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辽宁省铁岭市开原高级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①《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②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③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④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更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是重视。⑤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因而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⑥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这次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宗旨,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确,如果我们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这就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中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⑦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魏晋风流,士人爱穿敞襟宽袍,以显自由不羁;大唐盛世,开放自信,服饰因之雍容华贵;在国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国范儿,看来真不是一件小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武灵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遇到巨大阻力,因为王公大臣认为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是一种罪过。B.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C.在当代中国,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好像逐渐衰弱了。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中式礼服。D.民族服饰,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尤其是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与赵武灵王“革衣服之制”的内容相反,魏孝文帝“禁胡服,改汉服”,但他们都由此达到了融入汉族的目的。B.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历经流变可谓博大精深。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都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C.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比起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我们的重视程度好像还不够。D.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是“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的一种体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外交官用穿西服取代不太符合当下审美观的中山装,但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这种穿着可能会被视为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B.“探讨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象可以证明,当下有不少人正在试图弥补我们没有“国服”的缺憾。C.我们只有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穿具有中国范儿的“国服”,才能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D.大唐盛世雍容华贵之服,彰显开放自信。服饰反映社会,因此在国家崛起之今日,我们都应该把“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当成一件大事。参考答案:(1)B(2)A(3)C(1)B、强加因果,“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的原因不是“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而原文第二段的表述只是说明其作为一个最红要的组成部分。故选B.(2)A、张冠李戴,提出“革衣服之制”的不是赵武灵王而是魏孝文帝,并且原文并未提到已“达到了融入汉族的目的”,原文第一段表述为“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故选A.(3)C、“只有…才…”表达条件关系绝对化了,文中第六段的表述为“如果我们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故选C.2.阅读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小题2分,第26小题3分,第27小题5分,共10分。)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绝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如果只愿在白纸上描绘未来,那么,所走向的绝不会是真正的未来,而只能是过去的某些最糟糕的角落。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的。因此,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为过分的。但是不能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箝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出现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此,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为过分的。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25.“传统的确是财富”,请结合选文文意,简要概括原因。(2分)26.“与之相左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情况?(3分)27.指出选文文末所用的论证手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5分)
参考答案:3.(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诗人之忧过人也,诗人之乐过人也。忧世乐天,固当如是。”《红楼梦》中,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则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绛珠仙子则欲随之下世为人,以一生所有眼泪还报其甘露之惠,则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宝玉喜聚,而黛玉则在聚时即以平静的心态准备迎接散的结局。这里似乎包含着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来看,全篇则笼罩在对人生宿命般的悲剧性感受和大忧患中。鲁迅谈到《红楼梦》时说:“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诚然如此。不过,那应该是指黛玉逝后。比起黛玉,宝玉应是后知后觉者。《红楼梦》是一曲悲歌。从第五回离恨天、灌愁海和痴情、结怨诸名目,从《红楼梦引子》曲文“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从四春之“元”“迎”“探”“惜”及“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谐音中,我们听到的是啼血的杜鹃那声声的悲鸣。而那杜鹃便是曹雪芹,也便是林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子,她的知心丫环叫紫鹃。紫鹃的寓意就是啼血的杜鹃,绛珠也就是红色的血泪;黛玉正是泣血的杜鹃,而曹雪芹也是泣血的杜鹃,他寄哭泣于黛玉,寄哭泣于《红楼梦》。