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北京交大文学院知识创新研究所魏发辰kejid101@
1关键词:
科学技术、科技革命、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实践、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创新模式、创新方法、创新规律、创新人才、创新教育、和谐社会、知识经济、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经济波动、机遇与对策、现代化、管理理论、思维方式、大科学观、文化传统、博士生、时代使命、未来社会、中国与世界、高科技、高思维。
2课程简介一、教学对象:各专业博士生;二、授课学时:60/30三、学分:3/1四、
教学目的1,通过在现代科技革命的背景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与时俱进的思考,使博士生在深入、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理解和学会经典作家们的理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其政治素质和知识创新能力;
3教学目的
2,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的关系,即思考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创新的社会学问题,在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规律的同时,学会处理创新能力和创新关系的关系;3,
通过在高科技背景下的高思维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理论素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4,通过考察马克思主义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不断创新的历程,提高对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思想的理解水平,以及对当前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能力。
4教学目的4,通过考察马克思主义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不断创新的历程,提高对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思想的理解水平,以及对当前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能力。
五、教学方法以思考和创新为主轴,以专题讲授和讨论为形式,以课上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全部教学过程。
5六、教学内容
1,科学革命、哲学革命与发展观的创新;2,技术革命与技术发展的规律;3,科学革命与知识创新模式;4,工业革命与社会主义理论创新;5,科技活动中心与大国崛起;6,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7,创新型国家与中华文明的复兴;8,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9,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10,系统科学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11,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未来发展。6七、学习方法博士生的课程该怎么学,学什么?1,学知识还是学思考,增长专业技能还是产生创意的能力?2,读书破万卷,行路超千里。如何破万卷?是否一定超千里?十字坐标法。3,是追星,追长,还是追前沿。4,是追求稳妥还是惹争议。7
八、考试方式
以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程度为考查目的,以开卷与闭卷结合、点与面考查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等方式,根据教学重点和方式确定具体的考试方式。
8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预备知识之一1,创新的基本概念:主体通过对对象系统进行变异思考和实践,从而达到使其进步、发展、高效等预期目的的社会活动。创新的充要条件:必要条件:使对象系统实现变异;充分条件:使对象系统实现进步、发展、高效;三性标准:新颖、先进、实用。9预备知识之二2,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1)条件思维,是唯物辩证法正确运用的保证;2)四维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操作模式;3,哲学基本问题的辩证法1)认知领域:经验阶段---存在第一、实践第一性,理论阶段则相反;2)创造领域:思想和意识第一性;存在和实践是第二性的。10第一讲科学革命、哲学革命
与发展观的创新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发展揭示了客观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联系和演化规律,为哲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无疑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20世纪的科学革命,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赋予了系统科学的内容,导致了社会系统观的形成。全球问题的发现、思考和求解,使人们认识到发展观创新需要,生态文明的道路开始在人类脚下展开。1.1.19世纪科学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2.20世纪科学革命与社会系统工程1.3.全球问题与发展观的创新111.1.19世纪科学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理论和事实矛盾是理论创新的时机。19世纪科学革命所揭示的一系列科学事实与当时流行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之间的冲突,为马克思、恩格斯提供了哲学理论创新的时空条件。在费尔巴哈的启发之下,马克思、恩格斯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理论创新之路,不仅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还以此为基础进行应用研究,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1.1.1.科学革命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冲突1.1.2.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创新方法1.1.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12
A,形而上学自然观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特点:孤立、静止、机械的看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作用与成因:细节研究的思维定势和牛顿力学的社会作用及其力学崇拜。B,第二次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获得硕士学位。1796年拉普拉斯发表《宇宙系统论》,他们提出的“星云假说”阐释了太阳系由原始星云演化而来的宇宙发展论思想,是19世纪、科学革命的真正开端.(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1830-1833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发表了《地质学原理》提出了地质进化的理论,和“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这种“将古论今”的研究方法。(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了第二个缺口)1.1.1.科学革命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冲突131415第二次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1840-1850年,迈尔、焦耳、格罗夫、赫尔姆霍兹等多位科学家,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三个缺口)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植物发生论》一文,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认为植物的多样性统一于细胞,从而建立了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之间的联系;1839年,德国解剖学家施旺受施莱登的启发并类比其研究过程进行创新思考,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认为细胞也是动物结构的基本单位和发展的基本实体。