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国民经济》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考试必过)_第1页
最新电大《国民经济》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考试必过)_第2页
最新电大《国民经济》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考试必过)_第3页
最新电大《国民经济》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考试必过)_第4页
最新电大《国民经济》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考试必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代号1043座位号III中央播送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国民经济核算试题2021年7月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此题共30分,每题2分)1.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效劳的同质性分类形成()。A.机构单位B.机构部门C'.产业部门D.综合部门2.下面各项经济交易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A.农民交售的粮食B.工业企业生产用于销售的产品c.建筑业用于销售的房屋D.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效劳3.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000亿元,总产出为7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500亿元o那么该地区中间投入为()亿元oA.2700B.3200c.37004.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象限是()。A.第I象限B.第Ⅱ象限c.第Ⅲ象限D.第Ⅳ象限5.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cA.政府税收B.劳动报酬c.营业盈余D.增加值6.某年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为9.5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折旧为0.5亿元,总消费为6.5亿元,那么总储蓄为()。A.3亿元B.9亿元c.10亿元D.2.5亿元7.如果一机构部门在一时期内的经济总量如下:增加值为1000亿元,原始总收入为400亿元,可支配总收入为300亿元费总储蓄为300亿元。根据各部门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中的特点判定,该部门应该是()。A政府部门B非营利性机构部门。.C非营利性机构部门D居民〔住户〕部门8.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A.财产收入B经常转移C.资本转移D.储蓄9~资本账户中的平衡项是()A资本转移收入净额B.其它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C总储蓄D.资金余缺10.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总范围是()。A.金融资产B.经济资产C非经济资产D既包括经济资产也包括非经济资产11.某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对外贸易差额为一200亿美元,效劳对外贸易往来差额为60亿美元,收益及经常转移差额为十10亿美元,那么经常工程差额为()。A.-130亿美元B.+270亿美元c.-140亿美元D一190亿美元12.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A.地理领土B.政治领土c.经济领土D.全部领土13.以下账户中核算初次分配收入的账户是()A.生产账户B.收入形成账户c.收入再分配账户D.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14.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进行核算。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可支配收入D.国民总收入15.人口总数是()。A.流量B.存量c.既是流量又是存量D.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得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总分值。多项选择、少选或错选不得分。此题共15分,每题3分)1.固定资产形成包括(A.购置大型机器设备B.土地改进c.矿藏的勘探D.新增奶牛300头E.建筑工程完工2.以下工程中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范围的有()。A.居民家庭的工资收入B.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c.政府对政策性亏损企业的补贴D.政府拨付给科教文卫部门的经常性经费E.某企业支付给银行的贷款利息3.在以下各金融资产工程中,属于金融机构负债的是()。A.通货B.存款c.贷款D.证券(不含股票〉E.保险准备金4.以下核算属于流量核算的有()。A.国民收入核算B.投入产出核算c.资金流量核算D.资产负债核算E.国际收支核算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我国国际经济交易活动的根本工程是()。A.经常工程B.资本和金融工程c.净误差与遗漏工程D.储藏资产增减额工程E.贸易收支工程得分i评卷人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根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2.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指标有两种,即总产出和增加值。两个指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其它部门的产品和效劳的价值,后者不包括。3.投入产出表第1象限的每个数字都有双重意义,从纵向看,它说明每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效劳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称为中间产品。4.国民总收入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5.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6000亿元,负债总额为7000亿元,净值2500亿元,那么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3500亿元。得分|评卷人四、计算分析题(此题共30分)1.某地区2021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24640亿元;(2)最终消费1232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10472亿元,公共消费1848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462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4312亿元,库存增加223.3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84.7亿元;(4)出口2156亿元;(5)进口1540亿元;(6)固定资本折旧2772亿元;(7)劳动者报酬7700亿元;(8)生产税680亿元;(9)生产补贴54.6亿元。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及营业盈余。(15分)2.某部门有关资产变化以及负债和净值变化资料如下:该部门可支配收入为1152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176亿元;存货增加444亿元;总储蓄1152亿元;资本转移收入54亿元;资本转移支出10.8亿元;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为00(假设不存在统计误差〉要求:(1)计算该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资本转移收入净额和资金余缺;(2)编制该部门的资本帐户。(15分)2021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各有囚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此题共30分,每题2分)1.C2.D3.B4.A5.D6.A7.B8.D9.D10.B11.A12.C13.B14.A15.B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总分值。多项选择、少选或错选不得分。此题共15分,每题3分)l.ABCDE2.ABCE3.ABDE4.ABCE5.ABeD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错。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根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效劳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o2.正确。总产出以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测度,全部价值中既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也包括劳动报酬价值和资本报酬价值;增加值以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测度,不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3.错。第I象限的每个数字,从纵向看说明每个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效劳的数量,称为中间技入。4.错。