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英才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英才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英才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英才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英才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英才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崩溃,郡县制逐渐形成

B.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社会倒退

C.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D.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参考答案:B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的举措有(

)①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②推动农村义务教育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改革

④实施“211工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解析:"211工程”属于高等教育。3.1861年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日记》中说:“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下列内容中与此书有关的是A.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C.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第一个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方案D.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民主政体参考答案:C4.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时

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

29

29

0

01850——1879

72

15

49

81880——1911

156

0

118

381912——1939

473

0

77

396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A5.1923年制订的《中华民国宪法》受美国三权分立宪政制度影响较深,具有联邦主义特色。1923年宪法规定,省自治法不得与宪法和国家法律相抵触;如果两者发生可能的冲突,则应提请——裁决。

A.议会

B.总统

C.全民公决

D.最高法院参考答案:A6.20世纪30年代郁慕侠《上海鳞爪》记述:“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可惜头发不金黄,鼻子不高大,眼睛不深陷,和真正道地的外国摩登女子相形之下,还差一些,也是她们的遗憾。”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上海A.女性生活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 B.开始出现西化现象和崇洋心理C.西方的生活方式都到普遍认同 D.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参考答案:A7.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多为礼器和兵器,北方出土的青铜农具比江淮出土的青铜农具要少。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应该是(

)A.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水平不高

B.商朝的统治者对农业生产不重视C.北方统治者重礼制和军事

D.江淮地区富含铜、锡、铅矿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以分析出北方用青铜制作农具少,主要用于礼器和兵器。8.“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这一评价是针对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议事会改革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说明这项改革制度使有产阶级权力增加,传统的氏族贵族权力受到遏制,联系所学,应该是梭伦的政治改革:按照财产划分社会等级,并分配政治权力,所以答案为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制·梭伦改革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A.实行节度使制度B.创立三省六部制C.任命文官做知州D.分割宰相军权、行政权和财权参考答案:C根据题干“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是指唐朝的节度使制度,节度使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后来演变为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在北宋,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的军、政、财三权,具体在行政上便是中央任命文官担任地方知州,并设通判进行监督,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排除A,C项正确。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演变。材料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唐朝地方管理体制不当,并最终导致王朝的崩溃。A、C项,唐朝在地方实行节度使制度,这些节度使在政治、经济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并且拥有强悍的武装,往往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在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于是到北宋时,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的军、政、财三权,具体在行政上便是中央任命文官担任地方知州,并设通判进行监督。宋太祖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C项正确。BD属于中央官制,都属于加强皇权的措施,不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措施,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切入,结合唐宋的政治制度进行思考即可知道答案。10.下表描述了英国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源自高德步、王钰编著的《世界经济史》)。这对英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A.加快了人口大规模流动

B.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C.重工业主导了国民经济

D.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参考答案:B11.南宋时期实行宰辅互兼体制,宰相常兼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这一做法A.削弱了君主集权

B.提高了决策与行政效能C.加剧了冗官现象

D.体现了崇文的治国理念参考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宰相和参知政事分别兼枢密使和枢密副使,即兼军事权,这样能够提高决策与行政效能,B项正确;“宰辅互兼体制”加强了行政权、军事权之间的监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排除;C、D两项表述中的“冗官”、“崇文的治国理念”材料都无法体现,均排除。12.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作用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关系C.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中央机构

D.保证了皇权独尊参考答案:B13.研究者发现,18世纪“医学成为人们自信最直接的源头,也是牛顿学说众多借鉴中发展最兴旺的学科。”据此,18世纪医学进步的源动力在于()A.医学工作者的努力 B.生物进化思想的促进C.“科学革命”的影响 D.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参考答案:考点: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本题考查18世纪的医学进步.需要掌握18世纪的医学进步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医学成为人们自信最直接的源头,也是牛顿学说众多借鉴中发展最兴旺的学科”进行分析理解即可.解答:依据题干“医学成为人们自信最直接的源头,也是牛顿学说众多借鉴中发展最兴旺的学科”可知,强调的是“科学革命”对18世纪医学进步的影响,故C项正确.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生物进化思想出现在19世纪中期,而且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故选C.14.一名英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这表明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C.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闹剧D.行政权的扩张弱化了议会权力参考答案:D15.有著名艺术评论家写道:“勃拉克轻视形状,将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屋都变成了几何图形和立方体……”据此判断,与勃拉克风格一致的画家是A.拉斐尔

