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潮州市新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李白诗歌的语言弹性,以及修辞、句式和篇章组织的生命感,都与渗透其间的诗性直觉和用典密不可分。直觉与用典,是诗学领域的两种文化现象。一般说来,直觉是始生性文化现象,用典是再生性文化现象。比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的直觉。但据传他梦见族弟谢惠连,似有神助而拾得此句,因而李白《送舍弟》云:“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这就成了用典,成了对谢氏直觉的再生性处理。钟嵘《诗品·总论》说:“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里的用事即用典,直寻即直觉。但钟氏的话带有片面性,好诗是不废直觉,在不少场合也不忌用典的。关键在于如何用。直觉的文化密度较疏,用典的文化密度较密,诗中的文化疏密度应该得宜。更重要的是,直觉须具精神深度,直逼事物本原;用典须能点化,化出文化真趣。李白为诗,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神韵,因此直觉在他的诗中占有重要位置。他以山水为友,总能以一种不隔、不俗的心情体验山光水色,常常凭着瞬间的直觉,把带着自然露珠的新鲜意象采入诗中。他这样写《对雨》:“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他这样写《晓晴》:“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水纹不起,你何必发愁?风线难牵,你岂能感到它重?这些不可言喻的感觉,都是把风线水纹牵系着自己感觉神经所致。雨后初晴,清池积雨而满,绿树淋湿而低垂,但是迎着晓光已是鱼跃莺吟的生命欢快,诗人已经以直觉切入自然界的生命节奏之中了。他这样写郊外:“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寻雍尊师隐居》)他这样写县府衙门:“山鸟下厅事,檐花落酒中。”(《赠崔秋浦》)在郊外,他体验到青牛趋暖、白鹤栖高的情趣,直觉到大自然饶有意味的沉默。在县府衙门,他体验到无为而治的县令公事清闲和诗酒兴浓,竟然与花鸟同乐了。由于他以直觉拾取清新的意象,有些诗行几乎语语珠玑,带有自然的光润性。直觉的魅力,在于它抛开某些文化杂质的拖累,还原出诗的天然本性和天真情调。面对这种天然纯真,人们当会感到这才是真正的“思无邪”。也就是说,直觉的本质在于真,它卸去了某些文化化妆。如《越女词》其三:“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采莲女笑入荷花去,是一幅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何等鲜丽的画面。她竟然会“佯羞”,但人们不会因其“佯”而觉得作,反而觉得她胸无城府,脱口而出,天真无邪。做诗做到这个份上,也可谓化境矣。(摘自杨义《直觉的魅力与流水用典》)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直觉的一项是A.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直觉具有始发性,和用典一样是诗学领域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李白的诗歌中表现得比较充分,这也使得李白诗歌语言富有弹性。B.诗歌如果既要用典又要直觉,这时就要平衡好二者在诗中的作用,让它们在诗中各得其所,如此才能彰显诗歌的文化真趣和自然真趣。C.钟嵘在《诗品》中特别强调了直觉之于诗歌的作用,作者不完全赞成他的观点,因为作者认为诗歌需要直觉,但也并不排斥“用典”。D.“思君如流水”“高台多悲风”“清晨登陇首”“明月照积雪”,这些诗句无不是由直觉而得来,意象新鲜,犹如带着露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A.本文所说“直觉”是特殊术语,因为它不是简单指对审美对象的外形描摹,而是要具精神深度,能传达诗人对审美对象的特殊观照。B.“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其中蕴含着作者的大胆想象,融入了作者独到的生命体验,因此完全可以称得上“直逼事物本原”。C.《越女词》其三用了“佯羞”或直觉,却没因此损害诗中形象给读者留下了胸无城府、天真无邪的美感,可见李白作诗堪入化境。D.若说“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中的“青池满”和“绿树低”已能诉诸视觉的形象,“鱼跃”和“莺吟”则透示着生命的欢快。参考答案:1.D(该诗用典:前四句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B(“如此才能彰显诗歌的文化真趣和自然真趣”错,更重要的目的是“直觉须具精神深度,直逼事物本原;用典须能点化,化出文化真趣”。)3.C(因果分析错误,正因为“‘佯羞’或直觉”,所以才有“胸无城府、天真无邪的美感”,或者说“‘佯羞’或直觉”,是达成“胸无城府、天真无邪的美感”的方式或途径。这是文本应有之意。而C项好像在说“‘佯羞’或直觉”,自然会有损“胸无城府、天真无邪的美感”,只是李白技高,才避免不良结果发生,也正因为如此,才说“李白作诗堪入化境”)2.(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古琴的文化内涵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6.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B.“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D.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7.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B.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B.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来。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C.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决》阐发的正是这一点。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清淡”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参考答案:6.D(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论述的是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7.D(错在“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相关文字在最后一段,其中并没有薛易简,前段引用过他阐述古琴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的文字,但这与庄子道家思想无关)8.B(A项主客颠倒,应是儒家和道家对古琴的影响,C项《琴诀》宣扬的是琴曲的道德功用,D项无中生有)