这就揭示了动植物构造和发育的统一性,填平了动植物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四个缺口)16第二次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系统思想。(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五个缺口)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论,为化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利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突破了有机和无机的界限;1865年法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1865年进入出了“合成化学年代”1864年麦克斯韦提出了统一电磁场论,建立了电磁场方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69年门捷列夫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新元素的寻找和新材料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17C,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危机
以及对哲学创新的呼唤恩格斯:上述内容非常清晰地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实践的深入,一系列的新事实的发现导致一系列的新理论的提出,并最终导致一系列的观念的变革,这就是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显著特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正是由于科学本身的发展,使得在科学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从哥白尼到牛顿)产生出来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成为不可能的了”,它必须为辩证的自然观所代替。辩证的自然观把自然界看作是“发展的普遍联系”的整体。“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中。”(《马恩选集》V3,P454)科学革命成果与形而上学观念的冲突,同时就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念的一种最有力的证明。181.1.2.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创新方法1)从对黑格尔的崇拜到对黑格尔哲学理论的创新2)哲学创新的理论条件:黑格尔哲学理论:唯心的闭环结构+辩证的运动观;(马克思的哲学老师)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唯物的单向反映结构+形而上学方法;(马克思的创新导师)3)马克思的创新方法:合向思维,优势综合创新法:唯物论的反映论+辩证的运动发展观=辨证唯物主义哲学191.1.3.马克思主义理论
体系的形成1,哲学理论科学性证明和应用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新合作、分工及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2,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古典政治学、(英、法、德)空想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哲学是基础,经济学是中间成果,科学社会主义是最终成果;20
1.2.20世纪科学革命与社会系统观20世纪科学革命不仅揭示了自然界构成层次的无限性和系统存在的普遍性,还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技术存在的统一性在于系统性,系统科学应运而生。反过来,用系统观点看社会,就出现了社会系统观和社会系统工程。小康工程的提出,就是用社会系统观思考和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蓝图。0世纪科学革命与科学的宇宙图景1.2.2.系统科学与系统观的形成1.2.3.系统工程与社会系统观21
0世纪科学革命与科学的宇宙图景1,预示现代科学革命来临的三大发现
1895年,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穿透力很强的新射线,因其具有许多未知性能,被称为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在研究X射线来源时意外地发现了铀元素的天然放射性。居里夫人于1898年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由于镭发出的射线比铀强200万倍,使得居里夫人名扬千秋。222,从电子到“毛粒子”1897年,汤姆逊在对阴极射线进行分析实验中,证明阴极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测定了粒子的荷质比,这就发现了电子的存在。说明了电子比原子小得多,是原子的组成部分。1906年他因在气体导电研究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的散射实验,最初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并提出关于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1914年,卢瑟福用阴极射线轰击氢,结果使氢原子的电子被打掉,变成了带正电的阳离子,它实际上就是氢的原子核。卢瑟福推测,它就是人们从前所发现的与阴极射线相对的阳极射线,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这命名为质子。1919年,卢瑟福用放射性元素钋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获得了氧的同位素,第一次实现了元素的人工嬗变。获得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金23从电子到“毛粒子”查德威克(ChadwickSirJames)1891年10月生于英国曼彻斯特,191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院,1911年~1913年在卢瑟福指导下在该大学从事放射性研究并获理学硕士学位。1923年被任命为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助理,至1935年。在这段时间里与卢瑟福合作,于1932年发现了中子。193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3年波尔综合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和E·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提出了新的原子模型,即后来被称玻尔理论。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4基本粒子发现年表1.1833年,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提出电解定律:析出的物质质量与物质的化学当量成正比,奠定基本电量的基石,测出氢离子的e/m=9.65x104库仑/克。
2.1897年,英国的汤姆生发现电子,阴极射线管内带负电粒子的e/m=1.76x108库仑/克。1906年诺贝尔物理奖。
3.1900年,德国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于1918年诺贝尔物理奖。
4.1905年,犹太人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提出光子说。1921年因“光电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奖。
5.1908年,伯兰经由布朗运动的观察,证实水分子的存在。
6.1908年,英国的卢瑟福,证实α粒子即氦核,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7.1911年,英国的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8.1911年,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出电子的带电量为1.6x10-19库仑。1923年诺贝尔物理奖。
9.1912年苏格兰的威尔逊(CharlesThomsonReesWilson1869-1959)发明云室(CloudChamber),当高速的原子或原子核等粒子在云室中行进时,沿其路程所生离子使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呈现粒子所经的轨迹,威尔逊因此发明获1927年诺贝尔物理奖。
10.1913年,丹麦人波尔提出原子模型。1922年诺贝尔物理奖。
11.1919年,英国的卢瑟福以α粒子撞击氮核,撞出氢核即质子,发现质子。
12.1924年,法国人德布罗意(LouisVictordeBroglie1892-?)提出物质波的理论(电子的波动性质)。1929年诺贝尔物理奖。25基本粒子发现年表
13.1926年,德国人海森伯和伯恩、奥地利人薛丁格,分别建立量子力学的理论体系。
