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马工程课件 第四章_第1页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马工程课件 第四章_第2页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马工程课件 第四章_第3页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马工程课件 第四章_第4页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马工程课件 第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文学思潮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殖民主义斗争风起云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被殖民国家相继独立。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进入了民族—国家的时代,世界范围内的解殖进程已近尾声,进入后殖民时期。在后殖民时期,批判并清除殖民主义残留,就是后殖民文化思潮的主要意义指向。在文学领域内,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随着民族的独立而迎来了一种自觉的民族/世界文学。第一节东方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文学思潮就理论层面而言,后殖民主义之“后”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作为一个时间概念,二是作为一种批评话语。作为时间概念,“后”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后”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前殖民地相继独立,进而掀起了反思和批判欧洲霸权文化的一股热潮;广义的“后”可回溯到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指西方文明尤其是欧洲帝国列强开始瓜分世界之后的时期,即现代的殖民化时期,但对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研究却是以解殖后的当今时代为视角的。后殖民主义批评话语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学者爱德华·赛义德,他于1978年发表的《东方主义》(又译《东方学》)是研究殖民话语的开创性文本。《东方主义》以“他者注视”为方法,首开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之先河,从弱小民族的角度探讨他者何以产生,欧洲自我何以成为了普遍自我,继而以他者的目光“回视”这个普遍自我。一、西方少数族群的觉醒“族群”是一个民族学概念,也叫族团,指地理上临近,语言、血统和文化上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也可以指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人群组成的团体。殖民主义出现后,强大民族侵略和占领弱小民族的国土,成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控制后者的殖民者;而弱小民族则失去了自由、自治、平等和天赋权利而屈服于殖民者的统治,成为被殖民者。族群之间也因此失去了原始的平衡和和平。当一个族群达到高度成熟、进入民族自觉状态时,这种身份认同就会演变成民族主义。早在赛义德发表《东方主义》之前,在殖民主义时期,思想家们就从民族主义出发,号召殖民地人民积极投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在20世纪头几十年里,印度政治家和思想家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非裔美国思想家杜波依斯(1868—1963),以及法属马提尼克岛的弗朗茨·法农(1925—1961),都为少数族群的民族觉醒做出了极大贡献。二、黑人民权运动与重新发现非洲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黑人的境遇并不好于他们在蓄奴制下的境遇。从1941年到1945年,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黑人人数大幅度增加,黑人先后发表《杜拉姆宣言》和《黑人选民宣言》,创办各种杂志宣传种族平等思想,并发出了向华盛顿进军的号令,致使民权问题位列美国国内问题之首。

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终于在全国铺开了群众性的抗议活动,为此后的反种族主义社会运动和后殖民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基础。此期间涌现的黑人民权领袖除上文提及的杜波依斯外,还有马库斯·加维(1887—1940)、马丁·路德·金(1929—1968)和马尔科姆·X(1925—1965)。与美国的反种族主义、从事非洲文化复兴事业相并行的另一条线索,是在北美以外开展的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在这个阵营中,亲身参与殖民地反殖民斗争、为唤醒少数族群的独立解放意识做出卓越贡献的,当属生于法属殖民地马提尼克岛的法农。1953年后,法农开始参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活动,经历了阿尔及利亚革命的高潮。他的另三部著作,《地球上受苦难的人们》(1961)、《即将发生的非洲革命》(1964)、《气息奄奄的殖民主义》(1967),都是他在阿尔及利亚的革命经历的总结和升华。三、非白人少数族群的文化身份认同实现黑人自我意识的觉醒,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把反殖民主义和争取民权的局部斗争转化为普遍的民族解放事业。在这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重要代表人物就是提出和阐释“黑人性”概念的桑格尔(1906—2001)和塞萨尔(1913—2008)。

利奥波德·塞达尔·桑格尔是阐释“黑人性”概念的重要的非洲黑人思想家。在给“黑人性”下的多次定义中,桑格尔坚持“黑人性是黑人非洲文明的遗产、价值和精神”,“是黑人非洲文化价值的总和”。在桑格尔看来,黑人是具有特性的一种存在,其与生俱来的独特价值不同于白人的价值。艾米·塞萨尔先在法国路易-格兰中学接受中等教育,后在法国高师学习文学。他不仅把文学用于意识形态和政治目的,要求平等和独立,而且通过文学创作参与了解殖运动,肯定新文化的存在,发出了新的不同的声音。根据《帝国逆写》中列出的四种后殖民文本的批评模式(“民族的”或地区的模式、基于种族的模式、比较的模式和注重杂交、融合的较为综合的比较模式)。

