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营销的傲慢与偏见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3325ae27f410b71db323484b3c4f2c/7d3325ae27f410b71db323484b3c4f2c1.gif)
![对中国营销的傲慢与偏见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3325ae27f410b71db323484b3c4f2c/7d3325ae27f410b71db323484b3c4f2c2.gif)
![对中国营销的傲慢与偏见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3325ae27f410b71db323484b3c4f2c/7d3325ae27f410b71db323484b3c4f2c3.gif)
![对中国营销的傲慢与偏见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3325ae27f410b71db323484b3c4f2c/7d3325ae27f410b71db323484b3c4f2c4.gif)
![对中国营销的傲慢与偏见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3325ae27f410b71db323484b3c4f2c/7d3325ae27f410b71db323484b3c4f2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中国营销的
傲慢与偏见刘春雄《销售与市场》副总编不自信的中国营销中国营销一直处于西方经典理论的阴影之下。总拿跨国标杆与中国企业相比不公平。在一些“满腹经纶”的评论观察人士的潜意识里,他们还是认为创造这些经济奇迹的发展模式是三流的,充其量也是二流的,但不是一流的——摘自《世界是新的》。当质疑成为规律100年前的美国也曾经被质疑——美国的崛起使美国企业从模仿者变成创新者50年前,日本曾经被质疑——“东洋货”曾经也是廉价、低质的代名词。20年前的韩国、台湾企业也曾经被质疑——在宏基走向国际之时,国际社会甚至有“MIT(MadeInTaiwan)=30%Off的惯例。不被质疑的成功,可能难称颠覆式的成功。中国营销一定是颠覆式的成功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成功者,都是从非传统思维茁壮成长起来的幸存者——按照主流营销思维,一定会被质疑。以经典理论和传统思维质疑中国企业的成功,本身就值得质疑。颠覆对手不可能采用对手的招数一决高下。中国营销一定是颠覆式的成功三星、现代都曾经被质疑,他们的成长的初期也像中国企业一样——因为他们现在极其成功,媒体开始恭维他们“富有战略远见——当初媒体干什么去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才应该成为中国企业成长的最高原则。中国企业的成功更精确的描述应该是“创造性适应”。中国营销元素中国营销元素中不被主流承认的,恰恰可能是最珍贵的。欧洲营销元素是高贵(奢侈,价值标准)、美国营销元素是科技和创新、日本营销元素是品质。中国营销元素是什么?——一个欧洲人撰文认为可能是学习——快速适应。当不被美国人认同的戴明和朱兰被请到日本时,谁能想到那就是改变日本的开始——从此,日本营销元素浮出水面。不能再误读中国营销成就中国仅仅是靠低价吗?——中国仅仅是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吗?——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全世界的共享资源。为什么比中国劳动力成本还低的企业没有取得中国那样的成本优势?为什么中国产品成本这么低,但利润却一定都不低?——为什么品牌溢价那么高的跨国品牌并没有取得像中国企业同样的利润率?中国营销,一个世界级命题任何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想取得超级成功,都必须拥有独特的营销思想和清晰的营销定位,它不可能用其它企业的营销思想或者经验,取得超越其它企业的市场成就。同样道理,任何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尽管每个企业必须各尽所能,才会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但这个国家的主流企业必须拥有共同遵守的理念与准则。惟有如此,才能形成影响,成就辉煌。中国营销,为“新兴市场”国家营销趟路中国营销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中国本身——它对几乎所有的新兴国家都具有示范效应。一个追赶型国家一定不能套用跨国公司的战略和策略。当跨国公司俯视中国消费者时,当中国消费者仰视跨国品牌时,我们发现心态的差异就决定了中国只有寻找自己的道路。我们不可能靠模仿而超越——走自己的路,初期一定会遇到主流的非议。谁是我们的榜样?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现代重工、浦项制铁、台湾积体电路、鸿海(台湾)、高科技(台湾)、联想、信息系统集团(印度)、兰伯西制药(印度)、安博威航空(巴西)、沙索(南非,合成燃料)、国际航运(马来西亚)、西麦克斯(墨西哥,水泥)、淡水河谷(巴西,铁矿石)、阿拉克鲁士(巴西,纸浆)、国家石油公司(巴西)、信息工业公司(印度)、裕元、海尔、莫德罗酒业(墨西哥,啤酒),甘露酒业(智利,葡萄酒)、特莱维萨(墨西哥,肥皂剧)、美洲移动电话公司(墨西哥,电信)
