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第五章 胡汉、中印文化的融合(上)_第1页
中国文化 第五章 胡汉、中印文化的融合(上)_第2页
中国文化 第五章 胡汉、中印文化的融合(上)_第3页
中国文化 第五章 胡汉、中印文化的融合(上)_第4页
中国文化 第五章 胡汉、中印文化的融合(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史第五章胡汉、中印文化的融合(上)本章主要内容导言一魏晋之际的文化变革二玄学与魏晋风度三胡、汉文化的融合互补四南、北文化的差异与整合一魏晋之际的文化变革分崩离析的时代秦汉至南北朝文化特征的演变世族政治魏晋至中唐的贵族社会贵族政治的文化取向中国文化进入“亚洲之中国”阶段导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国家政治如此,文化进程也大体如此。殷商西周(一元官学)——东周(多元私学)——秦汉帝国(大一统帝国文化)——魏晋南北朝(多元文化走向)——隋唐帝国(胡汉、中印融合后新的文化一统)《后汉书·樊宏传》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为乡里著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门阀制度2.门阀制度: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九品官人”的制度,庶族在政治上出路艰难;寒士的呼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左思《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秦汉至南北朝文化特征的演变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是先秦以来种种政治模式和社会理想的一个历史选择。汉帝国集权政治崩溃,门阀制度和贵族政治(或谓士族政治)成为此后几百年间一大特征。魏晋以降,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方面都为之一变,呈现出有别于秦汉的时代特征。世家大族主导社会,自有其经济和社会基础。庄园式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其庄园内自成社会,经济自给自足脆弱的朝廷不得不依靠并拉拢豪族,国家政权靠地方豪强和高门大族展开运作,导致权力分散、豪族轮流专政的“恶性循环”。

晋王闽之墓志拓片。墓志铭记载了他的原籍、官职、卒年和葬地,表明琅玡王氏是随晋室南渡的世家大族。世族政治世族政治的现象均为秦汉时期所未见者,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对两汉国家集权官僚政治的一种“倒退”,是对先秦宗法社会的一种“复归”,这或许可以从文化的重演中得到部分解释。晋墓画像砖。甘肃嘉峪关新城五号魏晋墓出土,图中形象是当时庄园社会生活(畜牧、耕作、出行等)的逼真反映。分崩离析的时代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是一个分崩离析时代的开端。胡人进入中原——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南北朝西晋末年移民路线示意图。胡族内迁、政治割据和汉族政治中心的南移,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是:第一,促进了中国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开发;第二,促进了胡汉民族的大融合,各胡族很快实现汉化,同时汉族也广泛吸收胡族文化中的新鲜血液。与周边胡族文化的互动,与南亚印度文化的互动,将中国文化推进到“亚洲之中国”阶段。中国文化进入“亚洲之中国”阶段东魏→北齐汉魏北方十六国→北魏末蜀西晋西魏→北周建吴安南方东晋→宋→齐→梁→陈↓*隋↓(196)………(约400年)………………..(589)魏晋南北朝的分期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1.大分裂大动荡。一是全国长期分裂。二是政权更迭频繁。统治集团争夺权力,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三是社会动乱。四是民族矛盾尖锐。——“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传)魏晋至中唐的贵族社会这是一个领主贵族制和官僚贵族制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文化贵族制的社会。政治力:贵族大官僚可以左右朝廷政治,影响士人的文化取向。影响力:一方面来源于其经济上的独立性和政治、军事方面的强悍力量,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他们自己的文化人格。贵族政治的文化取向“山岳崩溃”式的社会离析,走马灯式的改朝换代,更令人“悟兴废之无常”。这与乐观进取的秦汉文化精神全然另成格调。文化由社会转向个人,由外部转向内部,对个人生命意义和心性情理的探求,给此后几百年间玄学和佛学的高涨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建安风骨建安乃汉献帝年号(196-219),建安风骨指汉末建安时期(196-232),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继承汉乐府关注现实的传统,一方面反映动乱时期百姓的苦难,一方面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直抒胸臆,感情强烈,内容充实丰富,形成了骏爽刚烈慷慨悲凉的风格特色,后人概括为“建安风骨”也叫“汉魏风骨”“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表面上装出拥戴皇帝的样子,实质上达到自肥的目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凉境况。恶劣的社会环境和乱而求治的社会政治背景逐渐增强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面对着战乱、破败、惨不忍睹的社会现实,建安文人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既无明君又无贤臣,世风日下,民心日乱的哀世乱世。他们再也无法平心静气地像西汉御用文人那样去创作诸如汉赋一类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形式主义文学。文学要反映社会现实,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建安诗人自觉意识觉醒的要求。曹植:七步成诗《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第一篇文学批评论文。评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文风和得失;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作家的气质决定作品的风格;肯定文学的历史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燕歌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曹丕《典论·论文》正始之音“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文学史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4)这一时期的文学。1、在整体风貌上,建安文学中那种高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已基本消失,而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以及浓烈的忧生之嗟成为作品的主调。2、在艺术上,正始作家不再效法建安诗人用模仿乐府叙事体的方式揭露时事,而是将抨击时事与抒写感愤融为一体,使五言诗的抒情性进一步加强,诗歌在艺术进一步文人化。3、在风格上,正始诗人创造了曲折隐晦、清隽艰深的风格,并开创了把多首托喻寄兴的诗歌集合成五古咏怀组诗的体例。而这种以组诗的形式发感慨、寄情怀、写理想的方式,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从此以后,文人往往将托喻寄兴的五言古诗集合成组,来集中反映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感怀。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玄学在内容上是以老庄思想为中心的。而老庄思想常常表现出对世俗社会、对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的蔑视,因此受其影响,这时期在文人人生态度也就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他们人生取向上,更多地具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趣味以及一种自由自在、闲适愉悦、心与道冥的理想人生的追求。玄学在对士人的人生态度发生影响的同时,也自然对其文学创作也产生了影响。经学和名教衰颓,是魏晋以来文化转折的一大标志。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轻贱唐虞而笑大禹”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主潮。衰弱的经学已经无力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作出理论论证,名教危机成为必然。贵族政治的文化取向“君为臣纲”对“君为臣纲”提出责难的是“非君论”和“无君论”。阮籍:“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古者无君,胜于今世”,辩驳君权神授论,力主取消国君,建立“无君无臣”的乌托邦社会。孔融曾与祢衡交谈:“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

