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 第2单元1_第1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 第2单元1_第2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 第2单元1_第3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 第2单元1_第4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 第2单元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咏物诗四首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青春幸勿谢,嘉树欲相依。【内容赏析】诗人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素蝶的清高喻指自己品行高洁。“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实际是诗人宦场沉浮的写照,诗人志向高远堪比旭日,映日争起,渴望一展自己的抱负与才华,尽管仕途不顺,还是坚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子规[常识·速览]eq\o([识作者])华阳真逸——顾况顾况(约727-约820),唐代诗人,字逋翁。至德二载登进士第。贞元三年为李泌荐引,入朝任著作佐郎。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年三、四月间被贬饶州司户参军。约于贞元十年离饶州,晚年定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有《华阳集》。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eq\o([探背景])顾况是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和白居易、元稹、王建等大力推行“新乐府运动”。诗歌要揭露朝政弊端,反映民生疾苦。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成的。借“子规”来讽刺世道不公,反映百姓中冤魂太多。[文本·精析]1.首句中的“有时”与后面哪个词相照应?这两个词有什么作用?【答案】“有时”与第二句中的“年年”照应。这两个词强调了杜宇化鸟传说的时间之久,为下文诗人写历代冤魂之多,对当时黑暗现实不满的感慨做铺垫。2.后两句的反诘语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案】后两句的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名句·鉴赏]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鉴赏】历代的冤魂多得很,如果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此二句翻出新意,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而能得以显灵于人世的又有几多呢?委婉地指明世道不公,受冤普遍的社会现实。葡萄[常识·速览]eq\o([识作者])“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朝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三岁丧父,由伯父韩会抚养。韩会能文章,对韩愈有影响。韩愈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贞元二年,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第,直到贞元八年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皆不中。直到29岁才在汴州董晋幕府中谋得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岁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此后直到50岁,官职一直浮沉不定。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吴元济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宪宗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在潮州八个月,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长庆四年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eq\o([探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元和元年五月在江陵(今属湖北)写给他的好朋友张署的,原诗题为《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此诗为其中之一。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舍中写下此诗与张署共勉。[文本·精析]1.诗的前两句分别表现了葡萄树的什么特点?【答案】这两句写葡萄在春夏之交还很柔弱,未完全复苏,而且枝条杂乱攀附,需要照顾。2.诗的末句是如何托物言志的?【答案】诗人表面上说护理葡萄时,应该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并多扶持枝蔓生长。实际上,诗人以葡萄自比,借葡萄树需要善意照顾来表达自己贬谪后希望有人援引、帮助的心情。咏物诗1.咏物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另一类是描摹形象、只求形似的咏物诗。2.托物言志是咏物诗的本质特征,托物言志又叫“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是指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品格志向。如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明品格高洁的人不需任何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通过餐风饮露的秋蝉形象,表达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心情,也流露了“飞难进”而欲飞、“响易沉”而仍欲响的不甘沉沦的奋进精神。李商隐的《咏蝉》中“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展示了一个怀才不遇、生活清贫的正直文人形象,谴责了当时整个政治集团。三位诗人均借咏蝉比兴,寄托个人不同身世遭遇。3.咏物明理是指凭借外物阐明某种道理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和咏物明理共同点:表意依托于物而意旨含蓄蕴藉。两者不同点:托物言志重在抒写主观情志;咏物明理重在说明客观道理。