14.1928年,英国人狄拉克提出相对论性量子力学,预言正电子(反粒子)的存在。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
15.1930年,包力(WolfgangPauli,1900~1958),美藉奥地利人,为了解释β衰变过程中电子能量连续分布的特性时提出了微中子假设,认为在β衰变中除了放出电子外,还同时放出一种中性粒子。1925年春,包立引入电子自旋量子数,全面阐述了他的「不兼容原理」,指出原子体系中不可能存在四个量子数都相同的两个电子。包立不兼容原理是量子力学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是一切从量子力学观点认识物质结构的基础。为此包立获1945年度诺贝尔物理奖。
16.1934年,费米(E.Fermi)建立了衰变理论,并正式将包力所言的这种中性粒子命名为「微中子」(neutrinos)。
17.1932年,英国人查兑克发现中子。1935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18.1932年,美国人安德森发现正电子(第一个找到的反粒子)。1932年他采用威尔逊云雾室,从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证实了狄拉克的预言。为此获得1936年度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得奖的还有赫斯(发现宇宙辐射)(VictorHess1883-1964)。
19.1935年,日本的汤川秀树提出“介子论”。194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认为,维持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之间的稳定,是因为质子和质子间,质子和中子间,中子和中子间,都另有一种交互吸引的作用力,在近距离时,远比电荷间的库仑作用力为强,但在稍大距离时即减弱为零。这种新作用称为核子作用或强作用。它是由于交换一种粒子称为“介子”而生的交互作用。
20.1936年诺贝尔物理奖,奥地利的物理学家赫斯(VictorFranzHess,1833-1964)。1911年发现字宙射线。原先对于这种辐射的性质相当地不确定,一直到了1936年赫斯与其它科学家如密立根才确定此系来自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赫斯因而荣获1936年诺贝尔物理奖。26基本粒子发现年表21.1937年,C.D.安德森(CarlDavidAnderson)(1905~1991),继1932年发现正电子后,又于宇宙射线中发现了μ(介)子,是轻子的一种,电量与电子同,但质量为电子的207倍左右,故又称为「重电子」。在介子论中根据强作用力的力程计算出π介子质量约为电子的两百多倍,在寻找π介子时,曾一度以为μ(介)子就是π介子,但因μ(介)子与核子的作用力一点也不强,因而证实两者不同。
22.1939年,E.O.劳伦斯(ErnestOrlandoLawrence)l901-1958,美国人。1929年开始建造回旋加速器。1932年利用经过改进的回旋加速器。制造出第一批人造放射性同位素。1939年完成一台重225吨的新的回旋加速器,能达到20兆电子伏的能量。劳伦斯还利用所创造的回旋加速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1939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23.1947年,英国的物理学家鲍威尔(CecilPowell,1903~1969)与他的同事,发展出以乳胶照像法研究核物理,并应用这个方法发现了第一件证明π介子存在的证据。π质量约为电子的270倍。证实了汤川秀树的介子理论。鲍威尔因而获1950年诺贝尔物理奖。
24.1950年,建立「粒子加速器」。
25.1952年,美国人葛莱瑟发明气泡室(BubbleChamber)是一种粒子探测器,其原理是在容器中盛以液体,当高速粒子在液体中行进时,液体会沸腾而产生一连串的气泡,经常使用的液体为液态氢,气泡室优于雾室,因浓稠的液体可以发生较多的原子核碰撞。此外,在气泡室中加以磁场可以让带电粒子产生偏转,更可以了解这些粒子的一些性质。葛莱瑟(DonaldArthurGlaser1926~)因发明气泡室于1960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26.1955年,塞格雷和钱伯林利用高能加速器发现了反质子,他们因此获1959年物理奖。
27基本粒子发现年表
27.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提出在弱作用力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例子,并在1957年由吴健雄女士证实了李、杨的推测,李政道与杨振宁因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28.1959年,王淦昌等人发现了反Σ负超子,是一个反粒子。
29.1964年,盖尔曼(MurryGell-mann)提出夸克模型。1969年诺贝尔物理奖。
30.1964年,美国的研究人员巴尔.费契和詹姆斯.克洛林在美国的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在调查K0介子衰变的过程中发现“CP对称性的违犯”情形。这对于“反粒子”为何消失是一个关键点的发现。
31.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弗利德曼(JeromeI.Friedman)、肯达尔(HenryW.Kendall)及史丹福线型加速中心(SLAC)的泰勒(RichardE.Taylor)三人于1967至1973年间在史丹福大学领导一连串实验,其中的一篇论文“高度非弹性电子-质子散射所观察到的行为”(后来称这一个研究领域为“深层非弹性散射”),这个实验是以高的电子束对氢原子核(质子)或氘原子核(质子+中子)作非弹性散射,结果发现,必须把质子或中子视为由更小的点状粒子所组成才能合理解释这个散射现象,由此证实夸克是真的存在。三人因此同获1990年诺贝尔物理奖。
32.1970年,日本南部阳一郎提出“弦理论”原型,同年末英国的葛林、美国的舒瓦兹加入超对称性概念,合成“超弦理论”。
33.1974年,丁肇中发现第一个夸克,魅夸克。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34.1975年,发现τ粒子,为第三代的轻子之一。最后一个轻子τ微中子在2000.7.20由费米实验室发现。
35.1977年,列昂.莱德曼发现底夸克。
36.1984年诺贝尔物理奖,鲁比亚CarloRubbia(义大)、范德米尔SimonVanderMeer(荷兰),促成W及Z粒子的发现。
28基本粒子发现年表37.1985年,普林斯顿大学“E8×E8混合型超弦理论”(第一次超弦革命)
38.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鲁斯卡ErnstRuska(德)电子光学的基础研究&发明第一部电子显微镜。宾尼希GerdBinning(德)罗雷尔HeinrichRohrer(瑞士)发明穿隧显微仪。
39.1988年诺贝尔物理奖,莱德曼LeonM.Lederman(美)、史华兹MelvinSchwartz(美)、史坦伯格JackSteinberger(美),发明产生微子束的方法、发现缈微子而显示出轻子的二重态结构。
40.1990年诺贝尔物理奖,弗利德曼JeromeI.Friedman(美1930-)、肯达尔HenryW.Kendall(美1926-1999)、泰勒RichardE.Taylor(美1929-)。对粒子物理的夸克模型(1969)之发展有重大贡献。
41.1994年,M理论(第二次超弦革命)。
42.1994年诺贝尔物理奖,布罗克豪泽BertramN.Brockhouse(加拿大),中子的非弹性散射研究。萧尔CliffordG.Shull(美),对中子的弹性散射研究。
43.1995年,费米实验室宣称发现顶夸克。29基本粒子发现年表
44.1995年诺贝尔物理奖,帕尔勒MartinL.Perl(美),于1975年宣称发现陶子(tau)。瑞那斯FrederickReines(美),探测微子。
45.1996年诺贝尔物理奖,李戴维DavidM.Lee(美)。奥谢罗夫DouglasD.Osheroff(美)。李查逊RobertC.Richardson(美),发现氦三超流现象。
46.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朱棣文StevenChu(美籍华裔),柯恩唐努吉ClaudeCohen-Tannoudji(法)、菲利普WilliamD.Philips(美),发明雷射致冷捕捉原子的技术。
47.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拉福林RobertB.Laughlin(美),史托马HorstL.Stormer(美),崔琦DanielC.Tsui(美籍华裔),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与一种具有分数电子荷激发态的量子流体。
48.1998年5月,日本神冈山实验室曾宣称找到了微中子有质量的间接证据。
49.1999年诺贝尔物理奖,霍夫特Gerardus"tHooft(荷兰)、维特曼MartinusJ.G.Veltman(荷兰),阐述电弱交互作用的量子结构,使电弱理论广被接受。
