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城郊乡团山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谢希德的诚与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憾人心魄的人间至诚。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B.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C.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D.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E.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2)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3)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4)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参考答案:(1)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B项备选项与原文“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显然出入过大。
E项“谢希德对烹饪可能也感兴趣,只不过他不希望别人过于宣传她精于此道”,备选项说得过于绝对。)(2)①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腐蚀的问题,节约能源,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②作为科学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转入科研新领域;③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开拓科研新领域。(谢希德放弃自己的专业研究,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找原因,要立足第二段,从一些关键句中去概括原因即可。)(3)①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注重积累,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6分)(传主的性格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而本题限制为“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难度,概括时也不会遗漏,我们不妨先找出区域(如第二段和最后一段),寻找关键句,然后从中归纳。)(4)方面一:对祖国无限忠诚。①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②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科研新领域。方面二:对事业充满热诚。①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②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方面三:对亲人至爱至诚。 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②不顾自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只要考生结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传主的精神品质。谢希德的“诚”,你对他的理解,不能离开文本,从一个方面肯定,然后回答分析,只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即可。)2.(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墓志,又称墓志铭,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以记述死者生平、赞颂死者功德为主,一般前有志文记事,后有铭文颂赞。它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起初是简陋的,后经过不断完善,至唐代已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墓志写作要有史家才能,叙述死者事迹,展现其盛德功绩。墓志的记事、颂德功能决定了其写实性、理想性的文体本色。写实性。墓志有记叙墓主生平事迹、家族世系的记事功能,所记载的墓主事迹大多是真实的,墓志记事的文体功能决定了墓志具有写实性创作风貌的本色特点。《文心雕龙》载:“碑者,埤也。上古帝皇,纪号封禅,树石埤岳,故曰碑也。周穆纪迹于弇山之石,亦古碑之意也。”这是“碑”的最早含义,因此,墓志作为碑刻文献,也具有记录墓主生前行迹的记事文体功能。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云:“墓志,则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迁改。”即明言墓志的记事功能。墓志本身也有文字体现其记事意图,如《高岑墓志》曰:“犹恐人代不恒,桑田变海,刻记贞石,篆于墓门。”由此可知,墓志的一个重要创作意图就是永久地镌刻墓主的一生。墓志的主要内容和功能是以石质作为书写材料叙其谱系,记其生卒,述其行事,标明埋葬时间和地点,以求永远铭记,虽陵谷迁变,而不至磨灭。