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筑消防知识1-3章新_第1页
建构筑消防知识1-3章新_第2页
建构筑消防知识1-3章新_第3页
建构筑消防知识1-3章新_第4页
建构筑消防知识1-3章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构筑(gòuzhù)消防员培训课件贵州省消防学校(xuéxiào)制作

贵州省消防职业技能鉴定精品资料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及危害第二节消防工作的主要(zhǔyào)目的第三节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及基本制度贵州省消防(xiāofáng)培训基地精品资料消防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关系改革(gǎigé)发展稳定大局,涉及全社会的安全和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消防工作是人们与火灾作斗争的一项专门工作,做好消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人民安全的需要,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精品资料第一节火灾的定义(dìngyì)及危害一、火灾的定义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判断1)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kōngjiān)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判断2)凡是(在空间和时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了损害的燃烧都可称火灾。精品资料二、火灾(huǒzāi)的危害(一)毁坏财物,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二)残害人类生命(三)破坏生态平衡(四)引起(yǐnqǐ)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精品资料近年来全国火灾(huǒzāi)概况#2010年,全国火灾(huǒzāi)13.2万起,直接经济损失17.7亿。死亡1108人。#2011年全国共接报火灾(huǒzāi)125402起,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死亡1106人。精品资料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胶州路一栋正在进行外立面墙壁施工的高层住宅脚手架因电焊工吴国略及电焊辅助工王永亮在无灭火器及接火盆的情况下违规进行电焊作业忽然起火,电焊溅落的金属熔融物引燃下方9层脚手架防护平台上堆积的聚氨酯材料碎块、碎屑,引发火灾,造成(zàochénɡ)58人死亡、71人受伤等特别严重后果。精品资料2011年5月10日上午,波兰华沙中国商城仓库区发生(fāshēng)重大火灾,150个仓库约2万平米面积被烧毁,华商直接经济损失4亿多。这个仓库是波兰华沙中国商城最大、最好的仓库,仓库用户大部分是浙江商人,这次火灾损失最多的人超过100万欧元。精品资料2010年7月16日晚间18时左右,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一条输油管道起火爆炸。经过2000多名消防官兵彻夜奋斗,截至17日上午,火势已基本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连附近海域至少(zhìshǎo)5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原油污染。精品资料2010年12月5日中午,四川道孚县发生草原火灾,由于在处理(chǔlǐ)余火时突起大风,火灾加剧。火灾造成扑救火灾的15名战士、5名群众、2名林业职工不幸遇难。精品资料三、火灾(huǒzāi)的特征(一)发生频率高(二)突发性强(三)破坏性大(四)灾害复杂(五)易形成灾害连锁(liánsuǒ)和灾害链(六)灾后事故处理艰巨精品资料四、火灾(huǒzāi)的分类火灾可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火灾损失严重(yánzhòng)程度进行分类。(一)按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GB/T4968-2008)(判断3、8-13,选择5-47)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精品资料2、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jiǎwán)、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钠、镁、铝等。5、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6、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精品资料灭火器的类型(lèixíng)选择A类火灾(huǒzāi)场所应选择水型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B类火灾(huǒzāi)场所应选择泡沫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极性溶剂的B类火灾(huǒzāi)场所应选择B类火灾(huǒzāi)的抗溶性灭火器。C类火灾(huǒzāi)场所应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D类火灾(huǒzāi)场所应选择扑灭金属火灾(huǒzāi)的专用灭火器。E类火灾(huǒzāi)场所应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但不得选用装有金属喇叭喷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精品资料(二)按火灾损失(sǔnshī)严重程度分类(判断4-7,选择1-4)1、特别重大火灾(huǒzāi):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huǒzāi)。2、重大火灾(huǒzāi):指造成10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huǒzāi)。3、较大火灾(huǒzāi):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huǒzāi)。4、一般火灾(huǒzāi):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huǒzāi)。精品资料第二节消防工作的主要(zhǔyào)目的一、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jiùyuán)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精品资料(一)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做好预防火灾和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火灾(防);二是要积极减少火灾危害(消)。(判断(pànduàn)14)(二)加强应急救援工作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赋予的工作职责,是消防工作职能的新拓展。(三)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在火灾预防和救援中要把保护公民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四)维护公共安全。精品资料二、消防工作的特点(tèdiǎn)