不一定,因为:国民总收入=GDP十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所以两者的关系取决于来自国外的净要收入净额。5.正确。因为:(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一负债=净值那么非金融资产=净值十负债一金融资产=2500十7000-6000=3500亿元四、计算分析题(此题共30分)1.(15分〉解: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12320+4620十(2156-1540)==17556(亿元)(5分)中间消耗=总产出一国内生产总值==24640-17556==7084(亿元)(5分)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一固定资本折旧一劳动者报酬一生产税净额=17556-2772-7700一(680-54.6)==6458.6(亿元)(5分〉2.解:(1)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十存货增加=1176十444~=1620(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转移收入一资本转移支出=54-·108=43.2(亿元〉资金余缺=总储蓄十资本转移收入净额一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一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1152+43.2-1620一0=-424.8(亿元)(10分)(2)(5分〉资本帐户使用金额来源金额试卷代号:1043座位号中央播送电视大学201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国民经济核算试题2021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此题共30分,每题2分)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总收入D.社会最终产品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根本依据是()。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营利单位和非营利单位D.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3.某企业以下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A.生产并销售轿车11万辆B.期初、期末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余额20亿元c.企业自制设备价值10亿元D.提供产品售后支持效劳收入20亿元4.农业部门总产出计算的特点是()。A.以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体进行计算B.针对各生产单位分别计算各项产品的总产值c.在一个生产单位内不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D.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5.生产账产中的平衡项是()。A.增加值B.总产出c.中间消耗D.营业盈余6.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增加值的构成c.再分配关系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7.以下指标中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环节的是()。A.生产税B.财产收入c.所得税D.劳动报酬8.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增加值和财产收入B.劳动报酬和增加值c.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D.增加值和营业盈余9.恩格尔系数是指()。A.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B.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c.居民总消费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D.耐用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10.以下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A.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划拨3000万元的救济款B.某金融机构购置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c.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困定资产D.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11.资本帐户中的平衡项是()。A.资本转移收入净额B.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c.资金余缺D.统计误差12.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金融资产的增加B.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c.资金余缺D.金融负债的增加13.我国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A.企业部门B.产业部门c.基层单位D.所有常住机构单位14.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记录在()。A.资本账户B.金融账户c.资产数量其它账户D.重估价账户15.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平衡工程是()。A.经常工程B.资本和金融工程C净误差与遗漏D.储藏资产得分陌石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总分值。多项选择、少选或错选不得分。此题共15分,每题3分}1.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主要有()A.产品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D.内部交易E.其它积累交易2.以下属于机构部门分类的有(A.住户部门B.建筑部门c.金融机构部门D.地质勘探部门E政府部门3.各机构部门中不具有消费职能的部门有()A.非金融企业B.金融机构c.住户部门D.政府E.为居民效劳的非营利机构4.形成积累的主要来源有(A.资产的购置B.资产的出售c.资产的发现D.资产的毁损E.资产价格的变动5.积累账户包括()A.资本交易账户B.金融交易账户C.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D.重估价账户E.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得分|评卷人三、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工业总产出是按"工厂法"计算的,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工业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但在工业企业之间可以重复计算。2.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都是一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经济单位,两种单位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都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3.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范围。4.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储蓄。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节余资金。5J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本形成各种交易都会影响到一国当期资产总量的变化。得分|评卷人l四、计算分析题(30分)1.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l)当期增加值为7680亿元,其中劳动报酬3200亿元,生产税净额128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480亿元(2)当期利息收入160亿元,利息支出56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1440亿元,来自其它单位的投资收益288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16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28.8亿元,外商企业的留存收益48亿元。要求: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15分)2.某地区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40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160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1600亿元,银行存款640亿元,购置股票和债券56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480亿元。要求:(1)计算以下指标:居民储蓄额;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居民的金融负债额;(2)编制居民部门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解释二者关系。(15分)试卷代号2021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此题共30分,每题2分)1.A2.B3.C4.D5.A6.D7.C8.D9.A10.C11.C12.A13.D14.C15.C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总分值。