如罗隐咏物明理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借泾溪行舟阐明了安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行舟安全取决于驾舟人重视程度的道理。4.咏物诗除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外,还兼用拟人、比喻、双关等修辞,达到亦物亦人、形神兼备的佳境。如于谦的《石灰吟》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写石灰来之不易,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非凡气度,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以拟人手法表露了石灰甘愿献身的美德,展示了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末句中“清白”一语双关,画龙点睛,既指出石灰外部色彩,又高度概括了诗人崇高清白的人格。诗人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的心愿和高洁磊落的襟怀。解题步骤:1.整体把握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名句·鉴赏]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鉴赏】“马乳”,马的奶头,这里比喻成熟的葡萄。“添竹”指种葡萄的人在架子上多添些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诗人借此表达自己遭贬谪后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赏牡丹[常识·速览]eq\o([识作者])“诗豪”——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人。贞元九年登进士,又登博学鸿词科,授太子校书,迁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入朝为礼部郎中,复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校检礼部尚书。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自称之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仿民歌而作的《竹枝词》,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影响较大。eq\o([探背景])牡丹娇艳多姿,雍容大方,有“百花之王”的美誉。据记载,从隋朝起牡丹就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到了唐代观赏牡丹的场景更是盛况空前。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的描述即可说明。随着牡丹花在唐朝社会的备受宠爱,咏牡丹诗也随之大量出现。刘禹锡的《赏牡丹》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文本·精析]1.诗的前两句写芍药与芙蕖,有什么作用?【答案】前两句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蕖的“净少情”,其目的是与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真国色”的独特魅力。2.“唯有”“真”两个词语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在诗中有何作用?【答案】“唯有”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真”字加强语气。如此高度的评价,顺势引出末句,即写了时人对牡丹的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动京城”的独特魅力。[名句·鉴赏]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鉴赏】作者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花开得艳丽,但开得太妖艳,因而显得缺乏格调,即“无格”。至于“芙蕖”,也就是荷花,素以高洁闻名,但往往孤芳自赏,故作者认为其净少情,即纯洁而寡情。作者写芍药、荷花并没有完全否定它们,而是抑中有赞,为写牡丹“真国色”的独特魅力起侧面烘托作用。小松[常识·速览]eq\o([识作者])九华山人——杜荀鹤杜荀鹤(846-907),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人。昭宗大顺二年(891)进士。生长于农村,遭逢乱离,善用近体诗反映民间疾苦,抨击社会黑暗。诗歌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eq\o([探背景])诗人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致屡试不第,报国无门。诗人心中颇感苦闷,于是写下了这首《小松》,来表达自己被埋没于深草的不平。[文本·精析]1.首句中的“刺”表现了小松怎样的品格?【答案】一个“刺”字,就把它的不同凡俗的特质鲜活地表现了出来:周边柔弱的杂草们怎么能和它相比呢?它的自强不息、不畏困苦、奋发向上的品质也是杂草们根本无法企及的。2.后两句诗有何言外之意?试探究。【答案】时人对小松忽略了,等到它高耸入云后才来称赞。这种称赞又有多大意义呢?只有世上有识才之人,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这样才有意义。“凌云木”,指必将凌驾云端的松树。后一“凌云”指高高凌驾云端的状态。故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会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被忽视掉啊![名句·鉴赏]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鉴赏】小松刚出土时,被周边的杂草深深地掩盖着,尽管不被人识,它依然表现出了特异的品格,长着一个“刺头”。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拼搏,它慢慢地已经崭露头角,比那些不能成大器的“蓬蒿”要高出了一筹。这两句极其生动地刻画出了松树幼时的特性以及它在不被关注的环境中渐渐成长的过程。[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被贬潮州的韩愈韩愈52岁被贬到潮州任刺史时,身体病弱,女儿也在途中死去,他心力交瘁。但他到潮州后,兴办学校,普及教育,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改善人民生活。韩愈以儒学大师的风范和无私的努力,赢得了潮州人民的千古崇敬。被贬潮州,对韩愈而言或许是不幸的,但对潮州百姓而言则是大幸。千年回眸,这位文化巨人在潮州留下的印痕依旧清晰深刻:“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像韩江、韩山,祭鳄台,韩祠橡木、鳄渡秋风、昌黎旧治、昌黎小学等,无不言说着潮州人从古到今对韩愈的敬仰。更有宋时就建在韩江东岸笔架山麓的韩文公祠,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韩愈祠。