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案三篇_第1页
最后一课教案三篇_第2页
最后一课教案三篇_第3页
最后一课教案三篇_第4页
最后一课教案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最后一课教案三篇 最后一课教案篇1〖创意说明这篇文章“爱国”主题显而易见,学生容易理解,我们可以依据“我”(小弗朗士)心理思想的变化成长为切入点,从根据人物性格特征、揣摩人物心理的角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分析课文,而后,逆向探究本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为何不完美的角度,理解此文写作技巧。这个教案实际是由两大板块组成,以体现“整合性”“自主性”的教学原则。〖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学生讲课外搜集的爱国主题的小故事顺势导入)祖国,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一个民族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耕耘、播种和收获的土地,一个民族的灵魂之鸟可以自由翱翔的云天,一个民族可以孕育自己的英雄和伟人的摇篮,一个民族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灿烂的文化和文明的基础,一个民族永远都不会被征服的精神和永远不会被摧毁的力量的源泉..是啊!每一个有民族尊严的人,尽管爱国的方式可以不同,但其深情却全然相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看看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人们又是如何表达他们的爱国深情的呢?二、整体感知1、速读全文,明确文中的人物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爱国情感的?2、小说是从小弗朗士的视觉角度来写的,突出了对他心理活动的描写,你能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小弗朗士心理变化、思想成长的词语吗?三、揣摩体味抓住“怕”“诧异”“懊悔”“明白”四个词语,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理解说话。在揣摩说话中适时概括出人物性格。提示:不要局限于文中某一句话,要统观全文,整体把握。1、以“‘我’怕……”为格式说话:如:“我”怕迟到了韩麦尔先生骂我,用戒尺打我。(不守纪律的小淘气)“我”怕他问我单词,因为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不爱学习的落后生)2、以“‘我’诧异..”为格式说话。如:“我”诧异今天开始上课时没有喧闹声。“我”诧异今天韩麦尔先生没拿着大戒尺在桌子上紧敲“静一点……”。“我”诧异今天韩麦尔先生不仅没用戒尺打我,还对我很温和。“我”诧异今天韩麦尔先生穿上了漂亮的绿色礼服。“我”诧异今天教室里后边几排一直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3、以“‘我’懊悔……”为格式说话:如:“我”懊悔从前没有好好学习,自己什么都不会。我懊悔没有珍惜与韩麦尔先生相处的日子。4、以“‘我’明白……”为格式说话:这是“说”的重点。这里学生每每会停留在浅层次里说话,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深入,紧扣文章主题,关键性的句子应细细品味。要求:用“我明白……之因此……是因为……”的句式说话。提示:此句前半部分发现有价值的细节,后半部分品析细节。一般来说,学生首先会说一些表层的现象,如“我明白今天韩麦尔先生之因此穿上漂亮的礼服,是因为他想以此纪念这最后一节法语课”之类。在学生说到肯定程度后,老师应适时引向深入──既然这篇小说是站在小弗朗士的视觉角度来写的,那他对这节课上,同学、镇上的人、韩麦尔先生的各种表现肯定都“明白”。他肯定明白韩麦尔先生之因此告诉大家“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似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是因为他想让我们了解亡了国的人民如果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不管异族的统治多么严格,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在一起,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请同学们按老师这样的分析,四人一小组选择文中一些具体的细节进行品析,可写出分析文字选代表发言。如:⑴“我”明白韩麦尔先生之因此听到收操的号声,脸色苍白,是因为……⑵“我”明白郝叟老头之因此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是因为……⑶“我”明白韩麦尔先生之因此说到“我的朋友们啊,我──我──”就说不下去了,是因为……四、探寻写技逆向探究,老师抛出问题,推波助澜,激起学生的思潮,由学生讨论出结果。1、小弗朗士起初是一个不爱学习、成绩极差的孩子,我们见过好多这样的孩子,他们贪玩,对学习满不在乎,文中塑造的这个形象为什么一开头就写他的“怕”,写他“飞奔”学校呢?2、我们知道小弗朗士起初是一个淘气、逃学、厌学的孩子,韩麦尔先生彷佛也不是一个敬业的老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如此反常规的不完美形象,而不是常规的完美形象呢?目的:1、引出对比手法运用的特点。2、明确选普通的人作为典型形象更具有普遍的意义。五、拓展延伸以“小弗朗士走在回家的路上”为题写一段话。最后一课教案篇2【设计说明】这篇生动感人的小说,学生很容易读通,但不容易深入读懂,因为时间和空间与我们的学生相距太远了,且亡国之痛更是一种生疏的情感。因此,教学在一系列的问题讨论中层层深入,意在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最后的扩展阅读使学生由法语回到了汉语,体味中国人对祖国语言的感情,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讨论,感受最后一课的气氛。2、圈划相关小弗郎士心理变化的词语,理清他的心路进程,并探究其变化原因。3、精读重点句、段,通过对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的分析及学生的移情来体验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探析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心理等。【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感受最后气氛播放《思乡曲》导入:都德先生的《最后一课》从1913年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已整整九十年了,它也整整影响了我们好几代人。不知有多少人读完这一课后,为之动容,掩面而泣。那么为什么它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为什么它会成为我们脑中挥之不去的经典作品呢?最主要的是它的以情夺人。今天我们主要通过对特定的环境以及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的分析来学习表现人物的情感的方法。并体验在这一课中主要人物的情感。二、初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讨论:1、这篇课文题目为《最后一课》,为什么说是最后一课?(11小节说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只能教德语了)2、本该是一堂很普通的课,现在却因加了最后两个字而变得特别起来。最后这两个字最能让你们想到什么?(悲伤、沉重、留恋、惜别等)3、课文中最能渲染这种气氛的描写在哪里?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情感。(教室里的气氛;来了一些镇上的人;感觉气氛很沉重也很悲伤。表现留恋、惜别的在22小节。文章用一种极其朴素的.语言陈说着你很熟悉但又将要失去的东西。特别感人,给人的感觉却很伤感,以后将是物是人非了啊。小院子、课桌、椅子、胡桃树、紫藤将还在,而韩麦尔先生却要走了)三、再读课文,抓住心理,捕获心路进程1、导:我们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那么在这么一个特定的最后的气氛下,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弗郎士的心路进程。