墓志文体不仅有记事功能,还强调记述的写实性,即在记叙事迹时要真实可靠,反映现实,不能肆意捏造事实。魏曹丕《典论·论文》曰“铭诔尚实”,即言记述死者经历和功德的文章要真实可信。墓志虽有溢美之词,但墓志所记载的姓名、生卒、仕宦、地理等信息应是无误的。理想性。墓志有为死者歌功颂德的功能,墓主通常被塑造成品质优良、才华横溢、能力超群的理想形象。墓志“颂德”的文体功能决定了墓志具有理想性创作风貌的本色特点。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云:“虽铭之义称美弗称恶,以尽其孝子慈孙之心也。”通过记载可知,由铭文发展而来的墓志本身就有“称美而不称恶”的特性,且褒扬先祖之美既可让先祖扬名后世,又能体现子嗣之孝。为墓主歌功颂德不仅是墓志的文体要求,也是墓主家庭的需求,故常有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甚至刻意隐恶,美化形象。人无完人,但墓志往往不言及墓主的缺点,只塑造正面的形象。另外,墓志的写作对象是已逝之人,对于逝者,人们通常会选择包容的态度看待其一生,更愿意记录其美好的甚至是美化了的一面。魏曹植《上卞太后诔表》云:“铭以述德,诔以述哀。”属于碑铭类的墓志有记叙死者功德与生者哀思的功能,“述德”和“述哀”贯穿墓志全文,以此来赞颂死者,抒发生者的哀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生者对死者的包容和哀悼是促使墓志具有理想性创作风貌的重要因素。墓志的撰写者会顾及死者亲属的需要和感受,在撰写墓志时尽量扬墓主之善,避墓主之恶,这样,既尊崇了死者又安抚了亲人,如此塑造的墓主形象便具有理想性色彩。(选自《元和墓志文体的创作风貌》,有删改)6.下列关于“墓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墓志是一种主要记述死者生平、赞颂死者功德的特殊文学形式,写实性是它的文体本色之一。B.墓志经历了从简陋到不断完善再到形成独特风貌的发展过程,它有记叙墓主生平事迹、家族世系的记事功能。C.墓志的重要创作意图就是永久地镌刻墓主的一生,包括叙墓主谱系、记墓主生卒、述墓主行事等众多内容。D.墓志为死者歌功颂德的功能决定了墓志具有理想性的本色特点,墓主往往会被塑造成人们心目中理想形象。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墓志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上溯到周穆王时期。据《文心雕龙》记载,周穆王曾经在弇山留下了最早的墓志。B.墓志具有记录墓主生前行迹的记事文体功能,而且强调记叙的事迹真实可靠,能反映现实,而不是肆意捏造的。C.“称美而不称恶”的特性是墓志本身就有的特点;同时,为墓主歌功颂德也是墓主家庭的需求。D.虽然人无完人,但墓志往往不言及墓主的缺点,只塑造正面的形象,甚至还会刻意隐恶,美化形象。8.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写作墓志需要尽量扬墓主之善、避墓主之恶,要展现墓主盛德功绩,因此写作者要有史家才能。B.墓志的结构都是前有志文,后有铭文;用“述德”和“述哀”贯穿全文,以此抒发赞颂和哀痛的情感。C.墓志受文体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所记内容虽有不实之处,但姓名、生卒、仕宦、地理等信息应是准确的。D.墓志的写作对象是已逝之人,人们对已逝之人的包容是撰写墓志时回避不足、美化墓主的关键原因。参考答案:6.C(据原文可知,“永久地镌刻墓主的一生”是墓志的“重要创作意图之一”,故C错)7.A(“周穆王曾经在弇山留下了最早的墓志”错,据原文可知,周穆王在弇山刻石是为了记其行踪)8.C(A因果关系不成立,写作者需要有史家才能的原因是墓志具有写实性的特点,需要叙述死者事迹;B“都”错,原文是说“一般”;D“关键原因”错,原文是说“另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
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自古以来,英雄都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最耀眼的旗手和战士。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说的是文化统序中的英雄。唐代诗人王昌龄诗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说的是刀光剑影中的英雄。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年一度的文代会、作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仍声声在耳。他对“英雄”一词的诠释,既让文艺创作者为之振奋,也让文艺创作者反思:当代文艺中英雄的身影何以落寞了呢?
纵观古今,英雄的形象实则并不罕见,甚至备受文艺家的青睐。帝王有神农伏羲与三皇五帝,将相从廉颇、蔺相如至魏征、秦琼,乃至专诸、荆轲等刺客,“茶圣”陆羽、“药王”孙思邈、女杰穆桂英等,哪一位不是英雄?在世界范围内,英雄也是经久不衰的主题。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到中世纪西欧的骑士文学,从文艺复兴的绘画雕塑,到好莱坞的动作电影,英雄的源流可以上溯至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对英雄的向往和崇敬,几乎流淌在每一个民族的血液里。
我们原本并不缺少英雄,可似乎越来越缺少对于英雄的洞见,和创造可为人所接纳的英雄之匠心与慧心。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个朝气蓬勃的国度就在现实和文艺领域涌现出大量英雄人物:铁人王进喜、好党员雷锋、《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数不胜数的英雄为国人所熟悉,也搭起了一道通往共和国殿堂的神圣之途。而如今时过境迁,有人试图原封不动地重走老路,可应声寥寥;有人尝试旁逸斜出地全盘西化,却贻人笑柄。