——摘自《世界是新的》对现实的认知和理性比理想和雄心更重要。中国营销成就需要理论注释出口总额世界第一(预计2007年底)。高科技出口世界第一(2006年)。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预计2007年底)。GDP世界第三(预计2007年底)。成功一定有道理——如果我们不愿追认这些成功背后值得遵循的规律,我们还能做什么?中国式营销崛起的路径第一阶段:认同中国产品的价格,不认同中国产品的品质。第二阶段:认同中国产品的品质,不认同“MadeinChina”标签。第三阶段:认同“MadeinChina”标签,不认同中国的企业品牌。第四阶段:认同中国企业的普通品牌,不认同中国企业的顶级品牌。参赛资格问题多么有智慧的崛起路径啊!为什么遭遇批评呢?——我们有资格一步登天吗?先获参赛资格,再为自己正名。“匿名而隐身”是一种韬略在其他人不知不觉中,“匿名而隐身”地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摘自《世界是新的》“新兴市场的革新战略”。——就如同中国外交的民“韬光养晦,绝不当头”一样。没有足够的实力却强出头的企业,最容易被打压。日本现在经历“失去的15年”,就是因为失去了韬略——敢于对美国人“说不”。路径比结果更重要三星:初期生产烤箱、电视机。中期:半导体、手机、平面显示屏。后期:高科技。日本企业:模仿成熟的大众产品→低成本倾销→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产业升级。韦尔奇:凡是已经大众化的产品,通用都没有竞争力,要争取尽早退出——摘自韦尔奇《赢》。改变品牌竞争规则国家品牌(MadeInChina,MadeInjapan)——一些企业已经提出采取新标签办法(如MadebySony)——企业品牌需要国家品牌背书。产业品牌——米兰时装,瑞士军刀,温州打火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个人品牌品牌认同的前提是国家认同没有对国家和国民的认同,怎么会有对品牌的认同?美国品牌就是当然的世界品牌——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中国品牌也会逐步成为当然的世界品牌。认同产业品牌→认同国家品牌→认同企业品牌。中国已经有170多个产业居世界第一。不要过份再乎别人的认同西方世界对市场富有竞争力公司的情感反映:起先是拒绝,然后是害怕,再后是愤怒,最后是接受。截止2006年,美国和西欧还一直没有“接受”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崛起的事实。西方世界最后只是勉强承认这些公司存在的事实。
——摘自《世界是新的》世界认同中国品牌需要几代人?品牌能够跨越吗?品牌能够速成吗?——宝洁花了30多年时间才创建第一个品牌(象牙肥皂)。调查表明:年龄越大,对中国品牌谁知度越低——那些以为中国人还是长袍马褂的消费者怎么会接受中国名牌?调查表明:“90后”对国产品牌的认知度大大提高——生活在一个强大的中国,当然认同国产品牌。1P营销与4P营销市场的高度成熟,使跨国公司的营销被压缩到只有1P——即产品(品牌)——他们只需要做好两件工作:消费者研究和品牌推广。中国营销才是真正的4P营销——无论4P的那个环节,都有无数创新空间。破解品牌与成就品牌麦肯锡:6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通常会拎着不是原先计划购买的品牌产品离开商店。走出商店的时候会拿着另一个原本不打算买的品牌。另外也有大约相同数量的受访者表示几乎每次都购买促销商品,即便这些产品并不是他们最中意的品牌。麦肯锡:平均每三位想要购买名牌产品的消费者里,仅一位目前实际使用该品牌。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在最后一刻的转变决定——最后一刻,让消费者改主意。品牌产品卖得好,是因为品牌产品的其它营销工作做得同样好。破解品牌与成就品牌强大品牌怕什么?——强大品牌怕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强大品牌最不害怕的就是弱小品牌。只有找到破解强大品牌之道,才能最终托起强大品牌。“通路驱动”与“品牌驱动”。“后品牌时代”的中国机遇成功不是因为解决了问题,而是抓住了机遇——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品牌相似——品牌阶梯。品牌覆盖——制造商品牌的危机。淘宝消费——PRAV是theproudrealiserofaddedvalue的首字母缩写,意思是“骄傲的附加值实现者”。英国的一个调查表明,3/4的消费者对买便宜货、打折商品引以为荣,只有6%的人为消费昂贵的奢侈品牌而沾沾自喜——消费者剩余。中国式营销的核心竞争力“快速营销体系”对抗“经典营销体系”。——华龙和白象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远远快于康师傅和统一。“能力低价”对抗“要素低价”。——提供廉价的智力资源而不是廉价的肢体人力资源(摘自《世界是新的》)。
