还有全世界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你大概是上天派下来的天使,要以永不放下的执着,过人的勇气,真实而犀利的文字来唤醒天下众生的人性,来驱散罪恶,还一片美好于人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你仍未放下。无需多言,你不放下的,是人性,是大爱!致敬,玛丽·柯尔文!这篇文章理解题意准确,选材鲜活,思想深刻,感情充沛,语言流畅,有文采。一般说来,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有如下一些方法:1.巧用修辞方法。如《沙田山居》中的比喻和拟人,《滕王阁序》中的对偶,《我与地坛》中的排比,等等。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近年来,有的考生滥用修辞方法,例如,比喻不成立、为排比而排比,等等。切记,所有修辞方法的使用,都必须以自然、合理为前提。2.提炼传神动词。如《祝福》中祥林嫂眼珠的“间或一轮”,《守财奴》中葛朗台的眼睛在不同场合的“瞪”、“盯”、“瞅”、“瞧”等动作,刻画人物惟妙惟肖。3.使用幽默语言。如鲁迅作品中的语言,就很风趣幽默,令人捧腹大笑。4.恰当引用俗语。如《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引用熟语“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破罐子破摔”,使语言既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又生动活泼、新鲜有力5.恰当变换句式。根据表达需要,恰当地变换长句和短句、常式句和变式句、设问句和反问句,可以使行文摇曳多姿;同时可穿插使用整句和散句,如《我的空中楼阁》,句子匀称而又错落有致,有一种参差之美。6.恰当使用名言名句、成语典故,使文章落笔不凡,词汇丰富,高人一筹。7.绘形绘声绘色。如《故乡的榕树》。8.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故乡的榕树》,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从而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要提醒考生注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要为文采而文采。其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必须是恰当的、合理的,否则就会弄巧反拙了。如“一模”中有一篇文章在开头部分写道:“大地放不下地震带来的龟裂,森林放不下火山带来的死寂,沙漠放不下炎热带来的绝望,地球放不下陨石带来的凹陷。”这里的拟人、排比极不合理,极不自然。这是不好的文风,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三)有创意(1)见解新颖(2)角度新颖(3)材料鲜活“……常常做梦,希望自己左边的空位上也坐着那么一位多愁善感的少女。或许有那么一天,她打开夹着枫叶的笔记本,清风过,枫叶落地,我立刻把它捡起,问‘可以送我吗?’之后我就潇洒地弹着吉他,与她在湖边看蓝天、白云……可惜得很,全班47位同学,独我是第47个,不得不独坐一位,旁边是装满了空气的空气,比别人多一倍的空间伸懒腰。虽然‘意难平’,也不得不心怀‘十年寒窗苦读书’的名言,以此自诫,独坐一位。……测验考试,因无处可瞟,只得立下苦心,事先好好复习。期末统考,单桌,47条好汉,独我脱颖而出,科科九十,传经授道时,我大呼曰‘此乃独坐之妙也’”(4)构思新颖如议论文采用“引-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