(判断15、选择48)(一)社会性:消防工作具广泛的社会性,它涉及社会和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二)行政性:《消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三)经常性:一年四季,白天夜晚,每时每刻都有可能(kěnéng)发生火灾。(四)技术性:火灾的预防和扑救需要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精品资料第三节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yuánzé)和基本制度《消防法》明确指出: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jiānguǎn)、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精品资料一、消防工作的方针(fāngzhēng)(一)预防为主(二)防消结合“防”是“消”的先决条件,“消”必须与“防”紧密结合。防消结合就是要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防火和灭火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判断(pànduàn)14、19,选择49)精品资料二、消防工作的原则(yuánzé)(一)政府(zhèngfǔ)统一领导(二)部门依法监管(三)单位全面负责(四)公民积极参与判断16、17、18、20选择49、50精品资料三、消防安全责任(zérèn)制度《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政府对消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负责(fùzé)。对一个单位:单位的法人或者主要负责(fùzé)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fùzé),并在本单位内部实行和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fùzé);谁在岗,谁负责(fùzé)”,保证消防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精品资料第二章燃烧(ránshāo)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第二节燃烧类型第三节燃烧过程(guòchéng)及特点第四节燃烧产物第五节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第六节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精品资料第一节燃烧的本质(běnzhì)与条件一、燃烧(ránshāo)的定义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燃烧(ránshāo)应具备三个特征: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判断1,选择1-3。)精品资料二、燃烧的本质物质燃烧就是发生化学反应(huàxuéfǎnyìng),而物质的燃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是一个单纯的氧化反应,而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中间反应阶段,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项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着火反应)精品资料着火(zháohuǒ)理论热自燃理论物质着火是因为热量积聚。热量积累到某一定程度,就会着火。链锁反应理论燃烧区存在一种活泼的游离状物质,携带一定能量(自由基)。可以(kěyǐ)引起物质反应并产生新的自由基和能量。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着火。精品资料三、燃烧的条件

(判断(pànduàn)2、3、8、9、11、12、13)

(选择4-8)(一)燃烧的必要条件(bìyàotiáojiàn)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只要三个要素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精品资料点火(diǎnhuǒ)源

可燃物助燃(zhùrán)物精品资料1、可燃物(1)可燃物的定义(dìngyì):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选择10)(2)可燃物的类型:按物理状态分,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可燃物。固体可燃物:凡是遇明火、热源能在空气(氧化剂)中燃烧的固体物质。液体可燃物: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的液体。气体可燃物: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的气体。精品资料2、助燃物(氧化剂):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选择11)3、引火源:凡能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引火源温度越高,越容易点燃可燃物质。引火源通常有明火、高温物体(wùtǐ)、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等。(选择12)精品资料(二)燃烧(ránshāo)的充分条件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燃烧必然发生。发生燃烧还应有“量”方面的要求,这就是发生燃烧或持续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浓度的可燃物可燃气体或蒸汽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如:氢气在空气(kōngqì)中的爆炸浓度为4%--74%,低于或高于这个浓度,都不会燃烧。精品资料2、一定的氧气含量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含氧量。低于这个浓度,虽然燃烧的其他(qítā)条件全部具备,燃烧仍不能进行。空气中氧气21%。(选择9)如汽油燃烧的最低含氧量为14.4%。3、一定的点火能量点火源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燃烧反应。不同物质燃烧所需的引燃温度各不相同。如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2mJ(毫焦),乙醚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19mJ。(选择13)精品资料4、相互作用