中国营销的“后院”:低线市场沃尔玛崛起于美国的乡村小镇,以至于当它成为美国零售业的老大时,多数美国人对它还一无所知。二战后的日本农村,也被主流厂家看不起,但松下从中发现了农民的购买力。低线市场是中国企业的战略大后方,是中国企业的避风港。在低线市场发展壮大的中国部分企业已经获得了足于在一线市场抗衡跨国公司的资本。对低线市场的错误认知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中国低线市场是完全独立于一线市场的一个独特的市场——根本不是一丝市场的简单延伸。质量更差一点,价格更低一点——这就是跨国公司对低线市场的简单认知——他们简单幼稚得像个“小学生”。那些企业最有竞争力?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高达70%——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与德国接近。中国大企业(包括海尔)出口占总销售额的比重远远低于中小企业。在一些行业,中国企业已经实行了行业垄断。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不是大企业,不是品牌企业,而是对客户反应最快的企业。中国营销改变了价格体系中国企业不是在打价格战,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价格比较体系。价格竞争是有底线的,但价格体系的改变则改变了价格基础。中国价格可以模仿吗?——要素低价还是能力低价?中国式价格战价格战是产业快速集中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价格战是赶超型国家崛起的必由之路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价值标准——象征性产品流程——大企业组织资源能力——机会导向与资源导向英国《经济学家》:中国市场机遇全球第一。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中国面临历史性机遇。对战略性机遇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中国企业从无到有的主要解释。机会导向战略——不是机会主义战略。中国营销需要国家战略先打造产业品牌,再塑造企业品牌先打造文化品牌,再打造产品品牌规避单品牌突破,实现品牌群体崛起规避过度刺激性的营销行为回避爆发式的营销中国营销的智慧中国营销元素是什么——消费者靠什么为中国产品定位?先获参赛资格,再为自己正名——崛起路径。改变品牌规律——先获国家认同,再获品牌认同。后品牌时代的战略机遇。“快速营销体系”与“能力低价”。在低线市场韬光养晦。不是价格竞争,而是改变价格比较体系。基于战略机遇的营销。什么在阻碍中国营销目标与路径的混淆——不要总是想着一步登天。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砌砖抹灰劳务合同
- 事业单位职工劳动合同
- 厂房建筑施工合同
- 软件合作开发协议书8篇
- 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 第四章第三节 工业同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 人教版
- 格宾加筋土边坡施工方案
- 二米六钛金条门施工方案
- 2025新版工程装修合同8篇
- 专题节目许可使用协议范本7篇
- 次声波在临床医学及麻醉中的作用 次声波在临床麻醉中的作用
- 2022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完整版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应急预案
- TS16949五大工具:SPC
-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 贵州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 依据FEM9851所作堆垛机循环时间计算
-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介绍课件
- 胎心监护及判读学习教案
- SAP-ABAP-实用培训教程
- 风电场220kV升压站及风场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技术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