在当下浮躁的氛围里,铸造英雄形象,为当代人立起榜样显得尤其重要。对于观众而言,除了外国电影中的英雄,银幕更需要中国英雄。没有一个民族能凭借虚无的幻想撑起自己的脊梁,也没有一个国度会解构英雄主义,鄙视信仰与崇高。只不过,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各领风骚。我们可以把因愚忠而死谏的明清诤臣视为英雄,却无法想象当代社会能认可其行为;“武功歌”的主人公也许是中古基督教世界的“圣战英雄”,却殊难与当今和平主义的氛围相适应。究其本质,英雄的身上散发出的始终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于是“英雄出自民间”就有另一种解释方式:人民是否接受这一英雄,在于他的人格和梦想是否能代表老百姓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也许是最为理想的英雄之像。当然,这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共生、尊重差异的时代。英雄也一样,绝不会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而只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文艺作品中的英雄绝不能开时代的倒车,亦不能断民族之根脉,更不能违背人心深处对生命力,对意志力,对正能量和崇高信仰的本质渴求。否则,这样的所谓“英雄”,自然只能落得为人鄙夷的下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宋哲学家张载和唐代诗人王昌龄所留下的千古名句,从某种角度概括
和刻画了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中的英雄形象。B.当代文艺对英雄关注不足,成为文代会、作代会的研讨话题,表明文艺创作者在听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开始反思。C.无论是三皇五帝,还是廉颇、蔺相如以及陆羽、孙思邈,虽然其职业和时代各不相同,但在人们心目中都被称为英雄。D.当今并不缺少英雄,但可能是当代文艺创作缺乏对英雄的洞见等情况,让人们感到当今的英雄逊于新中国成立初期。2.下列选项,不符合原文画线语句意思的一项是A.陆柱国的中篇小说《上甘岭》中的黄继光。B.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C.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中的梁生宝。D.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中的江竹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中最耀眼的旗手和战士,英雄就意味着信仰和崇高,在当代中国,需要英雄和英雄主义。B.英雄在外国也是长盛不衰的话题,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中世纪西欧的骑士文学等文艺创作对此都有表现,C.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英雄,英雄是时代的产物,因为英雄的身上蕴藏着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观。D.文艺作品中的英雄有时代性,作者应连通民族根脉,表现人心深处对生命力、意志力、正能量和崇高信仰的本质渴求。参考答案:1.B
2.B
3.A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项,是对原文首段所引用诗文名句的理解,整个选项表述正确。B项,出自原文首段后半段,主要是对语句蕴含的逻辑关系的考查,原句的逻辑关系和选项所表达的逻辑关系不一致。更重要的是,选项所表述的“成为文代会、作代会的研讨话题”,这一信息属于无中生有。C项,属于对语句的重新表述,将问句变为陈述句,正确。D项,对原文主要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按照原文的思路,对两个时期的现象做对比,结论是符合原文逻辑和作者观点的,正确。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之间的关系。原文说“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英雄,这一信息限定了时间节点;“现实”和“文艺领域”均可,这一信息限定了领域。B项,符合文艺领域但不符合时间节点。事实上,有文学名著阅读积累的考生,一眼就能识破《平凡的世界》所写内容跟其余三项不同,其时间节点排在最后。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A项,“英雄”“意味着信仰和崇高”,这跟原文的意思存在出入,原文说:“没有一个民族能凭借虚无的幻想撑起自己的脊梁,也没有一个国度会解构英雄主义,鄙视信仰与崇高。”后面提到“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对正能量和崇高信仰的本质渴求”,说明英雄追求崇高信仰,但没有指出英雄意味着信仰和崇高。这属于曲解。B项,考查观点性语句和论述性语句之间的关系,正确。C项,对英雄的时代性进行归纳和提炼,正确。D项,概括了当代文艺创作中如何表现英雄的一个标准,或者遵循的一种创作原则或底线,正确。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①,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燕易王卒,其后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齐王使人求贼,不得。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于是如其言,而杀苏秦者果自出,齐王因而诛之。(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注】①蒲服即匍匐。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少之,弗信
