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史记》《汉书》论赞序比较司马迁班固思想_第1页
透过《史记》《汉书》论赞序比较司马迁班固思想_第2页
透过《史记》《汉书》论赞序比较司马迁班固思想_第3页
透过《史记》《汉书》论赞序比较司马迁班固思想_第4页
透过《史记》《汉书》论赞序比较司马迁班固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透过《史记》《汉书》论赞序比较司马迁班固思想之异同司马迁出生于公元前145年(一说公元前135年),其所处的时代正值汉武帝在位时期,父亲曾任太史令。班固则在公元32年出生在一个豪富、外戚身份,并有正宗家学传统的人家里。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著史宗旨,注定使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从内容、形式再到思想上都有着不一样的特点。虽然《汉书》前半部分(即汉高祖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基本是袭用《史记》,包括部分司马迁所发表的议论(“太史公曰”)。但是,不管《史记》的“太史公曰”抑或是《汉书》里的“赞曰”,都分别充分体现了司马迁和班固的思想观点。一、透过论赞序看司马迁兼尊儒道与班固独尊儒术的学术观八、、西汉武帝时期,汉代的统治思想由黄老道家思想向董仲舒的新儒学转变。因此,在这个时期的司马迁,既继承了一些道家思想观点,又接受了一些儒家观点。班固所处的东汉时期,新儒学已经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班固也就顺应地全盘接受了儒家思想。司马迁非常尊崇孔子,史记》的写作动机之一就是继承并效法孔的统治地位,班固也就顺应地全盘接受了儒家思想。司马迁非常尊崇孔子,史记》的写作动机之一就是继承并效法孔子。《史记?孔子世家》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在《史记》中,“司马迁提到孔子的地方有158处,引用孔子的言论达到88

处”,①这是除了《孔子世家》之外专门的论述。六艺和孔子之言,成为司马迁考订史料的第一标准。《史记?伯夷列传》说道:“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司马迁虽非常尊崇孔子,“考信于六艺”,但不专取六经。《史记?太史公序》:“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已表明其态度。在《史记》中司马迁还称颂了黄老道家的政治主张。黄老之学在西汉初年,适应时势,确实促进了西汉发展。《史记 ?吕太后本纪》太史公曰:“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稿,衣食滋殖。”并且在《史记?曹相国世家》、《史记?陈压相世家》等篇论赞中对汉初践行黄老道家的政治家进行了热情的赞颂。此外,司马迁在《老壮申韩列传》中称赞“老子深远矣”,这些都是对黄老之学的好评。司马迁亦对诸子百家采取兼容并包的精神,对他们的学术渊源给予相对中肯的评价。由于沉浸在儒学盛行的时代里,并自幼接受儒家正统的教育,由于沉浸在儒学盛行的时代里,并自幼接受儒家正统的教育,因此,汉书》所体现的儒学精神也就更浓厚。基本上班所推崇的亦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点。在《汉书因此,汉书》所体现的儒学精神也就更浓厚。基本上班所推崇的亦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点。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批评司马迁:“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汉书?儒林传》序言:“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至致治之成法也。”可见其推重六艺颇高。班不但以董仲舒为伦,至致治之成法也。”可见其推重六艺颇高。班不但以董仲舒为“世之纯儒”②“为群儒之首”,而且以为“推明孔氏,抑黝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者廉,皆自仲舒发之”。③他在《汉书?艺文志》序中也表述了对儒家的推崇之意:“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司马迁著史重在兼收并蓄,“成一家之言”;班固则“旁贯五经”,独尊儒术。论赞序很好体现了他们各自的学术思想。经”,独尊儒术。论赞序很好体现了他们各自的学术思想。二、透过论赞序看司马迁的通变史观与班固的尊汉正统观在历史观上,观。司马迁主张的是一种通变的历史观。而班固则更强调尊汉的正统上,观。史记》是通史,其记事是上起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汉书》则为断代史,其记事是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黄四年。因此,单从这两部史书的撰写范围和形式来看,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司马迁通变的历史观,班固尊汉的正统观。史记?太史公自序》说:“网罗天下放佚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礼乐损益,律例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始察终,见盛观衰礼乐损益,律例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明确提出“通古今之变”的通变历史观,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变又要“原始察终”,在《史记?六国年表》中,序言说道:“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迁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这正体现的是要用“原始察终”的方法历史地分析问题。“见盛观衰”则又说明“变”不仅仅是一种终始之变,亦有盛衰之变。《史记?律书序》说:“文帝时,会天下新去汤火,人民乐业,因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说的即是盛衰之变的原因。司马迁告诫世人要透过盛世的表象,发现潜在的危机,以便防患于未然。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贯穿于他的政治、经济思想当中,成为他叙述历史、解释历史的客观原则。班固著《汉书》,他的历史观是循环论和正统观的结合,将尊汉精神贯穿于全书当中。他批判司马迁将西汉皇朝的历史“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④同样是从书中的论赞序来分析的。《汉书?高祖纪》赞曰:“汉承尧运,德诈以盛,断蛇著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表达了其五德终始说的尊汉之意。《汉书?叙传》说道:“起元高祖,终于孝平王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一方面表现了班固反映了汉代的历史及其变易,另一方面则表现了班固在对整个历史考察时坚持和墨守“三统说”与“五德终始说”。此外,《汉书》非常重视以恢弘的角度去把握西汉社会的整体面貌,在《异姓诸侯王表》就有很好的体现。纵观全书论赞序,虽发现班固有提究“变”之问题,如《汉书?诸侯王表序》云:“是以究其终始强弱之变,明监戒焉。”但是由于班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位置,《汉书》断代的特点,使得这些通变之意变得很弱。因此,班固更多体现尊汉正统观。总而言之,司马迁在《史记》中体现了一种“通古今之变”的通变历史观,而班固在《汉书》中则更多显示的是一种尊汉正统观。三、 透过论赞序看司马迁与班固对待历史人物定位之异同由于历史演变观念、学术思想的不同,司马迁与班固两人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人事时有不同的论断。在处理陈涉、项羽等人的问题上,司马迁重在将他们放到整个历