燃烧不仅需具备必要和充分条件,而且还必须使燃烧条件相互结合(jiéhé)、作用,燃烧才会发生或持续。否则,燃烧也不能发生。可燃物助燃(zhùrán)物点火源精品资料第二节燃烧(ránshāo)的类型

(重点)燃烧按其发生瞬间(shùnjiān)的特点不同,分为以下四种类型:闪燃、着火、自燃、爆炸。精品资料一、闪燃(一)闪燃的含义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闪燃就是危险的警告(jǐnggào)。(判断14、选择14、15)(二)物质的闪点(判断15、选择14-16)1、闪点的含义: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的最低温度。以℃表示。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根据闪点,将液体会为易燃和可燃两类。

精品资料部分(bùfen)易燃和可燃液体的闪点名称闪点(℃)名称闪点(℃)汽油-50乙醇11煤油37.8苯-14甲醇11.1乙苯23.5精品资料2、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选择17-22)(1)根据闪点,将能燃烧的液体分为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2)根据闪点,将液体生产、加工、储存(chǔcún)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类(闪点小于28℃的液体;即甲类闪点<28℃)、乙类(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即28℃≤乙类闪点<60℃)、丙类(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丙类闪点≥60℃)三个类别。精品资料二、着火(zháohuǒ)(一)着火的含义: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判断17、选择23)(二)物质的燃点(着火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应用(yìngyòng)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物质的燃点越低,则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越大。P14表2-2部分可燃物的燃点。(判断19选择24、25)精品资料部分(bùfen)可燃物质的燃点名称燃点℃名称燃点℃松节油53漆布165樟脑70有机玻璃260棉花150涤纶纤维390精品资料三、自燃(zìrán)(一)自燃的含义: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燃烧。判断20、选择26(二)物质的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fāshēng)自燃的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判断21选择27精品资料部分(bùfen)可燃物质的自燃点名称自燃点℃名称自燃点℃黄磷34-35乙醚170赤磷200-250汽油280锌粉360沥青270-300丙酮570花生油445精品资料四、爆炸(bàozhà)(一)爆炸的含义: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判断22选择28(二)爆炸的分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选择29-321、物理爆炸:是指装在容器(róngqì)内的液体或气体,由于物理变化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róngqì)压力急剧增加,由于超压力或应力变化使容器(róngqì)发生爆炸,且在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成分均不改变的现象。如蒸气锅炉的爆炸。精品资料2、化学爆炸:是指由于物质的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使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如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在爆炸极限范围之间遇火源而引起的爆炸。化学爆炸的特点是:爆炸时放出大量的热能,产生大量气体和很大的压力,并发出(fāchū)巨大的响声。3、核爆炸:是指由于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如原子弹、氢弹等的爆炸。精品资料(三)爆炸极限1、爆炸极限浓度:指可燃物的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乙醇的爆炸极限浓度3.3%--18%。爆炸下限越低,极限范围(fànwéi)越宽,危险性越大(判断23、选择33、35、36)2、爆炸极限温度: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fànwéi)。(判断24、选择34)精品资料常见液体爆炸浓度极限与爆炸温度(wēndù)极限的比较名称爆炸浓度极限%爆炸温度极限℃乙醇3.3-18.011.0-40.0乙醚1.9-40.0-45.0-13.0松节油0.8-62.033.5-53.0苯1.5-9.5-14.0-19.0精品资料第三节燃烧(ránshāo)过程及特点一、可燃物的燃烧过程可燃物与氧化剂(空气、氧等)相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点燃温度时,外层部分就会熔解、蒸发或分解并发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rèliàng)和光。释放出来的热量(rèliàng)又加热边缘的下一层,使其达到点燃温度继续不断的燃烧。精品资料二、可燃物的燃烧(ránshāo)特点(判断25-31、选择37-54)(一)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1、表面燃烧: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热分解的可燃固体,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者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biǎocéng)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焰燃烧现象。