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教材精讲精研】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教材精讲精研】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教材精讲精研】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教材精讲精研】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教材精讲精研】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此后诸侯纷争不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图为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Guó)国墓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戈,戈上有“虢太子元徒戈”六字铭文。戈是当时的格斗兵器。

由此带来民族关系、阶级关系、上层建筑变革,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Contents目录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㈠列国纷争:㈡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㈠经济发展:㈡变法运动: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孔子与老子:㈡百家争鸣: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诸侯纷争法动法运动本课立意:

通过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变法图强的历史,了解华夏族、华夏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社会大变革带来的制度与思想文化领域的伟大创新。子目间逻辑关系:

本课包括四个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这四个子目紧密联系,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大变革,在思想领域表现为“百家争鸣”。【课程标准】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重点】

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难点】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因孔子所著《春秋》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这一时期各国征战不休,故被人称之为战国。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争霸。主要的霸主包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各国以尊王为旗帜,建立霸业。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兼并。主要的大国包括: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各国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㈠列国纷争:㈡华夏认同: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㈠列国纷争(政治大动荡):1.春秋时期:⑴起止时间:前770年——前476年⑵时代特点:争霸(奴隶主贵族的争霸战争)⑶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春秋列国形势图“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㈠列国纷争(政治大动荡):1.春秋时期:⑴起止时间:前770年——前476年⑵时代特点:争霸(奴隶主贵族的争霸战争)⑶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2.战国时期:⑴起止时间:前475年——前221年⑵时代特点:

“春秋时期,一些大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7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思考:春秋和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争霸兼并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㈠列国纷争(政治大动荡):1.春秋时期:⑴起止时间:前770年——前476年⑵时代特点:争霸(奴隶主贵族的争霸战争)⑶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2.战国时期:⑴起止时间:前475年——前221年⑵时代特点:兼并(封建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⑶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战国末期诸侯国示意图三家分晋前403田氏代齐前379周春秋战国分界事件

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

田氏代齐田氏代齐,也叫田陈篡齐。指中国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的事件。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奉邑入于田氏,姜姓吕氏从此退出统治齐国的历史舞台。史称田氏代齐。实质上是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争权斗争,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㈠列国纷争(政治大动荡):1.春秋时期:⑴起止时间:前770年——前476年⑵时代特点:争霸(奴隶主贵族的争霸战争)⑶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2.战国时期:⑴起止时间:前475年——前221年⑵时代特点:兼并(封建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⑶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⑷战国七雄:

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战国形势图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春秋时期西周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战国时期公元前1046年诸侯争霸兼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五霸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战国七雄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㈠列国纷争(政治大动荡):1.春秋时期:⑴起止时间:前770年——前476年⑵时代特点:争霸(奴隶主贵族的争霸战争)⑶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2.战国时期:⑴起止时间:前475年——前221年⑵时代特点:兼并(封建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⑶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⑷战国七雄:

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⑸周朝灭亡:前256年被秦国吞并◎战国形势图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㈠列国纷争(政治大动荡):1.春秋时期:2.战国时期:3.影响:⑴消极:列国纷争带来了社会的动荡,造成人民生活困难、痛苦。⑵客观积极影响:①促进社会转型:a.社会经济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b.政治体制由君主、贵族等级分权制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②实现了局部统一,为秦大一统奠定基础。③促进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㈡华夏认同——民族关系的变化:1.时间:从春秋到战国。2.表现: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㈠列国纷争(政治大动荡):㈡华夏认同——民族关系的变化:1.产生时间:从春秋到战国。2.表现:(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3.影响: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华夏认同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族华夏认同民族融合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争霸战争: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各国以尊王为旗帜,目的是要求对方屈服,建立霸业,而非以消灭对方、获取对方财富为主要目的。争霸战争: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各国以尊王为旗帜,目的是要求对方屈服,建立霸业,而非以消灭对方、获取对方财富为主要目的。华夏认同: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有哪些?