【应用角度】这则材料可用于与“以民为本”“积极用世”“实干精神”“如何面对失意”“沉沦与奋起”“流芳千古”“苦难磨炼坚韧”“骨气”“幸与不幸”等话题相关的写作中。2.热点素材粤北古城连州斥千万元修建“刘禹锡纪念馆”中新社连州11月20日电粤北古城连州投资千万元人民币、历时近3年修建的“刘禹锡纪念馆”20日正式落成启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历尽千山万水,从繁华的京城来到时为“荒蛮之地”的岭南连州,在连州任刺史近5年。期间他励精图治、重教兴学,开启一代文风,并留下诸多诗词佳作,对连州乃至整个岭南的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新修建的“刘禹锡纪念馆”很好地将刘禹锡与连州历史融合在一起,具有文化教育与历史传承意义。连州市相关官员表示,“刘禹锡纪念馆”将成为展示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且对于连州乃至全国日后研究刘禹锡文化都具有重要作用。【媒评文摘】一间只能存放一桌一椅一床的陋室,催生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表现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和百折不挠、以陋为美的文人风骨,成为唐代以来文人雅士修炼校正自己品行操守的一面镜子。可惜得很,在纷繁变幻的社会面前,陋室竟然耐不住寂寞,被奢华包装,披上锦衣。从河南荥阳,到安徽和县,此前都在争相开发“刘禹锡纪念馆”,又在民众的争议声中偃旗息鼓。如今,连州终于结出“正果”,让刘禹锡穿越千年,告别陋室,“住”进千万豪宅。对此,人们不知该欣慰,还是无语?刘禹锡若有在天之灵,看到自己的陋室被改造成“四不像”,会不会欣然笑纳,“变节”入住?——荆楚网[佳作·领悟]读韩愈(节选)梁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文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韩愈因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而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比之于北方的先进文明,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则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的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不可想象,从他被贬潮州到再离潮而被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宰相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降,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做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后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觅渡》,有删改)【精要赏析】韩愈被贬到偏远的潮州当地方官,没有因个人身处逆境而沉沦。在短短的八个月任职期间内,他为当地办了四件兴利除弊的好事,深受百姓爱戴。读完文章,我们不由得对韩愈的崇高境界肃然起敬。eq\o([基础巩固层])1.改正下列词语中有误的注音或字形。啼血支离新茎(jīnɡ)时节池塘芍药(sháo)渐觉凌云蓬蒿(gāo)【答案】“蒿”应读hāo。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树何山著子规著:附着,这里指栖息B.莫辞添竹引龙须辞:言辞C.庭前芍药妖无格妖:艳丽、妩媚D.直待凌云始道高道:称道【解析】辞:推辞,这里指忘记。【答案】B3.文学常识填空。(1)韩愈,字________,自谓郡望昌黎,世称________。唐朝文学家、思想家。唐朝________的倡导者。(2)刘禹锡,字________,唐朝诗人,其《陋室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退之韩昌黎古文运动(2)梦得斯是陋室,唯吾德馨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导学号:18980039】(1)杜宇冤亡积有时,______________。(2)唯有牡丹真国色,______________。(3)自小刺头深草里,______________。(4)时人不识凌云木,______________。【答案】(1)年年啼血动人悲(2)花开时节动京城(3)而今渐觉出蓬蒿(4)直待凌云始道高eq\o([阅读提升层])5.阅读顾况的《子规》,回答问题。(1)这首诗俗中见奇,翻出新意。说说它“奇”在何处。【答案】诗歌开篇写杜宇化鸟啼血,不过是相当常见的题材,但最后两句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写出人世间的冤魂无数,含蓄地批判了受冤普遍的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愤世嫉俗、悲天悯人之意,新奇感人,寓意深刻。(2)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手法?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志?【答案】手法:①用典。采用望帝啼鹃的典故,说明杜宇冤死及积怨之深。②反问。后两句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引人深思。③托物寄情。表面写鸟,实为托子规以抒情,将人间冤魂之多且无处消解的现实尽收笔端。④构思精巧,联想丰富。全诗先叙后议,由杜宇之冤亡联想到历代之冤魂,寓意深刻。情志:此诗借咏子规,抒发了诗人对历代蒙冤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导学号:18980040】题小松李商隐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1)诗一开头用一“怜”字,表露出诗人对小松怎样的感情?(2)三至六句用的是什么手法,进一步突出小松的可爱可赞?(3)“西园车马”指显赫一时的显贵,在此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感情?【答案】(1)“怜”是怜爱之意。“怜”字表露出诗人对独立于庭院中的小松的喜爱之情。(2)此四句运用对比手法,以艳丽一时不耐霜露的桃李来反衬小松的可爱可赞。(3)表达了诗人对显贵和奔走于显贵门庭邀宠的人的嘲讽和轻蔑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导学号:18980041】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ɡ):悲伤。(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解析】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的举动,可以初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结合后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