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考点综合练5_第1页
高中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考点综合练5_第2页
高中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考点综合练5_第3页
高中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考点综合练5_第4页
高中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考点综合练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综合练(五)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先君讳硕,字孔万,号霜岩,一号茶道人。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里中皆称戴氏忠厚长者,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矣。与人交,无畛城①;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津津不休,一见之此语,再见之亦此语,有兴起者,辄喜不寐。无老幼贤愚,皆服其长者,不敢犯;犯之亦不校,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岁甲午,年二十一,补博士弟子。家贫,以授经为业。岁辛丑、壬寅间,始担囊授徒庐江,岁一再归,博奉金以活家口。顷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今竟死于外。呜呼,悲哉!其为文不属草,步阶前数回,即落笔就之,不改窜一字。尤喜诗,诗辞大抵多悲思凄楚之音,凡百余卷,皆可传诵也。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尝曰:“读书积善欲获报,如捕风捉影。如吾等者,岂宜至此!”时形诸感叹。家人唯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先君卒于陈家洲。洲去县一百四十里,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先是,先君客舒城山中,夏秋之间治装归矣。忽疮起于足,痛几危,越月始稍稍愈,愈而归。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居无何,足大愈。适吴氏来请,遂去。名世送之郭外,岂知其永诀而遂不复见乎!到洲五十日而卒。先是,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已而诸生知不可起,始使人来报,比至,则已不及待矣。先君居洲未两月,而洲之人皆感动。其死也,皆呱呱而泣曰:“天无眼矣!”呜呼!人莫不有死,而先君客死,早死,穷死,忧患死,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没世而不能已者也。(节选自《戴名世文集·先君序略》,有改动)【注】①畛城:范围,界限。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 赀:资财B.犯之亦不校 校:计较C.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 遇:待遇D.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 恨:遗憾【解析】遇:机遇。【答案】C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B.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C.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D.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解析】本句话选自最后一段,主要记叙戴硕怎么死的,“十日前”是“有书来”的时间状语,因而放在一起;“云”为表说话的词语,“名世”在前面已经出现过,应为“人名”;“此”为代词;“不为意”的主语应是“名世等”,不跟“余毒”相连,其前应断开。【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项是()A.戴氏家族世代讲究孝悌之义,勤勉劳作,在乡里被人称道。县里的官员常去戴家赠送财物表达问候,借以教诲县邑里的百姓。B.戴氏家族至戴硕一辈,家道中落,戴硕只能以授徒授经为业,经常在异乡谋生,可是家境依然贫困。C.戴硕文思敏捷,诗文非常出色,但是科举考试历尽坎坷,所以,常常感到忧伤愤懑,诗文中充满一种凄苦悲凉的情调。D.先君戴硕在担任私塾教师时因病亡故,死时穷困忧患,又客死他乡。作者借洲人哭“天无眼”,抒发自己对父亲的崇敬、愧悔和悲痛之情。【解析】C项,原文“诗辞大抵多悲思凄楚之音”,是戴硕文风,原因不能追究于科举失利;另外,“科举考试历尽坎坷”于文中也无根据;再则,“大抵有”不表示诗文“充满凄苦悲凉的情调”。【答案】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顷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但他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尝尽了人间的苦处,却从不把它告诉别人。(2)近年来,在乡里教授学生,然而生性不喜欢居住在家里,就又客居在外。【参考译文】先君的名字叫戴硕,字孔万,号霜岩,又号茶道人。家中世代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种,凭借钱财在乡里称雄。