50.2000年7月20日,费米实验室宣称,发现最后一个微中子-τ微中子。303,关于“毛子”的预言1977年,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世界第七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美国著名微粒子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把物理学家逐层研究物质结构的历程,形象地比作剥洋葱。他说:“洋葱还有更深的一层吗?‘夸克’和‘层子’是否都有共同的更基本的组成部分呢?许多中国物理学家一直是维护这种观念的。我提议把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Maons)’,以纪念已故的毛主席。”格拉肖的提议,被大会通过。1955年1月15日下午,毛泽东在他的住处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发展中国的原子能事业问题。面对李四光、钱三强等著名的科学家,毛泽东说:“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请你们来上一课。”接着,他就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起仔细听李四光、钱三强的讲解。当钱三强讲到核原理时,毛泽东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钱三强回答:“是这样。”毛泽东又问:“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这一问把钱三强难住了,因为当时世界上认为质子、中子是最小的基本粒子了,对此各国科学家从未怀疑过。钱三强停了一会儿说:“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只知道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毛泽东微笑着说:从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原子、中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反正我信。现在,实验室里还没有做出来,将来,会证明它们是可分的。”
1965年到1966年间,由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等40多人组成了专攻物质结构的科学精英小组,进行攻关。1966年他们提出了基本粒子的“层子模型”理论,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瞩目。314,宇宙与宇宙学研究成果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盖天说(周初):地是平坦的,天如伞一样覆盖大地。
浑天说(战国):天地有蛋形结构,地在中心,天在地周围。
宣夜说(战国):天无限而空虚,星辰悬浮空虚之中。17世纪牛顿开创用力学方法研究宇宙学的途径,建立经典宇宙学。
1917年;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个静止、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引进宇宙学原理、弯曲时空等概念,从而开创了现代宇宙学研究的时代。
1922年苏联数学家弗里德曼探讨非静态宇宙及宇宙膨胀的可能性。
1927年比利时主教、天文学家勒梅特提出均匀各向同性膨胀宇宙学模型。
1932年勒梅特提出原始原子爆炸形成宇宙的概念。32宇宙与宇宙学研究成果行星--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大行星。太阳系一共有九颗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除了大行星以外,还有60多颗卫星、为数众多的小行星、难以计数的彗星和流星体等。他们都是离我们地球较近的,是人们了解的较多的天体。那么,除了这些以外,茫茫宇宙空间还有一些什么呢?
恒星和星团
恒星就是象太阳一样本身能发光发热的星球。我们银河系内就有1000多亿颗恒星。恒星常常爱好群居;,有许多是;成双成对地紧密靠在一起的,按照一定的规律互相绕转着,这称为双星。还有一些是3颗、4颗或更多颗恒星聚在一起,称为聚星。如果是十颗以上,甚至成千上万颗星聚在一起,形成一团星,这就是星团。银河系里就发现1000多个这样的星团。
在恒星世界中还有一些亮度会发生变化的星-变星。它们有的变化很有规律,有的没有什么规律。现在已发现了2万多颗变星。有时侯天空中会突然出现一颗很亮的星,在两三天内会突然变亮几万倍甚至几百万倍,我们称它们为新星。还有一种亮度增加得更厉害的恒星,会突然变亮几千万倍甚至几亿倍,这就是超新星。
星云由极其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形状很不规则,如有名的猎户座星云。
33宇宙与宇宙学研究成果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银河系是太阳所属的一个庞大的恒星集团,约包括1011颗恒星。这种恒星集团叫星系。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分布成扁平的盘状。盘的直径为25kpc(千秒差距,1秒差距=3.26光年=3.09亿亿米),厚度约为2kpc。盘的中心有一球状隆起,称为核球。盘的外部由几条旋臂构成。太阳位于其中一条旋臂上,距离银心约7kpc。银盘上下有球状的延展区,其中恒星分布较稀疏,称为银晕。晕的总质量约占整体的10%,直径约为30kpc。我们的太阳,就其光度,质量和位置讲,都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普通的成员。现在已知道存在1000亿个以上的星系,著名的仙女星系、大小麦哲伦星云就是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星系的普遍存在,表明它代表宇宙结构中的一个层次,从宇宙演化的角度看,它是比恒星更基本的层次。
星系的质量差别很大。银河系的质量约为1011M⊙(太阳质量单位)。在明亮的星系中,这是典型的大小。质量很小的星系太暗,不易看到。小星系的质量可低达106M⊙。星系的典型尺度为几十千秒差距。若对视星等在23等以内的星系作统计,星系总数在109以上。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还找到一种在银河系以外象恒星一样表现为一个光点的天体,但实际上它的光度和质量又和星系一样,我们叫它类星体,现在已发现了数千个这种天体。34宇宙与宇宙学研究成果星系团
星系的空间分布不是无规的,它也有成团现象。上千个以上的星系构成的大集团叫星系团。大约只有10%星系属于这种大星系团。大部分星系只结成十几、几十或上百个成员的小团。可以肯定的是,星系团代表了宇宙结构中比星系更大的一个新层次。这层次的尺度大小为百万秒差距,平均质量是星系平均质量的100倍。
大尺度结构
今天人们把10Mpc以上的结构称为宇宙的大尺度结构(目前观测到的宇宙的大小是104Mpc)。至今大尺度上的观测事实远不是十分明确的。有趣的是,有迹象表明,星系在大尺度上的分布呈泡沫状。即有许多看不到星系的空洞区,而星系聚集在空洞的壁上,呈纤维状或片状结构。这一层次的结构叫超星系团。它的典型尺度为几十兆秒差距。
35宇宙与宇宙学研究成果根据大爆炸宇宙论,甚早期的宇宙是一大片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均匀气体,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且以很大的速率膨胀着。这些气体在热平衡下有均匀的温度。这统一的温度是当时宇宙状态的重要标志,因而称宇宙温度。气体的绝热膨胀将使温度降低,使得原子核、原子乃至恒星系统得以相继出现。
从1948年伽莫夫建立热大爆炸和宇宙发生过程:大爆炸开始时150-200亿年前,极小体积,极高密度,极高温度。大爆炸后10-43秒;宇宙从量子背景出现。
大爆炸后10-35秒同一场分解为强力、电弱力和引力。
大爆炸后10-5秒;10万亿度,质子和中子形成。
大爆炸后0.01秒;1000亿度,光子、电子、中微子为主,质子中子仅占10亿分之一,热平衡态,体系急剧膨胀,温度和密度不断降。大爆炸后0.1秒后;300亿度,中子质子比从1.0下降到0.61。大爆炸后1秒后;100亿度,中微子向外逃逸,正负电子湮没反应出现,核力尚不足束缚中子和质子。
大爆炸后13.8秒后30亿度,氘、氦类稳定原子核(化学元素)形成。大爆炸后35分钟后3亿度,核过程停止,尚不能形成中性原子。大爆炸后30万年后;3000度,化学结合作用使中性原子形成,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并逐步在自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直至恒星和恒星系统。36宇宙与宇宙学研究成果1929年,埃德温·哈勃作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即不管你往哪个方向看,远处的星系正急速地远离我们而去。换言之,宇宙正在不断膨胀。这意味着,在早先星体相互之间更加靠近。事实上,似乎在大约100亿至200亿年之前的某一时刻,它们刚好在同一地方,所以哈勃的发现暗示存在一个叫做大爆炸的时刻,当时宇宙无限紧密。
1950年前后,伽莫夫第一个建立了热大爆炸的观念。这个创生宇宙的大爆炸不是习见于地球上发生在一个确定的点,然后向四周的空气传播开去的那种爆炸,而是一种在各处同时发生,从一开时就充满整个空间的那种爆炸,爆炸中每一个粒子都离开其它每一个粒子飞奔。事实上应该理解为空间的急剧膨胀。整个空间可以指的是整个无限的宇宙,或者指的是一个就象球面一样能弯曲地回到原来位置的有限宇宙37宇宙与宇宙学研究成果大爆炸理论模型得到若干重要观测事实的支持:
1)星系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大
大爆炸理论的科学性令人不得不信服。最直接的证据来自对遥远星系光线特征的研究。20年代,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研究了维斯托·斯里弗所作的观测。他注意到,远星系的颜色比近星系的要稍红些。哈勃仔细测量了这种红化,并作了一张图。他发现,这种红化是系统性的,星系离我们越远,它就显得越红。这就是宇宙红移现象的发现。2)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78年诺贝尔物理奖)
