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社区_第1页
地震知识社区_第2页
地震知识社区_第3页
地震知识社区_第4页
地震知识社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

——防震减灾工作之社区建设主要内容一、社区防震减灾的重要性?二、怎样开展社区防震减灾工作?三、社区应急工作第一部分

为什么要开展防震减灾社区建设?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地震成因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震动,地震一般是由于地下断层错动而破裂所造成的。

不断变化和运动的地球7大洲在2亿4千万年前,还是一个完整的大陆。全球1900年以来7.0级以上地震分布图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震成因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

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大地构造位置决定:地震频繁震灾严重

在上个世纪里,全球发生3次8.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我国。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会部位中国地震资料数据中国面积占全球面积的1/15;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5;中国陆地地震占全球同类地震的1/3左右。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的人数100多万,其中我国大陆59万,占1/2

。中国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0%以上。

我国20个地震带

1.台湾带;2.闽粤沿海带;3.东北深震带;4.营口-郯城-庐江带;5.河北平原带;

6.海原-松潘-雅安带;7.山西带;

8.渭河平原带;9.银川带;10.兰州-天水带;11.河西走廊带;12.马边-巧家-通海带;13.冕宁-西昌-鱼鮓带;14.腾冲-澜沧带;15.哀牢山带;16.炉霍-乾宁带;17.花石峡带;18.拉萨-察隅带;19.西藏西部带;20.天山带。

山西地震

山西地震带是我国地震灾害最多、灾情最重的地区之一。我省70%以上的国土面积、77%的经济产值、60%以上的人口位于强震活动区,其中包括太原盆地。山西近年地震山西地震带历史背景华北历史5次8级大震:洪洞(1303)-华县(1556)-临沂-北京三河-临汾(1695)大同盆地:6.5级忻定盆地:4次7-73/4级太原盆地:7级临汾盆地:8级运城盆地:6级

3.0-3.9(计661次)

年均26次山西1970年以来3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华北各活跃期时山西地震情况地震日期震中位置震级地震情况1038.1.15定襄、忻州间7忻、代、并三州地震,压死官民32300余人。1303.9.25洪洞、赵城8山摧阜移,地裂成渠,死者20余万人。1683.11.12原平附近7陷城,地裂出沙水,压死8220余人。1695.5.18临汾7地裂涌水,城廓房舍存无二三,居民死52600人。太原盆地地震概况

太原盆地是山西地震带的主要构造断陷盆地之一,是地震多发区,且易受邻近地区地震波及;据史料记载,我市历史上共发生有破坏性的地震23次,最大地震是1102年(北宋)晋祠附近6.5级地震。科学探测表明,距今4000-8000年之间,我市至少发生过3次7级以上地震。以人为本,建设防灾型城市一个城市的防灾水平,代表了其整体发达水平。“灾前预防比灾后救援更人道,也更经济”“应当把灾后救援的文化转变为灾前预防的文化”

——前任联合国秘书长柯菲安南目前,全市户籍人口360.23万人,市辖区人口279万人,共有51个街道办事处、553个社区居委会。我市基本情况:城市人口集中,建筑密集,地质结构复杂,潜在的高指数地震危害全市90%以上的人口、财富和经济活动集中在地震带上我市基本情况:城市管理的三大板块政府市场社区社区是满足公民需求,保障公民利益,组织公众参与,整合公众资源的基本单位,也是实施社会管理的主要依托。什么是社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社区是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阵地!第二部分

怎样开展社区防震减灾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四条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组织,应当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的自救互救的能力。防震减灾社区建设的八个方面1、组织机构健全2、基础资料齐备3、防御措施完善4、应急能力整合5、宣传教育普及6、公众主动参与7、培训演练规范8、综合性较强的社区组织一、健全机构明确社区地震应急工作领导组组织机构;细化专业小组;形成群测群防的社区工作联络网组织机构图群测群防工作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防震减灾助理员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群测群防的作用群测:专业台网的补充,进一步提高了监测能力在短临预测中发挥专业队伍难以替代的作用是震情、灾情速报的先锋群防:在震后自救互救中发挥关键作用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的骨干力量房屋抗震设防中发挥监督指导作用二、摸清底数健立全面的社区应急基础数据和基本资料档案管理主要包括:社区户数、人口、建筑物分布及抗震性能;通道和空地(公园、广场、操场等);社区及周边水、电、气、交通、通讯等生命线设施;次生灾害隐患;学校、医院、人防、商场等重点场所和公共设施;所辖区域内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情况等。三、完善措施1、社区地震应急预案抗震救灾指挥部人员职救办公室医疗救护队工程抢险灾民安置交通保障物资供应治安消防生活物资保障通讯联络保障次生灾害具体负责部门具体负责部门具体负责部门······体系

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山西省地震应急预案太原市地震应急预案企业地震应急预案部门地震应急预案街办、社区地震应急预案县(区)地震应急预案审批备案审批审批审批备案备案第二完善公共安全设施明确社区应急疏散场所,安装公共安全标志设施。第三,制定社区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计划、方案及相关制度。定期演练和培训

物资储备1、社区救援工具2、家庭物资储备1、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应对能力2、提高居民自我防护能力3、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4、提高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普及能力四、提高能力五、宣传教育常规宣传强化宣传居民入户卡地震应急实用知识——社区篇温馨提示地震预报统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九条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地震谣言掌握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不信谣不传谣第三部分

社区地震应急工作

社区地震应急工作组织居民自防、自救和互救。社区地震应急的主要内容有:一、震前预先做好家庭防震准备,防患于未然.家庭的防震准备制定家庭应急计划:考虑两种情况下的方案:一是全家人都在家里时发生地震后的处置方案。最好是设定一个场景,特别是晚上,如果发生地震,当时大家在干什么,设定避险方式,室内避震还是跑往屋外。二是震后的紧急撤离与疏散方案。假设地震停止后,如何从家中撤离到安全地段,熟悉从家里到就近避难场所的疏散线路,作一个家庭成员的分工:撤离时谁记着带上防震包,谁负责照顾老年人和孩子,谁负责关上水、电、气和熄灭炉火。家中应常备哪些震后急需用品?

生活日用品,如水、食品、衣物,一般外伤用药等;照明用品,如应急灯、手电筒(电池)或自动充、毛毯、塑料布等;必要的常用药品,如治疗感冒、肠胃病电电筒、蜡烛等必要的身份证件等重要物品。这些东西集中存放在“家庭防震包”或轻巧的小提箱里做好三项家庭演练一项是练习“瞬间紧急避险”;

一项是紧急撤离与疏散演练;

一项是约定好家人震后怎样联络和团聚,找出一个既简单而又一致的能使家人重新团聚的办法,便于震后团圆。二、在震时,家庭、岗位人员果断进行应急避震;社区地震应急的主要内容:如何判别近震和远震?

地震波到来时,

若先上下颠动明显,尔后摇晃。即为近震;

远震上下颠动不明显,而以左右摇晃为主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呢?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另外,震时避震方法的选择还应根据房屋抗震性能和地震大小确定躲在什么地方避震最安全?

室内的避震空间:由于预警时间毕竟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外墙边、窗户。家住楼房怎样避震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震时要注意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采取正确的躲避地震方法避震原则:“三要三不要”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三、震后能够迅速有效的开展自救互救以及抢险行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