如:木炭、焦炭、铁、铜等。2、阴燃:指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如:成堆堆放的纸张、棉、麻、煤、草、湿木材等精品资料3、分解燃烧: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由于受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qìtǐ)后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如:木材、纸张、棉、麻、毛丝及合成高分子的热固性塑料、合成橡胶等的燃烧4、蒸发燃烧: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如:石蜡、松香、沥青等的燃烧精品资料(二)液体物质的燃烧(ránshāo)特点1、蒸发燃烧: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蒸气被分解、氧化(yǎnghuà)达到燃点而燃烧。2、动力燃烧:指燃烧性液体的蒸发、低闪点液雾预先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如:雾化汽油、煤油等挥发性较强的烃类在气缸中的燃烧。精品资料3、沸溢燃烧:含水的重质油品发生火灾,由于液面从火焰接受热量产生热波,热波向液体深层移动速度大于线性燃烧速度,则热波的温度(150℃-310℃)远高于水的温度(100℃)。因此,热波在向液层深部移动过程(guòchéng)中,使油层温度上升,油品粘度变小,油品中乳化水滴向下沉积的同时受向上运动的热油作用而蒸发成蒸气泡,这样液面上下像开锅一样沸腾,气泡被油薄膜包围形成大量的油泡群,到油罐容纳不下时,油品就会象“跑锅”一样溢出罐外,这种现象就叫沸溢。精品资料4、喷溅燃烧:指储罐中含有水垫层的原油、重油、沥青等石油产品发生火灾时,受热波的影响,底部的沉积水受热到气化温度变成水蒸气,体积迅速扩大,当形成的蒸气压力大到足以把其上面的油层抬起,最后冲破油层将燃烧着的油滴和包油的油气抛向上空(shàngkōng),向四周喷溅燃烧。精品资料重质油品储罐发生沸溢和喷溅(pēnjiàn)的征兆是:油罐壁会发生剧烈抖动,伴有强烈的噪音,烟雾减少,火焰更加发亮,火舌尺寸变大,形似火箭。发生沸溢和喷溅(pēnjiàn)会对灭火救援人员及消防器材装备等的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因此,储油罐一旦出现沸溢和喷溅(pēnjiàn)的征兆,火场有关人员必须立即撤到安全地带,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防止喷溅(pēnjiàn)时油品流散,火势蔓延和扩大。精品资料(三)气体物质的燃烧(ránshāo)特点1、扩散(kuòsàn)燃烧:可燃气体从喷口(管道口或容器泄漏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kuòsàn)混合、边燃烧的现象。2、预混燃烧: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燃烧之前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体,被引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现象。精品资料第四节燃烧(ránshāo)产物一、燃烧产物的含义和分类(判断5、32;选择(xuǎnzé)55、56)(一)燃烧产物的含义: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和烟雾等。(二)燃烧产物的分类:分为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精品资料(二)、完全燃烧(ránshāo)与不完全燃烧(ránshāo)(选择12)精品资料二、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1、单质(dānzhì)的燃烧产物:碳、氢、硫等单质(dānzhì)燃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SO2),这些产物不能再燃烧,属于完全燃烧产物。2、化合物的燃烧产物:一些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除了生成完全燃烧产物外,还会生成不完全燃烧产物。一氧化碳就是很多化合物生成的不完全燃烧产物。精品资料3、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产物(chǎnwù):合成高分子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伴有热裂解,会分解产生许多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气体。如氯化氢(HCl)、光气(碳酰氯,分子式COCl2)、氰化氢(HCN)等。(选择58)4、木材的燃烧产物(chǎnwù):木材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燃烧产物(chǎnwù)主要生成二氧化碳(CO2)、水蒸气、一氧化碳(CO)、甲酸(HCOOH)、乙酸(CH3COOH)等。精品资料三、燃烧(ránshāo)产物的毒性燃烧产物有不少是毒害气体,一般是通过呼吸道侵入或刺激眼结膜、皮肤黏膜使人中毒甚至死亡。据统计在火灾(huǒzāi)中死亡的人约80%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中毒致死。毒害气体一般有一氧化碳、氰化氢、氯化氢、乙醛(CH3CHO)等。精品资料表2-5不同浓度(nóngdù)的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火场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人的呼吸时间(min)中毒程度0.10.51.06020-301-2头痛、呕吐有致死的危险可中毒死亡精品资料部分(bùfen)主要有害气体的来源、对人的生理作用及致死浓度有害气体来源主要的生理作用短期(10min)估计致死浓度(ppm)木材、纺织品、尼龙等燃烧时放出的氰化氢(HCN)迅速致死,窒息性的毒物350纺织物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氮和其它氮的氧化物(NO2及NxOy)肺的强刺激剂,能引起立刻死亡及滞后性伤害>200精品资料由木材、丝织品、尼龙以及三聚氰胺燃烧产生的氨气(NH3)强刺激剂,对眼、鼻有强烈刺激作用>1000PVC电绝缘材料,其他含氯高分子材料及阻燃处理物热分解产生的氯化氢(HCl)呼吸刺激剂,>500,气体或微粒存在时含硫化合物及含硫物质燃烧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硫(SO2)强刺激剂,在远低于致死浓度下使人难以忍受>500精品资料四、烟气(yānqì)(一)烟气的含义: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gùtǐ)和(或)液体微粒总和。