1964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年轻的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调试他们那巨大的喇叭形天线时,出乎意料地接收到一种无线电干扰噪声,各个方向上信号的强度都一样,而且历时数月而无边化。他们把天线拆开重新组装,依然接收到那种无法解释的噪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为观测宇宙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也为各种宇宙模型提供了一个新的观测约束,它因此被列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于197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科学院在颁奖决定中指出:这一发现,使我们能够获得很久以前宇宙创生时期所发生的宇宙过程的信息。
3)宇宙氦丰度
最后还有一个证实炽热高密度宇宙起源理论的证据。只要知道今天热辐射的温度,由热大爆炸理论很容易计算出宇宙诞生后约1秒时各处的温度约为100亿度,这对现有的原子核的合成来说也是太高了。那时物质必定被撕裂成最基本的成分,形成一锅基本粒子汤,诸如质子、中子和电子。但是,随着这锅汤变冷,核反应就可能出现了。特别是,中子和质子就很容易成对聚合在一起。接下来,这些粒子所产生的核聚变反应将产生人类所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385,生命科学研究19世纪生物学上的三大突破,即
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利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植物发生论》一文,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1859年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为20世纪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研究范式,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微观物理学的发展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方法和知识基础。在微观方向上,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1900年孟德尔定律的再发现以后与细胞学相结合,随之建立了基因论。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遗传密码的破译,重组DNA技术的建立,神经生物学,特别是在大脑的研究方面也都出现重大突破。2002年2月12日,历时10载耗资2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最终完成,并报道了99%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使人类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在宏观方面,生态学的发展已经成为综合探讨全球问题的环境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生物界存在的多层结构已被基本阐明。同生物界的系统结构相应的是生物科学体系的形成。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个体生物学、种群生物学等等。
。动物植物和人类所构成的大系统正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96,大系统宇宙图景的显现20世纪一系列的科学发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200亿光年乘以200亿年的时空景象。这是一个有序的物质存在,其有序性表现为物质构成的层次性和层次之间的包含性。每一个层次都属于上一及层次的构成要素,同时又包含下一级层次的构成要素。层次之间的有序性和同一层次物质之间的协调性使整个宇宙整体稳定性的基础。每一个层次或要素都具有的运动和演变性,又构成了整个宇宙演变的前提。从“毛子”、夸克、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物体,到星云、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仍然不过是我们认识到的关于这个大系统的中间层次,还有无穷大和无穷小两个方向的物质层级等待我们去探索。这个宇宙图景不论在哪一个层级都有一个共同的存在形式,这就是系统性。这就要求我们,只有树立科学的系统观,才能够认识宇宙的本质。我们认识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必须坚持系统观念。40
1.2.2.系统科学与系统观的形成
系统科学的创立是20世纪中叶重要科学成就,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自然观、宇宙观,还影响了人们的社会观。老三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1948)、维纳的控制论(1949)、申农的信息论(1948);奥地利籍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格·冯·贝达朗菲于1937年在芝加哥大学德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最早提出了"一般系统理论"的概念。1945年以后,他陆续发表文章和著作,介绍一般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1950年,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开放系统理论》的文章,阐述了一般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954年,美国成立了"一般系统学会",并出版《一般系统年鉴》。1968年,贝达朗菲在《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中把"系统"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动态的开放系统的理论41系统论基本观点1)整体是主要的,其余各个部分是次要的;2)系统中许多部分的结合是他们相互联系的条件;3)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组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各个部分围绕着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而发挥作用5)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性质和职能由他们在整体中的地位所决定,其行为则由整体对部分的关系所制约6)整体是系统结构或综合体,并且作为一个单元来行事;7)一切都应以整体作为前提条件,然后演变出其各个部分及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8)整体通过新陈代谢使自己不断地更新。42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逻辑的思维推理,科学分析计算的方法,在确定的或不确定的条件下,找出各种可行的备择方案,加以分析比较,进而选出一种最忧的方案。
系统管理
把组织单位作为系统来安排经营时,就叫系统管理。其特点是:
①以目标为中心;②以整个系统为中心;③以责任为中心;④以人为中心。
43维纳(NorbertWiener)控制论维纳少年时是一位天才的神童,他11岁上大学,学数学,但喜爱物理、无线电、生物和哲学,14岁考进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动物学,后又去学哲学,18岁时获得了哈佛大学的数理逻辑博士学位。1913年刚刚毕业的维纳又去欧洲向罗素和希尔伯特这些数学大师们学习数学。
维纳在1919年研究勒贝格积分时,就从统计物理方面前发了控制论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美国研制防空火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提出了负反馈概念,应用了功能模拟法,对控制论的诞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3年维纳与别格罗和罗森勃吕特合写了《行为、目的和目的论》的论文,从反馈角度研究了目的性行为;找出了神经系统和自动机之间的一致性。这是第一篇关于控制论的论文。44申农(C.E.Shannon)
信息论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申农(C.E.Shannon),他为解决通讯技术中的信息编码问题,突破老框框,把发射信息和接收信息作为一个整体的通讯过程来研究,提出通讯系统的一般模型;同时建立了信息量的统计公式,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