塞萨尔1939年发表的《归国笔记》为这些后殖民批评模式提供一个生动的文本。第二节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后殖民文学书写作为被殖民者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再现,后殖民文学以丰富的民族文化、生动的叙述方式和鲜活的语言风格书写了各殖民地的文化以及这种文化与宗主国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它的最大特点在于犀利的批判精神。它脱胎于民族文学,却又由于其文化交融和文化冲突的本质而打破了民族文学的桎梏,以多元的语言实验和流散的创作地域具备了世界文学的性质。一、后殖民文学的批判精神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中常被后殖民批评家用来印证殖民主义行径的一段话出自“野性而丑怪的奴隶”卡列班之口:这岛是我老娘西考拉克斯传给我,而被你夺了去的。你刚来的时候,抚拍我,待我好,给我有浆果的水喝,教给我白天亮着的大的光叫什么名字,晚上亮着的小的光叫什么名字,因此我以为你是个好人,把这岛上的一切的富源都指点给你知道,什么地方是清泉,盐井,什么地方是荒地和肥田。我真该死让你知道这一切!但愿西考拉克斯一切的符咒、癞蛤蟆、甲虫、蝙蝠,都咒在你身上!本来我可以自称为王,现在却要做你的唯一的奴仆,你把我禁锢在这堆岩石的中间,而把整个岛给你自己受用。这段话淳朴而精辟地道出了殖民现代性前后的土著居民的境遇,但同时也犀利地揭示了代表被殖民者的卡列班的怨恨和反叛精神。巴巴在分析莫里森和戈迪默的作品时把这两种文化、语言和知识体系之间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场所界定为“第三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在两种(或多种)文化的缝隙之中,民族主体的集体经验、共同兴趣和文化价值相互渗透、协商、对话。开创了后殖民以文化差异和文化融合为重要主题的混杂叙事方式的却是英国小说家鲁迪亚德·吉卜林(1865—1936)。他的《基姆》被认为是比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更具后殖民性的一部力作。总体上看,后殖民文学的批判性不仅是通过不同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体现文化身份的认同和意义的差异。

最能体现这种批判锋芒的后殖民作家是钦努阿·阿契贝(1930—2013)。他的代表作《瓦解》被认为是黑人非洲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小说之一。

二、美国少数族群文学的崛起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人口显然是由多个族群构成的。奴隶制废除后,黑人似乎在政治地位上有所转变,但其经济状况仍然低下,人权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重建时期以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基本赢得了人权斗争的胜利,消除了种族隔离。在文学领域,也迎来了后哈莱姆时期的黑人文学的繁荣,随之而来的是印第安人文学、亚裔文学和其他少数族群文学的兴起。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以哈莱姆文艺复兴为代表的美国黑人文学注重人权和黑人的自身解放,把关注点放在种族问题上,那么,后哈莱姆时期的黑人文学虽然没有放弃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的主题,但已把重心转向了对历史的挖掘。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作家,托尼·莫里森(1931—)最突出地反映了美国非裔文学的这种历史感。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黑人与白人是莫里森等美国黑人作家的创作所依据的二元对立,但二者之间的界限却不是鲜明的。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缝隙是美国少数族群作家赖以生存和创作的场所。无论是美国黑人作家也好,亚裔作家也好,还是印第安人等其他少数族群的作家,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生活在一个以种族主义、男权意识和白人至上论为主导的后殖民社会里。三、民族文学与语言实验无论是非洲黑人作家,美国少数族群作家,还是散居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其他族群的作家,都必须既要弘扬民族文化,深化民族的历史感,又要关注人类共性,淡化民族差异,把本土的神话和民俗民风融入到一种多元的历史叙述之中,从而体现出后现代语境下后殖民文学的“杂交性”。

对民族性的淡化首先体现为对“黑人性”的淡化。20世纪60年代,马提尼克岛作家爱德华·格里桑(1928—2011)提出把加勒比海人或流散的加勒比海人从“黑人性”中分离出来。从根本上说,格里桑架起了从“黑人性”向“克里奥尔性”过渡的桥梁。在《诗学意图》中,格里桑号召加勒比海作家放弃黑人美学,开创一种新的感性,这种感性深深扎根于加勒比海地区的新文化地带。实际上,格里桑意在创建一种新的加勒比海感性和一种新的加勒比海文学。出生在圣卢西亚岛、法语的语言环境、天主教的宗教氛围和讲英语的卫理公会家庭里长大的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是“安的列斯性”的最好例证。

