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怀集永固中学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永固中学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永固中学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永固中学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永固中学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永固中学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农民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一届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记者问及她五十年来当代表的感受时,她深有感触地说:“1954年上北京的时候,我感到的是光荣.今天我上北京时,感到的不仅是光荣,更多的是责任.”据此回答,申纪兰1954年上北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这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A.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强调了坚持民主集中制.参考答案:C2.中国古代主要流通钱币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纸币如交子、会子、宝钞,金属货币白银、铁钱、铜钱,铜钱如半两钱、五铢钱、通宝钱,以下关于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对应正确的是①白银②交子③五铢钱④开元通宝⑤咸丰通宝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②①⑤C.③②④①⑤D.③①②④⑤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明朝;②是北宋;③是西汉;④是唐朝;⑤是清朝。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货币的发展3.在代议制度下,议会是重要的政治机构,各国大多实行两院制。下列对近代各国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A.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内阁需上院支持成为惯例B.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由每州2名组成C.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D.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故D项符合题意;4.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佑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佑的意见,皇甫镈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参考答案: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央的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材料中描述的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具体行政过程,进一步印证了三省之间的相互制衡,最终达到分散相权的目的,故选B。5.“(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参考答案:C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朝·李白《古风》诗中说的历史事件是

A.周武王伐纣灭商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秦王李世民统一中国

参考答案:B7.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主要原因是

A.旧选举制的弊端严重B.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C.欧洲大陆革命浪潮的冲击D.群众斗争的高涨参考答案:B8.20世纪30年代,我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端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淞沪会战

D.卢沟桥事变参考答案:D9.下列毛泽东诗词中,描写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横渡长江灭亡南京国民政府的是

A.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B.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参考答案:C略10.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参考答案:C11.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不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材料表明该地区A.水陆交通十分发达B.经济结构有所变动C.自然经济局部解体D.长途贸易开始兴起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表明松江嘉定与境外贸易往来频繁,材料未涉及交通问题和长途贸易的问题,故AD项错误;根据材料“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可知,明清之际松江嘉定地区,由原来以农业为主,转为以棉纺织业为主,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于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与材料“明清之际”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点睛:对材料“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县不产米,仰食四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12.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论西汉推恩令的实行及其影响》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参考答案:D清代军机处。根据所学,在周朝建立了分封制,《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说法正确;西汉武帝为了解决诸侯国问题颁布了“推恩令”,所以《论西汉推恩令的实行及其影响》可以开展研究;隋唐设立的三省六部制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中国的宰相在明朝废除了,所以《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不符合史实。【解析】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3.汉唐时,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也有“布衣宰相”之说,这种“布衣”原料主要是A.麻织品B.丝织品C.毛织品D.棉织品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中“汉唐时”“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并结合所学可知,丝织品由于价格昂贵,难以普及;毛纺织品在以种植业为主的中原地区也难以推广;棉制品成为广大人民的衣料是宋末元初的事情。根据所学可知,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所以“布衣宰相”中的“布衣”最有可能是桑麻品。故答案为A项。BC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14.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的是A.十将军委员会B.五百人会议C.四百人会议D.陪审法庭参考答案:B【详解】十将军委员会是古希腊雅典的最高军事机构,排除A;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即伯利克里改革时期,该时期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的是五百人会议,故B正确;四百人会议是梭伦改革时期的民主机构,排除C;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和最高司法机关,排除D。15.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数-4.387.6136.9321.4370.56A.辛亥革命的推动

B.“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C.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参考答案:D16.姜宪明、何苗的《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下列关于“政治军事领域”联盟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剧了美苏矛盾B.维护了世界和平C.引发了美苏冷战D.导致了朝鲜分裂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时间信息,这两个组织是从1949年左右以后逐步成立的,地点主要是在欧洲,涉及经济方面的应该是欧洲一体化的组织,而政治军事则是北约组织,北约组织是冷战的产物也加剧了冷战的格局,故A选项正确;北约组织加剧了美苏之间的矛盾,也增强了世界上不安定的因素,故B选项错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而原因则是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上的分歧,故C选项错误;朝鲜分裂是美苏对峙的结果,而非北约推动的,故D选项错误。17.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表明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C.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D.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参考答案:C

考察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考点的理解。殷墟是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殷墟甲骨文中记载了春夏秋冬作物生长的情况,判断C项正确。甲骨文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排除A项。B项说法本身错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因为是商朝历史,所以说明不了D项。18.“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参考答案:B19.下面是一位同学历史课堂笔记所写的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的历史影响。据此推断这次战争是A.甲午中日战争B.中法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鸦片战争参考答案:A【详解】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关于投资设厂的规定,表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列强纷纷扩大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A正确;中法战争是1883年至1885年中法之间的战争,这次战争使清政府进一步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乃加紧建立北洋舰队,并于台湾设省,开始大力建设,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材料不符,故C错误;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关于投资设厂的规定,表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0.古代的中国是东亚地区的中心,包括朝鲜在内的许多国家,要经常性地来中国朝贡。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这一变化说明A.朝鲜国际地位上升B.清廷追求平等外交C.传统宗藩体制破坏D.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参考答案:C朝鲜以前是清政府的藩国,经常进行朝贡贸易,甲午战争后,朝鲜不在进行朝贡,说明传统宗藩体制破坏,故C正确;朝鲜国际地位并没有上升,故A错误;朝鲜不属于外交方面事宜,故B错误;民族意识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21.观察下图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考答案:D22.《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道路及启示》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A.说明法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B.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历程C.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D.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中“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所反映的是旧世界的势力的强大与共和派的反复斗争,体现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历程,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为法国革命奠定思想基础,并且这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坚定的信仰对革命是很重要,但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更突出暴力革命无法解决的旧势力,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3.“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这一认识,可能会对15世纪至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早期殖民扩张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④工业革命