1948年申农发表的《通讯的数学理论》一文,成为信息论诞生的标志。45新三论之耗散结构论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是伊里亚·普里戈金(IlyaPrigogine)教授,由于对非平衡热力学尤其是建立耗散结构理论方面的贡献,他荣获了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1969年由普里戈金在一次“理论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可概括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structure)。[5]可见,要理解耗散结构理论,关键是弄清楚如下几个概念: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开放系统、涨落、突变。46哈肯(H.Haken)协同学1973年以后,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管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H.Haken)通过非平衡相变与平衡相变以及非平衡相变之间的类比,得出了"协同"(Synergetics)的概念,
并且进一步指出,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关键并不在于热力学平衡还是不平衡,也不在于离平衡志有多远,而在于只要是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它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能够产生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时空结构,形成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表现出新的有序状态。47雷内托姆(R.Thom)突变论突变论的创始人是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他于1972年发表的《结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一书阐述了突变理论,荣获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一菲尔兹奖章。
突变论的出现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被称之为“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300年以来数学上最大的革命”。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除了渐变的和连续光滑的变化现象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突然变化和跃迁现象,如水的沸腾、岩石的破裂、桥梁的崩塌、地震、细胞的分裂、生物的变异、人的休克、情绪的波动、战争、市场变化、经济危机等等。突变论方法正是试图用数学方程描述这种过程。突变论的研究内容简单地说,是研究从一种稳定组态跃迁到另一种稳定组态的现象和规律。48系统观的形成
系统是宇宙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从宇宙的角度看,任何系统都是由物质、能量、信息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从系统自身的角度看,要素、结构、功能又是系统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属性。
物质反映着系统物质的质量属性;
能量反映着系统物质的功能属性;
信息表征系统物质存在形式的一切属性。
信息总是靠能量来传递,以物质为载体;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总是以信息为内容。整个世界的普遍联系实质表现为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
要素概念不仅反映物质实体本身,而且也是对它的联系的反映。要素与系统相对应,表征着物质的联系形式。
任何物质都是较高级系统的要素,又都是较低级要素的系统,形成向宇宙无限发展的等级序列。结构是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是对系统内在关系的综合反映。
功能是指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时所能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
491.2.3.系统工程与社会系统观
第一次提出"系统工程"这一名词的是1940年在美国贝尔电话公司试验室工作的E.C·莫利纳(E·C·Molina)和在丹麦哥本哈根电话公司工作的A·K,厄朗(A·K,Erlang),他们在研制电话自动交换机时,意识到不能只注意电话机和交换台设备技术的研究,还耍从通信网络的总体上进行研究。他们把研制工作分为规划、研究、开发、应用和通用工程等五个阶段,以后又提出了排队论原理,并应用到电话通信网络系统中,推动了电话事业的飞速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些科学工作者以大规模军事行动为对象,提出了解决战争问题的一些决策和对策的方法和工程手段,出现了运筹学。当时英国为防御德国的突然空袭,研究了雷达报警系统和飞机降落排队系统,取得了很多战果。在这一时期中,英、美等国在反潜、反空袭、商船护航、布置水雷等项军事行动中,应用了系统工程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40年至1945年,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由于应用了系统工程方法进行协调,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
50系统工程的基本含义1978年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指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1977年日本学者三浦武雄指出:"系统工程与其他工程学不同之点在于它是跨越许多学科的科学,而且是填补这些学科边界空白的一种边缘学科。因为系统工程的目的是研制一个系统,而系统不仅涉及到工程学的领域,还涉及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领域,所以为了适当地解决这些领域的问题,除了需要某些纵向技术以外,还要有一种技术从横的方向把它们组织起来,这种横向技术就是系统工程"。1975年美国科学技术辞典的论述为:"系统工程是研究复杂系统设计的科学,该系统由许多密切联系的元素所组成。设计该复杂系统时,应有明确的预定功能及目标,并协调各个元素之间及元素和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使系统能从总体上达到最优目标。在设计系统时,要同时考虑到参与系统活动的人的因素及其作用。"51社会系统观的形成美国的企业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创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研究企业管理的学派。其主要观点是:
1.企业组织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具有一定活力的集团。而又是互相协调的系统。这个组织或系统必须具有“效力”和“效率”两条原则。“效力”是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效率”是组织内成员个人目标的满足程度。
2.一个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包括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联系三个基本要素。
3.建立非正式组织作为正式组织的补充,进一步提高正式组织的效力和效率。
4.组织内的经理是信息系统相互联系的中心,能够协调组织内各成员的协作,推动组织正常运转,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将企业系统观扩散到国家层面,就形成了社会系统观。党组织系统,工会系统,行政系统,金融系统,工商系统,公安系统,工业系统,农业系统,教育系统,科技系统,医疗卫生系统,生活保障系统,国家安全系统,等等,都是国家大系统的构成要素,它们各自又由若干子系统构成。一系统的观点看社会,思考社会问题,叫绝社会问题,规划社会发展,保证社会有序运行,这就是社会系统观。
521.2.4.小康工程设计与建设新理念
1,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设计2,16大报告:小康工程设计方案3,胡锦涛:党建工程报告4,和谐社会新理念53