少:轻视B.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军军于东垣矣
军:驻扎C.何前倨而后恭也
倨:傲慢D.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
谢:辞别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自伤,乃闭室不出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B.①且夫秦之攻燕也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①子必欲合从以安燕
②蹈其背,以出血D.①齐王因而诛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秦曾经师从鬼谷子,出游几年,未能得志,回家后因受到家人的讥笑而难过,但他并未就此罢休。B.游说燕文侯时,苏秦分析了燕国面临的形势,凭借自己的能言善辩成功地说服燕文侯与赵国合纵缔交。C.苏秦得志时,周显王十分害怕,亲自前来迎接犒劳他。嫂子对苏秦亦前倨后恭,引发苏秦人生的感叹。D.同僚不满苏秦得宠,派人行刺。临死时,苏秦用计让齐王捕获刺杀自己的凶手,显示了过人的智谋。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1)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史记·苏秦列传》(5分)译文:
(2)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史记·苏秦列传》(5分)译文:
(3)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汉书·苏武传》(3分)译文:
参考答案:9.D
10.C
11.C
12.(1)如今你丢掉了根本去搬弄口舌,穷途末路,不也应该吗?(2)燕国之所以不受敌国侵害,是因为赵国在他的南边作为屏障。(3)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苏武凭借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9.10..C皆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以致”等(A副词,乃;副词,才B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代词,这种情况D连词,于是;介词,通过)11.C由“使人郊劳”可知,周显王并未亲自前来迎接犒劳苏秦。参考译文:苏秦离赵又游历到燕国,经过一年多才见到燕文侯。苏秦游说燕文侯道:“燕国东有朝鲜和辽东,北有林胡和楼烦,西有云中和九原,南有滹沱河和易水,国土纵横两千多里,战士好几十万,战车六百辆,战马六千匹,储存的粮食足够几年之用。南面可从碣石山、雁门山输入丰富的物资,北边可以种植枣栗获得很大利益。即使人民不耕种田地,单是枣栗的收入也就够富了。这真是天然的府库啊!燕国之所以不受敌国侵害是因为赵国在南边作为屏障。秦国如要攻打燕国,要越过云中、九原,经过代郡、上谷,穿行几千里,即使能攻下燕城,秦国也会考虑到没法守住。秦国不能加害燕国,这是明摆着的事情。现在赵国如果要进攻燕国,发布号令,不到十天就可以有几十万军队进驻到边境的东垣一带。接着,赵军再渡过滹沱和易水,不到四五天,便直抵燕国的都城了,所以说,秦国进攻燕国,是到千里之外去作战,赵国攻打燕国,是在百里之内作战。不担心近在百里之内的祸患,而却看重千里之外的敌人,没有比这更错误的政策了。因而我希望大王能和赵国联合,天下联为一气,那么燕国一定没有祸患了。”燕文侯悦:“你的话虽然很对,但我们的国家弱小,西边靠近强大的赵国,南边接近齐国,齐、赵都是强国。你一定打算要用合纵的策略使燕国获得安定,我愿把国家交给你安排。”苏秦北上向赵王报命,途经洛阳。周显王得悉这一消息非常害怕,赶忙派人替他清扫将要经行的道路,并派人到郊外慰劳。苏秦的兄弟妻嫂斜着眼不敢抬头正视,都俯伏在地上,侍候他进食。苏秦笑着向他的嫂嫂说:“你怎么以前对我那样傲慢,现在却这么恭敬呢?”嫂嫂赶快弯曲着身子匍匐在地上,把脸贴着地面谢罪说:“那是因为小叔你现在的官高而钱多啊!”苏秦深有感触地叹道:“同样是我这个人,富贵了亲人就害怕我;贫贱就受到轻视,亲人尚且是这样,何况是一般人呢!假如我在洛阳城边有二顷良田,我还能佩上六国相印吗?”于是他便把千金分赐给同族的人和朋友。燕易王死去,燕哙继立为王。后来,齐国有许多大夫和苏秦争宠,派人暗杀苏秦,苏秦受了重伤,挣扎着逃走。齐王派人去抓凶手,没有抓到。苏秦快要死了,便对齐王说:“我如果死了,请您把我车裂了而在刑场上示众,并宣布说:‘苏秦为了燕国在齐国作乱。’这样,那暗杀我的凶手就定能抓到了。”于是齐王照他的话办,暗杀苏秦的凶手果然自己露面,齐王就把他捉来处死。诗歌鉴赏葛长庚的词最显著的特点,是语言讲究,工于推敲。开头的“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二句,选用江、山、云这些巨幅背景入词,同时用“远”字、“长”字预示行人辽远的去向,用“春”字、“暮”字勾勒出最叫人伤神的时令。因此,起首十字在点明“相留相送”之前,就已饱含了惜别的全部情绪。这首词的开头纯用景语,由于一二句意境高远,所以词篇刚一开始就将离别的愁绪,渲染得分外的浓烈,接着就有“相留相送”一句,似乎感情的即将汹涌而出了。谁知刚说完了这四个字,作者却突然打住,来了句“时见双燕语风樯”。“相留相送”的心情如何?