多项选择、少选或错选不得分。此题共15分,每题3分}1.ABCDE2.ACE3.AB4.ABCDE5.ABCD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对。工业总产出是企业本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的最终产品,但企业最终产品,有可能成为其它企业的中间产品。因此,在企业内部不存在产品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但在企业之间存在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2.错。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一国的经济领土内是否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常住机构单位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而非常住机构单位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不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3.对。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是直接与生产相关的要素收入流量,主要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营业盈余等流量。该题中的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财产收入,故属于是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范畴。4.错。储蓄是指各机构部门没有花在最终消费货物与效劳上的那局部可支配收入。5..错。资本形成核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当期产出作为资本品被配置在各部门转化为各部门的资产;另一种是原有资产的交易。第一种情况会对一国资产总量产生影响,第二种交易只是使原有资产在各部门重新配置,不影响一国资产总量。四、计算分析题(30分)J.解:(1)该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当期利息收入当期利息支出十投资收益一地租净支出一红利支出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一外商企业留存收益=160-56+2800-16-1440-28.8-48=1451.2(亿元)(5分)(2)该企业部门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编制步骤如下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一劳动者报酬一生产税净额=7680-3200-1280=3200(亿元)净营业盈余=总营业盈余一固定资本消耗=3200-480=2720(亿元)(5分)原始收入分配账户单位:亿元2.解(1)(5分)居民储蓄额=居民可支配收入一当期消费支出=4000-1600=2400亿元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净贷出)=居民储蓄额一实物投资支出=2400-1600=800亿元居民的金融负债额=金融资产总额一净金融投资额=(银行存款十股票和债券十保险缴款)一净金融投资额=(640十560+480)-800=880亿元(2)(10分)试卷代号:1043座位号中央播送电视大学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国民经济核算试题2021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从以下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1.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A.住户和法人单位B.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2.用分配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A.劳动报酬B.资本形成总额C.生产税净额D.营业盈余3.技人产出表的第田象限主要反映()。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C已增加值的构成D.再分配关系4.以下不属于中间消耗核算的内容是()。A.自购原材料B.职工教育费c.保险效劳费D.固定资产更新5.以下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的是()。A.所得税B.生产税c.劳动报酬D.财产收入6.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属于()。A.财产性收入B.生产性收入c.转移性收入D.投资收入7.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0万元的生产设备元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项交易属于()A.经常转移B.现金转移C.资本转移D.财产收入8.以下各项资产中属于非生产资产的是()。A.机器设备B.厂房c.原材料储藏D.商标所有权9.以下指标中,不属于金融交易的指标是()。A.股票红利收入B.活、定期存款c.企业贷款D.购置保险10.资产负债帐户的左方列示()。A.资产和净值B.资产c.负债D.负债和净值11.以下不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工程核算的内容是()。A.货物与效劳B.收益C.债务减免D.经常转移12.以下账户中属于积累账户的是()。A.货物与效劳账户B.生产账户C.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D.金融交易账户13.国民经济核算在地域上的开展,产生了()。A.国民经济短期核算B.国民经济地区核算c.人口、劳动力核算D.环境及其他附属核算14.更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人口总量指标是()。A.人口总量B.现有人口c.常住人口D.出生人口数15.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用的指数主要是(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得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在以下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15分}1.机构单位根据市场特征可以分为()。A.基层单位B.营利性机构单位C.非营利性机构单位D.常住机构单位E.非常住机构单位2.包括在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核算中的有以下内容()。A.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B.森林、矿藏等价值C.报纸、书刊等的投递业务D.建筑业活动及房屋经营活动E.政府部门活动及其效劳3.下面属于经常转移的工程有(A.住户和法人单位缴纳的所得税B.劳动者对社会保险方案的缴款c.各单位代其职工对社会保险方案的缴款D.政府对政策性亏损企业的补贴E.居民个人购置福利彩票4.积累核算账户有A.收入再分配账户B.资本交易账户c.金融交易账户D.资产数量其它变化账户E.重估价账户5.以下属于金融交易工程的有()。A.某户居民向保险公司购置了2000元的保险B.某户居民购置股票后年底获得分红3000元c.某户居民购置了2.5万元的国债D.某企业向银行贷款200万元E.某企业购置了3.5万元的固定资产得分|评卷人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根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2.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3.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局部是第I象限。4.资本账户的起始项是总储蓄。这里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节余资金。5.无偿捐赠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工程中的经常转移。得分|评卷人四、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存2位小数。此题共30分)1.某地区2008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单位:亿元):(1)总产出6800亿元;(2)中间消耗3120亿元;(3)最终消费2158亿元;(4)资本形成总额1495亿元;(5)固定资本消耗208亿元;(6)货物和效劳进口146亿元。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效劳出口(含向外地输出)0(l2分)2.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1)当期增加值为3360亿元,其中劳动报酬1560亿元,生产税净额36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40亿元;(2)当期利息收入12亿元,利息支出42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960亿元,来自其它单位的投资收益24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6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9.6亿元,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18亿元。要求: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18分)试卷代号:1043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错。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根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效劳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2.