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考古(八)霍东峰讲义_第1页
东北考古(八)霍东峰讲义_第2页
东北考古(八)霍东峰讲义_第3页
东北考古(八)霍东峰讲义_第4页
东北考古(八)霍东峰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嫩江流域嫩江,蒙语意为“碧绿的江”。古名难水,明代称脑温江,清初名诺尼江。源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流在嫩江县以上接纳大兴安岭东坡和小兴安岭西坡流出的许多支流。出山後进入松嫩平原,在扶余县三岔河附近与松花江汇合後东流,称之为松花江。长1300余公里,流域面积283000平方公里。嫩江上游有多年冻土带分布。嫩江流经坡度很缓的松嫩平原,主要是湿地和波状沙丘,地势平缓。嫩江河道曲折,形成许多了湖泊、沼泽。嫩江是松花江最大的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嫩江的支流主要有甘河、讷谟尔河、诺敏河、绰尔河、洮儿河、雅鲁河、阿伦河等。这一地区的研究历史以1949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1922年在哈尔滨成立以俄侨为主的东省文物研究会,标志着黑龙江考古研究的开始。该会考古部进行了一系列有组织的田野工作。东省文物研究会:1864年,克鲁波特金公爵调查了“成吉思汗墙”,并发掘了“杭库拉特—浩特”,即今根河河口的“成吉思汗占城”。1870年著名的东方学家帕拉金(卡法诺夫)教长来到东北。他只收集了一些文物,并没有对遗址进行发掘。1908年多勃罗洛夫斯基和基申科等人在哈尔滨成立了“俄国皇家学会哈尔滨分会”(俄国皇家学会1900年成立于俄国圣彼得堡);1909年2月6日又成立了“俄国东方学家协会”,简称OPO。俄国东方学家协会联合所有具有东方学高等教育的人,在远东地区为沙俄利益服务。哈尔滨俄国东方学家协会的任务定为:在社会政治学、经济学、地理学、语言学等方面对东亚和中亚地区进行研究、加强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媒体和舆论中讨论科学性的实用性的问题、对协会的成员进行业务上的经济上的援助。哈尔滨俄国东方学家协会会员的增长是迅速的。1909年的7月份,成员人数达66人;到1911年人数增长到125个人。一开始只要受过高等东方学教育的人才能加入该协会,后来,就要求除了有关东方学教育以外,还要在报刊上刊登有关东方学研究的文章或写书,而目必须对东方学非常感兴趣才可以加入。协会发行自己的刊物《亚洲信息报》。哈尔滨俄国东方学家协会的成员主要有翻译、外交官、商人、圣彼得堡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大学的教授,并没有中国人的加入该协会。标志着近代黑龙江地区在历史及考占学方面有组织研究活动的开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中国政府开始陆续收回中东铁路部分主权,设置了“东省特别区”。一群爱好研究边区历史和鉴赏文物的俄国人,提出要在哈尔滨创立博物馆,并在馆内设立学术性图书馆,而且提出博物馆不仅应该收藏地方陈列品,而目更主要的应该成为对北满进行全面研究的科研机关。1922年2月,俄国学者在征得中国人士的支持后,向当局呈报了《满洲文化研究会章程》,请求成立研究会。办会的宗旨与任务被列为第一条: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文化需要,在哈尔滨创建本协会。其任务是全面研究满洲和与其相邻地区的自然和生活研究会要达到的日标,首先是建立博物馆和图书馆。1922年9月22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满洲文化研究会。1922年10月29日,105名成员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这一天应该视为协会正式成立的标志。1922年11月1日选举委员会主席团,王景春、李绍庚(均为中国人)两名分别任主席团主席、副主席,协会的研究人员大多是俄国人。1923年5月21日,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致电滨江道尹公署称:“满洲文化研究会名称不当,应即改为驻哈尔滨东省文物研究会”,此后简称为东省文物研究会。1922年主席团向中东铁路管理局申清为博物馆提供馆址,馆址设在前莫斯科商场大楼。并于1923年11月11日博物馆向参观群众开放。东省文物研究会下设多学科的研究学股:博物学股、地质学股、历史人种学股、占钱币调查会、考占学股等,从事北满地区古生物学、历史学、民族学及考占学研究。