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可以当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杂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大都在小说和戏剧中可能只是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他们里面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探求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木搭成了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团锦簇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没有见到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就像只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学文学的人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对胃口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文学趣味方面也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文学作品也很难直正地了解欣赏。纯正的文学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就不能正确地欣赏任何作品的佳妙。趣味是对生命的彻悟和留恋。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和创造,趣味也是如此。纯正的文学趣味必有创造性,必时时刻刻开发新境界。如果让你的趣味囿在一个狭小的圈套里,它无机会可创造开发,怎能不随之僵死腐化?从前私塾冬烘学究如井底之蛙,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八股文、试帖诗。他们对于这些乌烟瘴气何尝不津津有味?然而,这算是文学的趣味么?(节选自《话说文学趣味》)5.根据原文,下列对“纯正的文学趣味”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所有小说、戏剧、杂文都能够当一首诗看。B.对诗有浓厚的兴趣,能欣赏到其他种类的作品的佳妙处。C.有广博的趣味,能够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处。D.有创造性,时时刻刻都能开发创造新的文学趣味。6.下列对“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比别类的文学作品更加谨严、纯粹、精微。B.爱好诗的人,在小说和戏剧中不仅仅看到故事。C.一个人喜欢诗就可以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D.诗是纯正的文学趣味的必要的构成元素。7.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流的小说家反而很难写出福尔摩斯探案这样的故事。B.一个人不喜欢诗,在小说和戏剧中就只能见到故事。C.第一流小说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并不仅在故事。D.从前私塾冬烘学究都深研八股文、试帖诗。参考答案:5.A(原文是“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可以当一首诗看。)6.C(因为“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仅仅说明“喜欢诗”是“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的一个途径。)7.C(A项错误的判断依据:“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说明他们也能讲很好的故事,只要他们愿意也能写福尔摩斯探案这样的故事;B项错误的判断依据:“大都在小说和戏剧中可能只是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C项正确的判断依据:“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木搭成的花架”;D项错误的判断依据:“私塾冬烘学究如井底之蛙,趣味囿在一个狭小的圈套里”,“囿”是思维的局限,不是深研。)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文言文阅读(19分)萧琛,字彦瑜,兰陵人。琛年数岁,从伯惠开抚其背曰:“必兴吾宗。”琛少而朗悟,有纵横才辩。起家齐太学博士。时王俭当朝,琛年少,未为俭所识,负其才气,欲候俭。时俭宴于乐游苑,琛乃著虎皮靴,策桃枝杖,直造俭坐,俭与语,大悦。俭为丹阳尹,辟为主簿,举为南徐州秀才,累迁司徒记室。永明九年,魏始通好。时魏遣李道固来使,齐帝宴之。琛于御筵举酒劝道固,道固不受,曰:“公庭无私礼,不容受劝。”琛徐答曰:“《诗》所谓‘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座者皆服,道固乃受琛酒。东昏①初嗣立,时议以无庙见之典,琛议据《周颂·烈文》、《闵予》皆为即位朝庙之典,于是从之。梁台建,为御史中丞。始琛在宣城,有北僧南度,惟赉一葫芦,中有《汉书序传》。僧曰:“三辅旧老相传,以为班固真本。”琛固求得之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琛甚秘之及是行也以书饷鄱阳王范范乃献于东宫。迁吴兴太守。郡有项羽庙,甚有灵验,遂于郡厅事安施床幕为神座,公私请祷,前后二千石②皆于厅拜祠,而避居他室。琛至,徙神还庙,处之不疑。又禁杀牛解祀,以脯代肉。琛频莅大郡,不治产业,有阙则取,不以为嫌。琛常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年长以来,二事都废,惟书籍不衰。”而琛性通脱,常自解灶,事毕馂③余,必陶然致醉。中大通元年,为晋陵太守。以疾自解,改授金紫光禄大夫。卒,年五十二。遗令诸子,与妻同坟异藏,祭以蔬菜,葬日止车十乘,事存率素。乘舆临哭甚哀。诏赠本官,加云麾将军。谥曰平子。(节选自《梁书·萧琛传》)【注】①东昏:南朝齐第六位皇帝萧宝卷,后被近臣所害,年仅十九岁,被贬为东昏侯。②两千石:指郡守,当时郡守的俸禄为两千石,因有此称。③馂(jùn)在此意为吃祭品。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琛少而朗悟,有纵横才辩
朗悟:颖悟聪敏。B.策桃枝杖,直造俭坐
直造:径直走向。C.琛频莅大郡,不治产业
频莅:频繁掌管。D.乘舆临哭甚哀
乘舆:乘车之人。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琛固求得之/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琛甚秘之/及是行/也以书饷鄱阳王范/范乃献于东宫。B.琛固求得之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琛甚秘之/及是行也/以书饷鄱阳王范/范乃献于东宫。C.琛固求得之/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琛甚秘之/及是行也/以书饷鄱阳王范/范乃献于东宫。D.琛固求得之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琛甚秘之/及是行/也以书饷鄱阳王范/范乃献于东宫。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琛少年聪慧,择机展现才华。他很小时就被看好必定能振兴家族,少年时就有奔放的辩才;与时任丹阳尹王俭谈话后,获得赏识,这才被授予了官职。B.萧琛知识渊博,遇事从容应对。他巧妙地引用《诗经》的话语,使得北魏使者李道固不得不喝下他敬的酒;他也能根据古人的典章制度,解决现实问题。C.萧琛兴趣广泛,爱书终生下辍。他喜欢音乐,爱好喝酒,到老只剩下喜欢书籍了;以前曾执意要求得到那本和尚带来的据说是班固真本的《汉书序传》。D.萧琛性情洒脱,祟尚清廉简朴,他不为自己置购家产;还常常亲自祭祀灶王爷,高高兴兴地吃祭祀后剩下的饭菜;遗言中嘱咐后人将其丧葬礼仪从简。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王俭当朝,琛年少,未为俭所识,负其才气,欲候俭。
(2)公私请祷,前后二千石皆于厅拜祠,而避居他室。
参考答案:4.D
5.C6.A7.(1)当时王俭在朝中掌握重权,萧琛年少,末被王俭所赏识,萧琛依仗自己的才气,想要看望问候王俭。(译出大意给2分;“识”“负”“候”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公事私事都来此请示祷告,前后两任郡守都在厅堂拜祭,自己回避居住在其他地方。