黛玉善泣,《枉凝眉》曲中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之句。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应花鸟,通于自然。第二十六回中写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红楼梦》是一部痛史,黛玉的歌哭即曹雪芹的歌哭。金陵十二钗,是作者半生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化身,生命之花一一凋谢,怎不令作者悲慨万端,长歌当哭!将第一回中“自欲将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厌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与经历了国破家亡惨痛变故的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撰的《陶庵梦忆·自序》比读,觉二者心绪苍凉,话语沉痛,何其相似。这里有几分忏悔、反语、不平,有几分无奈、自嘲、自傲。“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语并非《红楼梦》中那块被女娲遗弃的不能补天亦不能自由行动的顽石的伤心哀叹,而是作者的愤世之语、牢骚之语,是欲有所为而不能为、不可为的伤心之语,是冷眼观世、白眼看人的狂傲之语,是洞察古今、彻悟人生的佛道之语。总之,《红楼梦》是沉痛而绝望的一曲悲歌。(选自红学馆《黛玉形象:中国古典诗史最后的象征者》,有删改)7.下面关于“忧世乐天”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熙载认为,诗人的忧伤与快乐超过普通人,“忧世乐天”是诗人本来就具有的情怀。B.《红楼梦》里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C.文章认为宝玉“喜聚”,又是独自领会“悲凉之雾”的人,他的身上反映了“忧世乐天”的诗人性情。D.“忧世乐天”是对立统一的,宝玉、黛玉展现出的不同精神,实质上构成了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8.“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对此句含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此句看似顽石之语,实则为曹雪芹的内心表白,是曹雪芹对世态的不满与憎恶愤恨的情感表露。B.此句表面上充满自怨自艾,实际上却是反映了曹雪芹狂傲的性情,即对俗世俗人持冷蔑的态度。C.此句寓含佛道色彩,是曹雪芹历经了人生的磨难之后,对古今红尘的洞察,对人生的大彻大悟。D.此句说曹雪芹认为自己没有才能济世,欲有所为而不能为、不可为,只好坠入红尘,虚度流年。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离恨天”“灌愁海”等名目、“元”“迎”“探”“惜”的谐音、“绛珠”“紫鹃”的寓意都证明《红楼梦》是一曲悲歌。B.林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应花鸟,通于自然,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震撼力,足可见出她的内心有许多哀怨不平之气。C.林黛玉是曹雪芹半生中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形象化身之一,作者写林黛玉,无非是想借助她来表达痛悼红颜的悲慨之情。D.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张岱的《陶庵梦忆·自序》,读来让人觉得“心绪苍凉,话语沉痛”,是因为两位作家人生经历相同。参考答案:7.D(原文是“似乎包含着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8.D(错在“没有才能”,“虚度流年”。其实是曹雪芹的愤世之语。)9.A(B.错在“惊天地,泣鬼神”“哀怨不平之气”,“惊天地,泣鬼神”的表述属夸大其词,“哀怨不平之气”的结论属无中生有。见第3段。C.错在“借助她来表达痛悼红颜的悲慨之情”,曹雪芹借助林黛玉表达的情感不仅限于“痛悼红颜”,还有对自己的哀叹等复杂情感。见第4段。D.错在“是因为两位作家人生经历相同”,应是说两部作品的某些文字体现的情感“何其相似”,而不是人生经历相同。见第4段。)
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寄韩潮州愈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写作背景]韩愈晚年因上《谏佛骨表》,触犯“人主之怒”,差点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1)“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联描述了什么景况?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3分)(2)《寄韩潮州愈》为贾岛读了韩诗后有感而作的,有人说,贾诗酷似韩诗的和诗,真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请分析“同心之言”的具体表现。(5分)参考答案:(1)描述了道路的险阻和到任后的景况,抒发了作者深沉的关切之情。答题分析:“峰悬驿路”写了道路险阻。望不到尽头的驿路,盘山而上,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这是途中景况。“海浸城根”则说处境凄苦。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湿,老树为之含秋,这是到任后的景况。“残云断”内含人虽隔断,两心相连之意;“老树秋”则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慨。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深沉的关切心情。(2)①诗的首联,说自己的心早已与韩愈同乘兰舟,水宿风餐,一直流到岭南潮水的尽头了。表达了甘愿陪同韩愈受苦的深厚友情。(答案要点:心随)②颔联写自己读了韩愈的诗后,以书信相慰藉,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答案要点:书信,慰藉)③颈联写了道路险阻,处境艰苦,与韩诗的颈联似在互诉衷曲,表现了深深的理解与关切之情。(答案要点:理解,关切)④尾联针对韩愈“对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以美好的憧憬对韩愈进行安慰和祝愿。(答案要点:反其意,祝愿)此诗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愿,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为契机,抒写了深挚的友情。八句诗直如清澄的泉水,字字句句均从内心发出,真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二点给5分)5.阅读下文言文,完成10-13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节选自《汉书》)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不忍见祸逮身逮:及,殃及。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适: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绐:欺骗。
D.吾亦恨之恨:痛恨。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
(
)
①错为人峭直刻深
②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③迁为御史大夫,请渚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⑤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⑥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13.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4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4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D(“恨”在句中是遗憾的意思。)11.C(①②④不是晁错死因:①是晁错为人的特点,②是汉文帝时的事,不是汉景帝时的书,④是晁错父亲的话。)12.C(“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13.(1)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关键词“用事”“疏”“让”,大意各一分)(2)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关键词“卒”“杜”“窃”,大意各一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B.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C.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D.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代男子十五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叫“及冠”,因未及壮年,故称弱冠。