2、思:在这一进程中,小弗郎士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幼稚的小男孩一下子成长为一个心事重重的成熟的小大人,童年在瞬间成长为成年。这是什么原因促使的?(战争,国家主权的丧失、民族语言的被剥夺。关于一个跟我们差不多大小的孩子,生活对他来说本来很正常,痛苦的事该由大人去承担,现在却要他过早地面对这残酷的现实。这不禁让我们感到很痛心。除了这些原因,还有确实是韩麦尔先生言行的影响)四、朗读前一部分课文,注意读出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第二课时一、品读体验1、请同学们找出韩麦尔先生最能打动我们的一些言行。(语言主要集中在11、18、19小节,行动24~29小节。11小节主要是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听说是最后一课,就像我们刚才分析的一样,使小弗郎士产生了悲伤、沉重、留恋、惜别等感情)下面我们着重来分析18、19小节。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2、提问朗读的同学: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自责的话。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自责,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忏悔。让我们感觉到难受,激起人们对侵略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因此也就有了韩麦尔先生最后的言行)3、确实,国将不国,这是何等的悲哀。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课文录音片断。在这一小节中,有韩麦尔先生的几个定格动作,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如今此刻怎样地一种心情?播放课文录音片断。(韩麦尔先生的定格动作:站、哽、转身、拿起、使出、写、呆、靠、做等,连续几个猛烈的动作,突出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激动和愤慨,说明亡国奴的痛苦使他失去了平时的镇静,他痛苦得差不多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以至于话也说不出来了)4、我们看一下25小节。请我们同学联想一下,如今如果你是韩麦尔先生,你会说些什么?(千言万语都包含在法兰西万岁这五个大字上。)5、我们再来看一下课文最后,韩麦尔先生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个手势有什么含义?(无奈、悲愤、做一个了断等,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在将成为亡国奴,将失去教本国语言资格之际,他最后的几个形体语言显得苍白无力,但我相信它将成为几个画面长久地定格在他学生的脑海里)6、同学们,面对着老师的这么一个手势,如今此刻如果你是小弗郎士或者是他的同班同学,你会如何做,请我们同学静静思考一下,然后告诉老师。学生各持己见。老师点评:这时可能每一个人发泄情感的方式会不一样,但老师相信即使是一片寂静,如今也是无声胜有声,是沉默的抗议。现在就让我们同学一起跨越时空,来到阿尔萨斯,来到韩麦尔先生的课堂上,再和小弗郎士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吧!老师朗读(随放背景音乐)。二、迁徙提升1、老师引导:确实,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喷泉里扬出来的是水,而从一个饱含爱国激情的作家笔下,写出来的却是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篇章。都德先生的这最后一课以它的以情夺人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而跟法国人民相同的命运,却使我国的人民更容易产生共鸣。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祖国母亲。2、学生阅读补充材料: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描写的北平被侵略军攻陷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时的情景。3、请思考讨论以下几个问题:⑴找出祁瑞宣老师在这一课上的反常举动。这一系列动作反映了他当时怎样地一种心情?(反常的表现说明做亡国奴的痛苦使他失去了通常的镇静,他痛苦得差不多控制不住感情了)⑵比较一下,韩麦尔老师和祁瑞宣老师有什么异同?(他们都是爱国的,都是行动上被迫的放弃,感情上永久的坚守)⑶假设你是祁瑞宣老师的学生,请描述一下在这一堂课上你的心理变化进程。学生各持己见。三、总结新课同学们,国破的痛苦该由全民族共同承担。韩麦尔先生说得好,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似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人们在救亡的心态下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都在迫切地寻求发展。它不靠别人,靠我们自己,特别是靠我们朝气蓬勃的少年,世界是你们的,以后在你们的手中。四、布置作业续写课文,提示:1、题目设计为《〈最后一课〉之后》。2、紧承文末一句话,围绕爱国主义的主题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如:愤怒的人们久久不肯离开教室,人们高呼:我们要法语,不要德语!打垮普鲁士!法兰西万岁!普鲁士兵凶神恶煞的冲进教室,与人们厮打起来人们含恨离去几天后,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聚集在一起,韩麦尔先生又给人们上法语课3、结构要完整。【板书】上学的路上──看到教室里的气氛──知道是最后一课──鸽子怕骂、贪玩────惊诧────难过、懊悔────悲愤(幼稚)────────────(成熟)最后一课教案篇3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2、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3..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知识链接一.背景介绍:《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__长驱直入,攻陷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差不多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__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描绘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老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二.作者简介: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因此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确实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三.小说文体简介:1.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2.小说的概念:小说以描绘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情况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3.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4.故情况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5.描绘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6.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7.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