乡里人都称赞姓戴的家族出忠厚而有德行的人,县里的官员常去馈赠慰问,以此来教诲县里的人。先君做人淳朴恭谨,忠厚谦让,从来不说别人的过失之处。和人交往,没有界限和范围;和人说话,总是喜欢劝勉别人做善事,津津乐道,说个不停,第一次见人说这样的话,第二次见人也还是这样的话,一旦有立即感奋响应的人,他就会高兴地睡不着觉。无论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的,贤能的还是愚笨的人,都叹服他是有德行的人,不敢冒犯他;即使有人冒犯他也不计较,生平不曾和其他人红过脸或是在人面前说话失言过。但他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尝尽了人间的苦处,却从不把它告诉别人。甲午年,他二十一岁时,补官任博士弟子。因家里贫穷,以教授经书为职业。辛丑、壬寅年间,开始在庐江一带背着口袋教授学生,一年回家两次,博士弟子一职得来的薪俸用来养家糊口。近年来,在乡里教授学生,然而生性不喜欢居住在家里,就又客居在外。现在竟然死在外面。唉,悲哀呀!先君写文章不起草,只需在阶梯前来回走几次,就能落笔成文,且不需修改一个字。尤其喜欢写诗,诗词的内容大多是悲伤凄楚的情调,总共一百多卷,都可以为世人传诵。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半生,但科举考试却一生坎坷,没有机遇。家里米和盐之类的生活用品常常缺少,家里的儿女们也常饿得啼哭不止,他曾说过:“想要靠读书积累善行获取回报,就像风和影子一样都是抓不着的。像我这样的人,难道就应该到这种地步吗?”当时的感叹都表现了出来。家中的人只有我的母亲侍奉他非常恭谨,儿子一辈的人狂妄地想有一天富贵时能使父母欢乐,但却连早晚向父母问安,准备美味的食物都无法做到。先君死在陈家洲。陈家洲距离县城有一百四十里路,他在去年十月初一前往。在此以前,他客居舒城山中,夏末秋初时收拾行装准备回家了。突然脚上起了疮,很痛,过了一个月稍稍有了好转,于是就回家了。回家后不再离开,因为山多陡峻,连绵起伏,不能骑马,有脚病也难以步行。过了不久,脚疮痊愈。恰逢吴家人来请,就离开家前往。我送他到城外,哪里能知道那竟然是永远的诀别就不再见面了呀!他到陈家洲五十天死的。这之前的十天前有他的家书一封,说是在脖子偏左的地方起了疮。我们认为父亲正值壮年,又有美好的品德,这不过是脚病的余毒而已,没放在心上。不久,他的学生看病情不能好转,才派人来家报信,等到那里以后,已经来不及了。父亲住在陈家洲不满两个月,可那里的人都被他的德行所感动。他死后,人们都不停地哭着说:“老天真是不长眼呀!”唉!人没有不死的,可是父亲却是客死在外,过早而死,穷困而死,忧患而死,这是不肖的我一辈子的悔恨呀,到死都不能消除。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张春,字泰宇,同州人。万历二十八年举于乡,历刑部主事。励操行,善谈兵。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时大军屯山海关,永平为孔道,士马络绎,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事就理而民不病。累转副吏、参政,仍故官。崇祯元年改关内道。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劾春嗜杀,一日枭斩十二人。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在晋复劾其通奄克饷,遂削籍,下法司治。督师袁崇焕言春廉惠,不听。御史李炳言:“春疾恶过甚,为人中伤。夫杀之滥否,一勘即明,乞免提问。”不从。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春永平兵备参议。因言兵事不可预泄,乞赐陛见,面陈方略,帝许之。既入对,帝数称善,进春参政。已而偕诸将收复永平诸城,论功加太仆少卿,仍涖兵备事,候巡抚缺推用。永平当兵燹之余,闾阎困敝,春尽心抚恤,人益怀之。四年八月,大清兵围大凌河新城,命春监总兵吴襄、宋伟军驰救。九月二十四日渡小凌河。越三日次长山,距城十五里,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两军交锋,火器竞发,声震天地。春营被冲,诸军遂败,襄先败,春复收溃众立营。时风起黑云见春命纵火风顺火甚炽天忽雨反风士卒焚死甚众。少顷雨霁,两军复鏖战,伟力不支亦走。春及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执,部卒死者无算。诸人见清太宗文皇帝皆行臣礼,春独植立不跪。至晚,遣使赐以珍馔。春曰:“忠臣不事二君,礼也。我若贪生,亦安用我。”遂不食。越三日,复以酒馔赐之,春仍不食,守者恳劝,感太宗文皇帝恩,始一食。令薙发,不从。居古庙,服故衣冠,迄不失臣节而死。当春未死时,清有议和意,春为言之于朝,朝中哗然诋春。诚意伯刘孔昭遂劾春降敌不忠,乞削其所授宪职。朝议虽不从,而有司系其二子死于狱。(选自《明史》,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事就理而民不病 病:损害B.在晋复劾其通奄克饷,遂削籍 籍:户籍C.一勘即明,乞免提问 勘:审问D.迄不失臣节而死 迄:始终【解析】勘:调查。【答案】C6.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风起/黑云见/春命纵火/风顺火甚/炽天忽雨/反风/士卒焚死甚众B.时风起/黑云见/春命纵火/风顺火甚/炽天忽雨反风/士卒焚死甚众C.时风起/黑云见/春命纵火/风顺/火甚炽/天忽雨反风/士卒焚死甚众D.时风起/黑云见/春命纵火/风顺火/甚炽/天忽雨/反风/士卒焚死甚众【解析】“时风起”“黑云见”结构并列,中间停顿。“春”“风”“火”“天”“士卒”均为主语,所以前面停顿。【答案】C7.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春被提拔做了山东佥事,兼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这时大军屯驻山海关,永平为来往要道,兵马络绎不绝,关外难民也云集于此。