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高中历史衔接双减背景下双减:《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前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本质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一、初中、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状况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1、课程目标的联系与区别
(1)二者都强调三维目标(2)知识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注意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基础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综合性。
初、高中课标能力要求对照
初中课标的能力要求
高中课标的能力要求
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高中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之外,主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力方面差别也较大,初中主要在于识记、理解,尤其是识记层面;而高中要求则更多在于理解和应用层面。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世界经济史部分知识对照
初中知识与要求
高中知识与要求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3.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世界经济史部分知识对照
初中知识与要求
高中知识与要求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3.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4.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课程结构、内容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相同:初中历史课程的知识内容,在高中课程中大都进行了相应的链接与拓展。区别:(1)课程体系方面,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现有初中历史课程是与高中历史新课程相脱节一、中国古代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八)科学技术
(九)思想文化
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高中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
(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诸备也要求甚高。)
必修一政治史模块
必修二经济史模块
必修三思想文化史模块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在课程内容方面:
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高中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
据统计,初中历史课标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共有14个单元,65个知识点。
政治史40个知识点经济史13个知识点
思想文化史12个知识点
初中历史课程重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高中历史课标三足鼎立。二、新课程背景下师生状况分析1、学生历史学习状况分析:初中阶段历史的基础知识普遍较为薄弱(农村学校更严重);学生缺乏社会生活及经济活动的体验、感受;初中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冷门”、“副科”,(开卷考试);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2、高一历史教师教学状况分析:历史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初中课程及教材了解不够;旧的教学观念及习惯积重难返。三、初高中衔接的历史教学策略1、认真研读课标:(1)明确课标内容的主题——文明史“标准”规定必修课历史(Ⅰ)“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历史(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及其重要内容”。
必修一“标准”明确指出:“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主线是政治文明史,“标准”中的政治史就是围绕这一主线而讲述的。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所以历史(Ⅰ)是以政治制度史为主。“标准”行文时,总是将政治制度排在政治事件、政治人物之前。如历史(Ⅰ)开头即指出:“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模块结尾,又写道,要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课标”要求了解以下政治制度:1、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宗法制度、分封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形成、发展和影响)及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等)。(2)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等。(3)中国现代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2、外国的政治制度(1)外国古代政治制度:希腊民主制度、罗马法律制度等。(2)外国近现代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含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责任内阁制和总统制、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等)、无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巴黎公社的制度、苏俄和苏联的政治制度等)。(2)领悟内容标准的表述方式。一般由行为动词和知识内容构成。行为动词表明了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识记层次:了解、知道、列举、简述、讲述等。理解层次:概述、认识、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应用层次: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表述方式:
1、识记层次:行为动词+具体历史史实
2、理解或应用层次:行为动词+抽象的历史认识
内容标准的基本表述方式:
例如:必修一·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3)依据课标的内容与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
课标内容要求(必修二专题一之第1课)
人民版教材
(第1版)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神农”的传说2、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3、“泰半之赋”4、沉重的力役5、贫者无立锥之地6、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起步早,世界领先
2、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经营规模小,精耕细作
4、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包括地主、农民及国有),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5、生产条件简陋(以铁农具、牛耕为主)
6、农民赋役负担沉重
7、重视水利兴修
8、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了解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及学生初中学习状况必修一专题一课标内容要求: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初中学过的知识:秦兼并六国的史实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没有学过的知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本课的知识目标可以叙写为:
了解皇帝制度和郡县制度建立的过程,说出中央和地方统治机构的主要职能及其特点,认识到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3、要重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
必修一专题一第4课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问题预习:
1、明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明清内阁是如何演变的?
3、什么是清朝的军机处?
4、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要讲究教学策略(或导入设计、教学顺序、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课后练习、单元总结等)
例如:课标知识与要求必修二专题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工农业生产总值我国50-7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变化图52年56年60年66年71年73年75年问题导思:1、50—70年代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请依照教材加以归纳。2、1949--1956年我国的工农业生产的趋势如何?为什么?(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有何共同特点?其实质是什么?(2)经过三大改造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变化?三大改造又有哪些缺憾?3、1956--1966年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态势如何?为什么?(1)请同学们快速根据课文,找出十年建设中的正确探索和失误。(2)1956—195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态势如何?为什么?(3)1958—1960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为什么呈下降趋势?(4)这一时期是什么原因使党中央犯了这样的错误?(5)1960年以后为什么经济出现上升趋势?4、1966年以后工农业生产又出现了怎样的态势?为什么?5、从近三十年的风雨探索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我国20世纪50年代-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变化图5、理清历史知识体系,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增强通史意识。根据课标内容要求,中国古代君主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要点如下:
1、秦朝“形成”;
2、从汉到元的演变;
3、明清时期“加强”;
4、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6、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7、教学要尽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8、加强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应用的训练。
历史新课程在学习能力方面强调“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新课标关于“教学活动建议”必修一:(3)收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分成专题举办展览或编写纪实报道。(5)搜集有关史实,说明加强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必修二:(1)收集资料,列表勾勒我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3)阅读有关文学作品或观看历史影视资料片,增强对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认识。(6)搜集资料,探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8)收集有关资料,并结合事实,就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讨论。9、要加强专业进修10、立足于选定的版本,参照其他版本的优点。并适当联系相关学科的课程课时教学的教学策略(要注意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1.突破主干知识:各课以课标所列知识点为突破口,精讲该知识的相关内容;争取一课一个中心;
2.以问题式、体验式为基本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注意历史现象的联系和比较,以及历史材料的综合运用;
4.注意学习方法的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