东省文物研究会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中东铁路管理局资助。至1927年,近12.5万卢布拨款用于学会和它的分会及各部门的直接的计划工作上。这笔款额的来源如下:中东铁路的补助金占68%,城市管理局占3%,由广告和举办慈善活动收来的各机关的捐款等占20%,会员会费、入场费和出售个人出版权等占9%。1929年2月22日,东省文物研究会由东省特别区教育厅接管,东省文物研究会关闭。存在时间六年零五个月。最突出的业绩是在哈尔滨建立了博物馆,开展了文物征集、文物考占调查和学术研究活动。根据卢卡什金提供的线索,梁思永在昂昂溪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昂昂溪史前遗址》一文于1942年《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上发表,奠定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工作基础,这是我国考古工作者第一次在东北独立进行科学发掘。第二阶段:1949年以后解放以后裴文中在嫩江下游做过调查。五六十年代黑龙江省博物馆在嫩江下游左岸、松花江上游做多次调查。同时吉林省博物馆在嫩江下游右岸地区进行过考古调查,调查中的采集品往往被称为细石器文化。这一时期主要的考古发掘有:1980年,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在昂昂溪附近发掘了滕家岗子遗址,发掘到昂昂溪文化的墓葬、灰坑、窖穴、居住址等,出土遗物多达百余件。1985年,吉林省考古所在镇赉县黄家围子、向阳南岗子发掘。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黑龙江文物考古研究合作发掘滕家岗子遗址,尚有争议。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工作尚处于一种停滞状态,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绝大多数遗址并没有发掘,已发掘的个别遗址资料却迟迟不能发表,如滕家岗子。第二,调查采集的标本缺少明确的共生关系,特别是大量的细石器标本使用延续的时间很长,甚至在渤海时期还有使用,因此文化属性尚不清楚第三,对于同一批材料,学者尚未达成一致认识。目前这一地区,这一地区的已命名考古学文化主要是昂昂溪文化。第一节昂昂溪遗址昂昂溪文化主要是因昂昂溪遗址而得名。昂昂溪位于齐齐哈尔西南25公里,1930年,俄罗斯人A·C·卢卡什金发现并试掘了昂昂溪遗址。同年,梁思永在昂昂溪以西的五福车站南侧附近的四座沙丘(编号为Ⅰ、Ⅱ、Ⅲ、Ⅳ)进行发掘,遗物多出自于Ⅰ、Ⅲ号沙丘,Ⅱ、Ⅳ号沙丘未采集到任何遗物。昂昂溪文化遗址主要有五福、莫古气、额拉苏、红旗营子等,此外,在松花江以北、嫩江下游和松花江中游也有分布。可知该文化主要分布于嫩江沿岸。(一)遗迹主要有墓葬昂昂溪文化墓葬主要是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无葬具,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陶器较少,石器、骨器为多。仅在昂昂溪遗址发现2座墓葬,均位于Ⅲ号沙丘。梁思永清理其中一座,该墓的墓穴不清楚,墓葬的范围也不清初。仅发现有零乱骨架,头向北,仰身,椎骨整齐,其它骨骼排列错乱。头左侧置一陶罐,胸侧有石片6件,其余随葬品大都在脚端:磨制石锛1件、骨枪6件、骨锥3件、骨刀梗1件、其它骨器3件、角器1件、锯过的鹿腿骨1件。此外还发现有带流罐1件、鸟骨等。合计陶器2件,石器12件,骨器13件。根据骨架判断可能是中年男性。卢卡什金位于第一座墓葬的南面,梁思永推测它可能是一个墓葬的残余部分。采集石器22件,骨器很少,陶器同样也是一个圜底罐和一个带流盆。(二)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一、陶器遗址位于沙丘之上,陶土多未经淘洗含有细砂,因此陶器主要是夹砂陶为主,还有少量的含蚌陶。陶色不纯,多灰褐色。纹饰主要是器表施有横向条形附加堆纹,自口沿下数周,或在堆纹上压窝,或在堆纹上拍印不规则的三角纹,或在堆纹上刻划的三角纹,或在堆纹上压印指甲纹、锥刺纹、小长方格点纹等。陶器的器类较少,以直腹罐、圆腹圜底罐、带流盆、平底钵为最具代表性。二、石器打制、磨制石器极少,细石器十分发达。磨制石器主要有石斧、石球、砺石、磨盘等。打制石器主要为石片,还有网坠、锛形器等。细石器采用碧玉、石髓、玛瑙、燧石和蛋白石等多种硬度较高的石材,运用娴熟的压制技术,制作出的细石器精致细小、器形规整。细石器的种类有镞、投枪头、尖状器、刮削器、切割器等。