(二)烟气的产生:发生火灾时,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室内外可燃物等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生成物之一。精品资料(三)烟气(yānqì)的危害性(选择57)1、烟气(yānqì)的毒害性2、烟气(yānqì)的减光性3、烟气(yānqì)的恐怖性精品资料五、火焰、燃烧(ránshāo)热及燃烧(ránshāo)温度(一)火焰1、火焰的含义及构成(gòuchéng):火焰(火苗),是指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域。由焰心、内焰、外焰构成(gòuchéng)。精品资料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火焰温度由内向外依次增高。(1)焰心。中心的黑暗部分,由能燃烧而还未燃烧的气体所组成。(2)内焰。包围焰心的最明亮部分,是气体未完全燃烧的部分。含着碳粒子,被烧热发出强光,并有还原作用,也称还原焰。(3)外焰。最外面几乎(jīhū)无光的部分,是气体完全燃烧的部分。含着过量而强热的空气,有氧化作用,也称氧化焰。精品资料精品资料右图中,1锥状部分是物质气化,还未燃烧,温度较低,呈透明(tòumíng)状。往上温度逐步升高,达到着火温度与氧气化合燃烧,由于此处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称还原区,见图中2,呈浅蓝色。已达很高温度的未燃气体再上升,并获得更充足的氧气就产生完全燃烧,见图中4。而温度最高点是在2-4区域交界点,即图中3处。其它火焰的温度最高处也在那里。因为区域4与空气充分接触,热损失较大,温度有所下降。精品资料2、火焰的颜色。大部分物质燃烧时火焰是橙红色的,但有些物质燃烧时具有(jùyǒu)特殊的颜色,如硫磺燃烧的火焰是蓝色的,磷和钠燃烧的颜色是黄色的。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蓝白色。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氧量及含碳量也有关。含氧量达到50%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火焰几乎无光。含氧量在50%以下的燃烧,发出显光(光亮或发黄色)的火焰;相反,如果燃烧物的含碳量达到60%以上,火焰就显光,而且带有大量黑烟,会出现烟熏。(选择59-63、判断33)精品资料(二)燃烧(ránshāo)热和燃烧(ránshāo)温度1、燃烧热: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rèliàng)。2、燃烧温度:是指燃烧产物被加热的温度。精品资料六、燃烧产物(chǎnwù)对火灾扑救工作的影响(一)有利方面1、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阻止燃烧进行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不燃气体,降低了空气中氧气的浓度,燃烧速度会减慢。2、为火情侦察和寻找火源点提供参考依据不同的物质(wùzhì)燃烧,不同的燃烧温度,在不同的条件下,烟雾的颜色、浓度、气味、流动方向也各不相同。(选择64)精品资料精品资料部分(bùfen)可燃物质的烟雾特征可燃物颜色嗅味觉磷白色大蒜嗅--镁白色--金属味硫磺--硫嗅酸味木材灰黑色树脂嗅稍有酸味有机玻璃--芳香稍有酸味精品资料(二)不利(bùlì)方面1、妨碍灭火和被困人员行动:产生烟雾具有减光性,影响视线,妨碍人员疏散和灭火扑救。2、有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的危险:火灾产生大量有毒气体。3、高温会使人员烫伤: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环境温度高,使人容易被灼伤、烫伤4、成为火势发展(fāzhǎn)蔓延的因素精品资料第五节影响火灾(huǒzāi)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一、热传播对火灾(huǒzāi)发展变化的影响热传播的途径主要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选择65-76,判断34-42)(一)热传导1、含义:指物体一端受热,通过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把热量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另一端的过程。2、热传导对火灾(huǒzāi)发生时变化的影响:温差越大,距离越近,热传导就越强。固体是最强的热导体,液体次之,气体物质较弱。精品资料(二)热辐射1、含义: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通过真空也能进行热传播。2、热辐射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实验证明(zhèngmíng):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热量与其表面积的绝对温度(273+℃)的四次方成正比。热源温度越高,辐射强度越大。受辐射物体与辐射热源关系有距离、相对位置、颜色、表面光洁度等因素有关。精品资料(三)热对流1、含义: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2、热对流的方式:根据引起热对流的原因分为:(1)自然对流:自然对流往往自然发生,是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是指流体的运动是由自然力所引起的,也就是因流体各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的。如火灾中高温热烟的上升(shàngshēng),而冷空气则与其作相反方向的流动。精品资料(2)强制对流:强制对流是由于外界的影响对流体搅拌而形成的。是指流体微团的空间移动是由机械力引起的。如通过鼓风机、压缩机等使气体、液体产生强制对流。火灾发生时,若通风机械还在运行,就会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使用防烟、排烟等强制对流设施,就能抑制烟气扩散和自然对流,有效地控制(kòngzhì)火势的发展。精品资料按流动介质(jièzhì)的不同分为:1、气体对流: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jūnyún)的过程。2、液体对流:液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jūnyún)的过程。气体的对流现象比液体明显。精品资料3、热对流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热对流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zhǔyào)因素。实验证明:热对流速度与通风口的面积和高度成正比。热对流还与风速、风向、燃烧时火焰的温度等因素有关。精品资料熱的傳播方式(fāngshì)热传导热對流热輻射