他的种族背景本身就是非洲和欧洲的对立融合。在1970年的题为《黎明所说》的文章中,他专门谈到这个他经常回避却又无法不提及的问题。1990年,沃尔科特发表了可以视为加勒比海地区民族史诗的《欧梅尔奥斯》。第三节当代欧洲作家的流散写作流散指的是族群的移居现象。作家在移民状况下从事的写作被称为流散写作,构成了后殖民文学的一支生力军。一、西方后殖民主义与现代性危机西方后殖民主义是对西方现代性的一种反思和批判,是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性解殖进程完成之后,西方知识分子对前殖民地的历史文化和殖民体系的遗留影响在社会、文化、经济、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估、重建民族和文化身份的一场运动。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后殖民主义包括后殖民文化批评、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文学实践这三大领域。20世纪上半叶印度圣雄甘地、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依斯以及来自非洲殖民地的思想家塞萨尔、法农和阿契贝等人都参与了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并在理论和思想领域为反殖民主义运动做出了卓越贡献。但真正开始后殖民主义文化思潮的当是赛义德的《东方学》(1978),而把后殖民文化批评与现代性批判联系起来的则主要是霍米·巴巴。赛义德的《东方学》主要从学科建制的目的出发批判了西方文化的话语霸权对“东方”的压迫和歪曲。赛义德在《东方学》中严重依赖福柯的知识/权力论,而在《文化与帝国主义》等后期著作中认识到了解构的力量,但真正把解构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却不是赛义德,而是加亚特里·斯皮瓦克。真正把后殖民话语与现代性批判紧密联系起来的是现任哈佛大学教授的霍米·巴巴。巴巴的理论依据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二、当代欧洲作家的流散写作当代欧洲作家的流散写作主要指散居在欧陆的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前殖民地国家的作家。他们客居他乡,或暂时,或永久,以混杂身份和双重视角审视这些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用小说、诗歌和纪实文学等形式描写、批判和剖析非西方民族的生活。英国的拉什迪(1947—

)和奈保尔就成了当代欧洲流散作家的典范。萨尔曼·拉什迪1947年6月生于印度孟买的一个穆斯林家庭。成年之后,他以自己的脑袋为赌注写了一本《撒旦诗篇》,虽然该诗篇中涉及“东方”与“西方”的对立冲突问题,但揭示的主要是现代哲学的悖论和宗教的纷争。在那部震惊世界文坛的小说《午夜的孩子》中,拉什迪秉承《摩诃婆罗多》的传统,认为任何领导人都不会绝对清白无罪。V.S.奈保尔(1932—)的创作生涯和成就与阿契贝、索因卡、沃尔科特、拉什迪一样,给世界文坛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和政治变革,也是后殖民文学丰碑上的一颗亮星。奈保尔的印度情结是与生俱来的。印度的形象占据了他孩提时的想象空间,赋予他浪漫、怀旧和幻想的激情,同时也给他个性或主体性的形成注入了焦虑和矛盾。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他的三次印度之行看作他寻找自我的心灵之旅。这三部通常被称为“印度三部曲”的游记是:《幽暗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1965)、《印度:受伤的文明》(1976)和《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1990)。奈保尔的印度游记在一个层面上是他的心灵笔记,旅游成了一种认识工具,以此拆解他的殖民主体。三、西方语境中的非西方民族书写在某种意义上,流散文学就是西方语境中的非西方民族书写。这里的西方语境指的是欧美,而非西方民族则指从欧美之外的地区移民到西方的作家,包括本章所述的非洲作家、亚裔作家、拉丁美洲作家、加勒比海作家、美国非裔和其他少数族群作家等。赛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归纳了作为后殖民的反殖民话语,流散文学或非西方民族书写主要采用的几种方法:(1)挖掘和发展本来属于自己民族的东西,以与殖民文化形成挑战和对抗,如塞萨尔和桑格尔等人提倡的“黑人性”。(2)寻根或重新发现被殖民者曾经拥有但在殖民过程中被压抑的东西,如以里德和莫里森为代表的美国非裔作家所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