孔融像父为子纲清人顾炎武说:“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指东汉──引者)”。他认为自俭约节义、儒风醇厚的东汉之后,“至正始之际,而一二浮诞之徒,骋其智识,蔑周、孔之书,习老、庄之教,风俗又为之一变。”

干宝对当时的文化风尚有形象的描述:“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为辨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儒学(汉)——法家、名家——玄学、佛学——儒、玄、释、道多元文化,共存共融。二十四孝图中的郭巨形象。“黄香暧席”、“卧鲤求冰”、“郭巨埋儿”等,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孝亲故事。“玄学”释意“玄”有深奥、玄妙之意,《老子》首章便指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庄子》和《周易》“总谓三玄”。这三部典籍正是魏晋时期人所共习的主要文本,也是此一时期的主要思想资源,故其称之“玄学”。玄学在魏晋南朝,成为豪门高族借以自矜并沉潜其中的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继先秦诸子学和两汉经学之后的第三次学术高峰。玄学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正始时期。(何晏、王弼创始)第二,西晋“竹林七贤”时期。第三,东晋、南朝时期。玄学创始人:何晏像玄学的实质及影响玄学所争论的虽然是哲学本体论问题,即本末、体用问题,而其实质则是论证名教的合理性,论证当世统治者政治秩序的合理性。竹林七贤”砖刻画(局部)。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和阮咸七人,以蔑视礼俗、优游山林、纵酒谈玄而著称。曹魏政权“惟才是用”的口号意味着才、性分离,重才而轻德,而司马氏集团一反于此,强调才、性合一,才、性同一。于是这种玄学辩论的取向也成为当时士人政治选择的取向。玄学开辟了一个思辨时代,名士们剖玄析微,“注而不竭”,在论辩中有通(正面解释议论)、有难(发难致诘)、有胜(辩论取胜)、有屈(辩论失败),“兼辞条丰蔚,甚足以动心骇听。”由此形成清谈风格。

“清谈”释意清谈,亦称“清言”或“玄言”,上承汉末清议,从品评人物转向以谈玄为主,用老庄思想诠释儒家经义,摈弃世务,专谈玄理,由魏、晋延及齐、梁,士人争相慕效,往往手执麈尾(拂尘),“探玄理微”,“引饰妙词”,“至暮忘餐,理竟不定”。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作家们既要适应战乱,又要适应改朝换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情况很多见。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以及作为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后者往往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这种悲剧性的基调又因文人的政治处境而带上了政治的色彩。许多文人莫名其妙地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

由此出现了写作的三大主题: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竹林七贤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魏晋可以说是一个放荡不羁,个性解放的时代。士人们蔑视礼法,笑傲王侯,“不为物用”,追求感官刺激,“皆以放任为达”,或狂博滥饮,裸袒躯体;或坐隐手谈,纵情山水;或宽衣博带,“扪虱而谈”;或熏衣剃面,“行步顾影”;或服药敷面,以求面色皎然,争做“神仙中人”。妇女也一反“妇德”,游山玩水,饮酒谈玄,“代子求官,为夫诉屈”……而《世说新语》可以说是这个时代风度的最好画像。