当火灾处于发展(fāzhǎn)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热对流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主要因素精品资料二、爆炸对火灾(huǒzāi)发生变化的影响爆炸冲击波能将燃烧着的物质抛散到高空和周围地区,如果燃烧的物质落在可燃物体下就会引起新的火源,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爆炸冲击波能破坏(pòhuài)难燃结构的保护层,使保护层脱落,可燃物体暴露于表面,这就为燃烧面积迅速扩大提供了条件。爆炸冲击波会使粉尘扬撒于空间,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能发生再次爆炸和多次爆炸。火场上发生爆炸,不仅对火势发展有极大影响,而且对扑救人员和附近群众也有严重威胁。因此,在灭火过程中,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和消防爆炸危险,十分重要。精品资料三、建筑耐火(naihuǒ)等级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建筑物耐火(naihuǒ)等级越高,火灾时烧坏、倒塌的很少。造成的损失也小。而耐火(naihuǒ)等级低的建筑,火灾时不耐火(naihuǒ),燃烧快,损失也大。四、气象条件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温度、湿度、季节、风速等气象条件对火势的发展和蔓延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以风和湿度影响最大。精品资料第六节防火与灭火(mièhuǒ)的基本原理一、防火的基本(jīběn)原理和措施根据燃烧基本(jīběn)理论,只要防止形成燃烧条件,或避免燃烧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就可以达到防火的目的。(判断49、50,选择77-88)精品资料防火基本原理和措施(cuòshī)措施原理措施举例控制可燃物破坏燃烧爆炸的基础1、限制可燃物质储运量;2、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3、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气体或蒸气、粉尘的浓度;4、用阻燃材料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提高防火性能;5、及时清除洒漏地面的易燃、可燃物质等。隔绝空气破坏燃烧爆炸的助燃条件1、充惰性气体保护生产或储运爆炸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等;2、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3、采用隔绝空气等特殊方法储运有燃烧危险的物质;4、隔离与酸、碱、氧化剂接触能燃烧爆炸的可燃物和还原剂。精品资料消除火源破坏燃烧的激发能源1、消除和控制明火源;2、安装防雷设施;3、防止撞击火星和控制摩擦生热;4、防止日光照射和聚光作用;5、防止和控制高温物。防止火势蔓延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1、在气体管道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水封;2、建筑之间设置防火间距、设置防火分隔等3、有压力的容器设备,安装防爆膜、安全阀;4、在能形成爆炸介质的地所,设置泄压门窗、轻质屋盖等。精品资料二、灭火(mièhuǒ)的基本原理和措施根据燃烧基本原理,只要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就可使燃烧熄灭,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huǒzāi)危害。(选择78、93、95、47-50,判断43-48)精品资料冷却灭火法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huàxuéfǎnyìng)。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精品资料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zhèngzài)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精品资料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yǎngqì)而熄灭的灭火方法。精品资料化学(huàxué)抑制法:抑制燃烧链锁反应的进行。物质的有焰燃烧都是通过链锁反应来进行的,在碳氢化合物燃烧的火焰中,维持其链锁反应的自由基是H、OH和O。如果(rúguǒ)能够有效地控制自由基的产生或能够迅速地降低火焰中H、OH、O等自由基的浓度,那么燃烧就会中止,卤代烷灭火剂在火焰的高温作用下产生的自由基Br、Cl以及干粉灭火剂的粉粒,都是捕获自由基的能手,从而导致火焰的熄灭。精品资料灭火(mièhuǒ)基本原理和措施措施原理措施举例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1、用直流水喷射着火物;2、不间断地向着火物附近的未燃烧物喷水降温等。窒息法消除助燃物1、封闭着火的空间;2、往着火的空间充灌惰性气体、水蒸气;3、用湿棉被等捂盖已着火的物质。4、向着火物上喷射二氧化碳、干粉、泡沫、喷雾水等。精品资料隔离法使着火物与火源隔离1、将未着火物质搬迁转移到安全处;2、关闭气体(液体)阀门,切断气体(液体)来源;3、用沙土等到堵截流散的燃烧液体。4、拆除毗连的可燃建(构)筑物;5、用难燃或不燃物体遮盖火势威胁的可燃物质等。抑制法中断燃烧链式反应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气体、干粉等灭火剂覆盖火焰,中断燃烧链式反应。精品资料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定义(dìngyì)和分类

