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儿教育史第四章_第1页
中国幼儿教育史第四章_第2页
中国幼儿教育史第四章_第3页
中国幼儿教育史第四章_第4页
中国幼儿教育史第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元明及早中清的教育

此时期为中国专制制度的重新强化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期。

一、元明及早中清的文教政策

(一)尊经重儒,推崇程朱理学问题思考:

社会本位:以“灭人欲”达到“存天理”第一节文教政策与选材制度

儒学发展到宋代的出现了什么样的表现形态?(理学)对于人的发展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1、元代意识形态地位:佛、道、儒。

臭老九.doc儒学地位逐渐强化,尊孔,重用儒臣,程朱理学正式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2、明代(1)尊孔编辑《五经》《四书》及《性理全书》颁行天下,将儒经作为治理国家的理论;儒术独尊地位复现,儒士地位逐渐提高;始创“内阁制”(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由大学士入阁参政。

(2)强化理学《四书》地位高于《五经》;(中叶)陆王心学对程朱理学的挑战。

陆王心学.doc

3、早中清的文教政策(1)尊孔崇儒事件:顺治册封孔子为“至圣宣师”;康熙亲书“万世师表”匾额悬于孔庙大成殿;乾隆9次亲临曲阜;学校春秋祭孔成为定例。恢复“博学鸿词科”博学鸿词科.doc书征山林隐逸,中央各部一满一汉,儒生进仕机会增多。

(2)重倡程朱理学朱熹配享孔庙;朝廷收罗“理学名臣”,编订《朱子全书》等,程朱理学成为儒学核心。对清代学术路向发生了巨大影响,主守成、重训诂考证的“朴学”倾向束缚了思想解放。

(3)强化文字狱和科场案属反面惩戒。“康乾盛世”文字狱108起。科场案属“莫须有”案例。思想控制更加细蜜。康熙皇帝

首先、清朝初年,朝廷宣布禁止学者创立书院,纠众结社,不许“空谈废业”,不许“集群作党”,禁止言论与出版的自由。

其次,严格规定学校讲解儒家经典,必须以宋儒朱熹的诠释范本为依据。科举考试必须按照宋儒的传注,写作教条的、死板的八股文。这种使人别无选择的愚民政策,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专制。

再次,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吹毛求疵,望文生义,以片言只语定罪,一朝比一朝更为严酷,造成愈演愈烈的威慑、恐怖气氛。

另外,《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一大盛举,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收集3457种图书,79070卷,装订成36000多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弥足珍贵。但是,四库全书在编书的同时承担了皇帝交给的一项重要使命:禁书与焚书(二)元明及早中清的文化专制制度1、元代严禁集会、结社和自由讲学(宋代书院,会讲风气)。

(1)严密的保甲制度,视集会、结社为谋反。(2)委派山长,制定社学规程,限制自由讲学。(3)实行种姓歧视:将人种分为四类;学校和科考的进行区别设置。

2、明代的文化专制的强化——专制主义的颠峰。(1)厂卫特务制度的建立。监控、处罚文官。(2)文字狱。以言论、文字定罪,扼杀思想自由。(3)奖掖告密。加强监控,人人自危。

(4)控制学校言论——绳愆厅的建立和卧碑文的颁行。国子监设绳愆厅,地方学校刊刻卧碑文,钳制师生言论自由,探讨创新活力被扼杀。

卧碑文.明清时代政府颁布的在学生员必须遵守的训令条文。一般将条文刻于卧碑,置于学宫明伦堂之左,以戒谕诸生。条文内容大致包括:必须以四书、五经为宗旨,习为举业,不得标新立异,沾染异端邪说;不得议论天下国家利病之事;立志学做忠臣清官,宜留心利国爱民之事,不可交结权势;专心读书,注意修养;孝顺父母、尽忠君主、服从官长、尊敬先生;不许结社立盟,不许私自刊刻文章。以及诸生员各种考试、升降、奖惩办法。如有违犯,轻者黜革,重者拿问。