理论根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导出命题: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以增加生产力总量为根本任务;实行共产党领导;最终目的是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原则。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目标: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544,小康工程设计方案十三年经验和五年成就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确定了小康工程设计的理论根据;确定小康工程建设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7项任务: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工业信息化、繁荣农村经济、西部大开发经济制度和国企改革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政治文明思想;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等;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国际;市和对外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思想等。55胡锦涛党建工程报告江泽民在16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党的建设,首先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大规模培训干部;第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第三,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第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第五,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第六,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提出,继续推进大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主张。并将成为党的17大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56胡锦涛论和谐社会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胡锦涛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571.3.全球问题与发展观的创新
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反映在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上,就是全球问题的产生。对全球问题的思考和求解,最终要求人类社会发展观的创新,这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3.1.科技革命社会后果与全球问题1.3.2.增长的极限与世界末日模型1.3.3.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581.3.1.科技革命社会后果与全球问题
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代:由于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人在自然面前只能被动地适应,哪怕是遭自然的摧残和蹂躏甚至毁灭,表现为无奈的顺从;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不仅认识了自然同时也认识了自己,人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开始升级为改造、征服,甚至到了摧残和蹂躏以至毁灭的地步;全球问题的提出,使人类对科技革命的社会后果进行反思,并由此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坚持科学发展观。59全球问题的提出1,科学技术应用的两重性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燃煤技术在动力、冶金和交通运输等许多工业部门的广泛采用,曾经是自18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重大事件,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并使得社会生活发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变化;另一方面,它又是造成大气污染、导致人类生存环境和整个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化学科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几百万种世界上原来没有的新物种,满足了人类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却又通过这些化学制品给人类肌体带来程度不同的毒害。农业上,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于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提高产品产量起了重大作用,至今仍然是大多数国家保证农业增产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却又造成农产品和土壤被污染,使人类大受其害。如此等等。602,人在自然面前的妄自尊大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认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但将其视为“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是错误的。近两个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以及由此体现的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使人类陷入了恩格斯提醒人们警惕的那后一种片面性。体现人类的这种观念和态度最典型的行为,莫过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据世界观察研究所报告,地球上的森林面积,一万年以前还是62亿公顷,到1863年尚存55亿公顷,此后不过一百多年,地球仅剩下28亿公顷。森林的消失,为人类带来了众多的问题613、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几乎每一个全球性问题的产生或加剧,都包含有各色各样的、不同程度的社会因素的作用,而这些因素往往与特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恩格斯指出:“迄今存在的一切生产方式,都是只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出发的。……在今天西欧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这一点贯彻得最为完全。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个别的资本家所能够关心的,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不仅如此,就连这个有益效果本身,也完全退居次要地位了;在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
624,马克思论全球问题
现在人们公认,当今世界发生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谈论过。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淮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揭示了这一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即所谓全球问题,预见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63论全球问题及其社会本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一方面讲到劳动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中介、调节和控制作用,强调了合理调节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对自然的支配;另一方面又谈到劳动对自然物的形式变化,生产和消费中的废弃物,“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这样,劳动在一定生产关系中会造成异化,生产力就被异化为破坏力。645,全球问题的提出
所谓全球问题,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人类共同的困境和危机问题。
“全球问题”这个概念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企业家佩切依博士,于1968年四月倡导成立的罗马俱乐部首先提出的。罗马俱乐部把全球问题的研究又称作“人类困境研究”,即专指那些可能导致现在和未来“人类困境”的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A·佩切伊认为:“失去控制的人口增长,社会的沟壑和分层,社会的不公平,饥饿和营养不良,广泛的贫困和失业,对增长的狂热,通货膨胀,能源危机,现实的和潜在的资源匮乏,国际贸易和货币瓦解,保护主义,文盲和不合乎时代的教育,青年的反叛、异化,难以控制的城市扩张和城市衰退,犯罪和吸毒,暴行的爆发和新式的警察残酷拷打和恐怖主义,对法律和秩序的藐视,愚蠢的核行动,制度的无效和不健全,政治腐败,官僚主义,环境恶化,道德价值的下降,信念丧失,不稳定感……,还有对这一切问题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不足,等等”均可称为全球问题”