(译出大意给3分;“请祷”“拜祠”,每译对一处给1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馀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矜:自夸。B.历职郎署,本图宦达
图:希图,谋取。C.宠命优渥,岂敢盘桓盘桓:犹疑不决。D.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庶:或许。14.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④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A.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B.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C.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D.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在年轻时就在蜀汉做官,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B.文字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述说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C.作者在文中将孝情一泻到底,没有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孝情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D.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铿锵有力,感情热切,具有说服力;运用了“乌鸟”“结草”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16.李密在《陈情表》的最后两段的重点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4分)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4分)⑵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分)⑶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3分)
参考答案:13.A14.B15.C16.①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②自陈宦历,称颂君恩,标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③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④用自己的年龄与祖母的年龄对比,表达“尽节日长,尽孝日短”,进一步让皇帝消除疑虑。17.⑴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⑵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因为这种感情让我实在是不忍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⑶希望陛下能怜恤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13.试题分析:矜:怜惜,哀怜。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注意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于:向/比;以:用/因为。本题是对高中文言虚词的考查,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根据2007年新课标考纲的相关表述,常见的虚词共有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本题的解答策略一般有以下几个:一、词性界定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二、数学代入法,即把题中的某一个字的释义代入到另一句中去验证,看是否能表达清楚,符合文意。三、语法切入法,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四、语境推断法,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五、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综上所述,在解答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是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5.试题分析:“没有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错误,《陈情表》是用理性对感情进行节制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概括文章内容。回答时可从文中语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可总结得出答案要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注意文中具有总领意义的语句。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重要实词和虚词)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2).曾是以为孝乎?”孟武伯问孝(3),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选自《论语?为政第二》)
注:(1)色:脸色,此处指好脸色;难,不容易。(2)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馔,吃喝。(3)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志zhì)。武是他的谥号。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敬父母就要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孝敬父母最难做到的是始终心甘情愿,和颜悦色。
B.孔子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认为孝不是空泛的,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要依礼而行;父母过世后,丧礼也应合义合礼。
C.父母常常为子女的疾病担忧,作为子女,更要担忧父母的疾病,尽量减少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也是行孝道。