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国诸侯护送下,周平王东迁。P9导入“周郑交恶”的故事:变动1: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变动2:诸侯纷争一、政局之变: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有哪些?变动3:华夏认同

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沈长云《先秦史》思考:春秋战国的政治变动中蕴含着什么时代发展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㈠经济发展:㈡变法运动:◎考古出土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随着私有观念的深入人心和铁农具的出现,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向个体生产方式转变。铁农具的广泛应用,促使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井田制遭到破坏,出现了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摘编自洪煜《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变动有哪些?变动1:铁犁牛耕出现变动2:井田制松动,土地私有制出现耕作效率提高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变动有哪些?变动3:(农)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现藏于河北博物院的“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临淄人民非常富庶,平常人都会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赛狗、赌博、踢球,可见临淄人民的生活多么讲究。临淄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车轴相接、摩肩接踵,把衣襟连起来可成帷帐,把衣袖举起来可成幔幕,擦一把汗可以形成雨。家家生活都非常富裕,人人志气极为高昂。变动4:(工商业)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㈠经济发展:1.农业:⑴农具和技术:铁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⑵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⑶土地制度的变化: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2.手工业:⑴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出现⑵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3.商业:⑴货币流通广泛。⑵各地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⑶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㈠经济发展《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今日农夫五口之家,可治百亩之田。”《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描述井田制:“十千为耦、千耦其耘”。《国语》中记载,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春秋时期墓葬出土的穿有鼻环的牛尊图为战国时期齐国墓葬中出土的铁制农具土地国有→土地私有集体耕种→个体农耕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水利设施图战国(秦)战国(秦)春秋(楚)郑国渠都江堰芍陂都江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都江堰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领众百姓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

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远、唯

一留存的、仍在使用的、以无坝引

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

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的铁鼎陕西省宝鸡市秦国墓葬中出土的春秋时期金柄铁剑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青铜铸造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业等都有所发展突破。其中春秋时期中国人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领先欧洲两千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金属铸币形态多样圜钱布币刀币

金郢爰鼻蚁钱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私商富比王侯儒商之鼻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先由仕而商家资万贯又由商而仕立国定君是中国第一位从政贵居相国之位的富商。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㈠经济发展:㈡变法运动:1.背景(必然性):⑴铁质农具和牛耕的的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⑵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⑶周王室衰微,旧的宗法分封制崩溃。⑷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⑸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富国强兵的需要。⑹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法家的变革思想成为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治理国家不要总是遵循同一个指导思想,要使国家发展繁荣就不能墨守成规。所以,商汤和周武王不因循古代的法度从而称王天下,夏桀和商纣不改变礼仪从而走向灭亡。反对古法而求变革的人,不能去否定他;因循古法不知变通的人,不值得称道。燕昭王乐毅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齐威王邹忌改革楚悼王吴起变法韩昭侯申不害改革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战国初年各国为富国强兵,都进行了变法活动——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㈠经济发展:㈡变法运动:1.背景(必然性):⑴铁质农具和牛耕的的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⑵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⑶周王室衰微,旧的宗法分封制崩溃。⑷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⑸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富国强兵的需要。⑹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法家的变革思想成为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2.目的:富国强兵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㈠经济发展:㈡变法运动:1.背景(必然性):2.目的:富国强兵3.结果: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4.代表:商鞅变法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在秦国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商君书·更法》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㈠经济发展:㈡变法运动:1.背景(必然性):2.目的:富国强兵3.结果: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4.代表:商鞅变法⑴开始时间:前356年⑵内容(措施)及作用:①经济: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作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税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②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作用: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③政治: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㈡变法运动:4.代表:商鞅变法⑴开始时间:前356年⑵内容(措施)及作用:①经济: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作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税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②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作用: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③政治:A.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概念阐释:什伍连坐什伍制度:商鞅变法时在秦国推行的基层制度。每五户为一伍,每二伍组成一什。伍设伍长,什设什长。秦代伍、什打破了西周以来的国野分治制度。同时实行什伍连坐,一人犯法,邻里必须揭发,否则同罪连坐,执法严厉。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㈡变法运动:4.代表:商鞅变法⑴开始时间:前356年⑵内容(措施)及作用:①经济: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作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税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②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作用: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③政治:A.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B.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作用: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④社会习俗: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作用:发展了小农经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㈡变法运动:4.代表:商鞅变法⑴开始时间:前356年⑵内容(措施)及作用:⑶变法结果: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⑷特点: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李斯《谏逐客书》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qíng)劓(yì)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何评价商鞅变法?兵强国富法律严苛,严刑罚(1)积极性:①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局限性:轻罪重罚、严刑峻法,焚烧诗书,抑商政策等。•商鞅变法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㈡变法运动:4.代表:商鞅变法⑴开始时间:前356年⑵内容(措施)及作用:⑶变法结果: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⑷特点: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⑸评价(影响):①积极:A.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B.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②局限性:轻罪重罚、严刑峻法,焚烧诗书,抑商政策等。商鞅变法后秦国统治集团结构的变化爵制变化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标准:军功大小方式:君主赐爵标准:宗法血缘方式:贵族世袭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经济:土地国有(井田制)