石镞数量最多,形制可以分为有凹底、平底、圜底、带铤四种。以凹底石镞最为多见。石镞绝大多数是两面加工,尤其是制作难度大、形制进步的带铤镞出现,更显示其制作工艺。三、骨器骨器较为多见,有枪头、镖、镞等。骨枪头数量较多,锋部甚尖,有单排倒刺,上有特制的穿孔,钩尖部与柄部分解处常设有刻槽或突起,整个枪体多做成弯曲状。从形制和多部位的分化来看,这种骨枪头在捆绑、投刺功能方面已具有相当的完善性。骨镖也有倒刺。四、其他遗址发现的装饰品,有陶、石、骨制的串珠和穿孔坠饰,另外还发现有玉器,有玉锛、穿孔玉饰、陶塑浮雕式鱼鹰、刻纹骨管等。(三)遗址特点嫩江中下游都有发现昂昂溪文化遗址,具有如下的特点:第一,球腹圜底陶器。在东北其它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未发现。俄罗斯的外贝加尔地区新石器时代考文化早期陶器均为尖圜底罐,底部饰有网格状纹饰,(和东北地区平底筒形罐制作系统不一样),后发展为圜底罐,又变成球状腹罐,所以昂昂溪球腹圜底罐可能受外贝加尔地区影响。第二,昂昂溪文化中发现有单翼的石镞,这类器物在外贝加尔地区亦有发现,称之为石钻。第三,昂昂溪遗址中采集到的珍珠纹陶片(从内侧戳一下,不破),这类纹饰在外贝加尔地区新石器时代出现,称之为珍珠纹,推测嫩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守外贝加尔地区文化的影响。前苏联学者提出昂昂溪文化属于外贝加尔新石器时代文化圈的一部分,其实昂昂溪文化应该属于东北系平底筒形罐系统,只是处于文化边缘地带。(四)经济类型昂昂溪文化主要是以渔猎经济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有三:第一,遗址多位于适宜渔猎的河湖附近的沙丘和土岗上;第二,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有猪、鹿、狗、兔、鸟、鱼、蛙、狍子、牛、羊等,还发现了较多的蚌壳;第三,发现的工具主要是用于渔猎的压制石器和骨器。(五)年代目前没有碳十四数据。滕家岗遗址,参照球状圜底罐在外贝加尔地区出现的年代比较晚,多数学者估计其年代较晚,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朱永刚老师认为昂昂溪文化包含了多种不同文化内涵的考古学文化,文化面貌复杂。距今约7000~4000年。第七章牡丹江流域牡丹江,是由满语“穆丹乌拉”转变为汉语的,“穆丹”在满语中是“弯曲”的意思,“乌拉”是江的意思。牡丹江的意思实际上是“弯弯曲曲的江”。另外,牡丹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脉敦化市的牡丹岭,两者相结合而得名。牡丹江是松花江第二大支流,向北流入黑龙江省,经宁安、牡丹江市、海林、林口,在依兰县城附近汇入松花江,全长726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上游干流奔行在张广才岭和老爷岭之间,河谷狭窄。在宁安县南部干流被火山熔岩流堵塞,形成镜泊湖。吊水楼瀑布以下至桦林为中游,河谷较宽,河谷盆地呈串珠状排列其间。桦林以下为下游,河谷较狭窄,在依兰县长江屯以下进入平原区。这一地区的研究历史以1949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俄罗斯、日本人在这一地区做了一些考古工作。1931年,俄国人B·B·包诺索夫在镜泊湖沿岸及其附近的牡丹江流域做过调查。1939年,日本人奥天直荣也在镜泊湖周围搞过调查,并沿湖岸的金明水、腰岭子、南湖头等地点进行过试掘。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后这一时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学术界对该地区考古学文化有了一个模糊性的认识,之所以模糊是虽然识别出一些遗存,但是对于各类遗存的具体文化面貌、分布地域并不是很清楚。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工作尚处于一种停滞状态,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遗址保存的一般都比较差;第二,缺少大规模、大面积的发掘,也就缺少足够的考古资料来论证。第三,缺乏有效的层位关系,可以从相对年代上来对各类遗存进行讨论。目前这一地区,这一地区的已命名考古学文化主要是莺歌岭下层文化。第一节莺歌岭下层文化莺歌岭遗址位于宁安县镜泊湖南湖头对岸,是一座东西向的山麓丘岗,它的西端伸入镜泊湖,遗址就位于湖滨的漫岗上。山岗的北面约100米处有自东向西流的松乙河注入湖中,南面约300米处,有山间小溪房身沟注入镜泊湖,因此每逢涨水季节,遗址三面环水,形成半岛形势。