B.张春因被诬告上书申辩,关内百姓为他诉冤。督师袁崇焕认为张春廉洁,不同意惩办。御史李炳认为,张春平时疾恶如仇,故为人所中伤。C.崇祯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任张春为永平兵备。永平大战之后,老百姓生活贫困,张春尽心尽力地安抚体恤,所以人民更加怀念他。D.他们见了清太宗皇太极,都行君臣跪拜礼,只有张春直立不跪,绝食三日。即使看守者恳切劝解,也没有食一餐。【解析】应该是“只是由于看守者恳切劝解,又为清太宗的诚意所感动,才食一餐。”【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已而偕诸将收复永平诸城,论功加太仆少卿,仍涖兵备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为言之于朝,朝中哗然诋春。诚意伯刘孔昭遂劾春降敌不忠,乞削其所授宪职。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随后,张春同诸将一起收复了永平诸城,论功加封太仆少卿,仍负责兵备事。(2)张春将此事转告朝廷,朝中廷臣们七嘴八舌地攻击张春。诚意伯刘孔昭弹劾他降敌不忠,要求削夺他的官职。【参考译文】张春,字泰宇,同州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乡试中举,曾任刑部主事。他很注意德行修养,善谈兵法。天启二年(1622),辽东辽西尽为清军占领,朝廷急需守边将才,升张春为山东佥事,兼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这时大军屯驻山海关,永平为来往要道,兵马络绎不绝,关外难民也云集于此。张春运筹有方,事情办得合理,又不扰害百姓。历任副使、参政,最后又回到原来官职。崇祯元年(1628),改任关内道兵备。兵部尚书王在晋听信流言,说春好杀人,一天斩首十二人。张春上书申辩,关内百姓为他诉冤。在晋又弹劾他与太监有勾结,克扣军饷,将他革职,交司法衙门惩办。督师袁崇焕认为张春廉洁,不同意惩办。御史李炳认为说:“张春平时疾恶如仇,故为人所中伤。是不是有滥杀行为,一调查便会明白,用不着提审。”皇帝不同意。第二年司法衙门报告说,弹劾张春的罪状,均查无实据,于是将他释放。崇祯三年(1630)正月,永平失守,起任张春为永平兵备。因为说兵机不可泄露,请准予朝见皇上,面陈战略,皇帝准许。他当面向皇上陈述了自己的意见,皇帝认为很好,升他为参政。随后,张春同诸将收复了永平诸城,论功加太仆少卿,仍负责兵备事,候巡抚开缺时再补任。永平大战之后,百姓贫困,张春尽心抚恤,所以人民更加怀念他。崇祯四年(1631)八月,清兵围攻大凌河畔之新城,命张春督率总兵吴襄、宋伟去援救。九月二十四日渡过小凌河,经三日到达长山,距城十五里,清军以二万骑兵来迎战。两军交锋,枪炮齐发,声震天地。张春营受到冲击,诸军皆败吴襄先失败,张春收集被击溃的军士再立营。忽然风起云涌,张春命纵火,火势甚大。又突然大雨,风向逆转,明官军士卒被烧死很多。过了一会儿雨停,两军再战,宋伟不能支持也退走了。张春及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恭大湖等三十三人被俘,部卒死者无数。他们见了清太宗皇太极,都行君臣跪拜礼,只有张春直立不跪。到了晚上,皇太极派人赐给他珍馐美味。张春说:“忠臣不侍奉两个君主,这是礼道。我如果贪生怕死,朝廷怎么会任用我呢?”最终没有吃饭。过了三天,又拿酒食赏赐给他,张春仍然没有吃。看守者恳切劝解,又为清太宗的诚意所感动,才食一餐。令他剃发,不肯。住在古庙内,穿着明朝衣冠,一直都没有失去一个臣子的气节,最终死去。当张春未死之时,清有议和之意,张春将此事转告朝廷,朝中廷臣们七嘴八舌地攻击张春。诚意伯刘孔昭弹劾他降敌不忠,要求削夺他的官职。朝廷虽未同意,而有关衙门把春的两个儿子逮捕入狱,死于狱中。三、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9~10题。舟中二首(其一)①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9.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做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颔联中的“如”和喻体明显地看出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答题时结合诗句找到要描述的对象和特征,最后答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案】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气势能横压过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10.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诗歌后面的注释“被罢职”和诗中的关键词句“恶风”(现实)“空”(孤独)“头白”(年华易逝)和“还家去国情”(被罢官后的孤寂)。【答案】①“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完成11~12题。淮上有怀姚鼐吴钩结客佩秋霜①,临别燕②郊各尽觞。草色独随孤棹远,淮阴春尽水茫茫。【注】①秋霜,这里用来形容吴钩的锋利雪亮。②燕,通“宴”。1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两句为叙事,描写了把酒话别的情景,组织答案时一定要考虑周全叙事的几个要素:人物、地点、事件等。【答案】在淮水之滨,诗人和一位具有豪侠之风的朋友宴饮辞别的画面。12.诗歌的后两句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