65全球问题的特点之一问题存在的规模是全球性的,至少是区域性的,超出国家范围。它不是在少数几个国家、地区存在,而是跨国界、跨地区,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有全人类性。例如,环境污染,无论从天空到地下,从海洋到大陆都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首先是在发达国家中出现的,而现在世界各国都毫无例外地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区别只在于具体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存在范围的普遍性是全球问题的一个显著特点。
66全球问题的特点之二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若不能有效解决,将危及人类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全球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带有人类危机的性质。一些全球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一旦发生就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例如,地球大气圈中的臭氧层,阻挡了90%以上的对生物机体有害的太阳紫外线辐射。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例如,现在全世界每年约生产氟利昂110万吨,主要用作制冷剂、喷雾剂等,它所含的氯原子散发到大气中,引起臭氧减少,使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臭氧层空洞,从而削弱了臭氧层对人类和其它生物的保护作用。据科学家估计,臭氧减少1%,太阳紫外线辐射就增加2%,人群中的皮肤癌就增加7%,白内障增加6%。现在世界上每年有10万人死于皮肤癌。这种状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严重危害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生存。
67全球问题的特点之三
全球问题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解决上的困难性。罗马俱乐部奥锐里欧·贝恰说:全球问题是“纠缠在一起的问题”
。一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其它问题的解决,具有综合性。因此,解决全球问题极为复杂,它需要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合作协同,采取各方面的综合措施,方能有成效。例如,由于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目前,每年大气中约增加50多亿吨二氧化碳。据统计,19世纪初,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284PPM(PPM即百万分之一),20世纪末已增加到345PPM,估计到本世纪30年代,将达到560PPM,比19世纪初增加一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妨碍地热散发,形成“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若这一趋势不被控制,估计到本世纪30年代全球平均气温将比2000年升高1.5-4.5摄氏度。这将造成冰川融化,有可能会使海平面升高20-140厘米,这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靠几个国家,几个地区所能解决的,它要依靠世界所有国家采取共同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合作协同,制订统一的全球战略,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686,全球问题的研究1),全球问题的分析和归类1972年由美国MIT教授D·米都斯为首的研究小组向罗马俱乐部提交了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把作为“人类困境”之基本要素的全球性问题归结为:世界人口、粮食供应、工业增长、环境污染、不可再生的资源的消耗等五大参数。692)米都斯的研究方法1)问题分析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长工业投资增长资源消耗增长环境污染增长构成因果链条;2)方法的选择系统动态分析法(福雷斯特尔发明,米都斯之导师)3)分析190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获得增长规律;4)建立电算模型,进行动态模拟。5)对运行结果进行解释6)结论和对策建议703)动态分析建模五大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增长规律的一致性,即服从指数增长规律。数学模型:Ao:基期数量;r:增长率;A:第n年的数量。714)动态分析指数增长的最好表现形式是倍增时间,即这些因素增长一倍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当A=2Ao时,n应该是多少?指数增长的特点是,某一因素开始增长以后,继续经过许多倍增时间,不一定就达到具有重大影响的数量。但是从那时起,如果仍按指数增长,在经过一两个倍增时间,这个因素可能会变突然变成压倒一切的因素。例如,世界人口每50年增长一倍,由假定人口达到80亿时就会出现危机。那末,当人口为40亿时不过只有“危机水平”的一半。但是,只要再过50年,就会达到并超过危机水平的两倍。这种情况如果发生,福雷斯特尔认为,“在不到一生的时间中所有的传统和希望都将被粉碎了“。72马太效应—贫国多子米都斯:比人口增长更快的是工业产量的增长。一定量的工业资本生产出一定量的产品。产量的一部分作为投资,增加了资本的存量,从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70年代初,世界工业产量增长率为7%,人口增长率为2%;按指数增长率,80年代中,世界人均物资占有量将增加一倍。但是绝大部分工业产品出自工业化国家,而那里人口却增加的很慢。其结果将会出现“富国愈富,贫国多子”的局面。引用[韩非子]语: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祖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马太效应。735,“世界末日”模型米都斯的系统动态学模型,不但可以通过反馈环路表示每一个增长因素本身增长的动态情况,还可以通过连锁的反馈环路表示所了解到的五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因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结构模型。通过计算机对折个结构系统进行模拟运行,可以得出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所有这些因果关系同时作用的结果,并给出五种因素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在这个曲线图上,自1900-1970年间,五种因素的数量变化同实际数据统计完全相符。如果保持增长率不变,继续运行该模型,2000年之前,由于资源的迅速耗竭,工业增长不得不放慢速度,工业化高峰过去之后,由于系统中的自然延时,人口和污染还会增长一个时期。但由于粮食和医药的减少将因其死亡率提高,最终导致人口增长停滞。由此得出结论:这个系统由于资源危机而崩溃。故此成其为“世界末日”模型。746,对策:停滞的全球均衡状态根据系统动态分析结果,要是世界系统免于实然的崩溃,必须抵制人口和工业资本的积聚增加。具体措施是,自1975年始停止人口增长,自1985年起停止工业资本增长。技术上采取,75年起每单位工业品的物资消耗降低到70年价值的1/4;污染水平降低到70年水平的1/4;工业资本主要用于服务设施、粮食生产、资源回收和治理污染等方面;要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产品设计,等等。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西亚斯学院《文学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基于色度图的水质预测研究
- 化肥农资购销协议范本
- 水电安装劳务分包合同书
- 公园景观维修工程招标启事
- 品质保证书品质追求顾客满意
- 2024年度物业维修服务深度合作协议
- 天然石材翻新养护
- 2024年度电梯临时使用及维护保养协议
- 违法建筑拆迁处理
- 2024年海南乐东县乐供“菜篮子”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保安市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对策
- JGJT280-2012 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
- 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指南目标
- 大型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培训
- 管道阀门更换施工方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全国一等奖】
-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小老虎吃糖》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究
- 《物流机械设备》课件
- 《拼多多运营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