由于遗址紧邻湖边,湖水常年的冲刷,形成断崖,断崖边缘高出水面2~5米,暴露出大量遗迹遗物。1963年,黑龙江省博物馆对莺歌岭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100平方米,该遗址的堆积可以分为五层。发掘者将莺歌岭遗址的全部遗存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以第④、⑤层、F3、F4为代表,称为莺歌岭下层文化,晚期以第②、③层、F1、F2为代表称为莺歌岭上层文化。关于莺歌岭上层文化的年代问题,过去有很多学者都视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其实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莺歌岭上层文化不应归入新石器时代,理由如下:第一,莺歌岭上层文化的陶器以黑灰陶为主,手制,火候较高,绝大多数为素面,纹饰陶极少,这与目前该地区所发现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陶器的面貌相去甚远。第二,莺歌岭F1出土的木炭和炭化桦树皮,经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3025±90年(树轮校正值为公元前1240±155年)和2985±120年(树轮校正值为公元前1190±145年),可知莺歌岭上层文化的时间应在商周之际。第三,该遗址采集有双突耳筒形罐,是牡丹江、绥芬河流域战国至三国时期的典型器物,在宁安东康、东宁大城子、团结遗址中都有发现,其与铁器共生。由此可见,莺歌岭上层文化年代的下限可能很晚。基于上述理由,莺歌岭上层文化年代不论如何,都不会早至新石器时代。莺歌岭下层文化遗存在东宁县桥河西、大杏树遗址有所发现,类似的遗存还有俄罗斯滨海地区大彼得湾查依桑诺夫卡一号居住址,由此可知,莺歌岭下层文化分布范围大体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吉林省东北部,以及俄罗斯的南滨海地区。(一)遗迹主要有房址发现房址两座,均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F3房址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西壁被湖水冲毁,东壁长5.9米,南壁残长3.2米,北壁残长2.2米。穴壁残高约0.45米。沿穴壁东、南、北三壁残存柱洞十七个。柱洞均为直壁,直径10~16厘米,深24~48厘米。紧东壁中部平放一排较整齐的石块,石块之间、石块与墙壁之间的空隙均用泥土填充。居住面为生土地面,未经特殊加工,上面为平整而质密的路土,厚约5厘米。房址中间有一椭圆形烧土面,直径0.9~1.1米,可能为地面灶。灶外围为深红色烧土,内圈为黑红色烧土,相当坚硬,夹有大量炭渣。房址内出土有陶片、打制石器和骨器等,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部分饰有人字形划纹。F4北邻F3。平面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西壁已被湖水冲毁,南、北长6米,东西残长2~2.7米。北壁残高45厘米,南壁残高35匣米。居住面上有一层紧密平整的路土。沿着东、南、北三壁分布有一周柱洞,残存有二十三个,直径9~17厘米,深10~31厘米。柱洞中有十二个向房址中央倾斜,其中四个较大的更明显,垂直的柱洞多在东北角。在房址中间有一灶址,大部分被破坏,灶址边缘围有石块,中间有一小坑,深15~20厘米。在房内中部东侧有一扁平形状不规则的大石块,石块上面有一直径20厘米的圆形磨痕,该石块下压着狍子头骨一个。在大石块和灶址之间偏南,有五个完整的抱子和猪的头骨,排列整齐,保存完好。在居住面上发现完整的鹿角锄一件。房址内出土陶片较多,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部分饰有人字形划纹。(二)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等一、陶器下层文化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只有少量粗灰陶。完整的器物极少。陶器纹饰多样而富于变化,主要有粗、细两种人字形划纹、斜平行线划纹、梳齿纹、“w”形印纹,以及由蓖点纹组成的人字形纹、各种带形饰。器类较简单,多直口或侈口平底器,器类只有罐、碗、盅和纺轮等。二、石器石器以打制为主,磨制的很少。器形主要有锄、斧、网坠等。其中打制石锄类型较多,可分出长柄、短柄和亚腰三种型式。打制石斧有圆角长方形、扁平长条形、梯形等不同形制。