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训练落实提升第1单元二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训练落实提升第1单元二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训练落实提升第1单元二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训练落实提升第1单元二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训练落实提升第1单元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何伤于日月乎? 妨害B.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引导C.夫子莞尔而笑 微笑的样子D.吾与点也 和【解析】D项,“与”读yù,赞许。【答案】D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因为B.舍瑟而作 舍:舍弃C.为国以礼 为:治理D.其言不让 让:谦让【解析】B项,“舍”应解释为“放下”。【答案】B3.下列与“不吾知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邻之厚,君之薄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非曰能之,愿学焉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B项与例句同为宾语前置。【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同“暮”B.风乎舞雩,咏而归 风:吹风C.鼓瑟希,铿尔 希:通“稀”D.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如:至于【解析】D项,“如”应解释为“或者”。【答案】D5.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eq\b\lc\{(\a\vs4\al\co1(①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②以吾一日长乎尔))(2)eq\b\lc\{(\a\vs4\al\co1(①点,尔何如,②鼓瑟希,铿尔))A.(1)中“乎”的意义不同,(2)中“尔”的意义相同。B.(1)中“乎”的意义不同,(2)中“尔”的意义也不同。C.(1)中“乎”的意义相同,(2)中“尔”的意义不同。D.(1)中“乎”的意义相同,(2)中“尔”的意义也相同。【解析】(1)乎,①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②介词,用法相当于“于”。(2)尔,①第二人称代词,你。②与“铿”组成拟声词,指曲终最后的高音。【答案】B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①,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①冠雄鸡,佩豭豚: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狱:诉讼案件B.亡人太子之子辄在 亡:死亡C.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 造:往、到D.宽以正,可以比众 比:使……亲近【解析】B项,亡:逃亡、逃跑。【答案】B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lc\{(\a\vs4\al\co1(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b\lc\{(\a\vs4\al\co1(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b\lc\{(\a\vs4\al\co1(恭以敬,可以执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lc\{(\a\vs4\al\co1(君子死而冠不免,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解析】A项,通过、经由;介词,依照、根据。B项,指示代词,这;认为正确。C项,连词,表并列。D项,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修饰。【答案】C8.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子路“好勇力,志伉直”的一组是()①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②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③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④食其食者不避其难⑤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⑥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A.①③⑤ B.②⑤⑥C.①④⑥ D.②④⑥【解析】C项,要注意扣住“好勇力,志伉直”来思考。【答案】C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喜欢逞勇斗力,性格直率,曾经欺凌过孔子,孔子没有跟他计较,而是用礼乐诱导他。后来,子路做了孔子的学生。B.孔子很赞赏子路判决诉讼案件的能力,认为他有仁德,可以管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军政事务。C.子路出任蒲邑大夫,向孔子辞别时,孔子告诫他“恭以敬”“宽以正”“恭正以静”来治理蒲邑。D.卫出公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采邑之宰,蒉聩联合孔悝作乱。子羔劝子路离去,他没有听从,最后被蒉聩手下的人杀掉。【解析】B项,“认为他有仁德”的表述不正确,原文有“不知其仁”。【答案】B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别的道理。(2)穿着用乱麻絮做的旧袍和穿着狐貉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3)子路说:“吃着人家的饭就不能回避人家的危难。”【参考译文】仲由,字子路,卞地人。比孔子小九岁。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欺凌孔子。孔子用礼乐慢慢地诱导他,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做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百姓做出榜样,然后才能使百姓辛勤地劳作。”子路请求进一步讲讲。孔子说:“持久不懈。”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做强盗。”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别的道理。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之所用,就不适用了。”“像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用乱麻絮做的旧袍和穿着狐貉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好像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呢。”季康子问道:“仲由有仁德吗?”孔子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说:“子路可以说是人臣了吗?”孔子回答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理。可是,我告诉你:恭谨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清正,就可以使大家亲近;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作南子。灵公的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她,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子的儿子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留在国外,不能够回来。这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就和孔悝一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悝家,就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这就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还有事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子羔从卫国城门出来,正好相遇,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为他遭受祸殃。”子路说:“吃着人家的饭就不能回避人家的危难。”子羔最终离去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他的劝说。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斩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说完系好帽子就死了。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说:“唉呀,仲由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他的死讯。所以孔子说:“自从我有了仲由,恶言恶语的话再也听不到了。”这时,子贡正为鲁国出使到了齐国。三、语言表达11.(2023·全国甲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__①__。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__②_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__③__。【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气候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既能为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所以,人类要设法改变气候,使它有利于人类。①处根据上文的“不仅”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句。②处根据上文“但是”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句。③处根据上文“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及文段意思,可推导出“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句。【答案】(示例)①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②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四、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第10则,完成12~15题。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比及三年 比:比较B.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陈述C.宗庙、会同 会:诸侯相见D.其言不让 让:谦让【解析】A项,比:等到。【答案】A13.下列加点的“以”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如其礼乐,以(连词,相当于“而”)俟君子B.毋吾以(通“已”,停止)也C.为国以(因为)礼D.加之以(把)师旅【解析】C项,以:用。【答案】C14.下列各句中省略内容补充及其注释不当的一项是()A.可使(之,千乘之国的百姓)有勇,且知方也B.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之,方圆五十或六十的小国)足民C.(我,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D.如或知尔,则(之,他们)何以哉【解析】D项,之:你们。【答案】D1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各句不能体现孔子循循善诱教育风度的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D.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解析】D项,是孔子听了曾晳理想之后的感叹,表示自己的赞许。【答案】D(2)下列对子路“率尔而对曰”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急不可待,不假思索B.胸无城府,急躁自负C.刚直爽快,不说假话D.缺少思想,鲁莽草率【解析】D项,子路有理想,当然有思想。【答案】D(3)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