作者反而欲说还休,这种写法既写出情之切,难以表达,同时又使文势跌宕,于一张一弛之中显出了作者炼句谋篇的功夫。“双燕语风樯”是借物写人,从侧面补叙“相留相送”中的情意。“满目”以下三句分别将别时所见、分手远去、别后独处三个环节写了出来。词篇写别离,但离别情绪却没有用一个字来正面点染,只用当时所见的江、山、云、双燕、飞花烘托离人的辛酸,这在古人诗词中已属少见;至于将别去的速度写得那么迅疾,近乎是叠用由言别到分手到孤单的一个个镜头,则无疑又是抒写离人凄苦最有效的手段。用“千里”明提两地遥远的距离,用“沃”反衬愁肠回绕的痛楚,都极有分量。“回雁峰前路”是设想中的来日前程。回雁峰为衡山七十二峰之首,相传秋雁南飞,至此而返。但是作者到了那里,返得了还是返不了呢?“烟树正苍苍”便暗示:那里渺茫难测,何从预料归期!可知,前途中山、水正多,词中独写“回雁峰”是有讲究的。下半阕,作者用三个字的短句,选取漏、灯、马三种事物表现行人单调的旅途生涯。其中,写漏声用“残”,写灯焰用“短”,是在暗示作者经历着一个不眠之夜。“马蹄香”是用马蹄尚有踏花余香,来说明主人公驻足不久。然而漏残焰短,天亮在即,新的跋涉又将开始。“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写的是未来的旅程。词用“浮云飞絮”比喻旅人,是古人诗文中较为常见的;而“一身将影”用上“将”字,把“形只影单”的意思予以翻新,就开始露出逋峭之势;至“向潇湘”三字虽只引入地名,但潇湘为湘江的别称,位置在衡山之,连系上半阕中“回雁峰前路”一句,将词人心中的留连眷念之情刻画了出来。“多少”以下三句写“一身将影向潇湘”时的情绪,其中“多少风前月下”即叙述自己的孤独,又比照往日风前月下的幸福与团聚,在对比中写尽思念,写透凄切。“迤逦天涯海角”从回雁峰、潇湘再往极远推开,并从“多少风前月下”的美好回忆中惊醒,于是自然吐出了“魂梦亦凄凉”这一撕裂肝肺的呼声。以“又是春将暮”结尾,既呼应“江上春山远”,又挽住不尽的跋涉;“无语对斜阳”既呼应“山下暮云长”,又挽住无穷的凄凉。有了这两句,就能总揽全篇大旨,使词作首尾连贯,浑然一体。此外,结处出现“无语对斜阳”的人形象,将所有的情思全凝聚在他那深沉的眼神里,也极耐寻味。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尤好学,工书,重然诺,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如其言,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从人至金陵,因访一元家所在,问:“一元今无恙否?”道上人对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中。”
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麋食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付,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愿母无他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表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进匕箸。以母故,不敢大声语。
越十年,异地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日:“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后三年遂卒。环具棺椁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
史官日: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令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节选自宋濂《杜环小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环尤好学,工书
工:擅长
B.盍往依之
盍:何不
C.谭谢不纳,母大困
谢:推托,推辞
D.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
独:独自5.以下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杜环“好周人急”的一组是(
)
①奉糜食母,抱衾寝母②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付
③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④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⑤以母故,不敢大声语⑥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
A.①⑤⑥
B.②④③
C.③④⑥
D.①②③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环的祖先是庐陵人,他陪父亲杜一元在江东…带过着宦游生活,最后把家安在金陵。杜环特别好学,书法好,重视对别人的承诺。
B.兵部主事常允恭的母亲因家庭变故无处可归,在九江城下哭泣,经人指点后便到金陵找到常允恭的朋友谭敬先,但谭敬先没有收留她。
C.遍寻亲朋来果后,常母就在杜环家中住了下来,虽然家贫,但杜环还是购置布帛让妻子为常母做衣服和被子,常母有病,杜环也亲自为她煮药,照顾周到。