磨制石斧1件,刃部磨制,斧身琢磨,有的地方尚保留有原岩面。未见有细石器。三、骨器骨角器仅有骨针、鹿角锄各一件。鹿角锄是将鹿角一端加工成钝尖,中间凿一长方形銎,銎的两侧各穿一孔,可以用以固定柄部。(三)年代莺歌岭下层文化的陶器,以施粗细不等的刻划“人”字纹和刻划平行线纹最具特色,同样的纹饰在松花江上游的左家山上层文化中普遍存在,推知两者年代上大体相当。第八章三江平原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区内水资源丰富完达山脉将三江平原分为南北两部分,完达山北部是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的沼泽化低平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亦即狭义的三江平原。完达山以南是乌苏里江及其支流与兴凯湖共同形成的冲积——湖积沼泽化低平原,面积8800平方公里,亦称穆棱——兴凯平原。狭义的三江平原是黑龙江中游山间盆地的一部分,三面环山,西为小兴安岭支脉青黑山,南为完达山支脉分水岗,东为完达山主脉那丹哈达岭,属中新生代内陆断陷。主要地貌类型为阶地和河漫滩,沿西部和南部边缘为裙状冲、洪积倾斜平原,不同类型间多缓慢过渡,同一类型地面起伏一般仅0.5~2米,平原上仅见少数孤山残丘,广布碟型和线型浅洼地,切割微弱,除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外,中小河流皆为平原沼泽性河流。穆棱-兴凯平原北与完达山南麓接壤,西为肯特阿岭。总地势自西向东倾斜,穆棱河滩地和湖滨滩地宽广,地面普遍沼泽化。三江平原地势低平,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50-60米,抚远三角洲的黑瞎子岛最低,海拔34米。在平原上零星分布残山和残丘,如卧虎力山、别拉音山、街津山、大顶子山等,它们的高度多在500米以下。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学者开始在这一地区开展考古工作。20世纪70年代,新开流、小南山等遗址的发掘,奠定了学术界对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基础。这一地区主要介绍新开流文化。第一节新开流文化兴凯湖是我国东北边疆最大的淡水湖,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县与俄罗斯滨海州交界处,北部在我国境内。兴凯湖以北有小兴凯湖,两湖之间被长达四十余公里的沙岗隔开,俗称“湖岗”。小兴凯湖水位较高,湖水通过湖岗上的缺口流入兴凯湖,靠近湖岗西端的缺口叫新开流。1972年7月,黑龙江省博物馆考古部在新开流东1.5公里的湖岗上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80米,面积约2400平方米,公路穿过湖岗,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1972年9月11日至10月23日,黑龙江省博物馆考古部在遗址西北部的墓地进行发掘,开探方十二个,东为T1、T2,西为T3~T12,两组探方相距约二十米。个别探方在清理墓葬时扩方,发掘面积共280平方米。共计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32座(M1~32),鱼窖10座(Y1~Y10)。新开流遗址的文化堆积比较薄,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从出土遗物来看,两层出土的遗物相差不大,文化属性应为同一文化遗存,将之称为新开流文化。依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这类遗存在黑龙江安达县青肯泡、抚远县油库、桦川县万里霍通、鸡西市刀背山,以及在俄罗斯境内孔东、苏丘岛、布松港等遗址也发现有此类遗存,由此可知,新开流文化主要分布在北到黑龙江下游,南到兴凯湖,东达日本海,西止老爷岭东麓。(一)遗迹主要有墓葬、鱼窖一、墓葬墓葬32座,同属一个时期。这些墓葬埋葬比较集中,排列比较紧密,南边排列有序。大多数墓葬填土内含有较多的陶片、兽骨、鱼刺等,一些墓穴的边缘不清晰。葬式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和二次葬。人骨头向不一。随葬器物都很少,有的只有一、二件陶罐,或少量石器,甚至无随葬品。丧葬习俗有一次葬、二次葬、附葬。4座墓带有附葬墓。附葬:一座是一次葬,其旁边有二次葬的人骨。由此可以分为一次葬、二次葬。1.一次葬的墓穴呈不规则的长方形。4座墓。葬式有仰身直肢和屈肢两种。其中M6随葬器物最多。仰身直肢M6墓主人为男性,年龄50~6O岁。