史的演变中去考量,为了突出他们在历史上角色的作用,将项羽归于《本纪》当中,陈涉则列于《世家》。《史记 ?太史公自序》说道:“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作《陈涉世家》。”反映了司马迁重视历史之实的精神。而班因此,对陈涉、项羽等人的历因此,对陈涉、项羽等人的历史作用淡化,将其合为一传,从而加强汉的正统。另外,司马迁为无官无职或位卑职贱,但有一定意义的医者、游侠、商贾、日者、卜者、刺客等小人物立传,倾向民间精神。以游侠为例,《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游侠能“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采;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作《游侠列传》第六十四”。但班却不赞同司马迁的观点批评道:“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⑤在《汉书?叙传》中,班说:开国承家,却不赞同司马迁的观点批评道:“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⑤在《汉书?叙传》中,班说:开国承家,有法有别,家不藏甲,国不专杀。洲乃齐民,作威作福,如台不匡,礼法是谓!述《游侠对待某些特定历史人物,从这些论赞序中,同样可以看出司马传》第六十二。”这是班和司马迁在对待游侠的态度上的不同之处。迁与班固的不同态度。四、透过论赞序看司马迁与班固天道观之异同不管是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时期还是班固所处的东汉时期,社会上都弥漫着各种迷信色彩,西汉时期还是班固所处的东汉时期,社会上都弥漫着各种迷信色彩,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不可避免影响到两位史学家。但两人由于历史观、著史宗旨等的不同,对待天道观的态度也呈现出不同的观点。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中说道:“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

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便形势利也,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他认为秦国统一天下和高祖得天下,都是天的意志。从这可以看出,司马迁的确有着承认天人感应、天命支配人事的一面。《史记?项羽本纪》中,太史公曰:“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扳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失。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岂不谬哉!”从这句话不难看出,司马迁所重更多的是人事,在论赞中强调项羽失败是政治上、军事上一系列重大失策造成的,并非什么天意。在谈及魏被秦所灭时,《史记?魏世家》太史公曰:“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能,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在司马迁看来,即使信陵君有再大的才能,单凭他个人的力量,也无力扭转中国统一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从这些论赞中,我们可以发现,司马迁并没有对天命深信不疑,更多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比起司马迁,班固可谓对天人感应这种神学思想更加深信不疑。天比起司马迁,班固可谓对天人感应这种神学思想更加深信不疑。天人感应的神秘观点充斥于全书,用这种思想服务汉王朝。《汉书?五行志》序说道:“则《乾坤》之阴阳,效《洪范》之咎征,天人之道灿然著矣。”《汉书?窦田灌韩传》赞曰:“偶合有命,悲夫!”从这些论赞可以看出,班认为历史上的盛衰兴亡、吉凶祸福,都是天命所定。汉书?赞可以看出,班认为历史上的盛衰兴亡、吉凶祸福,都是天命所定。汉书?王莽传》赞曰:“俱用灭亡。皆亢龙绝气,非命之运。紫色渑声,余分润位,圣王之躯除云尔。”这强调天命与五行为主,班用天命解释历史演变与成败。虽然班固信天命的思想占了主要地位用天命解释历史演变与成败。虽然班固信天命的思想占了主要地位但在某些观点中,对司马迁的天道观也有所继承,有其重人事的一面。如“究观方士祠官之变,谷永直言,不亦正乎!不亦正乎!”⑥这句话就体现了他反对淫祀、神仙、厚葬等迷信的一面。总之,从《史记》、《汉书》的论赞序可以看出,在天道观上,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重人事,但又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定的天命王权思想。相比司马迁,班固则更多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封建正统思思想。相比司马迁,班固则更多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封建正统思想更加浓厚。从《史记》、于不同的社会背景、汉书》论赞序中看司马迁与班固思想的异同,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个人经历、不同的家学渊源,论赞序很好体现了司马迁与班在天道观上、历史观上、学术等从《史记》、于不同的社会背景、汉书》论赞序中看司马迁与班固思想的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