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电法测井-1.3侧向电阻率测井_第1页
第1章-电法测井-1.3侧向电阻率测井_第2页
第1章-电法测井-1.3侧向电阻率测井_第3页
第1章-电法测井-1.3侧向电阻率测井_第4页
第1章-电法测井-1.3侧向电阻率测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教师:程超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石油工程测井岩石电导率(P9)及电阻率测井基础1电阻率测井的分类2普通电阻率测井3双侧向电阻率测井4主要内容微球形聚焦测井5感应测井6成像测井7随钻测井(LWD)8套管井电阻率测井9地层倾角测井或电磁波传播测井10普通电阻率测井存在的问题4.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在充满高矿化度盐水泥浆井针对高阻薄层解决问题的方法?4.双侧向电阻率测井→聚焦测井(侧向测井LateralLogging)利用同性电流相排斥的原理,使电流聚焦聚焦测井的种类三侧向(三电极侧向,LL3)七侧向(七电极侧向LL7)双侧向(DLL)邻近侧向(PL)微球形聚焦测井(MSFL)八侧向(八电极侧向LL8)微侧向(MLL)重点?电极系结构4.1三侧向测井原理由三个柱状电极组成:主电极A0较短,位于中间;屏蔽电极A1、A2较长,对称排列在A0两端,电极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测井时如何聚焦?通过调节Is,使A0与A1、A2三个电极的电位相等。A0与A1、A2通以相同极性的电流Io和Is沿纵向的电位梯度为零,确保主电流不沿井轴方向流动。迫使Io电流呈圆盘状沿径向流入地层(减小了井和围岩的影响,提高了纵向分层能力)。主电流环测得的视电阻率Ra:

其中:U——电极表面电位(相对于参考电极N),vI0——主电流强度,AK——电极系系数(可通过理论计算、也可通过实验求出),m4.1三侧向测井原理接地电阻主电极的接地电阻Rg——指的是从主电极流出的电流,在其经历的地层范围内的电阻。现场实际使用的三侧向为了进行组合测量,探测侵入带、原状地层的电阻率,现场通常使用深、浅三侧向。浅三侧向——探测深度较浅→探测侵入带电阻率。深三侧向——探测深度较深→探测原状地层电阻率。主电流环深三侧向浅三侧向浅三侧向特点——屏蔽电极A1、A2尺寸较短,在A1、A2外又加极性相反的回路电极B1、B2,这样使得A0、A1、A2流出的电流进入地层不远(侵入带)、就流向B1、B2电极三侧向测井曲线特点三侧向测井视电阻率Ra——曲线对地层中点呈对称形状,视电阻率最大值恰好位于地层中点。三侧向测井资料应用1.分层2.求Rt3.判断油水层4.2七侧向测井原理由7个体积较小的环状电极组成:

A0—主电极

A1、A2—屏蔽电极

M1与M2、M1′与M2′—两对监督电极电极系以主电极为中心,3对电极对称排列A1与A2等电位,M1与M1′(M2与M2′)等电位→迫使主电流水平地流入地层结构视电阻率K——电极系系数(可通过理论计算、也可通过实验求出)浅七侧向在深七侧向电极系基础上增加了一对回流电极确保主电流I0主要流经侵入带测量侵入带地层电阻率七侧向测井资料应用1.分层2.求Rt3.判断油水层比较三侧向和七侧向电阻率测井的异同思考电极的个数聚焦作用的强弱(探测半径)分层的能力4.3双侧向电阻率测井DualLateralLogging是在三、七侧向测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双侧向测井测量精度较高,动态范围大,适用于高阻碳酸盐岩地层,也适用于低阻砂泥岩地层。是目前油气田应用最广泛的电阻率测井方法之一。4.3双侧向电阻率测井4.3双侧向测井与七侧向类似,不同的是在七电极系的外面再加上两个屏蔽电极A1′、A2′。为了增加探测深度,屏蔽电极A1′、A2′不是环状,而是柱状(与三侧向屏蔽电极相同)电极系结构监督电极M1M1′,M2M2′:通过电位差调节保证井眼中没有电流流动;主电极A0

:发出主电流,进入地层;屏蔽电极A1A1′,A2A2′:发出屏蔽电流,与主电流同极性,把主电流挤入地层4.3双侧向电阻率测井测量原理4.3双侧向电阻率测井测得的视电阻率Ra

其中:UM1——监督电极M1表面电位

I0——主电流强度

k——电极系系数深、浅侧向浅侧向——屏蔽电极A1、A2改成了电流的回路电极,因此,探测深度小于深侧向,主要反映侵入带电阻率(0.75m)双侧向测井根据探测深度又分深、浅侧向测井深侧向——由于屏蔽电极加长,测出的视电阻率主要反映原状地层的电阻率(1.8m)三侧向:0.3m左右纵向分辨率双侧向:0.6m左右七侧向:0.6m左右可以得到RLLD和RLLS两条曲线:双侧向视电阻率曲线特征RLLD反映原状地层电阻率;RLLS反映侵入带电阻率。双侧向视电阻率曲线特征分层;识别流体性质;识别裂缝,计算裂缝参数;计算Sw等。双侧向视电阻率曲线应用适合于高阻剖面、高矿化度盐水泥浆条件油、气层:电阻率较高;水层:电阻率相对较低。油、气层:侵入带孔隙空间中的油、气部分被泥浆滤液取代,导致侵入带地层电阻率降低,在双侧向曲线上表现为“正差异”,即RLLD>RLLS水层:泥浆滤液电阻率一般大于地层水电阻率,深浅双侧向呈“负差异”,即RLLD≤RLLSRm>Rw⑴判断油气水层⑵裂缝识别四川测井研究所水槽模型实验结果:裂缝的产状与深、浅双侧向的“差异”有着直接关系裂缝产状、发育程度不同,双侧向测井的响应也不同高角度(75以上)缝,“正差异”低角度(60以下)缝,“负差异”6075裂缝,差异较小和无差异45裂缝时,“负差异”,且差异幅度最大lld=1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