墓向70度。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长2.15米,宽0.75米。仰身直肢葬。头向东,仰面。两手缺指骨,下肢骨紧靠在一起。随葬器物和动物骨骼102件,除陶罐放置头部外,其余均规整的置于左胫骨外侧。M19平面略呈不规则长方形,长1.65米,宽0.7米,深0.55米。墓向85度。仰身直肢葬,仅存头骨和肢骨,余均腐朽成粉末状。紧靠上臂骨和大腿骨处,随葬陶罐和磨制石镞各二件。屈肢葬M23,被M19打破。头向西北,右臂内屈,左臂上折,左手指骨搭于左肩,下肢骨屈折,右胫骨以下不存,随葬磨制石镞、石叶、石斧各一件。2.二次葬的墓穴呈圆角方形。16座,骨架放置排列有序,但头向不一。多为单人葬,只有M11为二人合葬。MI2,平面呈不规则圆角方形,肢骨置于头骨的西侧,脊推骨接于颈下,尾推放置在头顶部,盆骨压在脊推骨下,肋骨在脊椎骨南面。人骨的东南随葬残陶罐一件。M11,平面呈不规则圆角方形,北侧被破坏。墓内并排两堆人骨,头骨均在东端。北侧的为一少年,头骨上有压制凹底石锨一件;南侧的为青年男性。3.附葬墓,比较特殊的一种墓葬形式。M7墓主为男性。墓向101度。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端向北凸出,长1.75米,宽0.75米。仰身屈肢葬,面向北,右手在盆骨上,左下臂上屈,左手搭于左肩。墓穴东端堆放二次葬个体四具。墓主头顶右侧置陶罐一件,腰部右侧有一大蚌壳,内盛石镞十枚。附葬者随葬石镞四件,陶罐、牙饰、牙刀各一件。M3与M5。M3墓主为男性,年龄50~6O岁,墓向345度。长方形竖穴,南半部已被破坏。头向北,从残存人骨观察,应为仰身直肢葬。随葬器物和兽骨三十七件,绝大多数器物和鱼刺集中放在头部,右臂西侧有小蚌壳六个,骨笄端正横置于头骨上方。M3东10厘米处为附葬M5,墓圹不清,有四具骨架,由西南向东北一列排开:1为女性,年龄40~50岁,枕骨平整,头骨右侧突出,可能是人工变形;2为男性,年龄50~60岁;3为男性,年龄约20岁;4为男性,年龄50~60岁。头骨均在西端,两侧放肢骨,大腿骨在最外边,脊椎骨、肋骨和盆骨等置于中间,井然有序。M20与M26,M20墓主为男性,年龄约60岁。墓穴呈不规则的长方形,长1.1米,宽0.5米。侧身屈肢葬,头向东,头顶向上,面向南,颈部扭转,尺、挠骨折向胸部,与上臂成直角,左小腿骨后折与大腿骨靠拢,右腿骨屈折压在左腿骨上。M20西40厘米为附葬M26,两墓之间的土质较硬与墓内填土有别。墓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长0.7米,宽0.55米。二次葬一具,男性,年龄40~45岁。头骨置东北角,西侧顺放肢骨,头骨以南置盆骨和脊推骨等。主葬附葬M3男性,50-60,仰身直肢葬,随葬品37件M5,女性,40-50;男性,50-60;男20,男50-60,总计4人M7男,年龄未知,仰身直肢葬,随葬品12件东侧扩大附葬4具人骨,随葬品7件,总计4人。M20男,60M26,男,40-50M31男,中年,仰身直肢葬M29,一男二女,总计3人总结附葬墓的特点:葬墓主人都是男性;主葬墓均为一次葬,附葬墓均为二次葬,附葬墓除了有一例之外,其余都位于主葬墓东侧;主葬墓随葬品较多,附葬墓随葬品少或者没有。附葬墓发现12具个体,男性有5具,女性有3具,其他性别不详。总体来说,男性多于女性。莺歌岭下层文化已发掘的34座墓葬来看,一次葬多为男性,而且随葬品相对丰富,随葬品主要是陶器和渔猎生产工具。可以看出,男性是渔猎活动主要参加者,女性则居于次要地位,反映出男性在家族中的地位高于女性。附葬墓的出现也反映出在组织内部人们的社会地位有差别,所以有死后附葬于别人的形制。二、鱼窖起初被认为是灰坑的遗迹,发现底部有排列整齐的一排排鱼骨,进而判断是储藏鲜鱼的窖穴,这在我国其它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极其少见。鱼窖十座,贮藏鱼的窖穴,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Y2平面为圆形。直径0.6米,深0.6米。窖内上半部填一厚层黄砂土,下半部是层层相压的鱼骨,保存较完整,有数十条。Y10平面呈椭圆形。直径南北0.85米,东西1米,深约0.65米。窖内上部填生黄土和第三层的黑粘土,含有少量鱼刺和陶片,下部堆满鱼骨,有的可清晰看出完整的鱼骨和成片相连的鱼鳞。窖中有陶罐和石核各一件。发掘者依据据这两个鱼窖的堆积,可推测当时人们把鲜鱼放入窖后,棚盖覆土贮藏。(一)遗物有陶器、石器一、陶器陶系以夹砂灰褐陶为主,余为黄褐陶。少量的泥质红褐陶。夹砂陶一般都比较粗糙,内含石英粒,火候高,质地较坚硬,有的陶色不匀。泥质陶大多比较纯净,质地较软。陶器系用泥条盘筑法制成,内外表面经抹平加工。器壁厚薄不均,有些器形不匀称。