B.莫奈

C.梵·高

D.毕加索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根据材料“轻视形状,将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屋都变成了几何图形和立方体”可知该派别为现代主义,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家,擅长画圣母像,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莫奈是印象画派,故B项错误;梵·高是印象画派,故C项错误;毕加索是现代主义,其代表作为《格尔尼卡》就是将物体、风景和人物变成了几何图形,故D项正确。16.史学家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初,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计划。这两个计划的共同之处是A.推动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B.打开受援国的国内市场C.促进受援国经济体制调整D.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特征参考答案:D【详解】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是稳定资产阶级政权以对抗苏联,苏联对中国的援助计划也是出于壮大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需要,因此这两个计划都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C项不是这两个计划的目的,均排除。【点睛】比较型选择题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17.“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凡政府干预愈深者,则市场机能运作能力愈弱,反之亦愈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政府干预影响经济发展

B.中国古代已有市场经济C.重农抑商不符经济规律

D.政府专营阻碍经济发展参考答案:A18.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A.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B.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C.具有不均衡性的特征D.维系世界政治格局稳定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并结合所学可知,决定国家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因此美苏冷战实质是国家利益的争夺,B项正确;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可得知,美苏冷战之中有意识形态的体现,但意识形态的分歧实质是国家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争夺的不均衡性,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说明美苏两国的争斗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的传统的大国行为,并非为了世界政治格局的稳定,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联系所学美苏冷战的实质分析解答。19.右图是某一时期刊登的一款牙刷广告,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全面抗战爆发导致爱国热情高涨B、抗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C、“实业救国”的思潮开始兴起D、民族企业利用爱国主义进行宣传参考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材料中民国二十五年,应为1936年,1937年全面抗战才爆发,A选项错误。B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C选项实业救国思潮开始于19世纪末。故D选项正确。20.阅读下表“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时间

工业类别1935年1941年资本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资本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冶炼业47.40.19%13570.737.01%机械金属业415.51.66%4402.710.6%纺织业12170.348.53%5884.714.17%食品工业6159.824.56%2726.66.57%A.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

B.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C.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D.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参考答案:D21.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A.本质是爵位之争

B.维护了当时的分封制C.瓦解了当时的宗法制

D.促进了社会制度变革参考答案:答案:D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破坏了分封制,促进了社会制度变革,故D正确。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本质是分封制的瓦解,故A排除。争霸战争破坏了分封制,故B排除。“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没有突出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故材料不能说明瓦解了当时的宗法制,故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破坏22.儒学经典的第一个标准读本是(

)A.《四书章句集注》

B.《五经正义》

C.《春秋繁露》

D.《春秋》参考答案:B23.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宗法礼制逐渐崩溃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参考答案:B24.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陕北吴起镇 D.甘肃会宁参考答案:D【考点】红军长征.【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历史过程,同时考查学生对长征历史记忆的准确性.【解答】A.江西瑞金是长征的出发地.B.遵义是长征的转折点.C.陕北吴起镇是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的地点.D.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顺利结束.故选D.【点评】红军长征是从1934年10月开始的,包括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支主力红军,还有红二十五军的长征,红一方面军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标志着一方面军长征结束,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于会宁,红军长征最终结束,历时2年.25.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③农民起义频繁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对于历史事件的原因往往都是由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这几个方面来决定。材料中已经给出政治和思想上的影响,所以选择经济的原因和社会方面的原因。①是经济原因;④是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定位】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社会大变革26.西汉刘向认为:“生而富贵又无鉴而自得者鲜矣.春秋,国之鉴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甚众,未有不先见而后从之者也.”材料表明A.先秦时期宗法制逐渐遭破坏B.夏商中央政权已开始实行分封制C.春秋时期贵族阶层生活富足D.西周时期诸侯势力左右中央王权。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生而富贵又无鉴而自得者鲜矣”、“春秋,国之鉴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核心信息,即生而富贵的诸侯因不能够吸取春秋当时亡国的教训,保存国家的很少。从中即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开始的宗法分封制弊端显现,不太有利于巩固统治。进一步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CD三项的表述与题干材料内容及核心意思无关,属于无关项。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的弊端27.《旧唐书》:“(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扬州:

