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362-2005 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与《GB/T 3362-1982》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改进,以适应技术进步及行业需求的变化。主要变化包括:

  1. 适用范围的明确:2005版标准更清晰地界定了其适用范围,明确了该标准适用于测定碳纤维复丝的拉伸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关键指标。

  2. 术语定义的完善:相较于1982年版本,新标准增加了对一些专业术语的具体定义,如“名义线密度”、“初始标距长度”等,使得相关概念更加准确易懂。

  3. 试样制备要求的细化:对于如何准备测试样品,《GB/T 3362-2005》给出了更为详尽的规定,比如规定了样品的长度、宽度以及夹持方式等细节,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4. 试验条件的调整:新版标准中对环境温度、湿度等试验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减少外部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同时,也指定了特定的加载速率范围,旨在获得更加稳定可靠的实验数据。

  5. 计算方法的更新:在数据处理部分,《GB/T 3362-2005》引入了最新的计算公式和技术手段来评估材料性能,提高了数据分析的精确度。

  6. 报告内容的要求增加:最后,在试验报告撰写方面,2005版标准要求提供更多的信息,如使用的设备型号、具体操作步骤等,以便于其他研究者重复实验或验证结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3362-2017
  • 2005-05-18 颁布
  • 2005-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3362-2005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_第1页
GB/T 3362-2005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_第2页
GB/T 3362-2005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3362-2005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83.1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362—2005代替GB/T3362—1982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Testmethodsfortensilepropertiesofcarbonfibermultifilament2005-05-18发布2005-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爱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362—2005本标准对应于ASTMD4018-99《碳和石墨连续纤维丝束性能标准试验方法》,与ASTMD4018-99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技术差异如下:本标准中试样的树脂含量为35%~50%.ASTMD4018-99为35%~60%;本标准中加强片为纸片或金属片.ASTMD4018-99中还可浇铸树脂加强片;本标准中要求至少6个有效试样.ASTMD4018-99中要求至少4个有效试样本标准中试验机拉伸速度为1mm/min~20mm/min,ASTMD4018-99中为最大允许250mm/min;本标准中适用于1K至12K碳纤维复丝的测定,ASTMD4018-99中未限定碳纤维复丝的K数大小。本标准代替GB/T3362—1982《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本标准与GB/T3362-1982主要区别如下,-增加了适用于"1K至12K碳纤维复丝”的测定,"12K以上的碳纤维复丝可参照使用"(见第1章):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见第2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见第3章);增加了原理一章(见第4章);增增加了试验设备要求(1982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5章);采用引伸计法测试,不采用横梁位移法测试(1982年版的第2章、5.2、附录D,本版的第5章第8章):加强片之间的试样长度改为150mm,改进了加强片的材料、厚度和结构(1982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6章):-修改了试验环境条件(1982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7.1);增加了“仲裁试验加载速度为2mm/min”(1982年版的4.2,本版的7.2);增加了“施加初载”的要求(见第8章)。本标准的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航空材料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翟全胜、叶宏军、刘俊仙。本标准干1982年首次发布.2005年第一次修订

GB/T3362—2005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的设备试样、试验条件、程序、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将1K至12K碳纤维复丝浸胶后测定其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12K以上的碳纤维复丝可参照使用。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446—2005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复丝红multifilament长丝的一种,由多孔喷丝板纺出细丝并合而成的有鲶或无抢丝束原理碳纤维复丝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通过浸渍树脂固化后纤维的拉伸加载直至破坏来测定。拉伸强度由破坏载荷除以碳纤维复丝的截面积来得到,弹性模量由规定的应变限测定。碳纤维复丝的截面积用线密度除以密度得到。试验设备5.1武验机按GB/T1446—2005中的规定。5.2引伸计引伸计的重量应不影响测量精度,其测量精度应符合GB/T1446—2005中的规定。5.3夹具夹具与试验机相连时,要确保试样受拉时对中5.4鼓风干燥箱有足够的空间,能加热到需要的温度,使框架上的浸胶纤维固化,温度控制精度士2℃试样6.1试样数量、形状及尺寸6.1.1每组试验测10个试样。有效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