D.常母因思念自己的孩子,病情加重,三年后去世,杜环为她置办棺椁,举行了葬礼,在城南钟家山买了一块地安葬了她,每年还按时给她扫墓。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给以他事辞去,不复顾。(2)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参考答案: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邢峦,字洪宾,河间郑人也。峦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美须髯,姿貌甚伟。州郡表贡,为高祖所知赏,常参座席。高祖①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峦宅,遣使谓峦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东望德馆,情有依然。”峦对曰:“陛下移构中京,方建无穷之业,臣意在与魏升降,宁容不务永年之宅。”高祖谓司空穆亮、仆射李冲曰:“峦之此言,其意不小。”有司奏策秀孝,诏曰:“秀孝殊问,经权异策。邢峦才清,可令策秀。”世宗初,峦奏曰:“臣闻昔者明王之以德治天下,莫不重粟帛,轻金宝。故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训朝廷以节俭,示百姓以忧务,日夜孜孜,小大必慎。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四疆清晏,远迩来同。于是蕃贡继路,商贾交入,诸所献贸,倍多于常。虽加以节约,犹岁损万计,珍货常有余,国用恒不足。若不裁其分限,便恐无以支岁。自今非为要须者,请皆不受。”世宗从之。萧衍②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③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峦至汉中,白马以西犹未归顺,峦遣宁远将军杨举等领卒六千讨之。军锋所临,贼皆款附。峦之初至汉中,从容风雅,接豪右以礼,抚细民以惠。岁余之后,颇因百姓去就,诛灭齐民,藉为奴婢者二百余口,兼商贩聚敛,清论鄙之。延昌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一,上下悼惜之。谥日文定。(节选自《魏书·邢峦传》)【注】①高祖: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拓跋宏。②萧衍:南朝梁武帝,南朝的建立者。③夏侯道迁:人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B.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C.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D.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帙”是包书的套子,一般用布帛制成,古人把一套书叫做“一帙”。“负帙”即背负书籍,谓游学外地,勤奋读书。B.“行药”又称“行散”,是魏晋南北朝时士大夫服药养生、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的一种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C.“秀才”与“孝廉”并称“秀孝”,是汉以来、隋唐以前荐举人才的两种科目。州举秀才,郡举孝廉。D.“蕃”是古代对边境少数民族或外国的称呼,“蕃贡”即外国或外族朝贡的人。“蕃”后来写作“番”,如“番钱”“番王”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邢峦少而好学,长而多才,仪表堂堂。州郡上表把他推荐给朝廷,深受高祖的赏识,常在其身边作陪,宠遇过人。B.邢峦高屋大宅,行事张扬,颇受猜忌。高祖经过邢宅而心生不满,于是派使者前往试探,更加坚信他心怀不轨。C.邢峦才兼文武,见识超群,功勋卓著。他讽谏世宗以德治国、爱民节用,远赴汉中征讨贼兵,为世宗立下了汗马功劳。D.邢峦执掌汉中,贪财好货,德行有亏。他籍没良人、经商敛财,皆为社会舆论所鄙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移构中京,方建无穷之业,臣意在与魏升降,宁容不务永年之宅。(2)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四疆清晏,远迩来同。参考答案:10.C
11.B
12.B
13.(1)陛下迁都中京,将要建立无穷的事业,我决意与魏朝共兴衰,哪能不营建传之水久的住所。(2)到景明初年,继示了太平安定的局面,四方边疆安定,远近各国都来归附。【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诏”“都督”“进退”“得以”。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魏晋人所服之药为“五石散”之类,尽管配方不尽相同,但其药性皆燥热绘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故唐代孙思遂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刑峦高屋大宅,行事张扬,颇受猜忌”等理解错误,高祖因服食药饵后散步到司空府的南面,看见邢峦的住宅,派使者对邢峦说:“早晨我服药后散步到这里,看见你的住宅便停下来,向东望见你的住所,很有些触景生情。”邢峦回答说:“陛下迁都中京,将要建立无穷的事业,我决意与魏朝共兴衰,哪能不营建传之永久的住所。”高祖对司空穆亮、仆射李冲说:“邢峦这话,意义很深。”【13题详解】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陛下迁都中京,将要建立无穷的事业,我决意,哪能不营建传之水久的住所。“与魏升降”与魏朝共兴衰,“宁”哪能。(2)“清晏”安定,“同”归附。参考译文:邢峦,字洪宾,河间郡鄭县人。邢峦少年时就爱学习,背着书本寻找老师,家中贫困,但发奋自励,于是博览群书。他有文才谋略和办事能力,胡须很漂亮,姿态仪表堂堂。州郡上表把他举荐给朝廷,受到高祖的知遇赏识,常在皇帝身边作陪。