B.“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C.“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D.“辟”是指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商隐自幼能写一手好文章,因为年少英俊,又颇有文才,所以得到了当时镇守河阳的令狐
楚的赏识和礼遇。B.李商隐多次以文章求取功名,其中一次是他辞去徐州府职入朝,又以文章拜谒令狐楚,从而
被补为太学博士。C.李商隐先得到令狐楚的礼遇,并随之为官;后来又为王茂元干事,两方面有仇,所以被李宗
闵一派看不起。D.李商隐擅长写古文,但不喜欢讲究对仗,后来得到了令狐楚指点,从那时起他才开始写今体
带对偶的奏章。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4分)
(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6分)参考答案:4.C5.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年加冠之礼。)6.B(李商隐补为太学博士时,令狐楚已故。)7.(1)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到郑州,没多久就病死了。
(“坐”“左迁”“未几”各1分,大意1分)
(2)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
(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仕途)坎坷。
(“俱无持操”“恃才诡激”“当涂者”“薄”各1分,被动句1分,大意1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的载体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的内容。电子阅读使我们进入了一个获得文字太方便、太快捷的时代,然而人们又总是那么忙忙碌碌,所以,
,就像吃零食一样。现在,我们从微信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可有时候我们会问自己,
即便一个人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也就是个“知识分子”缺乏自己的思考。就像零食只是食物的一种,即便一个人每天吃各种零食,他的营养肯定还是不全面的。今天,我们浪费大量时间去了解不必要的信息,可能就会让我们变成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①阅读经常是碎片化的;②一个人有必要知道那么多信息吗;③知道最多而思考最少的人;【考点】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的连贯,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认真分析题目所给的选项,把握语句所强调的重点,然后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答案。【解答】本语段讨论的话题是“阅读内容”,文段从“电子阅读”说起,然后运用对比的论证方法,把“电子阅读”“微信”比作“吃零食”对比,揭示现在的人们“只重视阅读不重视思考”的现象;①前“电子阅读使我们进入了一个获得文字太方便、太快捷的时代,然而人们又总是那么忙忙碌碌,所以…”可知此处可填写“忙忙碌碌阅读”的结果,后文“就像吃零食一样”可知此处可填写“阅读时零碎的”之类的语句;②前“我们从微信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可有时候我们会问自己”和后文“即便一个人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可知此处应填写“一个人有必要知道那么多信息吗”之类的语句;③前“今天,我们浪费大量时间去了解不必要的信息,可能就会让我们变成”可知此处应填写“知道的多而思考的少”之类的语句;8.用四个关键词提取下面这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个字,5分)当药物作用于细菌时,细菌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有那么一天,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有可能都是耐药的,人体感染的都是耐药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结果是人类将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①
②
③
④参考答案:9.下列对联的内容与店铺不对应的一项是A.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眼镜店)B.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竹器店)C.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雕刻店)D.刻刻催人资警省,一寸光阴一寸金。(钟表店)参考答案:C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几位著名的歌唱家受邀演出,以庆祝新演出厅的________。②他工作太过劳累,突然昏迷过去,________不知。③受到指责,他也从不为自己________一句。④不要小看这评论文字的威力,它往往________,价值连城。A.起用
人世
申辩
一字千钧B.启用
人世
声辩
一言九鼎C.启用
人事
声辩
一字千钧D.起用
人事
申辩
一言九鼎参考答案:C【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中的近义词辨析能力。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启用”为“开始使用”,“起用”为“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前者用于物,后者用于人。句中对象是“新演出厅”,用“启用”。“人事”指的是事理人情,人世间的一切事情,一般多用来指人所经历的事;“人世”指的是人世间、世界上,一般多用来指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即生存空间)。句中说昏迷后,什么事都不知道,用“人事”。“申辩”,(对受人指责的事)申述理由,加以辩解;“声辩”,公开辩白,辩解。句中二者均可应用。“一字千钧”形容文字有分量;“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句中对象是“评论文字”,用“一字千钧”。故选C。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新年贺词中有以下关键句:“天道酬勤,日新月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逢山开路,遇水驾桥”,“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脱贫攻坚”,等等。请从中选出两三个关键句,表达你的理解和思考、感悟或联想。要求选好关键句,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脚踏实地或许星空是一种愿望,而实地则是最能接近梦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尿病足溃疡护理团队建设-洞察分析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力设备安装与改造工程进度支付与验收服务合同5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社区安防系统安装工程承包协议2篇
- 公共关系行业危机处理顾问概述
- 专业级防火隔离门安装协议(2024版)版B版
- 2025年绿色生态池塘租赁经营合作协议范本3篇
- 反担保股份质押合同
- 铁路货运智能化解决方案-洞察分析
- 意外险市场细分研究-洞察分析
- 隧道衬砌耐久性分析-洞察分析
- 车辆火灾应急处置
- 快递进港客服培训课件
- 给志愿者培训
- 2023年贵州黔东南州州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
-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课件
- 中药饮片验收培训
- DB35T 1036-2023 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
- 中国移动自智网络白皮书(2024) 强化自智网络价值引领加速迈进L4级新阶段
- 亚马逊合伙运营协议书模板
- 2024年6月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理论综合-三级试题(真题及答案)
- Unit 4 同步练习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