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法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2/4/20231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第三节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2/4/20232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2/4/20233陈某,男,1997年,在一场研究生人才交易会上被某房地产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所赏识,答应月薪一万元的优厚待遇,陈某于是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成为了该房地产公司的市场经理。但第一个月领取工资的时候只有5000元,并被告知,工资扣留的5000元等到年底公司没有任何违反公司的行为,没有给公司造成损失,就作为年终奖金返还,陈某大为不解,明明约定了10000元怎么另外5000元就变成了年终奖金呢?2/4/20234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在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教材P81)2/4/202351、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
2、劳动法律关系是基于劳动法律规范的规定形成的,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调整是劳动法律关系形成的前提;
3、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2/4/20236
二、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劳动法律关系劳动关系所属范围不同形成依据不同内容不同意志关系上层建筑范畴生产关系组成部分经济基础范畴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发生在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范围内法定权利义务双方必须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以劳动为前提依据发生在现实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形成劳动力支配与被支配关系2/4/20237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1.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2.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意志关系,体现了一种国家意志3劳动法律关系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2/4/20238四、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1、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为:(1)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劳动法律关系(2)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劳动法律关
(3)个体经营单位的劳动法律关系、
(4)私营企业的劳动法律关系(5)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劳动法律关系(6)外商独资企业劳动法律关系2/4/202392、按照劳动者的人数分为:个人劳动法律关系和集体劳动法律关系;3、按照职业划分:(1)一般工人劳动法律关系、(2)技术人员劳动法律关系、(3)管理人员劳动法律关系、(4)学徒工劳动法律关系等。2/4/202310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一)劳动者1、劳动者的概念及范围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能够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独立提供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自然人,包括本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等。2/4/202311下列不属于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公务员、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社会团体中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特别规定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家庭保姆、自然人的雇工等劳动者。2/4/202312讨论问题:在校大学生是不是劳动法中的劳动者?劳动部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2/4/202313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教材P85)(1)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从年满16周岁开始。2/4/202314(2)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同时产生;(3)劳动权利只能本人行使,不能委托他人代理2/4/202315(4)对主体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限制:公民户口的限制、一个公民在同一时期只能成为一个单位的劳动者、公民因违法而不得从事从事某种职业、生理条件的限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等。2/4/202316案例:2001年5月某私营企业招聘员工,出生于1986年7月的赵某应聘,双方签订了1年期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为30天,从事货物装卸工作,并规定如赵某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视为违约,应支付违约金1000元。赵某工作2个月后,感到货物装卸工作过于繁重,体力不支,于是向某私营企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某私营企业认为其行为构成违约,要求赵某支付违约金,赵某不同意,双方发生争议,某私营企业即以赵某为被申诉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裁决赵某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
2/4/202317思考:赵某与某私营企业是否存在劳动法律关系?
2/4/202318(二)法人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法人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同时产生。法人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通过法人的职能机构或代理机构实现。2/4/202319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一)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教材P64)(1)平等的就业和择业权(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第一,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各种形式的收入;第二,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2/4/202320第三,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第四,以货币的形式取得;第五,在法定的时间内获得。(3)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2/4/202321(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2008年1月1日—12月28全国安全生产简况:
特别重大事故全国发生10起,死亡662人,同比增加4起、360人重大事故全国发生86起,死亡和失踪1315人,同比增加8起、148人2/4/202322《劳动法》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第五十六条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2/4/202323(5)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
《劳动法》第六十六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第六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2/4/202324(6)享受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权利
第七十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2/4/202325(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8)其他劳动的权利2/4/202326
2、劳动者的劳动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2)不断提高劳动技能(4)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3)认真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2/4/202327
(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用人单位的权利:1.要求劳动者按质按量完成劳动任务的权利;2.要求劳动者努力提高职业技能的权利;3.要求劳动者认真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的权利;4.要求劳动者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的权利。2/4/202328用人单位的义务:1.用人单位应承担平等和择优录用职工的义务;2.支付劳动者报酬的义务;3.保证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义务;4.提供劳动者享有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的义务;2/4/2023295.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的义务;6.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和福利的义务;7.配合解决劳动争议的义务;8.保证劳动者实现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的义务。2/4/202330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劳动行为。
1、劳动行为是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载体,没有劳动行为就没有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也就失去建立劳动法律关系的意义。2/4/2023312、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劳动法律关系,只有劳动行为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在我国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只能是劳动行为。
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行为,分为完成一定工作成果的劳动行为和提供一定劳务活动的劳动行为。2/4/202332第三节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含义:
依据:劳动法律事实2/4/202333二、劳动法律事实的含义种类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一)行为是指以劳动者或用人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二)事件是指不以劳动者或用人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2/4/202334需注意的是: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行为仅限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合法双方行为,单方法律行为、违法行为、事件均不能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事实。2/4/202335课后练习1、公民劳动权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餐饮设备市场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钢制车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通信继电器市场供需状况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船舶涂料产业运营状况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臭氧治疗仪市场需求状况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酯多元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网络借贷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精制棉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眼视光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全册各章节学案(知识点考点精讲及配套习题)
-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课件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第2版)教学大纲
-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2004年版)
- 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赏析类)-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原卷版)
- 北京某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数学试卷
- 三下 第11课 《在线学习工具》教案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
- 2024年高考真题-英语(新高考Ⅱ卷) 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