器类单一,平底筒形罐数量最多,和仿桦树皮容器、钵、敛口罐。陶器的纹饰极为繁褥,单独施用的很少,大多是由几种组合成复合纹饰。以鱼鳞纹或菱形纹为主体的花纹,其组合形式尤为多样。复合纹饰是将不同的花纹,自上而下分层施于器表。大多数陶器自器口至下腹均施加纹饰,部分陶器仅饰于器身上部,少数陶罐口沿还饰刻纹、圆窝纹。有的陶罐通体施纹,只有个别的陶器为素面。施纹的技法,可分为刻划、戳刺、按捺和拍印四种。典型纹饰有鱼鳞纹、菱形纹、蓖点纹、短条菱形纹、小长方格蓖纹、网纹等。鱼鳞纹,用一种施纹工具(截面半弧形、圆形)以横向、斜向排列。菱形纹单体组合成几何状菱形,在陶器表面呈凹面,也叫阿穆尔纹、黑龙江编织纹。有人认为是滚压形成的,也有用泥条堆砌而成的菱格纹凸出来。篦点纹(在东北地区的富河文化、昂昂溪文化、小珠山下层文化中均有发现)越向北越发达,施纹可能是单体或连体工具;条形堆纹,还有指甲纹、刻划纹、戳印纹,纹饰种类比较多,排列整齐,构成了新开流文化的特征。二、石器石器大多为压制石器,打制和磨制的很少。打制石器有矛、斧、网坠等。磨制石器有镞、斧、凿、研磨器等。压制石器石料以碧玉为主,也有黑耀石、蛋白石等。器形有镞、投枪头、尖状器、刮削器以及石核。细石器种类繁多,制作精致。细石器中石镞占1/4,形态可分为不同型式,如圆底石镞、凹底石镞、带铤石镞。有些石镞是用石片二次加工,有的单面用压削法,有的腹背两面用压削法。刮削器占1/4,可分为凹刃、偏刃、圆头,还有特有的鸟嘴形尖状器。各种石叶、石核,石叶大量是制作石器时剥落的石片副产品。三、骨器大量的骨、角、牙器。种类十分繁多,有鱼镖、鱼钩、鱼卡、投枪头、鱼叉、骨镞、骨匕、骨锥、骨针、骨刀柄等。其中鱼镖、鱼叉、投枪头最富有特征,骨鱼镖镖身做出单道或双道凹槽,有利于绳索捆绑固定。角质鱼叉,双排倒刺,每排四个倒刺,较为少见。另外还有少量的雕刻品、形制如鱼鹰等装饰品。(四)经济类型新开流文化中渔猎经济生活面貌极为浓厚,主要表现在:有着丰富的细石器和大量骨器的生产工具;装饰在陶器上的鱼鳞纹、菱格纹;遗址中发现大量动物骨骼,有野猪、熊、鹿、狼,未发现家猪的骨骼;鱼窖的发现。(五)分布与年代新开流M5人骨做碳14测定,距今5430±90年,校正后为BC4239~BC3995年。朱延平《新开流文化陶器的纹饰及其年代》一文中论依据俄国鲁德纳亚遗址下层、鬼门洞穴遗址所发表的8个碳14数据,以这8个数据为佐证,提出新开流文化年代大约距今7500-6500年。第九章图们江流域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东南部,干流全长525千米,注入东面的日本海。图们江中、上游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游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的界河。图们江,朝鲜语日语称“豆满江”。“图们”之名,在古文献中用字很不统一,有“统们、驰满、土门、豆满”之称,皆同音而异字,都是指图们江。据《中国古今地名辞典》记载:图们江,出自满语“图们色禽”。“图们”意为“万”、“众”,“色禽”意为“源”、“河源”,“图们色禽”即“万水之源”之意,后来略去“色禽”,简称“图们”。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东南部石乙水,流经中朝边界,向东北又折向东南,其干流流经和龙、龙井、图们、珲春四市。在珲春市出境流入日本海。中国一侧的支流有红旗河、嘎呀河、珲春河等;朝鲜一侧的支流有西头水、延面水、城川江、会宁川、五龙川等。图们江与红旗河汇流处以上为河源头区,为长白山主峰地域,崇山峻岭,森林茂密,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三合镇以上为上游,两岸山势陡峻、多峭壁。山地多次生林,河道异常弯曲,河槽宽窄不一。三合镇至甩弯子为中游,河谷逐渐开阔,流域面积约增加两倍,水量猛增。河面展宽,水流变缓,山地森林逐渐减少,沿江人烟密集,两岸多为农田,交通方便。开山屯镇至图们江一带,形成较宽的河谷盆地。甩弯子以下为下游,进入珲春河谷平源,地势开阔平垣,坡度减缓,河面宽阔,水流平稳,水量大增,河道水流易左右摆动,江中形成岛屿和沙洲。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是开展过一些考古调查,发现了不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其中龙井金谷、和龙兴城遗址的正式发掘,分别命名了兴城文化、金谷文化。第一节兴城文化兴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和龙县兴城村三社东北500米的山岗缓坡上,地势大致呈东北高,西南低。该遗址于1979年普查时发现,1986年延边博物馆抢救性发掘房址5座,墓葬1座。