二、元明清的科举(一)元代科举变更分两组考试(蒙古人、回回人一组,汉人、南人一组);科考依《四书》命题(于元仁宗黄庆二年,即1313年制定《科试条例》中有此规定)。

(二)明代科举1、在乡试、会试(贡士

)、殿试之前进行“入泮”的资格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3个阶段,通过者方为秀才;2、承袭依《四书》命题。3、开启“八股取士制”。(1)八股文八股文又名“时文”、“时艺”、“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

(2)八股文要求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不得自由发挥、越雷池一步。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后又改为700字。八股文是一种新的文体,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败坏学风。(3)八股文在历史上消极影响

首先是坑害读书人,败坏人材。士人为了挣得功名,皓首穷经。到了后来,连经书也不读了,只“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此数十题之文而已”

其次是缺乏实用的价值。八股文远离现实,只能作为博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别无它用。

三是形式主义严重。四是命题了无新意。《四书》《五经》总共只有那么多字数,那么多句子,数百年里,每一章、每一节、每一句都作过了题目,都被无数的士人做烂了。从而把考试和教育引入僵化、矫虚的死胡同。(4)八股文在历史上客观性能

首先,士人从研习八股文中受到了儒家伦理道德的薰陶。其次,八股文的写作理论和技巧可为后人借鉴。再次,八股文为后世提供了文精意赅的典范。复次,八股文对后世某些文学体式,比如楹联的成熟和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八股文及实例.doc

(三)清代科举依《四书》命题,采取八股取士制,科考内容更加空疏,方法更加烦琐死板。

思考题:元明清科举有什么变化,对教育产生什么影响?第二节教育制度与实施状况

一、元朝学校

(一)元朝国子学的重要特点是,实行“升斋等第法’’和“积分法”。“升斋等第法”就是把国子学分为下、中、上三个等级六个斋舍,学生按程度分别进入各个斋舍学习不同的内容,依据其学业成绩和品德行为,依次递升的方法。它是宋代三舍法的延续与发展。

“积分法”与“升斋等第法”相联系。汉人学生升至日新、时习两斋,蒙古、色目学生升至志道、据德两斋,则实行积分法。“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积分法”注重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故具有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

(二)社学创办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新元史·食货志》记载:是年,元朝规定:“诸县所属村疃,五十家为一社,择高年晓农事者立为社长。……每社立学校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农隙使子弟入学。如学文有成者,申复官司照验。’’社学是设在农村地区,利用农闲空隙时间,以农家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形式,它对于发展农村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具有一定意义。这是元朝在教育组织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阴阳学学习天文、算历的学校,创设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据《元史·选举志一》记载:学校招收“通晓阴阳之人”入学,“依儒学、医学之例,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其有术数精通者,每岁录呈省府,赴都试验,果有异能,则于司天台内许令近侍。”在地方上设立培养天文、算历人才的学校,这是元朝的创新,对后来的明朝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四)庙学出现于金元之际;在孔庙中“宣讲教化”而得名;属社会教育性质,借用佛教寺庙“俗讲”形式,男女均可参与;既非常年学校,也非季节性学校,类同于公开讲座,由于其外开放性,往往吸引幼儿随同家长听讲。(五)教育管理机构1、中央管理机构元朝在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的同时,设置了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在中央,国子学隶属于国子监,设祭酒、司业、监丞、典簿、令史、译史、知印、典吏等。蒙古国子学隶于蒙古国子监,归蒙古翰林院管辖。回回国子学隶于回回国子监,归翰林兼国史院管辖。天文、星历学生归司天台管辖。2、地方管理机构

在地方上,诸路、府、州、县学等儒学系统归儒学提举司管辖。儒学提举司又上隶中央大司农司。“大司农司,秩正二品。凡农桑、水利、学校、饥荒之事,悉掌之。”诸路蒙古字学归蒙古提举学校官管理。蒙古提举学校官,仅置于江浙、湖广、江西三省,上隶中央蒙古翰林院。(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诸路医学由医学提举司管理,上隶太医院。诸路阴阳学,在仁宗延祜初规定由阴阳学教授管理,上隶太史院。二、明朝学校制度