⑤第二次工业革命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参考答案:C24.2008年3月在西藏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意图是挑拨藏族同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裂祖国。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待西藏一直给予特殊照顾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D.一国两制政策参考答案:C材料中涉及到的民族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针对民族的政治问题主要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没有专门针对民族问题;B选项主要针对的是党派问题;D选项是针对港台问题。25.这一时期,除了赤贫阶层以外的几乎(欧洲)所有人都可以买上好几套衣服,其衣橱也慢慢变得多姿多彩起来。欧洲的消费者可购买更多的家具、储物柜、瓷器以及其他装饰品来填满他们的房子,他们拥有的物品甚至超过其最为富有的祖先。这一情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新航路的开辟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商业革命的完成 D.工业革命的开展参考答案:D26.下表出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上)1600—1923》。其中列举了1751—1792年停泊在广州口序的外国船舶数目。由此可知注:港脚船为东印度公司颁发特许状,允许持该公司执照航行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私家商船。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是出超地位B.英国在中西商贸中有明显优势C.广州因一口通商而有外贸优势D.英国在西方造船业中水平最高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图表可知,英国在中国广州的船舶数目较他国居绝大多数,反映了英国在中西贸易中占主要地位,故B项正确。A项,图表不能反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出入超情况,排除。C项,题干并非强调广州在传统贸易中的一口通商优势地位,排除。D项,图表不能直接反映英国的造船业水平,排除。27.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参考答案:D甲午中日战争后,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BC项。28.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参考答案:D材料“周之子孙”可以看出这是宗法制,故C项错误;从材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来看,周朝的宗室子弟,那些不狂妄糊涂的人,没有不成为显达的诸侯的,这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是从秦朝开始的。29.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②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B略30.《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施行“仁义”和“王道”

B.强化君主专制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材料二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材料三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之际,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接受采访时曾说:“回顾中国经济这两年的表现,我想它超出了我以前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进口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海外贸易;西欧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2)进步性: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扩大世界贸易;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局限性: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美国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3)对中国: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信息“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可知,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以及西欧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根据材料“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可知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工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评价: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分析。进步性:根据材料“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可知该体系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扩大世界贸易;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局限性,该体系是美国主导的,最终确立的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有利于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美国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3)意义: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回答。对中国:根据材料“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加入世贸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32.在急剧变革的20世纪前期,由于受到外力的冲击,在各种力量的影响下,使得大连的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连是新兴城市,由殖民者“一手打造”……受外来文化影响,大连人逐步接受新式礼仪,一些封建的仪礼如跪拜、请安等代之以握手、鞠躬。“老爷”“大人”等称呼被废除,“先生”、“小姐”等新式称呼已十分盛行。材料二

东北地区……主食为玉米、高粱、小米。随着殖民者的入侵……特别是日本侵占大连后,大量的日式料理店鳞次栉比,发展速度惊人。至“九·一八”事变前,大连全市就已有日本吃茶店100余家。日本寿司、生鱼片等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青睐。材料三

神道,是日本固有的宗教。崇信神道被日本当局视为最重要的民族精神支柱。……1944年在旅顺修建了“关东神宫”。强迫当时的中国人举行各种典礼时,人们必须遥拜日本的“皇太神宫”。就连男女青年结婚,都要逐渐采取神前结婚的方式。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前期大连社会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根据三则材料分析,大连居民社会生活变迁呈现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大连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哪些启示?(2分)参考答案:(1)居民交往简化,等级观念弱化,崇洋称为趋势 (3分)(2)特点:主动性,被动性(或强制性)(2分)原因:思想解放,经济发展,日本侵略(3分)(3)民族独立,学会扬弃(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德正德以后,欧洲殖民者东来,中国优良的手工业品不断地运往欧洲市场,欧洲殖民者为了支付与中国贸易的差额,运进了大量的白银,这就使正德以后的银币使用较前普遍,到了嘉靖四十一年,全国班匠普遍征银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政府就废止了双规办法,一律以银代役。该年工部题准:“行各司府,自本年春季为始,将该年班匠(工匠)通行征价类解,不许私自赴部投当.仍备将各司府人匠总数查出,某州县额设若干名,以旧规四年一班,每班征银一两八钱,分为四年,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经济简史》材料二淘金人纷纷涌向德国境内的金银矿山,尽管许多矿山已经资源枯竭,但他们仍然拼命挖掘。1460~1530年间,中欧的银产量增加了5倍以上。除了争取更多的对外贸易顺差和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