高祖因服食药饵后散步到司空府的南面,看见邢峦的住宅,派使者对邢峦说:“早晨我服药后散步到这里,看见你的住宅便停下来,向东望见你的住所,很有些触景生情。”邢峦回答说:“陛下迁都中京,将要建立无穷的事业,我决意与魏朝共兴衰,哪能不营建传之永久的住所。”高祖对司空穆亮、仆射李冲说:“邢峦这话,意义很深。”有关部门上奏要对秀才、孝廉进行考试,高祖下诏说:“秀才、孝廉考问的内容不同,不变经典的内容与灵活的权变方面的内容问答各不一样:邢峦才能优秀,可以让他策试秀才。”世宗初年,邢峦上奏说:“我听说过去圣明的君王以德治天下,无不重视粮食布帛,轻视金银珠宝。所以先皇深观古今的事,禁止各种奢侈的现象。他以节俭教导朝廷百官,向百姓表明自己所关心的事务,日夜孜孜不倦,大小事情必定慎重处理。到景明初年,继承了太平安定的局面,四方边疆安定,远近各国都来归附。于是外国朝贡使者接踵而至,商人交替而来,各种朝贡和贸易的物品,比往时倍增。即使加以节制约束,但是每年消耗(的钱)仍以万计,珍宝常有余,而国家的开支总是不足。如果不裁减开支,便怕年内入不敷出。请求自今以后,如果不是必要的珍宝,请都不要接受。”世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梁朝掌管梁秦二州诸军事的官吏夏侯道迁以汉中向魏投降,世宗下诏加邢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代任镇西将军,进军退军、征发兵员,可以见机行事。邢峦到汉中,白马以西各地都没有归附,邢峦派遣宁远将军杨举等带领士兵六千人去征讨。军队所到之处,贼兵都归降。邢峦初到汉中时,行为从容风雅,以礼接待当地豪族,以恩惠安抚小民百姓。一年多后,因为当地百姓离开(到别处去),杀了很多平民,被没收为奴婢的达二百余人,而且又做生意聚敛财富,社会舆论鄙视他。延昌三年,邢峦暴病而亡,年仅五十一岁,全国上下都哀悼痛惜他。邢峦谥号为文定。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科幻小说是一种展示不同可能性的文学。《三体》作者刘慈欣借着主人公之一的罗辑之口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①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
②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
③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
④他必须小心⑤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
⑥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一一开枪消灭之A.①⑥④⑤②③B.④⑤②③⑥①C.①⑤②④③⑥D.④⑤⑥③②①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首先应浏览所给的语段和句子,把握中心意思,再看所给的小句子,借助关联词、指代词等把握句和句之间的关系。呼应上句“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所以①是首句,用比喻表述“每个文明”,排除B、D两项,⑤②照应上句“幽灵般潜行于林间”的动作,④③构成因果关系,⑥是结句,⑥和下文联系紧密。所以答案为C。8.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宽容是一盆火,融化了结冰的心;宽容是一杯酒,温暖了陌生的人;宽容是一阵春风,①
;宽容是一道阳光,照亮了前进的路。一颗纯净的宽容之心,是一泓清泉,它包含着人类文明最纯净的思想;一颗美丽的宽容之心,是一朵蓓蕾,② ;一颗缤纷的宽容之心,③
,它牵出的是彩霞满天。参考答案:(示例)①吹绿了人生的季节
②它将吐露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③是一片云雾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妹妹只是耸耸肩膀表示一筹莫展,刚才她还信心十足,如今这一哭她一反常态没辙了。B.他信心十足,气定神闲,颐指气使地指挥着大家进行队列训练,工作有条不紊。C.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用他那犀利的文笔,写了许多振聋发聩的杂文。D.他同他的雨鞋一齐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是贬义词;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李叔叔,我家今晚举行宴会,想请您和犬子以及令爱光临,不知能否赏脸?B.刘老师桃李满天下,我这个刘老师昔日的高足和别人一比才发现不足甚多。C.我校俯念贵校最近比较困难,所以出现的一些合作上的问题就不计较了。D.我这个学识浅陋,您的垂询实不敢当,我作为晚辈应该多多向您请教才是。参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然后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A项,“犬子”错误,“犬子”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句中称对方的儿子,应改为“令郎”。B项,“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句中用来指称自己,不当。C项,“俯念”使用不当,“俯念”是敬辞,称对方或上级体念,句中用于“我校”,不当。D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使用正确。故选D。【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六、写作(60分,共1题)1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