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新闻采访的概况_第1页
第一讲新闻采访的概况_第2页
第一讲新闻采访的概况_第3页
第一讲新闻采访的概况_第4页
第一讲新闻采访的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新闻采访主体

学习目标

知识概要

内容详解

本章小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采访的特点、了解采访的作用是前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明确记者的内涵,掌握记者的修养。

导入新课前言第一节记者的由来第二节记者的修养导入新课观看采访实录:记者:黔东南因雪灾造成的损失有多严重?李飞跃:2008年1月13日以来,我州气温持续降低,出现了50多年来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给我州电力、交通、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带来了严重的损毁。500千伏主网大面积受损,220千伏和110千伏输电线路倒杆断线超过70%,35千伏及以下线路受损也十分严重;

全州公路累计不同程度受损超过1万公里;春荒期间缺粮人口52.68万人;农业因灾损失超过40亿元;工业因停电一月份减产40%以上;春节黄金周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下降79%和72.7%,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初步估算,全州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多个亿,是全省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记者:黔东南受灾后采取了哪些救灾措施?李飞跃:一是构建科学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全州各行各业、各部门认真落实应急预案并根据灾情发展及时修正和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二是发挥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战斗保垒作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军民英勇奋战,全力抢险。三是坚持突出重点,科学应对灾情。突出保障电力供应、保障交通畅通、保障群众基本生产生活、保障社会稳定,确保抗灾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四是积极争取支援。努力做到核准灾情,核灾报灾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物资的支持。

记者:目前抗灾工作取得了哪些显著性成效?

李飞跃:一是交通运输基本恢复。铁路基本恢复正常运行,高速公路州境内全线开通,国省干线已正常通行,县乡道路已基本通行。全州公路客运班线已恢复正常营运。二是供电供水逐步恢复,供气基本正常。至今,全州除锦屏、黎平、从江、榕江主要靠广西外电、小水电、柴油发电机实行限时限量限范围供电外,其余各县城区已经全部通电;205个乡镇已有45.37%的乡镇恢复了主网供电,全州3238个行政村中已有51.39%的行政村恢复了供电,有16.58%的行政村靠小水电、柴油发电机供电。三是州境内物价总体平稳,市场物资供应基本正常。人民群众生活安定。四是检验了队伍,各级各部门领导有方、组织有序、措施有力,应急预案得到检验,锻炼了干部,提高了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记者:灾后重建要实现哪几个主要目标?李飞跃:一是3月5日前全面恢复全州电力供应,基本实现所有村寨恢复供电;二是3月份前州内全部公路恢复通车,6月底前基本完成主要受损路段的维修任务;三是5月底前完成城镇供水设施恢复重建,全面恢复城镇道路、给排水、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四是3月5日前争取工业企业全面恢复正常生产,力争二季度工业生产恢复到灾前的增长水平;五是上半年全面恢复乡镇和农村受损广电设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正常收看收听北京奥运会盛况。

记者:这次雪灾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李飞跃:这次雪灾反映了州内电网(尤其是南方电网)还很薄弱,目前我们除了对电网我进行恢复之外,更为关键的还要好好考虑如何来完善电网的结构问题,使之提高抗击灾害的能力;再就是我州自备电源的问题。原来电网没有电源,这次凯里电厂作为自备电源供电,有力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后要保障电网的电源支撑形式,同时也反映出发电机的机组并不是越大越好;这次灾害还反映出了我州通乡公路的选线不太科学。我们要重新选线,再争取纳入国家的规划,使交通更加通畅,抗灾能力更强;再就是还反映我州的百姓贫困,生产自救能力弱,生活水平严重下降。10万人靠经济林存活。对此类受灾户考虑纳入长期的低保户。

前言一、新闻采访的含义二、新闻采访的特点一、新闻采访的含义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即以客观事实为对象,以获取信息、报道新闻为目的的专业性极强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一、新闻采访的含义对以上概念的理解——几个要点:1.记者是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2.新闻事实是采访活动的客体。3.采访是一种调查研究活动。4.采访有着明确的目的性。5.采访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1.目的的差异性2.时间的限制性3.结果的公开性4.采访的灵活性5.过程的持续性第一节记者的由来与职责一、记者的定义记者一般“泛指新闻从业人员,即编辑、记者、主笔、主编、发行人的总称”,也指“专跑外勤的新闻记者,即新闻事业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是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材料的采集、拍摄、录制和新闻作品写作、制作、编辑和报道的专业人员,它包括记者、编辑、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摄影、新闻出版者等,并不是只有出外采访的人才叫记者。二、记者的由来与发展1.第一个阶段——古代报纸向近代报纸发展时期——记者的雏形。2.近代报纸向现代报纸飞跃时期——记者职业正式形成和发展阶段。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报纸的发展出现第二次高潮。出现记者称呼。3.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初,我国报编开始有了内外勤的分工——出外采访者被称为——外勤记者,职业记者诞生了。二、记者的由来与发展“记者”的称谓,是从西方引进我国新闻界的。至于国内最早使用“记者”称谓的人,说法有二:一说是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最早使用;另一种说法是黄远生,他在上海《时报》的“北京通信”中首先使用了“记者”作为自称的代名词,以后就成为从事报纸职业的普遍称呼了。1921年7月19日,北京《晨报》刊登一则招聘记者的启事。黄远生提出“四能”说。徐宝璜的《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新闻学理论专著。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新闻采访的专著。1923年,美国人奥其邦在上海办起了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诞生。二、记者的职责与使命(一)记者的职责1.采写新闻,传播信息。2.反映情况,充当耳目。3.联系群众,下情上通。(二)记者的使命1.追求真实,献身真理。2.忠于事业,服务人民。3.维护利益,促进繁荣。4.伸张正义,讴歌光明。第二节记者的修养“修养”:“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一定水平。”一、记者的基础修养(一)政治修养1.政治立场。2.政治观点。3.政治纪律。4.政治远见。第二节记者的修养一、记者的基础修养(二)理论修养首先,从新闻业务的角度来看,新闻采写业务需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支撑。其次,从新闻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新闻传播离不开社会政治的影响。最后,从新闻与政治的关系来看,需要新闻记者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新闻记者的思想理论修养,既是履行职责的要求,又是衡量专业水准高下的重要标志。第二节记者的修养(三)记者的知识积累记者的知识积累,主要指文化积累和政治积累。首先,记者应该是一个“杂家”,要有广博的知识。其次,记者还应该是个“专家”,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有比较精深的认识。记者有具有“金字塔”知识结构:第一层知识: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社会知识等。第二层知识:经济学知识,社会调查知识,心理学知识。第三层知识:科学知识、行业产业知识、法律政策知识和新闻业务知识。二、记者的专业素养所谓专业素养,是指以从事新闻传播为职业的人应当具备的职业修养。包括新闻业务素养、政策法规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二、记者的专业素养(一)新闻业务素养(二)政策法规素养(三)道德素养(三)心理素养作业与思考1.什么是记者?记者的称谓是怎么转型的?2.记者的职责有哪些?社会对记者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