(

)A.地处交通要道

B.出产精美工艺品

C.是繁华的都市

D.市场受官府控制参考答案:D略28.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与这一现象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C.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参考答案:D29.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参考答案:C30.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和民权运动的开展,1870年通过英国历史上第一部《已婚妇女财产法》规定:“已婚妇女因从事任何职业、工作或手工艺,或者因独自经营而得到的工资收入都应被视为和确认是她独自拥有和处理的财产。”1875年,议会正式批准《婚姻及离婚法》,使离婚合法化,妇女也有权提出离婚。材料主要表明(

)A.妇女人格独立地位的法律确认B.工业革命极大提高妇女地位C.工业革命激发妇女的参政意识

D.民主进程激发妇女维权意识参考答案:A近代妇女地位的提高。从材料“工资收入都应被视为和确认是她独自拥有和处理的财产”、“使离婚合法化,妇女也有权提出离婚”可以看出妇女的地位得到提高,有相应的自主权利,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5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材料二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材料三1948年8月,国民党高层会议在庐山召开,蒋经国提出“公示高官国外财产”的建议,蒋介石不敢同意。

——苏州生《评蒋介石父子“官员财产公示”之争》(1)你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财产公示制度无从推广的主要阻力有哪些?据材料一指出封建统治者反腐采用的是什么制度?其反腐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7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率先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政治前提。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12分)(3)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蒋经国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蒋介石不敢同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参考答案:(1)阻力:皇亲国戚、权臣贪官。(4分)

制度:监察制度。(1分)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人治色彩浓厚,监察和处罚体现君主个人意志。(2分)(2)前提:英国19世纪议会的改革和责任内阁制的最终确立,代议制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2分)原因:1787年宪法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保障;两党制下政党相互制衡;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官员自上而下带头执行;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督执行;民众积极参与监督。(10分,写出五点即可)(3)目的:为挽救国民党因解放战争不利局面和政治腐败引发的统治危机。(4分)原因:财产公示会触及国民党官僚集团的利益。(2分)3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宁河县一个普通家庭。1951年,他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国家急需原子核物理研究人才,他欣然服从祖国需要,放弃了原有专业,转向核理论研究。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于敏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几年努力,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文章。1959年暑假,于敏与北大杨立铭教授合作,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为国家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1961年,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将要取得丰硕成果时,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于敏又一次调整了专业方向,从此隐姓埋名,默默奉献。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于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他的指挥下,我国的中子弹试验也于1988年获得成功,我国核武器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摘编自侯新杰《于敏:献身中国氢弹事业的核物理学家》(1)根据材料,概括于敏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于敏第二次转变研究方向的历史背景。参考答案:(1)开展原子核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培养了核科学研究人才;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贡献。(2)两极对峙,世界局势紧张;中苏关系恶化;以原子能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中国国防科技水平落后;新中国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详解】(1)据材料“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文章”概括得出开展原子核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据材料“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可得出培养了核科学研究人才;据材料“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1967年氢弹成功,于敏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等信息得出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贡献。(2)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世界正处于两极格局,而中国也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威胁,加之中苏关系的破裂使得中国必须加强核武器的研究以巩固国防,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故可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加以概括。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近代以前,清政府……中央政府除最高统治者皇帝外,还有内阁、南书房、军机处、六鄙、都察院、管理皇帝宫廷事务的宗人府和内务府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即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的“五口通商大臣”。它并非专职,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以后转由两江总督负责。其名义上是处理“通商事务”,但实际上是办理外交事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更加明显。一批现代化的官僚机构——总税务司(官名,掌管全国关税行政及海关人员任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政府专门负责外交、通商、海关等涉外事务的机构)等陆续成立。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19世纪中后期清朝涉外机构及涉外官员变迁的特点。(7分)

(2)简要评价这种变迁。(8分)参考答案:(1)涉外机构从无到有;从被动设立到逐渐推进;涉外官员从兼职到专职。(7分,学生回答一点给3分,两点给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