D.孔子认为子女尽孝,就是有事情要替父母去做,有好酒食药让父母先吃,只要他们衣食无忧,就算是孝道了。2、孔子认为,孝为人之本,《论语》中借孔子的弟子有子告诉人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未之有也”。请你结合这句话和上面的选段,谈谈你对孔子注重“孝”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1D(子女要尽孝不仅要按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内心真正的孝敬父母)2(注:考生一定要结合材料回答,符合材料精神即可,答案仅供参考)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就是依礼而行,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孝”同时是一种社会道德准则,是社会文明形成的标志,一个人如能实践孝悌之德,心性必然纯和温厚,育人相处自然合情合理,不至于冒犯的举动和暴戾的倾向;当然也不会有违法犯纪的行为了。“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子的言行不违背礼节,可以使父母放心,父母担忧的只是孝子患病。还有一种解释,说“其”指父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子要特别为父母的疾病担忧。两种说法都通,译文取后一种。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正在举行的南非足球世界杯的赛场上,朝鲜队虽以1:2不敌巴西队的攻势,但精神可嘉;同样在这届世界杯赛上,斗志昂扬的朝鲜队竟以0:7负于葡萄牙队,令世人瞠目结舌,也由此引发了网友的热烈争论。请你以“泉城网友”的身份就此发表评论。(6分)参考答案:解析:应体现出两种观点:一是强调气势精神的作用;二是强调战术实力的水平答案:示例一:足球比赛犹如战场,首先需要气势,朝鲜队对阵巴西,虽败犹荣,靠的是精神。示例二:0:7的大比分,说明一个问题:“精神”固然重要,但不能代替经验与实践。8.下定义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拍客”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4分)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送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他们被称作“拍客”。成为“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
参考答案:拍客是互联网时代利用数码设备拍摄图像或视频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的人。(或者:拍客是互联网时代择取社会热点用数码设备拍摄图像或视频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的人。)(定义格式2分,“互联网”“拍摄”“上传”等各1分)
略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这个世界充满和平。人类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
的感受,自从几个世纪以来,无数次的战争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残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幸福家园。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人们,(
)。今天的世界,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
、永不再战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这个世界充满希望。今天的世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互鉴空前深入。特别是信息科技进步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新科技、新发明令人
,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大大丰富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方式,人类战胜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信念无比坚定。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记忆犹新
善刀而藏
锐不可当
应接不暇B.记忆犹新
铸剑为犁
势不可挡
应接不暇C.刻骨铭心
善刀而藏
锐不可当
目不暇接D.刻骨铭心
铸剑为犁
势不可挡
目不暇接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几个世纪以来,无数次的战争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残他们赖以生存的幸福家园。B.自几个世纪以来,无数次的战争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幸福家园。C.自从几个世纪以来,战争无数次的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残了他们赖以生的幸福家园。D.自从几个世纪以来,战争无数次的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幸福家园。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B.从来都像现在这样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C.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D.从来都像现在这样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参考答案:17.D
18.B
19.C【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却。结合“人类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感受”分析,选用“刻骨铭心”。善刀而藏: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铸剑为犁: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意思是要和平不要战争。结合“永不再战”分析,选用“铸剑为犁”。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分析可知,选用“势不可挡”。应接不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目前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结合“新科技、新发明令人”分析可知,选用“目不暇接”。故选D。【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语句存在问题:结构混乱,“自从……以来”句式杂糅,排除C项、D项;搭配不当,“摧残”与“家园”搭配不当,排除A项、C项。故选B。【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邀约艺术如何用汇报提高沙龙活动参与度
- 怎么做餐饮课程设计
- 巴西微课程设计
- 心轴课程设计效果
- 土木工程课程设计指南
- 《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
- 《多模态视角下汉英安慰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保修机具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境外融资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基于抖音短视频的营销策略分析文献综述2800字(论文)】
- 2021-2022学年度西城区五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考试试题
- 《组织行为学》(本)形考任务1-4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剧本-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 DB43-T 958.3-2023 实验用小型猪 第3部分:配合饲料
- 化肥购销合同范本正规范本(通用版)
- 健康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外墙岩棉板施工方案
- 吊装葫芦施工方案
- 自动化设备调试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