错。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除包括货物的生产外,还包括效劳的生产。3.对。第I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所以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4.错。储蓄是指各机构部门没有花在最终消费货物与效劳上的那局部可支配收入。5.对。经常转移记录的是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各种单方面转让的收支。判断经常转移包括两个最根本的因素,一是"非资本转移",二是"单方面转让"。题目中的无偿捐赠符合这两个标准。四、计算题(共30分)1.(12分)解: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一中间消耗=680。一3120=3680(亿元)(4分)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一固定资本消耗=3680-208=3472(亿元)(4分)货物和效劳出口=国内生产总值一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效劳进口=3680一2158-1495十146=173(亿元)(4分)2.(18分)解:(1)该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当期利息收入一当期利息支出+投资收益一地租净支出一红利支出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一外商企业留存收益=12-42+240-6960-9.6-18=一783.6(亿元)(5分)(2)该企业部门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编制步骤如下: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一劳动者报酬一生产税净额=3360-1560-360=1440(亿元)净营业盈余=总营业盈余一固定资本消耗=1440-240=1200(亿元)试卷代号:1043座位号口口中央播送电视大学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国民经济核算试题2021年月一、单项选择题(从以下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1.在国民经侨核算的收人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总量特征的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国民可支配收人D.社会总产出2.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效劳的同质性分类形成()。A.机构部门B.产业部门C.行业部门D.综合部门3.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A.基层单位B.产业部门C.常住单位D.非常住单位4.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大修理属于()。A.固定资产折旧B.固定资产损耗C.中间消耗D.固定资产投资5.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的数量。A.最初投人B.中间投人C.最终产品D.总产品6.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人的是()。A.金融资产B.地下资产C.版权ID.机器设备的租借7.收人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流量属于()。A.经常性收人B.转移性收人C.生产性收人_D.分配性收人8.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可将其归纳为()。A.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C.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D.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9.以下各项中属于资本转移的是()。A.某企业购人机器设备B.某企业向灾区捐款C.某企业向政府交纳所得税D.某企业接受国外捐赠款项用于厂房的修建10.资产负债流量核算反映的是()。A.期初资产存量B.期末资产存量C.两个时点间资产负债变动D.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总量11.国民资产负债分类是根据()划分的。A.资产负债流动性B.企业的经营过程C.资产性质D.综合考虑以上因素12.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国()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A.地理领土B.经济领土C.政治领土.D全部领土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A进出口差额B国际收支根本差额C国外净要素收支D国际收支总差额14.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中的收人再分配帐户的主要目的是(A.反映实物量特征和供给与需求状况B.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成果和价值形成C.反映一定时期国民所分配收人D.核算国民可支配收人15.国际规定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标准是()。A.16岁以上全部人口B.16岁至60岁的全部人口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D.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得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在以下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15分)1.国民经济核算中反映国民经济收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有(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国民可支配收人D.最终消费支出E.总储蓄额2.我国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A.非金融企业部门一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E.国外部门3.个人消费支出包括下述内容()。A.缴纳个人所得税B.非耐用消费品支出C.耐用消费品支出D.文化效劳费用支出E.购置房产4.某企业为本单位职工交纳退休保险金50万元,这属于().A.居民部门转移性收人B.居民部门转移性支出C.政府部门人转移性收人D.政府部门人转移性支出E.资本转移5.库存是指生产单位所持有的各种存货,具体包括()A.材料和供给品库存B.在制品库存C.制成品库存D.转卖货物库存E.小型的、简单的或价值较低的耐用品得分评卷人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根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2.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3.投人产出表的核心局部是第I象限。4.资本账户的起始项是总储蓄。这里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节余资金。5.无偿捐赠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工程中的经常转移。得分-评卷人四、计算题(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存2位小数。共30分)1.已知某地区2021年以下资料:增加值9210亿元,劳动者报酬支出5193.6亿元,生产税净额1380亿元,财产收人1230亿元,财产收人支出1184.4亿元,经常转移支出1852.8亿元,经常转移收人2184亿元,资本转移收人净额26.4亿元,资本形成总额3900亿元。要求:(1)计算以下指标:初次分配总收人、可支配总收人、总储蓄、净金融投资。(2)根据数据和计算的全部数据,编制相应的资金流量帐户。(18分)2.某企业2021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1)可支配总收人710万元;(2)固定资本消耗460.5万元;(3)缴纳资本税52万元;(4)接受捐赠79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33万元;(6)用于购置生产设备资金716.4万元;(7)年初库存32万元;(8)年末库存17.6万元。要求:(1)计算该企业总储蓄指标。(2)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并编制资本账户。(12分)试卷代号:1043一单项选择题(从以下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B2.B3.A4.D5.B6.D7.C8.B9.D10.C11.C12.B13.D14.D15.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BC2.ABCDE3.BCD4.BC5.ABCDE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错。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根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效劳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2.错。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除包括货物的生产外,还包括效劳的生产。3.对。第I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所以是投人产出表的核心。4.错。储蓄是指各机构部门没有花在最终消费货物与效劳上的那局部可支配收人。5.对。经常转移记录的是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各种单方面转让的收支。判断经常转移包括两个最根本的因素,一是“非资本转移〞,二是“单方面转让〞。题目中的无偿捐赠符合这两个标准。四、计算题(共30分)1.解:(18分)(1)非金融企业部门初次分配总收人=增加值一劳动者报酬一生产税净额+财产收人一财产收人支出二9210一5193.6一1380+1230一1184.4=2682(亿元)(2分)(2)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总收人=初次分配总收人+经常转移收人一经常转移支出=2682+2187一1852.8=3013.2(亿元)(2分)(3)此处未涉及消费,故非金融企业部门总储蓄=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总收人=3013.2亿元(2分)(4)非金融企业部门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收人净额一资本形成总额=3013.2-+-26.4一3900=一860.4(亿元)(2分)(5)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账户如下:(10分)2.解:(12分)(1)由于企业没有最终消费,可支配收人全部形成储蓄=710(2分)(2)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十库存变化十贵重物品净获得=716.4+(17.6一32)+0=702(万元)(5分)