玄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虽然玄学“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少有经世的直接实效,甚至被后人指责为“清谈亡国”,但它的发展使魏晋六朝成为“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其思辨成就为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所继承,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史影响深远。明刻本《世说新语》书影。该书是记载“魏晋风度”的主要文献。三胡、汉文化的融合互补

胡汉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扬胡抑汉的斗争胡人的“汉化”汉文化对胡文化的吸收胡汉交融的绚丽之花:唐文化胡汉文化的冲突与交融经过夏、商、周至秦、汉约1800年,一个以华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耕人的“汉”文化长时间交会,在冲突中走向融合。胡、汉之间的“文化距离”,导致胡、汉文化质的差异性。魏晋南北朝胡、汉一体化便表现为胡文化的“汉化”与汉文化的“胡化”。扬胡抑汉的斗争对于胡文化来说,抛弃旧质,以适应新的农业文明环境是首当其冲的急务。然而,在胡文化解体的态势面前,胡人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守旧心态,竭力维护被摇撼的游牧文化根基。然而,在先进的汉文化的包围下,胡人中“守旧派”的抗拒终归是徒劳的,与“马背生活”相割离的中原胡人终究被纳入“汉化”的轨道《北齐书》载,魏恺迁表州长史,坚辞不受,鲜卑化的皇帝高洋大怒:“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所以宋人陆游指出,后世称贱丈夫为“汉子”,盖始于五胡乱华之时。“抑汉”与“扬胡”同时并存,胡人被尊奉为“国人”,在政治上、经济上享有多方面特权。

陆游像胡人的“汉化”胡文化“汉化”的两个渠道:第一个途径,胡人统治者采用汉族统治的组织形式,推广儒学,从而以强力推进胡文化发生质的变化。贵妇出游画像砖。魏晋南北朝是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的时期。第二个途径,入迁内地的胡人在“与华民错居”的情势中,不仅“语习中夏”,“多知中国语”,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汉文化观念意识的影响。

汉文化对胡文化的吸收胡文化也以其固有特质对汉文化系统加以冲击、改造。蛮野但充满生气的北族精神,给高雅温文却因束缚于礼教而冷淡僵硬的汉文化带来新鲜空气,对细腻的农耕文化而言,不啻为一种有效的“补强剂”和“复壮剂”。胡汉交融的绚丽之花:唐文化隋唐时期的汉族,是收容了鲜卑等胡族的新汉族。胡汉血脉交汇,使时人气质上也“大有胡气”,唐诗云:“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这种豪情正是胡气浸染的结果。唐文化的开放与拓展精神,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文化自信心,都是胡汉交融、文化互补的必然结晶。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的母亲,都出自拓跋鲜卑的独孤氏。唐太宗李世民生母为鲜卑族纥豆陵氏,长孙皇后父系母系皆鲜卑人,故其子唐高宗李治,承鲜卑血统3/4,汉血统1/4。唐朝宰相369人中,胡人出身的有36人,占1/10。唐太宗像四南、北文化的差异与整合

南北学术的分道扬镳玄学的南迁南北学术之别南北佛学之别南北文艺之别南北文化的融合隋唐帝国的文化整合南北学术的分道扬镳三国以降,南方长江流域得到开发,尤其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之后,中原的衣冠豪门和平民百姓大举南迁,在南方重建政权,形成南北分治的对峙局面。政治上的分裂必然造成思想文化上的差异,南北文化呈颉颃之势。其中,学术文化的隔阂最为典型,二百多年间,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分别沿着两条不同的学术走势向前发展着。玄学中心南移汉代经学嬗变为魏晋玄学,其中心区域在洛阳一带,边远地方(如河北和江南)仍遵循汉代的考据学风,近于保守。但是,门阀士族南迁,将曹魏、西晋以来的玄学主流也带到南方,南方守旧的世家经学也不免受其影响,转而研习玄理。一时间,玄学清谈之风盛行江南,“复闻正始之音”。南北学术之别南方文士大多濡染玄风,释玄兼综,儒玄“通达”,“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经学上注重义解发挥,探寻玄学义理,故而难免堕入口耳之学。北方的学术,则仍严守汉儒师法,注重名物训诂,以章句集注疏通经义。维摩与文殊辩论。维摩诘居士是佛教中的著名辩才,魏晋玄学中的清谈之士对他大加推崇。南北佛学之别南方偏尚玄学义理(即所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