(一)明朝国子监在教学制度方面改革

1、创立(监生)历事制度洪武五年(1372年)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除中央政府各部门之外,历事监生也被分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等。监生历事的具体时间长短不一,有的三个月,半年,有的则长达一年或更长。

建文时(1399—1402年),确定考核办法:监生历事期满经考核,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送吏部铨选授官,中、下等者仍历一年再考。监生历事,可以较广泛地接触实际,获得从政的实际经验,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明朝监生历事制度,是中国古代大学规范化的教学实习制度。2、实行积分法

(1)明朝国子监的六堂三级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率性堂为高级。

(2)递升办法监生按其程度进入各堂肄业,然后逐级递升。凡仅通《四书》而未通经者,居正义、崇志、广业三堂肄业。学习一年半以上,文理条畅者,升入修道、诚心二堂肄业。再学习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则升入率性堂肄业。升至率性堂,便采用积分法。积分法是对元朝国子学积分法的继承和发展。(二)社学

1、基本情况洪武八年(1375)太祖“诏天下立社学”,于是全国各地纷纷设立社学。明朝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官学。它招收8岁以上、15岁以下民间儿童入学,带有某种强制性。如《明史·杨继宗传》记载:他任嘉兴知府,大兴社学,规定“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明朝社学是对元朝社学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但它设立更普遍,数量更多。2、课程与教学社学的教师称社师,一般是挑选地方上有学行的长者担任。课程教学方面比较成熟。儿童进入社学,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干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同时也须兼读《御制大诰》、明朝律令以及讲习冠、婚、丧、祭之礼。在教学活动方面,明朝社学对于如何教儿童念书、看书、作文、记文,培养儿童学习习惯以及每日活动安排等,都有较具体的要求。(三)明朝官学制度的特点

1、作为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有许多新发展。放松学生入学资格的限制,根据学生的不同来源,分为举监、贡监、廕(荫)监和例监等;创立监生历事制度,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使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提高人才素质等。

2、地方官学得到空前发展不仅按地方行政区域设学,而且也按军队编制设学。明朝地方学校的普及,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

3、社学制度更趋完善社学在全国城镇和乡村地区广泛设立,并在招生择师、学习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成为对民间儿童进行初步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4、形成从地方到中央相衔接的学制系统。形成了社学——府、州、县学——国子监三级相衔接的学校教育体系。(四)东林书院在明朝众多书院中,名声大而影响广者,莫过于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在江苏无锡城东南,原为北宋理学家杨时(1053~1135年)讲学之所,后即在该地建书院。杨时人称龟山先生,故东林书院亦称龟山书院。书院领袖为顾宪成、高攀龙、叶茂才。东林诸子学术思想的基本倾向是推崇程朱,反对王学。(剧本孔尚任《桃花扇》,为《访翠》、《寄扇》、《沉江》等几折。描述了男女主人公侯方域(朝宗)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

)。1、讲会已经制度化,这是东林书院的一个重要特点。书院讲会活动产生于南宋(1167年8月,朱张会讲),至明朝逐渐制度化,东林书院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它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

东林书院的讲会定期举行,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各三日,推选一人为主持;讲会之日。必举行隆重的仪式;讲学内容主要为《四书》,讲授时,与会者“各虚怀以听”,讲授结束,相互讨论,会间还相互歌诗倡和。关于讲会组织的其他一些方面,如通知、稽察、茶点、午餐等,也都作了具体规定。2、密切关注社会政治,是东林书院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将讲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使东林书院增加了议政的职能。东林书院的这个特点,集中地体现在顾宪成题写的一副著名对联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在讲习之余,抨击政治,评判权贵,以正义的舆论力量给朝廷施加压力。东林书院既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思考题:1、元明学校制度的发展变化情况。2、社学的特征及发展情况。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朝中叶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生活的年代是明王朝由稳定开始进入衰败的转变时期,也是程朱理学日趋僵化和空虚的时期。