1987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延边博物馆、和龙县文管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清理房址24座,墓葬2座,出土文物900余件。该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两大时期遗存,新石器时代遗存又可分为两期遗存,其中以兴城新石器时代第一期遗存为代表的遗存可称之为“兴城文化”。(一)遗迹有房址发现房址4座。87AF1,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长4米,宽3.4米,面积13.6平方米。北壁被晚期房址打破。穴壁残深0.2米。居住面凹凸不平,较为坚硬,东南部的居住面上有一处平面大致呈圆形的灰烬和烧土堆积,直径0.35~0.4米,厚约0.1~0.15米,可能是地面灶。灶的周围散布有陶片等。柱洞发现5个,房址四角各1个,房址中部偏西有一个柱洞,直径一般在0.12~0.17米之间,深约0.09~0.14米。斜坡式门道,门位于南壁中部,宽0.65米,门道两侧各有一个长0.2~0.3米的黄土条形土台,呈南北向丘状突起两两对称。87AF11,房址的东北和西北部先后被晚期房址所打破,中部居住面又被两座现代墓打破。房址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建筑,残长6.5米,残宽1.4~4.5米。房址现存三壁,直壁,深0.2~0.6米,居住面为黄土,边缘较中心略高,表面坚硬,局部覆有一层烧灰。房址东南角距墙约1.5米一带,居住面颜色较黑,并含有许多炭渣,范围长1米,宽0.8米,并散布7块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石块和兽骨等物,可能是灶的所在。柱洞共发现6个,均不靠近墙壁,总体分布不很规则,直径在0.08~0.12米,深约0.15~0.22米。西南角有一个向外伸出的门道。门道长0.6米,宽0.75~0.8米,内外两段均呈台阶状,中段为一斜坡。内侧的台阶高出居住面0.12米,外端台阶高0.25米,与地面相平。出土有陶器、石器等遗物14件,多数都集中在东南部一带。(二)遗物有陶器、陶器均为夹砂陶,分为夹粗砂和夹细砂两种。多呈黄褐色和红褐色,黑褐陶和灰褐陶较少。陶器均为手制。素面陶极少,多纹饰陶。施纹布局自口沿以下1厘米处左右开始,主要施于上腹部,下腹为素面。夹粗砂的陶器多施戳点纹,纹饰密集且排列整齐。戳点纹的形状有的呈长方形,多为垂直戳成,构图以整齐的横向条带为多见,有的为小枣核形,多为斜向戳点,戳点之间稍有间隔,图案也成横向条带。细砂陶数量较少,表面多打磨光滑,纹饰多以复线刻划线的形式出现,复线内填满细密的蓖点,以直线、曲线、几何纹图案为主,纹样有菱形、勾连三角形、菱格形等。器类较少,主要有平底筒形罐,鼓腹罐、盆等。(三)年代依据碳十四的数值,推定该文化的年代可能处在BC3000~2500年。第二节金谷文化金谷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县城东南25公里,距德新乡所在地南约1公里处的金谷水库西山上。1979年7月在金谷水库筑坝工地推土中发现的。1979年7月和1980年6~9月间,延边博物馆、延边文管会办公室、龙井县图书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和发掘。发掘面积达300余平方米,共清理6座房址,属同一时期文化遗存,称之为金谷文化。兴城新石器时代第二期遗存也可归入于金谷文化。(一)遗迹有房址金谷文化房址排列密集,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平面为圆角长方形或圆角方形,面积大小不一。依据房址面积可分为大、中、小三型。大型房址,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兴城87AF16,平面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西壁保存尚好,长10.7米,宽9.8米,面积近100平方米。被多座较晚的房址所打破,残余面积近30平方米。房址现存穴壁高0.5~0.8米不等。西壁比较陡直,表面亦平整,西壁、南壁均倾斜较大,可能是坍塌所致。现存三壁上均未见门道。居住面为黄土垫成,厚0.03~0.05米,表面经压实,平坦但不很坚硬,四周略高于中部。现存的居住面上留有两处较厚的灰烬堆积,一在房址东北部,一在房址西北角处,可能为灶址。东北部的灶址灰烬和烧土堆积厚0.15~0.2米,平面呈不规则圆形,直径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