第二节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精品资料第一节危险(wēixiǎn)化学品定义和分类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危险化学品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中规定的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这类物品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zàochénɡ)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判断1)精品资料二、危险(wēixiǎn)化学品的分类(一)按危险货物的危险性或最主要(zhǔyào)危险性分类根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将危险化学品分成九大类。精品资料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3项包含危险(wēixiǎn)化学品,另外2项专指弹药等。(判断2)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wēixiǎn)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硝化甘油类炸药11033(硝化甘油、达纳炸药—硝化甘油被吸附在硅藻土、谷糠、木屑等多孔性物质上所形成的混合物)、硝铵炸药11084。第2项:具有燃烧危险(wēixiǎn)和较小爆炸危险(wēixiǎn)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第3项:无重大危险(wēixiǎn)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精品资料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róngjiě)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它分3项。(第1项:易燃气体,在20℃和101.3KP标准压力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如氢气21001、乙炔、一氧化碳、甲烷等。(判断3、选择3)第2项: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22001等。第3项:有毒气体,如氯23002(液化的)、氨(液化的)、一氧化碳等。精品资料第三类:易燃液体:指闪点≤60.5℃(注意(zhùyì)开口杯和闭口杯)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或液体混合物,或是在溶液或悬浮液中含有固体的液体。(判断4)根据闪点高低将易燃液体分为三项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乙醚等。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如苯、甲醇、乙醇等。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61℃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二硫化碳等。精品资料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3项。第1项: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hónɡlín)、硫磺、五硫化二磷、硝化棉、樟脑、萘等。(判断5)第2项: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三氯化钛、三乙基锑、三乙基硼等。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钠、氢化钾、电石、钠汞齐、保险粉等。精品资料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因放出氧或起氧化反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qítā)物质燃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2项。(判断6)第1项: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硝酸钾51056、氯酸钾51031、过氧化钠51002等。(选择8)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O-O-)的有机物,其本身是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过氧乙酸52051、过氧化乙酰52073等。(判断7、选择9)精品资料第六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判断8)毒害品:指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等。感染性物品:指含有病原体的物质。如病毒蛋白等。第七类:放射性物品: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且其放射性比活度浓度和总活度都分别超过GB11806规定(guīdìng)的限值的物质。(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每千克贝克勒)或0.002μCi/g每克微居里)如硝酸铀、硝酸钍、夜光粉等精品资料第八类:腐蚀品。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wùpǐn)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这类物质按化学性质分为3项。(判断9)第1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第2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硫氢化钙等。第3项:其它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精品资料第九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wùpǐn)指具有其他类别未包括的危险的物质和物品(wùpǐn),如危害环境、高温物质和经过基因修改的微生物或组织。精品资料(二)按化学品的危险性分类

(判断(pànduàn)10-16,答案见书28-29页

选择1、2、4、5、6、7、8、9、38-43、46-51)1、爆炸物2、易燃气体(qìtǐ)3、易燃气溶胶4、氧化性气体(qìtǐ)5、压力下气体(qìtǐ)6、易燃液体7、易燃固体8、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9、自燃液体10、自燃固体11、自热物质和混合物1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qìtǐ)的物质或混合物13、氧化性液体14、氧化性固体15、有机过氧化物质16、金属腐蚀剂精品资料三、危险化学品的品名(pǐnmíng)编号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编号,有利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和预防,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管理,也有利于职业(zhíyè)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和交换。精品资料1、编号的组成:危险(wēixiǎn)化学品品名由五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分别代表危险(wēixiǎn)化学品所属类别、项别、和顺序号。2、编号的表示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