第三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哲学和教育思想,形成了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心学”体系,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创立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阳明学派”(亦称“姚江字派”、“王学”、“心学”)。其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以至近代的教育思潮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明中叶以后曾广泛流行,并曾流传到日本,对明治维新发生积极影响。

一、生平(1472-1528)(一)基本情况1、21岁浙江乡试中举,28岁举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等。2、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城区)驿丞。

龙场悟道.doc

3、正德二年(1507)在被贬途中经长沙,寓居岳麓书院讲学。王守仁的讲学对书院的影响很大。并由此开始了王学在书院的传播。

4、刘瑾被诛后,回任要职。他曾在江西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职镇压农民起义,率兵平息宁王朱辰濠在江西南昌发动的叛乱。

5、1521年,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属闲职),受封“新建伯”。6、1527年,王守仁总督两广军务,镇压了瑶族和僮族的少数民族起义。次年(1528年),王守仁在归途中病死于南安舟中。

(二)教育活动王守仁是明中叶著名的教育家,从34岁起他开始从事讲学活动,直至去世,历时23年。其中除6年(1522—1527年)是专让从事讲学之外,其余均是一面从政,一面讲学。

王守仁所到之处,讲学活动不断,并热心建书院,设社学办学校。其目的一是为了传播自己的学说;二是为了对民众加强封建伦理道德教化,即所谓“破心中贼”。在客观上,对于明中叶以后书院的发展、讲学之风兴起,起了积极的作用。

王守仁的著作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主要教育著作《答顾东桥书》、《稽山书院尊经阁记》、《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教约》等。

二、教育思想(一)“心即理”的教育哲学理论王守仁生活的年代是明王朝由稳定开始进入衰败的转变时期,也是程朱理学日趋僵化和空虚的时期。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哲学、教育思想,形成了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心学”体系,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创立了朱理学相径庭的“阳明学派”(亦称“姚江字派”、“王学”、“心学”)。

1、“心学”的要旨(1)继承和发挥了孟轲“万物皆备于我”和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哲学思想。(2)以为宇宙万事万物都靠“心”的感知和认识而存在;一切均在心内,不在心外。即存在就是被感知。

2、主要命题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一种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他把主观唯心论的“心学"推到了极端。

“心即理”两个例子.doc

心学四字诀.doc

菩提本无树.doc

3、“心学”的影响此前一直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控制人们的思想言论和创造力。“心学”强调发明本心,蔑视一切权威,强调“六经皆我注脚”。“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强调主观意志、自立精神、独立意识,不依赖别人,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习俗。

“心学”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重视个体价值,对封建伦理道德及凝固了的程朱理学都起着强烈地冲击和破坏的作用,是晚明思想解放的开端。对封建时代的异端思想家、改革家都有启迪作用,对近现代的革命人士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明中叶以后曾广泛流行。曾流传到日本,对明治维新发生积极影响。

(二)“致良知”的教育目的论1、“致良知”

(1)“良知”出于《孟子》,孟子的“性善论”决定“良知”为人们所“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意识。王守仁将孟子的思想加以发挥,在“良知”与“天理”间划上等号,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是“致良知”。故事:有一个小故事中是这样的,有个阳明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让他把鞋子也脱掉,贼犹豫了。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我们后代人,常常对一个坏蛋说:“你还有没有良知?”以启示这个坏蛋弃恶从善,就是从此而来。

(2)“致”是推及、恢复、实行和到达之义

“致良知”的重要表征,是“内求”,静坐澄心或自我体认。他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传习录下》可见它是理念上分辨善恶,并非认识外物。这一点他说得十分明白: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非自外得也。

所以教育的作用不是扩充知识,而是“日减人欲”。在他看来,“减得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通过“不假外求”的发明本心的方法,克服物欲,减少人欲。

2、“明人伦”的教育取向

关于教育目的“明人伦”说,他曾直截了当地下了一个断语:

圣贤之学,明伦而已。……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矣,是故明伦之外无学矣。外此而学者,谓之异端;非此而论者,谓之邪说。《万松书院记》。