试卷代号:1043座位号口中央播送电视大学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国民经济核算试题2021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从以下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1.在国民经济核算的收人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人初次分配总量特征的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国民可支配收人D.社会总产出2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效劳的同质性分类形成(A.机构部门B.产业部门C.机构单位D.综合部门3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微观主体是()。A.基层单位B常住单位C。产业部门D.非常住单位4.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A.固定资产折旧B.固定资产损耗C.中间消耗D.固定资产投资5.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的数量。A。最初投入B.中间投人C.最终产品D.总产品6.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入的是()。A.金融资产B.地下资产C.版权D.机器设备的租借7.收人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流量属于()。A.经常性收人B.转移性收人C.生产性收人D.分配性收人8.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可将其归纳为()。A.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C.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D.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9.以下各项中属于资本转移的是()。A.某企业购入机器设备B.某企业向灾区捐款C.某企业向政府交纳所得税D.某企业接受国外捐赠款项用于厂房的修建10.资产负债流量核算反映的是()。A.期初资产存量B.期末资产存量C.两个时点间资产负债变动D.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总量11.国民资产负债分类是根据()划分的。A.资产负债流动性B.企业的经营过程C。资产性质D.综合考虑以上因素12.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国()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A.地理领土B.经济领土C.政治领土D.全部领土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A进出口差额B国际收支根本差额C国外净要素收支D国际收支总差额14.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中的收人再分配帐户的主要目的是()。A.反映实物量特征和供给与需求状况B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成果和价值形成C反映一定时期国民所分配收人D.核算国民可支配收入15.国际规定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标准是()。A.16岁以上全部人口B.16岁至60岁的全部人口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D.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得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在以下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15分)1.国民经济核算中反映国民经济收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有(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国民可支配收人D.最终消费支出E.总储蓄额2.我国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E.国外部门3.个人消费支出包括下述内容()A.缴纳个人所得税B.非耐用消费品支出C.耐用消费品支出D文化效劳费用支出E.购置房产4.某企业为本单位职工交纳退休保险金50万元,这属于()。A.居民部门转移性收人B.居民部门转移性支出C.政府部门人转移性收人D.政府部门入转移性支出E.资本转移5.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中的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包括()。A.收人形成账户B.原始收人分配账户C.收人再分配账户D.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E.金融交易账户得分评卷人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根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2.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3.投人产出表的核心局部是第I象限。4.资本账户的起始项是总储蓄。这里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节余资金。5.无偿捐赠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工程中的经常转移。得分评卷人四、计算题(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小数。共30分)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2004年以下资料:增加值7675亿元,劳动者报酬支出4328亿元,生产税净额1150亿元财产收人1025亿元,财产收人支出987亿元,经常转移支出1544亿元,经常转移收人1820亿元,资本转移收人净额22亿元,资本形成总额3250亿元。要求:(1)计算以下指标:初次分配总收人、可支配总收人、总储蓄、净金融投资。(2)根据数据和计算的全部数据,编制相应的资金流量帐户。(18分)2.某企业2006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1)可支配总收人801万元;(2)固定资本消耗530.1万元;(3)缴纳资本税44.6万元;(4)接受捐赠81.9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40万元;(6)用于购置生产设备资金814.5万元;(7)年初库存32万元;(8)年末库存17.6万元。要求:(1)计算该企业总储蓄指标;(2)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并编制资本账户。(12分)试卷代号:104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B2.B3.A4.C5.B6.D7.C8.B9.D10.Ci1.C12.B13.D14.D15.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BC2.ABCDE3.BCD4.BC5.ABCD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X。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根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效劳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2.X。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除包括货物的生产外,还包括效劳的生产。3.√。第I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所以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4×储蓄是指各机构部门没有花在最终消费货物与效劳上的那局部可支配收人。5.√。经常转移记录的是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各种单方面转让的收支。判断经常转移包括两个最根本的因素,一是〞非资本转移〞,二是〞单方面转让〞。题目中的无偿捐赠符合这两个标准。四、计算题(共30分)i.解:(i8分)(1)非金融企业部门初次分配总收人=增加值一劳动者报酬一生产税净额+财产收人一财产收人支出=7675一4328一1150+1025一987=2235(亿元)(2)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人+经常转移收人一经常转移支出=2235+1820一1544=2511(亿元)(3)此处未涉及消费,故非金融企业部门总储蓄=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总收人=251(亿元)(4)非金融企业部门净金融投资=总储蓄十资本转移收人净额一资本形成总额=2511+22一3250=一717(亿元)(5)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账户如下:2.