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二章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二章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二章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二章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简论一、文化的含义二、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三、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四、中国文化的将来一、文化的含义“文化”寻根“文化”=“culture”?文化的结构什么是文化?服装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校内文化、企业文化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世博文化我们每天都在谈论文化,然而什么是文化?“熟知非真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文化”寻根“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汉刘向《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晋束皙《文选·补之诗》“圣人视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

/纹(本义:花纹)

文\文(引申义:文字、语言)文身=纹身(现代汉语中的遗迹)“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许慎《说文解字》序“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贾生曰:此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文化”在汉唐时代的含义“化”的“教行”作用被“文”限定了范围,可以被理解为“以文来化”。即着重在精神层面对民族进行教化。=文化!+“文化”v.s“武功”中华民族将“文化”置于“武功”之上,在漫长的历史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也成就了中华文化特殊的生命力。“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

——顾炎武《日知录》“文化”寻根·归纳先秦:文,错画也;化,教行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汉唐:以“文”“化”黎民,文化胜于武功。明清:古典意义的“文化”之终极目的:内圣外王、天人合一。“文化”=“culture”?拉丁文:Cultura——耕种、居住、联系、留意等等英语/法语:Culture——栽培、种植,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育包含了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领域。“包括学问、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实力和习惯在内的困难整体。”

——EdwardTylor(1832-1917)“我爱你”本就是一种西方式的表达英语:Iloveyou.中国式的表达“你这个冤家!”“文化”v.s.“Culture”·归纳中西家族称谓比较grandfather/grandmother——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uncle——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夫aunt——伯母、婶婶、舅母、姑姑、姨妈此外还有堂兄弟、表兄弟、堂姐妹、表姐妹、侄子、外甥、嫂子、弟妹、姐夫、妹夫、妯娌、连襟、姑奶奶、姨奶奶等等。宗亲、外亲、妻亲三族;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一)广义文化《大英百科全书》: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苏联大百科全书》:社会和人在历史上确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建的物质和精神财宝。钱穆在《中国文化精神》中说:文化即是长时期的大群集体公共人生。简而言之,广义的文化是物质财宝(文明)和精神财宝(文明)的总称。狭义的文化又称为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合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简言之,指精神财宝(文明)

(二)狭义文化

精神文明即意识形态,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精神文明的创建者是人,人是文化的核心(三)文化的结构1物态文化层: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总和2制度文化层:调整规范自身及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层:风俗和习惯4心态文化层: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2010年9月9日星期四二、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文化与自我认同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对于西方文化来说,中国文化并非“culture”当中另类的一种,从根源上,它就是一种完全另类的“culture”。丝绸之路开启了中西沟通丝绸之路(德语:dieSeidenstrasse)来源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西汉时,由张骞出访西域开拓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是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沟通的友情之路。中国对西方科技的贡献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气象观测、现代音乐十进制数学、纸币、雨伞、卷线吊鱼器、手推轮车、多级火箭、枪炮、水下鱼雷、着陆伞、热气球、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象棋、印刷术……文化与民族的自我认同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对于老一代的学者,用毕生的努力重新赢回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敬重是历史赐予他们的责任,他们很好地完成了使命。假如我们这一代仍只是以博得外人对我们夸奖为最终的任务,那我们就没有完成历史交给我们的使命。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自然会有一个更平和的大国心态,不以他人的夸奖而喜,也不以他人的贬低而怒,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说我们在巨人的肩膀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民族的文化意义比血缘意义更重要,文化是一个

民族精神上的血液,假如共同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在精神上就会解体。一个民族只有充分了解和驾驭自己的文化,才能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认同感。西方文化重视分类,人与自然主客二分,提倡人对自然界的折服,在这种基调下才有了近代科学技术打破神学束缚狂飙突进的成就。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讲究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会通,将确定人类文明在将来的前进方向。三、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外在特点一、统一性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二、连续性中国文化从未中断三、包涵性有容乃大,兼容并蓄,形成多民族的共同文化四、多样性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内在特点:天人合一人文主义精神、留意宗法论理观念;和谐中庸;(各安其位)安土乐天的情趣四、中国文化的将来关于中国文化的将来,想把这个问题留给各位同学思索,可以随时将你的想法与我沟通。其次章地理概况导言:中心大国,西高东低一、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二、中国历代疆域三、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四、现代省、市、自治区名称的由来导言:中心大国,西高东低内陆宽敞,空间足够。地形困难,气候多样。山河壮丽,景色秀美。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四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一、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埃及:尼罗河古代以色列(犹太):约旦河古印度:印度河、恒河古代中国:黄河、长江重要的古代文明基本都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二、中国历代疆域现代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大陆面积的1/15,与欧洲大陆相当。东西跨4个时区,南北纵长5500公里。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口西:亚洲大陆腹地南:南海中的曾母暗沙北:漠河县黑龙江江心夏商周三代秦帝国的首次统一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广西汉魏六朝隋唐再次完成统一00年9月9日星期四唐帝国疆域东达大海西到咸海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南达南海五代十国的分裂北宋与南宋2010年9月9日星期四来自草原的元帝国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明清两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画野分州”——“九州”从地名到政区《尚书》:冀、豫、青、徐、荆、扬、兖、雍、梁《周礼》:冀、豫、青、荆、扬、兖、雍、幽、并《尔雅》:冀、豫、荆、扬、兖、雍、幽、并、营《吕氏春秋》对地理上的“九州”进行政区上的对应:秦汉时期的行政区划演化秦郡县制:秦灭六国,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全国所设县一千余个。两汉三国:从郡国制到州郡县三级制,西汉初期郡国并存,至景帝削藩,武帝设十三刺史部州,加强了中心集权。东汉末年,部州渐渐居于郡县之上,形成三级制行政区划。随后因国家分裂,州的设置范围缩小,到隋朝又回复到郡(州)-县二级制。唐宋的道(路)-州-县三级制贞观元年,分全国为十道,设巡察使;开元二十一年,增为十五道,设采访处置使,有固定治所,形成道、州、县三级。同时在一些要地设“都督府”,边疆设“都护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