3、与程朱理学的区别(1)“明人伦”、“致良知”的教育目的观,其内核指天经地义的“三纲五常”之德,其“良知”与“天理”在灭除物欲,弘扬人伦道德上是殊途同归的。(2)王守仁“尽心穷理”的教育作用论,与宋代朱熹调子不尽一致。朱熹欲通过教育“格物穷理”,变化人的“气质之性”。理在“心内”或理在“天外”,决定了王、朱教育作用的方向的不同。

4、教育内容要求以《六经》作为教材,但强调并不应以崇古的态度对待它。他认为,《六经》不过是“本心”的“帐簿”:因而“发明本心”才是教学中的要务。如果学“六经”,忘了“本心”的,就象只会背帐簿,却不注意产业库藏之实积一样,完全把关系弄颠倒了。“六经”仍是重要的,不过不能死抠典籍、盲从典籍,被搁住了手脚。

研究“六经”,实际上是研究“吾心”,因为六经是从不同的角度阐明和解释“吾心”的。他指出,教学不应把重点放到经文文字的死记硬背、考证上,重在理解经书反映的深奥的道理。将经书作为发明本心或养心之助。

(三)“知行合一”的教育途径

1、“知行”思想的沿革“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孔、墨、孟、荀都有过论述。朱熹则提出了,知先行后”和“行重知轻”的命题。宋代陈淳(朱熹学生)始提出“致知力行”“不是截然为二事”的观点。表现出整体性思考“知行”关系的倾向。

2、“知行合一”的主旨(1)传统的知行观习惯于将“知行分离”。认为知是行的手段,行是知的目的。“知”对应为智育和知识才能;“行”对应为德育和道德实践。并构成“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守仁指出传统的知行观(如朱熹)犯了“拆知行为先后两截”的错误。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答顾东桥书》

(2)强调“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把二者看作一回事他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据此可以看出,知是行的主导,有知“方才行得是”,方可避免“冥行妄作”;反之,行又是知的着实用功之处;“着实躬行”,“方才知得真”,方可避免“悬空思索”。

(3)“知行”的基本指向

▲“行”,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而是道德上的“行孝行悌”。

▲把行为的意向、动机也说成“行”。这样,灵魂中如有一闪念的私欲,便是“行”了。他打比方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已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把行为动机当作了行为本身,虽然在理念上犯了混乱的错误,然而在道德教育上却是有意义的。

▲提倡“知行合一”是为了防“私欲”于未萌之际,灭“私欲”于方萌之时。要人们在一闪念之时狠斗私欲。显然,这种哲学仍旧是一种道德哲学。

4、“知行合一”说的特征

▲知行是合一的、渗透的、并进的,真知必能行(实践真理论)。

▲认识论与目的论合一,认识的同时便在实践,实践过程就是认识过程。

▲知行概念有相互替代的倾向。

▲给“行”赋予了主体主动、倾注情感的“乐行”特征,即知行的一致性。

(四)自求自得教育方法

1、“省察克治”这是时常反省自问,有一念之私即行克去的方法。王阳明认为,道德修养,“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随时随地“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

2、“静处体语,事上磨炼”(1)要求学生要求静坐澄心,反观内省,摈去一切私欲杂念,体认本心。(2)要求“在事上磨炼”。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通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认为必须在日常事务上体认“良知”,因为道德修养“若离了事物”就可能“着空"。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3、去知解蔽

王阳明认为:

记诵广,适长其傲;知识多,恰以行其恶;见闻博,适以肆其辨;辞章富,适以饰其伪。他对“驰鹜于记诵词章”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推出普遍性的“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的结论。虽有文化虚无倾向,但切中博闻强记的时弊。

4、自求自得,惟是之从

认为,对于“本心”的探求,别人不可替代,须亲行体验,在“静处体语”,于“事上磨炼”,教学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要盲目迷信圣人语录。他说:

“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此语在当时具有石破天惊、、震聋发聩的意义。认为“人胸中各有个圣人”,但这个“圣人亦是学知。”

他说;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