土地私有政治格局:诸侯分封

县制行政权力:宗法世袭专职官僚(流动)社会管理:礼乐制刑罚制商鞅变法对社会转型的重要作用: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㈡变法运动:4.代表:商鞅变法⑴开始时间:前356年⑵内容(措施)及作用:⑶变法结果: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⑷特点: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⑸评价(影响):⑹成功原因:①变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合乎秦国国情。(根本)②秦孝公的支持。③改革措施全面、彻底。④商鞅杰出的政治才干和铁血手腕,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变法运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的大背景及其深远影响各国君主要求富国强兵

经济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封建小农经济发展政治旧的宗法分封制崩溃诸侯兼并战争加剧旧贵族势力衰弱新兴地主阶级壮大变法改革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逐步建立新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比较春秋时期的改革与战国时期的变法春秋改革战国变法目的增强国力,称霸诸侯增强国力,实现统一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改革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内容只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没有涉及社会制度问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封建经济影响破坏井田制,加速奴隶制社会瓦解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后期:孔子与老子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后期:孔子与老子1.孔子:

孔子(孔夫子、孔圣人、孔老二、至圣):(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身高1.96米,享年73岁。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由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孔子任鲁国司寇像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曲阜三孔——孔庙(文庙)、孔府、孔林。*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后期:孔子与老子1.孔子:⑴生平、地位:春秋后期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⑵背景:

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⑶思想主张及贡献: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教育思想教育原则:“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思结合”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政治思想:“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思想核心:“仁”“礼”

春秋--孔子、老子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论语》当中。文化成就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其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后期:孔子与老子1.孔子:⑴生平、地位:春秋后期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⑵背景:礼崩乐坏、社会动荡⑶思想主张及贡献:①核心观念:“仁”,意为关爱他人。②政治思想:a.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b.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③教育思想:a.“有教无类”,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b.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④其他:a.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b.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中。

课堂探究:如何认识“仁”和“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仁”的具体规定;“仁”是内在的修养;“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一种外在的规范。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仁”的实施。

具备“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遵守“礼”的规范,才能更好地践行“仁”的品德,二者相互制约。“仁者爱人”

道德、修养“克己复礼”规范、准则外在约束他律如何认识仁与礼的关系?内在自觉自律

仁课堂探究

礼思考:如何认识孔子的思想?①“仁”具有和谐意识,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民本理念。②其教育思想最可贵。③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④主张的“仁”是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并非普遍意义上的爱。世界看孔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孔子在汉城孔子在柏林放眼世界老子(约前571—约前471),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曾经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负责征集和收藏文化典籍。孔子曾经专门向老子请教过有关“礼”方面的知识。道家学派创始人,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语录被记录在《老子》(《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后期:孔子与老子1.孔子:2.老子:⑴生平、地位:春秋后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⑵思想主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哲学思想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朴素辩证法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后期:孔子与老子1.孔子:2.老子:⑴生平、地位:春秋后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观点见于《老子》(《道德经》)一书。⑵思想主张:①哲学观:a.朴素的唯物论: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思想核心)。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b.朴素的辩证法: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②政治观: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易错警示:

老子的“无为”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和为所欲为。其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无不为”。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后期:孔子与老子1.孔子:2.老子:⑴生平、地位:春秋后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观点见于《老子》(《道德经》)一书。⑵思想主张:①哲学观:a.朴素的唯物论: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思想核心)。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b.朴素的辩证法: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②政治观: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⑶著作:《老子》(《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道德经》)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即说明了一切事物均由细微逐渐积累起来的。有“老子天下第一”的美称,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石雕老君像,由一整块岩石雕刻而成。世界看老子老子天下第一《道德经》英文版

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老子》哲学对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尤其对医治一战后德国的精神创伤,起了重大作用。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政治思想悲观消极,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思想。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后期:孔子与老子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概念:2.背景:3.实质:4.重要派别及代表人物、思想主张:5.影响: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时期:孔子与老子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概念:“百家”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邹衍)、杂(吕不韦)、名(惠施、公孙龙)、纵横(张仪、苏秦)、兵(孙膑、吴起)、小说家(小说家指的是一类记录民间街谈巷语的人)等,“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思想斗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时期:孔子与老子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概念: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2500年前的文化地图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方法指导: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时期:孔子与老子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概念: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2.背景:⑴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⑵政治: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⑶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⑷思想环境:战乱纷争、社会动荡,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⑸文化: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松动土地私有制出现奴隶主贵族没落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兴起百家争鸣支持转变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时期:孔子与老子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概念: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2.背景:⑴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⑵政治: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⑶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⑷思想环境:战乱纷争、社会动荡,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⑸文化: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3.实质: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学习聚焦: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时期:孔子与老子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概念:2.背景:3.实质:4.重要派别及代表人物、思想主张:⑴儒家:①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君轻民贵。

孟子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中悦而诚服也。以德行仁政者王。”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仁政”学说(思想核心)

孟子认为人性都固有“四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性本善“仁”与“仁政”

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时期:孔子与老子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概念:2.背景:3.实质:4.重要派别及代表人物、思想主张:⑴儒家:①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君轻民贵。②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

荀子主张“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要发挥“礼义”的教化作用,借以改造生来不良的人性,同时还要并用刑罚制服性情顽劣之人。他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把儒、法两家对立的政治主张结合起来。政治上——隆礼重法荀子“天行有常,不因尧存,不因桀亡。”“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在哲学上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时期:孔子与老子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概念:2.背景:3.实质:4.重要派别及代表人物、思想主张:⑴儒家:①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君轻民贵。②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⑵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宁做自由之龟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庄子秋水》

此故事表明庄子主张什么?

清静无为、逍遥自得。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时期:孔子与老子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概念:2.背景:3.实质:4.重要派别及代表人物、思想主张:⑴儒家:①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君轻民贵。②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⑵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⑶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提出五行“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前250年),战国末期齐国人

。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阴阳家:邹衍(战国),五行创始人。百家争鸣

五德(五行)周而复始循环运转,引起了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相生相克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时期:孔子与老子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概念:2.背景:3.实质:4.重要派别及代表人物、思想主张:⑴儒家:①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君轻民贵。②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⑵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⑶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⑷墨家:墨子墨家人物简介: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他自称“贱人”,是一个能制造器械的木工,与当时著名工匠鲁班齐名,代表下层平民利益。相传他早年曾接受过儒家教育,后来抛弃儒学,创立墨家学派。著有《墨子》一书。

墨子(前479年至前381年)①核心思想: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去爱所有人②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倡导和平③节俭: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④尚贤:主张治国以贤,反对任人唯亲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百家争鸣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时期:孔子与老子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概念:2.背景:3.实质:4.重要派别及代表人物、思想主张:⑴儒家:①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②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⑵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⑶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⑷墨家:墨子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

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与孔子所说的“仁”有很大的差异。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核心思想“兼相爱、交相利”

(兼爱)

爱是相互的,利也是相互的。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守株待兔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①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知识点拔

*(1)主张:变法革新;以法治国,法不阿贵;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意义: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为秦统一六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武器。法家:韩非(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百家争鸣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人物简介:战国末期韩国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㈠春秋时期:孔子与老子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概念:2.背景:3.实质:4.重要派别及代表人物、思想主张:⑴儒家:①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②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⑵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⑶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⑷墨家:墨子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⑸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以韩非为代表,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史料: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役”。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史料实证思考: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