解:(12分)(1)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贵重物品净获得=814.5+(17.6一32)+0=800.1(万元)试卷代号:1043座位号巨工习中央播送电视大学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国民经济核算试题2021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从以下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1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A,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B.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C.住户和法人单位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2保险公司属于()。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3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社会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效劳总量是()。A。国内总产值B.国内生产净值C.社会总产出D.国民总收人4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300。亿元,总产出为4600亿元,那么该地区中间投人为()亿元A.7600B.4600C.3000D.16005投人产出表的第工象限主要反映()。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C。各部门增加值分配D.增加值的构成再分配关系6某企业为本单位职工交纳退休保险金50万元,这属于()。A.企业部门转移性支出B.居民部门转移性支出C.居民部门转移性收人D.资本转移7我国财政经常性拨款中的国防和武装警察部队经费属于()。A.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B.资本转移C.其他经常转移D.政府部门转移性收入8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的工程是()。A.资本形成总额B‘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C.资金余缺D.资本转移收人净额9在金融资产中,不存在对应负债的是()。A.通货B.存款C.其它金融资产D.储藏资产10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记录在()。A.资本账户B.资产数量其它账户C.金融账户D.重估价账户11.对外经济核算的估价原那么是()。A,市场价格B.历史价格C.要素价格D.根本价格12.不能记人货物进出口的是()。A.我国从别国进口纺织材料B.我国向别国出口农产品C.我国某企业一批设备送出国外进行简单加工D.某国驻我国大使馆向我国某企业订购一批办公用品13从国民经济收人分配来讲,再分配收人和支出应是相等的,两者不等主要是与()形成有关。A.国外财产收支B.国外经常转移收支C.对外劳动要素收人净额D.支付国外的生产税净额14.社会劳动者不包括()。A.企业合同工B.家务劳动者C.自谋职业者D.临时性从业人员15国民经济核算中,比拟综合全面的国民经济物价指数是()A总产出物价指数B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C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D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二多项选择题(在以下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15分)16国民经济核算的原那么包括(A.市场原那么B,计算原那么C.所有权原那么D.三等价原那么E.核算统计原那么17.产业翻中间消耗核算包括以下内容(A.生产单位外购的燃、材料B.生产单位自产自用的动力C.生产单位自制的价值低于200元的工具D.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支出E.职工教育费用及效劳性作业18.投人产出表的结构包括(A.第工象限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第Ⅱ象限反映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C.第Ⅲ象限反映各部门增加值分配。D.第Ⅳ象限主要反映再分配关系。E.总投入=中间投人十最初投人19·下面属于经常转移的工程有(A.住户和法人单位缴纳的所得税B.政府对政策性亏损企业的补贴C.某企业支付给银行的贷款利息D.居民从政府及各单位领取的各种困难补助E.我国政府对某国灾区的援助20.人口总量统计中通常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人口范畴‘A.现有人口B.常住人口C.出生人口数D.人口自然增加数E.人口出生率得分评卷人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21·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到市场上销售的局部应统计为生产的产出,计人国内生产总值;而自用的局部不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不计人国内生产总值。]22·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小型工具前者属于中间消耗,后者属于固定资本消耗。23·直接消耗系数会受影响它的因素变化而变化。24·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收人初次分配核算的范围。25·劳动者从企业获取货币工资和住户用存款购置债券都属-TP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得分评卷人四、计算题(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存2位小数。共30分)26·某地区如下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7G).(1)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人62亿元。(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人340亿元。(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人83亿元。(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人68亿元。(6)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人452亿元;中间投人85亿元。(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0o;中间投人76亿元。(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16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人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12分)27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16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80。亿元,上缴生产税150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50亿元,支付无形资产使用费等财产收人1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138亿元,支付职工社会保险金17亿元,为灾区及希望工程捐款8亿元,上缴现期所得税450亿元。试根据所给资料编制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相关收入分配帐户。(18分)试卷代号:104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A2.B3.C4.D5.A6.B7.C8.D9.D10.B11.A12.C13.B14.D15.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6.ACDE17.ABCDE18.ABCDE19.ADE20.AB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21.X。国民经济生产核算依据的是市场原那么。该原那么强调:但凡为市场交换目的所组织的生产活动,而不管其产出在市场上销售,还是自用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22.X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共性在于都是货物和效劳价值向产出的转移,但二者有较大的区别。中间消耗通常是一次投人到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有形物质产品,而固定资产是在生产过程中被反复使用的货物,其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出中。因此,在企业部门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很明显属于中间消耗,大型工具如机床等属于固定资产,而小型工具属于中间消耗。23.丫。根据影响直接消耗系数的因素可知,这些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它们也会影响直接消耗系数的变化。24.丫。收人初次分配核算的是直接与生产相关的要素收人流量,主要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财产收人、营业盈余等流量。该题中的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财产收入,故属于是收人初次分配核算的范畴。25.X。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即交易的两个组成局部都是金融性的,都涉及现有金融资产所有权的转移、金融资产或负债的产生和消失。所以住户用存款购置债券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而劳动者从企业获取货币工资那么属于其他货币性交易,即交易只有一个方面是金融性的,另一方面却是非金融性的。四、计算题(共30分)26.(12分)用生产法计算该地区GDP为GDP=1(各部门增加值)=艺(各部门总产出一该部门中间投人)=(280一62)+(960一340)+(326一83)+(188一35)+(237一68)+(452一85)+(530+530X10%一76)=2277(亿元)用支出法计算该地区GDP为GDP二最终消费十资本形成总额十(出口一进口)=1686+548+(75一32)“2277(亿元)27_(18分)解:总营业盈余=增加值一劳动报酬一生产税净额=1680-800-(150-50)=780(亿元)原始收人总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人净额=780+(138-142)=776(亿元)可支配总收人二原始收人总额+经常转移收人净额=776-(0一17-8-450)=301(亿元)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人分配帐户如下(单位:亿元

试卷代号:1043座位号巨工]中央播送电视大学2007-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国民经济核算试题2021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从以下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1·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A.住户和法人单位B.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2.用分配法计算国内生i',,0值时,不需要计算(,。A.劳动报酬B.资本形成总额C.生产税净额D.营业盈余3·投入产出表的第fli象限主要反映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C.增加值的构成D.再分配关系4.以下不属于中间消耗核算的内容是(,。A.自购原材料B.职工教育费C.保险服务费D.固定资产更新5.二分配流量不属于收人初次分配的是‘,。A所得税B劳动报酬C营业盈余D财产收人6.收人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人属于(A.财产性收人B.生产性收人C.转移性收入D.投资收人7.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0万元的生产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项交易属于()。A.经常转移C.资本转移B.现金转移D.财产收人8.以下各项资产中属袜生产资产的是(A.机器设备B.厂房C.原材料储藏D.商标所有权9指标中,不属于金融交易的指标是()。A.工资收人B.活、定期存款C.企业贷款D.购置保险10.资产负债账户的左方列示()。A.资产和净值B.资产C.负债D.负债和净值11.以下不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工程核算的内容是(A.货物与效劳B.收益C.债务减免D.经常转移12.以下账户中属于积累账户的是(A.货物与效劳账户B.生产账户C.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D.金融交易账户13.国民经济核算在地域上的开展产生了(A.国民经济短期核算B.国民经济地区核算C.人口、劳动力核算D.环境及其他附属核算14.更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人口总量指标是(A.人口总量口B.现有人口C.常住人D.出生人口数15·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用的指数主要是(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二、多项选择题(在以下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15分)16.机构单位根据市场特征可以分为(A.基层单位C.非营利性机构单位E.非常住机构单位B.营利性机构单位D.常住机构单位17.包括在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核算中的有以下内容(A.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B.工业、企业自制设备C.报纸、书刊等的投递业务D.建筑业活动及房屋经营活动E.政府部门提供的各种效劳18下面属于经常转移的项目有()。A.住户和法人单位缴纳的所得税B.劳动者对社会保险方案的缴款C.各单位代其职工对社会保险方案的缴款D.政府对政策性亏损企业的补贴E.居民个人购置福利彩票19积累核算账户有()。A.收人再分配账户B.资本交易账户C.金融交易账户D.资产数量其它变化账户E.重估价账户20下列属于金融交易工程的有()A.某户居民向保险公司购置了2000元的保险B.某户居民购置股票后年底获得分红3000元C.某户居民购置了2.5万元的国债D.某企业向银行贷款200万元E.某企业得到国家生产补贴1000万元得分评卷人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21.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根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22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23.投人产出表的核心局部是第I象限。24.资本账户的起始项是总储蓄。这里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节余资金。25.无偿捐赠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工程中的经常转移。得分评卷人四、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存2位小数。此题共30分)26.某地区2006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单位:亿乱(1)总产出8500亿元;(2)中间消耗4124亿元;(3)最终消费2658亿元;(4)资本形成总额1868亿元;(5)固定资本消耗259亿元;(6)货物和服务进口186亿元。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效劳出口(含向外地输出)。(12分)27·假设某地区企业糊有关资料:(1)当期增加值为280。亿元,其中劳动报酬130。亿元,生产税净额3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2)当期利息收人10亿元,利息支出35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800亿元,来自其它单位的投资收益20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5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8亿元,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15亿元。要求: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人净额始净收人,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18分)试卷代号:104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A2.B3.C4.D5.A6.B7.C8.D9.A10.B11.C12.D13.B14.C15.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6.BC17.ACDE18.ABCE19.BCDE20.ACD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21.X。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根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效劳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22.X。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除包括货物的生产外,还包括效劳的生产。23.丫。第I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所以是投人产出表的核心。24.X。储蓄是指各机构部门没有花在最终消费货物与效劳上的哪局部可支配收人。25.丫。经常转移记录的是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各种单方面转让的收支。判断经常转移包括两个最根本的因素,一是“非资本转移〞,二是“单方面转让〞。题目中的无偿捐赠符合这两个标准。四、计算分析题(共30分)26.(12分)解: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一中间消耗“8500-4124=4376(亿元)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一固定资本消耗二4376-259=4117(亿元)货物和服务出口=国内生产总值一最终消费一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效劳进口=4376一2658一1868-1-186=36(亿元)27.(18分)解:(1)该企业部门财产收人净额二当期利息收人一当期利息支出+投资收益一地租净支出一红利支出一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一外商企业留存收益=10-35+200-5-800一8一15=一653(亿元)(5分)(2)该企业部门原始收人分配账户的编制步骤如下: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一劳动者报酬一生产税净额=2800-1300-300=1200(亿元)净营业盈余=总营业盈余一固定资本消耗=1200-200=1000(亿元)原始净收人二原始总收人一固定资本消耗=547-200=347

试卷代号:1043座位号口二]中央播送电视大学2007-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会计等专业试题Zoos年i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此题共30分,每题2分)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总收入U.社会最终产品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根本依据是(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营利单位和非营利单位D.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3.某企业以下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A.生产并销售轿车11万辆B.期初、期末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余额20亿元C.企业自制设备价值10亿元D.提供产品售后支持效劳收人20亿元4.农业部门总产出计算的特点是()。A。以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体进行计算B.针对各生产单位分别计算各项产品的总产值C.在一个生产单位内不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D.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5.投入产出表的第I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A.技术经济联系B.经济联系C.技术联系D.再分配关系6.投入产出表的第I象限主要反映(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增加值的构成C.再分配关系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7.以下分配流量不属于收人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A.营业盈余B.财J}收人C.所得税D.劳动报酬8.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人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增加值和财产收人B。劳动报酬和增加值C,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D.增加值和营业盈余9.恩格尔系数是指()。A.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B.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C.居民总消费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D.耐用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10.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是()。A.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B.某金融机构购置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C.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11.资本账户中的平衡项是()。A.资本转移收人净额B.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C.资金余缺D,统计误差12.金融账户使用方记录的是()。A.金融资产的增加B.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C.资金余缺D.金融负债的增加13.我国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A.企业部门B.产业部门C.基层单位D.所有常住机构单位14.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记录在()。A.资本账户}3.金融账户C.资产数量其它变化账户D.重估价账户15.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平衡工程是()。A.经常项目B.资本和金融工程C.净误差与遗漏D.储藏资产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总分值。’多选、少选或错迭不得分。此题共15分.每题3分)1.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主要有(A.产品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D内部交易E.其它积累交易2.以下属于机构部门分类的有(A.住户部门B建筑部门C.金融机构部门D地质勘探部门E.政府部门卜3。各机构部门中不具有消费职能的部门有(A.非金融企业B金融机构C.住户部门D政府E.为居民效劳的非营利机构4。形成积累的主要来源有()。A.资产的购置B资产的出售C.资产的发现D资产的销毁E.资产价格的变动5.积累账户包括()。A.资本交易账户B经融交易账户C.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D重估价账户E。可支配收人使用账得分评卷人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工业总产出是按“工厂法〞计算的,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工业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但在工业企业之间可以重复计算。2.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都是一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经济单位,两种单位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都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3.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收人初次分配核算的范围。4‘收人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储蓄。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节余资金。5.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本形成各种交易都会影响到一国当期资产总量的变化。

得分评卷人四、计算分析题【30分)1.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1)当期增加值为4800亿元,其中劳动报酬200。亿元,生产税净额8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300亿元;(2)当期利息收人10。亿元,利息支出35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900亿元,来自其它单位的投资收益1800元,土地租金净支出10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18亿元,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30亿元。要求: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人净额,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人分配账户。(15分)2.某地区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人50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20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2000亿元,银行存款80。亿元,购置股票和债券70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600亿元。要求:<1)计算以下指标:居民储蓄额;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居民的金融负债额;<2)编制居民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并解释二者关系。<i5分)试卷代一号:10432008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此题共30分,每小题2分)l.A2.B3.C4,D5.A6.7.C8.D9.A10.C11.C12.A13.D14.C15.C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总分值。多项选择、少选或错选不得分。每小题分,此题共15分)1.ABCDE2.ACE3.AB4.ABCDE5.ABCD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丫。工业总产出是企业本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的最终产品,但企业最终产品,有可能成为其它企业的中间产品。因此,在企业内部不存在产品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但在企业之间存在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2.X。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一国的经济领土内是否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常住机构单位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而非常住机构单位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不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3.}丫收人初次分配核算的是直接与生产相关的要素收人流量,主要包括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